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检验综合题(有答案)

方法归纳

检验、鉴别物质的依据:

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颜色、气味、溶解性、挥发性 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从化学角度讲,鉴别是对已知物的种类进行辨认,其目的在于把几种物质区别开来。一般说来,不需要将鉴别物质逐一进行检验,这和鉴定不同。鉴定是用实验方法,鉴定物质的组成,然后确定物质是什么,或该物质中含有哪些成分。根据实验确定某一物质的习题是鉴定题,物质的鉴定通常必须分别检验出阳离子和阴离子;根据实验区别几种已知物质的习题是鉴别题。现谈谈鉴别物质的20种方法。

1.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 2SO 4溶液和NaNO 3溶液。

使用BaCl 2溶液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 2++SO42-=BaSO4↓

2.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 2CO 3和NaCl ,如何鉴别。

使用盐酸鉴别。反应离子方程式:

CO 32-+2H+=CO2↑+H2O

3.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 2溶液和MgCl 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 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 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 2++2OH-=Mg(OH)2↓

Zn 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 溶液和AlCl 3溶液。 解:根据NaOH 溶液滴入AlCl 3溶液中和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 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 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 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 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 3和CaCl 2固体。

6.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 4NO 3固体和KCl 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 4NO 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

7.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9.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 2SO 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 3溶液。

10.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 2和Cl 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 和NaBr ,请予鉴别。

用AgNO 3溶液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11.加热法

利用物质热稳定性不同,进行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如何鉴别失落标签的二种固体物质是明矾和硫酸铝。

解:将二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的,是明矾,无此现象的是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Al(SO4) 2·12H 2O= KAl(SO4) 2+12H2O

12.焰色法

根据离子或单质的焰色反应,加以鉴别。

例:如何鉴别NaCl 溶液和KCl 溶液。

13.燃烧法

利用物质燃烧颜色不同或其它现象,予以鉴别。

例:如何区分两种无色气体:H 2和C 2H 2。

解: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有较多浓烟的是C 2H 2,无烟的是H 2。(也可根据H 2和C 2H 2燃烧时焰色不同进行鉴别)。

14.熔、沸点法

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而区别的方法。

例:水和二硫化碳的鉴别。

解:将两种液体取少量,倒在表面皿上,过一会,有一液体立即挥发,是

CS 2;反之,不挥发的是H 2O 。

15.闻气味法

根据物质气味不同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鉴别H 2S 和H 2。

16.指示剂法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三种溶液:NaCl 溶液、NH 4Cl 溶液和Na 2CO 3溶液。

17.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使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KCl 和KBr 溶液。

用通入Cl 2的方法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 2+2Br-=Br2+2Cl-

18.还原法

利用还原剂,使被鉴别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现象予以鉴别。 例:怎样鉴别FeCl 2和CuCl 2溶液。

解:在盛有FeCl 2和CuCl 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通过往试样溶液中分别放入铁片的方法鉴别。

19.磁体法

根据物质的磁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黑色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20.碳化法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区别其它物质。

专题一、

鉴别,区分时要找物质的共同点和区别,知道一些特殊物质的鉴别方法: 除杂时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1、不引入新的杂志;2、依靠气体、沉淀除杂

3、其他几种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1)淀粉:用碘酒(或碘水),淀粉与碘作用后显蓝色。

(2)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则说明含葡萄糖。

(3)羊毛(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有刺激性气体的为聚氯乙烯,否则为聚乙烯

4、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蓝色溶液 可溶性铜盐Cu 2+

黄色溶液 可溶性铁盐Fe 3+

浅绿色溶液 可溶性亚铁盐 Fe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Mg(OH)2,Zn(OH)2, Al(OH)3, BaSO4, AgCl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BaSO4, AgCl

1、方法归纳

(1)检验、鉴别物质的依据:

(2)检验、鉴别物质的原则:

(3)实验步骤的表述方法:

(4)物质鉴定和鉴别题的区别:

2、常见气体的检验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其他几种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5、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一、物质共存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NO 3、Na 2CO 3、NaCl B、Ca(OH)2、K 2CO 3、NaNO 3

C 、NaOH 、(NH4) 2CO 3、HCl D、BaCl 2、Na 2SO 4、NaOH

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OH 、HNO 3、BaCl 2 B、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H 2SO 4、NaCl 、Cu(NO3) 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KOH 、MgSO 4 B、K 2SO 4、FeCl 3、NaNO 3

C 、KCl 、NaOH 、Ba(NO3) 2 D、Na 2CO 3、K 2SO 4、HNO 3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Cu(NO3) 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3) 2、NaNO 3、KCl

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Na 2CO 3、NaCl 、HCl B、NaOH 、KCl 、Ba(NO3) 2

C 、AgNO 3、NaCl 、HNO 3 D、H 2SO 4、NaNO 3、FeCl 3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NO 3、KOH 、FeCl 3 B、K 2SO 4、KCl 、HCl

C 、AgNO 3、HCl 、KCl D、Na 2CO 3、KCl 、BaCl 2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Cl 3、NaCl 、KNO 3 B、NaCl 、NaOH 、NaNO 3

