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 基础训练 期中综合测试卷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震悚(s ǒng ) 颓唐(tu ì) 洗劫(ji é) ..

B. 蹒跚(p án ) 粗拙(zhu ō) 寒噤(j īn ) ..

C. 歼灭(ji ān ) 呵斥(h ē) 滞笨(zh ì)

D. 嫉妒 (j ì) 尴尬(g ān ) 接济(j ì) ...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绥靖 烦燥 惊骇 疏懒

B. 阻遏 惶恐 踌躇 焦灼

C. 伎俩 取谛 荒谬 狼藉

D. 愧作 纳粹 霹雳 颠沛

3. 请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4分)

(1)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2)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和迎接圣火。

4. 古诗文默写(8分)

(1)少壮不努力, 。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3) ,波撼岳阳城。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杜甫《春望》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书写感时伤世之情的诗句是 , 。

(6)《大道之行》中构想的理想社会希望“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桃花源记》中同样也构想了老幼幸福、和乐生活的场景: ,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8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原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

诠释。(2分)

(2)我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

一个成语。(3分)

他是一个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6. 《老王》的作者是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字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2分)

7.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2分)

8. 画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3分)

9. 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家送香油和鸡蛋呢?(2分)

10. 结尾处作者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二)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4分)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扬,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1. 母亲在回答儿子的提问,经过一个过程才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每一次提问,母亲是怎样做的?从文中选择词语回答。(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有几次:

旅行中:

12. 母亲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意思?(3分)

13. “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加以证明。(3分)

14.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爱莲说(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可爱者甚蕃( ) 不可亵玩( ) ..

16. 文中最能体现莲高洁、质朴品质的名句是

3分)

17.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2分)

18.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2分)

19.感受莲文化的魅力。莲花是河南省许昌市的市花,许昌被称为“莲城”。现要在许昌市举行首届“莲花节”来开发许昌的旅游业。请你参与来完成下列事情。(4分)

(1)请你为“莲花节”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你为“莲花节”设计几个活动栏目。(不少于两个)(2分)

(二)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 .《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 .《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 .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21. 从这两首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联试做赏析。(3分)

四、作文。(5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我在 中成长

(2)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滋润大地万物„„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写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1.C

2.B

3.(1) 删除“被” (2) “拥抱”和“迎接”调换位置

4.(1) 老大徒伤悲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气蒸云梦泽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2)内容有称谓,扣住主题即可。 (3)示例:他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无情的病魔也不能使他屈服,他仍然自强不息,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符合要求即可)

二、(一)6.杨绛 钱钟书 默存 《围城》

7.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生命衰竭、身体僵直的形态。

8.作用: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人太少了。

9.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意对即可)

10.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弱者改善处境。(意对即可)

(二)11.没有回答 没说出口 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12.聪明的人起点很高,笨拙的人起点很低,但笨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取得成功。

13.有自尊心、刻苦好学的人。如:“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有评价有例句即可)

14.有爱心,且懂教育的孩子。

三、(一) 15.多 亲近而不庄重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出自污泥之中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17.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答出前两句即可得满分)

18.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独”字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9.示例:①百年莲乡一杯酒 喜迎四面八方客

许昌莲花香远益清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

弘扬莲乡文化 展示中华风貌

圣洁莲花献芬芳迎四面来客 纯朴乡民捧真情待八方朋友 ②品尝莲的美味 欣赏莲的风姿

领略莲的文化 演绎莲的魅力

莲之颂 莲之魅 莲之俗 莲之美 莲之娱

(二) 20.C (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

21.略

四、22.略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震悚(s ǒng ) 颓唐(tu ì) 洗劫(ji é) ..

B. 蹒跚(p án ) 粗拙(zhu ō) 寒噤(j īn ) ..

C. 歼灭(ji ān ) 呵斥(h ē) 滞笨(zh ì)

D. 嫉妒 (j ì) 尴尬(g ān ) 接济(j ì) ...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绥靖 烦燥 惊骇 疏懒

B. 阻遏 惶恐 踌躇 焦灼

C. 伎俩 取谛 荒谬 狼藉

D. 愧作 纳粹 霹雳 颠沛

3. 请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4分)

(1)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2)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和迎接圣火。

4. 古诗文默写(8分)

(1)少壮不努力, 。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3) ,波撼岳阳城。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杜甫《春望》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书写感时伤世之情的诗句是 , 。

