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因其历史悠久

汉字因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且经历了数千年的发

展,到现代汉字这个平面上,呈现给我们的是大量的形近字、音近字,字与字之间区别很小,极其容易导致写错字、别字。而且儿童感知具有笼统的特点,不能精确地辨认字形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错别字问题就成了令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个字形,不惜花费很多时间,也不惜杜撰很多故事,有时候难免出现为研究汉字的人所诟病的“教会了一个,混乱了一批”的现象。汉字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汲取汉字学的科学成果指导教学,将会是汉字教学的大趋势。并且,利用科学的汉字知识进行教学,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以书写中常常会出错的“及”“武”“夏”“冒”等字为例进行说明。

1. 及与乃

“及”字的笔顺根据1997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第一笔是“丿”,而跟其字形相似的“乃”首笔是“ ”,这两个字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考试当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首笔应该是什么”。笔者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部首检索中,这两个字的首笔均为“丿”。《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跟《现代汉语词典》不统一的状况也恰恰说明汉字处理的不易,而这种不易又使得汉字教学变得无所适从。如果能够从现代汉字这个共时的平面转移一下视角,换用历时的分析来看这两个字形,就会豁然开朗。

“及”的甲骨文为① ,像是用手抓住一个人,本义是逮,赶上,现在常说“及格”,就是逮住那条合格的线;追及,就是追着赶上等。其形体变化的序列为:② ③ ④ ,①②字形基本相似,表示手的部分和表示人的部分相接;字形③为了显示这个字是两部分组成,第二笔和第三笔之间呈现断笔;而字形④则彻底连接为一个笔画。故而,直到现在,一些研究古文字的书籍中,“及”的笔画数都是四画(《现代汉语词典》为三画)。 “乃”的形体演化序列为:① ② ③ ,字形①用弯曲的笔画表示出气之艰难,在古代汉语中凡是用“乃”的地方,都表示经过慎重思考而郑重其事的意思。常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发语词等虚化的词。从其字形演化来看,起先并没有“丿”,是后来字形发展中加上去的一笔。

基于此,再看《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规定就会恍然大悟,“及”字首笔为“丿”,那是人字的首笔;“乃”字首笔不是“丿”,那是因为这个笔画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同样,从“及”的字如极、级、汲等,从“乃”的字如仍、扔等也是按照上述笔顺规则来写的。

使用这种历时追溯的方法,可以解决汉字教学中的其他好多问题。

2. 武

武是一个易错字,学生容易写成 ,这个字的难点就是帮助学生记住右边是弋,而不是戈,而“武”的意义又跟戈(戈的意思是兵器)有关,因此,如何讲解才能使学生记住这个字,是一件难办的事情。我们不妨通过历时溯源的方式来完成字的识记。字的形体序列为:① ② ③ ④ 。从这个序列很清楚地看到“武”字的首笔是戈字首笔的变化,而“武”字的第二笔则是戈字“ ”的变化,“武”字在从戈的字中是唯一的一个特殊变体。

3. 夏

“夏”也是一个易错字,学生易写作 ,即上部写作“百”。事实上,“夏”从 (读为shǒu),从夂。在《说文解字》中, 是一个部首字,是脑袋的象形。从 的字有首、页(页的繁体字)、戛、夏等。

“夏”字的形体变化如下:① ② ③夏,是一个手足俱全的人的形体。古代汉民族的自称,也称华夏、诸夏等。“夏”,大的意思,世界上各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

至今犹有“大民族主义”等思想,古人亦如此。因此,古代汉民族也自称为“夏”,迄今这一说法仍在沿用。现在用为夏天的“夏”是意义的假借。

可见,讲清了“ ”,整个“夏”字上部就清楚了,其中的两横是“目(眼睛)”的形体的描摹。

4. 冒

“冒”字学生易把上部写作“曰”或“日”,而事实上,这个字的上部是不封口的,写作“冃(读为mào)”。这样的字在小学阶段会学到冒、冕、帽等,其上部都是从“冃”。

冒字演变序列为:① ② ③ ④ ,字从目有所蒙,上部跟“曰”或“日”无关。 跟“冃”意义相关的部首有“冖(读为mì)”,从“冖”的字如冠、冥,前者表示帽子,后者表示幽暗。还有“ (读为mǎo)”,从“ ”的字如冡、蒙、朦、矇、曚、濛等,这些字都表示模糊不清楚。而从冃、冖、 的这些字的义素中含有覆盖、蒙蔽、模糊,或者帽子等意义。

从历史溯源的角度,我们还可以分析好多常常会出错的字形,比如肺、象等的形体,在此不一一列举。

汉字因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且经历了数千年的发

展,到现代汉字这个平面上,呈现给我们的是大量的形近字、音近字,字与字之间区别很小,极其容易导致写错字、别字。而且儿童感知具有笼统的特点,不能精确地辨认字形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错别字问题就成了令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个字形,不惜花费很多时间,也不惜杜撰很多故事,有时候难免出现为研究汉字的人所诟病的“教会了一个,混乱了一批”的现象。汉字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汲取汉字学的科学成果指导教学,将会是汉字教学的大趋势。并且,利用科学的汉字知识进行教学,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以书写中常常会出错的“及”“武”“夏”“冒”等字为例进行说明。

1. 及与乃

“及”字的笔顺根据1997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第一笔是“丿”,而跟其字形相似的“乃”首笔是“ ”,这两个字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考试当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首笔应该是什么”。笔者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部首检索中,这两个字的首笔均为“丿”。《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跟《现代汉语词典》不统一的状况也恰恰说明汉字处理的不易,而这种不易又使得汉字教学变得无所适从。如果能够从现代汉字这个共时的平面转移一下视角,换用历时的分析来看这两个字形,就会豁然开朗。

