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札-OH制应用2013,40(3)
研究与设计iEMcA
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振动研究
陈纪军,
尹曾锋,
张越雷,
覃四珍
(湘潭电机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采用了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机座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机座前四阶固有频率与电机旋转频率,发现第一阶固有频率16.3Hz与转速1
000
r/min频率相近,机座振动较为明显。将圆筒形
机座改为方形机座,并提高机座刚度,模态仿真结果及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与电机工作转速频率不重合,振动速度减小,方形机座有利于电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双馈发电机;振动:模态分析;固有频率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540(2013)03-0017-03
Study
on
Vibrationof1.5
CHEN
Megawatts
Zengfeng,
DoubleFeedback
WindGenerator
Jijun,
YIN
ZHANGYuelei,TANSizhen
(State
KeyLaboratoryofOff-ShoreWind-PowerTechnologyandTesting,Xiangtan411101,China)
Abstract:ANSYSgeneralfiniteelementsoftwareforthemodalanalysiswasused.Wefindthefirstnaturalfrequency16.3Hzisequal
to
speed1000#minwiththeanalysisoffrequenciesandthevibration
to
a
ofbaseis
obvious.Wechangedthecylindricalbase
modalanalysisandvibration
test
square
baseandincreasedthestiffnessofthebase.Theresultsof
are
showthatthesquarebase’Slow—ordernaturalfrequencies
to
differentfromthe
speedfrequencies,andthevibrationvelocityisreduced.Thesquarebaseisconducivethegenerator.
thestableoperationof
Keywords:doublefeedbackwindgenerator;vibration;modalanalysis;naturalfrequency
0
引言
机座,利用滚压机弯圆钢板,内加焊接轴向筋制作而成,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机座是整个电机最大的结构刚度支撑件,其刚度大小直接影
响电机的振动状况,机座振动的原因主要分为转子振动的激振力和定子铁心的电磁振动,而转子振动的激振力与转轴旋转有直接关系,发电机在900~1
000
由于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安装在与地面成5。夹角的弹性支撑上,降低了整机的刚度,电机的振动问题普遍存在‘1J。振动可以降低电机效率,加速轴承磨损,甚至可以松动电机转子磁极和端
部绑线,造成安全事故。2j。因此,研究双馈发电机的振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排除共振,就要使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外界激振力的频率旧J。电机的振动可分为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采用ANSYS
软件可以进行电机的模态分析,获得固有频率,从而实现以结构刚度的角度研究电机机械振动的问题‘4引。1
r/min范围内容易产生共
振,且振动现象较为明显。本文主要研究电机旋转激励对机座振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减
振措施。
优化改进后的机座采用方形结构,由端板、侧板和底板及支撑件组成,利用钢板直接焊接而成,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方形机座比圆筒形机座重量增加近80kg,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又满足减
电机机座振动
1.5
小振动的刚度要求。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机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初采用圆筒形
座见图1和图2。
{基金项目: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2010CB736201)
研究与设计EMCA迫】6乙与柱书J应闭2013.40(3)
图4力J)f;机座网格俟型
在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有限元分析前,所要定
义的材料属性有: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肛以
及材料密度P。机座的材料为Q235;弹性模量E=2.1×10“N/m2,泊松比肛=0.3,密度P=
7850
k/m3。设置载荷主要包括机座自重,机座上
方冷却器重力以及定、转子重力对机座的压力,由
于双馈风力发电机四个地脚螺栓固定在弹性支撑上,设置机座在非重力方向上的全部位移约束,采
用BlockLanczos方法分析机座的前四阶模态。2.2分析结果
2
模态分析
对两种结构形式的机座进行建模仿真,由
