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北京城建都之始

  1990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右安门外的玉林小区内,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中。随着工程的进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片神秘的古代城市遗址慢慢出现在大家眼前。随后,经过北京市文物局的勘测发掘,证明这其实是一座金代水关遗址。这次发现被评为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座金代城市建筑遗址。      1995年,在金代水关遗址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修建了“辽金城垣博物馆”。漫步其间,看着这些令人惊叹的城市建筑遗址,古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850多年前的旧北京城,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历史上由金朝人再次修建的这座城市。   海陵王迁都燕京   金朝(1115~1234年)是由古代女真族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国号大金。金于1125年攻占燕山府,将它改名为南京,并委任当地汉人担任枢密院、行书省和尚书省的长官。1141年,宋金两朝签订“绍兴协议”,规定将淮北一线以北全部土地划为金朝领土。此时的南宋已无力抗金,金朝在华北的统治渐趋稳定,而会宁府远在东北,如何加强在广大华北地区的统治,已成为金朝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迁都的问题也便提上日程。   完颜亮(1122~1161年)是金太祖的庶长孙,太祖、太宗、熙宗三朝重臣完颜宗干的次子。完颜亮18岁时被封为奉国上将军,后又升迁至光禄大夫,25岁时官拜尚书左丞。他平日对熙宗极为敬重,皇帝对他也很是放心。事实上,完颜亮认为自己与熙宗同为太祖之孙,一样具有当皇帝的资格,早已在暗中培植势力,以图自立。1149年,完颜亮率众发动政变,闯入熙宗寝殿将其刺死后即帝位,史称其为海陵王。   早在熙宗朝时,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去除女真族落后旧俗的改革工作就已经在积极进行。海陵王虽是靠弑杀熙宗登上皇位,但他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同熙宗一样都是十分支持并主张推行改革的。但是改革工作遭到了守旧派贵族的强烈反对,海陵王便希望能冲破他们的包围和阻挠,继续实施改革。另一方面,金朝此时的统治区域包括东北和华北,而作为政治中心的会宁偏居一隅,朝廷文书、政令的传达十分不便,并且由于距离遥远,不能对华北地区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及经济交流。幽州地区自唐代以来便是北方重镇,且地理位置适中,物产丰富。综合这些因素,海陵王终于决定迁都燕京。1151年,海陵王下诏命张浩、刘彦伦、梁汉臣等人营建都城。据《揽辔录》记载,建造新都经过3年时间,征用了民夫80万,兵夫40万。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此,定名中都。   金中都的城市建设   金中都是在旧燕京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规划,位于今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宣武区大部分和丰台区部分)。中都建筑共分三层,中心是皇城,里面一层是宫城,外面一层是都城,向东、西、南三面各扩建1500米,北面仍沿袭旧城。新扩建的中都城共有城门13座,城内的各街道基本上都是与各城门相对应的。   皇城位于中都城内偏西南部,在今广安门以南。皇城的宫殿是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宫殿建造的,主要位于从应天门到拱辰门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宏伟壮丽。据《金图经》记载,中都皇城内部的布局为:入皇城南门宣阳门,正中为御道,御道两旁东、西各有一排行廊即千步廊,东、西廊分为南北两段,之间有东、西大路。每段行廊中间各开一门。东千步廊东侧是太庙,太庙以南为马球场,南段的门内有来宁馆,是接待高丽、西夏外宾的场所。西千步廊西侧是中央六部所在地,南段的门内为会同馆,是接待宋朝宾客的场所。西南转角处有“文楼”,东南转角处有“武楼”。      宫城坐北朝南。大安殿为金宫中的主殿,即正殿,是举行皇帝继位、册封皇太子等盛大典礼的地方。仁政殿是金宫中的第二大殿,皇帝日常在此处理政务。大安殿后,过粹英门为寿康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场所。