C 、CaCl 2、NaNO 3、Na 2CO 3 D、KNO 3、H 2SO 4、NaCl

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SO2━ 4、Ba 2+、NO ━3 B、Ca 2+、H +、NO ━3、Cl ━

━C 、Mg 2+、K +、NO ━ 3、Cl D、K +、Na +、Mg 2+、SO2━ 4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SO2━ 4、OH ━、Ba 2+ B、K +、Mg 2+、NO ━3、OH ━

C 、Na +、H +、NO ━3、CO2━ 3 D、Na +、K +、H +、SO2━ 4

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 +、Ag +、Cu 2+、Na +、OH ━、Cl ━、NO ━ 3、

CO2━ 3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鉴别、分离练习

2323A 、盐酸 B、硫酸 C、NaOH 溶液 D、NaCl 溶液

3、今有NaCl 、CuCl 2、NaOH 、Mg(NO3) 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

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 、BaCl 2、H 2SO 4、HCl B、NaOH 、KOH 、HCl

C 、K 2CO 3、Na 2CO 3、HCl D、NaCl 、NaOH 、HCl

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6、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7、为了检验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进行下列操作:

(1)取样,用_________溶解样品,配成溶液。

(2)往溶液中逐滴滴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往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能将Na 2CO 3、NaNO 3、Ba(NO3) 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

A 、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

9、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②K 2CO 3溶液③KCl 溶

液④FeCl 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A 、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 2SO 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Ba(NO3) 2、K 2SO 4、Na 2CO 3 B、KCl 、K 2CO 3、K 2SO 4

C 、NaOH 、NaNO 3、NaCl D、BaCl 2、KOH 、MgSO 4

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A 、Na 2CO 3、HCl 、H 2SO 4、NaNO 3 B、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

C 、HCl 、AgNO 3、HNO 3、NaCl D、NaOH 、FeCl 3、MgCl 2、BaCl 2

12、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B、Na 2SO 4、K 2CO 3、BaCl 2、HCl

C 、NaOH 、Na 2SO 4、FeCl 3、BaCl 2 D、CuCl 2、AgNO 3、NaNO 3、HCl

1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OH 、CuSO 4、MgCl 2 B、Na 2SO 4、BaCl 2、Na 2CO 3

C 、KNO 3、CuSO 4、NaCl D、NaNO 3、BaCl 2、KCl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

A 、KOH 、Na 2SO 4、CuSO 4、MgCl 2 B、K 2CO 3、BaCl 2、Na 2CO 3、HCl

C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D、NaNO 3、AgNO 3、KNO 3、NaCl

1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 、NaCl 、Na 2CO 3、KNO 3、HCl B 、Na 2SO 4、K 2CO 3、KNO 3、Ba(NO3) 2

C 、CuSO 4、NaOH 、NaCl 、Ba(NO3) 2 D、FeCl 3、NaOH 、KCl 、Na 2SO 4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D )

A 、Cu 粉 Fe粉Fe 2O 3粉 B、Na 2CO 3 BaCl2 KNO 3

C 、NaCl 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 (NH4) 2SO 4 KNO3 NaNO3

17、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A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18、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

按照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19、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

别是盐酸、BaCl 2溶液和Na 2CO 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已知:Na 2CO 2溶液显碱性,BaCl 2溶液呈中性。

20、某气体由H 2、CO 、CO 2、H 2O (气)混合而成,为了用实验来验证其中的

四种气体,从下列图中选用合适的装置(有的可重复使用)。

(1)若气流方向是从左到右,各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口字母):混合气→()()接()()接()()接()()接()()接()()接()。

(2)为了验证H 2,必须先经_______装置除去_________,再接_________装置,然后连接______装置,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才能确认。

(3)甲、乙、丙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除杂专题练习

1、NaCl 溶液中溶有少量Na 2CO 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Na 2CO 3的是()

A 、锌粉 B、Ca(OH)2溶液 C、盐酸 D、硫酸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NaOH 溶液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HCl B、用Ba(NO3) 2溶液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MgSO 4

C 、用稀H 2SO 4除去CuO 粉末中混有的Cu(OH)2 D 、用浓H 2SO 4除去H 2

中混有的水蒸气

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钙中含有杂质碳酸钙(盐酸) B、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C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铁(苛性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铁粉)

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硫酸铜溶液) B、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硫酸)

C 、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硝酸钡溶液)

6、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

7、除去N 2中混有的少量H 2、CO 2、水蒸气时,采用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CuO ③通过NaOH 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A 、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①③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①

加入过量稀硫酸;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 、K 2SO 4(K2CO 3) B、铁粉(Fe 2O 3) C、NaCl(Na2CO 3) D、银粉(铜粉)

9、从A ━D 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充(1)━(4)题.

