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各章节案例分析

第一章

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案例:发现X1835

案例分析:

人类对宇宙之砖的不断认识过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这一切变化和过程说明了客观实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随着物理学对世界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直接影响到哲学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近代物理学曾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再分割的“宇宙之砖”,这曾有力地支持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念。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对传统的物质、运动、时空等旧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不是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复合而已,曾一度使唯心主义喧嚣一时。为此,列宁曾在20世纪初专门写了一部哲学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并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在物理学上,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 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由此可见,列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既肯宗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人类对宇宙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尤其是对“宇宙之砖”的不断精细化理解。本案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可以看出宇宙的物质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的无限可分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案例:

“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 波动说" 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 叛逆者" 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

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话是正确的。正由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以及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理论,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分析:

自然界是喜欢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就如案例中所述,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联系的又是不联系的,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正是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成就了“最美的结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推动了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 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案例一: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案例2:哭婆与笑婆

有时候,有个才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他哭婆。一天,有个老和尚问他:“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地哭了起来。“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案例分析:

意识不仅的能动性不仅能对人有积极作用,有对人有消极作用,例如上面的例子中,秀才的意识对他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婆婆就产生了消极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

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 动的计划。这就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然受客观物质世界所决定和制约。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决定作用。人的意识只能在物质 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能动作用。

第二章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案例: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故事。明代中期,在我国江南一个大官僚地主的庭院里,有个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一片茂密的竹子。这时,年轻的王阳明伙同一个姓杨的朋友坐在亭前,面对着竹子,全神贯注;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姓杨的朋友累病了,被人抬下去了。王阳明依然面对竹子,静坐体会。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没有体会出关于竹子的道理来;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面对竹子,静坐七天,关于竹子的道理,是一无所获。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客观世界,因此,它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从而这种反映只能停留在低级的水平上。人不仅能适应环境,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的认识不限于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我们说人的认识好像镜子反映外界事物,但与镜子反映事物又有很大不同,

镜子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人的认识则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本质。像王阳明那样,在竹子面前静止地观看,只能看到竹子的青枝绿叶等表面现象,而通过变革竹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就可以逐步了解有关竹子的科学道理。

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二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与此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案例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是说,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样反映才具有选择性、创造 性,即能动性。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不是消极地、自然地实现的,而是一个能动的飞跃过程。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只是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基础和前提,即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即对这些感性材进行改造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因为,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融、表里未辩的,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即舍弃非本质的,不真实的东西,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真实的东西。综合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即从总体上把握对象,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

真理碰到鼻尖上也不能发现它,这成了第谷和法拉第平生的一大憾事。由此可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要勤于思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想上的懒汉永远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都是讲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案例:

“艺术”(ART )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或“人工造作”。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自然也有“人性”的意思,并不全是外在于人的,也包括人自己和他的内心生活。

人对自然为什么要加工改造呢?这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答案也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着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日益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个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这样的例子很多,从古代到现在的画,从中国到外国的画,没有一副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多多少少都有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只不过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抽象话,或者加一点作者的想法进去。其实,都是人(主体)对物(客体)的一种反映。

还有,我们知道的神话,寓言等,虽然都是假的。但是,他们也是人对物的一种反映而已。例如:《西游记》里面说的地狱和天庭都很像人间真实的生活啊,只是变变样子而已,是生活在人脑的反映。还有什么怪物,虽然很奇怪,但是,都是我们见过的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例如,我们喜欢的龙,就是不同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啊。鳄鱼的头,蛇的身,壁虎的爪等组成的。

案例分析:

对于认识的发生,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证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同时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在: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反映客体的现象,而且通过抽象思维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超前性,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案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出自《列宁全集》第55卷)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

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的故事主人公并没有认识到事物是运动的规律,以致他认为剑会像挂在身边一样随着他一起运动。

这段故事是实践,如果他经过认识,第二次过河他就不会让剑掉到河里或剑掉河里立马跳水去捞剑。其中第二次过河就是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这一过程划上句号。

同样守株待兔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只有认识了这一规律才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四、真理的检验标准

案例一:

苏东剧变后,世界上仍在执政的共产党顶住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稳住了阵脚,在执政中既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又吸取苏东教训,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新的成就。在非执政的共产党中,原苏联、东欧的共产党虽然有的改换了门庭,变成了社会民主党,有的停止了活动或者分化、瓦解了,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迅速地开展了恢复和重建共产党组织的斗争,不到几年,各国就建立了几十个共产党性质的政党组织,有的还发展成为在本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政治力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共产党虽然也受到苏东剧变的严重冲击,但经过近年来的反思和调整,也大都稳住了阵脚并且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和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也大多坚持了下来,不仅没有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而且积极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之中。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一些资深的学者认为:“苏东剧变后的十多年,社会主义已从谷底走出来,缓慢有所回升。”

在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苏东剧变后的这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第十五次和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后,把与之一脉相承并对其丰富发展了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后写到了党的旗帜匕,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进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成就,不但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也使世界上心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案例点评:

20世纪,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既是一个凯歌行进的世纪,又是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世纪。尤其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曾几何时,“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共产主义已经夭折”、“人类历史已经终结”这样的口号响彻西方的上空。然而有趣的是,正当它们的语音

还萦绕在人们的耳际的时候,历史的钟摆已经摆向了另一个端点,这就是本案例主要事实。它们的出现表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它仍然生气勃勃地活着、前进着和发展着,它仍然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灯塔和引导人们实现理想社会的指南。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偏离、违背甚至扭曲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今后难免还会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但实践终究会告诉我们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检验标准

当然,列举这些事实并不表明我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状况抱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事实上,这种不严肃的、轻率的态度正是我们首先要加以反对的。我们决不能怀着抽象的热情看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历史命运,而应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把历史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尤其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现出来,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第三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案例一 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 )(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 ,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 )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案例二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支。东方支派以巴格达为中心,于9~12世纪最为活跃,代表人物有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和拉齐;西方支派以科尔多瓦为中心,活跃于11世纪以后,以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路世德和伊本·赫勒敦为代表。该派的哲学家一般都精通各门自然科学,谙熟伊斯兰教义,多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本体论上,一方面承认安拉是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目的因,安拉是无始的、最高的精神存在;世界万物是安拉通过理性、灵魂一系列精神实体而流出的,安拉从总体上主宰世界,但不直接干预具体事物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质量和形式构成了,具体事物,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特性,事物之间有着普通的因果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便是宇宙的规律。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上,推崇理性和知识。他们认为,在“美德城邦”社会里,君主应是贤明、睿智和完美的人,公民应具有文化素质和教养。人们之间平等、公正占有财产,和睦相处,社会(国家) 的职责是为

