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赵艳彩

教学目标:通过细读文本,引用资料,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知学导练、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其中说到了一人一物,谁能最快说出这是何人?何物? (杜甫,草堂)草堂即茅屋,那么,大家知道这所“茅屋”的由来吗?

760年,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旁盖了一所草房,暂时结束了辗转飘落的流浪生活,全家安顿下来了。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了6年。第二年八月,一场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患,于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知目标

三、学和导 (一)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1、结合注解,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2、 试抓住关键词,用四字短语拟写各小节标题。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赏析第一节: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即形象又有力度。

3、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好在哪里?“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 细致的刻画了风吹茅草,漫天飞舞,四处飘散的惨状,紧紧的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痛苦的心弦。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急(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

赏析第二节 落在地上的茅草如果拾起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当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1、群童为何抱茅?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四海困穷的社会现实。

2、“盗贼”一词怎么理解? 这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 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叹

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 3“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将被子比喻为“铁”,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 当时,作者从眼前艰难窘迫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和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

的国家.....他盼雨停,盼天亮,他一声长叹:这深重的灾难呵,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忧

赏析第四诗节

1、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2、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愿)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他不仅只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的境地的天下寒士。)

4、我们学过或听说过的忧国忧民的名人名句有哪些?

国破三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

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 (提示: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

五、结束语: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板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赵艳彩

教学目标:通过细读文本,引用资料,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知学导练、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其中说到了一人一物,谁能最快说出这是何人?何物? (杜甫,草堂)草堂即茅屋,那么,大家知道这所“茅屋”的由来吗?

760年,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旁盖了一所草房,暂时结束了辗转飘落的流浪生活,全家安顿下来了。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了6年。第二年八月,一场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患,于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知目标

三、学和导 (一)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1、结合注解,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2、 试抓住关键词,用四字短语拟写各小节标题。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赏析第一节: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即形象又有力度。

3、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好在哪里?“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 细致的刻画了风吹茅草,漫天飞舞,四处飘散的惨状,紧紧的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痛苦的心弦。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急(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

赏析第二节 落在地上的茅草如果拾起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当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1、群童为何抱茅?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四海困穷的社会现实。

2、“盗贼”一词怎么理解? 这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 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叹

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 3“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将被子比喻为“铁”,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 当时,作者从眼前艰难窘迫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和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

的国家.....他盼雨停,盼天亮,他一声长叹:这深重的灾难呵,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忧

赏析第四诗节

1、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2、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愿)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他不仅只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的境地的天下寒士。)

4、我们学过或听说过的忧国忧民的名人名句有哪些?

国破三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

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 (提示: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

五、结束语: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板书:


相关文章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4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丁文) 教学目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的音形义/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难点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30.<诗五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查看


  • 中考古诗词上下句默写填空
  • 默写(一) 1.东临碣石, . <观沧海>曹操 2.客路青山外, .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3.孤山寺北贾亭西, .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查看


  • 关于风的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查看


  • 秋天的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查看


  • 爱国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 ...查看


  • 展望未来的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 ...查看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