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xz专业班级: 电信1005班

指导教师: 王绪国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设计仿真与实现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阻、电位器、电容若干,直流电源,三极管等,或自备元

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源,函数发生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初始条件,完成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电路的仿真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直流控制电压5mV~5V时控制方波、三角波的振荡频率;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时间安排:

1、第18周前半周,完成仿真设计调试;并制作实物。

2、第18周后半周,硬件调试,撰写、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 3

1.1设计题目 ........................................................................................................................... 3

1.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 3

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及原理 ................................................................................................. 3

2.1方案设计与论证 ............................................................................................................... 3

2.2整体电路工作原理 ........................................................................................................... 4

2.3方波电路设计原理 ........................................................................................................... 4

2.4三角波电路设计原理 ....................................................................................................... 5

2.5 压控电路原理设计 .......................................................................................................... 7

2.6完整原理图及参数计算 ................................................................................................... 8

3 电路的模拟与仿真 ................................................................................................................... 10

3.1 Multisim仿真 ................................................................................................................. 10

3.2仿真结果分析 ................................................................................................................. 12

4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 12

4.1生成元件清单 ................................................................................................................. 12

4.2集成运放LM339简介 ................................................................................................... 13

4.3集成运放LM324简介 ................................................................................................... 13

4.4安装和调试 ..................................................................................................................... 14

4.4.2调试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 14

4.5焊接 ................................................................................................................................. 15

4.6完整电路板的调试 ......................................................................................................... 17

5 心得体会 ................................................................................................................................... 19

6 参考文献 ................................................................................................................................... 21

1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根据初始条件,完成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电路的仿真设计、装配与调试。

1.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1.直流控制电压5mV~5V时控制方波、三角波的振荡频率。频率范围为200Hz~1.5kHz,方波VOM=±8V,三角波VOM=±4V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3.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理。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4.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5.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及原理

2.1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所需要频率上。这种频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带跟踪特性,可以很好地选择所需要频率信号,抑制杂散分量,并且避免了量的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一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而且,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相信都很难控制。

方案二:采用电压比较器和积分器同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其中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对其输出波形进行一次积分产生三角波,采用直流电压信号与积分电路相连,从而改变三角波和方波的频率该电路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1、线性良好,稳定性好;

2、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的连续的改变频率,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3、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因此本次 采用同相迟滞电压比较器和积分器同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的方案。

2.2整体电路工作原理

电压控制振荡器简称为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缩写为VCO),是一种将直流电平变换为相应频率的脉冲变换电路,或者说是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信号电平成正比例的电路。他被广泛地应用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与检测技术等技术领域。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可以有不痛的输入方式。如用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可制成频率调节十分方便的信号源;用正弦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就成为调频振荡器;而用锯齿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将成为扫频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由控制部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2-1所示

图2-2-1压控振荡器原理框图

2.3方波电路设计原理

方波的产生有很多种方法,而用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图——电压比较器是一种产生方波的最简单的电路之一。 如图2-3-1所示,是

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基础上加上部分正反馈构成的迟

滞电压比较器,其中R3为限流电阻,R1,R2是输入输

出取样电路,D1为双向稳压管。

则可以算的Vp=R1+R2+R1+R2阈值电压为Vth=±VoR1ViR2VoR1R2。

由于迟滞比较器具有回差特性,它具有较强的输出电

图2-3-1

压抗干扰能力,这是因为当输出电压一旦跳变后,只要在跳变点的附近的输入干扰电压不

超过迟滞宽度的值,输出电压值将稳定不变。

2.4三角波电路设计原理

锯齿波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是常用的基本测试信号。三角波产生电路是一种能够直接产生方波或矩形波的非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由于方波或矩形波包含极丰富的谐波,因此这种电路又称为多谐振荡电路.它是在迟滞比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由R、C组成的积分电路,把输出电压经过R、C反馈到比较器的反相端.在比较器的输出端引入限流电阻R和两个背靠背的双向稳压管就组成了双向限幅房波发生电路.

由于比较器中的运放处于正反馈状态,因此一般情况下,输出电压V0与输入电压V1不成线性关系,只有在输出电压V0发生跳变瞬间,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电压才可近似等于零,即Vid=0或Vp=Vn=V1是输出电压V0转换的临界条件。在接通电源的瞬间,输出电压究竟偏于正向饱和还是负向饱和,那纯属偶然。设输出电压偏于正饱和值,即V0=Vz,时,加到电压比较器同相端的电压为+FVz,而加于反向端的电压,由于电容器C上的电压Vc不能突变,只能由输出电压V0通过电阻R按指数规律向C充电来建立,充电电流为i+.显然,党加到反向端的电压VC略正于+FVz时,输出电压便立即从正饱和值(+Vz)迅速翻转到负饱和值(-Vz),-Vz又通过R对C进行反向充电. 通常将矩形波为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与振荡周期的比称为占空比,对称方波的占空比为50%.如需产生占空比小于或大于50%的矩形波,只需适当改变电容C的正反向充电时间常数即可.

