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6月份微生物监测报告
1. 监测数据
1.1 2015年1-6月总共检测出322株,排名前十位详见表1:
图1 2015年1-6月份细菌前10名情况
1.2 我院常用药物对检测细菌的耐药和敏感情况 1.2.1大肠埃希菌
表2 我院常见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2 我院常见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2白假丝酵母
表3 我院常见药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3 我院常见药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3 铜绿假单胞菌
表4 我院常见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4我院常见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4溶血葡萄球菌
表5我院常见药物对溶血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5 我院常见药物对溶血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5光滑假丝酵母
表6我院常见药物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6 我院常见药物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6表皮葡萄球菌
表7我院常见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7 我院常见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7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8我院常见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8我院常见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8粪肠球菌(D群)
表9我院常见药物对粪肠球菌(D群) 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9我院常见药物对粪肠球菌(D群) 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9热带假丝酵母
表10 我院常见药物对热带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0 我院常见药物对热带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近平滑假丝酵母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近平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近平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肺炎克雷伯菌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2. 分析和小结
2.1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大肠埃希菌65株,位列第一位。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之一,可引起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膜炎、阑尾炎、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败血症等。感染常见部位是泌尿道、胆道等。目前,我院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达到35.38%,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觉,为防止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进一步增大,建议临床医师:1. 切勿选择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2.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情况下才可经验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3. 应参照药敏合理选用该类药物。
2.2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前十名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占了四位,分别是位居第二名白假丝酵母菌,第五名光滑假丝酵母菌,第九名热带假丝酵母菌和第十名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其发病率渐趋增高,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我院真菌检出率增高,不排除长期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三代带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从而诱发真菌感染的可能,应引起临床医师们的警觉。
2.3 2015年1-6月份,我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达到100%,克林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达到76.92%,应引起我院各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抗生素对表皮葡萄球、金葡菌耐药率上升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很大关联。针对这一情况,建议临床医师:1. 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2. 注意给药间隔,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予qd 给药
不但维持不了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且易产生耐药。
2.4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6株,我院常用药物中未出现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明显的情况,肺炎克雷伯菌(Kpn )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和头孢菌素酶(AmpC 酶)以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 ),对常用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率近期逐年增高,故应引起临床医师们的警觉。
2.5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2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株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1株。这三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一样同属非发酵菌。目前非发酵菌在G-杆菌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其耐药问题非常突出,不容忽视。该类菌在院内感染的分离率逐年升高,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因此,望医院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好其相应的工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泰能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天然耐药,因此针对这两种菌可选用对其敏感的四环素类或复方新诺明。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
2015年8月
11
2015年1-6月份微生物监测报告
1. 监测数据
1.1 2015年1-6月总共检测出322株,排名前十位详见表1:
图1 2015年1-6月份细菌前10名情况
1.2 我院常用药物对检测细菌的耐药和敏感情况 1.2.1大肠埃希菌
表2 我院常见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2 我院常见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2白假丝酵母
表3 我院常见药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3 我院常见药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3 铜绿假单胞菌
表4 我院常见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4我院常见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4溶血葡萄球菌
表5我院常见药物对溶血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5 我院常见药物对溶血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5光滑假丝酵母
表6我院常见药物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6 我院常见药物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6表皮葡萄球菌
表7我院常见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7 我院常见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7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8我院常见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8我院常见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8粪肠球菌(D群)
表9我院常见药物对粪肠球菌(D群) 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9我院常见药物对粪肠球菌(D群) 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9热带假丝酵母
表10 我院常见药物对热带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0 我院常见药物对热带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近平滑假丝酵母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近平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近平滑假丝酵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肺炎克雷伯菌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1.2.10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表11 我院常见药物对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图11 我院常见药物对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的敏感与耐药情况
2. 分析和小结
2.1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大肠埃希菌65株,位列第一位。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之一,可引起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膜炎、阑尾炎、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败血症等。感染常见部位是泌尿道、胆道等。目前,我院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达到35.38%,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觉,为防止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进一步增大,建议临床医师:1. 切勿选择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2.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情况下才可经验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3. 应参照药敏合理选用该类药物。
2.2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前十名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占了四位,分别是位居第二名白假丝酵母菌,第五名光滑假丝酵母菌,第九名热带假丝酵母菌和第十名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其发病率渐趋增高,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我院真菌检出率增高,不排除长期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三代带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从而诱发真菌感染的可能,应引起临床医师们的警觉。
2.3 2015年1-6月份,我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达到100%,克林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达到76.92%,应引起我院各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抗生素对表皮葡萄球、金葡菌耐药率上升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很大关联。针对这一情况,建议临床医师:1. 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2. 注意给药间隔,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予qd 给药
不但维持不了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且易产生耐药。
2.4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6株,我院常用药物中未出现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明显的情况,肺炎克雷伯菌(Kpn )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和头孢菌素酶(AmpC 酶)以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 ),对常用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率近期逐年增高,故应引起临床医师们的警觉。
2.5 2015年1-6月份我院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2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株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1株。这三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一样同属非发酵菌。目前非发酵菌在G-杆菌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其耐药问题非常突出,不容忽视。该类菌在院内感染的分离率逐年升高,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因此,望医院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好其相应的工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泰能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天然耐药,因此针对这两种菌可选用对其敏感的四环素类或复方新诺明。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
2015年8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