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与读好书

我读过的书确实太少了,倘若真的有人觉得我博览群书的话,那只能说明我欺世有术。所以,我只能借着读过的这一点点书,谈谈我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上把书籍分为经典和流行。这个错误的观点显然误导了不少读书人。文学并无经典与流行之分。如果真要将它分类,也应该分为流行与不流行,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么多有态度没程度的作家啊。

艾米莉。勃朗特所着的呼啸山庄闻名遐迩,位列世界经典名着应该没有异议。然而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招来的是一片骂声,直到一两百年后才有人觉得这本书好,从而使这本书咸鱼翻身,最终柳暗花明。可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书的内容,而是社会价值观所使然,这一点孔老夫子是代表:春秋的时候四处碰壁,到了汉朝天下无敌!当然,如果你非要认为这只能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话,我认为你傻b,因为萤火虫也会发光,怎么不见人们那么追崇?说到底了还是价值观的事。

当今中国文坛流行文学的代表是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等一批青年作家。怎么说是流行呢?因为看的人多啊,看的人多的表现更简单,那就是销量大。按一本书四百万的销量来看,好像很多,其实对于中国这个十三亿、或者更多的人口大国来说太少了,这个比例可能比古代时候论语的销量还少。

就这个标准来评估,论语肯定是当之无愧的流行文学。别以为是说笑,去查查资料就知道,其实每一本经典的书都曾经是流行文学,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还是以论语来说明,这本书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热度够久了吧。

作为四书之一,是历代文人的基本读物,阅读量够大吧;够流行啦!现在之所以成为经典,全是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了,那些喜欢看的人不得不给它加上经典的头衔,最好能在语文书里加上几句,好让未来的花朵都一起来读。所以说,文学根本就没有经典与流行之分,称号都是社会加上去的,而社会价值观是多变的。只能说:经典就是衰落的流行。

我们所谓的经典如今江河日下。书店里摆放此类读物的架子旁虽然时常有人驻足,然而拿起一本翻了几页后便匆匆放下,然后跑到青春书刊的地盘,对正在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说:你知道吗?原来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啊!说完高兴得顿足,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书籍还没有真正的智能化,否则经典文学肯定会和流行文学吵得天翻地覆,正如婆婆和媳妇呆在一起总免不了鸡飞狗跳。因为一个曾经风光过,而另一个正风光着。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于文学采取的态度总是跟风。明明没有看过这个人的东西,听说别人在看,就赶紧跟着去买来看,结果跟着跟着就把原本不流行的书给跟流行了。鉴于流行书籍与经典文学的关系好比共青团员与共产党员的关系,所以很多经典其实也是跟风跟出来的。

比如今天我看了韩寒的文章,发表观点说韩寒的东西是经典,明天余秋雨或者贾平凹跟着发表言论表示支持我的看法,那韩寒的文章就有可能出现在教科书上了。总而言之,别人的经典不一定是你的经典,只要是你喜欢的、对你有用的书,否管是金瓶梅还是肉蒲团,都是好书。

最近刚刚上映的号称亚洲第一部科幻大片机器侠实在不好看。柏杨的酱缸文化论还是挺准确的,西方什么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味了。而且中国就喜欢搞第一次,别人搞过的都不要,要是实在想搞别人搞过的,还得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遮挡。这很好地继承了古代帝皇搞女人的标准,也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

不过这部片子有一句台词值得引用:知识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只会变成障碍。读书就是这样,总得跟上时代的变化。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就口气很大地说: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敖。

这句话虽然是为了达到表达效果而使用的夸张、调傥,却也提醒我们时代在高速变化着,一代新人换旧人,不能适应终究会被消灭。中国古代读论语很有必要,因为这是一本专为适应封建社会而写的书,很有实际指导作用。现在是民主社会了,然而很多学者竟然还能把论语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天衣无缝。

这一个方面可以看出经典作品的另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写出了人性不变的规律,古代可以用,现在依然可以,它是流行文学的基础,这是我们现在还要读经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说明狗改不了吃屎,人改不了拉屎。虽然社会制度变了,但人终究是人。好比化学反应中分子会分解并组合成别的物质,但原子始终是一种原子,本性难改。

我喜欢读近现代的杂文、散文。梁实秋讽刺与幽默并行,张爱玲永远只写自己,韩寒铺天盖地......这是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的特征,各人经历不同,所写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却都属于这个时代。

读他们的作品与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区别,就像你现在要学习现在汉语,是直接学习现在的文体,还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等等一种一种学到现代文体。 至于好读书,我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氛围的问题。现在学生不爱读书,不外乎两个原因:没时间和没心情。这个中原因就不再浪费口舌了。

我读过的书确实太少了,倘若真的有人觉得我博览群书的话,那只能说明我欺世有术。所以,我只能借着读过的这一点点书,谈谈我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上把书籍分为经典和流行。这个错误的观点显然误导了不少读书人。文学并无经典与流行之分。如果真要将它分类,也应该分为流行与不流行,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么多有态度没程度的作家啊。

艾米莉。勃朗特所着的呼啸山庄闻名遐迩,位列世界经典名着应该没有异议。然而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招来的是一片骂声,直到一两百年后才有人觉得这本书好,从而使这本书咸鱼翻身,最终柳暗花明。可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书的内容,而是社会价值观所使然,这一点孔老夫子是代表:春秋的时候四处碰壁,到了汉朝天下无敌!当然,如果你非要认为这只能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话,我认为你傻b,因为萤火虫也会发光,怎么不见人们那么追崇?说到底了还是价值观的事。

