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 族源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三、 语言

土家语土家族本民族语言称土家语,土语称"备兹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支独立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是语言本身的变化。由古代土家话演变成现代土家话,演变主要指词汇在演变。其中通过全借和半借形式,借入大量汉语词,使土家语词汇日益丰富。

二是使用情况的变化。在"改土为流"前,土家族地区只有极小数人懂得一点汉语。"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因而操土家语的地区逐渐减少。

目前状况是:(一)仍然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妇孺均不懂汉语;(二)土家语汉语兼懂兼用,对外用汉语,对内用土家语;(三)土家语基本消失,完全转用汉语汉文,但在地名文化和日用词汇中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家语的底层语言。属(一)(二)类的有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均属三类。

四、 风俗

1、 服饰:

远古服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在永定城区西北郊三角坪武陵大学工地发掘清理的西汉墓中,出土一铜质跪式男俑,男俑头戴编织帽,上身裸露,见两乳,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带锋,后端环手衔短把。有学者将其称为“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这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1981年,在永定区出土錞于2件,盘上刻铸有手心纹、椎结人头纹、鱼纹、梭子形窃曲纹、船形纹等,学者认为这是巴人遗物。可见土家先民在战国时期的发式为“椎结”。

在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环、铜带钩等,反映了这一时

期土家先民佩饰文化。

古代土家服饰

古代土家男女服装为: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服饰用料:为葛为麻,为棉为丝,为皮为毛。至清代乾隆年间,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

短衣短裙。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

衣裙尽绣花边。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

头裹刺花巾帕。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

高髻螺鬟。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 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

近现代土家服饰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新中国建立后,土家老年男子仍穿“满襟衣”和稍短便裤,头裹青布帕。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和长裤。

男性服饰

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

留两寸长的帕头。其次是著鞋袜。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穿对襟衣,老年人于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年人多着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勾;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为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中老年男子腰缠板带,青年男子捆织锦彩带。

女性服饰

头饰:姑娘垂长辫,扎红头绳,搭挑花方巾,是为未出嫁的标志。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头”。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挽“粑粑鬏”,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后脑扎成一条独辫子,再把辫子在后脑一圈圈地盘绕,用别簪绾住,如同一个圆圆的粑粑。二种是缠“麻花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脑后编成四条辫子,再将四条辫子合编成两条,然后将两条辫

子上下折叠缠绕用别簪绾紧,象四个紧密排列的麻花糖。三种是盘“太极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耳轮边分成两股用红头绳扎住,再将两股头发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形如阴阳八卦太极图的形状。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 衣服:上衣为短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外托肩”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在“银钩”、“外托肩”上,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围裙;下裳:妇女下裳先为裙,款式有八幅罗裙、筒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湘西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藏八幅罗裙,时代为民国初年。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湘西自治州博物馆藏有1件清末土家族十字挑花女裤。

鞋袜:土家制鞋历史较短。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载:“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近皆自制,与客妇等。”一旦土家妇女学会了制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绣朵运用于鞋面,做出各种精美的鞋。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土家族姑娘订婚后,为情郎赠送的礼物除荷包、彩带外,最珍贵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赶制鞋,留予父母兄弟,赠送夫家长辈。土家族妇女多缠裹脚,少女穿红袜。

妇女首饰: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耳饰有龙耳环、一包针、灯笼、单环、连环、吊船、瓜子、鼓锤等。项饰多为轮圈,有粗细之分。手饰分银质与玉石手镯,戒指有银三镶戒、一颗印、单股子等。胸饰挂牙签、扣花、纽扣和新娘专用的状元花,上面吊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一大串。

儿童服饰:幼儿的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帽”。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头发变化最为明显,男孩头顶从天门心至发际留方块头发,俗称“塔点儿”。女孩则蓄盖盖头发,俗称“马桶盖”,或蓄满头长发,打小辫,或扎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对“羊角角”;7岁,戴瓜子耳环;也有到12岁才穿耳朵的。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因为有花神保护。

儿童首饰: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

银铃。项饰有轮圈。胸饰有银锁、银牌,其上刻有“长命富贵”、“富贵双全”等吉祥之词或花草、八卦等图案。手饰手镯上吊有金瓜、铃、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状元及弟”等文字。

2、 饮食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银

讲究。菜肴讲究酸、辣、香味。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

的佳品。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 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 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酒习俗,谓之“咂酒”。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 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土家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因为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其饮食喜好自然表现为“喜辛辣、好豪饮”的特点。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大体为以下四点:

一是喜酸辣:据旧志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就如俗谚所说,筷子碗一端,少不得咸辣酸。因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土家特色菜:湘西腊肉、合菜、猪血稀饭、杂辣妹儿、酸刚豆儿、社饭等。

二是好饮酒: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咏:“蜀南有

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而对土家人而言,“酒席场上无父子”,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土家特色酒:咂酒、米酒、包谷酒、竹筒酒等。

三是喜饮茶: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茶者,南

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749)归入土家地区。土家地区的“宜红功夫茶”蜚声中外。而在土家人眼里,“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淡打扮”。喝粗茶成为土家人的养生秘诀之一。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

土家特色茶:梵净山翠峰茶、古丈毛尖、恩施藤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油茶汤

等。

土家特色小吃:年粑粑、油香儿、阴米、土家烧饼、稿子粑粑、米豆腐等。

四是重山肴: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米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他杂粮。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以苞谷、洋芋、水稻、红薯为主。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的竹枝词可以为证:

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吃之不竭。诸如:野猪、鹿子、白湎、竹鸡、刺猪应有尽有; 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炖肉煮汤鲜美至极。若用油烹炸,谓之“菌油”,香纯味鲜。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蜂卵化取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

山民将野猪、鹿子、白面卤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

但以上这些仅为土家人日常的饮食习惯。逢红白二事,则整“十碗八扣”。“十碗八扣”是土家饮食文化最富内涵之所在。旧志这样记载:“邑俗,客至款饭。遇节,相互宴饮。姻家显贵,依时款,或十簋、或八簋一火锅、或五簋四盘、或四簋二盘不等。”簋(音鬼gui)是一种古代的圆口圈足的食器,专用于盛装大鱼大肉,其后,它成了大碗的代名词。这里所谓的“十簋”、“八簋”,也就是十碗八碗。十碗八扣即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鱼,五碗蒸杂,六碗羊肉,七碗丸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头子即肉糕,垫菜为粉条、黄花和木耳。笋子如有海参、鱿鱼,则以笋子垫底。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蒸杂的垫菜为洋芋和南瓜。羊肉的垫菜为豆腐。丸子或以豆腐做成,或以瘦肉做成。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炕黄瓜。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而所谓“八扣”,实际是十碗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它均用扣碗上席。因为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放在打道出席。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在乡间,招待一般客人则以煨罐子肉为敬。这种肉称为“坨坨肉”,切成大块,配以作料煮成。再配以三五碗小菜,间或二三碟腌菜酱菜即成。

土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可穷尽。但透过这些饮食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强悍豪壮的性格,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因而历史上的土家人便以英勇善战著称。

3、 建筑

湘西北是土家人聚居地,这里属喀斯特地形,天然溶洞较多。土家先民最初居所,便是这些洞穴,称为“穴居”。

唐宋时期,砖、瓦、石灰、油漆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楼台殿阁和城池建筑,杆栏建筑日趋成熟。

位于永顺县灵溪河两岸的老司城分衙署宫殿区和土民街道区。土司衙署为“金銮殿”,衙署区建筑由迎宾馆、绳武楼、绳忠楼、永镇楼、筹边堂、寿禄堂、奉先堂等组成,城墙用石头与石灰混砌而成。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更加深入,领主经济的解体,地主经济的确立,建筑规模和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类型和样式也日趋多样,如城堡、市镇、书院、学宫、戏楼、寺观、衙署、石拱桥、塔坊、六角凉亭等。

现存建筑类型

居类建筑:

民居:土家人的住宅由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屋。小康人家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朝门和冲天楼,豪门大户修四合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土家民居以木结构穿斗房为主,间有穿斗、抬梁复合结构的民房。较为典型的有永顺列夕彭氏木房,其排架系穿斗与雕花状相结合形式,别具特色。木屋瓦房一般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排”是用“穿枋”组合起来的一排架,再用“开间枋”把排联系起来,竖于础石之上,形成“间”。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七柱十二棋等多种组合形式。棋以“满棋”者居多。排越多间就多,棋越多屋进深就越大。永顺樟木就有十二排十一间、三个四合天井的大院。土家民居以平房居多,柱径以粗为荣,柱高比值较大,具有粗犷之美。柱间尺寸喜“八”,以图吉利,如一丈二尺八、一丈四尺八等。房屋出檐喜宽,以防雨水洗蚀壁板。出檐有单挑、双挑、挑挂棋、配“托替”等表现形式。屋面盖青瓦,亦有盖石板、

茅草、杉树皮的。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木匠常用“迈柱脚”手法,以使周边立柱的“脚”达到向“四方八挓”的目的;为使房屋造型有变化,常用“抬檐冲脊”手法,以获屋脊、瓦坡面合理的弧线,这不但让建筑线条充满美感,还使檐口不至出现“偷水”现象。

在住房使用方面,以四排三间“一字屋(即修成一排)”为例,正中一间为堂屋,正上方装板壁安“神龛”,供祖宗神位,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左右两间居室叫“人间”,供住人。一般长子住东头,次子住西头。人间以木板为界又分成前、后两小间,前面一间设火坑,火坑上方铺竹、木条,并且吊炕,供烘烤腊肉、玉米等用;后面一间为卧房,窗小且少开,有较强的秘密性。人间铺木地板,而且楼枕较高,以利通风防潮。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作放物或老人用房。称偏屋为磨角,连接于正屋的左右两边,作为灶房或碓磨房之用。在正屋和偏屋两根脊线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即柱子像伞)”,成为土家匠师的独创。

随着人口增加,土家人就用配厢房、接拖屋、加偏房等手法,增加房间。最有特色的房屋是土家族转角楼。在正屋左右一头或两头,与正屋垂直向外延出一组或多组排架,每排柱子长短依地势高低而取舍,形成杆栏楼宇建筑,即“转角楼”。转角楼多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亦有三、四层的,其屋脊必须低于正屋屋脊,寓“客不压主”,同时也是工艺需要。修得最多的转角楼是一正屋一厢房,富有人家修一正屋二厢房(即双厢转角楼)。转角楼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龛子。山墙与挑檐相接,成为司檐,用于挡雨通风。龛子是土家楼阁的雅称,是转角楼的厢房,外有悬空走廊。谓之楼,就须有梯可上:有直上的、有斜上的,有暗上的、有搭上的;有石的、有木的;有从室里上的、有从室外上的„„拾级而上至楼房,矮小的对子门两侧放小格窗棂。楼阁多为闺房。走廊是由落地柱向外挑出的挂柱形成过道,有单面的、双面的、三面的乃至四面设廊的,称为“走马转角楼”。转角楼两边上端,檐角翘起,雄伟壮观。转角楼的挂柱下常饰木雕金瓜,走廊装木花格。连接挂柱的“眉毛枋”既利于采光,亦增加美感。别看转角楼“脚”参差不齐,柱子弯扭粗细不匀,眉毛枋凸翘平直不一,但是可谓形曲意直,韵到神足。土家民居的特点概括起来为:“八字朝门青瓦屋,飞檐翘角转角楼”。

