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经验

北大三院儿科主任童笑梅——

我的育儿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 童笑梅/口述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整理

《健康时报》 ( 2007-09-27 第17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童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擅治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周二下午出诊。

图为童笑梅和她的儿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童笑梅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儿子,在养育孩子的15年里,她并没有给儿子以特别的关照,儿子从小到大,发烧感冒从来没有输过液。

不要太关注孩子

在门诊中,我常常发现,对于婴幼儿出汗、哭闹、打嗝、放屁等生理现象,有的家长经常以为是孩子生病了,竟抱来让医生做检查。我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这样过度关注。我的儿子15岁了,身高1.85米,高高壮壮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他是靠能吃能睡,“没心没肺”地长大。

儿子13岁以后长得特别快,一年就长了近20厘米,连膝关节周围的皮肤都快被撑裂了。他在1岁半以前吃过钙,之后因为他食欲很好,饮食平衡,就再没吃过任何营养品。

发烧从不输液

儿子小时候也总生病,时常发烧、感冒,也得过手足口病、风疹等,但我从没给他输过液,也很少打针。

儿子上幼儿园以后,有一次生病发烧一直烧了四五天,我没有急着给他打点滴,而是坚持用中药来治疗。相比之下,现在许多孩子一发烧就打点滴,导致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较严重,这与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发烧病情有很大关系。许多家长希望一看医生、一吃药,孩子立刻就能退烧。这也是不可能的!疾病总要有一个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

有的家长等不及让孩子把一个疗程的药吃完,就抱着孩子换医院、换大夫,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发烧别急着输液,退烧需要过程,控制好体温,别让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然后遵医嘱吃完三天的药,三天内如果出现新症状再去看医生。

三口之家的“三角”关系

孩子的生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我儿子学习成绩不是班上最好的,也没有哪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但他从小就懂得与人分享,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

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的心态,这得益于我们一家三口的“等边三角形”关系。我们家实行平均分配,比如我买了9个苹果,每次都是挑选三个同等大小的进行分配,不会把最大、最好的留给孩子。

分享是我们家的传统,比如,孩子礼让长辈吃东西,长辈要真心接受。如果总是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孩子,他得到的可能只是一个苹果、一块肉、一杯饮料,但损失的却是与人分享的人生态度,他会变得万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维系“等边三角形”关系,母亲摆正位置很重要,母亲是“黏合剂”。儿子15岁了,是1.85米的大小伙子了,还会陪着父母去逛超市、逛女装店等,并对审美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我们也会认真参考他的观点。

我们和孩子保持着平等的“朋友关系”。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转播时,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去参加上海夏令营的火车上,于是大半夜打电话把我和他爸叫起来替他看球赛。我们打起精神看球,用手机进行短信直播,保证他们在火车上也能“看”世界杯,儿子因此赢得了同学们的羡慕目光。

婴幼护理知识点拨

婴幼儿发烧“护理宝典”

婴幼儿的身体摸起来热热的,是不是发烧了?

孩子体温稍微有点高时,千万别急着去医院或要求医师打退烧针。发烧时只要宝宝精神及活动力尚佳,不需要立即送医院,只需随时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家中常备退烧药,体温升到38.5℃以上,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再尽快到医院找儿科医师检查。

婴幼儿脸红红的,活力、食欲都差,是发烧了吗?

体温大于38℃时(腋温)称为发烧。一般来说,发烧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

婴幼儿高热惊厥时家长如何处理?

婴幼儿发热38.5℃以上,特别是39℃以上的高热时易发生惊厥。

当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可先用拇指按压人中;积极降温,通风保暖的同时松解衣被,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解开患儿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儿侧卧,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入;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可用手帕、布垫折成条状或裹勺柄置于上下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服用退热剂和止惊药(阿苯片);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儿童腹泻重在“养”

孩子腹泻先查清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再对症下药。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尿量是衡量孩子缺不缺水的一大标志,尿量没有减少说明孩子身体还不缺水。如果腹泻引起少尿甚至无尿,则说明严重缺水,也可用自制的咸米汤或糖盐水进行口服补液。

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调养肠胃。饮食品种要相对单一,量要少,不再给肠胃增加负担。应增加流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条和稀粥等,易于消化吸收。

