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试题库

科研方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

A.减少过失误差、降低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

B.便于收集资料、便于统计处理、便于撰写论文;

C.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

D.仅用一、二次,最多十几次试验,就可得到可靠结果;

2.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试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

A.拉丁方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COX回归分析 D.Logistic回归分析

5.某试验需在5%和15%两种氧浓度下进行,每种氧浓度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类似的药物对K562细胞进行抑制,每个试验条件下均重复4次试验(独立的4个样品,所含细胞的质和量都相同)。观察的指标为计量资料,此设计称为( )。

A.拉丁方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6.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A.系统误差(偏性)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责任事故

7.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其补救方法靠( )。

A.统计方法 B.数学方法 C.重做实验 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

8.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或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尽量减少或抵消非试验因素的干扰

9.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A.重复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条件误差

10.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用,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高血压患者,记录每人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什么实验设计类型(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单组设计

11.对于一个试验而言,配伍组设计优于完全随机设计,这是因为( )。

A.配伍组设计简单易行 B.降低了随机误差

C.降低了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影响 D.可以分析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12.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已知这三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3.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且需要考虑AB和BC,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正交设计 C.交叉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4.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第二组为单用甲药;第三组为单用乙药;第四组为甲、乙药合用。用小鼠作为受试对象,各组均用5只小鼠做试验,观察指标是与芗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某种物质的含量。试验做完后,共测得20个试验数据,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为分析此资料,应选择( )。

A.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 B.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

C.单因素四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5.某地在钩虫病普查中,对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0例,测定其血红蛋白量,为了解钩虫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红蛋白量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首先需判定此资料取自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

A.配伍组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交叉设计

16.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A.有了试验数据之后 B.有了试验设计之后

C.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 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

17.有两种治疗某病的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需要将该病患者100人分配到甲、乙两治疗组中去,最佳的分组方法是:

A.男性患者进入甲组,女性患者进入乙组。

B.甲、乙两治疗组中两性患者人数接近相等。

C.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

D. 先按性别、病情进行配对,再在每对中用随机方法分组。

18.两因素A、B之间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意味着:

A. 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增强。

B.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减弱。

C.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D. 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19.从事一项医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A.试验结束之后 B.制定试验计划时

C.发表论文前 D.申报成果前

20.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A.样本含量较小时 B.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

C.因素之间独立时 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

21.某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盲目开展实验,当实验过程(或结果)中出现异常现象时,他们常常:

A.不能合理处置 B.胸有成竹 C.重做实验 D.用统计方法弥补

22.有些研究者做实验时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表格。其根源在于:

A. 没有现成的表格 B.领导没有要求

C.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 D.与成果评定无关

23.在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中,实验者用手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

从笼子中抓小白鼠,每次抓一只,将先抓到的n1只放入对照组,后抓到的n2只放入试验组。问: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A. 实现了随机化 B.误用随便取代随机

C.结论仍然可信 D.动物分组无关紧要

24.研究DHA和樟树碱对小鼠学习记忆农历能力的影响。考察:DHA的3种剂量、樟树碱加入与否,共有六个实验组,每组用小鼠5只。尚不知剂量与樟树碱对观察结果(潜伏期)的影响谁重要谁次要,问:本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组别 测定前未给樟树碱 测定前给樟树碱

潜伏期() 潜伏期()

对照组 104.814.46 41.1511.31

0.1g/kgDHA 116.814.30 68.4513.70

1.0g/kgDHA 150.111.31 79.1014.58

A. 两因素析因设计 B.单因素6水平设计

C.两因素交叉设计 D.成组设计

25.某单位在40岁以上人群查体中,记录了485名血压正常人于80名血压升高者的情况,然后追踪6年,得到了冠心病患病情况如下:血压升高者80例,追踪6年后有19例患冠心病;血压正常者485例,然后追踪6年后有20例患冠心病,问这是一种什么设计类型?

A.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B.交叉设计 C.队列研究设计 D.配对设计

26.某人在某地抽样调查了29例儿童的血红蛋白与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资料如下,试问:如用4种微量元素(x1、x2、x3、x4)来预测血红蛋白(Y)的含量,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No Y x1 x2 x3 x4

1 135.0 13.70 12.68 80.32 0.16

2 130.0 18.09 17.51 83.65 0.26

………………………………………………

29 105.0 13.75 13.57 79.80 0.14

A. t检验 B.方差分析 C.COX回归 D.多元线性回归

27.选了10只家兔观察在A、B两个因素作用下家兔皮肤损伤直径(mm)的大小。A有两个水平:A1、A2;B有两个水平:B1、B2。10个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地均分到A1、A2两组中去,任何一只家兔的两个对称部位上分别接受B1、B2两种处理,资料见下表。问这是什么设计类型?

家兔 直径 家兔 直径

编号 A1B1 A1B2 编号 A2B1 A2B2

1 16.50 20.75 6 18.25 21.25

2 16.75 19.00 7 18.50 20.50

5 17.50 20.00 10 20.75 22.75

A.析因设计 B.正交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配伍组设计

28.某医师研究某种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生存率时,收集了2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打算分析两个因素(一个为定性,另一个为定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第一个骨髓AG检验结果(阴阳性)、第2个是白细胞计数(WBC),资料如下:问可用什么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此资料?

