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探析

2013年第10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102013

重庆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探析

王江,罗仕伟

摘要:旅游产业集聚不仅是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且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链及政策作用等方面探讨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五种相应的可供借鉴的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重庆两江新区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0-0120-03

作者简介:王江(1988-),男,重庆涪陵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罗仕伟(1963-),男,四川宣汉人,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处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旅游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收稿日期:2013-04-1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90830)。

旅游的产业集聚化发展是服务产业实现拓展的一种积极表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要手段。它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是促使旅游业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1]。随着重庆两江新区的成立,该区的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的因素为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与可进入性、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市场关联及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等[2]。本文的出发点也是从其动力影响因素开始的。

二、两江新区旅游发展现状

重庆两江新区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km 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

一、相关文献回顾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 1998)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领域内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与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我国学者大多亦将旅游产业集聚理解或者解释为一种集聚现象[1-6]。总的说来,它是大量与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现象[1]。目前可归纳为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有: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环城游憩带、著名景区景点周围等[3]。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主要源自其正向效应,如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客源、建立创新机制、提供旅游专门人才市场、增强旅游企业相互间的信任、促进非正式交流的良好环境,以及还有利于产生并加强互动性极强的关联效应等[4]。对于如何评价区域旅游产业集聚,陈绍友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考虑[6]: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旅游品牌效应、旅游企业间联系以及政府部门间协作。冯卫红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旅游产业的特性要求、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的促动,三者共同推动了旅游产业的集聚[5]。陈梅等人认为影响旅游产业集聚

550km 2。其功能定位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7]。两江新区的不断开发,必将对两江地区乃至整个重庆的旅游发展起到一个极核带动作用。尽管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至今不过两年多时间,相关数据资料也十分缺乏,对本研究造成很大困难,可以说具备的研究基础很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初步而较为粗糙的分析。从2010年和2011年旅游接待情况可看出,两江新区旅游业呈持续快速发展状,前景十分广阔(表1)。以江北区为例,该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西部旅游博览会上成功签约4.25亿元;第十三届都市旅游节五宝乔木园签约10亿元;昆明国内旅游交易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的成功举办等,为提升江北旅游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都市旅游和近郊休闲旅游带动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重点打造了铁山坪

森林公园、观音桥商圈4A 级都市旅游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和北滨路沿线景观,建成投用国家标准的铁山坪登山健身步道,引进和新办旅行社11家,全区现有旅行社72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国内旅游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接待入境国际旅游者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8%[8-9]。

表1

两江新区2011年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江北区

国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旅游综合收入(亿元)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

渝北区

北碚区

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其特殊的地理、交通和经济区位优势,具备依托重庆市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该区还成功吸引相关的旅游企业,区域内出现新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图1)。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一带也具此优势,目前正积极打造4A 级景区

[7]

渝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玉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碚区金果园生态旅游区、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等,可按此模式发展。

141098.2933.2732.02

814.1631.920.8136

1418.2618.141.5126.3

资料来源:根据2010和2011年重庆市区县统计公报计算整理所得(注:鉴于相关统计数据的缺乏,本文仅将渝北、江北、北碚3区简单加总,事实上两江新区并未涵盖上述3区的全部区域

)。

三、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分析

旅游产业集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4],也源于包括交通区位、政策作用、产业链等方面的因素。

(一)旅游资源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由于大多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吸引力,拥有核心吸引力的资源就会吸引相关的旅游产业围绕建设,形成集聚现象。两江新区内目前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文物古迹类较多,元代至今共11处;不乏有国家级景区,如铁山坪森林公园—铜锣峡温泉资源区、繁华都市-江北城资源区,另有省(市)级景点多个[10]。以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该景区位于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4A 级旅游区,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具巴山蜀水幽、险、雄、奇、秀的突出特征。其气候环境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客源,也吸引大批与旅游相关的企业,旅游经济效益凸现。

(二)旅游客源市场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大城市。这些城市可能为高级别政府机构驻地、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内部可能会分别形成一到数个分类或综合的旅游产业聚集区[4]。随着渝北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园区的逐步建立,基于农业休闲观光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聚近年来在城市边缘地区逐步兴起。渝北是重庆的北大门,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范围,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