山寨:土家人好聚族而居,因而常选一块地势较高处作为寨址,同宗同姓的组成一个寨子,一般以姓氏作为寨名,如向家寨、覃家寨、田家寨、彭家寨„„也有用土家语作寨名的,如麦寨(太阳照到的地方)、业必寨(鸟儿落脚的地方)、苦竹寨(山坡上的寨子)等,也有以汉语取作寨名的,如慈利吴王坡、桑植峰峦溪、永定马头溪等。山寨设有寨门,中央连摆手堂。

城镇:多为封火外墙的印子屋,以天井过亭组合,有三进两亭以至五进四亭的。起伏的封火墙、高耸的过亭、精致的装修,显示其突出地位。沿街民居多与铺面结合,柜台外露,饰以雕花栏杆。沿河则多成悬挑的吊脚楼形式。如永顺王村古镇、凤凰沱江古城等。

祠祀建筑:

摆手堂:摆手堂建筑分为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摆手场的顶端为“土王祠”。凡是土家族人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多在此举行。土王祠为石瓦建筑,内设神龛一座,供奉土王、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偶像,有的供奉本地土王。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祖先流传下来的木雕、石刻、彩绘、岩画等民间工艺。龙山县马蹄寨、保靖县利湖、永顺县双凤和永定区茅冈等地均有摆手堂。

宗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汉末开始传入土家地区;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渐在今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随着道佛的传播,历代各地都兴建了许多宫观庙宇,其中著名的有后晋的永顺老司城祖师殿、唐代草创的慈利五雷山道观,唐代石门夹山寺,

宋代永定普光禅寺,明代以来营建的梵净山庙宇群等。

从现存道佛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与结构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的相同,只不过往往一处宗教建筑常融道、佛、儒教于一体。如普光禅寺,初为观,后融佛、儒。另外,有的宗教建筑添加了一些土家建筑符号。如观音岩寺,就有土家转角楼建筑的风格。

路桥建筑:

拱桥:有独拱、多拱的,独拱的两头砌石堡,一拱横跨河床;多拱的,中间砌石墩,拱拱相联。往往桥面还配木质凉亭,飞檐翘角,雕花镂空。亭设木凳,以供行人躲风雨、歇息。著名的洗车河花桥,位于龙山县洗车河镇,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绅士萧家霖等倡修。三孔,为石墩木面凉亭桥。桥顶画有太极图形;两边桥帘刻有各种花纹;走廊两边建有木栏杆,并设平板坐凳。

岩桥。土家地区溪河纵横,为方便来往行人,对一些河床较宽和河基较深的溪河,一时无钱修桥,便就近取来石条,相隔一定的距离搭建,步步相连,直达对岸。这样,未涨大水时,只要河水没有淹没石墩,行人就可过河。至于小河小溪,岩桥更是随处可见。

指路碑 。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它是一种长条形上圆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无一归活人享用,唯令牌碑例外,它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湘西土家有个习俗,若某家小孩多灾多病,养育不顺,父母疑有鬼神相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标明东西南北可去某处,正中两行大字:“长命富贵,易养成人”。此碑专为外乡行人指点迷津,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据说凡照此办理的,小孩子百养百顺。

陵墓建筑:

墓碑:土家居住的山野,到处可见石碑石墓。这是死者后人为纪念先辈恩德和显示自己孝心而修建的。土家墓碑别具一格,很少立单块碑,多为单厢碑,家境富裕者,则修三厢碑、五厢碑、七厢碑、九厢碑。单厢碑较简朴,又称“儒碑”,用一块正碑和碑帽、碑角、碑柱、碑耳、碑墓等八至十余件石料拼成。三厢以上墓碑,较繁复,除一大块正碑外,还有二至数块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和孝男女名字,副碑刻墓志铭与祭文或诗词;正副碑上面各有碑梁、碑帽、碑角,均雕龙刻凤;各碑左右有碑柱,碑柱正面刻各种文字对联;柱之内侧刻人物故事或花鸟虫鱼、龙凤狮虎。

崖棺古墓:在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利用较为宽阔平坦的崖面,人工开凿出规整的长方形横龛或方形洞口的纵向洞穴,也有少数略经加工的自然洞穴,置棺木于其中。横龛的棺木外侧显露,方形洞穴不封门。一般以三五穴为一组,多的数十穴为一群。横穴居多。

4、 传统节日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 正一初一,给父母及本族亲人拜年,正月初二起,先给妻子家族亲人拜年,然后给其他亲戚朋友拜年。

正月十五夜:取衫树枝,于宅外烧之,谓"烧"。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是夜,张灯结彩,演戏,玩花灯,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通宵达旦,城乡皆然,叫"闹元宵"。正月十五家土家各行各业不做任何事,正月十五晚上吃“爬坡饭”,意为新一年的工作步步高升,风调雨顺。第二天,各行各业开始正常的工作。 舍巴节:立春节第五个戊日。舍巴”即土家族语“摆手”之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土家族因有语言而无字,其民族民间艺术只能以语言为载体世代相传。节日那天,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传说祖先战死后其尸体长了蛆日须清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

“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祖先抬到社场时,又是一阵锣鼓声、鞭炮声、土号声。庙内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让坐,然后烧香敬神。敬神毕,由主祭人带队在坪场里围成圆圈,跟随锣鼓声,跳起摆手舞,由“梯玛”唱祖先来源的古歌。这天的活动称“小社”。

第二天的活动称为“大社”,这天分三次活动,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内容转向农业生产活动过程,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黄昏时,主祭的长辈们整理衣冠,磕头,并吹起土号,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节结束。通常参加节日活动的还有外来唱戏、玩魔术、打千秋、表演武术的人,以及做生意买卖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三月三日: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节"。现在一般与清明节同时过。清明插柳叶于门,谓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丝棉五色纸制为彩幡,挂于祖坟顶,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叫"插青"或"挂青",意为挂念亲人,为过世的亲人送钱送衣服。若过世的亲人在节没有墓碑,在世的后人亲人,当在有生之年为过世的亲人立墓碑,立墓碑的日子为清明的前一天。 端午节:凡附近寺观,必印送张真人图像,至节日必悬挂堂中,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以"邪毒"。是日则食棕子饮菖蒲,系艾蒿悬于门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于澧水、水赛龙舟。端午节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农历六月初六,是祭祀向王天子即廪君的节日,称向王节。传说廪君为抢救落水老人而死。有年六月初六,清江发大水,有个老人在清江捕鱼落水,呼喊“救命”。廪君水性好,在巨浪中救起了老人,自己却被鱼网缠住,被漩涡水卷入江底。廪君蒙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从此,土家人为了祭祀这位祖先,在清江两岸修建了40多座向王庙,并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向王节,祭祀向王,就是祭祀廪君。向王节的主要祭祀活动有:一是杀鸡祭向王,也称为血祭。《后汉书》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人们最早祭祀向王,是用人祭。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改人祭为畜祭,后又改为用鸡血祭祀。土家人六月六除到向王庙拜祭外,清江船工祭奠活动最为隆重。这一天,全体船工上午在船头设祭坛,用公鸡一只,快刀断喉,也有用手掐破鸡冠,把鲜红的鸡血滴入清江。这时,船工们在船头焚香烧纸,鸣鞭放炮,叩拜向王。以求向王天子保佑赐福。也有同时用母鸡一只,祭祀德济娘娘。“向王天子掌舵,德济娘娘拿艄”。祭毕,船工们分享供品。二是晒龙衣。传说向王天子遇难后尸休在巴王沱打捞上岸,巴民们给他换上新衣服安葬,把旧衣服洗晒收藏。从此,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衣服拿出来曝晒,由此形成六月六晒龙衣的习俗,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怀念。三是放河灯。传说向王天子落水后,巴民们四处寻找,通宵达旦。夜晚,人们高举火把,灯笼,沿清江寻找向王,希望他能看见灯火。由此形成六月初六晚上燃放河灯的风俗。点点灯火,顺江飘流,蔚为壮观,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哀思。

七月七夕:亦称情人节。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与各民族差不多。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与各民族差不多。

十月十六日,俗谓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暧;若此日晴,则虿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结成索"等俗言同类。

腊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炉神。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流传至土家地区。与各民族差不多。 腊月二十八日,为打年粑节。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腊月二十八日,为家神洗尘净身。打扫家里及祠堂的各个角落,意为扫去这一年不干净的东西。

除夕,谓过年

土家族人和中华各民族人一样过着春节,也叫过年、除歹。但其中也有土家人过年的特色。 湘西人过年从腊月24就开始了。按姓氏过。彭姓过腊月24,田姓过腊月25,向姓过腊月

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其他姓都过大年30。这有故事的。明朝时候,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屡剿不绝。湘西人急国家所急,痛国家所痛,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3万男儿,先后5次出兵远征。湘西人会打仗,敢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过完年就出发。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依次类推,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因为天一亮就要出发,所以都是晚上过。赶年的习俗就这样留了下来。所以,进入腊月时,你只要听见哪家在放鞭炮,你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所以,在湘西过赶年时,你就知道湘西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铁血丹心?丰丰盛盛的一桌年饭,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美味,都是生活的香味、劳动的香味,是对先祖年复一年的敬意和思念。

湘西人过年,是要煮够三天年夜饭的。就是说,过年时,要煮出三天的年夜饭,表示丰衣足食,吃得有余有剩。过年时,小孩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勘,年成不好。

现在湘西人过年大多白天过了。一部分人依然晚上半夜过年,一边看电视、打麻将,一边办年夜饭,办好后,边吃边天亮了,预示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亮。

5、红白喜事

婚嫁

土司时期,土家族流行“骨种”婚.18世纪30年长“改土归流”以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土家人结婚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一些过程(童养媳、抢婚等情况除外)。

求婚与放话 男方与女方求亲,必请媒人前往。媒人去为男方求亲,须自备伞一把,表示团圆;同时还须带上男方准备的礼物前往女方家,若女方收了礼,便有了八成希望;若女方不收礼,表示拒绝这门亲事,媒人不必再来。一般女方为显示金贵,不会轻易答应,讲究“三媒六证九早晨”。三媒指正媒、副媒、劝媒;六证指天、地、君、亲、师和老祖宗。女方表示同意,称为“放话”。女方放话后,即点上腊烛,并由媒人放鞭炮三挂,称“定准火炮”,既表祝贺,也是信息,同时告知世人知晓。