此外,如在示波器等仪器中,为了使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以利用荧光屏显示图像,常用到三角波产生器作为时基电路。例如,要在示波器荧光屏上不失真地观察到被测信号波形,就要在水平偏转板加上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电压——三角波电压,使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匀速扫过荧光屏。常用的三角波发生电路如图2-4-1

图2-4-1三角波发生电路

设t=0,vc=0,vo1=+VZ ,则vo =-vc=0,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VZR1v0R0′v+=+(2−4−1) 1212′此时,v01通过R向C恒流充电,vc线性上升,v0 线性下降,从而使v+下降。由于运放反

′相端接地,因此当v+下降略小于0是,A1翻转,v01跳变为-VZ。图2-4-2反映了t=t1时的

波形。根据式2-4-1可知,此时v0略小于−R1VZ。 2R

在t=t1时,vc=-V0=R1VZ,vo1=-VZ,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2R

′v+=+VZR1v0R2+ 1212

′′此时,电容C恒流放电,vc线性下降,vo线性上升,则v+也上升。当v+上升到略大于

0时,A1翻转,v0跳变为VZ,如此周而复始,就可在v0端输出幅度为R1VZ的三角波。同2R

时在v01端得到幅度为VZ的方波。

如图2-4-2所示,在t1~t2期间,电容C的放电时间

C∆VcT1=t2−t1==cC(−2R1−V)R2Z

ZR=2RCR1 2

在t2~t3期间,电容C恒流充电,同理,可得充电时间

R1T2=2RC 2

因此,周期和频率依次为

T=T1+T2=4RC

f=R1 (2−4−2) 21R2= (2−4−3)

1

图2-4-2 图2-4-3

2.5压控电路原理设计

如前所述,三角波发生器的振荡频率与积分器的电容充放电时间有关。而充放电时间

V与放电电流大小有关,有ic=±Z R。因此改变VZ大小可以调节振荡频率。假如积分器的输

入端不与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而是图2-5-1那样与开关S的一个固定触电相连,开关的另两个触电分别与±Vi相连,开关S在+Vi和-Vi之间的转接受控于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当其输出电压为-VZ,则开关S接向-Vi,当其输出电压为+VZ时,则开关S接向+Vi。此时接分歧输出的三角波和迟滞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的频率均受输入电压Vi的控制。

图2-5-1

2.6完整原理图及参数计算

2.6.1完整原理图

将各单元电路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得到完整原理图如图2-6-1

图2-6-1中A3、A4是两个相互串联的反相器,它们的输出电压相等,相位相反,即有VO4=-VO3=Vi。途中D2、D4状态受A2输出控制,当A2输出高电位时,其值大于Vo4(vi),D3截止,D4导通,积分器A1对Vo4(vi)积分。反之,当A2输出为低电位时,其值小于Vo3(-vi),则D3导通,D4截止,积分器A1对Vo3(-vi)积分。D3、D4在电路中起一个开关的作用。

图2-6-1

2.6.2 参数计算及元件的选择

2.6.2.1参数计算分析

图2-6-1中A1、A2构成的为一个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由于电路中电容C的充放电时间相等,因此求出电容C的放电时间即可得到电路的振荡周期,从而得到振荡频率。电

2Rv容的放电电流为ic=−i R,在t1~t2放电期间,电容上的电压变化量为∆vc=−R1VZ

,由2

此可得放电时间

C∆vcTi==c

因此电路的震荡周期

T=2T1=4RCR1VZ 2−4−5 2i

1R

1ZC(−2R1R2iVZ)−R=2RCR1VZ (2−4−4) 2i相应的振荡频率 f=T=4RCR2

Vvi 2−4−6

由式2-4-1可知,vi改变时,f随vi的改变而成正比例变化,但不影响三角波和方波的幅值。如果vi为直流电压,则电路震荡频率的调节十分容易;当vi的频率远小于f的正弦信号时,则压控振荡器成为调频振荡器,它能输出抗干扰能力很强的调频波。

方波输出幅值为VOM(±VZ),三角波输出幅度为VOLM,它们的关系式为

R2VOLM=±VOM 2−4−7 1

由式2-4-6可知

vo1

即振荡频率

R2vi 2−4−9 1OM

由式2-4-8、2-4-9可知,当改变控制电压vi时,积分常数改变,三角波将上升、下降的斜率发生改变,即振荡频率改变,从而实现电压控制震荡频率的目的。 f=

2.6.2.2参数确定与原件选择

1.确定积分时间常数R、C

由式(2-4-9)可知,振荡频率f与积分电容C、积分电阻R的取值有关,当电容C或电阻R增大时,震荡频率f将随之减小。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可以先选定一个C值,然后再选取R。在此,我们取C=0.1uF,考虑到二极管导通压降,在输入5mV和5V时频率可调范围为200Hz到2KHz,算得R=1.875KΩ,我们取标称值R=1.8KΩ

2.确定反馈回路电阻R1、R2

由式(2-4-7)和式(2-4-9)可知,正反馈回路电阻R1与R2的取值不但与输出三角波的峰值有关,而且与振荡频率的大小有关。因此在选取R1、R2的阻值时,应同时兼顾两方

R21 v == 1o0T 4viT 2−4−8 vidt=

面得因素。首先根据设计所要求的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和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压VOM= 8V,由式(2-4-7)确定R1/R2的比值,因为三角波的幅值为方波的一般,所以R2/R1=2,所以选择R2=2KΩ,R1=1KΩ最后应将各参数的设定值带入式(2-4-9),验算满足设计要求。

3.二极管的选取

压控电路中的二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对二极管的要求不高,我们可以选择2N4001。方波输出为±8V,我们选择7.5V的稳压二极管1N4373。