AG(+)组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WBC(亿/L) 23 7.5 43 26 60 105 100 170 54 70

生存周数 65 156 100 134 16 108 121 4 39 143

AG(-)组

患者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WBC(亿/L) 44 30 40 15 90 53 100 190 270 280

生存周数 56 65 17 7 16 22 3 4 2 3

29.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实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30. 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

(1)若A与B的交互作用不可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4(23) B.L8(27) C.L9(34) D.L27(313)

(1)若交互作用全部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8(27) B.L18(37) C.L9(34) D.L27(313)

31.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受试对象分组,如何分组,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 多分几组 B.将条件相近的分入同一组

C.将条件相近的分入不同组D.将体质强的分入对照组、弱的分入实验组

32.有降压药4种(设为A1,A2,A3,A4),对四只猴子进行实验,每猴用药4次,每次7天,间隔一个月,每次以用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mmHg作为实验效应,已知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资料见下表。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应采用何种方法分析4种药物的疗效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降压药代号与血压降低值(mmHg) 猴号 用药次序 1 2 3 4

1 A1(45) A2(35) A3( 0) A4( 5) 2 A2(30) A4(20) A1(40) A3(10) 3 A3( 0) A1(45) A4(20) A2(25) 4 A4(40) A3(10) A2(20) A1(25)

A. 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3.将肉瘤接种在大白鼠的三个不同部位b1,b2,b3,并用药物a1,a2观察对肉瘤生长的影响,共有6种不同处理,将条件相近的大白鼠24只随机分配到6种不同处理组中去,每组4只,假定在肉瘤接种后不久,就使用抑瘤的药物。请根据设计特点及下表资料选择适当方法分析药物与部位对肉瘤生长情况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瘤重(g) 编号 a1b1 a1 b2 a1b3 a2b1 a2b2 a2b3

1 3.0 8.0 5.0 10.0 5.4 6.5

2 1.1 6.5 7.2 12.0 7.2 8.0

3 4.2 3.2 8.0 9.5 9.2 7.0

4 3.2 5.5 9.0 7.0 6.3 3.2

A.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4.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预实验得知:AB、CB不可忽视。由于经费紧张,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

A. 拉丁方设计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5.某项试验研究中考察的实验因素有A和B,A(是否用3-氨基苯甲酰胺)分为A1(不用)、A2(用);B(平阳霉素的浓度,μg/ml)分为B1(5)、B2(10)、B3(20)、B4(40)、B5(60)。两因素共有10种不同的水平搭配,每种搭配条件下用4个试验样品独立地重复试验4次,观察的指标为DNA残存损伤百分数。目的是了解3-氨基苯甲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此设计可称为( )。

A.成组设计 B.配伍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6.已知A、B、C都是七水平因素,其中:A是实验因素,B、C都是区组因素,且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试验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问最好选择什么设计类型?

A. 成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析因设计 D.正交设计

37.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各级交互作用都很重要,若选用析因设计,且希望资料便于用计算器进行统计分析,则至少要做多少次试验?

A.27 B.36 C.54 D.81

38.下表资料所代表的试验属于什么设计类型?

10

A

39.由专业知识得知,某化合物的产率(Y%)可能受到A(剂量)、B(温度)、C(时间)、D(浓度)4个试验因素的影响。设计时A取了0.8,1.0,„,

1.8共6个水平;B取了35,40,45,50共4个水平;C取了6,7,8共3个水平;D取了70,75,„,95共6个水平。并用均匀设计安排了试验。对试验结果分析时,拟合产率Y关于因素A~D的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发现因素C未被选入方程,这表明:

A. 因素C在以后做此试验时不必考虑

B.因素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C.因素C在以后做此实验时可随便取某个值

D. 因素 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完全相同

40.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45份,得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

乙的结果 合计 + -

+ 12 16 28 - 4 13 17

合计 16 29 45

A.成组设计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41.两个试验因素共组成6个不同的试验条件,每一个条件下都独立地重复了3次试验,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

3-氨基苯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

残存损伤百分比(%) 3-氨基苯酰胺 平阳霉素浓度 10 20 40

17.4 79.2 88.2

用 17.0 66.6 72.7

18.5 70.4 82.3

73.9 86.0 98.9

不用 54.3 71.2 84.5

65.2 79.4 91.7

A.成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42.A、B是构成某种抗生素培养基的两种主要原料,它们均取3个水平,经过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AB作用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

A.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

B.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

C.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增强

D.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减弱

43.研究某药物治疗铅中毒的驱铅效果:资料见下表。运用配对t检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此药有明显的驱铅作用”。问:这个结论不可靠的原因是什么?

A. 样本含量过小 B.统计分析方法不当

C.缺乏合适的对照组 D.缺乏必要的预试验

44.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医学界曾用金的化合物当作结核病的特效药,名医为此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然后,又作为定论编入了医学院的讲义。书籍其结论是不成立的,问采用什么方法可迅速而客观地对作出评价?

A. 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B.扩大样本进一步试验

C.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D.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5.某研究者在进行伊利蒙菌发酵的试验研究中,分别对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值、温度和光线强度对产物的影响作了多批研究,得出最适合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为55~65%,起始PH值为6.5~7.5以及温度与光线强度的具体值。问:这种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的做法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A.分期分批试验时 B.因素之间互相独立时

C.在短期同时做完这些试验时 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

46.某医师为研究服避孕药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分别回顾性调查了子代染色体异常和正常的同年龄组儿童的母亲102名和148名,结果孕前6个月内服用避孕药者分别是34名和20名,问:这叫什么实验设计?

