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的建议

值得思考的几个教育现象

21世纪办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理论工

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教育,我们认为,在林林总总的教育现象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

注意。现在分述如下,以期能对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教育围城”现象——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误区

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及其至理名言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同样的证明,

这就是“教育围城”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当教师的不安心教书育人,老是想着“跳槽”,而其他行业的人却又费尽心思去当教师;师范院校

的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学任教,而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则争先恐后地

要当教师;考大学填报志愿,师范院校优先考虑,唯一的想法就是能进

了大学的门,而且师范院校的收费相对较低,还有一定数量的助学金,而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中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愿意在本专业

范围内就业等等。教育现象中的这些问题,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直接

影响了教育质量,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

的社会问题。

对于“教育围城”现象,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首先,

打破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垄断地位,全面开放教师教育的市场,综合类

的大学也可以参与进行教师教育。这样,可以增加教师教育的竞争性,从而能够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许多综合性大

学也开设教师教育的专业或者相应的课程。其次,打破师范类和非师范

类的界限。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教师教育课

程,是否愿意当教师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同时附以教师职业准

入制度。也就是说,要想进入教师职业领域,必须学习相应的教师教育

类的课程,修得一定的学分才获得进入教师职业领域的必要条件。这样

可以扩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性,从而避免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马太效应”现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马太福音不是神话也不是歌谣,而是反映了一个客观真切的社会现

实。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作

用,互为因果。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并且差距进一步扩大,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马太效应”现象也愈演愈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均衡地、协调地发展,而是进一步拉开了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发展较快,教育质量也就明显地提高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几乎大面积地处于瘫痪状态,甚至还有滑坡的危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度发展的教育事业是衡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如果没有西部教育的高度发展,便不会有西部的小康社会,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必然要受到影响。所以,只有改变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的现象,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共同性和现代性,才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对于这一现象,必须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这两种方法就是外援和自助,前者侧重于物质、技术层面,后者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两者相比较,后者更为重要。

三、“二律背反”现象——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两难困境

科学技术和教育都是富国强民的根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

育来促进和保障,同时,科学技术也通过思想理论和技术手段这两个方面来影响教育,科技和教育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就是说,科教结合可以使一个国家更加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同时,它也可以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当科教兴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被提出并付诸实践

时,就必须确保科教的合理结合和良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二律背反”现象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从而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因而,对于这一教育现象的改变途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精神的完整建构。第二,缩短文化价值与技术价值之间的差距,促成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核心是科技教育人文化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

教育。

四、“近亲繁殖”现象——研究生教育特有的弊端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径和

手段,发展研究生教育,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科技和教育的有力结合和良性运作,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保证学术的繁荣和繁衍。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近亲繁殖”的现象,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一条龙”教育政策,推行“一体化”教育模式。这种“近亲繁殖”现象容易造成以下的不良后果:其一是师生们由于精于人事而疏于学术,其二是学术垄断并易形成宗派主义,其三是学术思想僵化并严重阻碍科研工作的进展。

对于这种教育现象,我们认为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注意:第

一,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如招生、考核、就业等) 乃当务之急;第二,加强不同地域、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第三,配套的调控手段不可或缺(如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

五、“代沟现象”——研习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业,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

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习社会,学会教育,用生命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有用人才。但是,在研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因为难以逾越这个“代沟”而显得无所适从,诸如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教育“本土化”和教育“全球化”之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等,大家各持己见,难成共识。因而,许多教育现象无法解释,许多教育问题无法定论。

我们认为,对于这一教育现象,不必过分苛求,应当保持“合理需

求”的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研习者个人学术发展的合理需求,如学术水平的高度、个人研习的兴趣、学科发展的态势等;二是现存社会教育发展的合理需求,如教育观念的选择、教育体制的调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等。

实际上,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远非上述所涉及到的这些方面,它在

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我们认为,当竞争成为这个时代的总的特征时,与这个时代一脉相承的教育必须不断地调适自己,使不完整的成为完整,使不合理的趋于合理,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了为了简化网络设计的复杂性,通信协议采用分层的结构,各层协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高效的协调工作。对于复杂的通信协议,其结构应该是采用层次的。分层的协议可以带来很多便利:

分层的好处有:

一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更容易管理。

二各层之间是独立的:在各层间标准化接口,允许不同的产品只提供各层功能的一部分,某一层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所以比较容易实现!