适当添加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和B,还起到止泻、收敛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鸡蛋羹有收敛作用,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

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要注意少食多餐,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香蕉和梨等水果不可多吃。

小儿秋季腹泻大多数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无效。可用葛根芩连、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口服,以抗炎祛毒,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一般情况下,如果腹泻次数不多,可正常哺乳,不用禁食。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切忌过早食用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健康时报》 ( 2007-09-27 第17版 )

北大三院儿科主任童笑梅——

我的育儿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 童笑梅/口述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整理

《健康时报》 ( 2007-09-27 第17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童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擅治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周二下午出诊。

图为童笑梅和她的儿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童笑梅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儿子,在养育孩子的15年里,她并没有给儿子以特别的关照,儿子从小到大,发烧感冒从来没有输过液。

不要太关注孩子

在门诊中,我常常发现,对于婴幼儿出汗、哭闹、打嗝、放屁等生理现象,有的家长经常以为是孩子生病了,竟抱来让医生做检查。我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这样过度关注。我的儿子15岁了,身高1.85米,高高壮壮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他是靠能吃能睡,“没心没肺”地长大。

儿子13岁以后长得特别快,一年就长了近20厘米,连膝关节周围的皮肤都快被撑裂了。他在1岁半以前吃过钙,之后因为他食欲很好,饮食平衡,就再没吃过任何营养品。

发烧从不输液

儿子小时候也总生病,时常发烧、感冒,也得过手足口病、风疹等,但我从没给他输过液,也很少打针。

儿子上幼儿园以后,有一次生病发烧一直烧了四五天,我没有急着给他打点滴,而是坚持用中药来治疗。相比之下,现在许多孩子一发烧就打点滴,导致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较严重,这与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发烧病情有很大关系。许多家长希望一看医生、一吃药,孩子立刻就能退烧。这也是不可能的!疾病总要有一个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

有的家长等不及让孩子把一个疗程的药吃完,就抱着孩子换医院、换大夫,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发烧别急着输液,退烧需要过程,控制好体温,别让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然后遵医嘱吃完三天的药,三天内如果出现新症状再去看医生。

三口之家的“三角”关系

孩子的生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我儿子学习成绩不是班上最好的,也没有哪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但他从小就懂得与人分享,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

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的心态,这得益于我们一家三口的“等边三角形”关系。我们家实行平均分配,比如我买了9个苹果,每次都是挑选三个同等大小的进行分配,不会把最大、最好的留给孩子。

分享是我们家的传统,比如,孩子礼让长辈吃东西,长辈要真心接受。如果总是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孩子,他得到的可能只是一个苹果、一块肉、一杯饮料,但损失的却是与人分享的人生态度,他会变得万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维系“等边三角形”关系,母亲摆正位置很重要,母亲是“黏合剂”。儿子15岁了,是1.85米的大小伙子了,还会陪着父母去逛超市、逛女装店等,并对审美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我们也会认真参考他的观点。

我们和孩子保持着平等的“朋友关系”。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转播时,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去参加上海夏令营的火车上,于是大半夜打电话把我和他爸叫起来替他看球赛。我们打起精神看球,用手机进行短信直播,保证他们在火车上也能“看”世界杯,儿子因此赢得了同学们的羡慕目光。

婴幼护理知识点拨

婴幼儿发烧“护理宝典”

婴幼儿的身体摸起来热热的,是不是发烧了?

孩子体温稍微有点高时,千万别急着去医院或要求医师打退烧针。发烧时只要宝宝精神及活动力尚佳,不需要立即送医院,只需随时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家中常备退烧药,体温升到38.5℃以上,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再尽快到医院找儿科医师检查。

婴幼儿脸红红的,活力、食欲都差,是发烧了吗?

体温大于38℃时(腋温)称为发烧。一般来说,发烧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

婴幼儿高热惊厥时家长如何处理?

