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对重庆的影响

两江新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对重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经济方面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反映出许多的经济学原理,在此,我将用一些经济学原理阐述关于“两江新区 ”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可以看出: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都知道,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而且,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我国政府对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一是两江新区新增的地方财政和税收,全部留在用于两江发展;二是两江新区的用地计划指标单列予以倾斜,保证优先发展;三是国家批准重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优先引导支持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四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加技术性收入达到年产值60%以上,所得税可以按10%来增收;五是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获利年度起三年内按有关规定提取风险补偿金可税前扣除;六是对重点支持的产业用地实行双优政策,对从事技术开发的高等院校安排区内补助;七是在贷款和市场准入方面给予支持;八是对两江新区范围内引进各种企业总部高管人员、金融人才给予安家资助和财政扶持,并给予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引进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将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力发挥的很好,让更多的人在重庆发展。

其次,体现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

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两江新区成立后,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等配套产业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和矿产等能源产业发展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促使湖南、湖北、陕西、广西等与西部市场协作加强,50%左右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两江新区走向西部市场,预计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从以上的这些战略定位和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贸易对整个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贸易的繁荣拉动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易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从而使生活变得更舒适美好。如果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得到了巨大改善的话,那扩展到整个国家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再次,可以看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重庆市关于“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区内生产总值要连翻三番。即,到2012年,江北嘴金融区、寸滩保税区等5大核心板块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GDP翻番,超过1500亿,常住人口达到230万人;2015年,10大功能区全面建设,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重大提升,地区GDP再翻一番,超过3000亿,常住人口达到300万;到2020年,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地区GDP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分别占重庆全市的1/4以上,直接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1/3以上。这些目标有的已经实现,有的离实现也不远了。为什么呢?这就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激励本身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就像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产生的影响一样,这种激励会是人们对目前的或者预期的状况做出反应。而上面重庆市关于“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一种积极的鼓励,人们对于这种积极的鼓励作出相应积极的反应,从而使这些目标更好的实现。

最后,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因为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在未来几年内,重庆将有8条高速铁路通往全国,随着江北机场4条跑道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重庆正逐步成为水、陆、空物流中心。在重庆建设“两江新区”,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西部内需市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说,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走内需主导、开发开放之路又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发展。这就是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体现。

总之,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有利于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重庆对外开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经济有效的利用“两江新区”,使其让重庆的未来更光明。

两江新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对重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经济方面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反映出许多的经济学原理,在此,我将用一些经济学原理阐述关于“两江新区 ”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可以看出: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都知道,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而且,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我国政府对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一是两江新区新增的地方财政和税收,全部留在用于两江发展;二是两江新区的用地计划指标单列予以倾斜,保证优先发展;三是国家批准重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优先引导支持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四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加技术性收入达到年产值60%以上,所得税可以按10%来增收;五是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获利年度起三年内按有关规定提取风险补偿金可税前扣除;六是对重点支持的产业用地实行双优政策,对从事技术开发的高等院校安排区内补助;七是在贷款和市场准入方面给予支持;八是对两江新区范围内引进各种企业总部高管人员、金融人才给予安家资助和财政扶持,并给予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引进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将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力发挥的很好,让更多的人在重庆发展。

其次,体现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

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两江新区成立后,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等配套产业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和矿产等能源产业发展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促使湖南、湖北、陕西、广西等与西部市场协作加强,50%左右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两江新区走向西部市场,预计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从以上的这些战略定位和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贸易对整个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贸易的繁荣拉动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易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从而使生活变得更舒适美好。如果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得到了巨大改善的话,那扩展到整个国家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再次,可以看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重庆市关于“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区内生产总值要连翻三番。即,到2012年,江北嘴金融区、寸滩保税区等5大核心板块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GDP翻番,超过1500亿,常住人口达到230万人;2015年,10大功能区全面建设,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重大提升,地区GDP再翻一番,超过3000亿,常住人口达到300万;到2020年,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地区GDP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分别占重庆全市的1/4以上,直接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1/3以上。这些目标有的已经实现,有的离实现也不远了。为什么呢?这就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激励本身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就像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产生的影响一样,这种激励会是人们对目前的或者预期的状况做出反应。而上面重庆市关于“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一种积极的鼓励,人们对于这种积极的鼓励作出相应积极的反应,从而使这些目标更好的实现。

最后,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因为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在未来几年内,重庆将有8条高速铁路通往全国,随着江北机场4条跑道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重庆正逐步成为水、陆、空物流中心。在重庆建设“两江新区”,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西部内需市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说,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走内需主导、开发开放之路又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发展。这就是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体现。

总之,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有利于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重庆对外开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经济有效的利用“两江新区”,使其让重庆的未来更光明。


相关文章

  •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
  • 基本简介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并于2010年5月7日 ...查看


  • 重庆两江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探析
  • 2013年第10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102013 重 ...查看


  • 重庆两江新区
  •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并于2010年5月7日获国务院通 ...查看


  • 重庆两江新区和美家园建筑装修垃圾清运服务外包招标文件
  • 重庆两江新区和美家园建筑装修垃圾清运服务外包招标文件 一.前 言 我司现有重庆两江新区和美家园建筑装修垃圾清运服务工程,现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欢迎符合招标条件的单位积极参与投标. 二.招标项目介绍 和美家园位于鱼复片区双溪,预计于2016年 ...查看


  • 两江新区选址区位条件
  • 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 背景 1.中国改革开放梯次推进的必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国家实施了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3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撬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三次大开发高潮,清晰勾勒出国家 ...查看


  • 重庆大学城的发展
  • 重庆大学城的发展 按照规划,重庆大学城总共占地33平方公里(包含10平方公里拓展区),自2003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已投入80亿元,目前13所入驻大学校舍已基本完工.随着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大学陆续入驻大学城,该地区师生总 ...查看


  • 筹划"两江新区"概念股 五大支柱产业受益
  • 筹划"两江新区"概念股 五大支柱产业受益 继中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城乡统筹试验区等政策花落重庆之后,2月24日重庆市政府通过文件,表示将在本届任期内(2012年前)力争设立两江新区.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 ...查看


  • 两江新区 内陆开放重要门户(改革开放新地标)
  • 113家世界500强入驻,重庆港转口货运量占比达40% 两江新区 内陆开放重要门户(改革开放新地标) 推动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零部件80%本地生产配套,突破"地域梯度"羁绊 < 人民日报 >( 201 ...查看


  • 重庆的投资优势及机遇
  • 重庆的优势及机遇 (一)重庆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区位优势.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流通.东部地区能够率先发展的原因也在于其独特的外向型区位优势所带来的要素流通优势: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