A.队列研究设计 B.成组设计 C.交叉配对设计 D.病例-对照设计

多选

1.(多选)严格控制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进行试验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下述那些措施是达到上述目的所不可缺少的?ABCD

A.用随机化法选取样本并分组 B.相同条件下必须做重复试验

C.正确设立对照组 D.各组之间在重要的非处理因素上尽可能一致。

2.(多选)实现化的方法有:AB

A. 查随机表法 B.查随机排列表法 C.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

D.抽签或摸球

3.(多选)安排三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中,哪些方法不便于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的试验场合?BD

A.析因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正交设计 D.交叉设计

4.(多选)在试验设计中必须涉及的项目称为要素,试验设计的要素有:ABD

A. 试验因素 B.试验单位 C.试验计划 D.试验效应

5.(多选)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其主要缺点有哪些?

A.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B.论文不易发表

B.不便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D.申报科研成果难度增大

6.(多选)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哪些?ABC

A. 标准对照 B.自身对照 C.相互对照 D.历史或中外对照

二、问答题

1.请用下表中简化的随机排列表第15行随机排列数字将14只家兔分到试验和对照组中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6 8 11 3 10 13 17 1 0 16 9 12 2 4 5 18 14 15 7

2.在某项试验研究工作中,要研究A、B、C、D四个因素对观察指标Y(计量指标)的影响是否胡显著性意义,每个因素只考虑2个水平,根据专业知识得知,还需考虑交互作用AB、BC。请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并进行表头设计(表体内因素的水平代码全部省略)

3.设有12只鼠按体重由轻到重编为1—12号,请用下而给出的随机排列数字(见下表),将它们均分到甲、乙、丙三个处理组中去。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 3 8 15 7 4 19 12 5 14 9 11 6 16 18 1 10 13 17 2

4.用n=20的随机排列表中的第13行随机数字,如何将18小鼠随机分成工

A、B、C三组,请写出分组过程。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19 8 0 1 4 7 13 6 16 10 9 14 18 12 17 15 3 5 2

5.为了寻找营养丰富而又经济实惠的婴幼儿食品,搞好儿童保健。某研究所利用甘蔗废糖蜜试制了L-赖氨酸盐酸盐(简称赖氨酸盐)。现通过实验研究了解膳食中添加赖氨酸盐后对正常儿童发育有无影响,计划从甲、乙两个幼儿园各选90名儿童(含大、中、小班)作为受试对象,问如何考虑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结论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6.已知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均值为3200g,标准差为467g。今欲研究某药物在妇女怀孕期间服用后能否减少低体重新生儿数,若服用该药后出生的新生儿将比一般的新生儿平均增重230g才认为该药有效,问如果取α=0.05,β=0.10,需要多大样本含量才能发现其差异?

7.为了通过试验研究,找到生产某种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案,需考虑A、B、C、D、E五个三水平因素,根据专业知识,还需考虑AB、AC、AE。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进行具体的设计。

8.设有4 种防护服,请4 个成年男子在4个不同日期试穿,测定他们脉搏(次/分),其数值用“(1),(2),„„,(16)”表示。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以表格形式给出最终的设计方案,含试验数据。

9.某些试验涉及A、B、C、D、E、F 6个皆为3 水平的试验因素,根据专业知识得知;CD、CE是不可忽视的。请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以简明的方式表示之。

10.某试验中拟考查4个两水平的因素A、B、C、D的作用大小,根据专业知识:必须考虑C与D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试验次数多、周期长、花费大,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较少,而且试验结果分析很方便,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安排。

11.在行走速度和行程固定的前提下,负荷越重,体能消耗越多。为研究在4种不同的负荷量下,消耗体能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拟用4名战士,在4个不同日期进行试验,并且,每人每天只接受1种负荷试验1 次。书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用TN代表体能消耗量,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以不合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安排。

12.某研究者拟用4只家兔做试验,希望了解注射4种不同剂量(0.32,0.47,0.62,0.77U/kg)的胰岛素后,家兔血糖下降值的改变有无显著性意义。由专业知识得知,若前后两次试验的间隔超过一天,即使用同一只兔做试验,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

13.某单位研究A1~A5五种类型的军装工潮湿与干燥两种环境、静坐与活动两种状态下着装战士的主观热感觉(假定有较客观的观察指标,取名为TTT),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军装的合理使用作出科学安排。根据预试验得知,因素之间的各级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因素之间的主次地位不清楚,至少有年龄相同、健康状况相近的男战士60名志愿者充当受试者。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

14.将体重相近的12只小鼠配成4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的3个小(编号为①、②、③)被随机分配到甲、乙、丙三种饲料组中去,随机分配的结果见表1。

假定观察的指标是半年后小鼠体重日平均增加量(kg),试将表1转换成便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表2。若严格按实验设计应当周密、完善的要求来评价,请指出此设计还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

表1 随机分配结果 表2

区组 鼠号(处理代码)

1 ①(甲) ②(丙) ③(乙)

2 ①(丙) ②(乙) ③(甲)

3 ①(乙) ②(甲) ③(丙)

4 ①(丙) ②(甲) ③(乙)

15.在培养钩端螺旋体时,除将PH固定在7.2~7.4,温度固定在28℃外,需对血清种类(A)、浓度(B)、基础液(C)和添加剂(D)四个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已知各因素均为两水平,且四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各因素在专业上地位相等,科研经费允许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可独立做3次重复实验,观察指标为钩端螺旋体计数。请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

16.研究者希望通过对12名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的实验研究,来回答“耳廓疗法是否能解除慢性疼痛”这一问题。实验方法如下:用适当的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能够感觉又无痛感为准)分别刺激左耳两个穴位各5分钟,即穴位N(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耳廓治疗点)、穴位C(与穴位N有一定距离且与疼痛无关的)穴位,实验时,要求先后对同一个受试者刺激这两个穴位,两次之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以便前次的结果不会影响后次的结果。患者并不知道这两个穴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假定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ZT用来测定刺激后的镇痛效果,请简述选择某种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

