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传播学 [2009年01月05日](2009-01-05 16:18:28)
标签:本我 超我 快乐原则 内化 弗洛伊德 美国 lisa 分类:传播
在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中,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三位社会理论家,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产生重要影响,也间接影响了1900后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定义。他在《释梦》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分类。帕洛阿尔托小组提出的的“人不能不传播” ,都对传播产生深远影响。
施拉姆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对比的理论解释这样的问题:个体为什么将大众媒体用于娱乐而不是新闻。拉斯维尔的宣传分析和霍夫兰的说服研究也受到他的影响。
本我the id,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the ego,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the 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在为人上,一方面,弗洛伊德特别和善,充满智慧和幽默,而且相当有魅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很专制的领导者,经常在保留对关键问题的真正决定权的同时,将其他人置于一种傀儡的位置,这导致了他和追随者间的冲突不断。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但他开创性和敢于颠覆历史的勇气,又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传播学两大主要学派(2009-01-05 20:38:09)
标签:法兰克福学派 传播学 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 lisa 杂谈 分类:传播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传播学两大主要学派:
1.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而成为经验学派。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得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2. 传播学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
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研读传播学学派, 应首先了解具体理论与学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平时学的都是传播学的各种具体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某一学派都是由一些具体理论学说构成和表证,但学派与具体理论有很大区别,讲学派不同主要从方法论、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而言,这些通常叫“范式”,学派的形成和区分就是范式的不同和区别,其实这里有研究层次问题,学派、方法论、范式属于“元理论”层次,它是对“研究”的研究,是关于“理论”的理论。从这个层面概括地说,经验主义传播学以实证主义为哲学理论基础,着眼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以传播效果为研究核心,关注发现能够切实解决具体传播问题的方法,或能够对传播现象加以科学解释的规律,主要采用实证的行为科学的方法。批判主义传播学以批判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核心,关注传播制度,传媒意识形态以及传媒对人的异化和控制,重视定性分析质化方法和思辩方法。
看到这里蛮冷清,忍不住发几句
新浪网友:
2009-02-27 22:50:31
如何将传播学理论与当下广电实践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去年我发表在中广学刊的一论文中有一段是这么样说的,供你参考。在传播领域,通常认为存在着经验主义和批判主义两大范式。我国广播电视研究既要借鉴运用国外新闻传播学理论,又必须具有自己的理论品格和研究理念,关键是要构建科学的研究范式。近几年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我国新闻界出现低俗化倾向、唯收视率导向等问题,从理论建设深层次反思,与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西方传播学理论时,过多过偏推介以传播效果为研究核心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理论,忽视把传播与社会关系作为研究核心,强调传媒意识形态属性的批判学派理论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对批判学派理论实行理论评价上的肯定,实践操作中的否定的态度。而对盛行于美国本土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经验学派观点及方法则采取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做法,极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播学发展,钳制了学术的视野和思维。而欧洲批判学派关于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传媒对人的异化和控制等理论的缺失和不足,使我们在传媒迅速发展情况下面对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全面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的启示。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2009-01-05 21:24:49)
标签:传播学 奠基人 社会传播 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
德 lisa
一次次地梳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又一次次地淡忘。这次的梳理,留心了更多的细节,希望它们像一把把记忆钩子,把人物大体的轮廓牢牢地勾在心里。
拉斯韦尔 美国
分类:传播
1,他上课说话目空一切,语言风格简单和冗长结合,使他的信息有时会显得不清楚,但他说出的一句最著名的话,令所有传播学研究者都记住了——谁?说什么?通过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他这五个问题的传播模式使传播效果得到了重视。
2,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给政治领袖进行精神分析,并把它用在政治学问题上。从本质上说,他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洛伊德理论。
4,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 奥地利 二战时移居美国
1, 他和哥伦比亚大学同事发表了题为《人民的选择》(1944)和《选举》(1945)两篇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就已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约5%的人由于宣传改变了投票的意向,而这批人之所以中途“变节”,竞选宣传仅是间接影响力,其直接影响力来源于亲戚、朋友、团体等“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包括《个人影响力》1952) ,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的“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又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他开创的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传播的潜在结构和定组分析;他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则有利于研究传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有关传播现象。总之,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开创者,这得益于他良好的数学教育背景。
3,创立了一种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与大学各系相比,它更灵活,更有侧重点,也不太容易因采纳了创新方向而受到批评。