模态分析获得的低阶固有频率比较精确,通
过分析机座低阶固有频率与转轴旋转激励频率,从而判断是否发生共振。电机工作转速为900~
2000
2.1计算过程
于机座结构是复杂的,在建立力学模型时,需根据等力学效应将结构做一些简化处理。8。91。将机座作为一个整体建模,并去除对刚度影响
不大但对模型的复杂程度影响很大的小构件及小孔、倒角等。利用solidworks对机座进行实体建模,导人ANSYS,采用solidl86—20节点
r/rain,对应旋转激励频率为15—33.3
Hz,
如果机座低阶固有频率能避开此激励频率范围,
电机就不会发生共振,振动现象会明显减弱。本文针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两种形式的机座进行了模态分析,分别获得了两者的低阶固有频率见表1和表2。
表1
阶数
单元对机座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
圆筒形机座模型共有节点274860个,单元
136
圆筒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
频率/Hz
16.3
586个;方形机座模型共有节点1
817334
35.790.4176.2
个,单元882565个。两种机座网格模型见图3和图4。
表2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
阶数
频率/Hz
45.790.1190.7
图3圆筒形机座网格模型
迫札与控制应田2013,40(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系统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并非完全重合才会发生共振,工程上一般要求在±10%即可发生强烈振动。…’。1.5MW发电机圆筒形机座一阶固有频率为16.3Hz,电机工作转速900~1
16.6
000
研究与设计。E眦A
比较以上两表,方形机座相同测量点的振动速度较小,这是因为方形机座的低阶固有频率与旋转激励频率相差较大,不容易引起共振。第5和第6测量点振动速度最大,这是机座水平径向位置结构刚度较低导致的,在方形机座两侧面板内面分别固定一条槽型钢来加强此处的刚度,减
r/min对应的旋转激励频率为15~
Hz,圆筒形电机机座容易在此转速区间发生
共振,不利于电机稳定运行。圆筒形机座第二、三和四阶固有频率都大于旋转激励频率最高点
33.3
弱振动,方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降低近
5
mm/s,其他位置的振动速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
Hz,不会发生共振。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降低,机座减振效果较为明显,满足电机稳定运行要求。机座6个测量点的平均振动速度见图5,机座水平径向测量点的振动速度随时问的变化曲线见图6。
858O75
7O6
最小值为45.7Hz,所有低阶固有频率都大于旋转激励频率最大值33.3Hz,最低临界共振转速
2742
r/min,临界共振转速超出工作转速,机座在
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不会发生强烈振动。
:_i圆筒机咄t1片形州巾
3振动试验及分析
将两台1.5MW电机分别固定在与地面成5。夹角的弹性支撑上,其中一台为圆筒形机座电机,另一台为方形机座电机,电机在空载电动机状态下进行振动测试。对转速为600~3
600
∞};
6
50
5
55O4
5
4O353025
r/min的
电机,稳态运行时采用振动速度有效值表示,其单
位为mm/s,利用振动测量仪分别测量6个不同位置的振动速度,在电机两端取轴向、垂直径向和水
2,●O
050
5O0
]
1
]
3
]]
4
5
6
]
i,
洲量点
平径向各2个测量点,共计6个测量点,分别编号
1~6,将电机稳定运行时的最后5组振动速度测量值分别列表3和表4。
表3圆筒形机座振动速度
图5机座振动速度柱状图
图6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曲线
由图6可见,方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在
2.82.72.32.23.13.0
2.92.72.52.43.23.1
2.82.92.42.33.13.2
2.73.O2.42.43.O3.3
3.O3.12.32.33.13.1
10
S内稳定于3mm/s,圆筒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
速度在近20S内稳定于8mm/s,振动速度减小
5
mm/s;方形机座平均振动加速度0.3mm/s2,圆
筒形机座平均振动加速度0.4mm/s2,振动加速度减小0.1mm/s2,振动减弱。
(下转第56页)
一19—
测试技术与检测设备jE啪:A迫】6乙与拨刮应田2013,40(3)
测试的困扰。测试结果证明,该平台能够按照测
试系统设计功能要求,成功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测
输出不同直流电压的目的。电机输出端加电涡流制动器作为其负载,通过改变电涡流制动器的转
矩达到改变负载的目的。可测试的参数有电机电压,电流,转速,转矩,输人功率,输出功率。
以两台电机的负载测试为例进行分析。图6为负载测试性能曲线,从图6可看出,在相同的负
载条件下,电机B的电流明显高于电机A。综合
试工作。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效率和精确度,提高了测量船测控设备重点关键器件的保障
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王义伟.多功能实验台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
[2]
张佳,窦丽华,白永强.伺服电机测试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l(6):68-73.
[3]
邱国平.永磁直流电机主要尺寸的目标设计法[J].微电机,1994,27(2):15—18.