4.运算放大器的选取

比较器采用产用的专业电压比较器LM339,反相器,积分器,电压跟随器我们均采用运放LM324

5.电源电压

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均采用±12V双电源供电。

6限流电阻采用510Ω或1K欧姆。

3 电路的模拟与仿真

3.1 Multisim仿真

按照原理图,在multisim中画好电路图,如图3-1-1。仔细检查电路图是否有错误。在确定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将multisim中的仿真器材示波器拖出来,将示波器接到输出方波和三角波的端口Vo1和Vo2。将电路调到运行状态。观察示波器中输出的波形。调整示波器的X和Y增益,比较波形的失真情况。

根据2-4-9得,当输入Vi=5mV时,fmin=233Hz;当输入Vi=5V时,fmax=1.66KHz。即理论计算得到的频率可调范围为233Hz-1.66KHz。

图3-1-1

当输入电压为5mV时,观察到的方波如图3-1-2,三角波3-1-3,

图3-1-2 图3-1-3

当输入控制电压为5V时,观察到的方波如图3-1-4,三角波如图3-1-5

图3-1-4 图

3-1-5

图3-1-6

经过多次调试后,得到完整的波形图,如图3-1-6

3.2仿真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知道,随着压控电路中输入电压的增大,频率会随之增大,方波的波形开始时有少量失真,这是由于比较器响应速度较低的原因。观察波形,测得方波幅值稳定在±8V,三角波的幅值稳定在±4V,且两者波形幅值对称。

当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为下限值5mV时,所得波形频率为206.7Hz;当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上限值为5mV时,所得波形频率为1.52KHz,即仿真结果得到的频率可调范围为206.7Hz-1.52KHz。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和理论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者相差不大,最终达到了课设要求,实现了压控调频功能。

所以此电路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4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4.1生成元件清单

仿真无误后,便可以开始实物的安装和焊接了。但之前,我们要列出详细的元件清单。 在multisim中生成元件报告清单如图

4-1-1

图4-1-1

本次实验比较器采用专业电压比较器LM339集成运放,反相器和积分器均采用LM324集成运放,电源采用±12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4.2集成运放LM339简介

LM339是四电压比较集成电路,该电

路的特点如下:

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双电源

均可工作,单电源:2-36V,双电源:

±1-±18V,消耗电流小,输入失调电压

小,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才用双列直

插14塑料封装。其内部结构图如右图

4-2-1,在此我们只需要用到一个运放,

其中引脚3和12为正负电源引脚

图4-2-1

4.3集成运放LM324简介

LM324系列器件和LM339一样,为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他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

以工作在低到3V或者高到32V电源下。具有如

下特点:

短路输出保护;

真差动输入级

每一封装四个放大器

内部补偿

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

其内部结构如右图4-3-1所示,在本次电路中

我们需要用到3片运放。实际连接电路中4引

脚和11引脚为正负电源引脚。

4-3-1

4.4安装和调试

4.4.1安装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1)把两块14P底座插在万用板上,焊好再插入LM339芯片,避免烧坏。

(2)分别把各电阻和其他元件放入适当位置。

(3)按图接线,注意直流源的正负及接地端。

4.4.2调试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1)接入电源后,用试波器进行双踪观察。

(2)观察示波器,各指标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部安装。

把两部分的电路接好,进行整体测试和观察。

针对和阶段出现的问题,逐个排查校检,使其满足实验要求。使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 由于电压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和三角波,故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电位器之前要将其调整到设计值,否则,电路可能不起振。如果电路接线正确,则在接通电源后,比较器的输出为方波,积分器的输出为三角波,使方波的输出幅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则输出频率可调。

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和精确增益调控,运放输入端电阻必需精确匹配。

按设计图安装好电路,稳压电源输出的+12V接到集成运放741的7脚,-12V接到集成运放741的4脚,示波器的Ch1接Uo1,Ch2接Uo2,使方波,三角波输出幅度满足设计设计指标

要求。

4.4.3安装并调试压控电路

1.检测极管1N4001 将万用表达到二极管档,分别将表笔正向和反向接在二极管两端,实际中测得二极管正接时万用表有示数,说明导通,反接时无示数,说明截止,得出结果,二极管能正常工作

2检测反向比例器

将反向比例输入端接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示波器,接通电源,观察示波器,看是否能得到反相比例运算后的波形,改变反馈深度,再看波形能否随之改变。实际测试中,测得反相比例器能正常工作。

4.5焊接

完成各单元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后便可以开始焊接了。

4.5.1焊接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锡用量过多,形成焊点的锡堆积;焊锡过少,不足以包裹焊点。

②冷焊。焊接时烙铁温度过低或加热时间不足,焊锡未完全熔化、浸润、焊锡表面不光亮(不光滑),有细小裂纹(如同豆腐渣一样!)。

③夹松香焊接,焊锡与元器件或印刷板之间夹杂着一层松香,造成电连接不良。若夹杂加热不足的松香,则焊点下有一层黄褐色松香膜;若加热温度太高,则焊点下有一层碳化松香的黑色膜。对于有加热不足的松香膜的情况,可以用烙铁进行补焊。对于已形成黑膜的,则要"吃"净焊锡,清洁被焊元器件或印刷板表面,重新进行焊接才行。

