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三)

关于[孔子为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三)]的字幕:然后还有一段 季子然问季子然当时他问仲由 冉求可谓大臣与仲由就是子路了 还有冉求说这两个人是不是可以称作大臣了 问孔子子曰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我还以为你要问什么呢原来你是要问这倆人啊然后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他说 所谓大臣是什么意思以道事君按照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不可则止如果国君不同意你这个道则止那我就不干了那么这时候他提出一个为臣之道就是以道事君按照道的原则去侍奉君主如果不行 就可以不干这是对大臣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比较高了然后他说今由与求也他这个季子然不是问这个由与求是不是大臣呢由与求也 可谓具臣矣就是说他们还做不到大臣这个要求也就只能说是聊备一格能做个臣子就是了那么季子然就问了然则从之者与如果这么说他们还不是大臣还不能做到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那么他们是不是就都听从国君呢他们是不是就是都听是不是那种完全听国君的这样的情况呢孔子回答说弑父与君 亦不从也也不是完全服从如果真做了那种杀了自己父亲杀了国君这种事情那也是不能跟着做的不能听从的虽然他不能够完全 以道事君但是真正大的这种大是大非的这种太出格的事他也是不从这一段就是比较清楚地讲了做臣子要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还是有原则也不是所有都要听从国君的另外还有一段讲了这么个事说当时的这个季氏鲁国的季氏要想在内部对自己下面一个属地要动兵用兵去征伐 讨伐那么冉有和子路就他们两个又去去见孔子向孔子报告那么孔子说这件事不合理啊不应该做冉有和子路说这个事是是季氏他要干不是我们要这么干我们并不赞成那么 孔子就批评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周任有言曰就是讲这个周任是另外一个当时一个人他说周任讲过这样的话说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就是你站在那个就是当时朝廷的队列里边你站在朝廷上你就要拿出你的才力来做你的事不可则止你做不到了你就不要做了做不到我就自己就不做了然后孔子就批评冉求他们 说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个 相 就是一个辅助的意思说(你)有危险了你不去扶助颠而不扶他都摔倒了你也不去扶他一把如果这样的话那还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有事情你不负责任他有不对的你不去提提意见你不去帮助他还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这个相就是你们是辅助他来治国的嘛那么这里边也可以看到就是说你要批评和纠正国君的错误呢在孔子看来是臣子的应尽的职责不能够说是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如果你不负这个责任那还要你干什么所以这是讲这个君臣关系那么这还是比较有它很多的合理的地方跟后来讲的那样一种愚忠 绝对服从还是不一样的那么最后还有一点前面我们讲的这些就大体上是我们从《论语》里边所看到的孔子讲的这个治国之道吧他是提到一些前面两点是他根本的一个认识 根本的原则后面有几点具体的一些内容具体的要求最后还要讲到一点就是谈到孔子治国思想的中间有一段话是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你可以让他照着你所指的路去走由之 就是让他照着干不可使知之不能让他知道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那么这里他就后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的争论就是说只能让他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不能让他知道这不是愚民政策吗所以有人就说了说这个话不应该这样断句应该怎么断句呢应该说民可 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老百姓许可了你就让他照着做老百姓不许可 他不接受那么要 使知之你要想办法让他了解让他知道然后他接受了你再让他做那么也有人说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个 可 字也有不同的解释一个解释说老百姓你可以让他按照去做不可以让他知道那么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所谓愚民的思想那么有的又一种解释就是这个 可 