了满足公民的福利。他们的哲学思想不但恢复了被新柏拉图主义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本来面目,且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尔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2世纪,该派学者的大量论著,通过西班牙等途径传入欧洲,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西欧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以深远影响。伊本·路世德的哲学著作西传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形成了阿威罗伊主义学派,在欧洲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

案例三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这是一项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决策,但在当时,这又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决策。办经济特区在中国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必须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敢于“试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的反应非常强烈。

分析

从案例一可知:虽然这种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反映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它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它对社会存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案例二可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从案例三可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因此. 虽然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的,但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通常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与物质交往当中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社会与人们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是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先进的思想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是预见和推断未来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的就阻碍社会的发展,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案例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

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一、对内改革的开始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 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对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 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 (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

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 .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 立足于本国国情; 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 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案例分析:

从改革开放的案例中,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从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一些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影响群众的意识形态,使其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这样才能控制经济关系在“秩序”范围内,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 第四章

徜徉于城市街头,在某些地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一些人手中提着“木工”、“瓦工”、“厨师”等的木牌或木片、纸片,另外有一些人正在跟他们讨价还价。当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一来,那些人就作鸟兽散;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卷土重来。有关部门伤透了脑筋,想尽了办法,各级劳动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多次的协商、研究和讨论,先后使用过驱赶、清理、劝说等办法对其进行解决,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但均未见效。后来,有关部门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希望通过降低加入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成本,吸引劳动力离开黑市。即使如此,民工们仍然在黑市上寻找活干。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劳动力黑市的存在在产生一些副作用的同时,有什么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其纳入正常的轨道,使劳动力市场健康地、有序地发展,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案例二 成本节约——企业盈利的关键 (成本价格和利润)

由于资本的流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成本价格,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节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性质的企业,当然,国有企业也不例外。邯郸钢铁“细”处多努力,做成“大文章”,就是一个例子。有人说,靠着“节约”,邯郸钢铁(以下简称邯钢) 成功地进入了《上市公司》50强。邯钢的“节约”就是国有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典范。邯钢的“节约” 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是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有一次,邯钢三轧钢厂的职工发现,为了使产品的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了6万元。为了降低成本,职工自发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40%。像这样的例子,在邯钢数不胜数,而正是从这些小处着手,邯钢“节约”下来一笔笔巨款;最终构筑起一个《上市公司》50强公司。邯

钢的“节约”靠的是制度和机制,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水平。“节约”二字,说时容易做时难。近8年来,邯钢坚持不懈地深化、完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机制,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企业效益逐年上升,其成功的成本控制背后,实质上是企业优秀的管理水平。几年来,在邯钢实现的利润中,靠消化减利因素、挖潜增效的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

邯钢的“节约”不是被动的,更不是收缩性的,相反,它已经成为企业不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邯钢将成本控制应用于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使得“节约”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邯钢曾想引进一台高速线材轧机,但后来经过测算,只引进了其关键的精辛L 部分和控冷部分,其余由国内配套制造,这样,仅花了6 000万元,节约了几亿元资金。8年间,邯钢技改投资44亿元,先后进行了20多项大、中型技改,新增钢的综合生产能力190万吨,吨钢投资2 400多元,仅为新建钢厂吨钢投资的40%左右。统计显示,邯钢的技改一般比别的同型设备改造少投入30%一50%的资金,而效益却多出50%。目前,邯钢在冶金行业的44项主要指标中,75%进入全国前三名,其中十余项列第一位,实现净利润已居全国第二位。

靠着“节约”,靠着从细微之处加强管理,靠着练就的一身基本功,邯郸钢铁把握了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法则,从而能够在近几年不甚景气的钢铁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邯钢的成功向我们述说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惟有重其“细”、重其“微”,才能真正得其“强”、得其“大”。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案例一:工人地位的变化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曾伴随共和国的成长,点亮了一个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面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时代挑战,什么样的工人才有力量?如何实现“咱们工人有力量”?

记者:最近有则新闻,称上海入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后来我们的记者发现,调查的取样不甚全面、科学。不过,这个不实数据引发的消息引起关注,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工人”职业存在的窘境。作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家,对此您怎么看?

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兼任多个部委咨询委员、顾问。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假设是在农村做这个调查,我估计5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当工人。

创新型国家是需要由亿万个具备熟练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铸就的。今天,依然要肯定“咱们工人有力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技术工人有力量”、“知识工人有力量”、“创新型工人有力量”。因为,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与先进的生产力。

案例评析:

所谓工人劳动地位的下降, 表面上是下降, 实际上只是回到他们原来的地位而已。指出这一点,虽然显得很残酷,但却是残酷的事实。工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人的地位,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之后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未改变工人的地位,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有充分的阐明,很明显,无论是否赞成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被剥削地位的描述,但是工人的地位从一开始到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判断仍然是可信

的,即工人要通过劳动才能从资本家手中获得收入这一点并未改变。

有些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强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包括强大的工会提升了工人与资本家的谈判地位,包括工人可以持股变成资本的持有者,包括工人中的一些高科技工作人员成为公司高管获得了很高的收入,等等。但是这些改变并不能改变一点,那就是工人在数量上的大多数使工人永远处于过剩状态,这种过剩状态使工人无法与处于稀缺状态的资本家竞争,尤其是在资本家控制生产资源的制度下更是如此。

从大历史的角度和全球的角度去看,我们到目前仍然无法看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多数人统治的实例,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无论在名义上是什么样的状态,在实质上我们仍然看到的是少数人控制资源多数人被少数人所控制的状态。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工人地位的改变绝不是所谓的通过工人变身为掌握高技术的工人来改变的,马克思的观点仍然显示出它的正确性,那就是必须改变对资源的所有权控制,不过这种控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绝不是名义上的,而应该是实质意义上的,也就是多数的工人必须成为对资源的实际控制人才能够彻底改变他们的被剥削地位,否则无论如何都只是改善生活待遇而已,并不能够改变获得这一种生活待遇的性质本身。

一些专家所谓的工人地位的下降,忽略了上述实质问题,而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做文章。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工人的地位在政治上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根本的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客观规律并不因此改变。我国工人在经济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这固然和我国长期以来整体的经济状态有关,也同我国工人长期以来一直以奉献为主的价值观念有关,不过这种状态下的工人与我国社会对工人职业的崇尚以及工人相比于其他职业工作者如农民的优越地位,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都处于优势地位的。

然而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工人的上述政治地位在社会大众价值观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虽然在名义上仍然得以保持但却在实际上不为大众所看重,而上述经济地位因为一些新的阶层如私营业主、高级经理、炒股赢家、房地产大亨及炒房赢家的大量出现,其在整体社会中的优越性也不再被凸显甚至成为社会的底层阶级。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地位如何能不“下降”?

