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5 夫兰克—赫兹实验

预习重点

1、玻尔原子模型理论。

2、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及方法。

一、实验目的

在原子物理发展历程中,丹麦物理学家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在1913年发表了原子模型,并因此获得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14年,弗兰克(James Franck ,1882~1964)和赫兹(Gustar Hertz,1887~1975)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 ,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 的能量。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由于他们的工作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获得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本实验中,需要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亚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原子能及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

2.1 波尔的原子理论

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①原子只能处于一些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 1,E 2,E 3……,处在这些状态的原子是稳定的,称为“定态”。其中E 1叫基态,E 2,E 3……叫激发态。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是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②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它将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如果用E m 和E n 分别代表原子的两个定态的能量,则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由以下关系决定: h ν=E m −E n (5-1) 式中:h =6.63×10

−34

J ⋅S ,为普朗克常量。

2.2 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

原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当原子吸收电磁波或受到其他有足够能量的粒子碰撞而交换能量时,可由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临界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可以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来实现。本实验就是让电子在真空中与汞蒸气原子相碰撞。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 2,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就是ΔE =E 2−E 1。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V 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eV ,若小于eV

式中:V 0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是本实验要测的物理量。

2.3 兰克—赫兹实验的方法

如图5-1,充氩气的F —H 管中,电

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K 栅极G 1之间的加速电压V G 1使电子加速,在板极P 和栅极G 2之间有减速电压V P 。当电子通过栅极G 2进入G 2P 空间时,如果剩余能量大于eV P ,就电子在G 1G 2能到达极板P ,极形成电流I P 。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电子把一部分能量

给了氩原子,本身剩余的能量小于eV P ,则电子不能到达板极P ,如果发生这样情况的电子很多,电流表中电流将显著下降。

V G 2图5-1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

P 实验时,把V G 2的电压逐渐增加,电子在G 1G 2空间的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而获得越来越大的能量。但在起始阶段,电压V G 2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 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与氩原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也只有微小的能量交换。这样,穿过第二栅极G 2的电子所形成的电流I P 随第二栅极电压V G 2的增加而增大(如图5-2 oa 段)。当V G 2达到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第二栅极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从加速电场中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氩原子,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本身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它即使穿过第二栅极,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压V P 而被折回第二栅极。所以电流I P 将显著减小(如图5-2 ab 段 )。氩原子在第一激发态不稳定,会跃迁回基态,同时以光子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以后随着第二栅极电压V G 2的增加,电子的能量也随之增加,与氩原子相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这就可以克服拒斥电压V P 的作用力而到达板极P ,这时电流

I P

e c

a d

V G 2

如图5-2夫兰克-赫兹管的I P -V G2曲线

电子在G 1G 2又开始上升(如图5-2 bc 段),直到V G 2是2倍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空间会因二次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结果板极电流I P 第二次下降。(如图5-2 cd段),这种能量转移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以V G 2为横坐标,以板极电流

I P 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谱峰曲线,两相邻谷点(或峰尖)间的加速电压差值,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实验发现第一激发电位是个定值,这就证明了氩原子能量

状态的不连续性。

注意:第一栅极G 1和阴极K 之间的加速电压V G 1约1.5伏的电压,用于消除阴极电压散射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3.1技术指标

F-H 管用电源组

提供F-H 管各电极所需的工作电源电压和性能如下: (1)灯丝电源电压V F , 直流 1.3~5V,连续可调;

(2)栅极G 1—阴极间电源电压V G 1 ,直流,0~6V,连续可调; (3)栅极G 2—阴极间电压电源V G 1,直流,0~90V,连续可调;

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

扫描电源提供可调直流电压或输出锯齿波电压作为F-H 管电子加速电压。直流电压供手动测量,锯齿波电压供示波器显示、X-Y 记录仪和微机用。微电流放大器用来检测F-H 管的板流I P 。性能如下:

(1)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扫描方式:“手动”输出直流电压,0~90V,连续可调;“自