图1

旅游客源市场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

(三)交通区位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旅游交通区位一般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及可达程度。那么交通区位集聚可以理解为旅游产业沿着交通便利的地区聚集的现象。旅游产品不能迁移,旅游者必须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两江新区几乎可视为重庆交通中心,向北可沿着欧亚大陆桥经新疆到中东,向南通过公路铁路到东南亚,向东经长江可达海,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该新区内部交通系统也日臻完善,南北向骨干道、轨道交通6号线、机场专用快速路、金山大道、快速路六纵一横、龙兴路、唐复路、火车北站北场、渝怀渝利铁路、寸滩港等正在建设,未来的两江新区定将是名副其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相信借着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两江新区的景区景点将进一步为人所识,更加有效地推动该区的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江北区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如可以依靠滨江优势沿着两江大力打造旅游线:江北农场—观音桥—江北城,购物、步行街、现代都市功能景观等净收眼底(图2)。

(四)产业链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旅游业涉及众多行业和部门,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商品经营等多种行业[1]。这些行业彼此间紧密的联系导致它们在某些地域围绕旅游资源产业形成聚群。通常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核心外围聚集着旅行社、旅游区域内部交通、纪念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

区的培育目的是运用政府的力量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地理集中,从而获得更快的度假旅游发展的效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目前,两江新区具前所未有的政策发展机遇[7]:一是国家从“两个大局”出发,启动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肩负使命的两江新区必将成为改革发展的热点地区和亮点地区。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外需向内需为主导转型,地处西部的两江新区必将成为时代“新宠儿”。三是中央对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将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四是金融危机将会催生产业革命新浪潮和产业转移大洗牌,两江新区必将赢得全球资本、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青睐。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

图2

交通区位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视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积极培养国民经济新增长点。重庆市2004年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于

它们都服务于旅游者,是旅游企业在空间聚集的必要条件。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外围,还需金融、建筑、房地产、媒体、通讯、园林、海关、保险、公安、卫生保健、绿化、环保等一系列的支持产业(图3)。两江新区众多的旅游企业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环境中涌现并成长,打破了少数国有旅游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使得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的前进步伐也大大加快。截止至2009年末,该区拥有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5家[10]。现代企业制度和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率先在各类旅游企业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国际连锁与联号饭店集团的进入,如君豪、金科、金源、戴斯等国际大酒店等带来了高效的劳工制度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极大地推动两江新区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发展先进的旅游经营模式。

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发布

了《重庆市导游人员管理办法》《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重庆市旅游条例》《重庆市旅行社门市部管理办法》《重庆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系列优惠政策》[10]。此外,《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下发,为该两江区域甚至全市的旅游业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两江新区应积极地利用好这些政策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发展旅游产业。

四、相关建议与讨论

目前重庆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关注还不足,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基本是自发的,由此导致旅游产业集聚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应首先增加对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有意识的提出和做好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引导投资合作;高校各方专家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旅游及相关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和规范该区域旅游市场、做好旅游产品开发与升级、积极打造好两江新区旅游品牌[3,11]。

重庆两江新区拥有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并将进一步释放,在西部地区的特殊地位也将更加突出。本文在讨论该新区旅游产业集聚方面只停留在了其现象和发展模式的简单描述和归纳的定性分析阶段,缺乏理论深度。需更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应包括旅游产业内部及相关产业之间的集聚规律寻觅;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进一步调查与定量分析;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实例探索与经验总结等

(下转第126页)

图3产业链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五)政策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旅游产业的集聚还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假日旅游等)。国家旅游度假

沪陕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贯穿上海至六安、六安至武汉、六安至西安方向,华东地区和安徽省本地客流一直是六安地区重点客流,而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六安境内又经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金寨县,所以这两条线成为红色旅游的一级发展轴。

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商景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公路、312国道、203省道、六潜高速等纵横贯辐射于六安各个区域,每条线路都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成为六安红色旅游的二级发展轴。

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实地参观东进突围在清风岭和磨子潭激战的遗存。此外,在这条线路上,有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风景区,有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主峰景区,有奇峰异石铜锣寨、龙井河大峡谷、四望山古城堡等景点。在红色旅游中感受返朴归真的深刻体验。

(3)六安市大别山红色休闲观光之旅。该组团线路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皖西大裂谷、东石笋、毛坦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新四军四支队旧址、万佛湖风景区。该线路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取得首次大捷的张家店战役纪念馆,而万佛湖畔韦家大屋的新四军四支队旧址,可让游人了解新四军四支队可歌可泣的抗日业绩和高敬亭司令员的传奇人生。在这条线路上,有国家4A 级万佛湖水利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明清老街、大别山地质奇观皖西大裂谷、洪山寨和东石笋等。红色、绿色、古色旅游可在这条线路上得到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4. 重点旅游地系统。根据界定的旅游节点和旅游

发展轴线,结合六安地区地域特征、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历史等因素综合分析,形成了三大红色旅游地系统。

(1)六安市大别山将军故乡红色经典之旅组团。该旅游组团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独山苏维埃城、红石谷、金寨红25、28军军部旧址、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天堂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天堂寨风景区。此外,该线路中还穿插了六安瓜片原产地红石谷的茶乡之旅及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森林之旅,集红色、休闲、体验、教育为一体。

(2)六安市大别山挺进主峰红色经典之旅。该旅游组团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霍山县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佛子岭风景区、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该线路可以让游客了解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和安徽省红色区域

[1]安徽省旅游局. 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华东师范

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心,2006:11-12.

