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辛和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学会运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课本、地球仪。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都会产生这些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

讲授新课:

板书: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讲述: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是圆球的,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到的地球也是圆球的。但人类为了了解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

活动1:阅读课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然后分小组谈论“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盆”的观点,大胆提出质疑。

教师总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主要有:1、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2、月蚀时的阴影是弧形的,等等。为了证明这些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面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活动3: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及有关故事。 教师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鼓励学生探索真理要有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板书: 二、地球的大小

教师讲述: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要认识地球的大小。究竟地球有多大?

指导学生读图1。2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的形状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不规则的球体。

提问:一架飞行速度800千米/小时的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圈需要多长时间?(50小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地球大小的理解。)

过渡:地球太大了,人们不可以到每个地方去参观,有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方便地了解地球的要素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地图、地球仪„„

教师作鼓励:大家都很勇于开动脑筋,很棒;对!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和真实的地球有什么关系呢?

2、地球仪上所描绘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与地球上的真实事物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仪是将地球及其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教师强调: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相符,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北极、南极,并总结概念。并强调这些点和地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记住纬线、纬度的特点。

2、通过学生学习有关纬线、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辨认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并熟练地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纬度位置,初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2、难点: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纬度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地球仪、课本、地理图册。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仪的部分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地轴、南极、北极?

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学生分小组观察地球仪和读图回答问题 提问:1、纬线呈什么形状?(圆圈)

2、地球仪上的所有纬线长度是否一致?(长度有长有短)他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纬度越低,长度越长)

3、最长的纬线叫什么?(赤道)最短的纬线分布在哪里?(南北极点) 4、经线与纬线有什么关系?(垂直相交)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5、人们怎样区别地球仪上的纬线?(学生唧唧咋咋地回答)

教师总结:为区别不同的纬线人们该每条纬线取了名字,用不同的度数

标注。

教师提问:0度纬线是哪条?人们统称它叫什么?

学生读图观察回答:0°纬线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板书:纬度的变化规律图:

学生观察:找出地球仪上纬线的变化规律。

师生共同归纳:纬线的度数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的。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两点,他们的纬度都是90°。赤道是0°。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以南叫南纬。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南纬的纬度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在练习纸上画出赤道、30°N 、60°N 、90°N 、30°S 、60°S 、90°S 等纬线,并标注纬度。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选择哪条纬线最适合?为什么?

学生回答:以赤道为界,可以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还有几条重要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并记忆其度数。

指导学生读课本的图,记忆南北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中国在哪个大洲?

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记住经线、经度的特点。

2、通过学生学习有关经线、经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辨认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并熟练地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经度位置,初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2、难点: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经度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地球仪、课本、地理图册。 三、教学过程

读图引入:指导学生读图1﹒10和1﹒11,比较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其区别,并列表比较:

请学生归纳经线的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用

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忆以上的知识点,并提问。)

问题过度:为区分不同的经线,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区分呢?(学生会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纬度的划分方法,合并思考。)

板图:纬度的划分方法

教师讲述:从0度经线向东经度逐渐增大的是东经,用字母E 表示,东经度最大是180;从0度经线开始向西经度逐渐增大的是西经,用字母W 表示,西经度最大是180。

练习:读出以下各点的经度。

A: B: C: D: E: F:

指导学生读下图,记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找出分布在东、西半球的大洲并记忆。

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4 第8题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二、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本章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

数学上说:任意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请同学们观察图1﹒14经纬网。

活动2,提问:

1、在经纬网上任意一个点有多少条经线和纬线相交呢?(只有一条经线和纬线相交)

2、图中A 、B 、C 三点分别由哪条经线和纬线相交呢? A 、东经40、北纬40 B、西经20、南纬40 C 、0、0

活动3:指导学生读下图,完成下表

按下表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练习巩固:《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五、六课时)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六、教学用具:课件、学生自备地球仪、手电筒。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演示地球运动,请学生观察。 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请学生思考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展开讨论究竟是“天转”还是“地转”?(全班同学分属两种观点,各抒已见。)引导学生参看阅读材料,达成共识——“地转”。介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及其发表的科学巨著——《天体运行论》。

过渡:我们了解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到底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自转及公转的方向如何、周期多长呢?