插看认亲 亦叫“订亲”。女方同意,男方需准备礼物(主要为衣物、首饰、食品)用抬盒送去女方家。其衣物、首饰为赠女子之物,食品送女方亲友。送礼讲究四抬、六抬、也有八抬的。认亲亦称“插香火”。订婚之后,双方视为姻亲。土家人说:“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从此,男方需去女方送节、送红白喜事。拜年时,女方需做1-2双布鞋赠与男方,女方父母需回赠钱物作为答谢。男方提出结婚那年,需送一只带有尾巴的大猪腿,若女方同意年内结婚,便将礼物收下;若女方不同意年内结婚,则割下猪尾巴交给男方。 讨庚 即讨女方的生庚八字。“方庚”需由男方准备好庚书,由媒人陪同前往。但讨庚时,男方不得见女方的面,待女方开了庚,男方即放三挂鞭炮,以示庆贺。

送日子 即由男方选择好良辰吉日,去女方通知“佳期”。土家人称“送日子”。送日子后,男女双方积极筹办婚事,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办喜酒。女方的嫁妆以生活用具和食物主。生活用具主要为盖的被条,铺的毯子及至碗与茶瓶之类。土家人有“三天不吃婆家饭,三年不穿婆家衣”的说法。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的重要习俗,也是土家女子婚前一个重要仪式。新娘哭嫁,一般在

出嫁前七天、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哭嫁时有亲友陪哭。枫木是哭“十姊妹”。即另找九位姑娘“陪哭”。哭嫁的主要内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期间,其家族亲友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吃“送嫁饭”。“ 送嫁饭”虽办得尽量丰盛,但不许喝酒。

过礼 婚前三天,男方需前往女方家“过礼”。所送去的衣服只送衣不送裤,裤由女方做。有的女子自己有多少新裤便向男方要多少新衣,以相配成套;于被子,女方也只做被面、棉絮,包单由男方做,称作“礼布”。“过礼”的时间,也有在婚前十天,及至半月的。过礼须用抬盒送去。抬盒为全木制作,呈正方形,边长80公分,四角有方木柱,下呈盒状,盒高18公分,有的还在抬盒四周饰以花纹。其花多为喜鹊闹梅、野鹿衔花、龙凤呈祥等。上边四方木柱两两绑在一抬杠上,专供喜庆抬礼品用。

冠笄 婚前头一天,女方需办“花园酒”。土家人又将“花园酒”称作“戴花酒”。 “花园酒”上,女方需将全部嫁妆摆出来,擦洗干净。并请媒人给新娘“开脸”。“开脸”是用线绞除脸上的汗毛,新眉毛扯成一钩新月,发辫盘成“巴巴髻”戴上“花冠”,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迎亲 男方派来的迎亲队伍,由彩旗、乐队(有长号、哨呐、钹钹庆、筛锣、边鼓等)、抬盒数个(必为双数)、花轿三乘、头嘎、二嘎、摸米组成。“头嘎”为媒人;“二嘎”为“礼官”;“摸米”代表新郎,由青年小伙子担任(因新郎是不去迎亲的),于头天下午到女家。 迎亲的花轿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高1.2米,用木方作架,三面装木板作轿顶,四面轿檐饰以花纹,其花多为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前面留有门,用大红布遮拦。用时在中部绑两木杠(或竹杠)。轿夫们抬着轿子在崎岖山路上行进时,由于后面不好看路,前面为给后面报告道路情况,以协调动作、统一步调,创作了《轿夫歌》:

桥儿两空,脚踩当中;

当中有个眼,脚踩边边点;

天上一枝花,地下牛屎粑;

天上明晃晃,地下水 。

稀泥烂 ,脚踩边上;

稀泥烂滑,脚板稳踏;

飘石又带滑,稳踩又稳拿。

……

左边擦墙,右边摸梁。

左边擦墙右边虚,左边多踩些。

前头前蓬罩顶,后头弯腰躲过。

单田一根线,跑马如射箭。

乱石我不报,自踩又自照。

天上一朵云,对面来了一个人。

大路朝天,一个半边;

平阳大路,甩开脚步。

《轿夫歌》在报路的同时也写出抬轿和行走的技巧。民歌不拘韵度,语言别致,可唱可诵,前唱后和,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有的女方,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后,要举行“拦门礼”。“拦门礼”上,女方礼官要盘诘男方礼官,盘天盘地盘历史,以了双方智力、反映力和知识的较量。

“拦门礼”毕,鸣炮奏乐,按其亲疏,分批迎亲者进堂屋歇息。

在酉水河一带,当晚,举行找“摸米”活动。因“摸米”无特殊标志,到底是谁,女方并不知晓,由哭嫁时陪哭的姑娘在迎亲队伍中的青年男子中寻找,名“找摸米”。一旦怀

疑谁是“摸米”,便在他脸上抹锅烟,被抹者亦反抹。此时,男女扭成一团,互相抹烟戏媚,被抹的男子多,说明被女方姑娘爱上的多,而真“摸米”的脸上却不能见黑,万一不幸被抹,也要悄悄洗净,否则被视为丢了新郎脸面。俗有“摸米脸上没有黑,新郎姑爷好角色。夫和妇顺全家福,家发人兴创大业”之说。

佳期那天,鸡鸣“发亲”。发亲前,新娘要穿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搭上“喜罩帕”。新娘上轿前,女方要派人“试轿”。此刻,哭嫁也进入高潮。

上轿要由哥哥背,路过堂屋时,要踩堂屋正中的斗。“踩斗”时新娘哭的唱词是:

手拿红绫五尺长,

哥哥背我离爹娘;

手拿红绫五尺五,

哥哥背我离父母。

脚踩金斗四只角,

今朝出来离祖婆。

堂屋打伞当天扬,

今朝离开爹和娘。

上轿前新娘要扔十二双筷子,扔筷子时哭的唱词是:

乌篾筷子十二双,

哥哥六双我六双,

哥哥六双发家又致富,

妹妹六双落远方。

上轿时,要“哭上轿”。“哭上轿”一段中的主要唱词是:

枫香树来枫香球,

我和你一无冤来二无仇,

你只往外头背,

不往屋里留。

哥哥呀,你为什么这样狠心,

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

飞到无边无际的天里头去吧;

让我变只鱼儿,

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哭嫁,上轿前达到高潮,有的竟哭得死去活来,既包含了离别的痛苦,又有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

新娘出门,娘家兄弟要抬轿子送一程,远近不定,新娘在轿上只哭三、五十步。

送亲路上,嫁妆在前,随后是媒人、带路、正娶、唢呐及吹鼓手,后面才是“四轿”(即四人抬的轿子,新娘坐)和送亲客(送亲客主要是兄嫂,弟为散送)。

途中,娶亲的有意歇气,让女方的正送给人们装烟、发糖;此时,男方的兄弟(含表兄弟)与与新娘亲嘴,要新娘装烟等采用多种形式逗新娘。

轿子到男方地坝坎下,男方鸣锣鸣炮,这时,有的地方男方也兴拦门。

拜堂 男方请一子女双全的妇女将新娘牵进堂屋后,新郎新娘在香龛前跪拜三次,二人即进洞房抢床,据说,谁先抢着谁就强。

铺床 下午由男方的姑爷(或姐夫、或妹夫)用篾给新人打床巴夹。打好后,铺床的

草把由弟、妹、或侄儿侄女提进新房,一人只能提一个。请姑姑(或姐姐,或嫂子,或请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

闹房 新婚晚,新郎新娘和众客一起,吃饮食,开玩笑,说四言八句。这时,新娘一般是不开腔的。

拜早茶 第二天早上,待送亲客打扮毕,由新郎新娘给长辈拜茶,先请家公舅爷堂前受礼,再按辈份依次拜茶。

婚后三天不分大小,举族庆贺。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去女方拜见岳父岳母,称为“回门”。就此,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丧事

生老病死,这里大多数人都得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的文化,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丧葬仪式,是生存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其丧葬仪式无不体现出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土家族地区,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土家中若有老人的情况,都备着棺材,又称之为寿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归天”(过逝)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处。一般情况下,棺木用较为好的木料做成,那样可以延长其棺木腐烂的时间,从而防止死者躯体早日腐化,也体现出了后人孝心。

一般,土家老人逝世后,要历经初死,告丧与奔丧,入殓,绕棺,跳丧,抬丧等几个阶段,持续时间不确定,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长达半月之久。

初死:古人对死有很多种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叫“死”,未成年人之死称为“殇”,还有“弃世” “上仙”等等,不胜枚举。 病人刚断气,就举行“招魂”仪式。有的地方是一人拿着断气者的衣服挥动着,同时嘴里喊着“××呀,你该回来了”,有的地方则是众人扑在“死者”身上大哭,并掀动着病人,希望病人能恢复正常;因为断气并不意味着死亡。假如招魂无效,死者长眠不醒,就哭丧,悲伤大作,“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丧完毕,给死者淋浴洁身,孝子给老人换衣服,这衣服在有的地方又称为老衣,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

一般情况下,死者穿的鞋是一种软底鞋,有的甚至只是一层布,为的只是不让死者在奔赴黄泉的路上脚受苦。衣服穿好后,就要烧“钱纸”——一种被认为是阴间通用的冥币,烧好后把灰垫在死者的脑下,因此又叫“倒头纸”,有的地方不经过烧这道程序,直接就垫在死者脑下,以备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钱花,也代表了后辈的孝心。然后再把死者平放在事先备好的木板上,下面点上铜油灯,又叫“地铺灯”,用竹篮倒扣着。其目的在于防止蛟虫等侵扰死者。

告丧与奔丧:告丧即人死亡后,其家属将噩耗告之于众。古丧礼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很多,民间有用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致哀的习俗。⑹鞭炮有大小之分,一般情况下,告丧所用的均为小鞭炮,且其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

入殓:入殓即将死者从停尸板上抬下来放入棺材之中。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钱纸烧好灰,请土老师(在民间信仰中,巫师是实施人神沟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传旨,又替人向神祈求,所以过去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为“”领头人”,“敬神的人”,但“梯玛”仅是极少数懂土家语的人对巫师的称呼,大部分人称本民族的巫师为“土老师”或“土老司”)将其灰均匀撒在棺材内,然后再用相关器具(如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来,一般情况下,逝者有多少岁数,就扣多少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一种对死者的悼念的方式。然后再由土老师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内,有的地方用钱纸给死者做

枕头,有的地方用房子上的“老瓦”(即年代较长的瓦)做枕头。

特别注意的是,在棺材内,包括死者身上千万不能有任何铁的东西,还有稻谷等物品,这样会对后人不利,有的地方说,若死者身上有稻谷等东西的话,那么他的后代会遭受长“多骨”(即有的骨头长得特别突出,甚至多出骨头来)的惩罚。另外,如果棺材相对死者而言大了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用钱纸把空余的地方塞着(指两侧),以防止死者抬丧时在棺材里滚动。

入殓之后,便开始设置灵堂(一般选择在堂屋),当然,灵堂的具体样式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少不了以下方面:死者较大的照片(约为一尺见方),死者牌位,三牲(一般是由鱼、肉、酒等构成),水果,盛放香蜡的盒子等。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后人的孝道,灵堂的设置都是比较讲究的,总体上都会给人一种宏伟之感。