动”输出0~90V锯齿波电压,扫描上限可以设定。

(2)扫描速率分“快速”和“慢速”两档:“快速”是周期约为20次/秒的锯齿波,供示波器和

微机用;“慢速”是周期约为0.5次/秒的锯齿波,供X-Y 记录仪用。 (3)微电流放大器测量范围有1nA ,10nA ,100nA ,1μA 四档。

3.2、面板及功能

图5-3 FD-FH—I 夫兰克-赫兹仪

(1)I P 显示表头(表头示值×2)指示挡后为I P 实际值;

(2)I P 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关,分1μA 、100nA 、10nA 、1nA 四档;

(3)数字电压表头:可以分别显示V F 、V G 1、V P 、V G 2值,其中V G 2值为数字式表头示值×10V;

(4)V G 2电压调节旋钮; (5)V P 电压调节旋钮; (6)V G 1电压调节旋钮;

(2)灯丝电压V F :直流1~5V连续可调, (7)V F 电压调节旋钮;

(8)电压示值选择开关,可以分别选择V F 、V G 1、V P 、V G 2;

(9)I P 输出端口,接示波器Y 端,X-Y 记录仪Y 端或者微机接口的电流输入端; (10)V G 2扫描速率选择开关,“快速”档供接示波器观察I p ~V G 2曲线或微机用,“慢速”档供X-Y 记录仪用;

(11)V G 2扫描方式选择开关,“自动”档供示波器,X-Y 记录仪或微机用,“手动”档供手测记录数据使用;

(12)V G 2输出端口,接示波器X 端, X-Y 记录仪X 端,或微机接口电压输入用; (13)电源开关。

3.3、仪器操作说明

3.3.1、示波器演示法

(1)连好主机的后面板电源线,用Q 9线将主机正面板上 “V G 2输出”与示波器上的“X 相”

(供外触发使用)相连,“I p 输出”与示波器“Y 相”相连;

(2)将扫描开关置于“自动”档,扫描速度开关置于“快速”档,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

关置于“10nA ”;

(3)分别将示波器“X ”、“Y ”电压调节旋钮调至“1V ”和“2V ”,“扫描周期”旋钮调至

“x −y ”,“交直流”全部打到“DC ”;

(4)分别开启主机和示波器电源开关,稍等片刻;

(5)分别调节V G 1、V P 、V F 电压(可以先参考给出值)至合适值,将V G 2由小慢慢调大

(以F-H 管不击穿为界),直至示波器上呈现充氩管稳定的I P ~V G 2曲线; 3.3.2、手动测量法

(1)调节V G 2至最小,扫描开关置于“手动”档,打开主机电源;

(2)选取合适的实验条件,分别调节V G 1、V P 、V F 电压至合适值,(可以先参考给出值,)

手动方式逐渐增大V G 2,同时观察I P 变化。适当调整预置V G 1、V P 、V F 值,使V G 2由小到大能够出现5个以上峰。

(3)选取合适实验点,分别从数字式表头上读取I P 和V G 2值,再作图可得I P ~V G 2曲线, 注意示值和实际值关系。

例:I P 表头示值为“3.23”,电流量程选择“10nA ”档,则实际测量I P 电流值应该为“32.3nA ”; V G 2表头示值为“6.35”,实际值为“63.5V ”。

3.4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应该检查无误后才能接电源,开关电源前应先将各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小值位置。 (2)灯丝电压V F 不宜放得过大,一般在3V 左右,如电流偏小再适当增加。

(3)要防止F-H 管击穿(电流急剧增大),如发生击穿应立即调低V G 2 以免F-H 管受损。 (4)F-H 管为玻璃制品,不耐冲击应重点保护。

(5)实验完毕,应将各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小值位置。

四、实验内容

手绘或使用记录仪测氩的I P ~V G 2曲线,并观察原子能量量子化情况,并由此求出氩(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实验要求:

(1)实验条件:V F :3 V左右,V G 1:1V 左右,V P :8V 左右 ,(每台仪器有所差别,仪器外壳上有给出的参考值。)用手动方式改变V G 2同时观察微电流计上的I P 随V G 2的变化情况。如果V G 2增加时,电流迅速增加则表明F-H 管产生击穿,此时应立即降低V G 2。如果希望有较大的击穿电压,可以用降低灯丝电压来达到;