大安殿东北为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场所;西北面则是嫔妃们居住的场所。宫城内的宫殿布局井然有序,高敞宏丽,气宇万千,令曾出使金朝的南宋使臣范成大叹为观止,认为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建章宫与它相比,恐怕也不过如此。   坊是中都城内的居民区,唐代以前的城市四周建有城墙,十分封闭。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到北宋末年,京都汴京的坊制已被打破,代之以开放式的坊巷。金中都在布局上仍保留有辽南京的坊制格局,另一面又仿照北宋汴京,在东、西、南三面的扩建部分完全采用开放式的坊巷制,所以中都的城市布局,混合着坊和坊巷两种新老格局。   水关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1990年发现的金中都水关遗址残存部分平面大致呈H型,水关建筑整体为木石结构,设计坚固合理。金中都水关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宏大的,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建筑的重要实例。   中都城内也有很多宫苑建筑。筑中都城时修筑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皇帝经常在此宴请宾客大臣,鱼藻池、同乐园、西华潭、西园、琼林苑都位于这个园林内。太宁宫是中都城东北部著名的离宫,规模雄伟,经过13年修建才竣工,后又相继将名改为寿安宫、万宁宫。宫内还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琼华岛,是今北海公园白塔山的前身。琼华岛之巅建有一个广寒殿,世宗、章宗常在此游幸。广乐园是金代帝王和百官射柳、击球、习武之地。建春宫位于中都城南郊,是金代皇帝进行游玩射猎的场所。   佛教在中都十分兴盛,寺庙建筑也很普遍,“都城之内,招提兰若如棋布星列,无虑数百”。悯忠寺(今法源寺)由唐太宗创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庙建筑之一。金代仍称悯忠寺,还曾作为女真进士的考场。仰山的栖隐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始建于辽代,金世宗年间重建,是金代皇家寺院。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金代称慧聚寺,该寺建筑格局独特,坐西朝东,具有辽金“朝日”建筑特点;寺内的戒坛,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坛”。潭柘寺亦位于门头沟区,近代称龙泉寺,坐北朝南,风景秀丽,规模宏大,在其塔院内至今还保留有金代石刻。   金陵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大房山云峰山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传说海陵王迁都中都后不久,有次在大房山附近游猎,进入山谷后,正追逐的一头小鹿失去踪迹,眼前却忽然出现了一座寺庙,下马进入寺庙后,抬头看见他的祖父完颜阿骨打、叔祖完颜吴乞买、叔父完颜兀术均坐立于供案之上。海陵王有所感,回宫之后便下令将这3位祖先的陵墓迁到皇都附近,后又将其父亲完颜宗干的陵墓也迁到中都。以金太祖为主的皇帝陵位于云峰山下;金熙宗之陵称为思陵,由于被弑而死,不能葬于帝陵,思陵大致位于云峰山北部的某两处深沟中;金世宗即位后,将海陵王贬为庶人,改葬于云峰山帝陵西南附近的荒野中,其父完颜宗干的陵墓亦被迁出。坤厚陵是安葬诸宫后妃的地方。宗室诸王的陵墓被集中葬于一处,被称为诸王兆域,实际上是皇帝的陪葬墓。   城市的行政规制   海陵王迁都后,确定了五京名号,即中都大兴府(今北京)、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除在各京设留守司管理行政外,又各设路、府(州)县。燕京之名始于辽代,迁都时燕京析津府改称中都永安府,1154年又改为中都大兴府。中都大兴府在金代隶属于中都路,管辖大兴、宛平、 阴、安次、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10县。中都大兴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大兴府尹,管理大兴府的政务并兼任中都路兵马总管府事,品级为正三品;另设同知及少尹各一人,协助府尹处理日常事务;其下另设处理各种事务的推官、知事等低级官吏若干人。   金朝政府在中都地区安置了许多从女真腹地迁来的女真族人口,这些女真人原来多以渔猎和游牧为主,在与汉族人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使用农业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都成为都城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对于粮食的需求自然多了起来。