魏书生谈知识树

魏书生谈知识树

学生们感觉现行语文课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百上千道考试题。 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未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针对第一个特点,有的青年教师想方设法猜题押题,讲课对题海,

女》的考试题,都给学生讲了,自己感觉尽到了责任,觉得出《白毛女》肯定没问题了,不料期末考试居然出这样一道试题:“北风吹,

老师十分后悔:我讲了四节课,怎么就不猜到出这道试题呢?学生在教室答卷,语文组老师便讨论答案,大家猜了一大堆,什么坚强的性格,乐观的性格,什么通用性,自信„„结果一拆封看评分标准,大家猜的都不给分,标准答案是什么呢?原来是天真。大家百思不解何以必须是天真,其实,就是出题的那位看了这段唱词,便产生了一个天真的想法,谁不“天真”就扣谁的分。面对“天真”这类试题,谁要想都猜到了,押到了,讲到了,那真会教得苦不堪言,学生也会学得苦不堪言。

针对第二个特点,学生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清楚,每天每

节课的知识都一环扣一环。少上两节课,心里就很着急,怕落下课程。语文呢?有的优秀学生说:“别说少听几节果,就是一个月不上语文课,我的语文成绩也不会低。”问他语文成绩优秀的原因,原来他的学法是:任你万道题海,我有一定之规。他扎扎实实学字、词、句、语、修、逻,认认真真作文,又喜欢读中外名著。尽管他不做练习册,对过细的分析课文也不感兴趣,但却能以不变应万变,每次考试,成绩都优秀。这说明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较稳定的结构方式。

我常想,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看地图,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才能少走冤枉路,少在死胡同里兜圈子,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学语文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有这样一张“地图”。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样一张“知识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才能少在“天真”的问题上兜圈子。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

1979年,我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我问学生:“表述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常用的地方有塔式、有树式、有网络式、有表格式„„我们选择哪一种好呢?”学生们选择了树式结构。于是同学们也管它叫“语文知识树”。

怎么画?我先请同学们把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集中起来,后面的教材还没学,没有书怎么办,就请同学们跟已经毕业的亲属、邻居们、哥哥、组织们去借。

有了六本教材,没加引导的时候,不少同学画不出来,画了一棵

语文知识树的主干,什么是支干呢?有的同学把每一篇课文都做为一个支子,这样画出来的知识树,不像一棵树,倒像一根长长的羽毛。

我和学生们经过多次讨论,认识到六本教材180课,二百多篇文章(包括诗词)。编者的主要意图,不仅仅是让我们读懂一篇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教材,使我们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六本书中系统的语文知识大致有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这是第一层次,是知识树的支干。 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基础知识还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知识包括中心、选择、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这是第二层闪,共22个方面。

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评)、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村一样。 学生先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了一、二、三层次这些主要的知识点,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书籍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

数。

这样学生自学时,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语文知识树,学生画得不一样,有的认为该画4部分19项108个知识点,也有的画5部分21项120个知识点,七八十位同学有五六十种意见,总起来说大同小异,在细枝末节问题上就不再引导学生争论,先在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四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见附图),知识树就可以使用了。就像“电”,已进入千家万户,但理论家们就如何给“电”下定义仍然在争论不休,“艺术”这个词也使用得非常广泛,但究竟怎样确定艺术的内涵,理论家们有三十多种意见至今不能统一,但并不妨碍老百姓点电灯、欣赏艺术一样,学生们对知识树的不同表述意见,并不妨碍知识树在一般情况下的使用。也不妨碍知识树在使用过程中的逐步完善。

知识树只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为了方便与学画的知识结构图,16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先后印了60多万份,有的老师发表文章,来信说管用,也有的说不管用。这正符合一个事物有两个方面的辩证法,如果单是一种意见就不正常了。我和我的学生要提高使用语文知识的树的科学性,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

魏书生谈知识树

学生们感觉现行语文课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百上千道考试题。 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未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针对第一个特点,有的青年教师想方设法猜题押题,讲课对题海,

女》的考试题,都给学生讲了,自己感觉尽到了责任,觉得出《白毛女》肯定没问题了,不料期末考试居然出这样一道试题:“北风吹,

老师十分后悔:我讲了四节课,怎么就不猜到出这道试题呢?学生在教室答卷,语文组老师便讨论答案,大家猜了一大堆,什么坚强的性格,乐观的性格,什么通用性,自信„„结果一拆封看评分标准,大家猜的都不给分,标准答案是什么呢?原来是天真。大家百思不解何以必须是天真,其实,就是出题的那位看了这段唱词,便产生了一个天真的想法,谁不“天真”就扣谁的分。面对“天真”这类试题,谁要想都猜到了,押到了,讲到了,那真会教得苦不堪言,学生也会学得苦不堪言。

