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金融考研罗斯《公司理财》重
点
第二十四章
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
二、2017年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复习规划指导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
二、2017年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复习规划指导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辅导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0月上旬——11月上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1月上旬——12月初):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初——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三、2017年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下面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要知道如何答题,首先了解一下判卷的情况。
1、首先,判卷采用的是踩点给分,就是说,如果这个题目中,该有的要点都有一定的分值,答上了就给分。
2、其次,判卷的时间是很紧的,大概是在两天左右的时间内判完所有的试卷。这些情况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就是这些决定了答题的策略。
总体上来说,答题的要求是:
第一,卷面一定要整洁,否则肯定要吃亏;
第二,要点要清楚,层次要清晰。最好是用(一)①②③(二)①②③等标清楚,判卷老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给你找要点,没找到你就会吃亏;
第三,如果需要有图表说明,一定要用尺子画图,这样可以保证你有不错的分数;第四,细节要注意,一页写不完的最好是标清楚--见下页,因为试卷一般是分开看的,一个老师看几个题目。如果你的答案有一半在在下页而没标明的话,就有可能要倒霉;
第五,要多写,但不要说废话,老师判卷是很枯燥的事,言之无物的话易引起其反感。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计算题
计算题。首先,必须准确地记忆和理解计算公式;
其次,必须保证数据计算的正确;
再次,计算的过程中必须层次分明,清晰有条理。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
一、简述题特点分析
简述题一般有的较为灵活,需要你思考一下才能回答,有的题为基本知识问题,掌握了复习大纲和辅导教材内容就可以答出。简述题呈现以下特点:
1、简述题涉及内容更全面,不是考单一管理职能知识掌握,而是考管理综合职能及相关知识掌握。
2、简述题的审题难度大,如不注意往往造成答非所问。
3、制造矛盾假象,使你不知如何做答,陷入肓区。
二、简述题应答程序、技巧、规则
考生在回答简述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轻视审题,认为题干很简单,一看便知,匆忙回答。
从阅卷看约有30%的同学犯有审题不明,边答边想,结果字写了不少,答题空间不够了,还未击中要害,踩不到得分要点。
审题的目的是明了所提问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要求。
2、在分析题目基础上,理清答题思路,确立要点顺序。
3、解答不能太少。
有些同学只简答一两句话,要点很少,很难踩到足够得分点,得分偏低,可以从相关问题扩展开谈要点。
因为一般情况下阅分只挑对的得分点给分,答错了不扣分,自然在空间许可,字迹清楚的情况下,多答比少答有利。
4、解答不要罗嗦。
有些同学对某一回答要点,展开说,反复说,表面看答了不少,如①小企业对环境适应性强,对环境反应敏感,船小好掉头,利于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等等如此之多,只踩对了一个环境方面的得分点,应该将回答的要点面扩宽,语言要简洁,即使答的简练也可得分,不要过多叙述解释。
5、答题给出要点序号,或分出段落以便教师判分。
有些同学通篇文章一段,洋洋洒洒,不分段落,不分标点符号,让老师从中寻找答案要点,倒不如每答一个新要点,写上序号或另起一行,反映你思路清楚,要点明确,易于得分。
6、简述题答题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把握问题绝窍。
(2)、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
(3)、回答分层次,先环境后内部,先战略后战术。
7、简述题回答应避免犯的错误
(1)、忽略审题,匆忙做答。
(2)、边想边写,逻辑顺序主次不分。
(3)、答题范围狭窄,得分点覆盖率低。
(4)、勤于解释,卷面太满。
(5)、随意涂改,卷面混乱。
(6)、字迹不清,天地间不留空白。
例如:解释效用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首先要说明效用是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种满足,这是一个基本的说明了。如果不做进一步的阐述,就在这里翻来覆去地说,这个题目就给你一分到头了。其次,要说在经济学中,衡量效用有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第三,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稍微说一下;第四,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一下;第五,可以说一下效用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理论的基础,由此出发可以得到需求曲线。这样,效用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就基本上清楚了,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接近于满分的分数。