因此,工人技术的改善固然有利于改变工人的经济地位,但是这种改善毕竟是少数人范围的改变,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来收,其地位的真正改善还是需要通过落实工人对生产资料的实际控制才有可能。问题是,这显然是另一个问题。 案例二: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经济学家很少能够“家喻户晓”。但一场股市之争,让董辅礽这位年过七旬的知名经济学家格外引人关注。实际上,在这位一头白发的经济学家身上,凝聚着更为广阔而深远的资本市场历史。

“资本创造价值”,董老大声抛出观点:有人说,资本市场不创造价值。这是不对的。 显然,争论还没有平息。轻声的微笑掠过初春寒冷的空气,这其中既有认同的微笑,也有尊重的微笑。世纪财富论坛之后,董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这是同样的问题,董老一年之后的第二次回答。

与之对应的,是一年来期货市场的超常规发展。

案例评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但是这个理论从它一产生就引起了巨大争议,这一争议持久弥长,在今天的中国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个话题的原生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人在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

这些产品是我们购买的,我们因为这些产品有价值所以必须要购买它们,那么它们的价值从何而来呢?马克思的回答是他们来自于劳动尤其是劳动阶级的劳动。这个理论成为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正当性理由,因为马克思说这些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是资本家占有了这些劳动,攫取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劳动的剩余价值,这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把这些被榨取的价值的所有权夺回来,即实行社会主义。

但是,反对者提出了质疑。质疑有很多,非常强有力的质疑包括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如果是,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在哪里?

第二个质疑是如果没有资本的话,工人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又如何创造所谓的劳动价值?如果没有资本运作,企业甚至运转不起来,产品也无法生产出来,工人又如何去创造价值?因此,结论是资本和劳动一起创造劳动价值。既然如此,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就是片面的,既然工人和资本家都创造劳动价值,而且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此之大,甚至大大超过了工人劳动的重要性,那么,虽然无法抹杀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但是资本家所创造的价值远比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多,进而资本家获得大大超过工人工资的收益就显然是在合理不过的了,既然如此,马克思宣称资本家榨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是有问题的,而工人造反要打倒资本家就丧失了合理性。

其实,对这两种质疑的回答完全可以是简明的而且有力的。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劳动价值,并且除了必须生活所得到的工资之外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他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正如马克思所宣称的那样,社会主义并不试图取消资本,而只是要改变资本的所有权属性,同样,社会主义并不试图改变劳动者去创造劳动价值,而只是改变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的所有权属性。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这一部分价值不再属于某个资本家个人所有,也不是回归到创造某个具体的劳动价值的具体的劳动者手中,而是成为全体社会劳动者所有并为全体劳动者谋福利。

第二,至于资本是否创造价值,显然不是。资本为工人创造价值提供了条件,即如同工人如果没有地下的煤就无法挖出来,就无法创造劳动价值一样。但是正如煤本身不具有价值一样,资本也不具有价值。那么,难道资本是万恶的,资本家就不应当获得合理的收益吗?决不是。资本如果改变了它的所有权属性,改变了它的占有本不应占有的劳动价值的属性,资本就不是万恶的。资本家也应当获得合理的资本收益。但是资本获得收益的合理性在哪里呢?简单的说,决不是它在于“创造价值”,仅在于对它进行风险补偿。而今天的资本家收益远高于工人获得的工资补偿,决不是因为它的贡献远大于工人,而恰恰在于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所造的资本稀缺性和工人劳动的相对剩余。如此而已。

案例三:杰斐逊的政治哲学

托马斯·杰斐逊(1843-1826)是美国著名的启蒙学者、政治家,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作为美国“革命之父”之一,在美国政治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杰斐逊的民主法律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

二、自由思想

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主张以防止美国的这种蜕变。首先主张三权分立,以

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互相制约。他在为弗吉尼亚起草的宪法草案中就明确规定了此原则。其次,为防止权力膨胀,他还提出国家层层分权的组织原则. 一个国家要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必须提高公民的智力意识,而公民智力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国民教育的提高。只有重视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民主意识,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是否重视国民教育是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他把普及教育作为防止民主政府蜕变为独裁政府的有效手段。

案例评析:

在现代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自由、民主、平等都是值得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去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理念。从这一意义上看,杰弗逊作为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信奉者、追求者和实践者,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赞扬。不过更值得我们去赞扬这位伟人的地方在于,他不懈地为我们辨析自由民主的意义、内涵和实践的途径,给予我们理性的分析,让我们不仅从感性上喜欢自由、民主和平等,更从理性上信服自由、民主和平等。

不过,自由、民主和平等毕竟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受到了西方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政治结构、经济模式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具有很大的西方特色,因为它在西方的自生性,使得它在西方的发展更为顺畅,也更能够为西方社会所接受,符合西方社会的发展逻辑和路径。而对于其他社会、民族和国家而言,受到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在西方社会实践成功的影响,也急切地希望这些理念在本国社会变成现实,惠及本民族。但是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就很容易出现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内涵理解的不同,以及应用上的偏差,再加上现代社会国家间利益斗争的巨大外力影响,使得其他国家在实践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时候,就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顺畅,有的甚至因此会危及本国和本民族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追求方面,就出现了西方国家的强力推广和其他国家的慎重以对的矛盾现象。但是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实践中实践不足性和实践虚假性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批评不在于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反对,而强调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正的自由、平等是每一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以及人格上的充分自由和平等,真正的民主是人民直接的充分的真正的掌握主动权和管理社会的权力,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和平等都不能够满足马克思主义者的上述要求,马克思主义者特别强调西方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建立的基础是资产阶级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自由、民主和平等显出了相当大的虚假性,形式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在实践中无法掩盖其实质上的不自由、不民主和不平等。

