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课时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第1课时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一、选择题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 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 ,77°E) 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 C .1 220千米

B .1 020千米 D .1 420千米

( ) ( )

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 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A .正圆 C .直线段

B .椭圆 D .曲线段

3.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 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 C .西南方

B .东北方 D .西北方

(

) ( )

4.下面四幅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据法新社报道,2014年1月6日,正在埃塞俄比亚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表

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密切关注南苏丹局势的进展。他还表示,中国将努力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帮助结束南苏丹的内战状态。读下图,完成5~6题。

5.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A .西南方 C .西北方

B .东南方 D .东北方

( ) ( )

6.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A .800千米 C .1 110千米

读下图,回答7~9题。

B .600千米 D .400千米

7.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 .北京 C .新加坡

B .纽约 D .巴西利亚

( ) ( )

8.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 位于纽约(40°43′N,74°W) 的

A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 )

9.新加坡(1°22′N,103°45′E) 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 .4 300千米 C .4 500千米

读图,完成10~11题。

B .1 500千米 D .2 800千米

10.有关图中M 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 B .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 C .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 .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11.图中岛屿M 的面积约为 A .300平方千米 C .6 000平方千米

B .3 000平方千米 D .9 000平方千米

( )

( )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东北向西南 13.图示区域

B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向西

( ) (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

城市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图,完成14~15题。

.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例尺甲大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 .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读图1和图2,回答16~17题。

)

)

1415

16.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 km 2,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 .2 cm2 C .200 cm2

B .20 cm2 D .2×1015 cm2

( )

17.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 放大成图B ,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②每点代表2 000人;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一项 C .三项

B .二项 D .四项

( )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位于东半球 C .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B .乙岛位于太平洋 D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 )

19.关于两岛中A 、B 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点位于(15°N,105°W) C .A 点位于B 点的东南方

B .B 点位于(48°S,150°W) D .A 点位于B 点的西南方

( )

20.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二、综合题

21.(2015·武汉外语学校月考)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完成下列各题。

( )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 半球,________(高、低、中) 纬度,________(热量带) 。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________,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第1课时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一、选择题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 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 ,77°E) 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 C .1 220千米

B .1 020千米 D .1 420千米

( ) ( )

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 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A .正圆 C .直线段

B .椭圆 D .曲线段

3.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 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 C .西南方

B .东北方 D .西北方

(

) ( )

4.下面四幅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据法新社报道,2014年1月6日,正在埃塞俄比亚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表

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密切关注南苏丹局势的进展。他还表示,中国将努力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帮助结束南苏丹的内战状态。读下图,完成5~6题。

5.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A .西南方 C .西北方

B .东南方 D .东北方

( ) ( )

6.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A .800千米 C .1 110千米

读下图,回答7~9题。

B .600千米 D .400千米

7.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 .北京 C .新加坡

B .纽约 D .巴西利亚

( ) ( )

8.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 位于纽约(40°43′N,74°W) 的

A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 )

9.新加坡(1°22′N,103°45′E) 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 .4 300千米 C .4 500千米

读图,完成10~11题。

B .1 500千米 D .2 800千米

10.有关图中M 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 B .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 C .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 .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11.图中岛屿M 的面积约为 A .300平方千米 C .6 000平方千米

B .3 000平方千米 D .9 000平方千米

( )

( )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东北向西南 13.图示区域

B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向西

( ) (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

城市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图,完成14~15题。

.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例尺甲大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 .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读图1和图2,回答16~17题。

)

)

1415

16.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 km 2,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 .2 cm2 C .200 cm2

B .20 cm2 D .2×1015 cm2

( )

17.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 放大成图B ,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②每点代表2 000人;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一项 C .三项

B .二项 D .四项

( )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位于东半球 C .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B .乙岛位于太平洋 D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 )

19.关于两岛中A 、B 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点位于(15°N,105°W) C .A 点位于B 点的东南方

B .B 点位于(48°S,150°W) D .A 点位于B 点的西南方

( )

20.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二、综合题

21.(2015·武汉外语学校月考)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完成下列各题。

( )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 半球,________(高、低、中) 纬度,________(热量带) 。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________,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相关文章

  • [地球.地球仪和地图三要素]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记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 学生能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 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 ...查看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辛和坎坷, ...查看


  • 地球仪和地图
  • 3.2地球仪和地图 第一课时: 导入: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在茫茫宇宙中不是静止的,它是在不停的运动着,所以毛泽东曾 有过"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地球这么大,要学习.研究和利用它,我们就必须借助工具--地 球仪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1
  • 巴燕中心学校__七__年级地理_学科学(教)案 一周一课时 课题:地球的运动 设计者__李生月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 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 ...查看


  • 坡渡中学初中地理过教材关考试
  • 坡渡中学初中地理过教材关考试 培训讲稿 桐梓县坡渡中学 成情情 一.培训目的 1.执行<遵义市中小学在职教师教材教法培训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2.以考促训,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训考结合. 二.考什么 教什么考什么,职称评什么 ...查看


  •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2011-09-22 15:43:0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课教学我采用斐斐课件教案上课,该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 ...查看


  • 我们怎样学地理777
  •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案(第2课时) 万丰二中P5-6 教学目标: 1.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3.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 ...查看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门源县第三中学 贺萍 [课 题]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 ...查看


  • 高校课堂论文
  •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探究 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对地理现象不清楚,对地理课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展开,课堂效率低. 如何做到向45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教师所需要思考的.可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如课时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