(2)适当调整实验条件使微电流计能出现5个峰以上,波峰波谷明显;

(3)选取合适的实验点记录数据,使之能完整真实的绘出I P ~V G 2曲线或用记录仪记下

I P ~V G 2曲线;

(4)处理I P ~V G 2曲线,求出氩的第一激发电位

(5)降低或增加灯丝电压,观察I P ~V G 2曲线的变化,记录第一峰和最末峰的位置,大概

推断灯丝电压对曲线的影响。

五、思考题

1、考察其它实验条件对I P ~V G 2曲线的影响(曲线的形状、击穿电压、峰谷比、峰数等。 2、考察I P ~V G 2周期变化与能级的关系,如果出现差异,估计是什么原因?

3、第一峰位位置电位为何与第一激发电位有无误差?

4、根据你测到的U 0值,计算氩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应该辐射多大波长的光?查阅资料,与公认值比较误差。

参考文献

1、褚圣麟著 原子物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2、林木欣 主编,近代物理实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实验5 夫兰克—赫兹实验

预习重点

1、玻尔原子模型理论。

2、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及方法。

一、实验目的

在原子物理发展历程中,丹麦物理学家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在1913年发表了原子模型,并因此获得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14年,弗兰克(James Franck ,1882~1964)和赫兹(Gustar Hertz,1887~1975)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 ,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 的能量。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由于他们的工作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获得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本实验中,需要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亚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原子能及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

2.1 波尔的原子理论

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①原子只能处于一些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 1,E 2,E 3……,处在这些状态的原子是稳定的,称为“定态”。其中E 1叫基态,E 2,E 3……叫激发态。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是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②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它将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如果用E m 和E n 分别代表原子的两个定态的能量,则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由以下关系决定: h ν=E m −E n (5-1) 式中:h =6.63×10

−34

J ⋅S ,为普朗克常量。

2.2 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

原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当原子吸收电磁波或受到其他有足够能量的粒子碰撞而交换能量时,可由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临界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可以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来实现。本实验就是让电子在真空中与汞蒸气原子相碰撞。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 2,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就是ΔE =E 2−E 1。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V 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eV ,若小于eV

式中:V 0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是本实验要测的物理量。

2.3 兰克—赫兹实验的方法

如图5-1,充氩气的F —H 管中,电

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K 栅极G 1之间的加速电压V G 1使电子加速,在板极P 和栅极G 2之间有减速电压V P 。当电子通过栅极G 2进入G 2P 空间时,如果剩余能量大于eV P ,就电子在G 1G 2能到达极板P ,极形成电流I P 。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电子把一部分能量

给了氩原子,本身剩余的能量小于eV P ,则电子不能到达板极P ,如果发生这样情况的电子很多,电流表中电流将显著下降。

V G 2图5-1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

P 实验时,把V G 2的电压逐渐增加,电子在G 1G 2空间的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而获得越来越大的能量。但在起始阶段,电压V G 2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 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与氩原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也只有微小的能量交换。这样,穿过第二栅极G 2的电子所形成的电流I P 随第二栅极电压V G 2的增加而增大(如图5-2 oa 段)。当V G 2达到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在第二栅极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从加速电场中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氩原子,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本身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它即使穿过第二栅极,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压V P 而被折回第二栅极。所以电流I P 将显著减小(如图5-2 ab 段 )。氩原子在第一激发态不稳定,会跃迁回基态,同时以光子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以后随着第二栅极电压V G 2的增加,电子的能量也随之增加,与氩原子相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这就可以克服拒斥电压V P 的作用力而到达板极P ,这时电流

I P

e c

a d

V G 2

如图5-2夫兰克-赫兹管的I P -V G2曲线

电子在G 1G 2又开始上升(如图5-2 bc 段),直到V G 2是2倍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空间会因二次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结果板极电流I P 第二次下降。(如图5-2 cd段),这种能量转移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以V G 2为横坐标,以板极电流

I P 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谱峰曲线,两相邻谷点(或峰尖)间的加速电压差值,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实验发现第一激发电位是个定值,这就证明了氩原子能量