[2]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

科学,2002(1).

[3]李红波,张小林,李悦铮. 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1(1).

[4]沈惊宏,陆玉麒,韩立钦,王志宏.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江

城市带旅游空间布局整合,2012(1).

(上接第122页)

参考文献:

[7]两江新区网. 两江概况: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

[EB/OL].http://www.Liangjiang.gov.cn/xqgg/index.asp?id=292.[8]2010年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 ://www.cqjbpi.gov.cn/zwzc/ldjh/11394.htm.

[9]2011年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jbnews.gov.cn/jb_content/2012-02/24/content_2061683_3.htm.

[10]重庆旅游政务网. 政策法规:地方性法规[EB/OL].http ://

www.cqta.gov.cn/cms/gov/pub/gov_list.jsp?columnid=189.[11]张广海,刘佳.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

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2).

[1]朝乐门. 浅析旅游产业的集聚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22).

[2]陈梅,肖磊. 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商业

时代,2010(29).

[3]邓冰,俞曦,吴必虎. 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景秀艳. 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5(4). [5]冯卫红. 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J].经济问题,2009(7). [6]陈绍友. 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

(26).

2013年第10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102013

重庆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探析

王江,罗仕伟

摘要:旅游产业集聚不仅是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且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链及政策作用等方面探讨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五种相应的可供借鉴的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重庆两江新区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0-0120-03

作者简介:王江(1988-),男,重庆涪陵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罗仕伟(1963-),男,四川宣汉人,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处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旅游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收稿日期:2013-04-1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90830)。

旅游的产业集聚化发展是服务产业实现拓展的一种积极表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要手段。它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是促使旅游业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1]。随着重庆两江新区的成立,该区的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的因素为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与可进入性、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市场关联及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等[2]。本文的出发点也是从其动力影响因素开始的。

二、两江新区旅游发展现状

重庆两江新区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km 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

一、相关文献回顾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 1998)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领域内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与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我国学者大多亦将旅游产业集聚理解或者解释为一种集聚现象[1-6]。总的说来,它是大量与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现象[1]。目前可归纳为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有: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环城游憩带、著名景区景点周围等[3]。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主要源自其正向效应,如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客源、建立创新机制、提供旅游专门人才市场、增强旅游企业相互间的信任、促进非正式交流的良好环境,以及还有利于产生并加强互动性极强的关联效应等[4]。对于如何评价区域旅游产业集聚,陈绍友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考虑[6]: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旅游品牌效应、旅游企业间联系以及政府部门间协作。冯卫红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旅游产业的特性要求、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的促动,三者共同推动了旅游产业的集聚[5]。陈梅等人认为影响旅游产业集聚

550km 2。其功能定位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7]。两江新区的不断开发,必将对两江地区乃至整个重庆的旅游发展起到一个极核带动作用。尽管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至今不过两年多时间,相关数据资料也十分缺乏,对本研究造成很大困难,可以说具备的研究基础很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初步而较为粗糙的分析。从2010年和2011年旅游接待情况可看出,两江新区旅游业呈持续快速发展状,前景十分广阔(表1)。以江北区为例,该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西部旅游博览会上成功签约4.25亿元;第十三届都市旅游节五宝乔木园签约10亿元;昆明国内旅游交易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的成功举办等,为提升江北旅游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都市旅游和近郊休闲旅游带动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重点打造了铁山坪

森林公园、观音桥商圈4A 级都市旅游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和北滨路沿线景观,建成投用国家标准的铁山坪登山健身步道,引进和新办旅行社11家,全区现有旅行社72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国内旅游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接待入境国际旅游者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8%[8-9]。

表1

两江新区2011年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江北区

国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旅游综合收入(亿元)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

渝北区

北碚区

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其特殊的地理、交通和经济区位优势,具备依托重庆市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该区还成功吸引相关的旅游企业,区域内出现新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图1)。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一带也具此优势,目前正积极打造4A 级景区

[7]

渝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玉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碚区金果园生态旅游区、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等,可按此模式发展。