例如:解释产权
这也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
首先,产权是由社会强制实行的对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从形式上看,产权包括特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从内容上看,产权包括消费这些资源、转让资源的权利和从资源中取得收入的权利。产权是可以分割的。
其次,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产权的具体内容还与文化传统、习俗有关。所以,产权不是绝对的,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了。
第三,产权与交易费用的关系。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形下,交权与资源配置无关。反过来,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现实)的情况下,交权是否清晰就是影
响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了。对一种资源,如果其他人越是能够影响某人拥有的该资产的收入流而不需要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成本,该资产的价值也就越低。资产将产生的净收入取决于权利的界定,也就是说,取决于权利受到怎样的保障。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产净收入的最大化。
第四,产权与交易是不可分的,产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交易。产权转让的权利不通过交易就不能实现,要从拥有产权的资产取得收入也依赖于交易。交易使产权发生交换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产权具有真正的经济内容。
第五,产权是一个演进的过程。由于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而保护和夺取都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总是大于0。人们会发觉,得其拥有的资产的全部潜力是不值得的。所以,产权的界定总是不完整的。没有界定的权利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内。公共领域内全部资源的价值也称作租。随着信息的获得,资产的各种潜在有用性被技能各异的人发现,并且通过交换他们关于这些有用性的权利而实现其有用性的最大价值。每一次交易都改变着产权的界定。如果对每一个寻租者而言,寻租的边际成本等于该寻租者在其已经享有的权利下能够得到的租的边际增量,产权演进就达到了理论上的均衡状态。
第六,产权与稀缺、竞争。如果承认稀缺,就必须承认竞争,即以某种方法对资源进行分配。而竞争就必须有约束,最根本的约束规则就是产权。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对失败者的某种歧视。所以,稀缺、竞争、产权、歧视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产权是最根本的行为约束规则。这样,对于产权这个概念基本上说清楚了。
当然,在这里为了说清楚,篇幅有些大,大家在考试时由于时间限制,简答题不用答这么多。
为什么说简答题一定要多答要点?因为简答题是典型的踩点给分,你不知道他标准是几个要点,只有多写,把相关的都写出来,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考试的时间不是让你思考的,是让你不停的写的。一个题目拿到手,最多一两分钟思考一下答题策略,然后就要把相关的要点按重要程度尽量多写。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回答宜分为三部分:
第一步:明确分析出案例所反映的类似企业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并用鲜明的语言表达出来,针对这种共性的问题,应该从哪些大方面、大视角着手解决。
第二步:针对第一步发现的共性问题,针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从宏观角度,高层次方面提出治理解决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即提出具有本质性的建议、措施,不必纠缠于具体公司内容细节矛盾问题。
第三步:在第二步战略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就案例中具体矛盾和问题,提出制度性、功能性的改进建议,而不必就事论事。
3、卷面一定要整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变化划分段落,并标记一、①......等顺序,以便寻找得分点,上述2中三步内容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第三步措施建议可以给予必要解释和展开。
4、文章字数过多和过少都不理想,以卷面整洁留够天地空当,恰当用完略有节余为佳。加纸回答非常没有必要。
四、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解答案例分析题首先要明确回答问题的角度:如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专家)的角度、一般读案例材料人的角度。解答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
1.问题的界定,即发现问题。
2.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即找出问题的根据。