A 、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C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加适水、溶解、过滤、洗涤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___C__。(2)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____C___。

(3)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_____ A 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若要从反应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可以______D___。

10、怎样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写出主要分离过程。

(1)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KCl 中混有的少量Mn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AgCl 中混有的少量Na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2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杂质除去。请回答:

(1)Na 2SO 4、CaCl 2和MgCl 2在溶液中能形成Na +、Ca 2+、Mg 2+、SO2━ 4、和Cl ━五种离子。要除去其中的Mg 2+,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SO2━ 4,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除去其中的Ca 2+,可使用_________溶液。

(2)在食盐生产的除杂过程中,会带进CO2━ 3和OH ━。要同时除去这两种杂质离子,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12、粗盐中常含有CaCl 2、MgSO 4等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BaCl 2溶

液、Na 2CO 3溶液和适量的稀盐酸,除掉杂质,制得精盐。所加的四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Na 2CO 3溶液 B 、NaOH 溶液、BaCl 2

溶液、Na 2CO 3溶液、稀盐酸

C 、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 D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稀盐酸、BaCl 2溶液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

、SO2- 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其中正

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14、为了除去KCl 溶液中少量的MgCl 2和MgSO 4,从Na 2CO 3溶液、稀HCl 、

Ba(NO3) 2溶液、K 2CO 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 、B 、C 三种试剂,按如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写出A 、B 、C 三种试剂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

(2)实验Ⅰ中,所加A 试剂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加过量B 试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Ⅲ中,C 试剂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时方为适量,而得到较纯的KCl 溶液。

二、实验探究专题

1、科学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

研究着。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才使发明创造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

“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

顽固污渍”。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 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污债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小强认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

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

2

【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 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 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②SO 2能被碘单质(I2) 氧化:SO 2+I2+2H2O==== H 2SO 4+2HI。③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

①在5mL 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人2,3滴淀粉溶液,得到_______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 ;②将A 溶液抽入一支500 ml 注射器中;

③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 ,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

【实地测试】来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 ,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牵气中昕含SO 2的质量。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

___________(选填“甲组”或“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

【探究结论】同学们根据自认为较准确的数据判断.该火力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O 2的含量属于____级标准。

【反思与评价】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指出:“因为你们的测试地点和时间单一,所以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同学们认为老师的评价是对的,于是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以下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 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 2用浓NaOH 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 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

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 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吸收CO 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

和NaOH 吸收CO 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 。因此,他认为

通常吸收CO 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有的很快,如爆炸;有的相当慢,如铁生锈。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内因是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除此以外,催化剂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旺,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这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那么,温度和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猜想与假设:a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b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锌粒、5%盐酸、20%盐酸。

利用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探究,如果假设是a ,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假设是b ,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通过观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4)结论与解释:实验证明,条件相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金属的反应速率越快。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从反应物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角度,你认为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个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快慢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

成一种酸呢? 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

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写编号)____________。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二氧化硫不与浓H 2SO 4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 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将CO 2通入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为了看到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甲图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 2及NaOH 溶液) 放在天

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 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 mL NaOH溶液

(装置如图乙所示) ,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能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 g 。你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CO 2与NaOH 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

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在常温下能反应;猜想②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猜想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操作①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操作③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略) 。

操作④立即停止加热;操作⑤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人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 2;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SO 2;

(3)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SO 2和CuSO 4。

【反思与评价】

(1)操作⑤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将水倒人剩余的液体里。

(2)探究结论中对产物是SO 2和CuSO 4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又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甲方案:利用废铜屑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uSO 4。

乙方案:在加热条件下将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 ,再将CuO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uSO 4。

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答出一点即可) 。

8、小明对防毒面具中活性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活性炭能否吸附人体呼出的

CO 2和吸进的O 2?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依次写出用装置甲分别制取CO 2和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所得气体分别充入气囊中,按照装置乙依次进行实验。

(1)若气囊中所充为CO 2,关闭弹簧夹b ,打开弹簧夹a ,CO 2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时,看到现象是:气囊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

若活性炭不吸附CO 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囊中所充为O 2时,用上述装置,验证O 2是否被吸附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报道,从2005年1月1日起,贵州省各地环保部门将对实验

室类污染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由于学校化学实验室要排放成分

复杂的污染物,所以也被列为环境监管范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在甲实验室中进行了氧气分别与碳、硫、铁反应的实验后,

为了解该实验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成分造成的影响,接着设计了如

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

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在没有受污染的乙实验室中进行,取出适量甲实验室中

空气样品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取得的空气样品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装置A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装置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人空气样品100 mI 。,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99 mL(导管内液体忽略不计) ,说明装置________中吸收了1mL 气体。若这些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因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请写出你在做化学实验时,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

10、(’06山东威海) 实验与探究:追踪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足迹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

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

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

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3)在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外有一种实验室产生少量氧气的简易方法: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做反应物,反应条件是常温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催化剂====2H2O+O2↑。若根据该反应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跟制取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该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________的循环。

A 、碳和氧的单质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根据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示意图,试分别写出一个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 2也可能生

成CO ,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 2②只有CO ③既有CO 又有CO 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鈀试纸遇CO 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 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放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鈀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 2;

(2)若试纸_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_,则只有CO ;

(3)若试纸_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_,则既有CO ,

又有CO 2;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 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 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

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

道理;