(6)《大道之行》中构想的理想社会希望“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桃花源记》中同样也构想了老幼幸福、和乐生活的场景: ,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8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原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

诠释。(2分)

(2)我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

一个成语。(3分)

他是一个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6. 《老王》的作者是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字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2分)

7.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2分)

8. 画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3分)

9. 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家送香油和鸡蛋呢?(2分)

10. 结尾处作者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二)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4分)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扬,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1. 母亲在回答儿子的提问,经过一个过程才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每一次提问,母亲是怎样做的?从文中选择词语回答。(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有几次:

旅行中:

12. 母亲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意思?(3分)

13. “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加以证明。(3分)

14.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爱莲说(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可爱者甚蕃( ) 不可亵玩( ) ..

16. 文中最能体现莲高洁、质朴品质的名句是

3分)

17.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2分)

18.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2分)

19.感受莲文化的魅力。莲花是河南省许昌市的市花,许昌被称为“莲城”。现要在许昌市举行首届“莲花节”来开发许昌的旅游业。请你参与来完成下列事情。(4分)

(1)请你为“莲花节”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你为“莲花节”设计几个活动栏目。(不少于两个)(2分)

(二)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 .《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 .《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 .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21. 从这两首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联试做赏析。(3分)

四、作文。(5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我在 中成长

(2)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滋润大地万物„„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写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1.C

2.B

3.(1) 删除“被” (2) “拥抱”和“迎接”调换位置

4.(1) 老大徒伤悲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气蒸云梦泽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2)内容有称谓,扣住主题即可。 (3)示例:他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无情的病魔也不能使他屈服,他仍然自强不息,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符合要求即可)

二、(一)6.杨绛 钱钟书 默存 《围城》

7.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生命衰竭、身体僵直的形态。

8.作用: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人太少了。

9.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意对即可)

10.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弱者改善处境。(意对即可)

(二)11.没有回答 没说出口 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12.聪明的人起点很高,笨拙的人起点很低,但笨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取得成功。

13.有自尊心、刻苦好学的人。如:“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有评价有例句即可)

14.有爱心,且懂教育的孩子。

三、(一) 15.多 亲近而不庄重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出自污泥之中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17.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答出前两句即可得满分)

18.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独”字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9.示例:①百年莲乡一杯酒 喜迎四面八方客

许昌莲花香远益清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

弘扬莲乡文化 展示中华风貌

圣洁莲花献芬芳迎四面来客 纯朴乡民捧真情待八方朋友 ②品尝莲的美味 欣赏莲的风姿

领略莲的文化 演绎莲的魅力

莲之颂 莲之魅 莲之俗 莲之美 莲之娱

(二) 20.C (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

21.略

四、22.略


相关文章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质量分析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周 瑞 一. 整体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全班有17位同学参加,本次期中测试,从试卷看,层面很内容很多,涵盖了本册书前四单元的重要内容.试卷综合性强,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份真正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 ...查看


  • 试卷分析语文
  • 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有点难度,重视考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学校:盐池三小 班级:二年级(4)班 一.总体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读拼音写字,辩字组词,根据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写词的反义词等考察了字词的掌握情况.对句子的考察是给句子加 ...查看


  • 语文期中试卷评价
  •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评价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总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成绩普遍较低,A类96分,B类86分,C类70分. 试卷共三大题: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与表达.其中前八小题分别考察学字音.字形. ...查看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本次试卷考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上星期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本次测试共有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乐园三大块.试题紧扣课文,考查知识点全面,形式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前四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考查.现就本次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 ...查看


  • 四年级上期中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考试四年级数学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数的读写).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数的计算)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角的度量.估算.应用).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 ...查看


  • 教务处期中工作总结
  • 一.开学以来的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六年级是毕业年级,也是统考年级,自开学以来学校领导身体力行.特别是罗校长坚持每天对六年级至少巡视一次,多达每天三次,并参与六年级走访.考试.总结等活动.六年级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从精神面 ...查看


  • 2012年四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分析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分析 杨秀清 一.成绩分析 本班有学生23人,及格率95%,,优秀率65%,平均分83分.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兴趣,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掌握 ...查看


  •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一.本次测试成绩: 本次考试我班参考学生21人,总分1535分,均分73,及格19人,及格率为90.5%,最高分89,最低分52.5分,其中80分以上4人,优秀率为19.4%. 分数段分布: 0-50之间没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