活动一:教师用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显示地球公转的全过程。指出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年。

教师请一至两位学生用自备小地球仪绕光源同时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进一步演示出地球运动是公转和自转的复合运动。

承转,同学们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表格的回答。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并请学生上黑板填写答案。 再请学生列举自然界有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解答略。) 活动二:

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教师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请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请学生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12个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依季节而有差异,上高中时再深入了解)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

5、请一位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经线上的时间不同,同一经线的时间相同。) 6、教师讲述: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了解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7、让学生总结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并总结。 活动三: 1、 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

显示地球公转示意过程。(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2、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先填左面两项内容)

学生回答后,点击显示相应的答案。

3、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地球公转示意图,总结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完成表格中右侧内容的填写。

4、学生以家乡为例,归纳总结四季的形成并达成共识。教师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5、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球的五带图”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分别归纳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小结:

巩固练习:完成填充图册上的相应作业。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在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时比较困难;需要以后加强该方面的训练。

点评:

本节教案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和突破,教师尽量引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观察思维---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循序渐进的互动中,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同时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操作,设悬质疑,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思维能力,感悟教材的内蕴,及时反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注意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注意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第三节 地图 (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5、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6、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7、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情感教育目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材分析 (一)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二)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计算法、读图练习法等。 四、教具准备:地球仪、自绘地图 五、课时安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答案:地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讲授新课:(提问)让学生观察课文P13图1。22《台湾岛》,思考: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地理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呢?

学生讨论。

过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补充,说明地图的概念。着重指出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知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教师提问:我们的教室长8米,宽7米,教室长度在图上画多长合适呢?(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如果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平面图上教室的长为8厘米,宽为7厘米。请同学们计算图上的距离是实地距离的多少分之一(1/100,

即缩小了100倍。)这个1/100就是我们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又叫缩尺。

板书: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反馈练习 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个做1---2题,以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公式的应用。

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数字式外,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学生运用现有的数学知识开展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其它表示方式:线段式和文字式。然后教师展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数字式

板书: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文字式 线段式

指导学生读图P23图1。37和图1。38完成下表:

提问:衡量比例尺的大小呢?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有什么关系呢?

归纳,学生速记:

1、强调比例尺的大小与分式的大小比较一样,分子为1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

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地图上的地面景观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时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板书:二、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P14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总结出图例的概念: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叫注记。

活动1: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结合图1。24“常用图例”,观察图例与地理事物形态间的联系,尽快记住常用的图例。

开展记忆图例的比赛,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教师适当进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率。

过渡:同学们,地图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方便,如旅游交通、地质勘探、资源调查、行军打仗、天气预报等,往往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人们会读地图、用地图。读地图,首先要辨明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出示课前用硬纸片制作的可转动的指向标。

讲述:在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是: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在此基础上,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方向。

讨论:“红军北上抗日”,“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国”两句话中的“上”、“下”能否互换?

读图回答,运用地图册“北京地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天安门在博物馆的什么方向? 2、中山公园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 3、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

4、在这幅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归纳:一般地图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用于范围比较小的,无任何标志的地图。

板书:1、一般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练习完成《学习与评价》P15页1、2、3题的练习。 课堂小结 授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判断读图方向的方法,思考:还有什么方法?

讲述新课:

教师展示下图,学生思考:在这幅图上应按什么方法来判断方向?

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公路方向是怎样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向进行判断。有指向标的地图,利用指向标确定的方向要比一般地图更准确。

教师一边讲一边在图中画虚线箭头,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很快辨别出公路方向发生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 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巩固练习:读图回答科技园在学校的 什么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什么方 向,学校在科技园的什么方向?农业实验 区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少米?沿公 路从学校到科技园区,大约有多少米?

请同学们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南北),纬线指示什么方向(东西)? 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确定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各个点,只有南北方向之分;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只有东西方向之分。)

板图回答问题: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A 在D 的什么方向? 2、D 在C 的什么方向? 3、B 在D 的什么方向?4、A 在B 的什么方向?