④焊锡连桥。指焊锡量过多,造成元器件的焊点之间短路。这在对超小元器件及细小印刷电路板进行焊接时要尤为注意。

⑤焊剂过量,焊点明围松香残渣很多。当少量松香残留时,可以用电烙铁再轻轻加热一下,让松香挥发掉,也可以用蘸有无水酒精的棉球,擦去多余的松香或焊剂。

⑥焊点表面的焊锡形成尖锐的突尖。这多是由于加热温度不足或焊剂过少,以及烙铁离开焊点时角度不当浩成的内

最后得到完整电路板如下图,电路板正面如图4-5-1,反面如图4-5-2

图4-5-1

4-5-2

4.6完整电路板的调试

4.6.1电子电路调试的一般步骤

首先,要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连接情况,成熟的电子产品一般都是连接出的问题。 其次,当电路板的各元器件检察无误后,对其进行通电,通电后听电路板是否有异常响声或有其它燃烧的气味,如有其情况,必需立即拨下电源。

再次,要在接通电源前,一定要先测出电源的电压值,确保电压为额定电压,否则,出现电压过高,通电后,会毁坏元器件,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最后,检查芯片是否插牢,有些不易观察的插孔是否插好?一般调试前做好这几步就可发现不少问题。

根据电子电路的复杂程度,调试可分步进行:

对于较简单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联调。

对于复杂的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分机调试~主机调试~联调。 由此可明确三点:

(1)不论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调试都是从电源开始入手的。

(2)调试方法一般是先局部(单元电路)后整体,先静态后动态。

(3)一般要经过测量——调整—一再测量——再调整的反复过程。

对于复杂的电子系统,调试也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

在单元电路调试完成的基础上,可进行系统联调。例如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一般由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电路构成,调试时常把这3部分电路分开调试,分别达到设计指标后,再加进接口电路进行总调。联调是对总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调整,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单元进行调整。不排除要调整多个单元的参数或调整多次,甚至要修正方案的可能。

4.6.2注意事项

1.接线前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阻、电容参数,并作好记录。

2.观察振荡波形时,注意两个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3.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线、地线切勿接错,否则容易损坏集成片

4.6.3寻找故障的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

(1)先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例如,有一些元器件没有插牢,还有一些导线之间有短路的现象。

(2)再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点。

(3)信号寻迹法是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而且简单直观的方法,在动态调试中广为应用。

应当指出,对于反馈环内的故障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在这个闭环回路中,只要有一个元器件(或集成块)出故障,则往往整个回路中处处都存在故障现象。寻找故障的方法是先把反馈回路断开,使系统成为一个开环系统,然后再接入一适当的输入信号,利用信号寻迹法逐一寻找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或集成块)。

4.6.4实物运行结果

检查电路板无虚焊,短路,断路等情况后,接通电源,观察最终得打的方波和三角波,如图4-6-1,4-6-2

4-6-1

图4-6-2

得到的波形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说明电路板能正常工作,达到了任务的要求。

5心得体会

在此次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中,我主要负责原理图的设计及仿真。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我们的电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另外,同样的功能,可以很多不同的方法和电路来实现,比如压控部分,我采用是二极管作为开关电路,其实也可以利用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实现此功能。此外,考虑到负载过小会导致输出电压的降低,我在方波输出端额外加上了一个电压跟随器,用以减小VCO内部阻抗,使输出电压幅值更加稳定。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只要求了频率可调,我们还可以利用运放或者电阻分压来实现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值可调,比如将方波电路的反馈电阻R2换成电位器,方波输出后面接比例器。另外,由于输入电压为5mV—5V,所以最终实现的频率可调范围相差10倍左右,实际所得结果也基本相符,为200Hz-1.5KHz。在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不大于方波输出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提高直流控制电压,从而提高频率的可调范围,但是由于硬件条件的局限性,当频率过高时,因为比较器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会导致方波产生失真,频率越高,失真现象越严重。经过反复的调试最终确定,频率最大为2KHZ得到的波形基本符合要求。,

同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频段,改变积分电路中的R和C值以此来得到我们所需的波形。这样可以实现多频段和多幅值的可调。这样我们的电路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我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protel

以及模拟电路的知识用到的实际操作中去。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

运算放大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了解也更进一步。在仿真过程中更熟悉了相对于课堂上所学的关于protel99和multism11.0软件的知识及其使用。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对自己的焊接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虽然在焊接过程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虚焊、焊错等等问题,但最后在我们的努力下解决了,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还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6参考文献

[1].吴友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1986

[3].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出版

[4]. Paul Horowitz and Winfield Hill. The Art of Electronics.2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 Mark N Horenstein.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and Devices.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96

21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xz专业班级: 电信1005班

指导教师: 王绪国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设计仿真与实现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阻、电位器、电容若干,直流电源,三极管等,或自备元

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源,函数发生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初始条件,完成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电路的仿真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直流控制电压5mV~5V时控制方波、三角波的振荡频率;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时间安排:

1、第18周前半周,完成仿真设计调试;并制作实物。

2、第18周后半周,硬件调试,撰写、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 3

1.1设计题目 ........................................................................................................................... 3

1.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 3

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及原理 ................................................................................................. 3

2.1方案设计与论证 ............................................................................................................... 3

2.2整体电路工作原理 ........................................................................................................... 4

2.3方波电路设计原理 ........................................................................................................... 4

2.4三角波电路设计原理 ....................................................................................................... 5

2.5 压控电路原理设计 .......................................................................................................... 7

2.6完整原理图及参数计算 ................................................................................................... 8

3 电路的模拟与仿真 ................................................................................................................... 10

3.1 Multisim仿真 ................................................................................................................. 10