,.,
分析测试结果,可得出:电机B为故障电机,其轴
承可能出现变形或者锈蚀,导致带负载能力减弱。
一系列1一系列2
l
4
j李茂森.交流测功机在电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5,32(8):62-64.
[5]张文海.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机测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J].微特电机,2006(2):45—46.
[6]
图6负载测试性能曲线
[7]
仲济艳.大功率直流电机测试电源设计[J].今日电子,2011(9):58-60.
徐忠伟.直流电机性能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4):20-25.
4
结语
[8]
张文海,徐丽.永磁直流力矩电机空载电流测试分析[J].微特电机,2005(6):45—46.
收稿日期:2012—10—11
航天测量船测控雷达伺服直流电机测试系统
的建设突破了测量船伺服直流电机无法进行负载
(上接第19页)4
结语
[4][5][6]
塔架的气弹响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11一15.
邓爱华.浅析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7):94.
ANSYS公司.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G].2000.剑绵,谭恢村,陈昌林,等.三峡机组刚强度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工程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01,15(2):240・247.
[7]
郭灯塔,张海凤.立式电机振动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7,34(6):9-12.
[8]
平安,甘娥衷,于世婷.有限元法一原理、建模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70-73.
[9]
WALTONJH.大型同步电机设计制造与运行
通过模态分析两种结构形式的电机机座,圆筒形机座一阶固有频率与电机旋转激励频率相
近,振动剧烈;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远远大于激
励频率,未出现共振,振动现象得到减弱。振动试验数据表明,方形机座振动速度降低3—5行,为今后解决大型电机振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顾德军,栾华.两极中型异步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防爆电机,2005,3(40):30—32.
mm/s,
有力地证明了方形机座更加利于电机的稳定运
[M].成都:东方大电机编辑部,1989.
[2]朱开斌,周华亮,王强.电机振动的产生及控制[J].2008,(49):302-304.
[10]
宫靖远.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3—01—15
[3]介龙,陈彦,薛克宗.风力发电机耦合转子/机舱/一56一
迫札-OH制应用2013,40(3)
研究与设计iEMcA
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振动研究
陈纪军,
尹曾锋,
张越雷,
覃四珍
(湘潭电机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采用了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机座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机座前四阶固有频率与电机旋转频率,发现第一阶固有频率16.3Hz与转速1
000
r/min频率相近,机座振动较为明显。将圆筒形
机座改为方形机座,并提高机座刚度,模态仿真结果及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与电机工作转速频率不重合,振动速度减小,方形机座有利于电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双馈发电机;振动:模态分析;固有频率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540(2013)03-0017-03
Study
on
Vibrationof1.5
CHEN
Megawatts
Zengfeng,
DoubleFeedback
WindGenerator
Jijun,
YIN
ZHANGYuelei,TANSizhen
(State
KeyLaboratoryofOff-ShoreWind-PowerTechnologyandTesting,Xiangtan411101,China)
Abstract:ANSYSgeneralfiniteelementsoftwareforthemodalanalysiswasused.Wefindthefirstnaturalfrequency16.3Hzisequal
to
speed1000#minwiththeanalysisoffrequenciesandthevibration
to
a
ofbaseis
obvious.Wechangedthecylindricalbase
modalanalysisandvibration
test
square
baseandincreasedthestiffnessofthebase.Theresultsof
are
showthatthesquarebase’Slow—ordernaturalfrequencies
to
differentfromthe
speedfrequencies,andthevibrationvelocityisreduced.Thesquarebaseisconducivethegenerator.