世宗时期曾经修建了一条运河运送粮食,章宗时期也曾为解决漕运的不足修建了一条从通州到达中都的运河,开启了水运粮食到北京的先河。中都的手工业以制瓷、酿酒和采矿为主。20世纪90年代曾在门头沟附近发现了龙泉务瓷窑的旧址,出土了大量白瓷。章宗时期允许百姓自行酿酒,中都的酒税收入达到了40万贯。中都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发达,中央在中都等地设立了市令司,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设“宝源”“宝丰”两钱监铸铜钱,还曾发行过纸钱。      中都在那时也是北半部中国的文化中心。金朝设立主管全国教育的机构是国子监。在中都面向官僚贵族子弟设立国子学及太学,教授传统的经书和史书。为培养女真族人才,金朝统治者同样设立了女真族国子学和太学。金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府试、会试、殿试4个等级;考试科目分诗赋和经义两科。乡试在各县进行,合格后参加府试;府试合格则为举人;会试集中在中都举行;殿试在海陵王时期增设,主要是由皇帝对录取的进士进行进一步选拔。中都城汇聚了许多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宋、辽旧臣,如宇文虚中、高士谈等。金朝的皇帝中海陵王、金章宗的文学造诣也很高。   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破,城池几乎被完全毁坏。从1153年完颜亮迁都于此到1214年金宣宗离开中都南迁汴京,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有61年的时间。   影响深远的建都决策   将金朝统治中心由女真地区迁到汉人地区,既打击了守旧派贵族的传统势力,又巩固了对汉地的统治。当时金朝与南宋正处于对峙时期,迁都中都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陵王迁都其实也是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改革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女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文明开化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金都南迁,大批女真贵族和平民随同皇帝一起来到中原地区,同汉族人民一起生活、互相学习,大大加强了民族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在海陵王迁都并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之前,北京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但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成为一国之都则始于此时。之后历代王朝都将首都设于北京。忽必烈改中都大兴府为大都府,并正式将元朝定都于此;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北京确立为首都直至今日。   中都的城市布局、宫殿建筑、行宫园林、运河交通等也对以后北京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都宫城应天门以南建有千步廊,元代的宫殿,明代和清代的紫禁城都保留了千步廊的旧制。中都主要的宫殿都是依水而建,这一点也被后朝继承下来:元大都的宫殿主要位于太液池两侧,并利用了金代湖中的万宁宫;明清宫殿建筑中水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金中都的行宫园林也为后世所沿用。金代的建春宫在元代和明清同样是皇帝射猎休闲之地,钓鱼台在清代仍是皇帝游玩的场所,万宁宫则是现在的北海公园。金代开通的金口运河虽然在当时形成淤泥堵塞,不能胜舟,但解放以后建成的永定河引水渠却是受到了金口运河的启发。为了改善与京南的交通,金代修建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桥。卢沟桥不仅方便了京南的交通,“卢沟晓月”更成为燕京八景之一,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   金中都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北京城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金中都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在仔细研究金中都历史的同时,更应好好保护它留下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是我们旅游观光的胜地,也是中华文明沉厚底蕴的体现。   【责任编辑】王 凯