不是说你不可以让他知道而是说他能不能做到民可使由之他可以就让他按照去做不可使知之他不可能知道所以说一个是可不可的问题一个能不能的问题如果你说老百姓你只能是让他按着做你不可能让他道理都知道就是这个解释就不是一种很明显的一种愚民的思想所以这个 可 有一些不同有不少的不同的争论我想 从孔子的总体思想来讲我们刚才说了他是以这个 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立足点还是在于要提高老百姓的这样一种道德自觉让他们能懂得道理有耻且格对吧这个总的我想孔子的思想是这样一个要求那么这个可以说是要让老百姓要 知之应该说他是追求这一点的但是确实在这里他又提到了这个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而且在《论语》里边也有很多地方讲到要使民 或者使人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要让老百姓干事那么这个时候孔子所强调的往往是什么是你当权的 你在位的人应该要什么要好礼 要好义 要好信就是他强调的就是你当权的人要按照礼 按照义要讲信用要用一种很庄重的一种态度来对待对老百姓要宽 要惠 等等那么这里边比较多的好象就是一个使民由之的意思只要你带头做你自己做得很好他老百姓就跟着你去做他不一定都是非常清楚的(该)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觉得这里边是不是可以说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总的要求他总的他的思想他是要教育民众他要特别是要启发老百人民的自己的自觉这是他总的一个目标总的一个要求但是这个要求不是很短时期就能够做到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就是你治国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现实的行政你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你要在什么地方你要筑一个城你要开一条路你要干一个什么东西那么在实际的做事情的时候那么孔子比较强调的可由之因为事实上他也不可能他都能够知之对吧那么这里边我想就是说这个不可使知之我比较倾向于就是他不可能让老百姓完全都了解每一件事情每一件具体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想我的理解就是在孔子思想里边有着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整个的施政的理念他对为政的这样的根本的认识一个是实际的具体的行政做一些具体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它是有所不同的这两个方面当然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也可以是相统一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孔子为政思想这两个方面都要看到这个话引起这么多争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说孔子他有没有愚民的思想那么这一点特别是在近代以来这一点就更加引人注意就有人认为这个孔子一个是那么的一个圣人他怎么能有愚民思想呢孔子的话就应该什么都是对的呀他怎么能有愚民思想呢所以就去要对这个话要重新做一个解释甚至于做重新断句甚至于把他说成是民主思想 民主政治那么对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其实我们不必讳言孔子他就是这段话有一定的愚民思想的意思在里边在两千多年前在那样一个社会里边一个当权者他当然还不是当权者但是是处在那样一个地位的他本身祖先是贵族出身但是他自己已经不是贵族了基本上还是处在一个上层的那么有一点愚民思想是自然的并不奇怪我们承认这一点也并不会丝毫的有损于孔子的形象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于传统的经典也好对于孔子也好需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一种观察和评价应该从当时的他的历史环境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就从当时的环境去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拿现在的标准现在说的愚民思想就应该批判就是用这样一个标准去看孔子的思想或者说从现在的民主政治什么用这个东西去评价他那么既不要说拿现在一些观点去美化他当时一些思想也不要说因为说看了他有一些思想不合于现在的潮流就觉得好象是就贬低了他既不要去拔高不要把现代思想加到古人身上去拔高他也不要说把他看成是既然是一个圣人既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什么都是对的 是吧要实事求是我们就可以不讳言他的思想里边在当时那个思想里边当时的时代下有这么一些比如说愚民思想不合现在的潮流实事求是承认这一点承认这一点并不影响对他的评价那像这类的问题在《论语》里边也在别的一些问题上也会有所反映所以在这里也把这一点说一说好了 我们这个关于为政之道