作为学习者,我们必须对上述观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引进和吸收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和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在应用这些理念的时候,结合本国实际并且避免西方实践中的缺陷,以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发展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

第五章

案例一: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几年时间里,大豆作为国内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整个大豆市场和大豆产业已面临被外资控制的局面。据悉,全球四大粮商已控制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跨国粮商不仅从加工环节加以控制,而且还深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环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大豆安全任重道远。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市场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全方位调查。

第1步:借“大豆危机”进入第2步:逐步掌控加工企业第3步:控制全球原料市场第4步:抢期货市场定价权

近期食用油价格大跌,王小语表示,“这明显就是我国定价权和话语权旁落,受制于人的结果。现在只要听说中国要采购大豆,价格就会上涨,之后又会回落。”

国内大豆行业的发展历程,为国内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王小语告诉记者,不仅是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目前也面临出现粮食安全危机的风险。 案例评析:

今天我们似乎很惊讶于国际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攻城略地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摧城拔寨式的占领我们的市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所描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章节就决不会再对此表示任何惊讶了,因为在这些教课书里所进行的相关描述与现实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惊人的一致,充分显示出了“教科书”式的准确性。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垄断资本的教科书式的介绍和评价。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如果我们用这些对垄断资本的评价来参照现实,就会看到我们面对现实所遭遇的心灵痛苦是必然的。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寻求利益的欲望同时打开了灾难丛生的盒子一样,在我们当初引进国际垄断资本的时候,我们也只是以单纯的想法希望引进西方的资金为我所用,虽然我们也预先料想并且试图防范这些国际垄断资本所带来的威胁,但是目前看来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以今天的认识水准来看,我们当初甚至现在都远不如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更深刻,或者更准确的说,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而引进国外垄断资本主义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估计,我们更为担心的是,这些代价的付出目前远远没有结束,在未来我们甚至不敢想象会不会出现这些代价超过了我们的所得,即出现我们曾经在教科书里一再批判和警醒的拉美化现象。

因此,当我们在今天提出这样的前瞻性思考的时候,并不是想去否定我们已经作出的决策和取得的成绩,而是想提醒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提防国际垄断资本所给我们带来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危害,这些危害已经被列宁从理论上给予了充分的论证,也已经被拉美国家从现实中给予了充分的例证,在这样的先例警醒下,如果我们还不能够避免这些危害,那简直就是咎由自取。因此,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予以应对,是我们必须要严肃思考认真对待的.

案例二:美国金融危机缘何殃及全球?

这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美国“感冒”缘何能殃及全世界?这是不少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场危机表明,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仍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简而言之,美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在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紧密联系,是造成金融危机不断扩散的根本原因,而世界其他经济体各自存在的缺陷,则为金融危机的扩散提供了条件。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不久刊登了一篇题为《多瑙河畔的阿根廷》的文章指出,乌克兰、匈牙利、波兰、捷克和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由于西欧金融机构大规模抽逃资金,正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甚至有可能像阿根廷在2001年底那样,因无力偿还外债本息而整个国家宣布破产。

案例评析: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以至于形成一种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再一次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全球化早已不是理想,而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了。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再次思考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样的世界性当中,我们所要思考的绝不应当仅仅是繁荣的美好图景,而更应当思考这些所谓的繁荣图景背后的主宰力量,否则我们必将会为此时的热烈欢呼付出彼时的沉重代价。

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这样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动因,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后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这个动因总结中,第二条特别重要,这就是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化的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和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国家政府正是主导国际全球化进程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相比较而言,其他的企业、民众、政府不过是这场全球化运动中的被动参与者而已,即使这种参与由所谓的主动和被动之分,但是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意愿相比,这些所谓的区分都可以加以忽略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因素,所以全球化就不仅仅是好处的产生,而进一步突出的显现出坏处的产生了。我们在总结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时所讲的那些危害,诸如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等等,这些危害的越来越突出表明我们必须对这种不平衡的、不公平的、危险的全球化予以批判,而不是给予赞扬。那些所谓我们从这种不公平的全球化中受益的声音故意忽略了我们因此受到的巨大损失,过分夸大我们因此获得的利益,这种声音的危害性不仅在于丧失了客观性,更在于使我们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此必须告诉我们必要的真相是:我们获得了一些利益,这些利益是用更大的损失获得的,因为我们处于不公平的全球化当中,因为我们目前更弱小。我们不得不融入目前的全球化,但这只是不得已,我们需要在目前的全球化中尽可能地维护和争取我们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地联合其它发展中国家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全球化秩序。我们的大众不应被前一种声音所忽悠,而应该被后一种声音所警醒。

案例三:亮相国际舞台 2010年, 中国文化这样" 走出去"

推品牌、“一盘棋”、“阵地战”、“两条腿”

2010年12月31日 10: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阵地战”——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全面推进

2010年是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取得大丰收的一年。今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或访问和参观驻外中国文化中心,或为新建的中国文化中心奠基、揭牌,充分显示了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已经投入使用的9个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出色地发挥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阵地作用。各中心利用自身的场地和设施优势,开设语言、舞蹈、戏剧、书法、绘画、武术、太极、中医针灸、手工艺、烹饪等常规培训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驻在国群众参与其中。同时,中国文化中心网站和各中心分站相继上线,提升了驻外文化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对外形象,丰富了信息服务的内涵。

同时,中国文化中心的筹建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5个新阵地已经奠基或动工,有的即将交付使用。目前,中国还与11个国家签署了成立文化中心的协定、备忘录或声明,另有20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正式提出考虑在其驻在地建立中心的建议,有30个国家主动表示邀请中国建立文化中心。

一步步踏实建设的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文化在驻在国深入传播的坚实阵地,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扩大人文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两条腿”——政府交流与文化贸易并行

去年这个时候,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一举收购了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白宫剧院。自今年7月至11月30日,作为驻场演出的舞台剧《功夫传奇》在这个“直销平台”上共演出236场,在美国中部演艺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11月底、12月初,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品牌项目“中华风韵”在美国巡演,实行市场化的宣传和营销,改变了过去以赠票为主的做法。2010年,该公司向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座城市派出展览项目66起,演出项目57起,共演出6000余场,其中商业演出项目占58%以上。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杂技舞台剧《如梦》、超级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和现代舞剧《舞动无界》深受外国观众欢迎,成为文化出口项目中的佼佼者。