141098.2933.2732.02

814.1631.920.8136

1418.2618.141.5126.3

资料来源:根据2010和2011年重庆市区县统计公报计算整理所得(注:鉴于相关统计数据的缺乏,本文仅将渝北、江北、北碚3区简单加总,事实上两江新区并未涵盖上述3区的全部区域

)。

三、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分析

旅游产业集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4],也源于包括交通区位、政策作用、产业链等方面的因素。

(一)旅游资源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由于大多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吸引力,拥有核心吸引力的资源就会吸引相关的旅游产业围绕建设,形成集聚现象。两江新区内目前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文物古迹类较多,元代至今共11处;不乏有国家级景区,如铁山坪森林公园—铜锣峡温泉资源区、繁华都市-江北城资源区,另有省(市)级景点多个[10]。以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该景区位于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4A 级旅游区,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具巴山蜀水幽、险、雄、奇、秀的突出特征。其气候环境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客源,也吸引大批与旅游相关的企业,旅游经济效益凸现。

(二)旅游客源市场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大城市。这些城市可能为高级别政府机构驻地、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内部可能会分别形成一到数个分类或综合的旅游产业聚集区[4]。随着渝北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园区的逐步建立,基于农业休闲观光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聚近年来在城市边缘地区逐步兴起。渝北是重庆的北大门,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范围,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

图1

旅游客源市场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

(三)交通区位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旅游交通区位一般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及可达程度。那么交通区位集聚可以理解为旅游产业沿着交通便利的地区聚集的现象。旅游产品不能迁移,旅游者必须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两江新区几乎可视为重庆交通中心,向北可沿着欧亚大陆桥经新疆到中东,向南通过公路铁路到东南亚,向东经长江可达海,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该新区内部交通系统也日臻完善,南北向骨干道、轨道交通6号线、机场专用快速路、金山大道、快速路六纵一横、龙兴路、唐复路、火车北站北场、渝怀渝利铁路、寸滩港等正在建设,未来的两江新区定将是名副其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相信借着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两江新区的景区景点将进一步为人所识,更加有效地推动该区的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江北区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如可以依靠滨江优势沿着两江大力打造旅游线:江北农场—观音桥—江北城,购物、步行街、现代都市功能景观等净收眼底(图2)。

(四)产业链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旅游业涉及众多行业和部门,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商品经营等多种行业[1]。这些行业彼此间紧密的联系导致它们在某些地域围绕旅游资源产业形成聚群。通常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核心外围聚集着旅行社、旅游区域内部交通、纪念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

区的培育目的是运用政府的力量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地理集中,从而获得更快的度假旅游发展的效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目前,两江新区具前所未有的政策发展机遇[7]:一是国家从“两个大局”出发,启动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肩负使命的两江新区必将成为改革发展的热点地区和亮点地区。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外需向内需为主导转型,地处西部的两江新区必将成为时代“新宠儿”。三是中央对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将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四是金融危机将会催生产业革命新浪潮和产业转移大洗牌,两江新区必将赢得全球资本、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青睐。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

图2

交通区位驱动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视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积极培养国民经济新增长点。重庆市2004年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于

它们都服务于旅游者,是旅游企业在空间聚集的必要条件。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外围,还需金融、建筑、房地产、媒体、通讯、园林、海关、保险、公安、卫生保健、绿化、环保等一系列的支持产业(图3)。两江新区众多的旅游企业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环境中涌现并成长,打破了少数国有旅游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使得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的前进步伐也大大加快。截止至2009年末,该区拥有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5家[10]。现代企业制度和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率先在各类旅游企业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国际连锁与联号饭店集团的进入,如君豪、金科、金源、戴斯等国际大酒店等带来了高效的劳工制度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极大地推动两江新区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发展先进的旅游经营模式。

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发布

了《重庆市导游人员管理办法》《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重庆市旅游条例》《重庆市旅行社门市部管理办法》《重庆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系列优惠政策》[10]。此外,《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下发,为该两江区域甚至全市的旅游业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两江新区应积极地利用好这些政策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发展旅游产业。

四、相关建议与讨论

目前重庆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关注还不足,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基本是自发的,由此导致旅游产业集聚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应首先增加对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有意识的提出和做好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引导投资合作;高校各方专家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旅游及相关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和规范该区域旅游市场、做好旅游产品开发与升级、积极打造好两江新区旅游品牌[3,11]。

重庆两江新区拥有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并将进一步释放,在西部地区的特殊地位也将更加突出。本文在讨论该新区旅游产业集聚方面只停留在了其现象和发展模式的简单描述和归纳的定性分析阶段,缺乏理论深度。需更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应包括旅游产业内部及相关产业之间的集聚规律寻觅;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进一步调查与定量分析;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实例探索与经验总结等

(下转第126页)

