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教学涉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传递性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且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一、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起来进行知识传授活动,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捷径,也是影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其他途径不能替代的;②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和社会其他部门根本的区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实践活动应该是培养人的活动。在学校内部来说,培养人是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进行的,但是,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工作,它占的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上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只有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全面、妥善地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把学校办好。

二、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的目的的具体体现,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任务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教学任务是有层次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知识,具体体现为各门学科教材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和定理、法则及其体系。基本技能是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针对特定的具体任务或问题,经过多次的练习而形成的确保达到规定目标、合乎规定标准的操作系统。它由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部分构成。智慧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动的能力;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的肌肉运动的能力,它以明显的行动表现出来;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调节自己内部认知活动的技能。上述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做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就成为技巧。知识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

2、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现代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智能集中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创造才能是个体首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对问题作独特解答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学过程尤其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学还要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体力。

3、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学工作自身规律性的体现。教师进行教学,始终会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影响学生,教书与育人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审美性因素,既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其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既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上述四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力是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是方向,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尽管这一理想目标未必能实现,或者说实现的程度会因人而异,但它始终是我们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教学涉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传递性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且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一、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起来进行知识传授活动,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捷径,也是影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其他途径不能替代的;②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和社会其他部门根本的区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实践活动应该是培养人的活动。在学校内部来说,培养人是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进行的,但是,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工作,它占的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上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只有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全面、妥善地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把学校办好。

二、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的目的的具体体现,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任务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教学任务是有层次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知识,具体体现为各门学科教材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和定理、法则及其体系。基本技能是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针对特定的具体任务或问题,经过多次的练习而形成的确保达到规定目标、合乎规定标准的操作系统。它由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部分构成。智慧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动的能力;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的肌肉运动的能力,它以明显的行动表现出来;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调节自己内部认知活动的技能。上述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做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就成为技巧。知识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

2、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现代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智能集中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创造才能是个体首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对问题作独特解答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学过程尤其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学还要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体力。

3、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学工作自身规律性的体现。教师进行教学,始终会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影响学生,教书与育人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审美性因素,既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其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既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上述四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力是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是方向,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尽管这一理想目标未必能实现,或者说实现的程度会因人而异,但它始终是我们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关文章

  • 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 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作者:雷安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9期 摘 要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实施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于90年代后期逐渐引入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本研究基于两 ...查看


  •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1.课程的性质 幼儿教育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和幼儿教育学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 ...查看


  • 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再论
  • 摘 要: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在外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里,"任务"则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在开展& ...查看


  •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 [篇一: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ghkt201306 主持人:徐萍 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 ...查看


  •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摘 要]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驱动力和学习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并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实现自主学习.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 学生发展 教学方式改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 ...查看


  • 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6.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 第六章 教学(上)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大,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较多,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等.本章需要注意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有:教学的内涵.教学的意义.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等.其中,教学的意义.教学过程的概念及特点 ...查看


  • 教学法论文论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 教学法论文 学 校: 姓 名: 培训班级: 培训学号: 东北师范大学 陈凯 08级5班 77 论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中小学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 ...查看


  • 基础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及规范
  • 基础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ZB110010) 一.课程名称:现代大学英语 二.课程管理:语言学教研室 三.教学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四.教学时数:总时数60其中课堂讲授 45节,教学实践 15 节. 五.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查看


  •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 目 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