30

读下图“有经纬线的地图”判断方向:

E 在F 的 方向

X在F 的 方向 Z在A 的 方向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两个方法:按指向标定向和利用经纬网定向。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新课: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不平的地面特征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讲授新课:板书:三、地形图的判读

设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不过4000多米,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板书: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指导学生读课本的图1。27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甲、乙两地高度的量算方法。

教师讲述:甲地的相对于还平面的垂直距离是1500米,这是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让学生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

设问:甲地比乙地高出多少米?(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来1000米)

请学生归纳出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海拔高度是指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海拔。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搞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由此可以知道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是约4000米,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相对高度是4000多米。

过度:当我们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 让学生观察P16图1。28等高线示意,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讨论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抢答:登山时从A 点爬到B 点容易呢?还是从C 点爬到D 点容易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C 点爬到D 点容易些,因为从C 点到D 点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比较平缓。而 A点到B 点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较陡。

教师讲述:同样道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板书:2、等深线

设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出山地坡度的陡缓。但是,山地的形态各种各样,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出来的?

指导学生阅读P16图1。29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

请学生到黑板前指图分析说明,然后教师总结: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闭和曲线,数值内大外小。

2、山脊是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呈线状延伸。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 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由多条等高线重叠,用 表示。 学生联系P16图1。28等高线示意进行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知识,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训练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训练: 一、选择题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世界陆地最深的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8900米 B、9248米 C、9349米 D、8448米 2、关于下图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280米 B 、EF 是山脊,GH 是山谷 C 、丙是鞍部,丁是陡崖 D 、EF 和GH 都是山谷 3、下图表示山谷的是( )

4、读下图,说出图中的400米是 高度,800米是 高度,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米。

5、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 B、 C、 D 、 E、

(2)图中小河F 的流向是 。 (3)两个山顶的实地距离是 。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5)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比较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原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区别?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变化,没有在图中标注出高程。

板书:3、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总结归纳: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绘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或海底的高低起伏状况。图侧付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查对。

2、土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变化也是有规律的,陆地部分: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海拔200—500米用浅绿色,海拔500—1000米用黄绿色,1000米以上用黄色、地势越高黄色越深,4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表示,雪线以上则用白色表示;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深。

练习体验:让学生在 右图上填上不同的颜色, 表示出地形的高低变化。

板书:4、地形剖面图

让学生回忆切西瓜的体验,理解地形剖面图的形成,表示的方式。

教师讲述: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某条线上的垂直端面的图形。 提问:如何才能绘制出它们的剖面图?

让学生阅读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力求大部分的学生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和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教学反思:

7. 地图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许多标志对地图进行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来划分,有三种类型:

(1)大比例尺地图(1∶100 000和大于1∶100 000的地图);

(2)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 000到大于1∶1 000 000的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1∶1 000 000和小于1∶1 000 000的地图)。

在同样大小的一幅图上,大比例尺地图只能反映较小的空间范围,而小比例尺地图则可以反映较大的空间范围。

根据地图所包括的空间(区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陆图、海洋图、大洲图、国家图、省图、市图、县图、乡村图等。

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图上包括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和境界线等多种内容。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或一览图),地理图概括程度较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包括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地图。

教学建议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此,除教师自己要准备多种类型的地图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以供课上学习讨论所用。

(2)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建立地面实物和地图符号间的对应关系,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地图和地球仪都是了解地表事物、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比较的方法,看一看这两种地理学习工具的制作和特征有什么不同,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工具解决地理学习问题。

(4)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简单了解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制作过程,对学生掌握这些地图的特性,提高阅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益。教科书在选择这方面内容及设计活动时作了一些引导,所以,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这方面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活动,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根据像片编制地图,让学生决定内容的取舍。让学生描述学校到家庭的行程以及沿途景物,班级共同绘制一幅世界地图等。 本节新课的导入有下面两种设计。

(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2)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台湾岛地图”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直接让学生读

图、用图。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介绍信息多且准确者得分高。

第一种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地球仪知识,以及使用过一些简单地图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这种设计对于引导学生参与自学活动,训练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非常有效,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准备,例如参加过旅游活动,见过地图、使用过地图等。

第二种设计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直接通过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让学生边用边学,以用促学,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学生阅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表达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尤其要让那些能从地图中获取较多信息的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在使用地图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体会,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还要鼓励那些从来未用过地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他们推到自学的第一线。

对以上两种设计,在教学中既可以采取其中的一种,也可以两种并用,先后顺序可以任意安排。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关于“比例尺”,可以设计下列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

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

(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 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2)教师出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世界图、中国图、北京市区图等,让学生思考应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以上活动设计,仍然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可以从已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线确定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比较小,这类地图往往没有经纬线。这时就要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 “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指北。