小龙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下图所

【实验反思】

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一、1、A 2、D 3、C 4、D 5、D 6、B 7、D 8、B 9、B 10、A 11、D

12、H +、Ag +、Na +、NO━ 3或H +、Na +、Cl ━、NO━ 3

二、1、C 2、A 3、(略) 4、A 5、A 6、D 7、(略) 8、C 9、A 10、

A 11、BD

12、BD 13、A 14、A 15、C 16、D 17、D 18、HNO 3;Na 2CO 3;Ba(NO3) 2;AgNO 3;NaCl

19、(略) 20、

二、(4)①ⅠMnO2 Ⅱ稀盐酸

②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导管口 Ⅱ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Ⅲ“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

③Ⅰ澄清石灰水 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或碳酸盐)

2、[实验设计]蓝 [交流与讨论]乙组;乙组抽气速率太快导致二氧化硫不能跟A 溶液充分反应

[探究结论]三;[反思与评价]在该发电厂周围分散取多个点,分时间段多次测试

3、[现象结论]CO2+Ca(OH)2===CaCO3↓+H2O 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

NaOH 无明显现象 气球体积增大,溶液不变浑浊 乙

[思考评价]不正确 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很小。

4、(3)如果选择a ,控制的变量是:温度,锌粒和盐酸的量;

如果选择b ,控制的变量是:锌粒的质量、盐酸的浓度和体积;

气泡产生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量)

(4)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间距越小,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越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

(5)学生做答时,只要是通过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或浓度来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事例均可。

5、(1)SO 2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3)①②③④

(4)①二氧化硫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

变色。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酸,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SO 2+H2O==H2SO 3 ③吸收SO 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5)成立(或不成立)

6、(2)塑料瓶被压瘪;注射器中剩余的10mLNaOH 溶液立即“自动”进入塑料瓶中;瓶中的CO 2与NaOH 溶液反应,气体不断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

气压将塑料瓶压瘪,同时将剩余的NaOH 溶液压入瓶中。

(3)由于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留在瓶中,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

(4)①密闭容器中进行;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7、②;不能;不正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或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乙方案;不使用浓硫酸(或节约硫酸,不污染环境)。

8、CaCO 3+2HCl====CaCl2+H2O+CO2↑ 2H2O 2MnO 2 ====2H2O+O2↑

(1)变瘪(或变扁) 无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闭弹簧夹b ,打开弹簧夹a ,若气囊变扁,说明O 2被活性炭吸附;若气囊无变化,说明活性炭不吸附O 2。 9、(1)用注射器抽取(或用集气瓶装满水后在室内将水倒出,擦干,瓶口向上,盖上玻璃片;使用气囊收集等)

(2)吸收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2NaOH+CO2====Na2CO 3+H2O 2NaOH+SO2====Na2SO 3+H2O

水沿着导管进入C 中(或水位下降) 测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被吸收后剩余气体的粗略体积

(3)A 酸雨和温室效应

(4)控制实验药品用量(或对污染性废物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不乱倒废液和乱扔废物等) 10、(1)①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②物质的缓慢氧化、燃烧(氧气的溶解、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火山爆发等等) (2)方案一:验证燃烧消耗氧气

将可燃物放在盛满氧气(或空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再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熄灭。

方案二: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在同样的瓶内各放入一只昆虫,将其中一个瓶口密封,另一只敞口,观察现象。 (3)氧 2KClO3 2KCl+3O2↑(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均可)

(4)二氧化碳(或者氢气)

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气管

常温下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操作简单;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偏大;室温偏高;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速度过快

(5)①C ②C+O2点燃====CO2(CH 4+2O2点燃====CO2+2H2O 等) CO 2+H2O====H2CO 3(CO 2+Ca(OH)2====CaCO3↓+H2O 等)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发展循环经济。

11、[方案设计](2)变蓝;无明显现象(3)变蓝;变浑浊 [结论] CO2+Ca(OH)2====CaCO3↓+H2O

[反思与评价](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2)没有尾气处理(或吸收)装置 12、[猜想]瓶内虽有氧气,但氧气浓度低导致了蜡烛熄灭。 [实验设计]白烟 与氧气接触

[实验反思]①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aO+H2O====Ca(OH)2 ②CaO 、Ca(OH)2、CaCO 3[或CaO 、Ca(OH)2、CaCO 3、P 2O 5]

方法归纳

检验、鉴别物质的依据:

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颜色、气味、溶解性、挥发性 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从化学角度讲,鉴别是对已知物的种类进行辨认,其目的在于把几种物质区别开来。一般说来,不需要将鉴别物质逐一进行检验,这和鉴定不同。鉴定是用实验方法,鉴定物质的组成,然后确定物质是什么,或该物质中含有哪些成分。根据实验确定某一物质的习题是鉴定题,物质的鉴定通常必须分别检验出阳离子和阴离子;根据实验区别几种已知物质的习题是鉴别题。现谈谈鉴别物质的20种方法。

1.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 2SO 4溶液和NaNO 3溶液。

使用BaCl 2溶液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 2++SO42-=BaSO4↓

2.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 2CO 3和NaCl ,如何鉴别。

使用盐酸鉴别。反应离子方程式:

CO 32-+2H+=CO2↑+H2O

3.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 2溶液和MgCl 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 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 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 2++2OH-=Mg(OH)2↓

Zn 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 溶液和AlCl 3溶液。 解:根据NaOH 溶液滴入AlCl 3溶液中和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 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 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 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 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 3和CaCl 2固体。

6.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 4NO 3固体和KCl 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 4NO 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

7.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9.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 2SO 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 3溶液。

10.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 2和Cl 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 和NaBr ,请予鉴别。

用AgNO 3溶液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11.加热法

利用物质热稳定性不同,进行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如何鉴别失落标签的二种固体物质是明矾和硫酸铝。

解:将二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的,是明矾,无此现象的是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Al(SO4) 2·12H 2O= KAl(SO4) 2+12H2O

12.焰色法

根据离子或单质的焰色反应,加以鉴别。

例:如何鉴别NaCl 溶液和KCl 溶液。

13.燃烧法

利用物质燃烧颜色不同或其它现象,予以鉴别。

例:如何区分两种无色气体:H 2和C 2H 2。

解: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有较多浓烟的是C 2H 2,无烟的是H 2。(也可根据H 2和C 2H 2燃烧时焰色不同进行鉴别)。

14.熔、沸点法

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而区别的方法。

例:水和二硫化碳的鉴别。

解:将两种液体取少量,倒在表面皿上,过一会,有一液体立即挥发,是

CS 2;反之,不挥发的是H 2O 。

15.闻气味法

根据物质气味不同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鉴别H 2S 和H 2。

16.指示剂法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三种溶液:NaCl 溶液、NH 4Cl 溶液和Na 2CO 3溶液。

17.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使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KCl 和KBr 溶液。

用通入Cl 2的方法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 2+2Br-=Br2+2Cl-

18.还原法

利用还原剂,使被鉴别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现象予以鉴别。 例:怎样鉴别FeCl 2和CuCl 2溶液。

解:在盛有FeCl 2和CuCl 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通过往试样溶液中分别放入铁片的方法鉴别。

19.磁体法

根据物质的磁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黑色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20.碳化法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区别其它物质。

专题一、

鉴别,区分时要找物质的共同点和区别,知道一些特殊物质的鉴别方法: 除杂时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1、不引入新的杂志;2、依靠气体、沉淀除杂

3、其他几种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1)淀粉:用碘酒(或碘水),淀粉与碘作用后显蓝色。

(2)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则说明含葡萄糖。

(3)羊毛(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有刺激性气体的为聚氯乙烯,否则为聚乙烯

4、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蓝色溶液 可溶性铜盐Cu 2+

黄色溶液 可溶性铁盐Fe 3+

浅绿色溶液 可溶性亚铁盐 Fe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Mg(OH)2,Zn(OH)2, Al(OH)3, BaSO4, AgCl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BaSO4, AgCl

1、方法归纳

(1)检验、鉴别物质的依据:

(2)检验、鉴别物质的原则:

(3)实验步骤的表述方法:

(4)物质鉴定和鉴别题的区别:

2、常见气体的检验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其他几种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5、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一、物质共存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NO 3、Na 2CO 3、NaCl B、Ca(OH)2、K 2CO 3、NaNO 3

C 、NaOH 、(NH4) 2CO 3、HCl D、BaCl 2、Na 2SO 4、NaOH

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OH 、HNO 3、BaCl 2 B、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H 2SO 4、NaCl 、Cu(NO3) 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KOH 、MgSO 4 B、K 2SO 4、FeCl 3、NaNO 3

C 、KCl 、NaOH 、Ba(NO3) 2 D、Na 2CO 3、K 2SO 4、HNO 3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Cu(NO3) 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3) 2、NaNO 3、KCl

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Na 2CO 3、NaCl 、HCl B、NaOH 、KCl 、Ba(NO3) 2

C 、AgNO 3、NaCl 、HNO 3 D、H 2SO 4、NaNO 3、FeCl 3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NO 3、KOH 、FeCl 3 B、K 2SO 4、KCl 、HCl

C 、AgNO 3、HCl 、KCl D、Na 2CO 3、KCl 、BaCl 2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Cl 3、NaCl 、KNO 3 B、NaCl 、NaOH 、NaNO 3

C 、CaCl 2、NaNO 3、Na 2CO 3 D、KNO 3、H 2SO 4、NaCl

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SO2━ 4、Ba 2+、NO ━3 B、Ca 2+、H +、NO ━3、Cl ━

━C 、Mg 2+、K +、NO ━ 3、Cl D、K +、Na +、Mg 2+、SO2━ 4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SO2━ 4、OH ━、Ba 2+ B、K +、Mg 2+、NO ━3、OH ━

C 、Na +、H +、NO ━3、CO2━ 3 D、Na +、K +、H +、SO2━ 4

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 +、Ag +、Cu 2+、Na +、OH ━、Cl ━、NO ━ 3、