3.解决问题对策的提出与论证,即阐明解决的办法,而且一定要做出一个论证,按决策性的案例进行,加上自己的见解,尽量广、全。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述与论述题
这两种题的答题方法差异不大,只是前者可略为简单一点,所以就一起说了。论述题的答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部分:
第一,理论背景。只有把理论背景说清楚了,答题才能有深度,才能得高分。如果试题可以通过理论模型来说明的话,更要先交待模型。这样答题逻辑清楚,说服力强。当然也有些题目背后没有现成的模型;
第二,分析问题。利用已简略说明的理论模型,说明试题要求分析说明的问题。第三,现实背景。很多试题都有较强的现实背景,有的明显,有的隐含,如果能够联系现实做一些简述,对提高分数是有帮助的。
第四,要注意的是,要你分析原因的题目要答一下对策,要提解决办法的题目要分析原因。这是隐含的,不答肯定要扣分。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
1、简答题:“分析GDP增长率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个题目至少有两个理论背景:第一个是长期来看,惟有潜在增长率是可持续的,这是无论哪个宏观经济学派都承认的;第二个是索罗增长模型。另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不同,政府这段时间一直在提科学的发展观,这些都有关系。
第二,现实背景是,去年开始经济是否过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围绕这个现实可以说很多,也可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既不要畏手畏脚,只是套话连篇;又不要过于激进,提一些无现实性的偏激观点。有理有据,中庸一点就可以了,毕竟这是考试,风险大了不值得。
2、简答题“为什么说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清楚消费是总需求的一部分,这是在分析总需求,大的理论框架是IS-LM和AS-AD模型。具体的说,消费的比重直接影响各种乘数等等,这些理论可先阐述一下;
第二,当时的现实是,连续多年的扩张财政政策成效不是很显著,国债增长很快,财政政策压力很大。对于考生来说,没有比历年试题更权威、更有效的复习资料,认真读历年试题,真正读懂它,从中找到规律,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当然,如果你理论真的融会贯通的,不看也可以,那就要看你的水平了。总之,要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第一要对理论框架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要考的概念或原理在理论框架中的作用位置要有整体的概念和把握,第二对现实有关注,要知道经济中正在发生什么事,大家在讨论什么问题,有哪些论点和解决方案。做到了这些,一个基本的分数就有保证了,再能考好
基础课,问题就不大了。
北大经院金融考研罗斯《公司理财》重
点
第二十四章
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
二、2017年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复习规划指导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
二、2017年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复习规划指导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辅导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0月上旬——11月上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1月上旬——12月初):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初——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三、2017年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下面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要知道如何答题,首先了解一下判卷的情况。
1、首先,判卷采用的是踩点给分,就是说,如果这个题目中,该有的要点都有一定的分值,答上了就给分。
2、其次,判卷的时间是很紧的,大概是在两天左右的时间内判完所有的试卷。这些情况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就是这些决定了答题的策略。
总体上来说,答题的要求是:
第一,卷面一定要整洁,否则肯定要吃亏;
第二,要点要清楚,层次要清晰。最好是用(一)①②③(二)①②③等标清楚,判卷老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给你找要点,没找到你就会吃亏;
第三,如果需要有图表说明,一定要用尺子画图,这样可以保证你有不错的分数;第四,细节要注意,一页写不完的最好是标清楚--见下页,因为试卷一般是分开看的,一个老师看几个题目。如果你的答案有一半在在下页而没标明的话,就有可能要倒霉;
第五,要多写,但不要说废话,老师判卷是很枯燥的事,言之无物的话易引起其反感。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计算题
计算题。首先,必须准确地记忆和理解计算公式;
其次,必须保证数据计算的正确;
再次,计算的过程中必须层次分明,清晰有条理。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
一、简述题特点分析
简述题一般有的较为灵活,需要你思考一下才能回答,有的题为基本知识问题,掌握了复习大纲和辅导教材内容就可以答出。简述题呈现以下特点:
1、简述题涉及内容更全面,不是考单一管理职能知识掌握,而是考管理综合职能及相关知识掌握。
2、简述题的审题难度大,如不注意往往造成答非所问。
