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 教

施教时间:2013 年 9 月 4 日 课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 班 教师: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总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PPT 多媒体课件

教学板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欣赏 学生回答问题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自学目标 (2 分钟)

目标展示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 大自然的意识。 教师巡视指导(10-13 分钟)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 门类。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页)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对疑难问题进行标记

自学指导

2 有:

见 ,

软 , ,

动 ,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 能随着

为贝壳。贝壳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 常见的种类

4.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有 。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和触角均 活动范围更加 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 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蝉、 。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 ,体表有 。 、蟹、

,躯体、足 , 既能 等。

-1-

自学检查

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8 分钟)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展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解答。 教师点拨(10-15 分钟) 1、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 义?

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对自 学目标进行展示 各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赛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问题

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讨论切磋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课堂练习(5 分钟) 1.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达标检测 ( ) 学生合作完成 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回 答讲解

A 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 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 C 蚯蚓爬到地面上来饮水 D 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运动 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对虾 B 蜈蚣 C 蛇 D 水蛭 3.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 A 体节的形状 B 环带的位置 C 刚毛的长短 D 口和肛门的 位置 4.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 体表外有外骨骼 B 身体分部 C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5.蝗虫 蜻蜓等

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 进行( ) A 呼吸运动 B 消化活动 C 产卵 D 感受气味

6.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它将不能 ( A ) 运动 B 呼吸 C 分泌黏液 D 无影响 )

7.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交换之处 B

气体进入的“门户” C 和听觉有关 D

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 8.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表具有外骨骼 B 身体分节,有三对足 两对翅

-2-

C 有三个单眼, 仅能感光 D 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气 门和气管 9、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 有外骨骼防止 水分蒸发 ④ 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 ) A 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 B 体表有外骨骼 C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 足和触角都分节 11、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B 干燥、疏松的土壤 C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 少的土壤 12、 下列动物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A 沙蚕 B 水蛭 C 猪 肉绦虫 D 蚯蚓 13、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 交换是依靠( ) 。 A. 体 表 B. 口 C. 肺 D.肠壁 14、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 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 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 )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体表逐渐干燥, 无法呼吸 C.离开了穴居生活 D.神经系统遭到 破坏 15、 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 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 爬行,其原因是( )。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 在土壤之外爬行 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 住蚯蚓的身体 15、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 防御敌害 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水分蒸发 课堂总结(2 分钟) 归纳总结 七嘴八舌 你说我说,本节学会了什 么,收获了多少?

-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 常见动物: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 石鳖、蜗牛、乌贼 主要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 1、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2、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鸣蝉、蟋蟀、蝴蝶、蜘蛛、 蜈蚣、虾、蟹、蚊、蝇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作业设计: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

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腔肠动物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线形动物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 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 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4 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4-

八年级下册生物 教

施教时间:2013 年 9 月 4 日 课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 班 教师: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总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PPT 多媒体课件

教学板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欣赏 学生回答问题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自学目标 (2 分钟)

目标展示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 大自然的意识。 教师巡视指导(10-13 分钟)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 门类。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页)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对疑难问题进行标记

自学指导

2 有:

见 ,

软 , ,

动 ,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 能随着

为贝壳。贝壳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 常见的种类

4.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有 。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和触角均 活动范围更加 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 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蝉、 。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 ,体表有 。 、蟹、

,躯体、足 , 既能 等。

-1-

自学检查

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8 分钟)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展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解答。 教师点拨(10-15 分钟) 1、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 义?

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对自 学目标进行展示 各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赛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问题

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讨论切磋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课堂练习(5 分钟) 1.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达标检测 ( ) 学生合作完成 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回 答讲解

A 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 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 C 蚯蚓爬到地面上来饮水 D 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运动 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对虾 B 蜈蚣 C 蛇 D 水蛭 3.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 A 体节的形状 B 环带的位置 C 刚毛的长短 D 口和肛门的 位置 4.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 体表外有外骨骼 B 身体分部 C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5.蝗虫 蜻蜓等

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 进行( ) A 呼吸运动 B 消化活动 C 产卵 D 感受气味

6.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它将不能 ( A ) 运动 B 呼吸 C 分泌黏液 D 无影响 )

7.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交换之处 B

气体进入的“门户” C 和听觉有关 D

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 8.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表具有外骨骼 B 身体分节,有三对足 两对翅

-2-

C 有三个单眼, 仅能感光 D 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气 门和气管 9、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 有外骨骼防止 水分蒸发 ④ 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 ) A 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 B 体表有外骨骼 C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 足和触角都分节 11、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B 干燥、疏松的土壤 C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 少的土壤 12、 下列动物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A 沙蚕 B 水蛭 C 猪 肉绦虫 D 蚯蚓 13、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 交换是依靠( ) 。 A. 体 表 B. 口 C. 肺 D.肠壁 14、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 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 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 )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体表逐渐干燥, 无法呼吸 C.离开了穴居生活 D.神经系统遭到 破坏 15、 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 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 爬行,其原因是( )。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 在土壤之外爬行 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 住蚯蚓的身体 15、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 防御敌害 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水分蒸发 课堂总结(2 分钟) 归纳总结 七嘴八舌 你说我说,本节学会了什 么,收获了多少?

-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 常见动物: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 石鳖、蜗牛、乌贼 主要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 1、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2、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鸣蝉、蟋蟀、蝴蝶、蜘蛛、 蜈蚣、虾、蟹、蚊、蝇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作业设计: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

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腔肠动物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线形动物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 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 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4 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4-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爱的传递]
  • 活动内容:<爱的传递>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2.提高观察.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课前请幼儿搜集有关动物间联络方式的知识. 物质:各种动物的图片.展板.头饰.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 ...查看


  • 2015八年级上生物教案3
  • 平川区魏家地学校初中第 学期教案 日期: 年 月 日~ 月 日 周次 第3周 周课时 共 2 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生物 教师 李刚宁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 2.举 ...查看


  •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尾巴
  •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尾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的尾巴,并了解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妙用. 2.在活动过程中交流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有图有真相youtuyouzhenxiang.net ...查看


  • 大班科学课教案--动物之最doc
  • 大班科学课教案-动物之最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介绍,让小朋友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知道动物之最 2.情感态度目标:让幼儿感受到观察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体会其中的乐趣 3.操作技能目标:动物形象的模仿 教学难点:哪种动物更... ...查看


  • 幼儿园教案中班音乐:[可爱的动物]
  • 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动物说话>感受描写动物的音乐教学目的:1. 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和睦相处.2.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3.音乐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形象,尝试用动 ...查看


  •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小动物怎么过冬]
  •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小动物怎么过冬>] 目标:感知冬季特征,发现冬季的小动物有没有变化,从中使幼儿感受冬天里的小动物的变化,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小动物怎么过冬>. · 准备:1.平时多给幼儿机会观察动物的活动. · ...查看


  • 二年级 第3课 我和动物是朋友 教案
  • 二年级<我和动物是朋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喜欢并爱护动物. (二)行为技能训练 1.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及人类活动对动物造成的影响. 23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查看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1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 ...查看


  • [可爱的动物]教案3
  • <可爱的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猪奇遇记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猪奇遇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猪奇遇记>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乐意通过画面大胆想象与表达,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