CO2━ 3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鉴别、分离练习

2323A 、盐酸 B、硫酸 C、NaOH 溶液 D、NaCl 溶液

3、今有NaCl 、CuCl 2、NaOH 、Mg(NO3) 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

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 、BaCl 2、H 2SO 4、HCl B、NaOH 、KOH 、HCl

C 、K 2CO 3、Na 2CO 3、HCl D、NaCl 、NaOH 、HCl

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6、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7、为了检验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进行下列操作:

(1)取样,用_________溶解样品,配成溶液。

(2)往溶液中逐滴滴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往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能将Na 2CO 3、NaNO 3、Ba(NO3) 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

A 、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

9、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②K 2CO 3溶液③KCl 溶

液④FeCl 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A 、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 2SO 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Ba(NO3) 2、K 2SO 4、Na 2CO 3 B、KCl 、K 2CO 3、K 2SO 4

C 、NaOH 、NaNO 3、NaCl D、BaCl 2、KOH 、MgSO 4

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A 、Na 2CO 3、HCl 、H 2SO 4、NaNO 3 B、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

C 、HCl 、AgNO 3、HNO 3、NaCl D、NaOH 、FeCl 3、MgCl 2、BaCl 2

12、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B、Na 2SO 4、K 2CO 3、BaCl 2、HCl

C 、NaOH 、Na 2SO 4、FeCl 3、BaCl 2 D、CuCl 2、AgNO 3、NaNO 3、HCl

1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OH 、CuSO 4、MgCl 2 B、Na 2SO 4、BaCl 2、Na 2CO 3

C 、KNO 3、CuSO 4、NaCl D、NaNO 3、BaCl 2、KCl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

A 、KOH 、Na 2SO 4、CuSO 4、MgCl 2 B、K 2CO 3、BaCl 2、Na 2CO 3、HCl

C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D、NaNO 3、AgNO 3、KNO 3、NaCl

1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 、NaCl 、Na 2CO 3、KNO 3、HCl B 、Na 2SO 4、K 2CO 3、KNO 3、Ba(NO3) 2

C 、CuSO 4、NaOH 、NaCl 、Ba(NO3) 2 D、FeCl 3、NaOH 、KCl 、Na 2SO 4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D )

A 、Cu 粉 Fe粉Fe 2O 3粉 B、Na 2CO 3 BaCl2 KNO 3

C 、NaCl 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 (NH4) 2SO 4 KNO3 NaNO3

17、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A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18、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

按照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19、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

别是盐酸、BaCl 2溶液和Na 2CO 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已知:Na 2CO 2溶液显碱性,BaCl 2溶液呈中性。

20、某气体由H 2、CO 、CO 2、H 2O (气)混合而成,为了用实验来验证其中的

四种气体,从下列图中选用合适的装置(有的可重复使用)。

(1)若气流方向是从左到右,各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口字母):混合气→()()接()()接()()接()()接()()接()()接()。

(2)为了验证H 2,必须先经_______装置除去_________,再接_________装置,然后连接______装置,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才能确认。

(3)甲、乙、丙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除杂专题练习

1、NaCl 溶液中溶有少量Na 2CO 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Na 2CO 3的是()

A 、锌粉 B、Ca(OH)2溶液 C、盐酸 D、硫酸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NaOH 溶液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HCl B、用Ba(NO3) 2溶液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MgSO 4

C 、用稀H 2SO 4除去CuO 粉末中混有的Cu(OH)2 D 、用浓H 2SO 4除去H 2

中混有的水蒸气

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钙中含有杂质碳酸钙(盐酸) B、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C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铁(苛性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铁粉)

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硫酸铜溶液) B、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硫酸)

C 、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硝酸钡溶液)

6、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

7、除去N 2中混有的少量H 2、CO 2、水蒸气时,采用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CuO ③通过NaOH 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A 、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①③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①

加入过量稀硫酸;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 、K 2SO 4(K2CO 3) B、铁粉(Fe 2O 3) C、NaCl(Na2CO 3) D、银粉(铜粉)

9、从A ━D 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充(1)━(4)题.

A 、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C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加适水、溶解、过滤、洗涤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___C__。(2)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____C___。

(3)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_____ A 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若要从反应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可以______D___。

10、怎样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写出主要分离过程。

(1)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KCl 中混有的少量Mn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AgCl 中混有的少量Na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2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杂质除去。请回答:

(1)Na 2SO 4、CaCl 2和MgCl 2在溶液中能形成Na +、Ca 2+、Mg 2+、SO2━ 4、和Cl ━五种离子。要除去其中的Mg 2+,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SO2━ 4,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除去其中的Ca 2+,可使用_________溶液。

(2)在食盐生产的除杂过程中,会带进CO2━ 3和OH ━。要同时除去这两种杂质离子,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12、粗盐中常含有CaCl 2、MgSO 4等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BaCl 2溶

液、Na 2CO 3溶液和适量的稀盐酸,除掉杂质,制得精盐。所加的四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Na 2CO 3溶液 B 、NaOH 溶液、BaCl 2

溶液、Na 2CO 3溶液、稀盐酸

C 、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 D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稀盐酸、BaCl 2溶液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