3.2仿真结果分析 ................................................................................................................. 12

4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 12

4.1生成元件清单 ................................................................................................................. 12

4.2集成运放LM339简介 ................................................................................................... 13

4.3集成运放LM324简介 ................................................................................................... 13

4.4安装和调试 ..................................................................................................................... 14

4.4.2调试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 14

4.5焊接 ................................................................................................................................. 15

4.6完整电路板的调试 ......................................................................................................... 17

5 心得体会 ................................................................................................................................... 19

6 参考文献 ................................................................................................................................... 21

1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根据初始条件,完成方波、三角波压控振荡器电路的仿真设计、装配与调试。

1.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1.直流控制电压5mV~5V时控制方波、三角波的振荡频率。频率范围为200Hz~1.5kHz,方波VOM=±8V,三角波VOM=±4V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3.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理。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4.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5.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及原理

2.1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所需要频率上。这种频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带跟踪特性,可以很好地选择所需要频率信号,抑制杂散分量,并且避免了量的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一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而且,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相信都很难控制。

方案二:采用电压比较器和积分器同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其中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对其输出波形进行一次积分产生三角波,采用直流电压信号与积分电路相连,从而改变三角波和方波的频率该电路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1、线性良好,稳定性好;

2、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的连续的改变频率,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3、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因此本次 采用同相迟滞电压比较器和积分器同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的方案。

2.2整体电路工作原理

电压控制振荡器简称为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缩写为VCO),是一种将直流电平变换为相应频率的脉冲变换电路,或者说是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信号电平成正比例的电路。他被广泛地应用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与检测技术等技术领域。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可以有不痛的输入方式。如用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可制成频率调节十分方便的信号源;用正弦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就成为调频振荡器;而用锯齿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将成为扫频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由控制部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2-1所示

图2-2-1压控振荡器原理框图

2.3方波电路设计原理

方波的产生有很多种方法,而用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图——电压比较器是一种产生方波的最简单的电路之一。 如图2-3-1所示,是

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基础上加上部分正反馈构成的迟

滞电压比较器,其中R3为限流电阻,R1,R2是输入输

出取样电路,D1为双向稳压管。

则可以算的Vp=R1+R2+R1+R2阈值电压为Vth=±VoR1ViR2VoR1R2。

由于迟滞比较器具有回差特性,它具有较强的输出电

图2-3-1

压抗干扰能力,这是因为当输出电压一旦跳变后,只要在跳变点的附近的输入干扰电压不

超过迟滞宽度的值,输出电压值将稳定不变。

2.4三角波电路设计原理

锯齿波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是常用的基本测试信号。三角波产生电路是一种能够直接产生方波或矩形波的非正弦信号发生电路.由于方波或矩形波包含极丰富的谐波,因此这种电路又称为多谐振荡电路.它是在迟滞比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由R、C组成的积分电路,把输出电压经过R、C反馈到比较器的反相端.在比较器的输出端引入限流电阻R和两个背靠背的双向稳压管就组成了双向限幅房波发生电路.

由于比较器中的运放处于正反馈状态,因此一般情况下,输出电压V0与输入电压V1不成线性关系,只有在输出电压V0发生跳变瞬间,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电压才可近似等于零,即Vid=0或Vp=Vn=V1是输出电压V0转换的临界条件。在接通电源的瞬间,输出电压究竟偏于正向饱和还是负向饱和,那纯属偶然。设输出电压偏于正饱和值,即V0=Vz,时,加到电压比较器同相端的电压为+FVz,而加于反向端的电压,由于电容器C上的电压Vc不能突变,只能由输出电压V0通过电阻R按指数规律向C充电来建立,充电电流为i+.显然,党加到反向端的电压VC略正于+FVz时,输出电压便立即从正饱和值(+Vz)迅速翻转到负饱和值(-Vz),-Vz又通过R对C进行反向充电. 通常将矩形波为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与振荡周期的比称为占空比,对称方波的占空比为50%.如需产生占空比小于或大于50%的矩形波,只需适当改变电容C的正反向充电时间常数即可.

此外,如在示波器等仪器中,为了使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以利用荧光屏显示图像,常用到三角波产生器作为时基电路。例如,要在示波器荧光屏上不失真地观察到被测信号波形,就要在水平偏转板加上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电压——三角波电压,使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匀速扫过荧光屏。常用的三角波发生电路如图2-4-1

图2-4-1三角波发生电路

设t=0,vc=0,vo1=+VZ ,则vo =-vc=0,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VZR1v0R0′v+=+(2−4−1) 1212′此时,v01通过R向C恒流充电,vc线性上升,v0 线性下降,从而使v+下降。由于运放反

′相端接地,因此当v+下降略小于0是,A1翻转,v01跳变为-VZ。图2-4-2反映了t=t1时的

波形。根据式2-4-1可知,此时v0略小于−R1VZ。 2R

在t=t1时,vc=-V0=R1VZ,vo1=-VZ,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2R

′v+=+VZR1v0R2+ 1212

′′此时,电容C恒流放电,vc线性下降,vo线性上升,则v+也上升。当v+上升到略大于

0时,A1翻转,v0跳变为VZ,如此周而复始,就可在v0端输出幅度为R1VZ的三角波。同2R

时在v01端得到幅度为VZ的方波。

如图2-4-2所示,在t1~t2期间,电容C的放电时间

C∆VcT1=t2−t1==cC(−2R1−V)R2Z

ZR=2RCR1 2

在t2~t3期间,电容C恒流充电,同理,可得充电时间

R1T2=2RC 2

因此,周期和频率依次为

T=T1+T2=4RC

f=R1 (2−4−2) 21R2= (2−4−3)