  1990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右安门外的玉林小区内,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中。随着工程的进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片神秘的古代城市遗址慢慢出现在大家眼前。随后,经过北京市文物局的勘测发掘,证明这其实是一座金代水关遗址。这次发现被评为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座金代城市建筑遗址。      1995年,在金代水关遗址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修建了“辽金城垣博物馆”。漫步其间,看着这些令人惊叹的城市建筑遗址,古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850多年前的旧北京城,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历史上由金朝人再次修建的这座城市。   海陵王迁都燕京   金朝(1115~1234年)是由古代女真族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国号大金。金于1125年攻占燕山府,将它改名为南京,并委任当地汉人担任枢密院、行书省和尚书省的长官。1141年,宋金两朝签订“绍兴协议”,规定将淮北一线以北全部土地划为金朝领土。此时的南宋已无力抗金,金朝在华北的统治渐趋稳定,而会宁府远在东北,如何加强在广大华北地区的统治,已成为金朝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迁都的问题也便提上日程。   完颜亮(1122~1161年)是金太祖的庶长孙,太祖、太宗、熙宗三朝重臣完颜宗干的次子。完颜亮18岁时被封为奉国上将军,后又升迁至光禄大夫,25岁时官拜尚书左丞。他平日对熙宗极为敬重,皇帝对他也很是放心。事实上,完颜亮认为自己与熙宗同为太祖之孙,一样具有当皇帝的资格,早已在暗中培植势力,以图自立。1149年,完颜亮率众发动政变,闯入熙宗寝殿将其刺死后即帝位,史称其为海陵王。   早在熙宗朝时,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去除女真族落后旧俗的改革工作就已经在积极进行。海陵王虽是靠弑杀熙宗登上皇位,但他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同熙宗一样都是十分支持并主张推行改革的。但是改革工作遭到了守旧派贵族的强烈反对,海陵王便希望能冲破他们的包围和阻挠,继续实施改革。另一方面,金朝此时的统治区域包括东北和华北,而作为政治中心的会宁偏居一隅,朝廷文书、政令的传达十分不便,并且由于距离遥远,不能对华北地区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及经济交流。幽州地区自唐代以来便是北方重镇,且地理位置适中,物产丰富。综合这些因素,海陵王终于决定迁都燕京。1151年,海陵王下诏命张浩、刘彦伦、梁汉臣等人营建都城。据《揽辔录》记载,建造新都经过3年时间,征用了民夫80万,兵夫40万。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此,定名中都。   金中都的城市建设   金中都是在旧燕京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规划,位于今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宣武区大部分和丰台区部分)。中都建筑共分三层,中心是皇城,里面一层是宫城,外面一层是都城,向东、西、南三面各扩建1500米,北面仍沿袭旧城。新扩建的中都城共有城门13座,城内的各街道基本上都是与各城门相对应的。   皇城位于中都城内偏西南部,在今广安门以南。皇城的宫殿是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宫殿建造的,主要位于从应天门到拱辰门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宏伟壮丽。据《金图经》记载,中都皇城内部的布局为:入皇城南门宣阳门,正中为御道,御道两旁东、西各有一排行廊即千步廊,东、西廊分为南北两段,之间有东、西大路。每段行廊中间各开一门。东千步廊东侧是太庙,太庙以南为马球场,南段的门内有来宁馆,是接待高丽、西夏外宾的场所。西千步廊西侧是中央六部所在地,南段的门内为会同馆,是接待宋朝宾客的场所。西南转角处有“文楼”,东南转角处有“武楼”。      宫城坐北朝南。大安殿为金宫中的主殿,即正殿,是举行皇帝继位、册封皇太子等盛大典礼的地方。仁政殿是金宫中的第二大殿,皇帝日常在此处理政务。大安殿后,过粹英门为寿康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场所。大安殿东北为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场所;西北面则是嫔妃们居住的场所。宫城内的宫殿布局井然有序,高敞宏丽,气宇万千,令曾出使金朝的南宋使臣范成大叹为观止,认为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建章宫与它相比,恐怕也不过如此。   坊是中都城内的居民区,唐代以前的城市四周建有城墙,十分封闭。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到北宋末年,京都汴京的坊制已被打破,代之以开放式的坊巷。金中都在布局上仍保留有辽南京的坊制格局,另一面又仿照北宋汴京,在东、西、南三面的扩建部分完全采用开放式的坊巷制,所以中都的城市布局,混合着坊和坊巷两种新老格局。   水关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1990年发现的金中都水关遗址残存部分平面大致呈H型,水关建筑整体为木石结构,设计坚固合理。金中都水关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宏大的,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建筑的重要实例。   中都城内也有很多宫苑建筑。筑中都城时修筑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皇帝经常在此宴请宾客大臣,鱼藻池、同乐园、西华潭、西园、琼林苑都位于这个园林内。太宁宫是中都城东北部著名的离宫,规模雄伟,经过13年修建才竣工,后又相继将名改为寿安宫、万宁宫。宫内还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琼华岛,是今北海公园白塔山的前身。琼华岛之巅建有一个广寒殿,世宗、章宗常在此游幸。广乐园是金代帝王和百官射柳、击球、习武之地。建春宫位于中都城南郊,是金代皇帝进行游玩射猎的场所。   佛教在中都十分兴盛,寺庙建筑也很普遍,“都城之内,招提兰若如棋布星列,无虑数百”。悯忠寺(今法源寺)由唐太宗创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庙建筑之一。金代仍称悯忠寺,还曾作为女真进士的考场。仰山的栖隐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始建于辽代,金世宗年间重建,是金代皇家寺院。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金代称慧聚寺,该寺建筑格局独特,坐西朝东,具有辽金“朝日”建筑特点;寺内的戒坛,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坛”。