灵堂设置好后,就要选择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并以此来决定道场上时间,此过程要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的子、女、媳妇、孙子辈等相关人员的生辰八字与死者的生辰八字去“合”,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风水最好的墓地。测出来的日期有长有短,即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有的只须几天,有的则需半月左右的原因。

绕棺: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渝东南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烛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并用小竹篓遮着;巫师将法咒一念,召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土老师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远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灵人生平,可唱神语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当然,在利川一带“绕棺”又称之为“坐堂”,即少了“绕棺”中“跳”的环节,土老师们只先坐着,于是吹打乐器,唱着歌词。

跳丧:“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长阳、五峰、巴东一带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廉”,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与“哭嫁”不同,土家人丧事却办得十分热闹。“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送亡人”,充分表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指死者下葬前夕),唢呐齐奏,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丧鼓一响,相邻数寨齐来奔丧。所谓的“听到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灵堂上的舞者,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

跳丧舞姿有“曲” “颤”“悠” “靠” “转”而独具一格,除了“跑场子” “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山中飞禽走兽和一些农事活动。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度,一般分为七项程序:一律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二跳丧;三遥丧;四践丧;五穿丧;六退丧;七哭丧;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渔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另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以歌为哭” ,“以乐致哀”,慰死者亡灵,为家属“散忧” 、“解怨”,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土家人办丧事戴孝帕是有规定的,直系亲属戴在头上,一般客人就载在手臂上,直系亲属的孝帕还有长短之分,越长,就证明此人与死者关系越密切。

抬丧:抬丧,即出殡。土家人的出殡是在清晨(拂晓前后)举行的,一般是在将死者下葬之后才天亮为宜,意即死者平安“上路”。土家人送葬,棺前必须一人丢钱纸于送殡的路上,谓之丢“买路钱”,相传送殡上山,沿途有饿鬼阻路,故丢钱纸于路途,施舍于众饿鬼。

路途中,棺材不能停下,更不能靠地,所以,出殡时,往往需要较多的男子轮流抬丧。抬丧,另一方面,抬棺材的人还抬着棺材不停地抖动,俗话说是死者不愿意走,孝子必须下跪,请求死者不要这样子;一般出殡,孝子要下跪达十次之多。当到达下葬地后,众人小心翼翼地将棺材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再掩盖上土,再筑成长方形墓状。若是该墓周围还有其他坟墓的话,孝子必须在其坟前点上蜡烛,烧上钱纸,旨在使死者“融入”该群体中去。 土家人死后,他的儿子或女儿要为他守孝七天,如果女儿已经出嫁,在守孝期满了以后再过七天,女儿要回娘家为死者上坟。同时,在死者下葬三天后,其后代要为其上坟,又名”垒三坟”,即用掘土工具,为其修缮坟墓。当晚还要再次点上大的蜡烛,放鞭炮等。

土家人死后,后代为了不忘记祖先,除了在家中设立牌位,还会在祖先死去后不久的日子里为祖先立牌,当然,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碑文内容可记载亡人生平,可记载死者相关亲属等„„

建新屋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场。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上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古怪的规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寻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主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热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似乎“偷”得很光采,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祝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谊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似的荣耀。

梁木正中画太极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

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赞梁有一定的曲调,较单调,实际上是种韵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顶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

提酒壶者赞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

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主东赞主梁。

端茶盘的接着赞道:

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造起龙凤榫,金漆盘子摆中央。„„

赞毕,二人开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赞词,其内容是借颂扬古人恭维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

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岗

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

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

赞梁者攀上屋脊梁木时,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场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福寿绵长。赞梁后,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中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回道:“富贵都要!”两个粑粑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

笑哈哈,笑哈哈,双手拿起梁粑粑

四面八方一齐撒,大家越抢越发达

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粑粑,热闹非凡。抛过粑粑后,亲友们将一段段五颜六色的布料搭在梁上,叫“搭梁”,此时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生子

报喜:婚后生子,女婿向岳父母报喜,生男孩提一只公鸡,生女孩提一只母鸡,加上几个染红的蛋,到岳丈家说:“你女儿到漫处去了。”岳父母只要一看见鸡,便知外孙性别。 赈竹美酒与挖周:土家族生儿育女叫“添人进口”,添人进口以后的第一件喜庆之事就是“赈竹米酒”,以表示庆贺,男赈九,女赈十,生男孩子在第九天办酒席,女孩子则在第十天办酒席。这一天,族亲及好友要送钱祝贺,做外公婆的更要送竹摇篮、被子、衣服、鞋帽、和红糖鸡蛋等东西给外孙。孩子满一个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回来时,外公外婆要送“打发钱”。孩子满一周岁时,又要庆贺,名曰“挖周”。

起乳名:当地人认为,给小孩起了乳名,便于抚养,土家族人甚至认为,乳名取得越贱越好,如“狗子”、“叫花子”、“岩头”等等。这些乳名,到了上学年龄后,一般正式场合将不再使用,但在同辈人和长辈的口中,都一直常用不衰。

百家饭、衣:有迷信思想的人,请算命先生给小孩算命,如果命中有“关煞”,还要请巫师还愿渡关。为了孩子易养成人,有的报孩子寄拜人为子;有的向一百户人家订一地小布,和少量大米,给孩子煮“百家饭”吃,缝“百家衣”穿;有的给小孩戴上“百家锁”,锁上刻有“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的字。

夜哭贴:如遇小儿夜哭不止,便将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红纸,张贴于十字路口的树木或桥梁及墙壁上,相传如此,即可止小儿夜哭

蛋卜:以鸡蛋为卜具,为小孩看病收魂的巫教仪俗。小孩受到惊吓,夜睡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则认为是魂不守舍,须请法师烧蛋赎魂。作法时,将蓝棉线在一鸡蛋上缠绕七圈,然后在蛋上念咒画符。把鸡蛋埋在火中烧,鸡蛋爆裂得快,认为是小孩受惊时间不长,地方不远,经过烧蛋收魂,很快可以康复;鸡蛋爆裂得慢,是小孩受惊时间较长,地方较远,烧蛋后会慢慢好转。鸡蛋爆裂后赶快取出,剥去蛋壳,根据爆裂蛋形在蛋白上辨认小孩受惊的原因和地方。辫明后念咒,在小孩额头上画符,将烧的蛋给小孩吃,再将缠绕在鸡蛋腰上的棉线捆在小孩的手腕上(男左女右),烧蛋仪式才结束。

生日

祝寿,土家族把它视为人生礼仪中重大礼仪之一。对祝寿,土家族有些不成文的俗规;未满童限的小孩,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则叫“过生日”;五十岁,方称“祝寿”。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举办“祝寿”,有“尊亲在不敢言老”之说。最隆重的祝寿,是满六十花甲;特大隆重的寿诞,是年满百岁,称为“人间寿星”。 因此,土家族庆寿仪礼,也就因年龄而异。

五、 宗教信仰

土家族的信仰文化主要有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对祖先的祭奠是宗教中的祖先崇拜。

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

土家族信奉多种神,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而神灵崇拜是其中的一种。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等的崇拜。首先,在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中,云舍村的土家人信奉观音娘娘,土地公公等。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观音娘娘多次解救唐僧师徒。同《西游记》里的观音娘娘一样,在土家人的心里,观音娘娘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因此,人们在有灾难的

时候,就烧香纸给观音娘娘求解救,在无灾难时,求她保佑.在当地,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里,人们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自己洗漱好,把家中的餐具清洁一遍,这样做是为了去荤,好有一个干净之身去朝拜。他们带上香纸和果品等去附近的寺庙朝拜,在江口县,最具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座落在世界名山——梵净山的大福寺了,里面有很大的一座铜质观音像。观音娘娘不仅给人们解救和保佑,而且给人们送子,当地的人们都叫送子观音。总之,观音娘娘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在土家人心里,是最崇拜的神灵。其次,土地公公作为神灵崇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在很多的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出现过。土地公公跟观音娘娘一样,也是去解救和保佑人们,但没有观音娘娘那么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了。在土家人过节的时候,都要带上香纸和刀头(一种用猪肉煮熟做的,呈方块状,一般有半斤左右)去祭拜。特别是在重大的节日里,如春节里,人们会带更多的物品去祭拜。

自然神灵崇拜

在云舍村,自然神灵有很多种。凡大自然存在的,在当地的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神,如山神,水神,洞神,风雹神和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当遇到干旱需要雨水的时候,人们就带上香纸,水果和肉等祭品去祈求山神,水神和洞神下雨,而祭祀风雹神是土家人最具特色的了,它是多由三五名妇女逐户凑集钱(用于买祭品)或祭品到背风的山凹或是水洞前设祭跪念“祈求风雹:

大神,慈悲万民众生,莫刮大风,莫降冰雹,保佑地方平安。信妇某某跪拜。”土家人很喜欢打猎,在上山之前,就用香纸请求山神原谅,并祈求打到更多的猎物。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一般是在节日祭拜,尤其是在春节。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土家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土家人认为祖先处处关照子孙,是最好的神,因此对祖先十分崇拜,故称祖先神。祖先神多数具有原始社会的风貌,只有少数才反映着阶级分化之后的现象。在湘西,有八部大神,如永顺老司城,龙山马蹄塞和水坝洞都建有八部大神庙,是年节盛会群众祭祀游乐之处,八部大神指八个弟兄,他们都有土家话名称,如破西卵蒙,缺太卵蒙,泽在卵蒙,拜尔卵蒙,洛驼卵蒙,蜡烛卵蒙,比耶卵蒙等。这八个弟兄是土家族先民中的八个部落酋长,曾在土家族先民的长途迁徙中。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 族源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三、 语言

土家语土家族本民族语言称土家语,土语称"备兹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支独立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是语言本身的变化。由古代土家话演变成现代土家话,演变主要指词汇在演变。其中通过全借和半借形式,借入大量汉语词,使土家语词汇日益丰富。

二是使用情况的变化。在"改土为流"前,土家族地区只有极小数人懂得一点汉语。"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因而操土家语的地区逐渐减少。

目前状况是:(一)仍然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妇孺均不懂汉语;(二)土家语汉语兼懂兼用,对外用汉语,对内用土家语;(三)土家语基本消失,完全转用汉语汉文,但在地名文化和日用词汇中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家语的底层语言。属(一)(二)类的有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均属三类。

四、 风俗

1、 服饰:

远古服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在永定城区西北郊三角坪武陵大学工地发掘清理的西汉墓中,出土一铜质跪式男俑,男俑头戴编织帽,上身裸露,见两乳,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带锋,后端环手衔短把。有学者将其称为“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这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1981年,在永定区出土錞于2件,盘上刻铸有手心纹、椎结人头纹、鱼纹、梭子形窃曲纹、船形纹等,学者认为这是巴人遗物。可见土家先民在战国时期的发式为“椎结”。