1

图2-4-2 图2-4-3

2.5压控电路原理设计

如前所述,三角波发生器的振荡频率与积分器的电容充放电时间有关。而充放电时间

V与放电电流大小有关,有ic=±Z R。因此改变VZ大小可以调节振荡频率。假如积分器的输

入端不与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而是图2-5-1那样与开关S的一个固定触电相连,开关的另两个触电分别与±Vi相连,开关S在+Vi和-Vi之间的转接受控于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当其输出电压为-VZ,则开关S接向-Vi,当其输出电压为+VZ时,则开关S接向+Vi。此时接分歧输出的三角波和迟滞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的频率均受输入电压Vi的控制。

图2-5-1

2.6完整原理图及参数计算

2.6.1完整原理图

将各单元电路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得到完整原理图如图2-6-1

图2-6-1中A3、A4是两个相互串联的反相器,它们的输出电压相等,相位相反,即有VO4=-VO3=Vi。途中D2、D4状态受A2输出控制,当A2输出高电位时,其值大于Vo4(vi),D3截止,D4导通,积分器A1对Vo4(vi)积分。反之,当A2输出为低电位时,其值小于Vo3(-vi),则D3导通,D4截止,积分器A1对Vo3(-vi)积分。D3、D4在电路中起一个开关的作用。

图2-6-1

2.6.2 参数计算及元件的选择

2.6.2.1参数计算分析

图2-6-1中A1、A2构成的为一个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由于电路中电容C的充放电时间相等,因此求出电容C的放电时间即可得到电路的振荡周期,从而得到振荡频率。电

2Rv容的放电电流为ic=−i R,在t1~t2放电期间,电容上的电压变化量为∆vc=−R1VZ

,由2

此可得放电时间

C∆vcTi==c

因此电路的震荡周期

T=2T1=4RCR1VZ 2−4−5 2i

1R

1ZC(−2R1R2iVZ)−R=2RCR1VZ (2−4−4) 2i相应的振荡频率 f=T=4RCR2

Vvi 2−4−6

由式2-4-1可知,vi改变时,f随vi的改变而成正比例变化,但不影响三角波和方波的幅值。如果vi为直流电压,则电路震荡频率的调节十分容易;当vi的频率远小于f的正弦信号时,则压控振荡器成为调频振荡器,它能输出抗干扰能力很强的调频波。

方波输出幅值为VOM(±VZ),三角波输出幅度为VOLM,它们的关系式为

R2VOLM=±VOM 2−4−7 1

由式2-4-6可知

vo1

即振荡频率

R2vi 2−4−9 1OM

由式2-4-8、2-4-9可知,当改变控制电压vi时,积分常数改变,三角波将上升、下降的斜率发生改变,即振荡频率改变,从而实现电压控制震荡频率的目的。 f=

2.6.2.2参数确定与原件选择

1.确定积分时间常数R、C

由式(2-4-9)可知,振荡频率f与积分电容C、积分电阻R的取值有关,当电容C或电阻R增大时,震荡频率f将随之减小。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可以先选定一个C值,然后再选取R。在此,我们取C=0.1uF,考虑到二极管导通压降,在输入5mV和5V时频率可调范围为200Hz到2KHz,算得R=1.875KΩ,我们取标称值R=1.8KΩ

2.确定反馈回路电阻R1、R2

由式(2-4-7)和式(2-4-9)可知,正反馈回路电阻R1与R2的取值不但与输出三角波的峰值有关,而且与振荡频率的大小有关。因此在选取R1、R2的阻值时,应同时兼顾两方

R21 v == 1o0T 4viT 2−4−8 vidt=

面得因素。首先根据设计所要求的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和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压VOM= 8V,由式(2-4-7)确定R1/R2的比值,因为三角波的幅值为方波的一般,所以R2/R1=2,所以选择R2=2KΩ,R1=1KΩ最后应将各参数的设定值带入式(2-4-9),验算满足设计要求。

3.二极管的选取

压控电路中的二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对二极管的要求不高,我们可以选择2N4001。方波输出为±8V,我们选择7.5V的稳压二极管1N4373。

4.运算放大器的选取

比较器采用产用的专业电压比较器LM339,反相器,积分器,电压跟随器我们均采用运放LM324

5.电源电压

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均采用±12V双电源供电。

6限流电阻采用510Ω或1K欧姆。

3 电路的模拟与仿真

3.1 Multisim仿真

按照原理图,在multisim中画好电路图,如图3-1-1。仔细检查电路图是否有错误。在确定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将multisim中的仿真器材示波器拖出来,将示波器接到输出方波和三角波的端口Vo1和Vo2。将电路调到运行状态。观察示波器中输出的波形。调整示波器的X和Y增益,比较波形的失真情况。

根据2-4-9得,当输入Vi=5mV时,fmin=233Hz;当输入Vi=5V时,fmax=1.66KHz。即理论计算得到的频率可调范围为233Hz-1.66KHz。