thestableoperationof
Keywords:doublefeedbackwindgenerator;vibration;modalanalysis;naturalfrequency
0
引言
机座,利用滚压机弯圆钢板,内加焊接轴向筋制作而成,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机座是整个电机最大的结构刚度支撑件,其刚度大小直接影
响电机的振动状况,机座振动的原因主要分为转子振动的激振力和定子铁心的电磁振动,而转子振动的激振力与转轴旋转有直接关系,发电机在900~1
000
由于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安装在与地面成5。夹角的弹性支撑上,降低了整机的刚度,电机的振动问题普遍存在‘1J。振动可以降低电机效率,加速轴承磨损,甚至可以松动电机转子磁极和端
部绑线,造成安全事故。2j。因此,研究双馈发电机的振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排除共振,就要使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外界激振力的频率旧J。电机的振动可分为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采用ANSYS
软件可以进行电机的模态分析,获得固有频率,从而实现以结构刚度的角度研究电机机械振动的问题‘4引。1
r/min范围内容易产生共
振,且振动现象较为明显。本文主要研究电机旋转激励对机座振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减
振措施。
优化改进后的机座采用方形结构,由端板、侧板和底板及支撑件组成,利用钢板直接焊接而成,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方形机座比圆筒形机座重量增加近80kg,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又满足减
电机机座振动
1.5
小振动的刚度要求。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机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初采用圆筒形
座见图1和图2。
{基金项目: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2010CB736201)
研究与设计EMCA迫】6乙与柱书J应闭2013.40(3)
图4力J)f;机座网格俟型
在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有限元分析前,所要定
义的材料属性有: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肛以
及材料密度P。机座的材料为Q235;弹性模量E=2.1×10“N/m2,泊松比肛=0.3,密度P=
7850
k/m3。设置载荷主要包括机座自重,机座上
方冷却器重力以及定、转子重力对机座的压力,由
于双馈风力发电机四个地脚螺栓固定在弹性支撑上,设置机座在非重力方向上的全部位移约束,采
用BlockLanczos方法分析机座的前四阶模态。2.2分析结果
2
模态分析
对两种结构形式的机座进行建模仿真,由
模态分析获得的低阶固有频率比较精确,通
过分析机座低阶固有频率与转轴旋转激励频率,从而判断是否发生共振。电机工作转速为900~
2000
2.1计算过程
于机座结构是复杂的,在建立力学模型时,需根据等力学效应将结构做一些简化处理。8。91。将机座作为一个整体建模,并去除对刚度影响
不大但对模型的复杂程度影响很大的小构件及小孔、倒角等。利用solidworks对机座进行实体建模,导人ANSYS,采用solidl86—20节点
r/rain,对应旋转激励频率为15—33.3
Hz,
如果机座低阶固有频率能避开此激励频率范围,
电机就不会发生共振,振动现象会明显减弱。本文针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两种形式的机座进行了模态分析,分别获得了两者的低阶固有频率见表1和表2。
表1
阶数
单元对机座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
圆筒形机座模型共有节点274860个,单元
136
圆筒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
频率/Hz
16.3
586个;方形机座模型共有节点1
817334
35.790.4176.2
个,单元882565个。两种机座网格模型见图3和图4。
表2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
阶数
频率/Hz
45.790.1190.7
图3圆筒形机座网格模型
迫札与控制应田2013,40(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系统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并非完全重合才会发生共振,工程上一般要求在±10%即可发生强烈振动。…’。1.5MW发电机圆筒形机座一阶固有频率为16.3Hz,电机工作转速900~1
16.6
000
研究与设计。E眦A
比较以上两表,方形机座相同测量点的振动速度较小,这是因为方形机座的低阶固有频率与旋转激励频率相差较大,不容易引起共振。第5和第6测量点振动速度最大,这是机座水平径向位置结构刚度较低导致的,在方形机座两侧面板内面分别固定一条槽型钢来加强此处的刚度,减
r/min对应的旋转激励频率为15~
Hz,圆筒形电机机座容易在此转速区间发生
共振,不利于电机稳定运行。圆筒形机座第二、三和四阶固有频率都大于旋转激励频率最高点
33.3
弱振动,方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降低近
5
mm/s,其他位置的振动速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
Hz,不会发生共振。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降低,机座减振效果较为明显,满足电机稳定运行要求。机座6个测量点的平均振动速度见图5,机座水平径向测量点的振动速度随时问的变化曲线见图6。
858O75
7O6
最小值为45.7Hz,所有低阶固有频率都大于旋转激励频率最大值33.3Hz,最低临界共振转速