3. 关于“图例”,可以设计下列活动。

(1)教师请学生归纳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2)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参考教科书提供的图例),然后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也要指出,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很多地图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必死记硬背, 关键是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

【地形图的判读】

1. 这部分内容的转承设计如下。

(1)教师承转:“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教师可以自问自答:“那就是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来表示。”

(2)教师提问:“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 关于“等高线”的活动设计。

(1)教师可以自制一些不同类型的能够绘制等高线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利用这些模型,根据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在黑板上画出一组等高线图。帮助全体学生理解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

(3)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4)让学生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制作等活动过程,达到理解、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读方法的目的。

3. 对活动2的设计。

教师在讲桌上摆放一个山地模型,并请学生观察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提问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形剖面?假如利用这个模型,如何操作能看到某地形的剖面?

(2) 若利用此地形模型进行操作,能得到多少个地形剖面?

(3) 若想利用一幅等高线图,了解某两点(图上是A-B )之间的地形起伏情况,应该怎样做?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分析归纳说明。

教师提出上述问题的目的,是创设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阅读地图和教科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语言表达等活动,了解什么是地形剖面,如何确定地形剖面,以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意义,就是直观地了解某一方向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避免那种教师一步一步地讲述,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的单一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多种自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另外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 问题设计。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提出这两个问题,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例如,气候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分布图、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多为军事和城市建设所用)等。

2. 反馈设计。

(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韩国汉城地铁线路图”,完成教科书中的问题。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

(3)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但要求每个学生都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地图要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辛和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学会运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课本、地球仪。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都会产生这些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

讲授新课:

板书: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讲述: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是圆球的,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到的地球也是圆球的。但人类为了了解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

活动1:阅读课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然后分小组谈论“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盆”的观点,大胆提出质疑。

教师总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主要有:1、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2、月蚀时的阴影是弧形的,等等。为了证明这些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面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活动3: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及有关故事。 教师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鼓励学生探索真理要有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板书: 二、地球的大小

教师讲述: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要认识地球的大小。究竟地球有多大?

指导学生读图1。2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的形状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不规则的球体。

提问:一架飞行速度800千米/小时的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圈需要多长时间?(50小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地球大小的理解。)

过渡:地球太大了,人们不可以到每个地方去参观,有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方便地了解地球的要素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地图、地球仪„„

教师作鼓励:大家都很勇于开动脑筋,很棒;对!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和真实的地球有什么关系呢?

2、地球仪上所描绘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与地球上的真实事物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仪是将地球及其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教师强调: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相符,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北极、南极,并总结概念。并强调这些点和地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记住纬线、纬度的特点。

2、通过学生学习有关纬线、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辨认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并熟练地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纬度位置,初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2、难点: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纬度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地球仪、课本、地理图册。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仪的部分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地轴、南极、北极?

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学生分小组观察地球仪和读图回答问题 提问:1、纬线呈什么形状?(圆圈)

2、地球仪上的所有纬线长度是否一致?(长度有长有短)他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纬度越低,长度越长)

3、最长的纬线叫什么?(赤道)最短的纬线分布在哪里?(南北极点) 4、经线与纬线有什么关系?(垂直相交)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5、人们怎样区别地球仪上的纬线?(学生唧唧咋咋地回答)

教师总结:为区别不同的纬线人们该每条纬线取了名字,用不同的度数

标注。

教师提问:0度纬线是哪条?人们统称它叫什么?

学生读图观察回答:0°纬线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板书:纬度的变化规律图:

学生观察:找出地球仪上纬线的变化规律。

师生共同归纳:纬线的度数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的。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两点,他们的纬度都是90°。赤道是0°。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以南叫南纬。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南纬的纬度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在练习纸上画出赤道、30°N 、60°N 、90°N 、30°S 、60°S 、90°S 等纬线,并标注纬度。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选择哪条纬线最适合?为什么?

学生回答:以赤道为界,可以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还有几条重要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并记忆其度数。

指导学生读课本的图,记忆南北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中国在哪个大洲?