第一,关于新课程理念问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不缺理念,只缺行动;于是,有人提出来:我们不缺理念,只缺信念。

【分析】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许多学校领导和教育人士也认为,新课程理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了,什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倾听、个性化解读等等,然而,我们回头再看我们的常态课堂,却发现,在常态下的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习杜郎口、东庐、洋思、后六之后,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做法很好,但不切实际。于是,便没有了下文。那么,到底我们该怎么办,针对自己的情况有没有进行具体认真的分析,有没有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操作方案和方式,是不是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做改

革,都是一团雾水。

2、课堂教学过程中,两头翘的现象时不时地出现。要么是课堂灌输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要么是教师主导作用几乎无所适从。有的课堂上传统的优秀的讲授、示范教学受到了冷落,出现了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无意义的对话和活动;有的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作用得不到重视,教学结构显得十分单一;有的课堂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忽视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很不深入,也就停留在学习阶段,没有真正的消化与吸收。也就是说,这是别人给你的,不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建议】1、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高度重视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的关系,将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的基本方法融为一体,才能收获行动化理念,从源头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真正的理念是习得的,不是学得的。

2、需要认真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对接的关系,剔除呆滞僵化封闭的东西,辅之于

灵动进步开放的改革手段。

3、必须重视和加强教研组建设,创建学习型共同体组织。教研组建设中的教研制度建设需要纠转有计划无落实或者有形式无实质现象,注重教学问题的针对性主体性系列性研究。要营造一种学习交流和自觉研究的氛围,促进课堂教学,将学习力作为专业发展的推动力来认识和推进。

第二、关于校本培训问题,有一种现象是:活着,但不存在。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内驱力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分析】最近我区品牌教师培养对象报名,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学校充分认识到意义所在,全面发动、高度重视并强势要求;一是有的学校几乎无动于衷,缺少正确定位和长远目光,草草了事。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大批中老年教师因为已经是小高或中高职称了,内心就缺少了一种自主发展的迫切愿望,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再有,在更大的规模或层面上,常常为了培养和推出更多的年轻教师,一批中老年教师也就束之高阁,难有施展身手的机会。有的学校的校本培训虽然名目繁多,但是没有系列跟进,

缺少推进深化的策略。如何重视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的作用,如何让他们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和生命力,这是一个校本培训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体验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感和幸福感,存在着一种职业与事业、专业之间的错位认识。

【建议】1、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教师寻找和体验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深刻享受工作的幸福。要发掘教师队伍中健康的优秀的治教品质和典型,给生命以一种向上的力量。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不能或不可能,而是缺乏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完善自我的意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成功者需要的是一种恒心与毅力,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生活的精彩在于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诗意。当跨过艰辛之后,收获的将是掌声和鲜花。更何况,一个教师的心灵丰富与深刻了,你的教学才能深刻与丰富起来,我们怎么可以消极地对待我们的莘莘学子呢。

2、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个层次与坡度的关系,要有总体规划和分层推进的策略。要在整体规划之后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步实施。一是逐步完善教师素质的结

构内容,二是合理分解年龄结构的培训方案,三是加强系列跟进和深化的操作方式。我们要特别讲究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一体化方案,逐步改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在传统的专家培训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对话式、沙龙式、诊断式、探究式等的活动,及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教学探索过程成为教师的教育素养。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关怀,一则可以激发教师的主动热情,二则可以发现教师的感动故事,三则可以营造学校的精神家园。

3、以校为本的培训更多的是对课堂的分析与研究。

第三,关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有一种倾向是:师生们不知道或找不到学校发展的价值观在哪里。

【分析】1、现代学校建设,首先是制度建设的问题,但绝不仅仅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如何借助学校制度建设的策略来导引学校的价值取向,从制度与人文的结合关系中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学校传统,开创学校的新面貌,这是很重要的很现实的问题。

2、我们在什么样的学校文化中,谁在建设我们的学校文化,我们学校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哪里?