3、制造矛盾假象,使你不知如何做答,陷入肓区。
二、简述题应答程序、技巧、规则
考生在回答简述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轻视审题,认为题干很简单,一看便知,匆忙回答。
从阅卷看约有30%的同学犯有审题不明,边答边想,结果字写了不少,答题空间不够了,还未击中要害,踩不到得分要点。
审题的目的是明了所提问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要求。
2、在分析题目基础上,理清答题思路,确立要点顺序。
3、解答不能太少。
有些同学只简答一两句话,要点很少,很难踩到足够得分点,得分偏低,可以从相关问题扩展开谈要点。
因为一般情况下阅分只挑对的得分点给分,答错了不扣分,自然在空间许可,字迹清楚的情况下,多答比少答有利。
4、解答不要罗嗦。
有些同学对某一回答要点,展开说,反复说,表面看答了不少,如①小企业对环境适应性强,对环境反应敏感,船小好掉头,利于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等等如此之多,只踩对了一个环境方面的得分点,应该将回答的要点面扩宽,语言要简洁,即使答的简练也可得分,不要过多叙述解释。
5、答题给出要点序号,或分出段落以便教师判分。
有些同学通篇文章一段,洋洋洒洒,不分段落,不分标点符号,让老师从中寻找答案要点,倒不如每答一个新要点,写上序号或另起一行,反映你思路清楚,要点明确,易于得分。
6、简述题答题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把握问题绝窍。
(2)、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
(3)、回答分层次,先环境后内部,先战略后战术。
7、简述题回答应避免犯的错误
(1)、忽略审题,匆忙做答。
(2)、边想边写,逻辑顺序主次不分。
(3)、答题范围狭窄,得分点覆盖率低。
(4)、勤于解释,卷面太满。
(5)、随意涂改,卷面混乱。
(6)、字迹不清,天地间不留空白。
例如:解释效用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首先要说明效用是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种满足,这是一个基本的说明了。如果不做进一步的阐述,就在这里翻来覆去地说,这个题目就给你一分到头了。其次,要说在经济学中,衡量效用有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第三,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稍微说一下;第四,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一下;第五,可以说一下效用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理论的基础,由此出发可以得到需求曲线。这样,效用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就基本上清楚了,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接近于满分的分数。
例如:解释产权
这也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
首先,产权是由社会强制实行的对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从形式上看,产权包括特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从内容上看,产权包括消费这些资源、转让资源的权利和从资源中取得收入的权利。产权是可以分割的。
其次,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产权的具体内容还与文化传统、习俗有关。所以,产权不是绝对的,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了。
第三,产权与交易费用的关系。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形下,交权与资源配置无关。反过来,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现实)的情况下,交权是否清晰就是影
响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了。对一种资源,如果其他人越是能够影响某人拥有的该资产的收入流而不需要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成本,该资产的价值也就越低。资产将产生的净收入取决于权利的界定,也就是说,取决于权利受到怎样的保障。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产净收入的最大化。
第四,产权与交易是不可分的,产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交易。产权转让的权利不通过交易就不能实现,要从拥有产权的资产取得收入也依赖于交易。交易使产权发生交换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产权具有真正的经济内容。
第五,产权是一个演进的过程。由于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而保护和夺取都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总是大于0。人们会发觉,得其拥有的资产的全部潜力是不值得的。所以,产权的界定总是不完整的。没有界定的权利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内。公共领域内全部资源的价值也称作租。随着信息的获得,资产的各种潜在有用性被技能各异的人发现,并且通过交换他们关于这些有用性的权利而实现其有用性的最大价值。每一次交易都改变着产权的界定。如果对每一个寻租者而言,寻租的边际成本等于该寻租者在其已经享有的权利下能够得到的租的边际增量,产权演进就达到了理论上的均衡状态。
