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_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

我们WE

卷首语 《杭州》杂志社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许勤华

编委会副主任

胡征宇 应雪林 李建国 何利松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江 山 李海松 张安胜 陈寿田 林乃炼 范永晨 周 钢 郑一力赵欣浩 俞琳波 姜国法 娄火明 骆安全 顾敏达 徐海初 高仪方郭 坚 黄国兴 董文吉

社 长 江 山

总 编 林乃炼

执行总编 李 勇

副 总 编 陈冬梅

编务统筹 林 军

编 辑 俞春江

美术指导 叶彬松

美 编 余家富

编辑电话 85179834 85066039 85179860 85179837 发行电话 85176850

传 真 85103620

编辑出版 《杭州》杂志社

社 址 杭州市延安路472号

邮政编码 310006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网 址 生活品质网(www.cityhz.com)出版日期 2010年8月18日

国内统一刊号 CN33-1361/D

本期定价 5元

本刊协办单位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商业资产经营公司

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钱江世纪城·宁围镇

杭州财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8广告代理 杭州金年华广告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 85211164

印 刷 杭州市市级机关文印中心2新型城市化:

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

城市作为人口集聚的产物,其产生的动因有经济需要、政治治理和军事功能等。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农业文明不需要在城市中发展,政治和军事因素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远远大于经济因素。18世纪工业文明在西方兴起之后,经济因素(工业化) 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定力量,工业化与城市化从此步入“正循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上的松动和工业化的腾飞,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25年间,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即城市人口增加1000万人),由不到20%飙升至2009年的46.6%。一个有着13亿人的国家,其1/4的人口在1/4个世纪内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未来的1/4世纪可能还将有1/4人口进入城市。这是怎样的城市化速度?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什么样的城市是美好的?许多不倦探索城市发展的学者,无论是霍华德,还是柯布西耶,或者是雅各布斯,每一次,他们都使我们更新对城市的认识,但每一次我们也都看到了思维的局限。“理想城市”如同乌托邦,只存在于一定假设前提下,我们可以趋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历史也反复证明,在城市学中,没有一种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国家、不同的自然社会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遇到的城市病症状不同,根源也不同,不可能采用一种解决办法。正如有学者指出:“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有它自己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城市改造成一个美好的终极蓝图,而是通过一种有节制的干预,促使它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模型选择上,既要参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本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同时更要考虑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城市化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居民居住空间的转移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经济生活的改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提高才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城乡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杭州开始了“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实践,正式确立了“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目标——按照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的思路,以加快副城、组团、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构建市域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抓手,加快推进8城区与5县(市)捆绑式发展,推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根据这样的历史定位和前瞻思维,杭州迅速开展了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在未来的杭州市域范围内,将形成“中心城+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从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到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到统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基层党建新格局……,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蓝图,正在杭州这方秀美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我们WE

卷首语 《杭州》杂志社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许勤华

编委会副主任

胡征宇 应雪林 李建国 何利松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江 山 李海松 张安胜 陈寿田 林乃炼 范永晨 周 钢 郑一力赵欣浩 俞琳波 姜国法 娄火明 骆安全 顾敏达 徐海初 高仪方郭 坚 黄国兴 董文吉

社 长 江 山

总 编 林乃炼

执行总编 李 勇

副 总 编 陈冬梅

编务统筹 林 军

编 辑 俞春江

美术指导 叶彬松

美 编 余家富

编辑电话 85179834 85066039 85179860 85179837 发行电话 85176850

传 真 85103620

编辑出版 《杭州》杂志社

社 址 杭州市延安路472号

邮政编码 310006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网 址 生活品质网(www.cityhz.com)出版日期 2010年8月18日

国内统一刊号 CN33-1361/D

本期定价 5元

本刊协办单位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商业资产经营公司

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钱江世纪城·宁围镇

杭州财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8广告代理 杭州金年华广告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 85211164

印 刷 杭州市市级机关文印中心2新型城市化:

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

城市作为人口集聚的产物,其产生的动因有经济需要、政治治理和军事功能等。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农业文明不需要在城市中发展,政治和军事因素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远远大于经济因素。18世纪工业文明在西方兴起之后,经济因素(工业化) 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定力量,工业化与城市化从此步入“正循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上的松动和工业化的腾飞,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25年间,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即城市人口增加1000万人),由不到20%飙升至2009年的46.6%。一个有着13亿人的国家,其1/4的人口在1/4个世纪内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未来的1/4世纪可能还将有1/4人口进入城市。这是怎样的城市化速度?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什么样的城市是美好的?许多不倦探索城市发展的学者,无论是霍华德,还是柯布西耶,或者是雅各布斯,每一次,他们都使我们更新对城市的认识,但每一次我们也都看到了思维的局限。“理想城市”如同乌托邦,只存在于一定假设前提下,我们可以趋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历史也反复证明,在城市学中,没有一种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国家、不同的自然社会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遇到的城市病症状不同,根源也不同,不可能采用一种解决办法。正如有学者指出:“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有它自己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城市改造成一个美好的终极蓝图,而是通过一种有节制的干预,促使它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模型选择上,既要参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本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同时更要考虑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城市化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居民居住空间的转移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经济生活的改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提高才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城乡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杭州开始了“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实践,正式确立了“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目标——按照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的思路,以加快副城、组团、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构建市域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抓手,加快推进8城区与5县(市)捆绑式发展,推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根据这样的历史定位和前瞻思维,杭州迅速开展了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在未来的杭州市域范围内,将形成“中心城+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从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到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到统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基层党建新格局……,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蓝图,正在杭州这方秀美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文章

  •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准城镇化问题,大城市病问题,生态资源问题,城市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为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城市持续稳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走出一条新型的适合中 ...查看


  • 2014年肇庆继续教育网继续教育公需课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 2014年肇庆继续教育网继续教育公需课: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一.什么是城镇化?为何要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断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过 ...查看


  • 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简新华, 向琳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一条由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 ...查看


  • 探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
  •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路径探讨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指导教师 龙丽民 作 者 马亚利 摘要:分析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从城市格局.产业体系.支撑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 ...查看


  • 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特点分析
  •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概念,从概念的界定延伸到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内涵的分析,继而较为深入地对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最终从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特点及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 ...查看


  •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倪鹏飞 内容提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 "全面.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 ...查看


  • 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 [摘 要]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城市现代化必须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现在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差别已不是城市人口的比重和区域的大小,而在于创新力的强弱:竞争优势不仅仅在于实物资源拥有水平,而在于创新资本的集聚能力.建设 ...查看


  • 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 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读<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有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传统文化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到新的适宜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然而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 ...查看


  • 价值与方法--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探索
  • ISSUE 1 FEB. 2015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32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106 罗震东, 耿磊, 何鹤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