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细无声,情感教育润心田
——浅谈学生良好数学情感的培养
【摘要】 教育中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教育在教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 情境 和谐 愉快 情感教育 以情优教 建构主义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下面,我浅谈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点滴体会:
一、 牢固确立情感教育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以情优教。
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机器,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授方法,教师应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今天教师的教是为了明天不用教,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学习。这就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课感兴趣、有情感。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重认知轻情感,重题型突破轻情感体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抽象、苦涩,总是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热情,更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要突破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摆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将“知、情、意、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投入积极而欢快的情感,随时随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做到以情优教,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揭发兴趣,培养情感。
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的积极作用,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灵上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交织中,才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因此,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热情。
1. 巧妙导入,让学生产生好奇之心。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老师精彩的导入语,像甘泉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简洁巧妙地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利转入新课学习。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齐声响亮回答:喜欢!教师:好!请我们一起来解决体育课上的一个数学问题:体育活动时,要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如何画?部分学生能粗略表述,但不够完整,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演示。然后,教师:数学上,圆是最完美的,它有许多奇妙的结果,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它。出示课题:“圆的认识”。
2. 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思考,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 ,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新知识。
3.引导探索,让学生获得成功之感
数学问题的设计,不能是一种随意性的练习或简单的问答,不能是机械式的重复,不能是题海式的战术。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设计一些开放式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知识后,习题课上,我利用课本上一道习题,改编设计为下列两题:△ABC 中,AB=AC,点D 、E 在BC 上。(1)已知BD=CE ,试说明:AD=AE。 (2)已知 AD=AE ,试说明:BD=CE。对于问题(2),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地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数学问题的设计,不能象一杯白开水那样,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要做到:能突出问题的主体性、主导性,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和挑战性,让学生能“跳一跳,再摘到果实”。解决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启发问题要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让学生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4. 评价激励,让学生拥有希望之情
课堂评价应该客观、准确,要公平、公正,具有激励性。要做到: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堂评价应避免两个极端。因而,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用成绩来衡量,要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放大镜去张扬他的长处,用望远镜去展望他的潜能。
及时、准确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机会很多,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从反应速度、回答正确性予以表扬,计算题时可以从计算的速度、计算的正确率予以表扬,解决证明题时可以从证明的方法、条理、创造性方面予以表扬等。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给予激励、提醒,如课堂上教师一个适时的微笑、一个友善的动作、一个凝视等,都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学生作业的一句简短的评语或指点都可以体现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表扬、关心,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并从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的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能唤起学生的信心,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一种人文精神去评价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积极表现、勇于质疑、敢于争论,张扬个性化的思维和情趣,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5. 分组协作,让学生汲取他山之石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课堂已趋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而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始终融合诸多学习活动方式之中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丰富全面。在课堂上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潜在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启迪,创新思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
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如(接上3中提到的问题(2))的教学采用分组学习,化解了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情感教育是一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实际上有关人士提出的诸如愉快教育、 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也都是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的。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方法,将情感教育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培养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发展。
孔子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对情感教育的最好诠释,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春风化雨细无声,情感教育润心田
——浅谈学生良好数学情感的培养
【摘要】 教育中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教育在教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 情境 和谐 愉快 情感教育 以情优教 建构主义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下面,我浅谈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点滴体会:
一、 牢固确立情感教育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以情优教。
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机器,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授方法,教师应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今天教师的教是为了明天不用教,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学习。这就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课感兴趣、有情感。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重认知轻情感,重题型突破轻情感体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抽象、苦涩,总是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热情,更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要突破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摆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将“知、情、意、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投入积极而欢快的情感,随时随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做到以情优教,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揭发兴趣,培养情感。
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的积极作用,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灵上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交织中,才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因此,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热情。
1. 巧妙导入,让学生产生好奇之心。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老师精彩的导入语,像甘泉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简洁巧妙地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利转入新课学习。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齐声响亮回答:喜欢!教师:好!请我们一起来解决体育课上的一个数学问题:体育活动时,要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如何画?部分学生能粗略表述,但不够完整,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演示。然后,教师:数学上,圆是最完美的,它有许多奇妙的结果,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它。出示课题:“圆的认识”。
2. 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思考,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 ,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新知识。
3.引导探索,让学生获得成功之感
数学问题的设计,不能是一种随意性的练习或简单的问答,不能是机械式的重复,不能是题海式的战术。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设计一些开放式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知识后,习题课上,我利用课本上一道习题,改编设计为下列两题:△ABC 中,AB=AC,点D 、E 在BC 上。(1)已知BD=CE ,试说明:AD=AE。 (2)已知 AD=AE ,试说明:BD=CE。对于问题(2),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地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数学问题的设计,不能象一杯白开水那样,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要做到:能突出问题的主体性、主导性,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和挑战性,让学生能“跳一跳,再摘到果实”。解决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启发问题要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让学生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4. 评价激励,让学生拥有希望之情
课堂评价应该客观、准确,要公平、公正,具有激励性。要做到: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堂评价应避免两个极端。因而,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用成绩来衡量,要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放大镜去张扬他的长处,用望远镜去展望他的潜能。
及时、准确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机会很多,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从反应速度、回答正确性予以表扬,计算题时可以从计算的速度、计算的正确率予以表扬,解决证明题时可以从证明的方法、条理、创造性方面予以表扬等。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给予激励、提醒,如课堂上教师一个适时的微笑、一个友善的动作、一个凝视等,都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学生作业的一句简短的评语或指点都可以体现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表扬、关心,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并从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的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能唤起学生的信心,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一种人文精神去评价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积极表现、勇于质疑、敢于争论,张扬个性化的思维和情趣,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5. 分组协作,让学生汲取他山之石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课堂已趋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而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始终融合诸多学习活动方式之中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丰富全面。在课堂上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潜在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启迪,创新思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
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如(接上3中提到的问题(2))的教学采用分组学习,化解了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情感教育是一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实际上有关人士提出的诸如愉快教育、 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也都是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的。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方法,将情感教育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培养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发展。
孔子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对情感教育的最好诠释,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