第六,产权与稀缺、竞争。如果承认稀缺,就必须承认竞争,即以某种方法对资源进行分配。而竞争就必须有约束,最根本的约束规则就是产权。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对失败者的某种歧视。所以,稀缺、竞争、产权、歧视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产权是最根本的行为约束规则。这样,对于产权这个概念基本上说清楚了。
当然,在这里为了说清楚,篇幅有些大,大家在考试时由于时间限制,简答题不用答这么多。
为什么说简答题一定要多答要点?因为简答题是典型的踩点给分,你不知道他标准是几个要点,只有多写,把相关的都写出来,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考试的时间不是让你思考的,是让你不停的写的。一个题目拿到手,最多一两分钟思考一下答题策略,然后就要把相关的要点按重要程度尽量多写。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回答宜分为三部分:
第一步:明确分析出案例所反映的类似企业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并用鲜明的语言表达出来,针对这种共性的问题,应该从哪些大方面、大视角着手解决。
第二步:针对第一步发现的共性问题,针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从宏观角度,高层次方面提出治理解决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即提出具有本质性的建议、措施,不必纠缠于具体公司内容细节矛盾问题。
第三步:在第二步战略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就案例中具体矛盾和问题,提出制度性、功能性的改进建议,而不必就事论事。
3、卷面一定要整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变化划分段落,并标记一、①......等顺序,以便寻找得分点,上述2中三步内容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第三步措施建议可以给予必要解释和展开。
4、文章字数过多和过少都不理想,以卷面整洁留够天地空当,恰当用完略有节余为佳。加纸回答非常没有必要。
四、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解答案例分析题首先要明确回答问题的角度:如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专家)的角度、一般读案例材料人的角度。解答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
1.问题的界定,即发现问题。
2.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即找出问题的根据。
3.解决问题对策的提出与论证,即阐明解决的办法,而且一定要做出一个论证,按决策性的案例进行,加上自己的见解,尽量广、全。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述与论述题
这两种题的答题方法差异不大,只是前者可略为简单一点,所以就一起说了。论述题的答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部分:
第一,理论背景。只有把理论背景说清楚了,答题才能有深度,才能得高分。如果试题可以通过理论模型来说明的话,更要先交待模型。这样答题逻辑清楚,说服力强。当然也有些题目背后没有现成的模型;
第二,分析问题。利用已简略说明的理论模型,说明试题要求分析说明的问题。第三,现实背景。很多试题都有较强的现实背景,有的明显,有的隐含,如果能够联系现实做一些简述,对提高分数是有帮助的。
第四,要注意的是,要你分析原因的题目要答一下对策,要提解决办法的题目要分析原因。这是隐含的,不答肯定要扣分。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
1、简答题:“分析GDP增长率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个题目至少有两个理论背景:第一个是长期来看,惟有潜在增长率是可持续的,这是无论哪个宏观经济学派都承认的;第二个是索罗增长模型。另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不同,政府这段时间一直在提科学的发展观,这些都有关系。
第二,现实背景是,去年开始经济是否过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围绕这个现实可以说很多,也可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既不要畏手畏脚,只是套话连篇;又不要过于激进,提一些无现实性的偏激观点。有理有据,中庸一点就可以了,毕竟这是考试,风险大了不值得。
2、简答题“为什么说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清楚消费是总需求的一部分,这是在分析总需求,大的理论框架是IS-LM和AS-AD模型。具体的说,消费的比重直接影响各种乘数等等,这些理论可先阐述一下;
第二,当时的现实是,连续多年的扩张财政政策成效不是很显著,国债增长很快,财政政策压力很大。对于考生来说,没有比历年试题更权威、更有效的复习资料,认真读历年试题,真正读懂它,从中找到规律,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当然,如果你理论真的融会贯通的,不看也可以,那就要看你的水平了。总之,要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第一要对理论框架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要考的概念或原理在理论框架中的作用位置要有整体的概念和把握,第二对现实有关注,要知道经济中正在发生什么事,大家在讨论什么问题,有哪些论点和解决方案。做到了这些,一个基本的分数就有保证了,再能考好
基础课,问题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