当今中国文坛流行文学的代表是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等一批青年作家。怎么说是流行呢?因为看的人多啊,看的人多的表现更简单,那就是销量大。按一本书四百万的销量来看,好像很多,其实对于中国这个十三亿、或者更多的人口大国来说太少了,这个比例可能比古代时候论语的销量还少。

就这个标准来评估,论语肯定是当之无愧的流行文学。别以为是说笑,去查查资料就知道,其实每一本经典的书都曾经是流行文学,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还是以论语来说明,这本书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热度够久了吧。

作为四书之一,是历代文人的基本读物,阅读量够大吧;够流行啦!现在之所以成为经典,全是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了,那些喜欢看的人不得不给它加上经典的头衔,最好能在语文书里加上几句,好让未来的花朵都一起来读。所以说,文学根本就没有经典与流行之分,称号都是社会加上去的,而社会价值观是多变的。只能说:经典就是衰落的流行。

我们所谓的经典如今江河日下。书店里摆放此类读物的架子旁虽然时常有人驻足,然而拿起一本翻了几页后便匆匆放下,然后跑到青春书刊的地盘,对正在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说:你知道吗?原来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啊!说完高兴得顿足,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书籍还没有真正的智能化,否则经典文学肯定会和流行文学吵得天翻地覆,正如婆婆和媳妇呆在一起总免不了鸡飞狗跳。因为一个曾经风光过,而另一个正风光着。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于文学采取的态度总是跟风。明明没有看过这个人的东西,听说别人在看,就赶紧跟着去买来看,结果跟着跟着就把原本不流行的书给跟流行了。鉴于流行书籍与经典文学的关系好比共青团员与共产党员的关系,所以很多经典其实也是跟风跟出来的。

比如今天我看了韩寒的文章,发表观点说韩寒的东西是经典,明天余秋雨或者贾平凹跟着发表言论表示支持我的看法,那韩寒的文章就有可能出现在教科书上了。总而言之,别人的经典不一定是你的经典,只要是你喜欢的、对你有用的书,否管是金瓶梅还是肉蒲团,都是好书。

最近刚刚上映的号称亚洲第一部科幻大片机器侠实在不好看。柏杨的酱缸文化论还是挺准确的,西方什么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味了。而且中国就喜欢搞第一次,别人搞过的都不要,要是实在想搞别人搞过的,还得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遮挡。这很好地继承了古代帝皇搞女人的标准,也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

不过这部片子有一句台词值得引用:知识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只会变成障碍。读书就是这样,总得跟上时代的变化。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就口气很大地说: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敖。

这句话虽然是为了达到表达效果而使用的夸张、调傥,却也提醒我们时代在高速变化着,一代新人换旧人,不能适应终究会被消灭。中国古代读论语很有必要,因为这是一本专为适应封建社会而写的书,很有实际指导作用。现在是民主社会了,然而很多学者竟然还能把论语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天衣无缝。

这一个方面可以看出经典作品的另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写出了人性不变的规律,古代可以用,现在依然可以,它是流行文学的基础,这是我们现在还要读经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说明狗改不了吃屎,人改不了拉屎。虽然社会制度变了,但人终究是人。好比化学反应中分子会分解并组合成别的物质,但原子始终是一种原子,本性难改。

我喜欢读近现代的杂文、散文。梁实秋讽刺与幽默并行,张爱玲永远只写自己,韩寒铺天盖地......这是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的特征,各人经历不同,所写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却都属于这个时代。

读他们的作品与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区别,就像你现在要学习现在汉语,是直接学习现在的文体,还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等等一种一种学到现代文体。 至于好读书,我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氛围的问题。现在学生不爱读书,不外乎两个原因:没时间和没心情。这个中原因就不再浪费口舌了。


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好读书,读好书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好读书,读好书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好读书,读好书 关于读书,我相信有9个字是非常适合它的: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讲:"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 ...查看


  • 读书的快乐队会
  •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队会记录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队会记录 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主持这期队日,今天队日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 杨:历史从远古走来,走出洞穴,走出山林,走向平原,走向现代化的高 ...查看


  • 企业读书倡议书
  • 从平凡到优秀 从优秀到卓越 --xx 公司读书活动倡议 公司全体干部职工: 5月18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个美好的日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值此之际,我们 组织发起xx 公司读书活动--精读<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以此纪念xx ...查看


  • 关于读书的好句子
  • 1.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阅书,读己,追随心灵的净土!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翻开手中的书„„ 2.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下笔如神, ...查看


  • 读书的主题班会
  • 青春作伴好读书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读书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 要意义.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性地阅读书籍,并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参与人员] 班主任和全体同学 [活动形 ...查看


  • [精品]读书伴我成长演讲稿
  • 篇1:读书伴我成长演讲稿 身感乏累之时,我喜欢独坐一室,休憩片刻,疲惫之身便会得以放松;心感焦虑之时,我则喜欢手捧一本好书,读上几页,浮躁之心便会得以安宁. 在好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这里有温馨的宁静,也有激情的舞动-- 回首读 ...查看


  • [优秀作文]我谈"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 关于读书,我相信有9个字是非常适合它的: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讲:"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它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古脑儿装进去."因此, ...查看


  • 我的梦读书梦
  • 我读书,我快乐 活动目的 1. 通过介绍好书.交流体会,共同分享读书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借这次活动,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养成多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搜集整理自己读过的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介绍 ...查看


  • 书香伴我成长 五年级班会教案
  • "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明确什么是好书,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2.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 ...查看


  • [忆读书]教学设计
  • <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冰心奶奶八十九岁时写的,这篇回忆录讲述了作者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前半部分以"忆"为主,夹以议论:后半部分以"议"为主,夹以记叙,主旨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