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发[2009]11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深府„2009‟233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健全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职责分工合理、能力水平较高、运转规范协调、反应灵敏快捷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完善体系。

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合理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二)规范管理。

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运转。改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强化对公共卫生机构和

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服务效率。

(三)提升效能。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装备配置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重大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对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公共卫生机构两类进行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其它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二)转变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逐步剥离健康体检、免疫接种等医疗业务,使其工作重心向传染病防制、卫生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转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慢性病防治机构要逐步剥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2 -

的诊治服务,将资源配置到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综合防治的组织协调、疾病监测等职能中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3.职业病防治机构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向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控制和综合防治,以及职业病鉴定和职业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转移,进一步提高专科诊疗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4.精神卫生机构要集中资源开展全市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强化精神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精神疾病康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疾病科学研究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5.健康教育机构要从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移,提高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能力,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普及工作,培育居民良好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6.市急救中心要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管理,充分发挥院前医疗急救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重大灾害性事件院前急救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7.促进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发挥指导全市妇产科诊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技术服务的作用,提高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能力。(由市卫生人 - 3 -

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8.市血液中心负责要强化对全市采供血业务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督导、考核、评估等工作,提高全市血液监测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9.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要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指导优生优育的能力,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我市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三)合理划分市、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

1.明确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开展全市公共卫生发展规划、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研究,承担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职能,主要开展高新技术储备、重点疾病控制、高端检测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明确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辖区公共卫生规划,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常规检测服务和辖区重点疾病监测预警,承担辖区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 4 -

3.理清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服务职能。在保障基本人力配给和运作经费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街道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的预防保健技术服务和卫生监督职能,强化卫生监督监测、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现场检测及疫情处理等职能。(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4.提高公共卫生检测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市、区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分级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市、区级两级公共卫生检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提高区级检测机构的快速检测、现场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及其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以项目带动防治技术合作,以信息化驱动卫生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

1.发挥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基层网底作用。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修订《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基本卫生装备水平,优化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结构,使其成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平台。从2010年起,逐步建立社区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以网格化分片包干的形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人员定期到责任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督导,与社区专业技术人员共同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5 -

2.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0年,市级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制定培训方案,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全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监督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定位。

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合理配置急诊急救、预防保健、感染控制等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感染控制专科。2010年,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建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抓好医院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切实控制医院感染,保障输血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其它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事定费”的方式核定补助经费。(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 - 6 -

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政府根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形成多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1.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2011年前,通过国内外一流专业机构培训及国内公开招聘等措施,培养和引进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重点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除落实市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外,所在单位要为其筹集专科建设经费、装备相关设施设备和组建学科团队提供便利。(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2.吸引国内外公共卫生人才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项目需求,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兼职等方式引导国内外公共卫生专才到我市短期工作,带动相关领域的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3.实施优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和内地著名大 - 7 -

学合作,建立跨学科、多学科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在公共卫生学科之间、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相互磨合,到2011年前,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结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4.推进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在公共卫生机构推进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严格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薪,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人才资源效益。(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服务能力。

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制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科学编制我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标准,提高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装备配置水平。(由市发展改革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结核病、麻风病、梅毒等慢性传染病实验室规范化建设。2010年完成本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及项目工作指南的编制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和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完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产前筛查网络、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 - 8 -

治能力,完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监测预警能力。2010年完成本市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编制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4.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健全职业卫生专家队伍,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装备水平,提高对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大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能力。2010年底前建立健全职业防护、职业病检测、职业病鉴定等工作规范。(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5.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2010年,制定和实施本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规范。提高我市对重症精神疾病病人的诊疗水平。在全市30%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设心理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防治知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6.提高医疗急救网络反应能力。完善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医院院前急救队伍组成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能力和各医院院前急救反应能力。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向群众普及医学急救、自救知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7.依法规范采供血工作。根据业务需要增加采血点,全面实现全市采供血业务及相关服务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8.提高健康促进综合水平。以创建“健康城市”为目标, - 9 -

探索新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资源共享,发挥两者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网点作用。制定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指南,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促进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开展控烟活动,增进市民健康。(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9.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资源共享,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健康中心资源,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10.建立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市。(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