17.为了研究五种降压药A、B、C、D、E的降压效果,拟用5只猴子来做此实验,只要每两次用药之间的间隔大于一周,后做实验的效果便不会受到先做实验结果的影响。每次用药7天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为血压下降值(mmHg),请根据本实验研究的实际情况,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 具体的实验设计。

三、填空题

1.对照、重复、(均衡)和(随机)是实验设计中的四个基本原则。

2.在实验设计中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共同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在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试验设计缺乏( );单因素设计取代( );缺乏必要的( );不能合理地处理( );样本含量( );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 )。

4.在收集数据和选取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设计类型与资料收集方式不( );随意舍弃( );盲目运用“( )”准则舍弃某些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观察结果。

5.在表达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编制统计表方面存在( )表达不清等问题。在绘制统计图方面存在( )不当和( )不符合数学原则等问题;在运用百分比方面存在总例数( )也用百分比

表示等滥用现象。在运用平均数方面存在不考虑资料的( )情况,一律用( )表达资料平均水平的现象;在表达( )分布资料时仍盲目套用“xs”的表示方法。

6.在运用统计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把( )看成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判定两变量呈直线关系的无容置疑的依据。

7.在辨析设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把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的设计看成是( )的设计,统计处理时减少了误差的( ),降低了结果的( );把一个多因素设计看成多个单因素设计,混淆了( )之间的关系,无法分析因素之间的( )。

8.试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三个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9.试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是( )、( )、( )、( )。

10.常用的五种对照形式是(空白对照)、(实验比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11.有些人在实验结束后要处理资料时却不知需要哪些统计方法,其根源是缺乏完善的( )。

12.有些人在实验中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当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这是由于( )所致。

13.有人为了说明A、B两台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居然用一个健康人的4次重复测定值及其统计检验结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实验设计中的( )原则。

14.某项实验研究涉及5个因素,某研究者先将其中4个因素固定在各自的特定水平上,实验时只允许一个因素取各种水平,待该因素的“最佳水平”确定后,再依次寻找其它因素的最佳水平。这样做在( )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15.有些人在零散的纸上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 )的收集资料表格。

16.很多人误将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当作重复实验设计资料不收集,其后果是被迫使用( )来分析资料。

17.很多人收集的是多因素多指标的资料,分析时一律化成多个单因素一个指标的情形来处理。这样做将无法了解因素之间的( )和关于( )的评价。

18.有些人在表达定量的观察结果时,不考察资料是否服从( ),盲目运用xs的方式来表达,这是表达统计资料中常见的一种错误。

19.有些人在实验记录中,随意舍弃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实验数据,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统计学上( )的规则。

20.若某指标的总体观察值服从正态分布,当n( )时,不适合使用“x3s”作为舍弃样本中可疑值的规则。

21.很多人误将t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

22.很多人误将2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

23.影响统计结论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 )。

24.在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中,(实验效应)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实现 。

25.在实验设计的四个原则中,( )的原则是最容易被忽视,而且,也是最难严格遵守的。

26.可靠性较差,而且也是不太常用的一种对照形式是(历史对照)。

27.为了比较一种药物取一种特定剂量的疗效时,除了可用空白对照外,更常用的可能就是采取( )了。

28.已知甲、乙、丙三种药对某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假定有某定量指标可以反映疗效的好坏,为了进一步比较其疗效的高低,需要如何进行试验设计?

对照形式为( )。全部受试对象应按( )分配到各组中去。各组除用的药不同外。其它条件均应( ),使之达到( )。此资料将来进行统计处理时,首先应考虑到( )方法。

29.设在某项试验研究中需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非动物试验),请选择设计类型:

(1)当该三个因素的水平数相等,又不考虑交互作用时,可选用( )。

(2)当该三个因素的水平数分别为2、3、4,又无合适的正交表可供选用时,可选用( ),此时必须有( )。总实验次数至少为( )。这种设计不仅可分析出各因素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还可分析出( )是否有显著性意义。

30.为了研究甲、乙两新药对某病是否有效,有人设计了如下的试验:将全部60名该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先入院的30名编为第一组服用甲药,后入院的30名编为第二组服用乙药。此设计至少在两个方面违背了试验设计的原则,即

(1)就对照形式而言不应选( ),而应选( )。

(2)就“分组方式”而言不应按( ),而应按( )。

31.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若选用L18(37)安排实验,并且交互作用全部忽略,此时SSe由( )部分组成。

32.为了通过试验了解A、B、C、D 4种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现有7窝同龄、同种属的小鼠,每窝4只,均在同一个时间感染上该病,且病情相同。观察指标为血中MP物质的含量,MP值愈低,表明治疗效果愈好。请按要求填空。

(1)应选择的设计类型为( );

(2)每个药物组各有( )小鼠;

(3)按( )将小鼠( )分配到各( )组中去。

四、计算题

科研方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

A.减少过失误差、降低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

B.便于收集资料、便于统计处理、便于撰写论文;

C.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

D.仅用一、二次,最多十几次试验,就可得到可靠结果;

2.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试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

A.拉丁方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COX回归分析 D.Logistic回归分析

5.某试验需在5%和15%两种氧浓度下进行,每种氧浓度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类似的药物对K562细胞进行抑制,每个试验条件下均重复4次试验(独立的4个样品,所含细胞的质和量都相同)。观察的指标为计量资料,此设计称为( )。

A.拉丁方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6.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A.系统误差(偏性)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责任事故

7.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其补救方法靠( )。

A.统计方法 B.数学方法 C.重做实验 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

8.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或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尽量减少或抵消非试验因素的干扰