针对第二个特点,学生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清楚,每天每

节课的知识都一环扣一环。少上两节课,心里就很着急,怕落下课程。语文呢?有的优秀学生说:“别说少听几节果,就是一个月不上语文课,我的语文成绩也不会低。”问他语文成绩优秀的原因,原来他的学法是:任你万道题海,我有一定之规。他扎扎实实学字、词、句、语、修、逻,认认真真作文,又喜欢读中外名著。尽管他不做练习册,对过细的分析课文也不感兴趣,但却能以不变应万变,每次考试,成绩都优秀。这说明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较稳定的结构方式。

我常想,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看地图,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才能少走冤枉路,少在死胡同里兜圈子,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学语文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有这样一张“地图”。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样一张“知识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才能少在“天真”的问题上兜圈子。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

1979年,我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我问学生:“表述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常用的地方有塔式、有树式、有网络式、有表格式„„我们选择哪一种好呢?”学生们选择了树式结构。于是同学们也管它叫“语文知识树”。

怎么画?我先请同学们把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集中起来,后面的教材还没学,没有书怎么办,就请同学们跟已经毕业的亲属、邻居们、哥哥、组织们去借。

有了六本教材,没加引导的时候,不少同学画不出来,画了一棵

语文知识树的主干,什么是支干呢?有的同学把每一篇课文都做为一个支子,这样画出来的知识树,不像一棵树,倒像一根长长的羽毛。

我和学生们经过多次讨论,认识到六本教材180课,二百多篇文章(包括诗词)。编者的主要意图,不仅仅是让我们读懂一篇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教材,使我们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六本书中系统的语文知识大致有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这是第一层次,是知识树的支干。 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基础知识还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知识包括中心、选择、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这是第二层闪,共22个方面。

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评)、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村一样。 学生先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了一、二、三层次这些主要的知识点,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书籍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

数。

这样学生自学时,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语文知识树,学生画得不一样,有的认为该画4部分19项108个知识点,也有的画5部分21项120个知识点,七八十位同学有五六十种意见,总起来说大同小异,在细枝末节问题上就不再引导学生争论,先在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四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见附图),知识树就可以使用了。就像“电”,已进入千家万户,但理论家们就如何给“电”下定义仍然在争论不休,“艺术”这个词也使用得非常广泛,但究竟怎样确定艺术的内涵,理论家们有三十多种意见至今不能统一,但并不妨碍老百姓点电灯、欣赏艺术一样,学生们对知识树的不同表述意见,并不妨碍知识树在一般情况下的使用。也不妨碍知识树在使用过程中的逐步完善。

知识树只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为了方便与学画的知识结构图,16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先后印了60多万份,有的老师发表文章,来信说管用,也有的说不管用。这正符合一个事物有两个方面的辩证法,如果单是一种意见就不正常了。我和我的学生要提高使用语文知识的树的科学性,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


相关文章

  •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 陕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姓 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写作时间 联系方式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内容摘要:<聊斋志异>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风行天下. ...查看


  • 书圣阅读答案
  • 篇一:书圣阅读答案 篇二:书圣阅读答案 [1] 篇三:书圣阅读答案 (选自<天池小小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小季的字不如老季的字好,却贪图 书圣 的虚名,爱表现,关键时刻又摆架 ...查看


  •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无论做什么事,你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能够放下求之不得之苦,放下 浮躁的心理,让灵魂不再流浪,思想不再浮躁,建设自己灵魂的乐园. 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 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 ...查看


  • 学习魏书生有感
  • 学魏书生 务实工作 开学初,学校组织老师在焦王庄小学进行校本培训,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组织我们向魏书生老师学习,通过学习我的心灵经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又一次净化,认识又一次提高,观念又一次转变.魏书生,一个当代了不起的教育改革家.当校 ...查看


  • 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短文两篇练习2
  • 短文两篇 [阅读一]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 ...查看


  • 浅谈魏书生语文素质教学艺术
  • 作者:淮南三中 黄辉 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将语文教学的方向给予了确定,但同时又扩大了传统教育的外延,应该说它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批判认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它立足于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的肯定,同时又给予必要的修正,在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同时,语 ...查看


  • 教育工作漫谈(读后感)
  •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他的"教书成就",其实更多地得益于他的"育人情怀&q ...查看


  • (十四)[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心得
  • (十四)<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心 得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仅是看学生 ...查看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时间:2017/5/9栏目:读后感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一) 最近有幸阅读了魏书生先生撰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觉心胸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如畅饮甘泉,明白了很多为人为师的道理,这本 ...查看


  • 班主任必读
  • 听丁如许老师讲座有感 当前,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成为百姓投资的第一热点,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是对教育寄以莫大的期望."先选学校,再选班主任"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在学校竞争力上表现出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