3、如何去理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

思想战略,到底是一味地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还是从根本上寻找学校文化的源头活水,从行为方式和价值信念上去坚守自己的阵地,值得人们深思。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学校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的意志,缺乏一种协调与整合的作风,学校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不清晰。

【建议】1、教育有时候需要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要坚守一些恒定的优秀的真实的朴素的教育规律,稳妥而扎实地把价值观深入人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日常化生活化的,常规工作更是需要一种恒久不变的耐心才能收获教育的果实。改革的前沿也许并不一定就是实践的主流,理念先行但不能脱离了实际。我并不反对创新发展,但是,我更注重遵循科学规律。

2、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来讲,一所学校的前进方向,更多的是要看校长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需要建立共同的信念,要有典型的引领,有制度的规范,有持之以恒的行为精神。文化不是花架子,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的是一种沉静的勇气和顽强的品质,先打造自己的品质,才能走出品牌之路。

3、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眼,办好学校肯定要建设好学校文化。在学校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者、传承者和创造者。丧失文化很容易,建设文化很艰难。我想,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到人文、从特色到品牌,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更关键的是人人努力。

值得思考的几个教育现象

21世纪办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理论工

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教育,我们认为,在林林总总的教育现象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

注意。现在分述如下,以期能对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教育围城”现象——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误区

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及其至理名言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同样的证明,

这就是“教育围城”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当教师的不安心教书育人,老是想着“跳槽”,而其他行业的人却又费尽心思去当教师;师范院校

的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学任教,而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则争先恐后地

要当教师;考大学填报志愿,师范院校优先考虑,唯一的想法就是能进

了大学的门,而且师范院校的收费相对较低,还有一定数量的助学金,而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中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愿意在本专业

范围内就业等等。教育现象中的这些问题,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直接

影响了教育质量,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

的社会问题。

对于“教育围城”现象,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首先,

打破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垄断地位,全面开放教师教育的市场,综合类

的大学也可以参与进行教师教育。这样,可以增加教师教育的竞争性,从而能够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许多综合性大

学也开设教师教育的专业或者相应的课程。其次,打破师范类和非师范

类的界限。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教师教育课

程,是否愿意当教师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同时附以教师职业准

入制度。也就是说,要想进入教师职业领域,必须学习相应的教师教育

类的课程,修得一定的学分才获得进入教师职业领域的必要条件。这样

可以扩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性,从而避免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马太效应”现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马太福音不是神话也不是歌谣,而是反映了一个客观真切的社会现

实。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作

用,互为因果。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并且差距进一步扩大,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马太效应”现象也愈演愈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均衡地、协调地发展,而是进一步拉开了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发展较快,教育质量也就明显地提高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几乎大面积地处于瘫痪状态,甚至还有滑坡的危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度发展的教育事业是衡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如果没有西部教育的高度发展,便不会有西部的小康社会,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必然要受到影响。所以,只有改变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的现象,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共同性和现代性,才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对于这一现象,必须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这两种方法就是外援和自助,前者侧重于物质、技术层面,后者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两者相比较,后者更为重要。

三、“二律背反”现象——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两难困境

科学技术和教育都是富国强民的根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

育来促进和保障,同时,科学技术也通过思想理论和技术手段这两个方面来影响教育,科技和教育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就是说,科教结合可以使一个国家更加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同时,它也可以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当科教兴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被提出并付诸实践

时,就必须确保科教的合理结合和良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二律背反”现象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从而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因而,对于这一教育现象的改变途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精神的完整建构。第二,缩短文化价值与技术价值之间的差距,促成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核心是科技教育人文化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

教育。

四、“近亲繁殖”现象——研究生教育特有的弊端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径和

手段,发展研究生教育,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科技和教育的有力结合和良性运作,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保证学术的繁荣和繁衍。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近亲繁殖”的现象,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一条龙”教育政策,推行“一体化”教育模式。这种“近亲繁殖”现象容易造成以下的不良后果:其一是师生们由于精于人事而疏于学术,其二是学术垄断并易形成宗派主义,其三是学术思想僵化并严重阻碍科研工作的进展。

对于这种教育现象,我们认为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注意:第

一,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如招生、考核、就业等) 乃当务之急;第二,加强不同地域、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第三,配套的调控手段不可或缺(如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

五、“代沟现象”——研习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业,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

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习社会,学会教育,用生命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有用人才。但是,在研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因为难以逾越这个“代沟”而显得无所适从,诸如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教育“本土化”和教育“全球化”之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等,大家各持己见,难成共识。因而,许多教育现象无法解释,许多教育问题无法定论。

我们认为,对于这一教育现象,不必过分苛求,应当保持“合理需

求”的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研习者个人学术发展的合理需求,如学术水平的高度、个人研习的兴趣、学科发展的态势等;二是现存社会教育发展的合理需求,如教育观念的选择、教育体制的调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等。