潭柘寺亦位于门头沟区,近代称龙泉寺,坐北朝南,风景秀丽,规模宏大,在其塔院内至今还保留有金代石刻。   金陵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大房山云峰山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传说海陵王迁都中都后不久,有次在大房山附近游猎,进入山谷后,正追逐的一头小鹿失去踪迹,眼前却忽然出现了一座寺庙,下马进入寺庙后,抬头看见他的祖父完颜阿骨打、叔祖完颜吴乞买、叔父完颜兀术均坐立于供案之上。海陵王有所感,回宫之后便下令将这3位祖先的陵墓迁到皇都附近,后又将其父亲完颜宗干的陵墓也迁到中都。以金太祖为主的皇帝陵位于云峰山下;金熙宗之陵称为思陵,由于被弑而死,不能葬于帝陵,思陵大致位于云峰山北部的某两处深沟中;金世宗即位后,将海陵王贬为庶人,改葬于云峰山帝陵西南附近的荒野中,其父完颜宗干的陵墓亦被迁出。坤厚陵是安葬诸宫后妃的地方。宗室诸王的陵墓被集中葬于一处,被称为诸王兆域,实际上是皇帝的陪葬墓。   城市的行政规制   海陵王迁都后,确定了五京名号,即中都大兴府(今北京)、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除在各京设留守司管理行政外,又各设路、府(州)县。燕京之名始于辽代,迁都时燕京析津府改称中都永安府,1154年又改为中都大兴府。中都大兴府在金代隶属于中都路,管辖大兴、宛平、 阴、安次、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10县。中都大兴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大兴府尹,管理大兴府的政务并兼任中都路兵马总管府事,品级为正三品;另设同知及少尹各一人,协助府尹处理日常事务;其下另设处理各种事务的推官、知事等低级官吏若干人。   金朝政府在中都地区安置了许多从女真腹地迁来的女真族人口,这些女真人原来多以渔猎和游牧为主,在与汉族人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使用农业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都成为都城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对于粮食的需求自然多了起来。世宗时期曾经修建了一条运河运送粮食,章宗时期也曾为解决漕运的不足修建了一条从通州到达中都的运河,开启了水运粮食到北京的先河。中都的手工业以制瓷、酿酒和采矿为主。20世纪90年代曾在门头沟附近发现了龙泉务瓷窑的旧址,出土了大量白瓷。章宗时期允许百姓自行酿酒,中都的酒税收入达到了40万贯。中都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发达,中央在中都等地设立了市令司,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设“宝源”“宝丰”两钱监铸铜钱,还曾发行过纸钱。      中都在那时也是北半部中国的文化中心。金朝设立主管全国教育的机构是国子监。在中都面向官僚贵族子弟设立国子学及太学,教授传统的经书和史书。为培养女真族人才,金朝统治者同样设立了女真族国子学和太学。金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府试、会试、殿试4个等级;考试科目分诗赋和经义两科。乡试在各县进行,合格后参加府试;府试合格则为举人;会试集中在中都举行;殿试在海陵王时期增设,主要是由皇帝对录取的进士进行进一步选拔。中都城汇聚了许多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宋、辽旧臣,如宇文虚中、高士谈等。金朝的皇帝中海陵王、金章宗的文学造诣也很高。   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破,城池几乎被完全毁坏。从1153年完颜亮迁都于此到1214年金宣宗离开中都南迁汴京,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有61年的时间。   影响深远的建都决策   将金朝统治中心由女真地区迁到汉人地区,既打击了守旧派贵族的传统势力,又巩固了对汉地的统治。当时金朝与南宋正处于对峙时期,迁都中都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陵王迁都其实也是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改革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女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文明开化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金都南迁,大批女真贵族和平民随同皇帝一起来到中原地区,同汉族人民一起生活、互相学习,大大加强了民族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在海陵王迁都并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之前,北京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但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成为一国之都则始于此时。之后历代王朝都将首都设于北京。忽必烈改中都大兴府为大都府,并正式将元朝定都于此;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北京确立为首都直至今日。   中都的城市布局、宫殿建筑、行宫园林、运河交通等也对以后北京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都宫城应天门以南建有千步廊,元代的宫殿,明代和清代的紫禁城都保留了千步廊的旧制。中都主要的宫殿都是依水而建,这一点也被后朝继承下来:元大都的宫殿主要位于太液池两侧,并利用了金代湖中的万宁宫;明清宫殿建筑中水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金中都的行宫园林也为后世所沿用。金代的建春宫在元代和明清同样是皇帝射猎休闲之地,钓鱼台在清代仍是皇帝游玩的场所,万宁宫则是现在的北海公园。金代开通的金口运河虽然在当时形成淤泥堵塞,不能胜舟,但解放以后建成的永定河引水渠却是受到了金口运河的启发。为了改善与京南的交通,金代修建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桥。卢沟桥不仅方便了京南的交通,“卢沟晓月”更成为燕京八景之一,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   金中都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北京城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金中都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在仔细研究金中都历史的同时,更应好好保护它留下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是我们旅游观光的胜地,也是中华文明沉厚底蕴的体现。   【责任编辑】王 凯