、SO2- 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其中正

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14、为了除去KCl 溶液中少量的MgCl 2和MgSO 4,从Na 2CO 3溶液、稀HCl 、

Ba(NO3) 2溶液、K 2CO 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 、B 、C 三种试剂,按如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写出A 、B 、C 三种试剂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

(2)实验Ⅰ中,所加A 试剂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加过量B 试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Ⅲ中,C 试剂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时方为适量,而得到较纯的KCl 溶液。

二、实验探究专题

1、科学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

研究着。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才使发明创造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

“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

顽固污渍”。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 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污债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小强认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

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

2

【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 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 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②SO 2能被碘单质(I2) 氧化:SO 2+I2+2H2O==== H 2SO 4+2HI。③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

①在5mL 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人2,3滴淀粉溶液,得到_______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 ;②将A 溶液抽入一支500 ml 注射器中;

③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 ,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

【实地测试】来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 ,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牵气中昕含SO 2的质量。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

___________(选填“甲组”或“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

【探究结论】同学们根据自认为较准确的数据判断.该火力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O 2的含量属于____级标准。

【反思与评价】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指出:“因为你们的测试地点和时间单一,所以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同学们认为老师的评价是对的,于是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以下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 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 2用浓NaOH 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 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

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 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吸收CO 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

和NaOH 吸收CO 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 。因此,他认为

通常吸收CO 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有的很快,如爆炸;有的相当慢,如铁生锈。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内因是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除此以外,催化剂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旺,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这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那么,温度和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猜想与假设:a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b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锌粒、5%盐酸、20%盐酸。

利用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探究,如果假设是a ,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假设是b ,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通过观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4)结论与解释:实验证明,条件相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金属的反应速率越快。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从反应物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角度,你认为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个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快慢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

成一种酸呢? 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

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写编号)____________。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二氧化硫不与浓H 2SO 4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 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将CO 2通入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为了看到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甲图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 2及NaOH 溶液) 放在天

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 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 mL NaOH溶液

(装置如图乙所示) ,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能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 g 。你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CO 2与NaOH 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

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在常温下能反应;猜想②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猜想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操作①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操作③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略) 。

操作④立即停止加热;操作⑤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人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 2;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SO 2;

(3)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SO 2和CuSO 4。

【反思与评价】

(1)操作⑤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将水倒人剩余的液体里。

(2)探究结论中对产物是SO 2和CuSO 4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又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甲方案:利用废铜屑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uSO 4。

乙方案:在加热条件下将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 ,再将CuO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uSO 4。

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答出一点即可) 。

8、小明对防毒面具中活性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活性炭能否吸附人体呼出的

CO 2和吸进的O 2?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依次写出用装置甲分别制取CO 2和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所得气体分别充入气囊中,按照装置乙依次进行实验。

(1)若气囊中所充为CO 2,关闭弹簧夹b ,打开弹簧夹a ,CO 2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时,看到现象是:气囊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

若活性炭不吸附CO 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囊中所充为O 2时,用上述装置,验证O 2是否被吸附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报道,从2005年1月1日起,贵州省各地环保部门将对实验

室类污染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由于学校化学实验室要排放成分

复杂的污染物,所以也被列为环境监管范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在甲实验室中进行了氧气分别与碳、硫、铁反应的实验后,

为了解该实验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成分造成的影响,接着设计了如

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

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在没有受污染的乙实验室中进行,取出适量甲实验室中

空气样品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取得的空气样品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装置A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装置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人空气样品100 mI 。,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99 mL(导管内液体忽略不计) ,说明装置________中吸收了1mL 气体。若这些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因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请写出你在做化学实验时,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

10、(’06山东威海) 实验与探究:追踪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足迹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

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

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

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3)在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外有一种实验室产生少量氧气的简易方法: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做反应物,反应条件是常温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催化剂====2H2O+O2↑。若根据该反应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跟制取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该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________的循环。

A 、碳和氧的单质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根据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示意图,试分别写出一个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 2也可能生

成CO ,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 2②只有CO ③既有CO 又有CO 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鈀试纸遇CO 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 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放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鈀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 2;

(2)若试纸_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_,则只有CO ;

(3)若试纸_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_,则既有CO ,

又有CO 2;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 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 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

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

道理;

小龙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下图所

【实验反思】

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一、1、A 2、D 3、C 4、D 5、D 6、B 7、D 8、B 9、B 10、A 11、D

12、H +、Ag +、Na +、NO━ 3或H +、Na +、Cl ━、NO━ 3

二、1、C 2、A 3、(略) 4、A 5、A 6、D 7、(略) 8、C 9、A 10、

A 11、BD

12、BD 13、A 14、A 15、C 16、D 17、D 18、HNO 3;Na 2CO 3;Ba(NO3) 2;AgNO 3;NaCl

19、(略) 20、

二、(4)①ⅠMnO2 Ⅱ稀盐酸

②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导管口 Ⅱ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Ⅲ“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

③Ⅰ澄清石灰水 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或碳酸盐)