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全市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为平台,以数字化居民健康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到2011年,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集成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居民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10 -

2.建立卫生应急指挥和决策信息系统。以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为基础平台,到2011年,建成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应急事件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011年前,完成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修工作,健全应对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事件、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等专业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案的模拟演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010年,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应急队伍和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二级指挥协调构架。2011年前,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和预案动态修订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

1.建立社会参与公共卫生的新格局。调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强化广播电影电视、报 - 11 -

刊杂志、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共卫生公益宣传职责,完善全民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网络,普及群众性健康常识,提高市民自我保健能力。完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与社区工作站的沟通协作关系,发挥社区工作站卫生计生工作专员联系居民群众的纽带作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由市委宣传部,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教育局负责)

2.建立公共卫生跨境协调机制。2010年,建立由卫生、市场监督管理、农林渔业、教育、检验检疫以及香港、东莞、惠州有关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的跨境公共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深、莞、惠、港四地重大跨境公共卫生问题,形成四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场监管局、农业局、教育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实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2010年起,免费为本市全口径人口中的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本市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民生,提高本市低保户享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2010年起,免费为本市低保户中的目标人群提供以下三项公共服务:为35—59岁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为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 - 12 -

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术。(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继续实施结核病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项目。 对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和随访检查。实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和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干预项目,落实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全面开展健康促进行动。

从2010年起,在深圳广电集团健康教育频道、主要报刊开设公益性健康教育节目或专栏,全面推进全民健康教育,向市民普及医学常识和中医药文化,推广包括中医药在内的预防保健适宜技术。(由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13 -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发[2009]11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深府„2009‟233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健全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职责分工合理、能力水平较高、运转规范协调、反应灵敏快捷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完善体系。

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合理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二)规范管理。

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运转。改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强化对公共卫生机构和

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服务效率。

(三)提升效能。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装备配置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重大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对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公共卫生机构两类进行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其它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二)转变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逐步剥离健康体检、免疫接种等医疗业务,使其工作重心向传染病防制、卫生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转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慢性病防治机构要逐步剥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2 -

的诊治服务,将资源配置到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综合防治的组织协调、疾病监测等职能中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3.职业病防治机构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向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控制和综合防治,以及职业病鉴定和职业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转移,进一步提高专科诊疗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4.精神卫生机构要集中资源开展全市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强化精神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精神疾病康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疾病科学研究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5.健康教育机构要从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移,提高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能力,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普及工作,培育居民良好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6.市急救中心要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管理,充分发挥院前医疗急救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重大灾害性事件院前急救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7.促进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发挥指导全市妇产科诊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技术服务的作用,提高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能力。(由市卫生人 - 3 -

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8.市血液中心负责要强化对全市采供血业务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督导、考核、评估等工作,提高全市血液监测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9.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要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指导优生优育的能力,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我市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三)合理划分市、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

1.明确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开展全市公共卫生发展规划、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研究,承担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职能,主要开展高新技术储备、重点疾病控制、高端检测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明确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辖区公共卫生规划,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常规检测服务和辖区重点疾病监测预警,承担辖区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 4 -

3.理清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服务职能。在保障基本人力配给和运作经费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街道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的预防保健技术服务和卫生监督职能,强化卫生监督监测、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现场检测及疫情处理等职能。(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4.提高公共卫生检测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市、区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分级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市、区级两级公共卫生检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提高区级检测机构的快速检测、现场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及其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以项目带动防治技术合作,以信息化驱动卫生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

1.发挥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基层网底作用。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修订《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基本卫生装备水平,优化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结构,使其成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平台。从2010年起,逐步建立社区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以网格化分片包干的形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人员定期到责任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督导,与社区专业技术人员共同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5 -

2.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0年,市级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制定培训方案,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全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监督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定位。

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合理配置急诊急救、预防保健、感染控制等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感染控制专科。2010年,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建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抓好医院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切实控制医院感染,保障输血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其它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事定费”的方式核定补助经费。(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 - 6 -

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政府根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形成多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1.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2011年前,通过国内外一流专业机构培训及国内公开招聘等措施,培养和引进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重点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除落实市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外,所在单位要为其筹集专科建设经费、装备相关设施设备和组建学科团队提供便利。(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2.吸引国内外公共卫生人才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项目需求,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兼职等方式引导国内外公共卫生专才到我市短期工作,带动相关领域的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3.实施优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和内地著名大 - 7 -