从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历程中,我发现洛克菲勒基金会给了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以极大的财力支持,包括创办大学和研究所、资助具体的科研项目和科学家、开办各种规格的研讨会。
洛克菲勒不愿把钱施舍给街头乞丐,但认为资助对有关贫困之根源的研究是合适的。
大智者的思维都是相通的,老洛也信奉中国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午,又急赶着给几个参评的片子做口播,今天是deadline 了,虽然片子不多,但前面的准备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当然,这只是台里的一轮,接下来,还会有一版版的最新修改稿。。。。。。
李普曼和议程设置研究(2009-01-06 10:08:58)
标签:议程设置 大众媒体 舆论学 李普曼 中国 lisa 分类:传播
我是从一位美国英语老师那里学到stereotype 这个词。在上课时,他说起他先前对中国的印象受到stereotype 影响,他还特意把这个词拼写在了黑板上。这个词源自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舆论学》,这部作品是传播学领域的一部奠基之作。
在来中国之前,对于这位美国年轻人来说,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意味着李小龙功夫和明星章子怡。 李普曼认为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stereotype )是个关键因素,它是一种规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易地将之传递给其它个体——例如,宠坏的学生、有天赋的黑人运动员和成功的亚洲商人。但是,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图像“刻板模式”,以便为这闹哄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而这头脑中的图像和外在世界是不相符合的,就比如,这个美国小伙在宁波没有看到那么多中国男人会武功,要找到像章子怡这样漂亮的中国女孩也不多,所以向我提过好几次,能否通过NB 媒体打听到章子怡的联系方式,他可以借此表达仰慕之情。
为什么,他的想象和现实不相符合?还有一个外在原因是媒体传递的伪环境。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 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李普曼认为,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和某个事物和我们脑海中对对这个事物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结物。他观察,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大众媒体具有相对少的直接效果,但同时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这一发现满足了当时传播学者的期望。
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这是一个过程,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
通常人们假定:媒体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政策议程设置
在现实中,假定并非一成不变,后者可能先影响前者,但毫无疑问,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挥自身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论。
第二章 达尔文和进化论,《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贡献:1,它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2,由斯宾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 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进化论影响。
3,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使用,包括传播学学者。 建议你弄一本罗杰斯的 《传播学史》
思想文化基础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3 马克思的哲学(关于批判学派) 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三个对传播的影响理论: 信息论 系统论 控制论
最后谈 施拉姆
------------------
此外讲一下 二战 使得 社会人文类科学家 从欧洲迁移到美国 对于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重要意义 谈一下 麦克卢汉
这是传播学的历史,它追溯到很遥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了三大方面,首先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里面的一些重要理论,譬如“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对传播学为什么兴起提出了一定的解释。在全球化的今天,传播作为一种获得权力的方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又要牵扯出一个重要的概念——信息。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信息,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才会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进化论里指出,物种并不是总是朝着好的方面进化,它归因于物种的偶然变异机制。通过某个族类的偶然变异,一部分存活,一部分遭到自然的残酷淘汰。当然,传播并没有受到这两个重要理论的直接影响。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其中对非语言传播的阐述。另外还有达尔文提出的群体生态学,人们在同时获得相同的信息时,在群体中产生的影响,以及群体对个人产生的反作用。
第二,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对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要的理论都直接受到其影响。传播,最简单的分解是“信源——信息——信宿”,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在对信宿的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宿,通常都指人,人在接收到信息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其行为会有何种的影响,都是现在效果研究的核心问题。要得到答案,就要对人进行层层分析。
最后,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马克思大人。他主要影响的是批判学派,从社会的上层观察传播的实质,主要研究信源。提出社会统治阶级对信源的控制,与注重效果研究的经验学派totally
different. 传播学在欧洲发展的源流——弗洛伊德
人类心灵 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精神分析对无意识的开掘,催眠、联想、梦、过失、玩笑,内在性的考察,个体性的解释,对无意识的理解
而自我分析作为其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梦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观察无意识心灵的一扇窗户 移情 病人对情感态度的转移,将对父母或其他人的情感态度转移给治疗者
认同 个体接受另一个人的特性,是一种持续长久的心理情感,模仿(阿多诺《权威人格》)
快乐原则统治下的无意识,现实原则则由逻辑思想组成,个人人格和行为是两种类型希望的妥协 个体的人格系统包括
1、 本我 生而有之的心理本性本能、快乐原则所发挥的作用
2、 自我 人格的心理组成 现实原则中止快乐 自身环境的调节 人格的执行者
3、 超我 人格的社会成分 代表自我控制 社会传统思想的内在表现,超我与本我的冲突
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
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 正常人与精神病患 定量与定性 试验与访谈(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影响传播学
拉斯韦尔与霍夫兰
个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海德平衡理论,费斯廷格认知不和谐理论