实际上,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远非上述所涉及到的这些方面,它在

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我们认为,当竞争成为这个时代的总的特征时,与这个时代一脉相承的教育必须不断地调适自己,使不完整的成为完整,使不合理的趋于合理,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了为了简化网络设计的复杂性,通信协议采用分层的结构,各层协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高效的协调工作。对于复杂的通信协议,其结构应该是采用层次的。分层的协议可以带来很多便利:

分层的好处有:

一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更容易管理。

二各层之间是独立的:在各层间标准化接口,允许不同的产品只提供各层功能的一部分,某一层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所以比较容易实现!

第一,关于新课程理念问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不缺理念,只缺行动;于是,有人提出来:我们不缺理念,只缺信念。

【分析】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许多学校领导和教育人士也认为,新课程理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了,什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倾听、个性化解读等等,然而,我们回头再看我们的常态课堂,却发现,在常态下的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习杜郎口、东庐、洋思、后六之后,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做法很好,但不切实际。于是,便没有了下文。那么,到底我们该怎么办,针对自己的情况有没有进行具体认真的分析,有没有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操作方案和方式,是不是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做改

革,都是一团雾水。

2、课堂教学过程中,两头翘的现象时不时地出现。要么是课堂灌输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要么是教师主导作用几乎无所适从。有的课堂上传统的优秀的讲授、示范教学受到了冷落,出现了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无意义的对话和活动;有的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作用得不到重视,教学结构显得十分单一;有的课堂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忽视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很不深入,也就停留在学习阶段,没有真正的消化与吸收。也就是说,这是别人给你的,不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建议】1、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高度重视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的关系,将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的基本方法融为一体,才能收获行动化理念,从源头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真正的理念是习得的,不是学得的。

2、需要认真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对接的关系,剔除呆滞僵化封闭的东西,辅之于

灵动进步开放的改革手段。

3、必须重视和加强教研组建设,创建学习型共同体组织。教研组建设中的教研制度建设需要纠转有计划无落实或者有形式无实质现象,注重教学问题的针对性主体性系列性研究。要营造一种学习交流和自觉研究的氛围,促进课堂教学,将学习力作为专业发展的推动力来认识和推进。

第二、关于校本培训问题,有一种现象是:活着,但不存在。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内驱力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分析】最近我区品牌教师培养对象报名,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学校充分认识到意义所在,全面发动、高度重视并强势要求;一是有的学校几乎无动于衷,缺少正确定位和长远目光,草草了事。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大批中老年教师因为已经是小高或中高职称了,内心就缺少了一种自主发展的迫切愿望,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再有,在更大的规模或层面上,常常为了培养和推出更多的年轻教师,一批中老年教师也就束之高阁,难有施展身手的机会。有的学校的校本培训虽然名目繁多,但是没有系列跟进,

缺少推进深化的策略。如何重视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的作用,如何让他们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和生命力,这是一个校本培训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体验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感和幸福感,存在着一种职业与事业、专业之间的错位认识。

【建议】1、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教师寻找和体验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深刻享受工作的幸福。要发掘教师队伍中健康的优秀的治教品质和典型,给生命以一种向上的力量。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不能或不可能,而是缺乏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完善自我的意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成功者需要的是一种恒心与毅力,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生活的精彩在于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诗意。当跨过艰辛之后,收获的将是掌声和鲜花。更何况,一个教师的心灵丰富与深刻了,你的教学才能深刻与丰富起来,我们怎么可以消极地对待我们的莘莘学子呢。

2、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个层次与坡度的关系,要有总体规划和分层推进的策略。要在整体规划之后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步实施。一是逐步完善教师素质的结

构内容,二是合理分解年龄结构的培训方案,三是加强系列跟进和深化的操作方式。我们要特别讲究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一体化方案,逐步改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在传统的专家培训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对话式、沙龙式、诊断式、探究式等的活动,及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教学探索过程成为教师的教育素养。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关怀,一则可以激发教师的主动热情,二则可以发现教师的感动故事,三则可以营造学校的精神家园。

3、以校为本的培训更多的是对课堂的分析与研究。

第三,关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有一种倾向是:师生们不知道或找不到学校发展的价值观在哪里。

【分析】1、现代学校建设,首先是制度建设的问题,但绝不仅仅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如何借助学校制度建设的策略来导引学校的价值取向,从制度与人文的结合关系中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学校传统,开创学校的新面貌,这是很重要的很现实的问题。

2、我们在什么样的学校文化中,谁在建设我们的学校文化,我们学校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哪里?