9.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A.重复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条件误差

10.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用,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高血压患者,记录每人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什么实验设计类型(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单组设计

11.对于一个试验而言,配伍组设计优于完全随机设计,这是因为( )。

A.配伍组设计简单易行 B.降低了随机误差

C.降低了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影响 D.可以分析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12.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已知这三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3.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且需要考虑AB和BC,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正交设计 C.交叉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4.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第二组为单用甲药;第三组为单用乙药;第四组为甲、乙药合用。用小鼠作为受试对象,各组均用5只小鼠做试验,观察指标是与芗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某种物质的含量。试验做完后,共测得20个试验数据,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为分析此资料,应选择( )。

A.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 B.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

C.单因素四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5.某地在钩虫病普查中,对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0例,测定其血红蛋白量,为了解钩虫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红蛋白量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首先需判定此资料取自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

A.配伍组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交叉设计

16.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A.有了试验数据之后 B.有了试验设计之后

C.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 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

17.有两种治疗某病的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需要将该病患者100人分配到甲、乙两治疗组中去,最佳的分组方法是:

A.男性患者进入甲组,女性患者进入乙组。

B.甲、乙两治疗组中两性患者人数接近相等。

C.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

D. 先按性别、病情进行配对,再在每对中用随机方法分组。

18.两因素A、B之间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意味着:

A. 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增强。

B.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减弱。

C.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D. 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19.从事一项医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A.试验结束之后 B.制定试验计划时

C.发表论文前 D.申报成果前

20.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A.样本含量较小时 B.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

C.因素之间独立时 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

21.某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盲目开展实验,当实验过程(或结果)中出现异常现象时,他们常常:

A.不能合理处置 B.胸有成竹 C.重做实验 D.用统计方法弥补

22.有些研究者做实验时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表格。其根源在于:

A. 没有现成的表格 B.领导没有要求

C.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 D.与成果评定无关

23.在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中,实验者用手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

从笼子中抓小白鼠,每次抓一只,将先抓到的n1只放入对照组,后抓到的n2只放入试验组。问: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A. 实现了随机化 B.误用随便取代随机

C.结论仍然可信 D.动物分组无关紧要

24.研究DHA和樟树碱对小鼠学习记忆农历能力的影响。考察:DHA的3种剂量、樟树碱加入与否,共有六个实验组,每组用小鼠5只。尚不知剂量与樟树碱对观察结果(潜伏期)的影响谁重要谁次要,问:本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组别 测定前未给樟树碱 测定前给樟树碱

潜伏期() 潜伏期()

对照组 104.814.46 41.1511.31

0.1g/kgDHA 116.814.30 68.4513.70

1.0g/kgDHA 150.111.31 79.1014.58

A. 两因素析因设计 B.单因素6水平设计

C.两因素交叉设计 D.成组设计

25.某单位在40岁以上人群查体中,记录了485名血压正常人于80名血压升高者的情况,然后追踪6年,得到了冠心病患病情况如下:血压升高者80例,追踪6年后有19例患冠心病;血压正常者485例,然后追踪6年后有20例患冠心病,问这是一种什么设计类型?

A.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B.交叉设计 C.队列研究设计 D.配对设计

26.某人在某地抽样调查了29例儿童的血红蛋白与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资料如下,试问:如用4种微量元素(x1、x2、x3、x4)来预测血红蛋白(Y)的含量,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No Y x1 x2 x3 x4

1 135.0 13.70 12.68 80.32 0.16

2 130.0 18.09 17.51 83.65 0.26

………………………………………………

29 105.0 13.75 13.57 79.80 0.14

A. t检验 B.方差分析 C.COX回归 D.多元线性回归

27.选了10只家兔观察在A、B两个因素作用下家兔皮肤损伤直径(mm)的大小。A有两个水平:A1、A2;B有两个水平:B1、B2。10个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地均分到A1、A2两组中去,任何一只家兔的两个对称部位上分别接受B1、B2两种处理,资料见下表。问这是什么设计类型?

家兔 直径 家兔 直径

编号 A1B1 A1B2 编号 A2B1 A2B2

1 16.50 20.75 6 18.25 21.25

2 16.75 19.00 7 18.50 20.50

5 17.50 20.00 10 20.75 22.75

A.析因设计 B.正交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配伍组设计

28.某医师研究某种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生存率时,收集了2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打算分析两个因素(一个为定性,另一个为定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第一个骨髓AG检验结果(阴阳性)、第2个是白细胞计数(WBC),资料如下:问可用什么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此资料?

AG(+)组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WBC(亿/L) 23 7.5 43 26 60 105 100 170 54 70

生存周数 65 156 100 134 16 108 121 4 39 143

AG(-)组

患者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WBC(亿/L) 44 30 40 15 90 53 100 190 270 280

生存周数 56 65 17 7 16 22 3 4 2 3

29.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实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30. 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

(1)若A与B的交互作用不可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4(23) B.L8(27) C.L9(34) D.L27(313)

(1)若交互作用全部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8(27) B.L18(37) C.L9(34) D.L27(313)

31.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受试对象分组,如何分组,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 多分几组 B.将条件相近的分入同一组

C.将条件相近的分入不同组D.将体质强的分入对照组、弱的分入实验组

32.有降压药4种(设为A1,A2,A3,A4),对四只猴子进行实验,每猴用药4次,每次7天,间隔一个月,每次以用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mmHg作为实验效应,已知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资料见下表。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应采用何种方法分析4种药物的疗效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降压药代号与血压降低值(mmHg) 猴号 用药次序 1 2 3 4