婴幼儿发热38.5℃以上,特别是39℃以上的高热时易发生惊厥。

当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可先用拇指按压人中;积极降温,通风保暖的同时松解衣被,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解开患儿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儿侧卧,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入;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可用手帕、布垫折成条状或裹勺柄置于上下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服用退热剂和止惊药(阿苯片);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儿童腹泻重在“养”

孩子腹泻先查清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再对症下药。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尿量是衡量孩子缺不缺水的一大标志,尿量没有减少说明孩子身体还不缺水。如果腹泻引起少尿甚至无尿,则说明严重缺水,也可用自制的咸米汤或糖盐水进行口服补液。

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调养肠胃。饮食品种要相对单一,量要少,不再给肠胃增加负担。应增加流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条和稀粥等,易于消化吸收。

适当添加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和B,还起到止泻、收敛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鸡蛋羹有收敛作用,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

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要注意少食多餐,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香蕉和梨等水果不可多吃。

小儿秋季腹泻大多数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无效。可用葛根芩连、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口服,以抗炎祛毒,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一般情况下,如果腹泻次数不多,可正常哺乳,不用禁食。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切忌过早食用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健康时报》 ( 2007-09-27 第17版 )


相关文章

  • 妈妈们分享的育儿经验
  • 妈妈们分享的育儿经验 前言:早教其实非常的重要,方法得当的话对孩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很有好处.但是家长们总是强迫孩子学习什么是不正确的方法,每家的孩子情况都不相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最近北京的就召开了相关的集会,将妈妈们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 ...查看


  • 育儿经验: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育儿教育
  • 育儿经验: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育儿教育 很多父母虐待自己亲生孩子的案例,仔细去读,你都会发现,那被虐待的孩子小时候都不是由父母亲自养育的,最常见的情况是,他们由老家的爷爷奶奶 (或姥爷姥姥)带到三岁以后,才交回父母手里.父母可能认 ...查看


  • 育儿心得感想3篇
  • 育儿心得感想3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育儿就成了家长的头等大事了, 育儿心得范文1: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把孩子生下,不光要把他们养育长大,更负有教育他们成人的重责.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所以我觉得父 ...查看


  • 母婴杂志资源
  • 类别logo杂志介绍 <时尚育儿>杂志创刊于2000年,经过10年的发展和变革,她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受妈妈欢迎的育儿杂志之一.杂志内 容涵盖孕产保健和0~3宝宝健康.教育.生活等,每月为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育儿资讯及知识,帮助过无数 ...查看


  • 家长育儿经验总结
  • 家长育儿经验总结 家长育儿经验总结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但更是家庭的希望.父母都希望把家中唯一的小宝宝精心培育好,使他有强壮的体魄.最佳的智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从儿子出生的那天开始,让我们对"可怜天下父母心" ...查看


  • 育儿经验分享
  • 育儿经验分享 育儿是一门学问,不同方式的幼儿教育会塑造出不一样性格和品格的人,很多人都认为小孩子对于小时候发生的事情都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事实上则相反,幼时的经历将会在一个人的大脑深处留下记忆点,在之后的成长中将被潜移默化的带动出来.而面对家 ...查看


  • 育儿经验:列举幼儿儿童夏天的常见疾病-育儿健康
  • 育儿经验:列举幼儿儿童夏天的常见疾病-育儿健康 夏日伴随着煦暖的和风与妖娆的花朵加快了到来的脚步,孩子们在体验夏日,感受快乐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夏日里种种潜藏的危险„„夏天了吗?旅行.散步.晒晒太阳,但是您是不是也已经做好帮助孩子们预防夏日里 ...查看


  • 育儿网站微博产品分析
  • 问题的解答,育儿经验的分享,好友情感的交流,从微博的产品形态来看,都能解决.发条育儿知识.育儿经验,能快速传播到需要的人那里:提个育儿问题,能迅速有人给予解答--.但是,深入分析却发现,依靠用户自发的使用微博,完全达不到微博所理应发挥的效果 ...查看


  • 我的育儿经验分享
  • 我的育儿经验分享 长沙市雨花区 黎托小学 2年级1班 杨鑫浩家长 导读:孩子是一张白纸,因此需要家长从生活.学习.尊师重道.与人交往等众多方面加以教导.我想用图文并茂的演讲稿形式,摆脱书面语言的单调叙述,以求用简洁明了的生活图片来分享自己教 ...查看


  • 家庭育儿经验交流演讲稿
  • 家庭育儿经验交流 演讲稿 各位老师.家长,大家好:我是***同学的爸爸,很荣幸受邀作为这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的家长代表跟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些教育小孩子的体会.由于我是一名IT工程师,受职业的影响,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会比其他家长要少一些,辅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