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中试题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①哲学是通过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

②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复。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这一观点:

A. 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错误地认为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 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D. 肯定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

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7.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8.美国科学家称,他们通过一种最新的理论研究发现,地球和月球之间其实隐藏着大量神秘的暗物质。从哲学上看,这里的暗物质属于:

①虚幻的意识形态 ②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③一种物质现象 ④物质的具体形态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9.“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意识的创造性 B自然界的客观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

10.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③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2.“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C.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2012年9月24日,超强台风

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

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回答13—

14题。

13.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这种精细化的预报:

①是人们的主观预测,与客观事物无关 ②是根据客观事物而做出的一种超前反映

③必须遵循大气运动规律 ④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目前科技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进的路线,但人们可以预测台风的到来并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客观实际的发展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15.2013年的太空好戏连台,流星雨、超级月亮、日环食……,你方唱罢我登场。对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都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这是因为: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人的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一年一度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在汉诺威开幕。在此次博览会上,展出一款绘画机器人,它在动笔之前,会先为目标物体拍摄一张黑白照片,然后通过内置的电脑程序对比照片加以分析,并确定物体的轮

廓和各部位的明暗对比,只需花费三分钟时间,就能将眼前物体大致勾勒出来。这说明( )

①科技的发展让机器人具有了分析能力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

④人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规律、发展规律、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又是一年中秋节,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

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17—18题。

17.“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8、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9.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

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

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据此回答20-21题。

20、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的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从“神一”到“神九”,每一次发射,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这说明:

A.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B.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送上厚礼。 “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据此回答22---23小题。

22.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C.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3.“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了哲理是: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平面镜式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4、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③④ 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探矿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④人们能穷尽一切事物的认识

25.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的唯物论理论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八届二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13分)

27. 2012年9月24日第九届中国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论坛日前在广西玉林召开,会后发布的《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指出,受当前海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的确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订单不足;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企业成本价格大幅上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又考虑到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中小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材料中国家的救企政策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29. 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 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 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3分)

30. 有这么一个县:2013年,它的GDP达到20亿元,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超过2亿多元,比2009年增长4倍。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但是,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牺牲了资源,无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牺牲了环境,就是“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100:10:1,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事业,教育投入不足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小孩,只能校外租房;五是牺牲了治安稳定,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案率却不足30%。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该县在片面发展经济中造成不良后果的哲学原因。(13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3分)

27.(共12分)

28. (共13分)

29. (共12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答案

1—5.CCDAC 6—10.CDBBD 11—15.CDDAC 16—20.CBBCD 21—25.ACBBB

26.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要

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3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4分)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符合我国的实际,是 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4分)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目标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2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针对目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出台了相应的金融、财税措施,坚持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3分) ②国家的救企政策中的引导和帮助中小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 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3分)

③国家的救企政策中的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是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3分)

④国家结合实际制定经济政策是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分)

2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产生和深化了 我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4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 阿房宫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4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人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 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过程就说明上述观点。(4分)

29.材料反映了该县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其局限性在于:

①违背了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县的发展策略应该与其全省商品粮、优质肉 猪和肉牛基地县等优势相结合,科学发展(3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 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方针政策,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3分)。

③没有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正视客观条件的 基础上发展经济,做到经济与自然、社会等协调发展(3分)

④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县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过度 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3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①哲学是通过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

②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复。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这一观点:

A. 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错误地认为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 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D. 肯定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

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7.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8.美国科学家称,他们通过一种最新的理论研究发现,地球和月球之间其实隐藏着大量神秘的暗物质。从哲学上看,这里的暗物质属于:

①虚幻的意识形态 ②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③一种物质现象 ④物质的具体形态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9.“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意识的创造性 B自然界的客观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

10.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③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2.“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C.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2012年9月24日,超强台风

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

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回答13—

14题。

13.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这种精细化的预报:

①是人们的主观预测,与客观事物无关 ②是根据客观事物而做出的一种超前反映

③必须遵循大气运动规律 ④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目前科技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进的路线,但人们可以预测台风的到来并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客观实际的发展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15.2013年的太空好戏连台,流星雨、超级月亮、日环食……,你方唱罢我登场。对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都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这是因为: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人的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一年一度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在汉诺威开幕。在此次博览会上,展出一款绘画机器人,它在动笔之前,会先为目标物体拍摄一张黑白照片,然后通过内置的电脑程序对比照片加以分析,并确定物体的轮

廓和各部位的明暗对比,只需花费三分钟时间,就能将眼前物体大致勾勒出来。这说明( )

①科技的发展让机器人具有了分析能力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

④人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规律、发展规律、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又是一年中秋节,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

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17—18题。

17.“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8、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9.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

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

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据此回答20-21题。

20、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的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从“神一”到“神九”,每一次发射,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这说明:

A.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B.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送上厚礼。 “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据此回答22---23小题。

22.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C.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3.“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了哲理是: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平面镜式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4、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③④ 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探矿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④人们能穷尽一切事物的认识

25.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的唯物论理论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八届二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13分)

27. 2012年9月24日第九届中国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论坛日前在广西玉林召开,会后发布的《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指出,受当前海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的确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订单不足;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企业成本价格大幅上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又考虑到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中小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材料中国家的救企政策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29. 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 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 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3分)

30. 有这么一个县:2013年,它的GDP达到20亿元,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超过2亿多元,比2009年增长4倍。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但是,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牺牲了资源,无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牺牲了环境,就是“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100:10:1,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事业,教育投入不足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小孩,只能校外租房;五是牺牲了治安稳定,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案率却不足30%。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该县在片面发展经济中造成不良后果的哲学原因。(13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3分)

27.(共12分)

28. (共13分)

29. (共12分)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答案

1—5.CCDAC 6—10.CDBBD 11—15.CDDAC 16—20.CBBCD 21—25.ACBBB

26.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要

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3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4分)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符合我国的实际,是 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4分)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目标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2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针对目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出台了相应的金融、财税措施,坚持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3分) ②国家的救企政策中的引导和帮助中小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 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3分)

③国家的救企政策中的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是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3分)

④国家结合实际制定经济政策是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分)

2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产生和深化了 我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4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 阿房宫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4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人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 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过程就说明上述观点。(4分)

29.材料反映了该县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其局限性在于:

①违背了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县的发展策略应该与其全省商品粮、优质肉 猪和肉牛基地县等优势相结合,科学发展(3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 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方针政策,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3分)。

③没有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正视客观条件的 基础上发展经济,做到经济与自然、社会等协调发展(3分)

④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县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过度 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3分)


相关文章

  •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 威海艺术学校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哲学与人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 )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A 从主观愿望出发 B 从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3
  •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 ...查看


  • 高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
  • 高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 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 ...查看


  • 高二政治(哲学)期中考试卷
  •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题(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 ...查看


  • 绍兴一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卷
  • 绍兴一中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卷 命题:陈昌勇 金华元 校对:陈昌勇 金华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其中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 ...查看


  •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016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 ...查看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 磁县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高一语文组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称为"失落之城"的亚特兰蒂斯,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 ...查看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 ...查看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三单元测试题
  • 广饶一中三校区期中模块冲刺2015.11.6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