1 A1(45) A2(35) A3( 0) A4( 5) 2 A2(30) A4(20) A1(40) A3(10) 3 A3( 0) A1(45) A4(20) A2(25) 4 A4(40) A3(10) A2(20) A1(25)

A. 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3.将肉瘤接种在大白鼠的三个不同部位b1,b2,b3,并用药物a1,a2观察对肉瘤生长的影响,共有6种不同处理,将条件相近的大白鼠24只随机分配到6种不同处理组中去,每组4只,假定在肉瘤接种后不久,就使用抑瘤的药物。请根据设计特点及下表资料选择适当方法分析药物与部位对肉瘤生长情况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瘤重(g) 编号 a1b1 a1 b2 a1b3 a2b1 a2b2 a2b3

1 3.0 8.0 5.0 10.0 5.4 6.5

2 1.1 6.5 7.2 12.0 7.2 8.0

3 4.2 3.2 8.0 9.5 9.2 7.0

4 3.2 5.5 9.0 7.0 6.3 3.2

A.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4.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预实验得知:AB、CB不可忽视。由于经费紧张,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

A. 拉丁方设计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5.某项试验研究中考察的实验因素有A和B,A(是否用3-氨基苯甲酰胺)分为A1(不用)、A2(用);B(平阳霉素的浓度,μg/ml)分为B1(5)、B2(10)、B3(20)、B4(40)、B5(60)。两因素共有10种不同的水平搭配,每种搭配条件下用4个试验样品独立地重复试验4次,观察的指标为DNA残存损伤百分数。目的是了解3-氨基苯甲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此设计可称为( )。

A.成组设计 B.配伍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36.已知A、B、C都是七水平因素,其中:A是实验因素,B、C都是区组因素,且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试验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问最好选择什么设计类型?

A. 成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析因设计 D.正交设计

37.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各级交互作用都很重要,若选用析因设计,且希望资料便于用计算器进行统计分析,则至少要做多少次试验?

A.27 B.36 C.54 D.81

38.下表资料所代表的试验属于什么设计类型?

10

A

39.由专业知识得知,某化合物的产率(Y%)可能受到A(剂量)、B(温度)、C(时间)、D(浓度)4个试验因素的影响。设计时A取了0.8,1.0,„,

1.8共6个水平;B取了35,40,45,50共4个水平;C取了6,7,8共3个水平;D取了70,75,„,95共6个水平。并用均匀设计安排了试验。对试验结果分析时,拟合产率Y关于因素A~D的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发现因素C未被选入方程,这表明:

A. 因素C在以后做此试验时不必考虑

B.因素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C.因素C在以后做此实验时可随便取某个值

D. 因素 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完全相同

40.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45份,得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

乙的结果 合计 + -

+ 12 16 28 - 4 13 17

合计 16 29 45

A.成组设计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41.两个试验因素共组成6个不同的试验条件,每一个条件下都独立地重复了3次试验,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

3-氨基苯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

残存损伤百分比(%) 3-氨基苯酰胺 平阳霉素浓度 10 20 40

17.4 79.2 88.2

用 17.0 66.6 72.7

18.5 70.4 82.3

73.9 86.0 98.9

不用 54.3 71.2 84.5

65.2 79.4 91.7

A.成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

42.A、B是构成某种抗生素培养基的两种主要原料,它们均取3个水平,经过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AB作用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

A.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

B.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

C.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增强

D.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减弱

43.研究某药物治疗铅中毒的驱铅效果:资料见下表。运用配对t检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此药有明显的驱铅作用”。问:这个结论不可靠的原因是什么?

A. 样本含量过小 B.统计分析方法不当

C.缺乏合适的对照组 D.缺乏必要的预试验

44.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医学界曾用金的化合物当作结核病的特效药,名医为此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然后,又作为定论编入了医学院的讲义。书籍其结论是不成立的,问采用什么方法可迅速而客观地对作出评价?

A. 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B.扩大样本进一步试验

C.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D.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5.某研究者在进行伊利蒙菌发酵的试验研究中,分别对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值、温度和光线强度对产物的影响作了多批研究,得出最适合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为55~65%,起始PH值为6.5~7.5以及温度与光线强度的具体值。问:这种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的做法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A.分期分批试验时 B.因素之间互相独立时

C.在短期同时做完这些试验时 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

46.某医师为研究服避孕药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分别回顾性调查了子代染色体异常和正常的同年龄组儿童的母亲102名和148名,结果孕前6个月内服用避孕药者分别是34名和20名,问:这叫什么实验设计?

A.队列研究设计 B.成组设计 C.交叉配对设计 D.病例-对照设计

多选

1.(多选)严格控制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进行试验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下述那些措施是达到上述目的所不可缺少的?ABCD

A.用随机化法选取样本并分组 B.相同条件下必须做重复试验

C.正确设立对照组 D.各组之间在重要的非处理因素上尽可能一致。

2.(多选)实现化的方法有:AB

A. 查随机表法 B.查随机排列表法 C.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

D.抽签或摸球

3.(多选)安排三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中,哪些方法不便于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的试验场合?BD

A.析因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正交设计 D.交叉设计

4.(多选)在试验设计中必须涉及的项目称为要素,试验设计的要素有:ABD

A. 试验因素 B.试验单位 C.试验计划 D.试验效应

5.(多选)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其主要缺点有哪些?