弗洛伊德与传播学 [2009年01月05日](2009-01-05 16:18:28)
标签:本我 超我 快乐原则 内化 弗洛伊德 美国 lisa 分类:传播
在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中,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三位社会理论家,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产生重要影响,也间接影响了1900后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定义。他在《释梦》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分类。帕洛阿尔托小组提出的的“人不能不传播” ,都对传播产生深远影响。
施拉姆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对比的理论解释这样的问题:个体为什么将大众媒体用于娱乐而不是新闻。拉斯维尔的宣传分析和霍夫兰的说服研究也受到他的影响。
本我the id,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the ego,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the 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在为人上,一方面,弗洛伊德特别和善,充满智慧和幽默,而且相当有魅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很专制的领导者,经常在保留对关键问题的真正决定权的同时,将其他人置于一种傀儡的位置,这导致了他和追随者间的冲突不断。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但他开创性和敢于颠覆历史的勇气,又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传播学两大主要学派(2009-01-05 20:38:09)
标签:法兰克福学派 传播学 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 lisa 杂谈 分类:传播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传播学两大主要学派:
1.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而成为经验学派。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得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2. 传播学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
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研读传播学学派, 应首先了解具体理论与学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平时学的都是传播学的各种具体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某一学派都是由一些具体理论学说构成和表证,但学派与具体理论有很大区别,讲学派不同主要从方法论、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而言,这些通常叫“范式”,学派的形成和区分就是范式的不同和区别,其实这里有研究层次问题,学派、方法论、范式属于“元理论”层次,它是对“研究”的研究,是关于“理论”的理论。从这个层面概括地说,经验主义传播学以实证主义为哲学理论基础,着眼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以传播效果为研究核心,关注发现能够切实解决具体传播问题的方法,或能够对传播现象加以科学解释的规律,主要采用实证的行为科学的方法。批判主义传播学以批判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核心,关注传播制度,传媒意识形态以及传媒对人的异化和控制,重视定性分析质化方法和思辩方法。
看到这里蛮冷清,忍不住发几句
新浪网友:
2009-02-27 22:50:31
如何将传播学理论与当下广电实践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去年我发表在中广学刊的一论文中有一段是这么样说的,供你参考。在传播领域,通常认为存在着经验主义和批判主义两大范式。我国广播电视研究既要借鉴运用国外新闻传播学理论,又必须具有自己的理论品格和研究理念,关键是要构建科学的研究范式。近几年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我国新闻界出现低俗化倾向、唯收视率导向等问题,从理论建设深层次反思,与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西方传播学理论时,过多过偏推介以传播效果为研究核心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理论,忽视把传播与社会关系作为研究核心,强调传媒意识形态属性的批判学派理论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对批判学派理论实行理论评价上的肯定,实践操作中的否定的态度。而对盛行于美国本土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经验学派观点及方法则采取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做法,极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播学发展,钳制了学术的视野和思维。而欧洲批判学派关于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传媒对人的异化和控制等理论的缺失和不足,使我们在传媒迅速发展情况下面对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全面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的启示。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2009-01-05 21:24:49)
标签:传播学 奠基人 社会传播 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
德 lisa
一次次地梳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又一次次地淡忘。这次的梳理,留心了更多的细节,希望它们像一把把记忆钩子,把人物大体的轮廓牢牢地勾在心里。
拉斯韦尔 美国
分类:传播
1,他上课说话目空一切,语言风格简单和冗长结合,使他的信息有时会显得不清楚,但他说出的一句最著名的话,令所有传播学研究者都记住了——谁?说什么?通过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他这五个问题的传播模式使传播效果得到了重视。
2,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给政治领袖进行精神分析,并把它用在政治学问题上。从本质上说,他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洛伊德理论。
4,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 奥地利 二战时移居美国
1, 他和哥伦比亚大学同事发表了题为《人民的选择》(1944)和《选举》(1945)两篇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就已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约5%的人由于宣传改变了投票的意向,而这批人之所以中途“变节”,竞选宣传仅是间接影响力,其直接影响力来源于亲戚、朋友、团体等“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包括《个人影响力》1952) ,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的“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又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他开创的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传播的潜在结构和定组分析;他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则有利于研究传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有关传播现象。总之,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开创者,这得益于他良好的数学教育背景。
3,创立了一种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与大学各系相比,它更灵活,更有侧重点,也不太容易因采纳了创新方向而受到批评。