在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环、铜带钩等,反映了这一时

期土家先民佩饰文化。

古代土家服饰

古代土家男女服装为: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服饰用料:为葛为麻,为棉为丝,为皮为毛。至清代乾隆年间,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

短衣短裙。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

衣裙尽绣花边。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

头裹刺花巾帕。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

高髻螺鬟。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 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

近现代土家服饰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新中国建立后,土家老年男子仍穿“满襟衣”和稍短便裤,头裹青布帕。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和长裤。

男性服饰

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

留两寸长的帕头。其次是著鞋袜。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穿对襟衣,老年人于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年人多着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勾;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为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中老年男子腰缠板带,青年男子捆织锦彩带。

女性服饰

头饰:姑娘垂长辫,扎红头绳,搭挑花方巾,是为未出嫁的标志。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头”。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挽“粑粑鬏”,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后脑扎成一条独辫子,再把辫子在后脑一圈圈地盘绕,用别簪绾住,如同一个圆圆的粑粑。二种是缠“麻花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脑后编成四条辫子,再将四条辫子合编成两条,然后将两条辫

子上下折叠缠绕用别簪绾紧,象四个紧密排列的麻花糖。三种是盘“太极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耳轮边分成两股用红头绳扎住,再将两股头发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形如阴阳八卦太极图的形状。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 衣服:上衣为短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外托肩”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在“银钩”、“外托肩”上,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围裙;下裳:妇女下裳先为裙,款式有八幅罗裙、筒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湘西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藏八幅罗裙,时代为民国初年。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湘西自治州博物馆藏有1件清末土家族十字挑花女裤。

鞋袜:土家制鞋历史较短。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载:“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近皆自制,与客妇等。”一旦土家妇女学会了制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绣朵运用于鞋面,做出各种精美的鞋。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土家族姑娘订婚后,为情郎赠送的礼物除荷包、彩带外,最珍贵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赶制鞋,留予父母兄弟,赠送夫家长辈。土家族妇女多缠裹脚,少女穿红袜。

妇女首饰: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耳饰有龙耳环、一包针、灯笼、单环、连环、吊船、瓜子、鼓锤等。项饰多为轮圈,有粗细之分。手饰分银质与玉石手镯,戒指有银三镶戒、一颗印、单股子等。胸饰挂牙签、扣花、纽扣和新娘专用的状元花,上面吊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一大串。

儿童服饰:幼儿的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帽”。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头发变化最为明显,男孩头顶从天门心至发际留方块头发,俗称“塔点儿”。女孩则蓄盖盖头发,俗称“马桶盖”,或蓄满头长发,打小辫,或扎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对“羊角角”;7岁,戴瓜子耳环;也有到12岁才穿耳朵的。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因为有花神保护。

儿童首饰: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

银铃。项饰有轮圈。胸饰有银锁、银牌,其上刻有“长命富贵”、“富贵双全”等吉祥之词或花草、八卦等图案。手饰手镯上吊有金瓜、铃、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状元及弟”等文字。

2、 饮食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银

讲究。菜肴讲究酸、辣、香味。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

的佳品。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 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 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酒习俗,谓之“咂酒”。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 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土家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因为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其饮食喜好自然表现为“喜辛辣、好豪饮”的特点。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大体为以下四点:

一是喜酸辣:据旧志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就如俗谚所说,筷子碗一端,少不得咸辣酸。因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土家特色菜:湘西腊肉、合菜、猪血稀饭、杂辣妹儿、酸刚豆儿、社饭等。

二是好饮酒: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咏:“蜀南有

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而对土家人而言,“酒席场上无父子”,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土家特色酒:咂酒、米酒、包谷酒、竹筒酒等。

三是喜饮茶: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茶者,南

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749)归入土家地区。土家地区的“宜红功夫茶”蜚声中外。而在土家人眼里,“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淡打扮”。喝粗茶成为土家人的养生秘诀之一。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

土家特色茶:梵净山翠峰茶、古丈毛尖、恩施藤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油茶汤

等。

土家特色小吃:年粑粑、油香儿、阴米、土家烧饼、稿子粑粑、米豆腐等。

四是重山肴: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米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他杂粮。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以苞谷、洋芋、水稻、红薯为主。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的竹枝词可以为证:

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吃之不竭。诸如:野猪、鹿子、白湎、竹鸡、刺猪应有尽有; 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炖肉煮汤鲜美至极。若用油烹炸,谓之“菌油”,香纯味鲜。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蜂卵化取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

山民将野猪、鹿子、白面卤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

但以上这些仅为土家人日常的饮食习惯。逢红白二事,则整“十碗八扣”。“十碗八扣”是土家饮食文化最富内涵之所在。旧志这样记载:“邑俗,客至款饭。遇节,相互宴饮。姻家显贵,依时款,或十簋、或八簋一火锅、或五簋四盘、或四簋二盘不等。”簋(音鬼gui)是一种古代的圆口圈足的食器,专用于盛装大鱼大肉,其后,它成了大碗的代名词。这里所谓的“十簋”、“八簋”,也就是十碗八碗。十碗八扣即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鱼,五碗蒸杂,六碗羊肉,七碗丸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头子即肉糕,垫菜为粉条、黄花和木耳。笋子如有海参、鱿鱼,则以笋子垫底。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蒸杂的垫菜为洋芋和南瓜。羊肉的垫菜为豆腐。丸子或以豆腐做成,或以瘦肉做成。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炕黄瓜。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而所谓“八扣”,实际是十碗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它均用扣碗上席。因为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放在打道出席。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在乡间,招待一般客人则以煨罐子肉为敬。这种肉称为“坨坨肉”,切成大块,配以作料煮成。再配以三五碗小菜,间或二三碟腌菜酱菜即成。

土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可穷尽。但透过这些饮食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强悍豪壮的性格,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因而历史上的土家人便以英勇善战著称。

3、 建筑

湘西北是土家人聚居地,这里属喀斯特地形,天然溶洞较多。土家先民最初居所,便是这些洞穴,称为“穴居”。

唐宋时期,砖、瓦、石灰、油漆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楼台殿阁和城池建筑,杆栏建筑日趋成熟。

位于永顺县灵溪河两岸的老司城分衙署宫殿区和土民街道区。土司衙署为“金銮殿”,衙署区建筑由迎宾馆、绳武楼、绳忠楼、永镇楼、筹边堂、寿禄堂、奉先堂等组成,城墙用石头与石灰混砌而成。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更加深入,领主经济的解体,地主经济的确立,建筑规模和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类型和样式也日趋多样,如城堡、市镇、书院、学宫、戏楼、寺观、衙署、石拱桥、塔坊、六角凉亭等。

现存建筑类型

居类建筑:

民居:土家人的住宅由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屋。小康人家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朝门和冲天楼,豪门大户修四合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土家民居以木结构穿斗房为主,间有穿斗、抬梁复合结构的民房。较为典型的有永顺列夕彭氏木房,其排架系穿斗与雕花状相结合形式,别具特色。木屋瓦房一般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排”是用“穿枋”组合起来的一排架,再用“开间枋”把排联系起来,竖于础石之上,形成“间”。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七柱十二棋等多种组合形式。棋以“满棋”者居多。排越多间就多,棋越多屋进深就越大。永顺樟木就有十二排十一间、三个四合天井的大院。土家民居以平房居多,柱径以粗为荣,柱高比值较大,具有粗犷之美。柱间尺寸喜“八”,以图吉利,如一丈二尺八、一丈四尺八等。房屋出檐喜宽,以防雨水洗蚀壁板。出檐有单挑、双挑、挑挂棋、配“托替”等表现形式。屋面盖青瓦,亦有盖石板、

茅草、杉树皮的。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木匠常用“迈柱脚”手法,以使周边立柱的“脚”达到向“四方八挓”的目的;为使房屋造型有变化,常用“抬檐冲脊”手法,以获屋脊、瓦坡面合理的弧线,这不但让建筑线条充满美感,还使檐口不至出现“偷水”现象。

在住房使用方面,以四排三间“一字屋(即修成一排)”为例,正中一间为堂屋,正上方装板壁安“神龛”,供祖宗神位,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左右两间居室叫“人间”,供住人。一般长子住东头,次子住西头。人间以木板为界又分成前、后两小间,前面一间设火坑,火坑上方铺竹、木条,并且吊炕,供烘烤腊肉、玉米等用;后面一间为卧房,窗小且少开,有较强的秘密性。人间铺木地板,而且楼枕较高,以利通风防潮。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作放物或老人用房。称偏屋为磨角,连接于正屋的左右两边,作为灶房或碓磨房之用。在正屋和偏屋两根脊线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即柱子像伞)”,成为土家匠师的独创。

随着人口增加,土家人就用配厢房、接拖屋、加偏房等手法,增加房间。最有特色的房屋是土家族转角楼。在正屋左右一头或两头,与正屋垂直向外延出一组或多组排架,每排柱子长短依地势高低而取舍,形成杆栏楼宇建筑,即“转角楼”。转角楼多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亦有三、四层的,其屋脊必须低于正屋屋脊,寓“客不压主”,同时也是工艺需要。修得最多的转角楼是一正屋一厢房,富有人家修一正屋二厢房(即双厢转角楼)。转角楼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龛子。山墙与挑檐相接,成为司檐,用于挡雨通风。龛子是土家楼阁的雅称,是转角楼的厢房,外有悬空走廊。谓之楼,就须有梯可上:有直上的、有斜上的,有暗上的、有搭上的;有石的、有木的;有从室里上的、有从室外上的„„拾级而上至楼房,矮小的对子门两侧放小格窗棂。楼阁多为闺房。走廊是由落地柱向外挑出的挂柱形成过道,有单面的、双面的、三面的乃至四面设廊的,称为“走马转角楼”。转角楼两边上端,檐角翘起,雄伟壮观。转角楼的挂柱下常饰木雕金瓜,走廊装木花格。连接挂柱的“眉毛枋”既利于采光,亦增加美感。别看转角楼“脚”参差不齐,柱子弯扭粗细不匀,眉毛枋凸翘平直不一,但是可谓形曲意直,韵到神足。土家民居的特点概括起来为:“八字朝门青瓦屋,飞檐翘角转角楼”。

山寨:土家人好聚族而居,因而常选一块地势较高处作为寨址,同宗同姓的组成一个寨子,一般以姓氏作为寨名,如向家寨、覃家寨、田家寨、彭家寨„„也有用土家语作寨名的,如麦寨(太阳照到的地方)、业必寨(鸟儿落脚的地方)、苦竹寨(山坡上的寨子)等,也有以汉语取作寨名的,如慈利吴王坡、桑植峰峦溪、永定马头溪等。山寨设有寨门,中央连摆手堂。

城镇:多为封火外墙的印子屋,以天井过亭组合,有三进两亭以至五进四亭的。起伏的封火墙、高耸的过亭、精致的装修,显示其突出地位。沿街民居多与铺面结合,柜台外露,饰以雕花栏杆。沿河则多成悬挑的吊脚楼形式。如永顺王村古镇、凤凰沱江古城等。