图3产业链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五)政策作用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旅游产业的集聚还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假日旅游等)。国家旅游度假

沪陕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贯穿上海至六安、六安至武汉、六安至西安方向,华东地区和安徽省本地客流一直是六安地区重点客流,而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六安境内又经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金寨县,所以这两条线成为红色旅游的一级发展轴。

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商景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公路、312国道、203省道、六潜高速等纵横贯辐射于六安各个区域,每条线路都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成为六安红色旅游的二级发展轴。

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实地参观东进突围在清风岭和磨子潭激战的遗存。此外,在这条线路上,有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风景区,有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主峰景区,有奇峰异石铜锣寨、龙井河大峡谷、四望山古城堡等景点。在红色旅游中感受返朴归真的深刻体验。

(3)六安市大别山红色休闲观光之旅。该组团线路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皖西大裂谷、东石笋、毛坦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新四军四支队旧址、万佛湖风景区。该线路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取得首次大捷的张家店战役纪念馆,而万佛湖畔韦家大屋的新四军四支队旧址,可让游人了解新四军四支队可歌可泣的抗日业绩和高敬亭司令员的传奇人生。在这条线路上,有国家4A 级万佛湖水利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明清老街、大别山地质奇观皖西大裂谷、洪山寨和东石笋等。红色、绿色、古色旅游可在这条线路上得到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4. 重点旅游地系统。根据界定的旅游节点和旅游

发展轴线,结合六安地区地域特征、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历史等因素综合分析,形成了三大红色旅游地系统。

(1)六安市大别山将军故乡红色经典之旅组团。该旅游组团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独山苏维埃城、红石谷、金寨红25、28军军部旧址、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天堂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天堂寨风景区。此外,该线路中还穿插了六安瓜片原产地红石谷的茶乡之旅及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森林之旅,集红色、休闲、体验、教育为一体。

(2)六安市大别山挺进主峰红色经典之旅。该旅游组团包括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霍山县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佛子岭风景区、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该线路可以让游客了解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和安徽省红色区域

[1]安徽省旅游局. 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华东师范

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心,2006:11-12.

[2]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

科学,2002(1).

[3]李红波,张小林,李悦铮. 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1(1).

[4]沈惊宏,陆玉麒,韩立钦,王志宏.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江

城市带旅游空间布局整合,2012(1).

(上接第122页)

参考文献:

[7]两江新区网. 两江概况: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

[EB/OL].http://www.Liangjiang.gov.cn/xqgg/index.asp?id=292.[8]2010年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 ://www.cqjbpi.gov.cn/zwzc/ldjh/11394.htm.

[9]2011年重庆市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 ://www.jbnews.gov.cn/jb_content/2012-02/24/content_2061683_3.htm.

[10]重庆旅游政务网. 政策法规:地方性法规[EB/OL].http ://

www.cqta.gov.cn/cms/gov/pub/gov_list.jsp?columnid=189.[11]张广海,刘佳.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

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2).

[1]朝乐门. 浅析旅游产业的集聚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22).

[2]陈梅,肖磊. 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商业

时代,2010(29).

[3]邓冰,俞曦,吴必虎. 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景秀艳. 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5(4). [5]冯卫红. 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J].经济问题,2009(7). [6]陈绍友. 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

(26).


相关文章

  • 两江新区选址区位条件
  • 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 背景 1.中国改革开放梯次推进的必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国家实施了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3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撬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三次大开发高潮,清晰勾勒出国家 ...查看


  • 中国20年设6个国家级新区
  • 10月10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公开介绍了<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今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规划>,标志着南沙新区发展上升为国 ...查看


  •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
  • 基本简介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并于2010年5月7日 ...查看


  • 两江新区对重庆的影响
  • 两江新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对重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经济方面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反映出许多的经济学原理,在此,我将用一些经济学原理阐述关于"两江新区 "对 ...查看


  • 论国家级新区
  • 作者:郝寿义曹清峰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06期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6)02-026-033 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为首个国家级新区以来,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已设立了16个国 ...查看


  • 重庆的投资优势及机遇
  • 重庆的优势及机遇 (一)重庆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区位优势.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流通.东部地区能够率先发展的原因也在于其独特的外向型区位优势所带来的要素流通优势: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最 ...查看


  •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doc
  •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美好发展愿望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 第一节 发展环境........................ ...查看


  • 重庆:打造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
  • 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供图/重庆网信办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指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 ...查看


  • 新城新区,如何让城市更美好?
  • 推进新型城镇化系列调研之五 新城新区,如何让城市更美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 方创琳.马海涛<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1日   11 版)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奇迹和速度的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