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亦要毅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亦要毅


相关文章

  • 一鸣惊人之楚庄王的艺术
  • 一鸣惊人之楚庄王的艺术 打开历史的书页,沐浴在时间的芬芳中.细细的品位历史.闭上双眼,随着思绪回到春秋战国,兵马交错.智谋横生.那是一个战争的年代,也是领导艺术迸发的年代.成王败寇,纵横睥睨.一带君王,挥斥方遒.是谁三年不飞,居数月,淫益甚 ...查看


  • 立志,修身,蛰伏
  • 十年蛰伏,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 ...查看


  • 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鸣惊人
  • 一鸣惊人[解释] 比喻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人,一下子干出了惊人的成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q ...查看


  • [寓言典故]一鸣惊人
  • 楚庄王莅政三年,从没发布过什么命令,也没什么政治改革.有一天右司马悄悄问楚庄王:"大王啊,我听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飞.不叫.不理羽毛,默默无闻,这是什么道理呢?"庄王说:"三年不动翅膀,是为了让羽 ...查看


  • 议论文写作论据_知错就改
  •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托尔斯泰传> .<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q ...查看


  • 历史:2.3[春秋争霸]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
  • 第3课<春秋争霸>教案 教材分析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quo ...查看


  • 我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 暑假里,我又一次认真地读了<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本书. <史记>是我国着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着.书中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苏武牧羊为止.它就像一个色彩纷呈的画廊,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揭示了各 ...查看


  • 滑稽列传文言文双主体互动四步学习法
  • "高中文言文双主体互动四步学习法"课案 滑稽列传 主备人:高二语文组 宋姝芳 (一)本文预习与检测将按三板块进行: 第一板块 1--4自然段(淳于髡) 第二板块 5--7自然段 (优孟) 第三板块 8--12自然段(优旃 ...查看


  •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周武王时代的太公姜子牙:辅佐成汤灭夏建商的伊尹: 帮助周成王为周朝八百年历史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绝功勋的周公旦: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的齐桓公:使汉惠帝幸免废黜的绮里季才.正是由于这些仁人志士的勤勉努力,百官才能得以各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