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交流协定,和近千个文化团体、文化组织有定期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关系,这成为政府间文化交流的有力保证。当然,只有政府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而且更多地利用商业渠道、市场化运作来推行中国文化,往往更能够突出中国文化固有的亲和力,易为外国群众所接受。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知名文化演出公司在海外实施“本土化”战略,抢占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意味着文化贸易这条“腿”已经迈动起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中国驻外使馆文化处、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的协助下,这些文化企业将进一步适应国际规则,获得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机遇。

案例四::经济全球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案例呈现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 正以水银泄地般的速度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扩展,发达国家不仅已成为主导, 而且更以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载体成为标志,然而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促进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是其凸现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富贫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阻碍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壁垒不断减少。近10年来,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企业成本达到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和载体,跨国公司近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 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同时全球化也使金融资本在全球急剧扩张,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相比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步伐迈得更快,覆盖面更广,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20世纪的最后一年, 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是全球每天新增产出的700倍。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如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一台美国IBM 电脑、一架日本佳能相机,一辆德国大众汽车,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因为它们当中可能包含着全球各地生产的零件。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发达国家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重新调整生产分工,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一国,可以不通过扩大与海外的贸易、投资联系,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出现持续显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有专家论证说上个世纪,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追赶模式,但现在许多国家发现,这样做只能拾人牙慧,步入后尘。尤其在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简单的模仿式追赶,已经不太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迅速摆

脱落后局面。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会,使之有可能利用资本、技术、贸易等多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为自己找到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产生一种“后发效应”,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就在前不久举行世界企业高峰会议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新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用了100年,才分出工业国和欠发达国家,而全球化完成这一进程,只需要20年就够了。”

全球化的“阴暗面”

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平衡发展的,比如,尽管全球对外投资20年来增长了6倍,但70%都是在富裕国家之间,8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20%,而其他100多个穷国却只得到10%。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技术拥有者与技术文盲,有的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的则成为受害者。其实贫富悬殊扩大的过程早已开始,而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则是从90年代初才开始的。之所以那么多人把贫富悬殊扩大归咎于全球化,专家认为至少有两个依据:其一, 贫富差距加速扩大是在全球化开始之后;其二, 信息、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优势。

但不管怎样,近些年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是事实。今年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全球化作了第一次全面的反省。据联合国的数字,过去30年中,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全球化还增加了经济风险的传播。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自不必说,现在美国经济面临衰退,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种衰退是否也将“全球化”?去年,新经济发源地美国出现股市走低,引起了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暴跌,一年内全球股票市值下跌了近1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总产值。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现行国际机构和国际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而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的声音也在提高,其中贫富差距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些与会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已产生了“一个结构化的断层。在断层的一边是有权势者和富有者,另一边是弱势者和穷人”。会议期间人们反复提及的例子是,如今一个瑞士人一天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埃塞俄比亚人全年的收入。

国际论坛上现在对全球化问题大致有三种立场。保守的看法认为,全球化为各国创造了新机遇和挑战,目前全球化运行很好,只是缺乏完善。改革派认为,贫富扩大和金融动荡表明,全球经济应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但对全球化的最初原则不应产生疑问。而反对派则拒绝接受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会造成危害。在发达国家内部,也有人反对全球化,但其中有人是出于公平和环境意识,有人则是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竞争,认为全球化对他们个人没有好处。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认为,全球化过程当然有赢家也有输家,但是赢家一定比输家多。为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撑全球化,应当尽最大努力来提高全球化进程的平常性和有效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表示:“整个世界带

着有史以来最悬殊的贫富差距进入了新世纪。”从这个角度上看,要让经济全球化造福整个人类,就要使之更具人性,给穷国以希望。

案例讨论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案例点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安全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决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尽可能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争取做经济全球化的“赢家”。

二、案例用途: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论、价值观

三、案例内容:

在展开案例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一下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包括赢利方面) :

1) 商业广播电视:私人所有,本身是一种企业实体,以盈利为目标,受政府控制相对较松,由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主要功能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的商品;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收入、节目出售收入、客户挂牌节目、有线广播的收视费等;美国ABC ,NBC ,CBS ,FOX ,日本NTV ,TBS ,香港TVB ,ATV 。

2) 公营广播电视:国家所有,但对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由独立机构代管,为文化公共事业,以服务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体现公众言论自由的民主权利;收入来源主要有执照费、国家财政拨款、少量广告收入;英国BBC ,日本NHK 。

3) 国营广播电视:国家垄断经营,代表官方立场,作为执政党的宣传工具,负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等责任,接受政府相关机构管理;经费主要有财政拨款和广告收益;我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依照这一模式。 中国的电视台还没有分具体的商业和公营电视台类型,所以所有的电视台都想通过提高收视率来增加收入。收视率高说明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很多的人

在收看,就好像网站一样,点击率高就说明他的来访量或会员量大,那样播放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广告单位愿意在电视台多作广告,电视台的收入也就会高了。

收视率是各媒体电视台吃饭的保障,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各媒体电视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在节目中希求获取观众即时而廉价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认同,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迎合和制造某些低级趣味,甚至假造收视率,各种状况不断发生。

为了提高收视率,各种选秀节目更是本着人们对情感世界的主观意识出发,制造了很多吸引眼球的看点。如《中国达人秀》出位的选手,不是断臂钢琴王子、先天断指钢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综合症武术高手;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冠军由双腿残疾乐观生活的选手获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一位小儿麻痹症选手因讲述收养孤儿的身世获得晋级;深圳卫视“金钟奖”一位白化病选手靠说出自己的故事赢得评委鼓掌„„如此煽情,作为电视台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审美?什么样的价值观?歌唱选秀卫冕的选手唱歌并不动听,舞蹈选秀出位的选手动作也并不标准,不知道这是不是脱离了选秀的初衷?