2742
r/min,临界共振转速超出工作转速,机座在
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不会发生强烈振动。
:_i圆筒机咄t1片形州巾
3振动试验及分析
将两台1.5MW电机分别固定在与地面成5。夹角的弹性支撑上,其中一台为圆筒形机座电机,另一台为方形机座电机,电机在空载电动机状态下进行振动测试。对转速为600~3
600
∞};
6
50
5
55O4
5
4O353025
r/min的
电机,稳态运行时采用振动速度有效值表示,其单
位为mm/s,利用振动测量仪分别测量6个不同位置的振动速度,在电机两端取轴向、垂直径向和水
2,●O
050
5O0
]
1
]
3
]]
4
5
6
]
i,
洲量点
平径向各2个测量点,共计6个测量点,分别编号
1~6,将电机稳定运行时的最后5组振动速度测量值分别列表3和表4。
表3圆筒形机座振动速度
图5机座振动速度柱状图
图6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曲线
由图6可见,方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速度在
2.82.72.32.23.13.0
2.92.72.52.43.23.1
2.82.92.42.33.13.2
2.73.O2.42.43.O3.3
3.O3.12.32.33.13.1
10
S内稳定于3mm/s,圆筒形机座水平径向振动
速度在近20S内稳定于8mm/s,振动速度减小
5
mm/s;方形机座平均振动加速度0.3mm/s2,圆
筒形机座平均振动加速度0.4mm/s2,振动加速度减小0.1mm/s2,振动减弱。
(下转第56页)
一19—
测试技术与检测设备jE啪:A迫】6乙与拨刮应田2013,40(3)
测试的困扰。测试结果证明,该平台能够按照测
试系统设计功能要求,成功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测
输出不同直流电压的目的。电机输出端加电涡流制动器作为其负载,通过改变电涡流制动器的转
矩达到改变负载的目的。可测试的参数有电机电压,电流,转速,转矩,输人功率,输出功率。
以两台电机的负载测试为例进行分析。图6为负载测试性能曲线,从图6可看出,在相同的负
载条件下,电机B的电流明显高于电机A。综合
试工作。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效率和精确度,提高了测量船测控设备重点关键器件的保障
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王义伟.多功能实验台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
[2]
张佳,窦丽华,白永强.伺服电机测试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l(6):68-73.
[3]
邱国平.永磁直流电机主要尺寸的目标设计法[J].微电机,1994,27(2):15—18.
,.,
分析测试结果,可得出:电机B为故障电机,其轴
承可能出现变形或者锈蚀,导致带负载能力减弱。
一系列1一系列2
l
4
j李茂森.交流测功机在电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5,32(8):62-64.
[5]张文海.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机测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J].微特电机,2006(2):45—46.
[6]
图6负载测试性能曲线
[7]
仲济艳.大功率直流电机测试电源设计[J].今日电子,2011(9):58-60.
徐忠伟.直流电机性能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4):20-25.
4
结语
[8]
张文海,徐丽.永磁直流力矩电机空载电流测试分析[J].微特电机,2005(6):45—46.
收稿日期:2012—10—11
航天测量船测控雷达伺服直流电机测试系统
的建设突破了测量船伺服直流电机无法进行负载
(上接第19页)4
结语
[4][5][6]
塔架的气弹响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11一15.
邓爱华.浅析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7):94.
ANSYS公司.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G].2000.剑绵,谭恢村,陈昌林,等.三峡机组刚强度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工程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01,15(2):240・247.
[7]
郭灯塔,张海凤.立式电机振动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7,34(6):9-12.
[8]
平安,甘娥衷,于世婷.有限元法一原理、建模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70-73.
[9]
WALTONJH.大型同步电机设计制造与运行
通过模态分析两种结构形式的电机机座,圆筒形机座一阶固有频率与电机旋转激励频率相
近,振动剧烈;方形机座低阶固有频率远远大于激
励频率,未出现共振,振动现象得到减弱。振动试验数据表明,方形机座振动速度降低3—5行,为今后解决大型电机振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顾德军,栾华.两极中型异步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防爆电机,2005,3(40):30—32.
mm/s,
有力地证明了方形机座更加利于电机的稳定运
[M].成都:东方大电机编辑部,1989.
[2]朱开斌,周华亮,王强.电机振动的产生及控制[J].2008,(49):302-304.
[10]
宫靖远.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3—01—15
[3]介龙,陈彦,薛克宗.风力发电机耦合转子/机舱/一5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