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记住经线、经度的特点。

2、通过学生学习有关经线、经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辨认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并熟练地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经度位置,初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2、难点: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经度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 3、教具:地球仪、课本、地理图册。 三、教学过程

读图引入:指导学生读图1﹒10和1﹒11,比较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其区别,并列表比较:

请学生归纳经线的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用

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忆以上的知识点,并提问。)

问题过度:为区分不同的经线,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区分呢?(学生会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纬度的划分方法,合并思考。)

板图:纬度的划分方法

教师讲述:从0度经线向东经度逐渐增大的是东经,用字母E 表示,东经度最大是180;从0度经线开始向西经度逐渐增大的是西经,用字母W 表示,西经度最大是180。

练习:读出以下各点的经度。

A: B: C: D: E: F:

指导学生读下图,记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找出分布在东、西半球的大洲并记忆。

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4 第8题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二、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本章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

数学上说:任意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请同学们观察图1﹒14经纬网。

活动2,提问:

1、在经纬网上任意一个点有多少条经线和纬线相交呢?(只有一条经线和纬线相交)

2、图中A 、B 、C 三点分别由哪条经线和纬线相交呢? A 、东经40、北纬40 B、西经20、南纬40 C 、0、0

活动3:指导学生读下图,完成下表

按下表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练习巩固:《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五、六课时)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六、教学用具:课件、学生自备地球仪、手电筒。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演示地球运动,请学生观察。 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请学生思考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展开讨论究竟是“天转”还是“地转”?(全班同学分属两种观点,各抒已见。)引导学生参看阅读材料,达成共识——“地转”。介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及其发表的科学巨著——《天体运行论》。

过渡:我们了解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到底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自转及公转的方向如何、周期多长呢?

活动一:教师用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显示地球公转的全过程。指出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年。

教师请一至两位学生用自备小地球仪绕光源同时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进一步演示出地球运动是公转和自转的复合运动。

承转,同学们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表格的回答。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并请学生上黑板填写答案。 再请学生列举自然界有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解答略。) 活动二:

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教师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请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请学生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12个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依季节而有差异,上高中时再深入了解)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

5、请一位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经线上的时间不同,同一经线的时间相同。) 6、教师讲述: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了解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7、让学生总结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并总结。 活动三: 1、 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

显示地球公转示意过程。(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2、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先填左面两项内容)

学生回答后,点击显示相应的答案。

3、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地球公转示意图,总结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完成表格中右侧内容的填写。

4、学生以家乡为例,归纳总结四季的形成并达成共识。教师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5、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球的五带图”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分别归纳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小结:

巩固练习:完成填充图册上的相应作业。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在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时比较困难;需要以后加强该方面的训练。

点评:

本节教案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和突破,教师尽量引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观察思维---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循序渐进的互动中,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同时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操作,设悬质疑,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思维能力,感悟教材的内蕴,及时反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注意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注意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第三节 地图 (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5、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6、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7、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情感教育目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材分析 (一)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二)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计算法、读图练习法等。 四、教具准备:地球仪、自绘地图 五、课时安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答案:地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讲授新课:(提问)让学生观察课文P13图1。22《台湾岛》,思考: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地理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呢?

学生讨论。

过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补充,说明地图的概念。着重指出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知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教师提问:我们的教室长8米,宽7米,教室长度在图上画多长合适呢?(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如果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平面图上教室的长为8厘米,宽为7厘米。请同学们计算图上的距离是实地距离的多少分之一(1/100,

即缩小了100倍。)这个1/100就是我们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又叫缩尺。

板书: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反馈练习 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个做1---2题,以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公式的应用。

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数字式外,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学生运用现有的数学知识开展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其它表示方式:线段式和文字式。然后教师展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数字式

板书: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文字式 线段式

指导学生读图P23图1。37和图1。38完成下表:

提问:衡量比例尺的大小呢?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有什么关系呢?

归纳,学生速记:

1、强调比例尺的大小与分式的大小比较一样,分子为1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

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地图上的地面景观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时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板书:二、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P14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总结出图例的概念: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叫注记。

活动1: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结合图1。24“常用图例”,观察图例与地理事物形态间的联系,尽快记住常用的图例。

开展记忆图例的比赛,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教师适当进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率。

过渡:同学们,地图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方便,如旅游交通、地质勘探、资源调查、行军打仗、天气预报等,往往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人们会读地图、用地图。读地图,首先要辨明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出示课前用硬纸片制作的可转动的指向标。

讲述:在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是: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在此基础上,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方向。

讨论:“红军北上抗日”,“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国”两句话中的“上”、“下”能否互换?