2、[实验设计]蓝 [交流与讨论]乙组;乙组抽气速率太快导致二氧化硫不能跟A 溶液充分反应

[探究结论]三;[反思与评价]在该发电厂周围分散取多个点,分时间段多次测试

3、[现象结论]CO2+Ca(OH)2===CaCO3↓+H2O 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

NaOH 无明显现象 气球体积增大,溶液不变浑浊 乙

[思考评价]不正确 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很小。

4、(3)如果选择a ,控制的变量是:温度,锌粒和盐酸的量;

如果选择b ,控制的变量是:锌粒的质量、盐酸的浓度和体积;

气泡产生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量)

(4)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间距越小,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越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

(5)学生做答时,只要是通过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或浓度来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事例均可。

5、(1)SO 2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3)①②③④

(4)①二氧化硫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

变色。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酸,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SO 2+H2O==H2SO 3 ③吸收SO 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5)成立(或不成立)

6、(2)塑料瓶被压瘪;注射器中剩余的10mLNaOH 溶液立即“自动”进入塑料瓶中;瓶中的CO 2与NaOH 溶液反应,气体不断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

气压将塑料瓶压瘪,同时将剩余的NaOH 溶液压入瓶中。

(3)由于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留在瓶中,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

(4)①密闭容器中进行;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7、②;不能;不正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或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乙方案;不使用浓硫酸(或节约硫酸,不污染环境)。

8、CaCO 3+2HCl====CaCl2+H2O+CO2↑ 2H2O 2MnO 2 ====2H2O+O2↑

(1)变瘪(或变扁) 无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闭弹簧夹b ,打开弹簧夹a ,若气囊变扁,说明O 2被活性炭吸附;若气囊无变化,说明活性炭不吸附O 2。 9、(1)用注射器抽取(或用集气瓶装满水后在室内将水倒出,擦干,瓶口向上,盖上玻璃片;使用气囊收集等)

(2)吸收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2NaOH+CO2====Na2CO 3+H2O 2NaOH+SO2====Na2SO 3+H2O

水沿着导管进入C 中(或水位下降) 测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被吸收后剩余气体的粗略体积

(3)A 酸雨和温室效应

(4)控制实验药品用量(或对污染性废物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不乱倒废液和乱扔废物等) 10、(1)①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②物质的缓慢氧化、燃烧(氧气的溶解、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火山爆发等等) (2)方案一:验证燃烧消耗氧气

将可燃物放在盛满氧气(或空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再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熄灭。

方案二: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在同样的瓶内各放入一只昆虫,将其中一个瓶口密封,另一只敞口,观察现象。 (3)氧 2KClO3 2KCl+3O2↑(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均可)

(4)二氧化碳(或者氢气)

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气管

常温下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操作简单;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偏大;室温偏高;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速度过快

(5)①C ②C+O2点燃====CO2(CH 4+2O2点燃====CO2+2H2O 等) CO 2+H2O====H2CO 3(CO 2+Ca(OH)2====CaCO3↓+H2O 等)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发展循环经济。

11、[方案设计](2)变蓝;无明显现象(3)变蓝;变浑浊 [结论] CO2+Ca(OH)2====CaCO3↓+H2O

[反思与评价](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2)没有尾气处理(或吸收)装置 12、[猜想]瓶内虽有氧气,但氧气浓度低导致了蜡烛熄灭。 [实验设计]白烟 与氧气接触

[实验反思]①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aO+H2O====Ca(OH)2 ②CaO 、Ca(OH)2、CaCO 3[或CaO 、Ca(OH)2、CaCO 3、P 2O 5]


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作者: 王孝江 (初中综合实践 黑龙江初中综合实践三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603 发表日期: 2011-12-12 10:25:01 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时普遍感觉到知识比较散.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复习时看起来准备得 ...查看


  • 科学九年级酸碱易错难题练习
  •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2.下列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3.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4.2012年,我省农村中小学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陆续启动,许多孩子告别过去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一日吃三餐,营养得 ...查看


  • 2016年初中化学考试说明
  • 齐齐哈尔市2016年化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本地区现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 为基准. (二)命题 ...查看


  • 九年级化学做题方法
  • 篇一: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初中 化学解题技巧 作者: 王孝江 (初 中综合实践 黑龙江初中综合实践三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603 发表日期: 2011-12-12 10:25:01 学生学习初中化学 时普遍感觉到知识比较散.知识点 ...查看


  • [指导]初中化学入门学习关键把握三个"字"
  • ■"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也不例外."火是什么","为什么有些物质能燃烧,有些不能","煤和石油为什么能变成塑料","为什么铁矿石能炼成铁&qu ...查看


  •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解法 (含答案)
  •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解法集锦 作者:东莞家教网 化学推断题中考必备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 ...查看


  • 物质的推断
  • 物质的推断 题型分析: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多独立成题,简答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呈现. 真题演练 ...查看


  • 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 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1.[解析]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点评]简单题,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注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明确环境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及环境保护意识即可 ...查看


  • 初中化学 推断题
  •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 一.题型简介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二.方 ...查看


  •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测试A
  •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卷A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