关于[孔子为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三)]的字幕:然后还有一段 季子然问季子然当时他问仲由 冉求可谓大臣与仲由就是子路了 还有冉求说这两个人是不是可以称作大臣了 问孔子子曰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我还以为你要问什么呢原来你是要问这倆人啊然后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他说 所谓大臣是什么意思以道事君按照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不可则止如果国君不同意你这个道则止那我就不干了那么这时候他提出一个为臣之道就是以道事君按照道的原则去侍奉君主如果不行 就可以不干这是对大臣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比较高了然后他说今由与求也他这个季子然不是问这个由与求是不是大臣呢由与求也 可谓具臣矣就是说他们还做不到大臣这个要求也就只能说是聊备一格能做个臣子就是了那么季子然就问了然则从之者与如果这么说他们还不是大臣还不能做到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那么他们是不是就都听从国君呢他们是不是就是都听是不是那种完全听国君的这样的情况呢孔子回答说弑父与君 亦不从也也不是完全服从如果真做了那种杀了自己父亲杀了国君这种事情那也是不能跟着做的不能听从的虽然他不能够完全 以道事君但是真正大的这种大是大非的这种太出格的事他也是不从这一段就是比较清楚地讲了做臣子要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还是有原则也不是所有都要听从国君的另外还有一段讲了这么个事说当时的这个季氏鲁国的季氏要想在内部对自己下面一个属地要动兵用兵去征伐 讨伐那么冉有和子路就他们两个又去去见孔子向孔子报告那么孔子说这件事不合理啊不应该做冉有和子路说这个事是是季氏他要干不是我们要这么干我们并不赞成那么 孔子就批评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周任有言曰就是讲这个周任是另外一个当时一个人他说周任讲过这样的话说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就是你站在那个就是当时朝廷的队列里边你站在朝廷上你就要拿出你的才力来做你的事不可则止你做不到了你就不要做了做不到我就自己就不做了然后孔子就批评冉求他们 说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个 相 就是一个辅助的意思说(你)有危险了你不去扶助颠而不扶他都摔倒了你也不去扶他一把如果这样的话那还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有事情你不负责任他有不对的你不去提提意见你不去帮助他还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这个相就是你们是辅助他来治国的嘛那么这里边也可以看到就是说你要批评和纠正国君的错误呢在孔子看来是臣子的应尽的职责不能够说是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如果你不负这个责任那还要你干什么所以这是讲这个君臣关系那么这还是比较有它很多的合理的地方跟后来讲的那样一种愚忠 绝对服从还是不一样的那么最后还有一点前面我们讲的这些就大体上是我们从《论语》里边所看到的孔子讲的这个治国之道吧他是提到一些前面两点是他根本的一个认识 根本的原则后面有几点具体的一些内容具体的要求最后还要讲到一点就是谈到孔子治国思想的中间有一段话是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你可以让他照着你所指的路去走由之 就是让他照着干不可使知之不能让他知道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那么这里他就后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的争论就是说只能让他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不能让他知道这不是愚民政策吗所以有人就说了说这个话不应该这样断句应该怎么断句呢应该说民可 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老百姓许可了你就让他照着做老百姓不许可 他不接受那么要 使知之你要想办法让他了解让他知道然后他接受了你再让他做那么也有人说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个 可 字也有不同的解释一个解释说老百姓你可以让他按照去做不可以让他知道那么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所谓愚民的思想那么有的又一种解释就是这个 可 不是说你不可以让他知道而是说他能不能做到民可使由之他可以就让他按照去做不可使知之他不可能知道所以说一个是可不可的问题一个能不能的问题如果你说老百姓你只能是让他按着做你不可能让他道理都知道就是这个解释就不是一种很明显的一种愚民的思想所以这个 可 有一些不同有不少的不同的争论我想 从孔子的总体思想来讲我们刚才说了他是以这个 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立足点还是在于要提高老百姓的这样一种道德自觉让他们能懂得道理有耻且格对吧这个总的我想孔子的思想是这样一个要求那么这个可以说是要让老百姓要 知之应该说他是追求这一点的但是确实在这里他又提到了这个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而且在《论语》里边也有很多地方讲到要使民 或者使人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要让老百姓干事那么这个时候孔子所强调的往往是什么是你当权的 你在位的人应该要什么要好礼 要好义 要好信就是他强调的就是你当权的人要按照礼 按照义要讲信用要用一种很庄重的一种态度来对待对老百姓要宽 要惠 等等那么这里边比较多的好象就是一个使民由之的意思只要你带头做你自己做得很好他老百姓就跟着你去做他不一定都是非常清楚的(该)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觉得这里边是不是可以说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总的要求他总的他的思想他是要教育民众他要特别是要启发老百人民的自己的自觉这是他总的一个目标总的一个要求但是这个要求不是很短时期就能够做到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就是你治国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现实的行政你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你要在什么地方你要筑一个城你要开一条路你要干一个什么东西那么在实际的做事情的时候那么孔子比较强调的可由之因为事实上他也不可能他都能够知之对吧那么这里边我想就是说这个不可使知之我比较倾向于就是他不可能让老百姓完全都了解每一件事情每一件具体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想我的理解就是在孔子思想里边有着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整个的施政的理念他对为政的这样的根本的认识一个是实际的具体的行政做一些具体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它是有所不同的这两个方面当然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也可以是相统一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孔子为政思想这两个方面都要看到这个话引起这么多争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说孔子他有没有愚民的思想那么这一点特别是在近代以来这一点就更加引人注意就有人认为这个孔子一个是那么的一个圣人他怎么能有愚民思想呢孔子的话就应该什么都是对的呀他怎么能有愚民思想呢所以就去要对这个话要重新做一个解释甚至于做重新断句甚至于把他说成是民主思想 民主政治那么对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其实我们不必讳言孔子他就是这段话有一定的愚民思想的意思在里边在两千多年前在那样一个社会里边一个当权者他当然还不是当权者但是是处在那样一个地位的他本身祖先是贵族出身但是他自己已经不是贵族了基本上还是处在一个上层的那么有一点愚民思想是自然的并不奇怪我们承认这一点也并不会丝毫的有损于孔子的形象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于传统的经典也好对于孔子也好需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一种观察和评价应该从当时的他的历史环境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就从当时的环境去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拿现在的标准现在说的愚民思想就应该批判就是用这样一个标准去看孔子的思想或者说从现在的民主政治什么用这个东西去评价他那么既不要说拿现在一些观点去美化他当时一些思想也不要说因为说看了他有一些思想不合于现在的潮流就觉得好象是就贬低了他既不要去拔高不要把现代思想加到古人身上去拔高他也不要说把他看成是既然是一个圣人既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什么都是对的 是吧要实事求是我们就可以不讳言他的思想里边在当时那个思想里边当时的时代下有这么一些比如说愚民思想不合现在的潮流实事求是承认这一点承认这一点并不影响对他的评价那像这类的问题在《论语》里边也在别的一些问题上也会有所反映所以在这里也把这一点说一说好了 我们这个关于为政之道