A.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B.论文不易发表

B.不便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D.申报科研成果难度增大

6.(多选)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哪些?ABC

A. 标准对照 B.自身对照 C.相互对照 D.历史或中外对照

二、问答题

1.请用下表中简化的随机排列表第15行随机排列数字将14只家兔分到试验和对照组中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6 8 11 3 10 13 17 1 0 16 9 12 2 4 5 18 14 15 7

2.在某项试验研究工作中,要研究A、B、C、D四个因素对观察指标Y(计量指标)的影响是否胡显著性意义,每个因素只考虑2个水平,根据专业知识得知,还需考虑交互作用AB、BC。请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并进行表头设计(表体内因素的水平代码全部省略)

3.设有12只鼠按体重由轻到重编为1—12号,请用下而给出的随机排列数字(见下表),将它们均分到甲、乙、丙三个处理组中去。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 3 8 15 7 4 19 12 5 14 9 11 6 16 18 1 10 13 17 2

4.用n=20的随机排列表中的第13行随机数字,如何将18小鼠随机分成工

A、B、C三组,请写出分组过程。

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

No 1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19 8 0 1 4 7 13 6 16 10 9 14 18 12 17 15 3 5 2

5.为了寻找营养丰富而又经济实惠的婴幼儿食品,搞好儿童保健。某研究所利用甘蔗废糖蜜试制了L-赖氨酸盐酸盐(简称赖氨酸盐)。现通过实验研究了解膳食中添加赖氨酸盐后对正常儿童发育有无影响,计划从甲、乙两个幼儿园各选90名儿童(含大、中、小班)作为受试对象,问如何考虑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结论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6.已知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均值为3200g,标准差为467g。今欲研究某药物在妇女怀孕期间服用后能否减少低体重新生儿数,若服用该药后出生的新生儿将比一般的新生儿平均增重230g才认为该药有效,问如果取α=0.05,β=0.10,需要多大样本含量才能发现其差异?

7.为了通过试验研究,找到生产某种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案,需考虑A、B、C、D、E五个三水平因素,根据专业知识,还需考虑AB、AC、AE。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进行具体的设计。

8.设有4 种防护服,请4 个成年男子在4个不同日期试穿,测定他们脉搏(次/分),其数值用“(1),(2),„„,(16)”表示。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以表格形式给出最终的设计方案,含试验数据。

9.某些试验涉及A、B、C、D、E、F 6个皆为3 水平的试验因素,根据专业知识得知;CD、CE是不可忽视的。请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以简明的方式表示之。

10.某试验中拟考查4个两水平的因素A、B、C、D的作用大小,根据专业知识:必须考虑C与D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试验次数多、周期长、花费大,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较少,而且试验结果分析很方便,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安排。

11.在行走速度和行程固定的前提下,负荷越重,体能消耗越多。为研究在4种不同的负荷量下,消耗体能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拟用4名战士,在4个不同日期进行试验,并且,每人每天只接受1种负荷试验1 次。书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用TN代表体能消耗量,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以不合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安排。

12.某研究者拟用4只家兔做试验,希望了解注射4种不同剂量(0.32,0.47,0.62,0.77U/kg)的胰岛素后,家兔血糖下降值的改变有无显著性意义。由专业知识得知,若前后两次试验的间隔超过一天,即使用同一只兔做试验,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

13.某单位研究A1~A5五种类型的军装工潮湿与干燥两种环境、静坐与活动两种状态下着装战士的主观热感觉(假定有较客观的观察指标,取名为TTT),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军装的合理使用作出科学安排。根据预试验得知,因素之间的各级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因素之间的主次地位不清楚,至少有年龄相同、健康状况相近的男战士60名志愿者充当受试者。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

14.将体重相近的12只小鼠配成4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的3个小(编号为①、②、③)被随机分配到甲、乙、丙三种饲料组中去,随机分配的结果见表1。

假定观察的指标是半年后小鼠体重日平均增加量(kg),试将表1转换成便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表2。若严格按实验设计应当周密、完善的要求来评价,请指出此设计还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

表1 随机分配结果 表2

区组 鼠号(处理代码)

1 ①(甲) ②(丙) ③(乙)

2 ①(丙) ②(乙) ③(甲)

3 ①(乙) ②(甲) ③(丙)

4 ①(丙) ②(甲) ③(乙)

15.在培养钩端螺旋体时,除将PH固定在7.2~7.4,温度固定在28℃外,需对血清种类(A)、浓度(B)、基础液(C)和添加剂(D)四个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已知各因素均为两水平,且四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各因素在专业上地位相等,科研经费允许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可独立做3次重复实验,观察指标为钩端螺旋体计数。请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

16.研究者希望通过对12名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的实验研究,来回答“耳廓疗法是否能解除慢性疼痛”这一问题。实验方法如下:用适当的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能够感觉又无痛感为准)分别刺激左耳两个穴位各5分钟,即穴位N(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耳廓治疗点)、穴位C(与穴位N有一定距离且与疼痛无关的)穴位,实验时,要求先后对同一个受试者刺激这两个穴位,两次之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以便前次的结果不会影响后次的结果。患者并不知道这两个穴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假定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ZT用来测定刺激后的镇痛效果,请简述选择某种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

17.为了研究五种降压药A、B、C、D、E的降压效果,拟用5只猴子来做此实验,只要每两次用药之间的间隔大于一周,后做实验的效果便不会受到先做实验结果的影响。每次用药7天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为血压下降值(mmHg),请根据本实验研究的实际情况,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 具体的实验设计。

三、填空题

1.对照、重复、(均衡)和(随机)是实验设计中的四个基本原则。

2.在实验设计中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共同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在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试验设计缺乏( );单因素设计取代( );缺乏必要的( );不能合理地处理( );样本含量( );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 )。

4.在收集数据和选取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设计类型与资料收集方式不( );随意舍弃( );盲目运用“( )”准则舍弃某些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观察结果。

