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幸福的感悟--基于一部名著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最大的幸福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近些天我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谈不上是一部名著,但是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深入浅出的叙述给我呈现了一幅气势恢宏而又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深深的吸引着我。

之前曾为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创业史感到震惊,所以拜读此书,探明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的确,元末明初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友谅,脱脱,张士诚,刘基,徐达,常遇春等等,当然更包括来自安徽凤阳的那个名叫朱重八的农民。这个时代风云际会,是军事家,战略家施展才华的时代,将军们在战场上雄武飞扬,金戈铁马。六百年虽已逝,但每当我想象他们战前谋划,战场挥刀的场景时仍会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一个黑暗且糟糕的时代,一个农民与地主,汉人与蒙古人矛盾激化的时代,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乱世,但这更是一个美好而公平的时代,因为乱世给社会上不同阶级的人提供了充分洗牌的机会,只要你有能力,纵是乞丐和尚也可成皇帝。看完这个时代,我觉得生逢乱世是一种幸福,虽然他给了你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但正因为时代逼迫着你,你就更能充分的挖掘自己的生存潜能,有助你建功立业。我喜欢这样的时代,生在乱世是一种幸福。 我往后读,读到永乐大帝,读到了千古谋略家姚广孝,永乐大帝,独步古今,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此时我又开始羡慕永乐大帝,羡慕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文治武功使中国独霸于东方,雄立于世界,成为万国敬仰的天朝,此时的大明朝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万国表率。我羡慕永乐,生为皇帝真是一种幸福。

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就不再那么的优秀了,悠悠六百载,贵为天子的荣光早已暗淡,但拂去那些影子旁边的沙尘,我却看到了那一个个清晰可辨荣光闪耀的大臣们的身影。于谦,官至少保仍两袖清风,京师保卫战立功,民族英雄,德才兼备;徐阶,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终打倒了严嵩,光复了正义;胡宗宪,抗倭名将,是戚继光上级,一生精力投入抗倭,威震东南,名扬天下;张居正,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改革推行鞭法和考成法,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明朝重获生机;孙承宗,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在这些众多名臣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于谦。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群臣主降,一片亡国之象。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是挺身而出的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于谦能力上无可比拟,道德上更是无可挑剔,基本上是一位完人。这些大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操控着国家机器的运作,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行。此时我羡慕他们敢作敢为,能做能为的气魄和能力。位极人臣真是一种幸福呀。 看到这里,我觉得他们的能力都是那么的强大,赞叹他们的才华和谋略。但是此刻的我仿佛被什么力量拉了回去,让我回去多看几眼,多想一下,突然间我又明白了点什么。

是呀,我看到了乱世里逐鹿中原的英豪们挥刀那刻的潇洒,却忘了那刀下的人是不是还有妻儿爹妈,忘记了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悲壮残忍。突然觉得生逢乱世不是一种幸福,但是“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是呀,我看到了永乐大帝威服四海的大气,却忘了坐在皇位上的他成了个时

刻警惕四周害怕受擒杀的孩子,更忘了崇祯真是一个悲剧的皇帝,他20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还多,天天上朝,穿旧衣服,不好色,没享受到权力,尽承担义务,多次颁布“罪己诏”,无奈国家还是在他手里亡了。突然觉得生为皇帝不是一种幸福,但是 “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是呀,我看到了位极人臣的光耀,却忘记了他们的政治生活就是每天不断地权谋往来,明争暗斗,忘记了他们整天担惊受怕,更忘记了于谦死于“意欲”谋逆罪,胡宗宪因政治斗争入狱,死前两句诗“宝剑埋深狱,忠魂绕白云”的无奈,张居正死后被抄家,险被鞭尸;徐阶还乡后不久却被没收财产,儿子贬为庶民,孙承宗则是七十多岁自杀而亡。看到这一幕幕的血一样的场景,叹息道,位极人臣的他们为官时很多整天惶惶不能终日,还乡后亦或死后都不得安宁,甚至不如一个平常的老人。突然觉得位极人臣不是一种幸福,但是 “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天道循环,亘古不变,你我虽非蓬蒿人,但或许不过是历史的过客。可生逢乱世如何。生为皇帝如何,位极人臣又能怎样。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

此时我叩问自己,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幸福的?我终于得到了答案——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完一生,平平淡淡也好,波澜壮阔也罢,因为“当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不要后悔,无愧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后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所理解的最大的幸福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近些天我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谈不上是一部名著,但是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深入浅出的叙述给我呈现了一幅气势恢宏而又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深深的吸引着我。

之前曾为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创业史感到震惊,所以拜读此书,探明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的确,元末明初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友谅,脱脱,张士诚,刘基,徐达,常遇春等等,当然更包括来自安徽凤阳的那个名叫朱重八的农民。这个时代风云际会,是军事家,战略家施展才华的时代,将军们在战场上雄武飞扬,金戈铁马。六百年虽已逝,但每当我想象他们战前谋划,战场挥刀的场景时仍会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一个黑暗且糟糕的时代,一个农民与地主,汉人与蒙古人矛盾激化的时代,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乱世,但这更是一个美好而公平的时代,因为乱世给社会上不同阶级的人提供了充分洗牌的机会,只要你有能力,纵是乞丐和尚也可成皇帝。看完这个时代,我觉得生逢乱世是一种幸福,虽然他给了你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但正因为时代逼迫着你,你就更能充分的挖掘自己的生存潜能,有助你建功立业。我喜欢这样的时代,生在乱世是一种幸福。 我往后读,读到永乐大帝,读到了千古谋略家姚广孝,永乐大帝,独步古今,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此时我又开始羡慕永乐大帝,羡慕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文治武功使中国独霸于东方,雄立于世界,成为万国敬仰的天朝,此时的大明朝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万国表率。我羡慕永乐,生为皇帝真是一种幸福。