相关文章

  •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 ...查看


  • 浅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 浅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摘要:本文从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以"仁"为理论基础,以"礼"为上下制约机制,以"人才"为实现途径的 ...查看


  • 由[孔子家语.执辔]篇看孔子的德治主张
  • 摘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法",把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他认为"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可以使百姓"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因此,孔子提倡要把伦 ...查看


  •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把教化与刑罚作为维 ...查看


  •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修[论语]复习
  •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修<论语>复习 基础试题 2012-12-12 2046 5d56b7b40102e1v3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修<论语>复习(共6课时) 第1--2课时 高考频点整体感知 一.考向分析 考题号顺高考 ...查看


  • [论语]分类解读之为政篇
  • (2012-10-17 09:41:52)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 ...查看


  • 孔子伦理思想
  •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来源和目的 孔子伦理思想有两个重要来源:其一是来自远古氏族部落的血缘宗亲观念:其二是继承了西周宗法礼制的伦理精神.中国古代社会从传说的黄帝来时到整个封建社会消亡,氏族集团这一古老的社会形态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但没有衰落, ...查看


  • 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与结构
  • 2003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3第23卷第2期(总64期)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3(SumNo.64) 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 ...查看


  • 从[论语]看孔子的中庸思想
  • 从<论语>看孔子的中庸思想 林 凯 (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儒家经典<论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