5.在表达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编制统计表方面存在( )表达不清等问题。在绘制统计图方面存在( )不当和( )不符合数学原则等问题;在运用百分比方面存在总例数( )也用百分比

表示等滥用现象。在运用平均数方面存在不考虑资料的( )情况,一律用( )表达资料平均水平的现象;在表达( )分布资料时仍盲目套用“xs”的表示方法。

6.在运用统计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把( )看成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判定两变量呈直线关系的无容置疑的依据。

7.在辨析设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把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的设计看成是( )的设计,统计处理时减少了误差的( ),降低了结果的( );把一个多因素设计看成多个单因素设计,混淆了( )之间的关系,无法分析因素之间的( )。

8.试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三个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9.试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是( )、( )、( )、( )。

10.常用的五种对照形式是(空白对照)、(实验比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11.有些人在实验结束后要处理资料时却不知需要哪些统计方法,其根源是缺乏完善的( )。

12.有些人在实验中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当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这是由于( )所致。

13.有人为了说明A、B两台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居然用一个健康人的4次重复测定值及其统计检验结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实验设计中的( )原则。

14.某项实验研究涉及5个因素,某研究者先将其中4个因素固定在各自的特定水平上,实验时只允许一个因素取各种水平,待该因素的“最佳水平”确定后,再依次寻找其它因素的最佳水平。这样做在( )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15.有些人在零散的纸上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 )的收集资料表格。

16.很多人误将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当作重复实验设计资料不收集,其后果是被迫使用( )来分析资料。

17.很多人收集的是多因素多指标的资料,分析时一律化成多个单因素一个指标的情形来处理。这样做将无法了解因素之间的( )和关于( )的评价。

18.有些人在表达定量的观察结果时,不考察资料是否服从( ),盲目运用xs的方式来表达,这是表达统计资料中常见的一种错误。

19.有些人在实验记录中,随意舍弃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实验数据,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统计学上( )的规则。

20.若某指标的总体观察值服从正态分布,当n( )时,不适合使用“x3s”作为舍弃样本中可疑值的规则。

21.很多人误将t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

22.很多人误将2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

23.影响统计结论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 )。

24.在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中,(实验效应)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实现 。

25.在实验设计的四个原则中,( )的原则是最容易被忽视,而且,也是最难严格遵守的。

26.可靠性较差,而且也是不太常用的一种对照形式是(历史对照)。

27.为了比较一种药物取一种特定剂量的疗效时,除了可用空白对照外,更常用的可能就是采取( )了。

28.已知甲、乙、丙三种药对某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假定有某定量指标可以反映疗效的好坏,为了进一步比较其疗效的高低,需要如何进行试验设计?

对照形式为( )。全部受试对象应按( )分配到各组中去。各组除用的药不同外。其它条件均应( ),使之达到( )。此资料将来进行统计处理时,首先应考虑到( )方法。

29.设在某项试验研究中需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非动物试验),请选择设计类型:

(1)当该三个因素的水平数相等,又不考虑交互作用时,可选用( )。

(2)当该三个因素的水平数分别为2、3、4,又无合适的正交表可供选用时,可选用( ),此时必须有( )。总实验次数至少为( )。这种设计不仅可分析出各因素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还可分析出( )是否有显著性意义。

30.为了研究甲、乙两新药对某病是否有效,有人设计了如下的试验:将全部60名该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先入院的30名编为第一组服用甲药,后入院的30名编为第二组服用乙药。此设计至少在两个方面违背了试验设计的原则,即

(1)就对照形式而言不应选( ),而应选( )。

(2)就“分组方式”而言不应按( ),而应按( )。

31.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若选用L18(37)安排实验,并且交互作用全部忽略,此时SSe由( )部分组成。

32.为了通过试验了解A、B、C、D 4种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现有7窝同龄、同种属的小鼠,每窝4只,均在同一个时间感染上该病,且病情相同。观察指标为血中MP物质的含量,MP值愈低,表明治疗效果愈好。请按要求填空。

(1)应选择的设计类型为( );

(2)每个药物组各有( )小鼠;

(3)按( )将小鼠( )分配到各( )组中去。

四、计算题


相关文章

  • 2016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和答案之五
  • 2016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和答 案之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判断思维 推理思维 想象思维 直觉思维 2.( )是最根 ...查看


  • 国家公务员录用经常采用的面试方法
  •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国家公务员录用经常采用的面试方法 面试有根多方法,如面谈法.论文答辩法.情景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文件筐作业.心理测量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面试方法各有功能. 一. ...查看


  • 课程建设方案
  • 英语专业<语音><国际贸易函电>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查看


  • 教研室工作职责 2
  • 教研室工作职责 1. 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组织落实教研课题和课题研究方案,并对专题研究项目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3.会同教乌处.年级组对 ...查看


  • 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试题
  • 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试题 一.辨析题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 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 ...查看


  • 医学科研方法学
  •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下列不属于非参数统计优点的是 A. 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 B. 简便.易掌握 C. 适用于等级资料 D. 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 E. 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 正确答案:D 2. 直线回归与 ...查看


  • 环境工程设计期末考试题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职工程硕士 <环境工程设计>期末考试 (注意:7道题中任选5题) 7月18日前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姓名: 高玉春 学号: MP1025005 成绩: 一. 简述应用工程领域中科研开 ...查看


  •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十三五"规划
  •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十三五"规划 为适应未来医学教育的转型,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精神,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 ...查看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 ...查看


  • 科研实施方案
  • 兰中教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教体局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唤醒广大教师的教研意识和科研意识,扎实开展教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活动,立足"校本",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