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就不再那么的优秀了,悠悠六百载,贵为天子的荣光早已暗淡,但拂去那些影子旁边的沙尘,我却看到了那一个个清晰可辨荣光闪耀的大臣们的身影。于谦,官至少保仍两袖清风,京师保卫战立功,民族英雄,德才兼备;徐阶,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终打倒了严嵩,光复了正义;胡宗宪,抗倭名将,是戚继光上级,一生精力投入抗倭,威震东南,名扬天下;张居正,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改革推行鞭法和考成法,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明朝重获生机;孙承宗,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在这些众多名臣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于谦。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群臣主降,一片亡国之象。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是挺身而出的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于谦能力上无可比拟,道德上更是无可挑剔,基本上是一位完人。这些大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操控着国家机器的运作,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行。此时我羡慕他们敢作敢为,能做能为的气魄和能力。位极人臣真是一种幸福呀。 看到这里,我觉得他们的能力都是那么的强大,赞叹他们的才华和谋略。但是此刻的我仿佛被什么力量拉了回去,让我回去多看几眼,多想一下,突然间我又明白了点什么。

是呀,我看到了乱世里逐鹿中原的英豪们挥刀那刻的潇洒,却忘了那刀下的人是不是还有妻儿爹妈,忘记了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悲壮残忍。突然觉得生逢乱世不是一种幸福,但是“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是呀,我看到了永乐大帝威服四海的大气,却忘了坐在皇位上的他成了个时

刻警惕四周害怕受擒杀的孩子,更忘了崇祯真是一个悲剧的皇帝,他20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还多,天天上朝,穿旧衣服,不好色,没享受到权力,尽承担义务,多次颁布“罪己诏”,无奈国家还是在他手里亡了。突然觉得生为皇帝不是一种幸福,但是 “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是呀,我看到了位极人臣的光耀,却忘记了他们的政治生活就是每天不断地权谋往来,明争暗斗,忘记了他们整天担惊受怕,更忘记了于谦死于“意欲”谋逆罪,胡宗宪因政治斗争入狱,死前两句诗“宝剑埋深狱,忠魂绕白云”的无奈,张居正死后被抄家,险被鞭尸;徐阶还乡后不久却被没收财产,儿子贬为庶民,孙承宗则是七十多岁自杀而亡。看到这一幕幕的血一样的场景,叹息道,位极人臣的他们为官时很多整天惶惶不能终日,还乡后亦或死后都不得安宁,甚至不如一个平常的老人。突然觉得位极人臣不是一种幸福,但是 “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天道循环,亘古不变,你我虽非蓬蒿人,但或许不过是历史的过客。可生逢乱世如何。生为皇帝如何,位极人臣又能怎样。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

此时我叩问自己,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幸福的?我终于得到了答案——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完一生,平平淡淡也好,波澜壮阔也罢,因为“当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不要后悔,无愧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后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文章

  • 2015年语文中考试题分析 课改风向
  • 传统文化贯穿全卷,改革继续延续 --2015年语文中考试题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试卷 1.基础部分 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的试题充分体现了对语文基础的重视,在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上都有新的探索. 从考查内容上看,体现了对 ...查看


  • 名著阅读活动方案
  • "经典名著大家读,图书漂流活动"实施方案 主办单位:临沂外国语学校 活动内容:名著放漂你我.共享阅读盛宴,打造书香校园 活动对象:临沂31中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好书放漂.共享阅读乐趣,千人共阅读.读书破万卷. 一.活动背 ...查看


  • 浓妆淡抹总相宜精略粗细见匠心
  • 如何有效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笔者试着以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为例,谈三点看法. 一.删繁就简三秋树,聚焦目标守本位 略读课文教学根据年段目标.编排体系.文体特点可以有不同的课型,比如美文背诵型.赏析练笔型.拓展延伸型.白测 ...查看


  • 让阅读照亮孩子的生命
  • 让阅读照亮孩子的生命 淇县高村镇杨子河中心小学 晋见明 中小学高级教师 [1**********] 让阅读照亮孩子的生命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 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加强选文的文学性,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 1.文质兼美,这也是人教版历来各套教材选文一以贯之的标准. 2.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3.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 ...查看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下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后半学期的教学任务已井然展开.教育专 家们认为考试评价是武器.科学分析考试的得与失,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是召开试卷分析会的意义所在. ...查看


  • 高中生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 高中生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如果你还不知道该读什么名著,可以先看一看有关权威专家或有关部门给中学生开列的名著推荐书目,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进行选择.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相比,文学名著的阅读是一个比较漫 ...查看


  • 浅谈如何走进名著,感悟人生
  • [摘要]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可以使我们变得富足. [关键词]名著 人生 一.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师:我们知道读一本书就是要从中受到启迪,懂得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查看


  • 读书会教案城南旧事
  • <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二.教学准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