祠祀建筑:

摆手堂:摆手堂建筑分为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摆手场的顶端为“土王祠”。凡是土家族人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多在此举行。土王祠为石瓦建筑,内设神龛一座,供奉土王、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偶像,有的供奉本地土王。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祖先流传下来的木雕、石刻、彩绘、岩画等民间工艺。龙山县马蹄寨、保靖县利湖、永顺县双凤和永定区茅冈等地均有摆手堂。

宗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汉末开始传入土家地区;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渐在今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随着道佛的传播,历代各地都兴建了许多宫观庙宇,其中著名的有后晋的永顺老司城祖师殿、唐代草创的慈利五雷山道观,唐代石门夹山寺,

宋代永定普光禅寺,明代以来营建的梵净山庙宇群等。

从现存道佛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与结构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的相同,只不过往往一处宗教建筑常融道、佛、儒教于一体。如普光禅寺,初为观,后融佛、儒。另外,有的宗教建筑添加了一些土家建筑符号。如观音岩寺,就有土家转角楼建筑的风格。

路桥建筑:

拱桥:有独拱、多拱的,独拱的两头砌石堡,一拱横跨河床;多拱的,中间砌石墩,拱拱相联。往往桥面还配木质凉亭,飞檐翘角,雕花镂空。亭设木凳,以供行人躲风雨、歇息。著名的洗车河花桥,位于龙山县洗车河镇,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绅士萧家霖等倡修。三孔,为石墩木面凉亭桥。桥顶画有太极图形;两边桥帘刻有各种花纹;走廊两边建有木栏杆,并设平板坐凳。

岩桥。土家地区溪河纵横,为方便来往行人,对一些河床较宽和河基较深的溪河,一时无钱修桥,便就近取来石条,相隔一定的距离搭建,步步相连,直达对岸。这样,未涨大水时,只要河水没有淹没石墩,行人就可过河。至于小河小溪,岩桥更是随处可见。

指路碑 。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它是一种长条形上圆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无一归活人享用,唯令牌碑例外,它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湘西土家有个习俗,若某家小孩多灾多病,养育不顺,父母疑有鬼神相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标明东西南北可去某处,正中两行大字:“长命富贵,易养成人”。此碑专为外乡行人指点迷津,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据说凡照此办理的,小孩子百养百顺。

陵墓建筑:

墓碑:土家居住的山野,到处可见石碑石墓。这是死者后人为纪念先辈恩德和显示自己孝心而修建的。土家墓碑别具一格,很少立单块碑,多为单厢碑,家境富裕者,则修三厢碑、五厢碑、七厢碑、九厢碑。单厢碑较简朴,又称“儒碑”,用一块正碑和碑帽、碑角、碑柱、碑耳、碑墓等八至十余件石料拼成。三厢以上墓碑,较繁复,除一大块正碑外,还有二至数块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和孝男女名字,副碑刻墓志铭与祭文或诗词;正副碑上面各有碑梁、碑帽、碑角,均雕龙刻凤;各碑左右有碑柱,碑柱正面刻各种文字对联;柱之内侧刻人物故事或花鸟虫鱼、龙凤狮虎。

崖棺古墓:在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利用较为宽阔平坦的崖面,人工开凿出规整的长方形横龛或方形洞口的纵向洞穴,也有少数略经加工的自然洞穴,置棺木于其中。横龛的棺木外侧显露,方形洞穴不封门。一般以三五穴为一组,多的数十穴为一群。横穴居多。

4、 传统节日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 正一初一,给父母及本族亲人拜年,正月初二起,先给妻子家族亲人拜年,然后给其他亲戚朋友拜年。

正月十五夜:取衫树枝,于宅外烧之,谓"烧"。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是夜,张灯结彩,演戏,玩花灯,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通宵达旦,城乡皆然,叫"闹元宵"。正月十五家土家各行各业不做任何事,正月十五晚上吃“爬坡饭”,意为新一年的工作步步高升,风调雨顺。第二天,各行各业开始正常的工作。 舍巴节:立春节第五个戊日。舍巴”即土家族语“摆手”之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土家族因有语言而无字,其民族民间艺术只能以语言为载体世代相传。节日那天,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传说祖先战死后其尸体长了蛆日须清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

“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祖先抬到社场时,又是一阵锣鼓声、鞭炮声、土号声。庙内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让坐,然后烧香敬神。敬神毕,由主祭人带队在坪场里围成圆圈,跟随锣鼓声,跳起摆手舞,由“梯玛”唱祖先来源的古歌。这天的活动称“小社”。

第二天的活动称为“大社”,这天分三次活动,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内容转向农业生产活动过程,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黄昏时,主祭的长辈们整理衣冠,磕头,并吹起土号,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节结束。通常参加节日活动的还有外来唱戏、玩魔术、打千秋、表演武术的人,以及做生意买卖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三月三日: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节"。现在一般与清明节同时过。清明插柳叶于门,谓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丝棉五色纸制为彩幡,挂于祖坟顶,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叫"插青"或"挂青",意为挂念亲人,为过世的亲人送钱送衣服。若过世的亲人在节没有墓碑,在世的后人亲人,当在有生之年为过世的亲人立墓碑,立墓碑的日子为清明的前一天。 端午节:凡附近寺观,必印送张真人图像,至节日必悬挂堂中,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以"邪毒"。是日则食棕子饮菖蒲,系艾蒿悬于门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于澧水、水赛龙舟。端午节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农历六月初六,是祭祀向王天子即廪君的节日,称向王节。传说廪君为抢救落水老人而死。有年六月初六,清江发大水,有个老人在清江捕鱼落水,呼喊“救命”。廪君水性好,在巨浪中救起了老人,自己却被鱼网缠住,被漩涡水卷入江底。廪君蒙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从此,土家人为了祭祀这位祖先,在清江两岸修建了40多座向王庙,并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向王节,祭祀向王,就是祭祀廪君。向王节的主要祭祀活动有:一是杀鸡祭向王,也称为血祭。《后汉书》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人们最早祭祀向王,是用人祭。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改人祭为畜祭,后又改为用鸡血祭祀。土家人六月六除到向王庙拜祭外,清江船工祭奠活动最为隆重。这一天,全体船工上午在船头设祭坛,用公鸡一只,快刀断喉,也有用手掐破鸡冠,把鲜红的鸡血滴入清江。这时,船工们在船头焚香烧纸,鸣鞭放炮,叩拜向王。以求向王天子保佑赐福。也有同时用母鸡一只,祭祀德济娘娘。“向王天子掌舵,德济娘娘拿艄”。祭毕,船工们分享供品。二是晒龙衣。传说向王天子遇难后尸休在巴王沱打捞上岸,巴民们给他换上新衣服安葬,把旧衣服洗晒收藏。从此,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衣服拿出来曝晒,由此形成六月六晒龙衣的习俗,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怀念。三是放河灯。传说向王天子落水后,巴民们四处寻找,通宵达旦。夜晚,人们高举火把,灯笼,沿清江寻找向王,希望他能看见灯火。由此形成六月初六晚上燃放河灯的风俗。点点灯火,顺江飘流,蔚为壮观,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哀思。

七月七夕:亦称情人节。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与各民族差不多。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与各民族差不多。

十月十六日,俗谓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暧;若此日晴,则虿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结成索"等俗言同类。

腊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炉神。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流传至土家地区。与各民族差不多。 腊月二十八日,为打年粑节。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腊月二十八日,为家神洗尘净身。打扫家里及祠堂的各个角落,意为扫去这一年不干净的东西。

除夕,谓过年

土家族人和中华各民族人一样过着春节,也叫过年、除歹。但其中也有土家人过年的特色。 湘西人过年从腊月24就开始了。按姓氏过。彭姓过腊月24,田姓过腊月25,向姓过腊月

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其他姓都过大年30。这有故事的。明朝时候,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屡剿不绝。湘西人急国家所急,痛国家所痛,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3万男儿,先后5次出兵远征。湘西人会打仗,敢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过完年就出发。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依次类推,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因为天一亮就要出发,所以都是晚上过。赶年的习俗就这样留了下来。所以,进入腊月时,你只要听见哪家在放鞭炮,你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所以,在湘西过赶年时,你就知道湘西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铁血丹心?丰丰盛盛的一桌年饭,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美味,都是生活的香味、劳动的香味,是对先祖年复一年的敬意和思念。

湘西人过年,是要煮够三天年夜饭的。就是说,过年时,要煮出三天的年夜饭,表示丰衣足食,吃得有余有剩。过年时,小孩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勘,年成不好。

现在湘西人过年大多白天过了。一部分人依然晚上半夜过年,一边看电视、打麻将,一边办年夜饭,办好后,边吃边天亮了,预示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亮。

5、红白喜事

婚嫁

土司时期,土家族流行“骨种”婚.18世纪30年长“改土归流”以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土家人结婚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一些过程(童养媳、抢婚等情况除外)。

求婚与放话 男方与女方求亲,必请媒人前往。媒人去为男方求亲,须自备伞一把,表示团圆;同时还须带上男方准备的礼物前往女方家,若女方收了礼,便有了八成希望;若女方不收礼,表示拒绝这门亲事,媒人不必再来。一般女方为显示金贵,不会轻易答应,讲究“三媒六证九早晨”。三媒指正媒、副媒、劝媒;六证指天、地、君、亲、师和老祖宗。女方表示同意,称为“放话”。女方放话后,即点上腊烛,并由媒人放鞭炮三挂,称“定准火炮”,既表祝贺,也是信息,同时告知世人知晓。

插看认亲 亦叫“订亲”。女方同意,男方需准备礼物(主要为衣物、首饰、食品)用抬盒送去女方家。其衣物、首饰为赠女子之物,食品送女方亲友。送礼讲究四抬、六抬、也有八抬的。认亲亦称“插香火”。订婚之后,双方视为姻亲。土家人说:“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从此,男方需去女方送节、送红白喜事。拜年时,女方需做1-2双布鞋赠与男方,女方父母需回赠钱物作为答谢。男方提出结婚那年,需送一只带有尾巴的大猪腿,若女方同意年内结婚,便将礼物收下;若女方不同意年内结婚,则割下猪尾巴交给男方。 讨庚 即讨女方的生庚八字。“方庚”需由男方准备好庚书,由媒人陪同前往。但讨庚时,男方不得见女方的面,待女方开了庚,男方即放三挂鞭炮,以示庆贺。

送日子 即由男方选择好良辰吉日,去女方通知“佳期”。土家人称“送日子”。送日子后,男女双方积极筹办婚事,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办喜酒。女方的嫁妆以生活用具和食物主。生活用具主要为盖的被条,铺的毯子及至碗与茶瓶之类。土家人有“三天不吃婆家饭,三年不穿婆家衣”的说法。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的重要习俗,也是土家女子婚前一个重要仪式。新娘哭嫁,一般在