状态的不连续性。

注意:第一栅极G 1和阴极K 之间的加速电压V G 1约1.5伏的电压,用于消除阴极电压散射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3.1技术指标

F-H 管用电源组

提供F-H 管各电极所需的工作电源电压和性能如下: (1)灯丝电源电压V F , 直流 1.3~5V,连续可调;

(2)栅极G 1—阴极间电源电压V G 1 ,直流,0~6V,连续可调; (3)栅极G 2—阴极间电压电源V G 1,直流,0~90V,连续可调;

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

扫描电源提供可调直流电压或输出锯齿波电压作为F-H 管电子加速电压。直流电压供手动测量,锯齿波电压供示波器显示、X-Y 记录仪和微机用。微电流放大器用来检测F-H 管的板流I P 。性能如下:

(1)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扫描方式:“手动”输出直流电压,0~90V,连续可调;“自

动”输出0~90V锯齿波电压,扫描上限可以设定。

(2)扫描速率分“快速”和“慢速”两档:“快速”是周期约为20次/秒的锯齿波,供示波器和

微机用;“慢速”是周期约为0.5次/秒的锯齿波,供X-Y 记录仪用。 (3)微电流放大器测量范围有1nA ,10nA ,100nA ,1μA 四档。

3.2、面板及功能

图5-3 FD-FH—I 夫兰克-赫兹仪

(1)I P 显示表头(表头示值×2)指示挡后为I P 实际值;

(2)I P 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关,分1μA 、100nA 、10nA 、1nA 四档;

(3)数字电压表头:可以分别显示V F 、V G 1、V P 、V G 2值,其中V G 2值为数字式表头示值×10V;

(4)V G 2电压调节旋钮; (5)V P 电压调节旋钮; (6)V G 1电压调节旋钮;

(2)灯丝电压V F :直流1~5V连续可调, (7)V F 电压调节旋钮;

(8)电压示值选择开关,可以分别选择V F 、V G 1、V P 、V G 2;

(9)I P 输出端口,接示波器Y 端,X-Y 记录仪Y 端或者微机接口的电流输入端; (10)V G 2扫描速率选择开关,“快速”档供接示波器观察I p ~V G 2曲线或微机用,“慢速”档供X-Y 记录仪用;

(11)V G 2扫描方式选择开关,“自动”档供示波器,X-Y 记录仪或微机用,“手动”档供手测记录数据使用;

(12)V G 2输出端口,接示波器X 端, X-Y 记录仪X 端,或微机接口电压输入用; (13)电源开关。

3.3、仪器操作说明

3.3.1、示波器演示法

(1)连好主机的后面板电源线,用Q 9线将主机正面板上 “V G 2输出”与示波器上的“X 相”

(供外触发使用)相连,“I p 输出”与示波器“Y 相”相连;

(2)将扫描开关置于“自动”档,扫描速度开关置于“快速”档,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

关置于“10nA ”;

(3)分别将示波器“X ”、“Y ”电压调节旋钮调至“1V ”和“2V ”,“扫描周期”旋钮调至

“x −y ”,“交直流”全部打到“DC ”;

(4)分别开启主机和示波器电源开关,稍等片刻;

(5)分别调节V G 1、V P 、V F 电压(可以先参考给出值)至合适值,将V G 2由小慢慢调大

(以F-H 管不击穿为界),直至示波器上呈现充氩管稳定的I P ~V G 2曲线; 3.3.2、手动测量法

(1)调节V G 2至最小,扫描开关置于“手动”档,打开主机电源;

(2)选取合适的实验条件,分别调节V G 1、V P 、V F 电压至合适值,(可以先参考给出值,)

手动方式逐渐增大V G 2,同时观察I P 变化。适当调整预置V G 1、V P 、V F 值,使V G 2由小到大能够出现5个以上峰。

(3)选取合适实验点,分别从数字式表头上读取I P 和V G 2值,再作图可得I P ~V G 2曲线, 注意示值和实际值关系。

例:I P 表头示值为“3.23”,电流量程选择“10nA ”档,则实际测量I P 电流值应该为“32.3nA ”; V G 2表头示值为“6.35”,实际值为“63.5V ”。