3、如何去理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

思想战略,到底是一味地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还是从根本上寻找学校文化的源头活水,从行为方式和价值信念上去坚守自己的阵地,值得人们深思。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学校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的意志,缺乏一种协调与整合的作风,学校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不清晰。

【建议】1、教育有时候需要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要坚守一些恒定的优秀的真实的朴素的教育规律,稳妥而扎实地把价值观深入人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日常化生活化的,常规工作更是需要一种恒久不变的耐心才能收获教育的果实。改革的前沿也许并不一定就是实践的主流,理念先行但不能脱离了实际。我并不反对创新发展,但是,我更注重遵循科学规律。

2、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来讲,一所学校的前进方向,更多的是要看校长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需要建立共同的信念,要有典型的引领,有制度的规范,有持之以恒的行为精神。文化不是花架子,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的是一种沉静的勇气和顽强的品质,先打造自己的品质,才能走出品牌之路。

3、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眼,办好学校肯定要建设好学校文化。在学校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者、传承者和创造者。丧失文化很容易,建设文化很艰难。我想,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到人文、从特色到品牌,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更关键的是人人努力。


相关文章

  •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测试信息技术试题
  • 丰都县2011年春季开学视导 学校考核等次.特色或亮点.问题及建议 第一视导组: 丰都中学:良 特色或亮点:一是环境打造成效明显,育人氛围浓厚:二是开学工作启动早.谋划实,高三毕业班工作推进有力:三是落实"361"措施, ...查看


  • "十三五"规划重点-学校信息化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 "十三五"规划重点-学校信息化项目 建议书(立项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定义及作用 定义: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书内 ...查看


  • 一年级通知书
  • 尊敬的家长: 因你的支持和孩子的努力,我们又一起走过了这一学期.现把你子女在本学期的表现和成绩通知你.同时,请你对学校和教师提出宝贵的建议. 本期于2011年 月 日放假,下学期于 月 日报名, 月 日正式 2011 年 7 月 1日填发 ...查看


  • 我给学校提建议
  • 课 时 教 案 我给学校提建议 课题:我给学校提建议 课时第 1 课时 总序 第__教案 课型:活动 编写时间: 年__月__日 执行时间 年__月__日 活动目标: 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为学校提建议的调查实践 批 注: 1. 活动中来. 2. ...查看


  • 培训学校薪酬与绩效考核建议方案
  • 培训学校薪酬与绩效考核建议方案 项目名称 关于教师基本课时 建议内容 建议每天以 4 课时作为基本课时,每周按 6 天计算,每月按四周 计算,即每月应上课时数为:4 课时/天*6 天/周*4 周/月=96 课时 A.教职工每月要是能做到不迟 ...查看


  • 安徽高考改革,语文分数或增加
  • 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昨举行,不少建议有望被改革方案吸收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时间:2014-07-24 03:36:29 作者: 汪园 赵秀娟 昨日上午,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在省教育厅举行.作为人大代表建议承办" ...查看


  • 关于校园的建议书
  • 关于保护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六(2)班 雷旭 尊敬的校领导: 我们学校一直都是四季如春,非常美丽:春天,百花盛开,百鸟齐鸣:夏天,绿树成阴, 一碧千里:秋天,果实累累,枯黄的树叶都在空中翩翩起舞:冬天,如诗如画,就像童话里 的世界.就在这样一 ...查看


  • 征求意见建议情况汇报
  • 小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征求意见和建议情况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广泛听取家长和师生的意见建议,找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校党支部广开言路,开门纳谏,通过向家长和全体 ...查看


  • 建议书500字
  • 篇一:建议书作文500字 建议 书作文500字 篇一:建议书作文500字 尊敬的校长和老师: 最近,我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垃圾筒边上及附近路上都是垃圾,再加上有 的同学平时就不注意卫生,废纸.破袋随手一扔了事.因此整个校园看上 ...查看


  • 足球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 莲塘一小校园足球工作汇报材料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推出的大背景下,根据县教体局的精神,我校于2014年底申报"江西省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2015年5月授牌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