出嫁前七天、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哭嫁时有亲友陪哭。枫木是哭“十姊妹”。即另找九位姑娘“陪哭”。哭嫁的主要内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期间,其家族亲友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吃“送嫁饭”。“ 送嫁饭”虽办得尽量丰盛,但不许喝酒。

过礼 婚前三天,男方需前往女方家“过礼”。所送去的衣服只送衣不送裤,裤由女方做。有的女子自己有多少新裤便向男方要多少新衣,以相配成套;于被子,女方也只做被面、棉絮,包单由男方做,称作“礼布”。“过礼”的时间,也有在婚前十天,及至半月的。过礼须用抬盒送去。抬盒为全木制作,呈正方形,边长80公分,四角有方木柱,下呈盒状,盒高18公分,有的还在抬盒四周饰以花纹。其花多为喜鹊闹梅、野鹿衔花、龙凤呈祥等。上边四方木柱两两绑在一抬杠上,专供喜庆抬礼品用。

冠笄 婚前头一天,女方需办“花园酒”。土家人又将“花园酒”称作“戴花酒”。 “花园酒”上,女方需将全部嫁妆摆出来,擦洗干净。并请媒人给新娘“开脸”。“开脸”是用线绞除脸上的汗毛,新眉毛扯成一钩新月,发辫盘成“巴巴髻”戴上“花冠”,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迎亲 男方派来的迎亲队伍,由彩旗、乐队(有长号、哨呐、钹钹庆、筛锣、边鼓等)、抬盒数个(必为双数)、花轿三乘、头嘎、二嘎、摸米组成。“头嘎”为媒人;“二嘎”为“礼官”;“摸米”代表新郎,由青年小伙子担任(因新郎是不去迎亲的),于头天下午到女家。 迎亲的花轿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高1.2米,用木方作架,三面装木板作轿顶,四面轿檐饰以花纹,其花多为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前面留有门,用大红布遮拦。用时在中部绑两木杠(或竹杠)。轿夫们抬着轿子在崎岖山路上行进时,由于后面不好看路,前面为给后面报告道路情况,以协调动作、统一步调,创作了《轿夫歌》:

桥儿两空,脚踩当中;

当中有个眼,脚踩边边点;

天上一枝花,地下牛屎粑;

天上明晃晃,地下水 。

稀泥烂 ,脚踩边上;

稀泥烂滑,脚板稳踏;

飘石又带滑,稳踩又稳拿。

……

左边擦墙,右边摸梁。

左边擦墙右边虚,左边多踩些。

前头前蓬罩顶,后头弯腰躲过。

单田一根线,跑马如射箭。

乱石我不报,自踩又自照。

天上一朵云,对面来了一个人。

大路朝天,一个半边;

平阳大路,甩开脚步。

《轿夫歌》在报路的同时也写出抬轿和行走的技巧。民歌不拘韵度,语言别致,可唱可诵,前唱后和,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有的女方,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后,要举行“拦门礼”。“拦门礼”上,女方礼官要盘诘男方礼官,盘天盘地盘历史,以了双方智力、反映力和知识的较量。

“拦门礼”毕,鸣炮奏乐,按其亲疏,分批迎亲者进堂屋歇息。

在酉水河一带,当晚,举行找“摸米”活动。因“摸米”无特殊标志,到底是谁,女方并不知晓,由哭嫁时陪哭的姑娘在迎亲队伍中的青年男子中寻找,名“找摸米”。一旦怀

疑谁是“摸米”,便在他脸上抹锅烟,被抹者亦反抹。此时,男女扭成一团,互相抹烟戏媚,被抹的男子多,说明被女方姑娘爱上的多,而真“摸米”的脸上却不能见黑,万一不幸被抹,也要悄悄洗净,否则被视为丢了新郎脸面。俗有“摸米脸上没有黑,新郎姑爷好角色。夫和妇顺全家福,家发人兴创大业”之说。

佳期那天,鸡鸣“发亲”。发亲前,新娘要穿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搭上“喜罩帕”。新娘上轿前,女方要派人“试轿”。此刻,哭嫁也进入高潮。

上轿要由哥哥背,路过堂屋时,要踩堂屋正中的斗。“踩斗”时新娘哭的唱词是:

手拿红绫五尺长,

哥哥背我离爹娘;

手拿红绫五尺五,

哥哥背我离父母。

脚踩金斗四只角,

今朝出来离祖婆。

堂屋打伞当天扬,

今朝离开爹和娘。

上轿前新娘要扔十二双筷子,扔筷子时哭的唱词是:

乌篾筷子十二双,

哥哥六双我六双,

哥哥六双发家又致富,

妹妹六双落远方。

上轿时,要“哭上轿”。“哭上轿”一段中的主要唱词是:

枫香树来枫香球,

我和你一无冤来二无仇,

你只往外头背,

不往屋里留。

哥哥呀,你为什么这样狠心,

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

飞到无边无际的天里头去吧;

让我变只鱼儿,

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哭嫁,上轿前达到高潮,有的竟哭得死去活来,既包含了离别的痛苦,又有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

新娘出门,娘家兄弟要抬轿子送一程,远近不定,新娘在轿上只哭三、五十步。

送亲路上,嫁妆在前,随后是媒人、带路、正娶、唢呐及吹鼓手,后面才是“四轿”(即四人抬的轿子,新娘坐)和送亲客(送亲客主要是兄嫂,弟为散送)。

途中,娶亲的有意歇气,让女方的正送给人们装烟、发糖;此时,男方的兄弟(含表兄弟)与与新娘亲嘴,要新娘装烟等采用多种形式逗新娘。

轿子到男方地坝坎下,男方鸣锣鸣炮,这时,有的地方男方也兴拦门。

拜堂 男方请一子女双全的妇女将新娘牵进堂屋后,新郎新娘在香龛前跪拜三次,二人即进洞房抢床,据说,谁先抢着谁就强。

铺床 下午由男方的姑爷(或姐夫、或妹夫)用篾给新人打床巴夹。打好后,铺床的

草把由弟、妹、或侄儿侄女提进新房,一人只能提一个。请姑姑(或姐姐,或嫂子,或请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

闹房 新婚晚,新郎新娘和众客一起,吃饮食,开玩笑,说四言八句。这时,新娘一般是不开腔的。

拜早茶 第二天早上,待送亲客打扮毕,由新郎新娘给长辈拜茶,先请家公舅爷堂前受礼,再按辈份依次拜茶。

婚后三天不分大小,举族庆贺。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去女方拜见岳父岳母,称为“回门”。就此,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丧事

生老病死,这里大多数人都得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的文化,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丧葬仪式,是生存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其丧葬仪式无不体现出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土家族地区,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土家中若有老人的情况,都备着棺材,又称之为寿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归天”(过逝)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处。一般情况下,棺木用较为好的木料做成,那样可以延长其棺木腐烂的时间,从而防止死者躯体早日腐化,也体现出了后人孝心。

一般,土家老人逝世后,要历经初死,告丧与奔丧,入殓,绕棺,跳丧,抬丧等几个阶段,持续时间不确定,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长达半月之久。

初死:古人对死有很多种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叫“死”,未成年人之死称为“殇”,还有“弃世” “上仙”等等,不胜枚举。 病人刚断气,就举行“招魂”仪式。有的地方是一人拿着断气者的衣服挥动着,同时嘴里喊着“××呀,你该回来了”,有的地方则是众人扑在“死者”身上大哭,并掀动着病人,希望病人能恢复正常;因为断气并不意味着死亡。假如招魂无效,死者长眠不醒,就哭丧,悲伤大作,“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丧完毕,给死者淋浴洁身,孝子给老人换衣服,这衣服在有的地方又称为老衣,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

一般情况下,死者穿的鞋是一种软底鞋,有的甚至只是一层布,为的只是不让死者在奔赴黄泉的路上脚受苦。衣服穿好后,就要烧“钱纸”——一种被认为是阴间通用的冥币,烧好后把灰垫在死者的脑下,因此又叫“倒头纸”,有的地方不经过烧这道程序,直接就垫在死者脑下,以备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钱花,也代表了后辈的孝心。然后再把死者平放在事先备好的木板上,下面点上铜油灯,又叫“地铺灯”,用竹篮倒扣着。其目的在于防止蛟虫等侵扰死者。

告丧与奔丧:告丧即人死亡后,其家属将噩耗告之于众。古丧礼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很多,民间有用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致哀的习俗。⑹鞭炮有大小之分,一般情况下,告丧所用的均为小鞭炮,且其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

入殓:入殓即将死者从停尸板上抬下来放入棺材之中。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钱纸烧好灰,请土老师(在民间信仰中,巫师是实施人神沟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传旨,又替人向神祈求,所以过去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为“”领头人”,“敬神的人”,但“梯玛”仅是极少数懂土家语的人对巫师的称呼,大部分人称本民族的巫师为“土老师”或“土老司”)将其灰均匀撒在棺材内,然后再用相关器具(如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来,一般情况下,逝者有多少岁数,就扣多少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一种对死者的悼念的方式。然后再由土老师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内,有的地方用钱纸给死者做

枕头,有的地方用房子上的“老瓦”(即年代较长的瓦)做枕头。

特别注意的是,在棺材内,包括死者身上千万不能有任何铁的东西,还有稻谷等物品,这样会对后人不利,有的地方说,若死者身上有稻谷等东西的话,那么他的后代会遭受长“多骨”(即有的骨头长得特别突出,甚至多出骨头来)的惩罚。另外,如果棺材相对死者而言大了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用钱纸把空余的地方塞着(指两侧),以防止死者抬丧时在棺材里滚动。

入殓之后,便开始设置灵堂(一般选择在堂屋),当然,灵堂的具体样式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少不了以下方面:死者较大的照片(约为一尺见方),死者牌位,三牲(一般是由鱼、肉、酒等构成),水果,盛放香蜡的盒子等。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后人的孝道,灵堂的设置都是比较讲究的,总体上都会给人一种宏伟之感。

灵堂设置好后,就要选择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并以此来决定道场上时间,此过程要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的子、女、媳妇、孙子辈等相关人员的生辰八字与死者的生辰八字去“合”,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风水最好的墓地。测出来的日期有长有短,即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有的只须几天,有的则需半月左右的原因。

绕棺: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渝东南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烛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并用小竹篓遮着;巫师将法咒一念,召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土老师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远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灵人生平,可唱神语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当然,在利川一带“绕棺”又称之为“坐堂”,即少了“绕棺”中“跳”的环节,土老师们只先坐着,于是吹打乐器,唱着歌词。

跳丧:“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长阳、五峰、巴东一带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廉”,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与“哭嫁”不同,土家人丧事却办得十分热闹。“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送亡人”,充分表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指死者下葬前夕),唢呐齐奏,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丧鼓一响,相邻数寨齐来奔丧。所谓的“听到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灵堂上的舞者,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