3.4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应该检查无误后才能接电源,开关电源前应先将各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小值位置。 (2)灯丝电压V F 不宜放得过大,一般在3V 左右,如电流偏小再适当增加。

(3)要防止F-H 管击穿(电流急剧增大),如发生击穿应立即调低V G 2 以免F-H 管受损。 (4)F-H 管为玻璃制品,不耐冲击应重点保护。

(5)实验完毕,应将各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小值位置。

四、实验内容

手绘或使用记录仪测氩的I P ~V G 2曲线,并观察原子能量量子化情况,并由此求出氩(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实验要求:

(1)实验条件:V F :3 V左右,V G 1:1V 左右,V P :8V 左右 ,(每台仪器有所差别,仪器外壳上有给出的参考值。)用手动方式改变V G 2同时观察微电流计上的I P 随V G 2的变化情况。如果V G 2增加时,电流迅速增加则表明F-H 管产生击穿,此时应立即降低V G 2。如果希望有较大的击穿电压,可以用降低灯丝电压来达到;

(2)适当调整实验条件使微电流计能出现5个峰以上,波峰波谷明显;

(3)选取合适的实验点记录数据,使之能完整真实的绘出I P ~V G 2曲线或用记录仪记下

I P ~V G 2曲线;

(4)处理I P ~V G 2曲线,求出氩的第一激发电位

(5)降低或增加灯丝电压,观察I P ~V G 2曲线的变化,记录第一峰和最末峰的位置,大概

推断灯丝电压对曲线的影响。

五、思考题

1、考察其它实验条件对I P ~V G 2曲线的影响(曲线的形状、击穿电压、峰谷比、峰数等。 2、考察I P ~V G 2周期变化与能级的关系,如果出现差异,估计是什么原因?

3、第一峰位位置电位为何与第一激发电位有无误差?

4、根据你测到的U 0值,计算氩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应该辐射多大波长的光?查阅资料,与公认值比较误差。

参考文献

1、褚圣麟著 原子物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2、林木欣 主编,近代物理实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相关文章

  • 实验报告-夫兰克-赫兹实验[1]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石朝阳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2011-9-15下午一段 实验教室: 5102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理解该实验 ...查看


  • 实验报告-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弱电流的测量
  • 实 验 报 告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实验成绩: 同组姓名: 实验日期:2007/11/22 指导教师: 批阅日期: 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弱电流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原子能量量子化,测定汞或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 2. 了解集 ...查看


  • 夫兰克-赫兹实验
  • 实验一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概述]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 Bohr)将量子概念应用于当时人们尚未接受的卢瑟福(E. Rutherfond)原子核结构模型上,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为量子力学的创建起 ...查看


  •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陈嘉琦 11990302 [摘要]本实验通过弗兰克-赫兹实验,得到通过汞蒸汽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并能掌握相关原理.实验中实验误差较大,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谨慎,才能得到更好地结果. 一.引言 原子 ...查看


  • Origin在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Origin 在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Origin in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of College Physics 霍连利HUO Lian-li 桂林541 ...查看


  • 大物实验练习题题库合集(内附答案)
  • 使用说明: 该习题附答案是我整理用以方便大家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知识的,以网上很多份文档作为参考 由于内容很多,所以使用时,我推荐将有疑问的题目使用word的查找功能(Ctrl+F)来找到自己不会的题目. 文档有很多不足之处,本人时间有限, ...查看


  • 实验二十三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 基础物实理验 实验十二 三弗克 兰赫兹实验- 兰克实验弗报告 学院: 地球 空间与科学学院 学院地球:空与间科学学院1 100016232张 晓 姓名晨 姓::名1001021263 导指教:师廖 慧敏时间 : 201 2年 12月 05 ...查看


  • 大物实验网上答题答案(已分类)
  •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 对于转动惯量的测量量,需要考虑B类不确定度.在扭摆实验中,振动周期的B类不确定度应该取( ) A. B. C. D. D 13 在测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需要用到多种测量工具,下列测量工具中,哪一个是不会用到的( ) ...查看


  •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1902年 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 彼得·塞曼 荷兰 亨利·贝克勒 法国 1903年 皮埃尔·居里 法国 玛丽·居里 法国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