从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历程中,我发现洛克菲勒基金会给了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以极大的财力支持,包括创办大学和研究所、资助具体的科研项目和科学家、开办各种规格的研讨会。
洛克菲勒不愿把钱施舍给街头乞丐,但认为资助对有关贫困之根源的研究是合适的。
大智者的思维都是相通的,老洛也信奉中国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午,又急赶着给几个参评的片子做口播,今天是deadline 了,虽然片子不多,但前面的准备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当然,这只是台里的一轮,接下来,还会有一版版的最新修改稿。。。。。。
李普曼和议程设置研究(2009-01-06 10:08:58)
标签:议程设置 大众媒体 舆论学 李普曼 中国 lisa 分类:传播
我是从一位美国英语老师那里学到stereotype 这个词。在上课时,他说起他先前对中国的印象受到stereotype 影响,他还特意把这个词拼写在了黑板上。这个词源自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舆论学》,这部作品是传播学领域的一部奠基之作。
在来中国之前,对于这位美国年轻人来说,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意味着李小龙功夫和明星章子怡。 李普曼认为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stereotype )是个关键因素,它是一种规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易地将之传递给其它个体——例如,宠坏的学生、有天赋的黑人运动员和成功的亚洲商人。但是,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图像“刻板模式”,以便为这闹哄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而这头脑中的图像和外在世界是不相符合的,就比如,这个美国小伙在宁波没有看到那么多中国男人会武功,要找到像章子怡这样漂亮的中国女孩也不多,所以向我提过好几次,能否通过NB 媒体打听到章子怡的联系方式,他可以借此表达仰慕之情。
为什么,他的想象和现实不相符合?还有一个外在原因是媒体传递的伪环境。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 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李普曼认为,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和某个事物和我们脑海中对对这个事物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结物。他观察,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大众媒体具有相对少的直接效果,但同时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这一发现满足了当时传播学者的期望。
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这是一个过程,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
通常人们假定:媒体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政策议程设置
在现实中,假定并非一成不变,后者可能先影响前者,但毫无疑问,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挥自身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论。
第二章 达尔文和进化论,《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贡献:1,它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2,由斯宾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 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进化论影响。
3,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使用,包括传播学学者。 建议你弄一本罗杰斯的 《传播学史》
思想文化基础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3 马克思的哲学(关于批判学派) 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三个对传播的影响理论: 信息论 系统论 控制论
最后谈 施拉姆
------------------
此外讲一下 二战 使得 社会人文类科学家 从欧洲迁移到美国 对于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重要意义 谈一下 麦克卢汉
这是传播学的历史,它追溯到很遥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了三大方面,首先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里面的一些重要理论,譬如“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对传播学为什么兴起提出了一定的解释。在全球化的今天,传播作为一种获得权力的方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又要牵扯出一个重要的概念——信息。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信息,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才会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进化论里指出,物种并不是总是朝着好的方面进化,它归因于物种的偶然变异机制。通过某个族类的偶然变异,一部分存活,一部分遭到自然的残酷淘汰。当然,传播并没有受到这两个重要理论的直接影响。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其中对非语言传播的阐述。另外还有达尔文提出的群体生态学,人们在同时获得相同的信息时,在群体中产生的影响,以及群体对个人产生的反作用。
第二,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对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要的理论都直接受到其影响。传播,最简单的分解是“信源——信息——信宿”,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在对信宿的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宿,通常都指人,人在接收到信息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其行为会有何种的影响,都是现在效果研究的核心问题。要得到答案,就要对人进行层层分析。
最后,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马克思大人。他主要影响的是批判学派,从社会的上层观察传播的实质,主要研究信源。提出社会统治阶级对信源的控制,与注重效果研究的经验学派totally
different. 传播学在欧洲发展的源流——弗洛伊德
人类心灵 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精神分析对无意识的开掘,催眠、联想、梦、过失、玩笑,内在性的考察,个体性的解释,对无意识的理解
而自我分析作为其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梦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观察无意识心灵的一扇窗户 移情 病人对情感态度的转移,将对父母或其他人的情感态度转移给治疗者
认同 个体接受另一个人的特性,是一种持续长久的心理情感,模仿(阿多诺《权威人格》)
快乐原则统治下的无意识,现实原则则由逻辑思想组成,个人人格和行为是两种类型希望的妥协 个体的人格系统包括
1、 本我 生而有之的心理本性本能、快乐原则所发挥的作用
2、 自我 人格的心理组成 现实原则中止快乐 自身环境的调节 人格的执行者
3、 超我 人格的社会成分 代表自我控制 社会传统思想的内在表现,超我与本我的冲突
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
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 正常人与精神病患 定量与定性 试验与访谈(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影响传播学
拉斯韦尔与霍夫兰
个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海德平衡理论,费斯廷格认知不和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