比选秀节目更恶劣的是,情感节目竟然为收视率雇人演戏骗观众。有媒体披露,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节目中许峰夫妻的不孝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也激怒了观众。但是,节目播出后,在愤怒的人们对“许峰”进行“人肉搜索”的同时,“许峰”主动找到媒体,爆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一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这位苏姓“许峰”扮演者承认,他不是本地人,只是一名来石的务工人员,节目中“妻子”、“父亲”也都是节目制作方花钱请来的临时演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媒体电台做出这样骗局,获取了满意的收视率!

为了提升收视率,电视剧情节“重口味”开始比着升级,台词也编得越来越“以虐雷人”,其激烈程度似乎愈演愈烈。有电视剧采访记者因为看了太多电视剧片花,笑称现在的电视剧,如果把所有的同类题材片花串在一起,看上去肯定是一场群殴戏。现实生活家庭剧剧情中,男女主角似乎不打得鸡飞狗跳,就不算精彩大戏,历数近年走红的家庭剧,从《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到《裸婚时代》、《婚姻保卫战》、《你是我的兄弟》,哪一个情节没有激烈“对打”,哪个角

色没有声嘶力竭的吵架,哪部剧没有扇耳光的情节,好像没有这些剧情,就“没有戏剧冲突”,以致有观众喊“吃不消”、“雷不起”。上个月在浙江卫视开播的《国色天香》,号称爱情剧,男二号凌虐女主角不说,甚至还有将女主角杀害后尸体泡在香水罐里的情节;《新西游记》中化作美女的孙悟空与变身猪头的八戒在床上出现的画面,让观众大呼,“这不是人兽恋么,太重口味了,受不了”;新《还珠》皇宫里吻戏不断不说,还给小燕子整出一个第三者,让“还珠迷”伤心不已;新《水浒传》场景台词都穿越,硬生生把古装剧变成了穿越剧„„中国的电视没有分公共电视台和电视台,以上所有节目的观众都可以是全国人民,然而当这些镜头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出现在少年儿童的眼前,潜移默化中,又会给祖国的接班人们带来怎样的价值观?!

湖南卫视一举拿下全国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冠军。那时,湖南卫视有许多好看的节目,如《晚间》、《谁是英雄》、《真情》等,《谁是英雄》开办之初,各类奇人怪技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勇往直前》这个节目中,刺激的外景挑战让人大呼过瘾,收视率因此一路飙升!可后来,高手献艺的场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星、艺人玩起游戏来了,节目完全变了味,叫人叹息不已!同时,湖南卫视还成为了偶像剧的专用播放平台,多是富家子女的爱情故事,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但对于观看电视剧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唤起了他们想过奢华生活和甜美爱情的欲望!作为湖南最主要的新闻媒体,湖南卫视本应在协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好下一代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它却长期以与教育精神截然相反的电视剧来迎合年轻观众的胃口!长此以往,在年轻一代中形成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消极思想该由谁来买单?

对于各媒体电视争先抢夺战的罪魁祸首——收视率,对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连续四次指责电视媒体,虽然该篇文章并未指出是那些卫视存在“收视率”造假的问题,但收视率造假的现象却浮出水面。近几年来逐渐淡出银屏的崔永元坦言,目前国内的收视率测算并不准确:“在日本,这么小一块土地,人口这么少,电视受众有限的情况下,他的数据样本是12500多才能达到正负5的数据。而我们中国有12亿人在看电视,至少要有12.5万的样本,才可以达到正负5的数值,而我们实际的样本却只有6000多。这虽然得到了大多人的肯定和支持,但这种现象却没有收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而制止。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为了获取利益,各媒体电视做出的行为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对人们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绝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一个严重的思想阻碍!

四、案例总结(同学们根据案例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四至五个问题)

案例总结是对案例的细致分析和对问题的全面解答。在总结中,要使同学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和魅力,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信仰。

1. 为什么各媒体电视要抢夺收视率?

电视媒体抢夺收视率,就如材料中所讲一样,各电视台的收视率越高,那么电视台播放的广告效益就越高,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电视台的收入也就越高。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论述,收视率是作为各媒体电视台获取利益的砝码,只有获取了更多的收视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各媒体电视台想尽花招吸引观众的眼球,抢夺收视率,大打出手。

2. 为什么感人的故事、虚假的演绎和雷人的场面会吸引观众的眼球?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使得大多数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由此迫切的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持。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人间真情的减少,人们意识到枯燥的生活中缺少了温暖和激情,于是人们开始在媒体中开始寻找一些触动人心的故事和场面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各界媒体借此就纷纷上演了各种感人故事和雷人场面,甚至制造虚假演绎来提高收视率,最终满足各媒体负责人对物质的需求。

3. 如今的电视媒体发展到这样的状况,很多人认为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有的人认为是各种媒体现象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且具有辩证关系。

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电视媒体的发展多元化,出现了众多更能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表象,如唤起人们的同情心,重口味和奢侈爱情。同时,由于电视媒体这

个影响重大的传播渠道,向更多的人们传达了这种表象,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因此,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

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现状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两者不能单独出现,人们一旦出现需求,便会有随之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媒体现象出现,而媒体信息的传播则使得人们产生新的需求和思想观念,因此两者具有统一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之所以发生变化则是由于现有的现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新的媒体表象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又发生变化,因此两者又存在相互排斥的对立性。如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现状又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 该案例反映了当前电视媒体怎样的价值观?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如果把收视率看做客体,将电视媒体看做主体,那么当作为客体的收视率能够满足电视媒体的需要时,收视率对于电视媒体就有价值,满足电视媒体需要的收视率越高收视率的价值也就越高。在现行的制度下,收视率决定了一个电视媒体的大部分经济收入,决定着一个电视媒体的发展前景,所以,收视率能够满足电视媒体最迫切的经济需要和发展需要,它对于电视媒体的价值很高,而一个电台应有的责任等并不能给它带来它所需要的效益,不能满足它的需要,所以价值不高。

5. 中国该怎样发展娱乐媒体事业?