读图回答,运用地图册“北京地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天安门在博物馆的什么方向? 2、中山公园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 3、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

4、在这幅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归纳:一般地图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用于范围比较小的,无任何标志的地图。

板书:1、一般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练习完成《学习与评价》P15页1、2、3题的练习。 课堂小结 授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判断读图方向的方法,思考:还有什么方法?

讲述新课:

教师展示下图,学生思考:在这幅图上应按什么方法来判断方向?

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公路方向是怎样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向进行判断。有指向标的地图,利用指向标确定的方向要比一般地图更准确。

教师一边讲一边在图中画虚线箭头,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很快辨别出公路方向发生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 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巩固练习:读图回答科技园在学校的 什么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什么方 向,学校在科技园的什么方向?农业实验 区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少米?沿公 路从学校到科技园区,大约有多少米?

请同学们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南北),纬线指示什么方向(东西)? 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确定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各个点,只有南北方向之分;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只有东西方向之分。)

板图回答问题: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A 在D 的什么方向? 2、D 在C 的什么方向? 3、B 在D 的什么方向?4、A 在B 的什么方向?

30

读下图“有经纬线的地图”判断方向:

E 在F 的 方向

X在F 的 方向 Z在A 的 方向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两个方法:按指向标定向和利用经纬网定向。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新课: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不平的地面特征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讲授新课:板书:三、地形图的判读

设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不过4000多米,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板书: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指导学生读课本的图1。27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甲、乙两地高度的量算方法。

教师讲述:甲地的相对于还平面的垂直距离是1500米,这是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让学生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

设问:甲地比乙地高出多少米?(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来1000米)

请学生归纳出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海拔高度是指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海拔。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搞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由此可以知道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是约4000米,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相对高度是4000多米。

过度:当我们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 让学生观察P16图1。28等高线示意,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讨论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抢答:登山时从A 点爬到B 点容易呢?还是从C 点爬到D 点容易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C 点爬到D 点容易些,因为从C 点到D 点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比较平缓。而 A点到B 点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较陡。

教师讲述:同样道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板书:2、等深线

设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出山地坡度的陡缓。但是,山地的形态各种各样,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出来的?

指导学生阅读P16图1。29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

请学生到黑板前指图分析说明,然后教师总结: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闭和曲线,数值内大外小。

2、山脊是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呈线状延伸。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 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由多条等高线重叠,用 表示。 学生联系P16图1。28等高线示意进行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知识,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训练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训练: 一、选择题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世界陆地最深的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8900米 B、9248米 C、9349米 D、8448米 2、关于下图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280米 B 、EF 是山脊,GH 是山谷 C 、丙是鞍部,丁是陡崖 D 、EF 和GH 都是山谷 3、下图表示山谷的是( )

4、读下图,说出图中的400米是 高度,800米是 高度,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米。

5、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 B、 C、 D 、 E、

(2)图中小河F 的流向是 。 (3)两个山顶的实地距离是 。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5)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比较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原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区别?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变化,没有在图中标注出高程。

板书:3、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总结归纳: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绘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或海底的高低起伏状况。图侧付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查对。

2、土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变化也是有规律的,陆地部分: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海拔200—500米用浅绿色,海拔500—1000米用黄绿色,1000米以上用黄色、地势越高黄色越深,4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表示,雪线以上则用白色表示;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深。

练习体验:让学生在 右图上填上不同的颜色, 表示出地形的高低变化。

板书:4、地形剖面图

让学生回忆切西瓜的体验,理解地形剖面图的形成,表示的方式。

教师讲述: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某条线上的垂直端面的图形。 提问:如何才能绘制出它们的剖面图?

