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苯巴比妥的含量测定

实验八 苯巴比妥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类药物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电位滴定的终点判断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在新制的甲醇溶液和3%无水碳酸钠碱性溶液中,巴比妥类药物可与银离子定量结合成

银盐。在滴定过程中,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其生成完全后,稍过量的银离子与药物形

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溶液变浑浊,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2N2O3不得少于98.5%。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苯巴比妥本品0.2g,甲醇40mL,新制的3%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硝酸银

滴定液(0.1mol/L)

实验仪器:电位滴定仪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称量本品约0.2g,精密称定;

2. 加甲醇40mL使本品溶解,再加新制3%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照电位滴定法,用硝 酸银滴定液滴定;

3. 注意观察滴定终点,并记录实验结果数据。

五.操作注意事项

1. 电位滴定仪安装:用电位滴定仪、酸度计或电位差异;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银电极为指示电极。

2. 滴定:将盛有供试品溶液的烧杯电磁搅拌器上,浸入电极。搅拌;并自滴定管中分次滴加滴定液,开始时可以每次加入较多的量,搅拌,记录电位;至将近终点前,则应每次加入少量,搅拌,记录电位;至突跃点已过,仍应继续滴加几次滴定液,并记录电位。

3. 滴定终点的确定:以电位(E)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纵制E-V曲线,以此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中心位滴定终点。或以∆E/∆V(及相邻两次的电位差和加入滴定液的体积差之比)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绘制(∆E/∆V)-V曲线,并以∆E/∆V的极大值对应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也可采用二阶导数确定重点。根据求得的∆E/∆V值,计算相邻数值间的差值,即∆E/∆/V,绘制(∆E/∆/V2)-V曲线,曲线过零时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

如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可由仪器自动确定终点。

4. 滴定中的银电位在临用前可用稀硝酸迅速浸洗活化。

七.数据记录及含量计算 2-22

V⨯T⨯F⨯10-3

⨯100% 进行含量计算。 用所得实验数据根据公式 含量%=m

实验所得数据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V=3.212ml;试品的取样量m=0.09g。 又已知的数据有:T=23.22mg,F=1

3.212⨯23.22⨯1⨯10-3

⨯100%=82.86% 代入公式 含量%=0.090

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很明显,实验结果计算出来的苯巴比妥的含量不在标示量≥98.5%范围内,其可能原因:1.加加入的溶剂量没有能完全提取出苯巴比妥片中的苯巴比妥;

2.进行滴定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清洗。

等。

实验八 苯巴比妥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类药物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电位滴定的终点判断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在新制的甲醇溶液和3%无水碳酸钠碱性溶液中,巴比妥类药物可与银离子定量结合成

银盐。在滴定过程中,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其生成完全后,稍过量的银离子与药物形

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溶液变浑浊,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2N2O3不得少于98.5%。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苯巴比妥本品0.2g,甲醇40mL,新制的3%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硝酸银

滴定液(0.1mol/L)

实验仪器:电位滴定仪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称量本品约0.2g,精密称定;

2. 加甲醇40mL使本品溶解,再加新制3%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照电位滴定法,用硝 酸银滴定液滴定;

3. 注意观察滴定终点,并记录实验结果数据。

五.操作注意事项

1. 电位滴定仪安装:用电位滴定仪、酸度计或电位差异;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银电极为指示电极。

2. 滴定:将盛有供试品溶液的烧杯电磁搅拌器上,浸入电极。搅拌;并自滴定管中分次滴加滴定液,开始时可以每次加入较多的量,搅拌,记录电位;至将近终点前,则应每次加入少量,搅拌,记录电位;至突跃点已过,仍应继续滴加几次滴定液,并记录电位。

3. 滴定终点的确定:以电位(E)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纵制E-V曲线,以此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中心位滴定终点。或以∆E/∆V(及相邻两次的电位差和加入滴定液的体积差之比)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绘制(∆E/∆V)-V曲线,并以∆E/∆V的极大值对应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也可采用二阶导数确定重点。根据求得的∆E/∆V值,计算相邻数值间的差值,即∆E/∆/V,绘制(∆E/∆/V2)-V曲线,曲线过零时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

如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可由仪器自动确定终点。

4. 滴定中的银电位在临用前可用稀硝酸迅速浸洗活化。

七.数据记录及含量计算 2-22

V⨯T⨯F⨯10-3

⨯100% 进行含量计算。 用所得实验数据根据公式 含量%=m

实验所得数据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V=3.212ml;试品的取样量m=0.09g。 又已知的数据有:T=23.22mg,F=1

3.212⨯23.22⨯1⨯10-3

⨯100%=82.86% 代入公式 含量%=0.090

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很明显,实验结果计算出来的苯巴比妥的含量不在标示量≥98.5%范围内,其可能原因:1.加加入的溶剂量没有能完全提取出苯巴比妥片中的苯巴比妥;

2.进行滴定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清洗。

等。


相关文章

  • 实验7-2丙二醛含量测定
  • 实验7-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 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胁迫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终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 ...查看


  • 植物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实验四十五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 一.目的 植物细胞质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一道分界面,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但植物常受到外界不良因子的影响,而不同植物种类其抗逆性则不同.用电导仪率法测定植物质膜透性的变化,可作为植物 ...查看


  • 药物分析简答题及答案
  • 1.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杂质的无关吸收在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下降. (2)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收度是维生 ...查看


  • 实验性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及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 实验性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及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 (ED50)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复制低张性.血液性与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了解缺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2. 观察不同类型缺氧的实验动物,注意其呼吸.皮肤黏膜.血液及肝颜色等塑化. ...查看


  •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 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查看


  • 实验三丙二醛含量测定
  • 实验三 丙二醛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在盐胁迫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将其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丙二醛(MD ...查看


  • 执业药师之药分总结
  • 药 分 第一章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关于药品规格.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 技术要求,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的组成:<药典>.<药品标准&g ...查看


  • 药物分析第七版期末考试重点
  • 药物分析 第一章 概况 药典基本结构 凡例 正文 附录 索引(中英文) 凡例 解释和正确使用CHP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对有关共性问题进行规定 1) 名称及编排 2) 项目与要求 3) 检验方法和限度 4) 标准品.对照品 用于鉴别.检 ...查看


  •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前言............................................................3 1.山梨酸简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