图3-1-1

当输入电压为5mV时,观察到的方波如图3-1-2,三角波3-1-3,

图3-1-2 图3-1-3

当输入控制电压为5V时,观察到的方波如图3-1-4,三角波如图3-1-5

图3-1-4 图

3-1-5

图3-1-6

经过多次调试后,得到完整的波形图,如图3-1-6

3.2仿真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知道,随着压控电路中输入电压的增大,频率会随之增大,方波的波形开始时有少量失真,这是由于比较器响应速度较低的原因。观察波形,测得方波幅值稳定在±8V,三角波的幅值稳定在±4V,且两者波形幅值对称。

当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为下限值5mV时,所得波形频率为206.7Hz;当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上限值为5mV时,所得波形频率为1.52KHz,即仿真结果得到的频率可调范围为206.7Hz-1.52KHz。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和理论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者相差不大,最终达到了课设要求,实现了压控调频功能。

所以此电路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4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4.1生成元件清单

仿真无误后,便可以开始实物的安装和焊接了。但之前,我们要列出详细的元件清单。 在multisim中生成元件报告清单如图

4-1-1

图4-1-1

本次实验比较器采用专业电压比较器LM339集成运放,反相器和积分器均采用LM324集成运放,电源采用±12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4.2集成运放LM339简介

LM339是四电压比较集成电路,该电

路的特点如下:

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双电源

均可工作,单电源:2-36V,双电源:

±1-±18V,消耗电流小,输入失调电压

小,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才用双列直

插14塑料封装。其内部结构图如右图

4-2-1,在此我们只需要用到一个运放,

其中引脚3和12为正负电源引脚

图4-2-1

4.3集成运放LM324简介

LM324系列器件和LM339一样,为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他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

以工作在低到3V或者高到32V电源下。具有如

下特点:

短路输出保护;

真差动输入级

每一封装四个放大器

内部补偿

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

其内部结构如右图4-3-1所示,在本次电路中

我们需要用到3片运放。实际连接电路中4引

脚和11引脚为正负电源引脚。

4-3-1

4.4安装和调试

4.4.1安装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1)把两块14P底座插在万用板上,焊好再插入LM339芯片,避免烧坏。

(2)分别把各电阻和其他元件放入适当位置。

(3)按图接线,注意直流源的正负及接地端。

4.4.2调试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1)接入电源后,用试波器进行双踪观察。

(2)观察示波器,各指标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部安装。

把两部分的电路接好,进行整体测试和观察。

针对和阶段出现的问题,逐个排查校检,使其满足实验要求。使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 由于电压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和三角波,故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电位器之前要将其调整到设计值,否则,电路可能不起振。如果电路接线正确,则在接通电源后,比较器的输出为方波,积分器的输出为三角波,使方波的输出幅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则输出频率可调。

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和精确增益调控,运放输入端电阻必需精确匹配。

按设计图安装好电路,稳压电源输出的+12V接到集成运放741的7脚,-12V接到集成运放741的4脚,示波器的Ch1接Uo1,Ch2接Uo2,使方波,三角波输出幅度满足设计设计指标

要求。

4.4.3安装并调试压控电路

1.检测极管1N4001 将万用表达到二极管档,分别将表笔正向和反向接在二极管两端,实际中测得二极管正接时万用表有示数,说明导通,反接时无示数,说明截止,得出结果,二极管能正常工作

2检测反向比例器

将反向比例输入端接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示波器,接通电源,观察示波器,看是否能得到反相比例运算后的波形,改变反馈深度,再看波形能否随之改变。实际测试中,测得反相比例器能正常工作。

4.5焊接

完成各单元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后便可以开始焊接了。

4.5.1焊接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锡用量过多,形成焊点的锡堆积;焊锡过少,不足以包裹焊点。

②冷焊。焊接时烙铁温度过低或加热时间不足,焊锡未完全熔化、浸润、焊锡表面不光亮(不光滑),有细小裂纹(如同豆腐渣一样!)。

③夹松香焊接,焊锡与元器件或印刷板之间夹杂着一层松香,造成电连接不良。若夹杂加热不足的松香,则焊点下有一层黄褐色松香膜;若加热温度太高,则焊点下有一层碳化松香的黑色膜。对于有加热不足的松香膜的情况,可以用烙铁进行补焊。对于已形成黑膜的,则要"吃"净焊锡,清洁被焊元器件或印刷板表面,重新进行焊接才行。

④焊锡连桥。指焊锡量过多,造成元器件的焊点之间短路。这在对超小元器件及细小印刷电路板进行焊接时要尤为注意。

⑤焊剂过量,焊点明围松香残渣很多。当少量松香残留时,可以用电烙铁再轻轻加热一下,让松香挥发掉,也可以用蘸有无水酒精的棉球,擦去多余的松香或焊剂。

⑥焊点表面的焊锡形成尖锐的突尖。这多是由于加热温度不足或焊剂过少,以及烙铁离开焊点时角度不当浩成的内

最后得到完整电路板如下图,电路板正面如图4-5-1,反面如图4-5-2

图4-5-1

4-5-2

4.6完整电路板的调试

4.6.1电子电路调试的一般步骤

首先,要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连接情况,成熟的电子产品一般都是连接出的问题。 其次,当电路板的各元器件检察无误后,对其进行通电,通电后听电路板是否有异常响声或有其它燃烧的气味,如有其情况,必需立即拨下电源。

再次,要在接通电源前,一定要先测出电源的电压值,确保电压为额定电压,否则,出现电压过高,通电后,会毁坏元器件,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最后,检查芯片是否插牢,有些不易观察的插孔是否插好?一般调试前做好这几步就可发现不少问题。

