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70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健全城乡规划监督体制,强化城乡规划行政监督,形成快速反馈、有效监督和及时处理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督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督察,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区的城乡规划

工作进行督察,重点督察设市城市。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督察。城乡规划督察员对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定期不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提交城乡规划督察报告,及时报告督察中发现的重大情况。省城市规划督察员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城乡规划督察日常工作。

第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高效为民的原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选派

第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熟悉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熟悉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具备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坚持原则,忠实履行职责,在以往工作经历中未受过任何处分。

第七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人选采用公开向社会招考或由有关部门推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商政府人事部门审定的方式录用。

第八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任命并正式行文通知派驻地。

第三章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和方式

第九条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是否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

(二)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上一层次规划、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

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的执行情况;

(四)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的提出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五)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六)建设项目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七)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资质条件和有关要求;

(八)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城乡规划督察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重点在事前、事中采取专项督察、专案督察、驻点督察和巡察等方式进行,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当组成2人以上城乡规划督察组开展督察。

第四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督察工作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加派驻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的涉及城乡规划事项的各类会议;

(二)调阅或者复制涉及督察事项的各类文件和资料;

(三)约谈知情人或要求被督察的单位及有关人员就督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进入建设项目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五)制止派驻地审批、实施违反上位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城乡规划;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措施。

第十二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城乡规划督察员列席以下会议: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类涉及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内容的会议,对派驻地城乡规划有重大影响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审查会议以及相关业务会议。

第十三条 被督察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对依法开展的督察工作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对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和情况,应当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推诿、拒绝、隐匿和伪造。城乡规划督察员进入建设项目现场应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监督检查证》。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城乡规划督察员要求提供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审批和许可资料、群众投诉举报资料等资料,并向城乡规划督察员开放浏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定期对督察工作进行小结,年度进行工作总结;对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有督察不力或不作为、渎职失职,擅自越权、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视其情节轻重由监察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 督察意见的处置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后,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理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意见书》(以下简称《督察意见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督察意见书》后,应当及时对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反馈城乡规划督察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上报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七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置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处置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

违法违规行为所在地政府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必须按要求认真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和整改结果反馈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对《整改通知书》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申请复核。受理复核的单位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八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整改通知书》后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或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处理,依照违反城乡规划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

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明确专人作为联系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联络员,并将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办公电话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70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健全城乡规划监督体制,强化城乡规划行政监督,形成快速反馈、有效监督和及时处理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督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督察,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区的城乡规划

工作进行督察,重点督察设市城市。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督察。城乡规划督察员对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定期不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提交城乡规划督察报告,及时报告督察中发现的重大情况。省城市规划督察员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城乡规划督察日常工作。

第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高效为民的原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选派

第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熟悉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熟悉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具备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坚持原则,忠实履行职责,在以往工作经历中未受过任何处分。

第七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人选采用公开向社会招考或由有关部门推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商政府人事部门审定的方式录用。

第八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任命并正式行文通知派驻地。

第三章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和方式

第九条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是否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

(二)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上一层次规划、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

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的执行情况;

(四)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的提出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五)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六)建设项目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七)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资质条件和有关要求;

(八)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城乡规划督察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重点在事前、事中采取专项督察、专案督察、驻点督察和巡察等方式进行,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当组成2人以上城乡规划督察组开展督察。

第四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督察工作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加派驻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的涉及城乡规划事项的各类会议;

(二)调阅或者复制涉及督察事项的各类文件和资料;

(三)约谈知情人或要求被督察的单位及有关人员就督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进入建设项目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五)制止派驻地审批、实施违反上位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城乡规划;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措施。

第十二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城乡规划督察员列席以下会议: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类涉及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内容的会议,对派驻地城乡规划有重大影响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审查会议以及相关业务会议。

第十三条 被督察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对依法开展的督察工作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对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和情况,应当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推诿、拒绝、隐匿和伪造。城乡规划督察员进入建设项目现场应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监督检查证》。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城乡规划督察员要求提供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审批和许可资料、群众投诉举报资料等资料,并向城乡规划督察员开放浏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定期对督察工作进行小结,年度进行工作总结;对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有督察不力或不作为、渎职失职,擅自越权、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视其情节轻重由监察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 督察意见的处置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后,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理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意见书》(以下简称《督察意见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督察意见书》后,应当及时对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反馈城乡规划督察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上报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七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置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处置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

违法违规行为所在地政府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必须按要求认真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和整改结果反馈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对《整改通知书》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申请复核。受理复核的单位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八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整改通知书》后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或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处理,依照违反城乡规划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

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明确专人作为联系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联络员,并将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办公电话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章

  •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 加固"四梁八柱"
  • 挥锹铲土填入树坑,培实新土堆起围堰,阳春三月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接连种下了一颗颗树苗-- 这正如在中国广袤土地上展开的绿色发展新实践:理念"生根发芽",成效"破土而出". " ...查看


  • 四川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
  •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304号 <四川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已经2015年12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尹力 2016年2月3日 四川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 第一条 ...查看


  •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与实施,促进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查看


  •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2008-12-20 15:11:06 1.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规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受到党中央 ...查看


  • 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 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200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查看


  • [贵州省食品农产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 据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贵州省食品农产品销售监督管理 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7月1日将正式实施. <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不得销售下列 食用农产品:含有国家 ...查看


  • 中央四次环保督查,都在检查什么?
  • 中央四次环保督查,都在检查什么?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8个省.自治区,累计交办转办群众举报13826件:相关地区立案处罚2115家,处罚金额9449.24万元:立案侦查122件,拘留146人:约谈1113人,问责179 ...查看


  • [法律法规]贵阳市城乡规划条例
  • [阅读全文] 2010年8月25日贵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0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经济社 ...查看


  • 贵阳市城乡规划条例
  •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20101130(颁布时间) 20110301(实施时间) 贵阳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0年8月25日贵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0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