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娱乐媒体事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是不会由于人类的意识而改变的。但是并不是说,对于各娱乐媒体单位为了提高收视率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甚至假造收视率这种现象,我们就完全不用理会,相反,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从这些现象中发现娱乐媒体事业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认识,指导我们更好的发展娱乐媒体事业。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发展娱乐媒体事业的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它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失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 转基因植物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学家们相继开始进行地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转基因植物大都具有对害虫、病毒、除草剂、逆境等的抗性,因而人类获益匪浅,特别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更快、更新发展,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除农作物、花卉的品种改良外,还可以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糖类物质、抗体、疫苗、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及工业用酶等。如科学家们认为香蕉最适合生产培植疫苗,将来孩子们可以不必为打预防针而哭泣,吃个香蕉就可以了。这样的事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尚未定论,人们担心转基因植物会不会导致超级毒草和致病力更强的病毒的产生,是否含过敏源等问题,因此不时听到欧洲人拒绝接受转基因产品的消息。

相关知识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案例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案例分析: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讲,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新的抗逆境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这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需求,而且还给人们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难题,更应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开拓好转基因植物的市场,从根本上提高国民在吃穿方面的生活质量,这是主流。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时应充分注意到它的安全性、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兴利除弊,使之很好地为人类造福。

第一章

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案例:发现X1835

案例分析:

人类对宇宙之砖的不断认识过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这一切变化和过程说明了客观实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随着物理学对世界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直接影响到哲学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近代物理学曾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再分割的“宇宙之砖”,这曾有力地支持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念。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对传统的物质、运动、时空等旧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不是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复合而已,曾一度使唯心主义喧嚣一时。为此,列宁曾在20世纪初专门写了一部哲学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并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在物理学上,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 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由此可见,列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既肯宗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人类对宇宙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尤其是对“宇宙之砖”的不断精细化理解。本案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可以看出宇宙的物质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的无限可分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案例:

“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 波动说" 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 叛逆者" 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

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话是正确的。正由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以及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理论,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分析:

自然界是喜欢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就如案例中所述,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联系的又是不联系的,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正是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成就了“最美的结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推动了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 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案例一: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案例2:哭婆与笑婆

有时候,有个才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他哭婆。一天,有个老和尚问他:“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地哭了起来。“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案例分析:

意识不仅的能动性不仅能对人有积极作用,有对人有消极作用,例如上面的例子中,秀才的意识对他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婆婆就产生了消极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

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 动的计划。这就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然受客观物质世界所决定和制约。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决定作用。人的意识只能在物质 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能动作用。

第二章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案例: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故事。明代中期,在我国江南一个大官僚地主的庭院里,有个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一片茂密的竹子。这时,年轻的王阳明伙同一个姓杨的朋友坐在亭前,面对着竹子,全神贯注;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姓杨的朋友累病了,被人抬下去了。王阳明依然面对竹子,静坐体会。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没有体会出关于竹子的道理来;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面对竹子,静坐七天,关于竹子的道理,是一无所获。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客观世界,因此,它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从而这种反映只能停留在低级的水平上。人不仅能适应环境,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的认识不限于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我们说人的认识好像镜子反映外界事物,但与镜子反映事物又有很大不同,

镜子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人的认识则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本质。像王阳明那样,在竹子面前静止地观看,只能看到竹子的青枝绿叶等表面现象,而通过变革竹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就可以逐步了解有关竹子的科学道理。

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二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与此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案例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是说,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样反映才具有选择性、创造 性,即能动性。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不是消极地、自然地实现的,而是一个能动的飞跃过程。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只是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基础和前提,即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即对这些感性材进行改造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因为,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融、表里未辩的,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即舍弃非本质的,不真实的东西,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真实的东西。综合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即从总体上把握对象,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

真理碰到鼻尖上也不能发现它,这成了第谷和法拉第平生的一大憾事。由此可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要勤于思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想上的懒汉永远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都是讲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案例:

“艺术”(ART )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或“人工造作”。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自然也有“人性”的意思,并不全是外在于人的,也包括人自己和他的内心生活。

人对自然为什么要加工改造呢?这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答案也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着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日益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个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这样的例子很多,从古代到现在的画,从中国到外国的画,没有一副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多多少少都有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只不过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抽象话,或者加一点作者的想法进去。其实,都是人(主体)对物(客体)的一种反映。

还有,我们知道的神话,寓言等,虽然都是假的。但是,他们也是人对物的一种反映而已。例如:《西游记》里面说的地狱和天庭都很像人间真实的生活啊,只是变变样子而已,是生活在人脑的反映。还有什么怪物,虽然很奇怪,但是,都是我们见过的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例如,我们喜欢的龙,就是不同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啊。鳄鱼的头,蛇的身,壁虎的爪等组成的。

案例分析:

对于认识的发生,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证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同时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在: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反映客体的现象,而且通过抽象思维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超前性,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案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出自《列宁全集》第55卷)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

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的故事主人公并没有认识到事物是运动的规律,以致他认为剑会像挂在身边一样随着他一起运动。

这段故事是实践,如果他经过认识,第二次过河他就不会让剑掉到河里或剑掉河里立马跳水去捞剑。其中第二次过河就是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这一过程划上句号。

同样守株待兔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只有认识了这一规律才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四、真理的检验标准

案例一:

苏东剧变后,世界上仍在执政的共产党顶住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稳住了阵脚,在执政中既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又吸取苏东教训,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新的成就。在非执政的共产党中,原苏联、东欧的共产党虽然有的改换了门庭,变成了社会民主党,有的停止了活动或者分化、瓦解了,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迅速地开展了恢复和重建共产党组织的斗争,不到几年,各国就建立了几十个共产党性质的政党组织,有的还发展成为在本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政治力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共产党虽然也受到苏东剧变的严重冲击,但经过近年来的反思和调整,也大都稳住了阵脚并且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和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也大多坚持了下来,不仅没有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而且积极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之中。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一些资深的学者认为:“苏东剧变后的十多年,社会主义已从谷底走出来,缓慢有所回升。”

在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苏东剧变后的这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第十五次和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后,把与之一脉相承并对其丰富发展了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后写到了党的旗帜匕,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进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成就,不但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也使世界上心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案例点评:

20世纪,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既是一个凯歌行进的世纪,又是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世纪。尤其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曾几何时,“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共产主义已经夭折”、“人类历史已经终结”这样的口号响彻西方的上空。然而有趣的是,正当它们的语音

还萦绕在人们的耳际的时候,历史的钟摆已经摆向了另一个端点,这就是本案例主要事实。它们的出现表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它仍然生气勃勃地活着、前进着和发展着,它仍然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灯塔和引导人们实现理想社会的指南。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偏离、违背甚至扭曲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今后难免还会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但实践终究会告诉我们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检验标准