相关文章

  • 北京建都从宣南开始
  • 今年,是北京建都860年,建城3058年. 史载,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建立.为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在今北京地区先后"封黄帝之后于蓟"(今广安门一带):"封召公于北燕"(今房山区董家林村).春秋时期,& ...查看


  • 北京历史介绍:北京有多少年的历史.建都. 发展
  •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919 2008-4-15 9:04:48 金主亮贞元元年(1153),由上都迁燕京,北京始成为国都.但那时是宋.金.夏三国鼎立,宋都临安,北京不是唯一的国都. 自此上溯至燕立国,战乱频繁.七国对峙,各有国都 ...查看


  • 揭秘有关朱元璋身世事功的几个"谜团"
  • 南京明孝陵一角 <寻寻觅觅纷争起吵吵闹闹难将息--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见报后,受到读者关注和好评,有读者评价此报道是廓清近年来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真假莫辩之争论的"定鼎之作",更有读者认为此报道对观照近来闹得沸 ...查看


  • 中国古代都城
  •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 16世纪 都城尚未确定,一般认为在洛阳附近: 商:约公元前 16世纪-约公元前 11世纪 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后7次迁都,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附近),最后迁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沫邑.武乙. 帝 ...查看


  • 中国的八大古都都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 一.洛阳 洛阳被称为"神都",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乾隆也曾御赐洛阳 ...查看


  • 北京的历史变迁
  • 北京的历史变迁 北京城的历史已3000多年,下面就以时间为线索,说说她的历史变迁.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 在春秋 ...查看


  • 明朝北京的名称
  • 明朝北京的名称 ----对一道高考题的质疑 今年暑假做了大部分省份的高考题,综合各省历史试题进行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历史试题具有三大特性:基础性,现实性,人文性.基础性,是指命题立足于考纲,以考查历史主干知识为基点,这一特性构成了历史试题的基 ...查看


  • 中国八大古都排名
  • 中国八大古都排名 历史建都政权数量排名 1.洛阳,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帝喾.夏(早期.末期).商(初期).西周(成王五年后).东周.战国韩(早期).秦末河南王.西汉(高祖初).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93年后).隋(炀帝后).李魏 ...查看


  • 中国四大古都
  • 中国四大古都 百科名片 中国最初有著名的"四大古都"之说,即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后来又有"六大古都",增加了开封.杭州: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七大古都",安阳跻身其中.现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