“及”的甲骨文为① ,像是用手抓住一个人,本义是逮,赶上,现在常说“及格”,就是逮住那条合格的线;追及,就是追着赶上等。其形体变化的序列为:② ③ ④ ,①②字形基本相似,表示手的部分和表示人的部分相接;字形③为了显示这个字是两部分组成,第二笔和第三笔之间呈现断笔;而字形④则彻底连接为一个笔画。故而,直到现在,一些研究古文字的书籍中,“及”的笔画数都是四画(《现代汉语词典》为三画)。 “乃”的形体演化序列为:① ② ③ ,字形①用弯曲的笔画表示出气之艰难,在古代汉语中凡是用“乃”的地方,都表示经过慎重思考而郑重其事的意思。常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发语词等虚化的词。从其字形演化来看,起先并没有“丿”,是后来字形发展中加上去的一笔。

基于此,再看《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规定就会恍然大悟,“及”字首笔为“丿”,那是人字的首笔;“乃”字首笔不是“丿”,那是因为这个笔画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同样,从“及”的字如极、级、汲等,从“乃”的字如仍、扔等也是按照上述笔顺规则来写的。

使用这种历时追溯的方法,可以解决汉字教学中的其他好多问题。

2. 武

武是一个易错字,学生容易写成 ,这个字的难点就是帮助学生记住右边是弋,而不是戈,而“武”的意义又跟戈(戈的意思是兵器)有关,因此,如何讲解才能使学生记住这个字,是一件难办的事情。我们不妨通过历时溯源的方式来完成字的识记。字的形体序列为:① ② ③ ④ 。从这个序列很清楚地看到“武”字的首笔是戈字首笔的变化,而“武”字的第二笔则是戈字“ ”的变化,“武”字在从戈的字中是唯一的一个特殊变体。

3. 夏

“夏”也是一个易错字,学生易写作 ,即上部写作“百”。事实上,“夏”从 (读为shǒu),从夂。在《说文解字》中, 是一个部首字,是脑袋的象形。从 的字有首、页(页的繁体字)、戛、夏等。

“夏”字的形体变化如下:① ② ③夏,是一个手足俱全的人的形体。古代汉民族的自称,也称华夏、诸夏等。“夏”,大的意思,世界上各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

至今犹有“大民族主义”等思想,古人亦如此。因此,古代汉民族也自称为“夏”,迄今这一说法仍在沿用。现在用为夏天的“夏”是意义的假借。

可见,讲清了“ ”,整个“夏”字上部就清楚了,其中的两横是“目(眼睛)”的形体的描摹。

4. 冒

“冒”字学生易把上部写作“曰”或“日”,而事实上,这个字的上部是不封口的,写作“冃(读为mào)”。这样的字在小学阶段会学到冒、冕、帽等,其上部都是从“冃”。

冒字演变序列为:① ② ③ ④ ,字从目有所蒙,上部跟“曰”或“日”无关。 跟“冃”意义相关的部首有“冖(读为mì)”,从“冖”的字如冠、冥,前者表示帽子,后者表示幽暗。还有“ (读为mǎo)”,从“ ”的字如冡、蒙、朦、矇、曚、濛等,这些字都表示模糊不清楚。而从冃、冖、 的这些字的义素中含有覆盖、蒙蔽、模糊,或者帽子等意义。

从历史溯源的角度,我们还可以分析好多常常会出错的字形,比如肺、象等的形体,在此不一一列举。


相关文章

  • 孙中山先生的汉字观
  • 中山先生的<治国方略>一文中,有"以作文为证"一章,主要阐述了文法.文理之学的重要性,而开头部分,作者则用了占全章三分之一的篇幅,对汉字的历史功绩.汉字的作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作了精当的概括性阐述,今天读 ...查看


  • 汉字是国人的骄傲
  • 汉字是国人的骄傲 记得大学时代,在上工艺美术史课的时候,曾一度着迷于青铜器的纹案.因为忽略了青铜器内的金文,对汉字深入了解的机会擦肩而过.近几年,逐渐接触汉字的信息多了起来,深深感到汉字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远. 汉字是由最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 ...查看


  • 汉字书法.书写与计算机
  •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 黄惇 汉字书法.书写与计算机 ---由汉字书写的衰退所想到的 黄惇 [内容提要] 本文从书法艺术在中国艺术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谈起,追遡了百年来汉字所受到的磨难.计算机的运用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汉字的先进性,但同时 ...查看


  • 汉字与文化 1
  • 1.谈谈汉字在解读文化方面的优势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汉字在诸多方面都和中国人息息相关.包括审美.思维.思想等等方面都对中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1)汉字不同于拼音等其他载体,它是由音.形.意组成.比起其他 ...查看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查看


  • 关于开发许慎文化资源的规划构想
  • 许 慎 文 化 许慎,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召陵(今属河南省漯河市)人.他编纂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字典,又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 ...查看


  • 汉字发展历史
  •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汉字有八部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 ...查看


  • 专题 汉字
  • <专题 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构造.魅力(三美).趣味.现状等: 2.学会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和探究规律,并用文字.图画等展示学习成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 ...查看


  • 汉字对维护中国统一的作用
  • 汉字对维护中国统一的作用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二大万里长城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作用,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它是由汉族人民创造并使用的文字. 汉字,亦称 ...查看


  •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 韦利丹--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2.通过活动,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