跳丧舞姿有“曲” “颤”“悠” “靠” “转”而独具一格,除了“跑场子” “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山中飞禽走兽和一些农事活动。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度,一般分为七项程序:一律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二跳丧;三遥丧;四践丧;五穿丧;六退丧;七哭丧;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渔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另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以歌为哭” ,“以乐致哀”,慰死者亡灵,为家属“散忧” 、“解怨”,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土家人办丧事戴孝帕是有规定的,直系亲属戴在头上,一般客人就载在手臂上,直系亲属的孝帕还有长短之分,越长,就证明此人与死者关系越密切。

抬丧:抬丧,即出殡。土家人的出殡是在清晨(拂晓前后)举行的,一般是在将死者下葬之后才天亮为宜,意即死者平安“上路”。土家人送葬,棺前必须一人丢钱纸于送殡的路上,谓之丢“买路钱”,相传送殡上山,沿途有饿鬼阻路,故丢钱纸于路途,施舍于众饿鬼。

路途中,棺材不能停下,更不能靠地,所以,出殡时,往往需要较多的男子轮流抬丧。抬丧,另一方面,抬棺材的人还抬着棺材不停地抖动,俗话说是死者不愿意走,孝子必须下跪,请求死者不要这样子;一般出殡,孝子要下跪达十次之多。当到达下葬地后,众人小心翼翼地将棺材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再掩盖上土,再筑成长方形墓状。若是该墓周围还有其他坟墓的话,孝子必须在其坟前点上蜡烛,烧上钱纸,旨在使死者“融入”该群体中去。 土家人死后,他的儿子或女儿要为他守孝七天,如果女儿已经出嫁,在守孝期满了以后再过七天,女儿要回娘家为死者上坟。同时,在死者下葬三天后,其后代要为其上坟,又名”垒三坟”,即用掘土工具,为其修缮坟墓。当晚还要再次点上大的蜡烛,放鞭炮等。

土家人死后,后代为了不忘记祖先,除了在家中设立牌位,还会在祖先死去后不久的日子里为祖先立牌,当然,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碑文内容可记载亡人生平,可记载死者相关亲属等„„

建新屋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场。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上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古怪的规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寻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主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热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似乎“偷”得很光采,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祝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谊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似的荣耀。

梁木正中画太极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

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赞梁有一定的曲调,较单调,实际上是种韵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顶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

提酒壶者赞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

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主东赞主梁。

端茶盘的接着赞道:

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造起龙凤榫,金漆盘子摆中央。„„

赞毕,二人开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赞词,其内容是借颂扬古人恭维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

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岗

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

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

赞梁者攀上屋脊梁木时,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场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福寿绵长。赞梁后,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中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回道:“富贵都要!”两个粑粑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

笑哈哈,笑哈哈,双手拿起梁粑粑

四面八方一齐撒,大家越抢越发达

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粑粑,热闹非凡。抛过粑粑后,亲友们将一段段五颜六色的布料搭在梁上,叫“搭梁”,此时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生子

报喜:婚后生子,女婿向岳父母报喜,生男孩提一只公鸡,生女孩提一只母鸡,加上几个染红的蛋,到岳丈家说:“你女儿到漫处去了。”岳父母只要一看见鸡,便知外孙性别。 赈竹美酒与挖周:土家族生儿育女叫“添人进口”,添人进口以后的第一件喜庆之事就是“赈竹米酒”,以表示庆贺,男赈九,女赈十,生男孩子在第九天办酒席,女孩子则在第十天办酒席。这一天,族亲及好友要送钱祝贺,做外公婆的更要送竹摇篮、被子、衣服、鞋帽、和红糖鸡蛋等东西给外孙。孩子满一个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回来时,外公外婆要送“打发钱”。孩子满一周岁时,又要庆贺,名曰“挖周”。

起乳名:当地人认为,给小孩起了乳名,便于抚养,土家族人甚至认为,乳名取得越贱越好,如“狗子”、“叫花子”、“岩头”等等。这些乳名,到了上学年龄后,一般正式场合将不再使用,但在同辈人和长辈的口中,都一直常用不衰。

百家饭、衣:有迷信思想的人,请算命先生给小孩算命,如果命中有“关煞”,还要请巫师还愿渡关。为了孩子易养成人,有的报孩子寄拜人为子;有的向一百户人家订一地小布,和少量大米,给孩子煮“百家饭”吃,缝“百家衣”穿;有的给小孩戴上“百家锁”,锁上刻有“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的字。

夜哭贴:如遇小儿夜哭不止,便将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红纸,张贴于十字路口的树木或桥梁及墙壁上,相传如此,即可止小儿夜哭

蛋卜:以鸡蛋为卜具,为小孩看病收魂的巫教仪俗。小孩受到惊吓,夜睡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则认为是魂不守舍,须请法师烧蛋赎魂。作法时,将蓝棉线在一鸡蛋上缠绕七圈,然后在蛋上念咒画符。把鸡蛋埋在火中烧,鸡蛋爆裂得快,认为是小孩受惊时间不长,地方不远,经过烧蛋收魂,很快可以康复;鸡蛋爆裂得慢,是小孩受惊时间较长,地方较远,烧蛋后会慢慢好转。鸡蛋爆裂后赶快取出,剥去蛋壳,根据爆裂蛋形在蛋白上辨认小孩受惊的原因和地方。辫明后念咒,在小孩额头上画符,将烧的蛋给小孩吃,再将缠绕在鸡蛋腰上的棉线捆在小孩的手腕上(男左女右),烧蛋仪式才结束。

生日

祝寿,土家族把它视为人生礼仪中重大礼仪之一。对祝寿,土家族有些不成文的俗规;未满童限的小孩,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则叫“过生日”;五十岁,方称“祝寿”。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举办“祝寿”,有“尊亲在不敢言老”之说。最隆重的祝寿,是满六十花甲;特大隆重的寿诞,是年满百岁,称为“人间寿星”。 因此,土家族庆寿仪礼,也就因年龄而异。

五、 宗教信仰

土家族的信仰文化主要有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对祖先的祭奠是宗教中的祖先崇拜。

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

土家族信奉多种神,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而神灵崇拜是其中的一种。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等的崇拜。首先,在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中,云舍村的土家人信奉观音娘娘,土地公公等。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观音娘娘多次解救唐僧师徒。同《西游记》里的观音娘娘一样,在土家人的心里,观音娘娘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因此,人们在有灾难的

时候,就烧香纸给观音娘娘求解救,在无灾难时,求她保佑.在当地,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里,人们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自己洗漱好,把家中的餐具清洁一遍,这样做是为了去荤,好有一个干净之身去朝拜。他们带上香纸和果品等去附近的寺庙朝拜,在江口县,最具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座落在世界名山——梵净山的大福寺了,里面有很大的一座铜质观音像。观音娘娘不仅给人们解救和保佑,而且给人们送子,当地的人们都叫送子观音。总之,观音娘娘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在土家人心里,是最崇拜的神灵。其次,土地公公作为神灵崇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在很多的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出现过。土地公公跟观音娘娘一样,也是去解救和保佑人们,但没有观音娘娘那么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了。在土家人过节的时候,都要带上香纸和刀头(一种用猪肉煮熟做的,呈方块状,一般有半斤左右)去祭拜。特别是在重大的节日里,如春节里,人们会带更多的物品去祭拜。

自然神灵崇拜

在云舍村,自然神灵有很多种。凡大自然存在的,在当地的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神,如山神,水神,洞神,风雹神和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当遇到干旱需要雨水的时候,人们就带上香纸,水果和肉等祭品去祈求山神,水神和洞神下雨,而祭祀风雹神是土家人最具特色的了,它是多由三五名妇女逐户凑集钱(用于买祭品)或祭品到背风的山凹或是水洞前设祭跪念“祈求风雹:

大神,慈悲万民众生,莫刮大风,莫降冰雹,保佑地方平安。信妇某某跪拜。”土家人很喜欢打猎,在上山之前,就用香纸请求山神原谅,并祈求打到更多的猎物。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一般是在节日祭拜,尤其是在春节。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土家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土家人认为祖先处处关照子孙,是最好的神,因此对祖先十分崇拜,故称祖先神。祖先神多数具有原始社会的风貌,只有少数才反映着阶级分化之后的现象。在湘西,有八部大神,如永顺老司城,龙山马蹄塞和水坝洞都建有八部大神庙,是年节盛会群众祭祀游乐之处,八部大神指八个弟兄,他们都有土家话名称,如破西卵蒙,缺太卵蒙,泽在卵蒙,拜尔卵蒙,洛驼卵蒙,蜡烛卵蒙,比耶卵蒙等。这八个弟兄是土家族先民中的八个部落酋长,曾在土家族先民的长途迁徙中。


相关文章

  • 土家族服饰的品牌运作
  • 土家族服饰的品牌运作 作者:邬怡 张文辉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土家族服饰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是土家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表现了土家人深遂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成功运作土家族服饰品牌不仅符 ...查看


  • 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
  • [提要]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的信念早已在人们的身体中根深蒂固.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家庭经济共同体组织逐渐演变成当代繁荣发展的家族企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模式中的家族企业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查看


  • 泉州村落家族文化在台湾
  • 泉州村落家族文化在台湾 作者:苏黎明 今日台湾两千多万汉族同胞中,百分之四十多为泉州祖籍,仅此一点,即足以表明泉台关系非同一般.在泉台关系诸多难以割断的纽带中,村落家族文化是其中突出的一条,无论历史抑或现实都是如此.颇具特色的泉州村落家族文 ...查看


  • 土家族俗音乐探析――"哭嫁歌"
  • 摘要:哭嫁是流传于湘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本文以土家民族习俗音乐"哭嫁"作为探析对象,探讨和研究"哭嫁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音乐艺术特征.以加强人们对土家民俗音乐"哭嫁歌"的 ...查看


  • 土家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之一
  • 土家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之一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寓意"本地人",是古代巴国的一支,位于鄂西.湘西.巴渝东南.黔东北一带,这一带地处我国中部神秘的武陵山区,是古"巫傩巴"文化的 ...查看


  •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与对策 姓名 班级 学院 学号 [摘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后,湘西州进入了区域发展黄金期和扶贫攻坚关键期.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成为支撑湘西未来发展战略引擎和产业支柱.充分利 ...查看


  •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一)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情况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少数民族遗存的土著巫傩文化遗产和秦汉以后本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形成的汉文化遗产两大部分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文化遗产 ...查看


  • 家族企业论文家族企业发展论文
  • 家族企业论文家族企业发展论文: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家族企业有其自身优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股权高度集中.管理粗放.融资困难及权力交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了实现家族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家族企 ...查看


  • 论文-家族企业管理特征问题及对策
  • 学 年 论 文 家族企业管理特征问题及对策 目 录 内容摘要...............................................................I 1导言...................... ...查看


  • 土家族的传统与文化
  • 土家族的传统与文化 多年前去了一趟张家界,风景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路上待我们无微不至,关怀体贴,给我们唱山歌,跟我们讲风俗的土家族导游少女.记忆中的土家族热情而又神秘,每个少女都有着天籁般的歌喉,民俗文化也着实让人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