根据电子电路的复杂程度,调试可分步进行:

对于较简单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联调。

对于复杂的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分机调试~主机调试~联调。 由此可明确三点:

(1)不论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调试都是从电源开始入手的。

(2)调试方法一般是先局部(单元电路)后整体,先静态后动态。

(3)一般要经过测量——调整—一再测量——再调整的反复过程。

对于复杂的电子系统,调试也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

在单元电路调试完成的基础上,可进行系统联调。例如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一般由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电路构成,调试时常把这3部分电路分开调试,分别达到设计指标后,再加进接口电路进行总调。联调是对总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调整,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单元进行调整。不排除要调整多个单元的参数或调整多次,甚至要修正方案的可能。

4.6.2注意事项

1.接线前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阻、电容参数,并作好记录。

2.观察振荡波形时,注意两个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3.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线、地线切勿接错,否则容易损坏集成片

4.6.3寻找故障的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

(1)先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例如,有一些元器件没有插牢,还有一些导线之间有短路的现象。

(2)再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点。

(3)信号寻迹法是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而且简单直观的方法,在动态调试中广为应用。

应当指出,对于反馈环内的故障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在这个闭环回路中,只要有一个元器件(或集成块)出故障,则往往整个回路中处处都存在故障现象。寻找故障的方法是先把反馈回路断开,使系统成为一个开环系统,然后再接入一适当的输入信号,利用信号寻迹法逐一寻找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或集成块)。

4.6.4实物运行结果

检查电路板无虚焊,短路,断路等情况后,接通电源,观察最终得打的方波和三角波,如图4-6-1,4-6-2

4-6-1

图4-6-2

得到的波形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说明电路板能正常工作,达到了任务的要求。

5心得体会

在此次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中,我主要负责原理图的设计及仿真。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我们的电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另外,同样的功能,可以很多不同的方法和电路来实现,比如压控部分,我采用是二极管作为开关电路,其实也可以利用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实现此功能。此外,考虑到负载过小会导致输出电压的降低,我在方波输出端额外加上了一个电压跟随器,用以减小VCO内部阻抗,使输出电压幅值更加稳定。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只要求了频率可调,我们还可以利用运放或者电阻分压来实现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值可调,比如将方波电路的反馈电阻R2换成电位器,方波输出后面接比例器。另外,由于输入电压为5mV—5V,所以最终实现的频率可调范围相差10倍左右,实际所得结果也基本相符,为200Hz-1.5KHz。在输入直流控制电压不大于方波输出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提高直流控制电压,从而提高频率的可调范围,但是由于硬件条件的局限性,当频率过高时,因为比较器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会导致方波产生失真,频率越高,失真现象越严重。经过反复的调试最终确定,频率最大为2KHZ得到的波形基本符合要求。,

同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频段,改变积分电路中的R和C值以此来得到我们所需的波形。这样可以实现多频段和多幅值的可调。这样我们的电路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我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protel

以及模拟电路的知识用到的实际操作中去。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

运算放大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了解也更进一步。在仿真过程中更熟悉了相对于课堂上所学的关于protel99和multism11.0软件的知识及其使用。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对自己的焊接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虽然在焊接过程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虚焊、焊错等等问题,但最后在我们的努力下解决了,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还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6参考文献

[1].吴友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1986

[3].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出版

[4]. Paul Horowitz and Winfield Hill. The Art of Electronics.2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 Mark N Horenstein.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and Devices.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96

21


相关文章

  • 简易信号发生器
  • 目录 摘 要 ............................................... - 2 - 第一部分:系统需求分析 ............................... - 2 - 一.概论 .... ...查看


  • 多种波形发生器
  • 江苏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 杨 建 宁 学 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小组成员 : 日期 : 2013年12月 波形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正确显示 ...查看


  •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 上次课内容 1.振荡的条件.振荡的建立及稳定振荡.(熟悉) 2.各类振荡的特点.石英晶体振荡.(熟悉) 本次课内容(2学时) §5-5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有矩形波发生电路.三角波发生电路以及锯齿波发生电路等. 5-5-1 矩 ...查看


  • 稳定的超低频三角波方波振荡电路
  • 稳定的超低频三角波/方波振荡电路 电路的功能 文氏电桥所代表的CR 调谐振荡电路,必须保证振幅稳定,所以很难实现超低频振荡,而应用CR 充放电的振荡电路振幅由门限电压确定,振荡频率的下限可以降至超低频,这种电路的振荡波形为三角波,能产生正弦 ...查看


  • 三角波制作
  • 第一种方案 用NE555装制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图 发布时间:2010-05-22 21:27 中国IC 一网 www.ic1w.com 浏览次数:243 用NE555装制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VT1.VT2和电阻R1构成 ...查看


  •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内容 一.任务 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二.要求1不使用单片机,实现以下功能: (1)至少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 ...查看


  •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 电路实践系列讲义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与滤波器 2013-3-25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理论设计部分) 电子电路中,信号源是必备的,在电路中,所需要的信号由信号源提供.而现在使用最多的信号主要是正弦波,脉冲波,三角波,锯齿波等等,本讲介绍一种能同 ...查看


  • 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任务书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明书) 班 级 通信 1302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赵 思 琪 指 导 教 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 程 名 称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查看


  • 简易晶体管图示仪
  •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班内序号: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简易晶体管图示仪的设计与实现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使用方法. 2. 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