让学生阅读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力求大部分的学生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和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教学反思:

7. 地图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许多标志对地图进行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来划分,有三种类型:

(1)大比例尺地图(1∶100 000和大于1∶100 000的地图);

(2)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 000到大于1∶1 000 000的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1∶1 000 000和小于1∶1 000 000的地图)。

在同样大小的一幅图上,大比例尺地图只能反映较小的空间范围,而小比例尺地图则可以反映较大的空间范围。

根据地图所包括的空间(区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陆图、海洋图、大洲图、国家图、省图、市图、县图、乡村图等。

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图上包括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和境界线等多种内容。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或一览图),地理图概括程度较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包括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地图。

教学建议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此,除教师自己要准备多种类型的地图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以供课上学习讨论所用。

(2)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建立地面实物和地图符号间的对应关系,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地图和地球仪都是了解地表事物、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比较的方法,看一看这两种地理学习工具的制作和特征有什么不同,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工具解决地理学习问题。

(4)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简单了解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制作过程,对学生掌握这些地图的特性,提高阅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益。教科书在选择这方面内容及设计活动时作了一些引导,所以,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这方面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活动,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根据像片编制地图,让学生决定内容的取舍。让学生描述学校到家庭的行程以及沿途景物,班级共同绘制一幅世界地图等。 本节新课的导入有下面两种设计。

(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2)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台湾岛地图”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直接让学生读

图、用图。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介绍信息多且准确者得分高。

第一种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地球仪知识,以及使用过一些简单地图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这种设计对于引导学生参与自学活动,训练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非常有效,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准备,例如参加过旅游活动,见过地图、使用过地图等。

第二种设计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直接通过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让学生边用边学,以用促学,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学生阅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表达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尤其要让那些能从地图中获取较多信息的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在使用地图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体会,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还要鼓励那些从来未用过地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他们推到自学的第一线。

对以上两种设计,在教学中既可以采取其中的一种,也可以两种并用,先后顺序可以任意安排。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关于“比例尺”,可以设计下列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

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

(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 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2)教师出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世界图、中国图、北京市区图等,让学生思考应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以上活动设计,仍然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可以从已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线确定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比较小,这类地图往往没有经纬线。这时就要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 “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指北。

3. 关于“图例”,可以设计下列活动。

(1)教师请学生归纳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2)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参考教科书提供的图例),然后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也要指出,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很多地图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必死记硬背, 关键是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

【地形图的判读】

1. 这部分内容的转承设计如下。

(1)教师承转:“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教师可以自问自答:“那就是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来表示。”

(2)教师提问:“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 关于“等高线”的活动设计。

(1)教师可以自制一些不同类型的能够绘制等高线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利用这些模型,根据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在黑板上画出一组等高线图。帮助全体学生理解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

(3)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4)让学生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制作等活动过程,达到理解、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读方法的目的。

3. 对活动2的设计。

教师在讲桌上摆放一个山地模型,并请学生观察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提问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形剖面?假如利用这个模型,如何操作能看到某地形的剖面?

(2) 若利用此地形模型进行操作,能得到多少个地形剖面?

(3) 若想利用一幅等高线图,了解某两点(图上是A-B )之间的地形起伏情况,应该怎样做?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分析归纳说明。

教师提出上述问题的目的,是创设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阅读地图和教科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语言表达等活动,了解什么是地形剖面,如何确定地形剖面,以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意义,就是直观地了解某一方向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避免那种教师一步一步地讲述,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的单一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多种自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另外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 问题设计。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提出这两个问题,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例如,气候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分布图、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多为军事和城市建设所用)等。

2. 反馈设计。

(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韩国汉城地铁线路图”,完成教科书中的问题。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

(3)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但要求每个学生都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地图要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


相关文章

  •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教案1
  •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 ...查看


  • 地球仪和地图
  • 3.2地球仪和地图 第一课时: 导入: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在茫茫宇宙中不是静止的,它是在不停的运动着,所以毛泽东曾 有过"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地球这么大,要学习.研究和利用它,我们就必须借助工具--地 球仪 ...查看


  • 不出门便看遍天下美景
  • 不出门便看遍天下美景 各大卫星地图点评 从2005年Google公司一推出卫星地图服务就立刻吸引了一大批卫星地图的FANS.人们可以通过Google公司提供的卫星服务可以看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可以看到路上漫步的行人和行驶的小汽车,并且 ...查看


  • 各大卫星地图简介
  • 各大卫星地图网站简介 谷歌地球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期期中复习资料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初一地理上册期中复习 1.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学.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 ...查看


  • 地理-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汇总doc
  •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汇总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①特殊纬线 ...查看


  • 地理七年级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和地图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 ...查看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 ...查看


  • 新编地图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 新编地图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地图概括所形成的信息,运用符号缩绘于平面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2.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