学合作,建立跨学科、多学科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在公共卫生学科之间、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相互磨合,到2011年前,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结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4.推进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在公共卫生机构推进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严格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薪,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人才资源效益。(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服务能力。

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制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科学编制我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标准,提高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装备配置水平。(由市发展改革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结核病、麻风病、梅毒等慢性传染病实验室规范化建设。2010年完成本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及项目工作指南的编制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和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完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产前筛查网络、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 - 8 -

治能力,完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监测预警能力。2010年完成本市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编制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4.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健全职业卫生专家队伍,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装备水平,提高对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大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能力。2010年底前建立健全职业防护、职业病检测、职业病鉴定等工作规范。(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5.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2010年,制定和实施本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规范。提高我市对重症精神疾病病人的诊疗水平。在全市30%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设心理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防治知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6.提高医疗急救网络反应能力。完善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医院院前急救队伍组成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能力和各医院院前急救反应能力。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向群众普及医学急救、自救知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7.依法规范采供血工作。根据业务需要增加采血点,全面实现全市采供血业务及相关服务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8.提高健康促进综合水平。以创建“健康城市”为目标, - 9 -

探索新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资源共享,发挥两者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网点作用。制定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指南,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促进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开展控烟活动,增进市民健康。(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9.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资源共享,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健康中心资源,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10.建立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市。(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

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全市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为平台,以数字化居民健康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到2011年,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集成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居民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10 -

2.建立卫生应急指挥和决策信息系统。以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为基础平台,到2011年,建成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应急事件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011年前,完成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修工作,健全应对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事件、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等专业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案的模拟演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010年,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应急队伍和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二级指挥协调构架。2011年前,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和预案动态修订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

1.建立社会参与公共卫生的新格局。调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强化广播电影电视、报 - 11 -

刊杂志、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共卫生公益宣传职责,完善全民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网络,普及群众性健康常识,提高市民自我保健能力。完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与社区工作站的沟通协作关系,发挥社区工作站卫生计生工作专员联系居民群众的纽带作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由市委宣传部,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教育局负责)

2.建立公共卫生跨境协调机制。2010年,建立由卫生、市场监督管理、农林渔业、教育、检验检疫以及香港、东莞、惠州有关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的跨境公共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深、莞、惠、港四地重大跨境公共卫生问题,形成四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场监管局、农业局、教育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实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2010年起,免费为本市全口径人口中的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本市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民生,提高本市低保户享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2010年起,免费为本市低保户中的目标人群提供以下三项公共服务:为35—59岁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为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 - 12 -

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术。(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继续实施结核病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项目。 对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和随访检查。实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和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干预项目,落实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全面开展健康促进行动。

从2010年起,在深圳广电集团健康教育频道、主要报刊开设公益性健康教育节目或专栏,全面推进全民健康教育,向市民普及医学常识和中医药文化,推广包括中医药在内的预防保健适宜技术。(由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 13 -


相关文章

  • 政府购买服务深圳试水
  • "政府购买服务"被视为事业单位改革与重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剂良药,同时对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时至年关,深圳市城管局公园绿化处忙忙碌碌.近四个月以来,这个部门的核心任务可归纳为两个字――改革. 2007年10月26日 ...查看


  • 201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5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 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人 ...查看


  • 201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最终版)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5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王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人民在 ...查看


  • 解读[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路径]
  • (2012-05-14 18:08:38) 转载▼ 标签: 公立医院改革 非营利性 理事会 药管中心 楚客东来 杂谈 文/楚客东来 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重点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医疗分开综合改革.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四大 ...查看


  •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8日 许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新30年的第一年,是" ...查看


  •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 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习近平总书记对 ...查看


  •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表会报告
  •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 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5年5月21日) 马兴瑞 同志们: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 ...查看


  • 改革应体现出体制机制变革的精神
  • 黄卫平:改革应体现出体制机制变革的精神 近日,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黄卫平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2013-2015年)>的相关规定和措施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他认为 ...查看


  • 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 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