当然,列举这些事实并不表明我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状况抱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事实上,这种不严肃的、轻率的态度正是我们首先要加以反对的。我们决不能怀着抽象的热情看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历史命运,而应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把历史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尤其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现出来,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第三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案例一 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 )(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 ,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 )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案例二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支。东方支派以巴格达为中心,于9~12世纪最为活跃,代表人物有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和拉齐;西方支派以科尔多瓦为中心,活跃于11世纪以后,以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路世德和伊本·赫勒敦为代表。该派的哲学家一般都精通各门自然科学,谙熟伊斯兰教义,多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本体论上,一方面承认安拉是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目的因,安拉是无始的、最高的精神存在;世界万物是安拉通过理性、灵魂一系列精神实体而流出的,安拉从总体上主宰世界,但不直接干预具体事物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质量和形式构成了,具体事物,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特性,事物之间有着普通的因果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便是宇宙的规律。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上,推崇理性和知识。他们认为,在“美德城邦”社会里,君主应是贤明、睿智和完美的人,公民应具有文化素质和教养。人们之间平等、公正占有财产,和睦相处,社会(国家) 的职责是为

了满足公民的福利。他们的哲学思想不但恢复了被新柏拉图主义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本来面目,且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尔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2世纪,该派学者的大量论著,通过西班牙等途径传入欧洲,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西欧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以深远影响。伊本·路世德的哲学著作西传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形成了阿威罗伊主义学派,在欧洲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

案例三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这是一项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决策,但在当时,这又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决策。办经济特区在中国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必须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敢于“试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的反应非常强烈。

分析

从案例一可知:虽然这种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反映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它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它对社会存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案例二可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从案例三可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因此. 虽然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的,但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通常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与物质交往当中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社会与人们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是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先进的思想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是预见和推断未来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的就阻碍社会的发展,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案例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

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一、对内改革的开始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 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对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 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 (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

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 .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 立足于本国国情; 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 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案例分析:

从改革开放的案例中,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从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一些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影响群众的意识形态,使其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这样才能控制经济关系在“秩序”范围内,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 第四章

徜徉于城市街头,在某些地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一些人手中提着“木工”、“瓦工”、“厨师”等的木牌或木片、纸片,另外有一些人正在跟他们讨价还价。当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一来,那些人就作鸟兽散;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卷土重来。有关部门伤透了脑筋,想尽了办法,各级劳动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多次的协商、研究和讨论,先后使用过驱赶、清理、劝说等办法对其进行解决,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但均未见效。后来,有关部门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希望通过降低加入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成本,吸引劳动力离开黑市。即使如此,民工们仍然在黑市上寻找活干。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劳动力黑市的存在在产生一些副作用的同时,有什么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其纳入正常的轨道,使劳动力市场健康地、有序地发展,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案例二 成本节约——企业盈利的关键 (成本价格和利润)

由于资本的流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成本价格,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节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性质的企业,当然,国有企业也不例外。邯郸钢铁“细”处多努力,做成“大文章”,就是一个例子。有人说,靠着“节约”,邯郸钢铁(以下简称邯钢) 成功地进入了《上市公司》50强。邯钢的“节约”就是国有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典范。邯钢的“节约” 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是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有一次,邯钢三轧钢厂的职工发现,为了使产品的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了6万元。为了降低成本,职工自发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40%。像这样的例子,在邯钢数不胜数,而正是从这些小处着手,邯钢“节约”下来一笔笔巨款;最终构筑起一个《上市公司》50强公司。邯

钢的“节约”靠的是制度和机制,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水平。“节约”二字,说时容易做时难。近8年来,邯钢坚持不懈地深化、完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机制,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企业效益逐年上升,其成功的成本控制背后,实质上是企业优秀的管理水平。几年来,在邯钢实现的利润中,靠消化减利因素、挖潜增效的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

邯钢的“节约”不是被动的,更不是收缩性的,相反,它已经成为企业不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邯钢将成本控制应用于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使得“节约”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邯钢曾想引进一台高速线材轧机,但后来经过测算,只引进了其关键的精辛L 部分和控冷部分,其余由国内配套制造,这样,仅花了6 000万元,节约了几亿元资金。8年间,邯钢技改投资44亿元,先后进行了20多项大、中型技改,新增钢的综合生产能力190万吨,吨钢投资2 400多元,仅为新建钢厂吨钢投资的40%左右。统计显示,邯钢的技改一般比别的同型设备改造少投入30%一50%的资金,而效益却多出50%。目前,邯钢在冶金行业的44项主要指标中,75%进入全国前三名,其中十余项列第一位,实现净利润已居全国第二位。

靠着“节约”,靠着从细微之处加强管理,靠着练就的一身基本功,邯郸钢铁把握了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法则,从而能够在近几年不甚景气的钢铁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邯钢的成功向我们述说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惟有重其“细”、重其“微”,才能真正得其“强”、得其“大”。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案例一:工人地位的变化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曾伴随共和国的成长,点亮了一个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面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时代挑战,什么样的工人才有力量?如何实现“咱们工人有力量”?

记者:最近有则新闻,称上海入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后来我们的记者发现,调查的取样不甚全面、科学。不过,这个不实数据引发的消息引起关注,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工人”职业存在的窘境。作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家,对此您怎么看?

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兼任多个部委咨询委员、顾问。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假设是在农村做这个调查,我估计5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当工人。

创新型国家是需要由亿万个具备熟练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铸就的。今天,依然要肯定“咱们工人有力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技术工人有力量”、“知识工人有力量”、“创新型工人有力量”。因为,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与先进的生产力。

案例评析:

所谓工人劳动地位的下降, 表面上是下降, 实际上只是回到他们原来的地位而已。指出这一点,虽然显得很残酷,但却是残酷的事实。工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人的地位,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之后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未改变工人的地位,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有充分的阐明,很明显,无论是否赞成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被剥削地位的描述,但是工人的地位从一开始到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判断仍然是可信

的,即工人要通过劳动才能从资本家手中获得收入这一点并未改变。

有些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强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包括强大的工会提升了工人与资本家的谈判地位,包括工人可以持股变成资本的持有者,包括工人中的一些高科技工作人员成为公司高管获得了很高的收入,等等。但是这些改变并不能改变一点,那就是工人在数量上的大多数使工人永远处于过剩状态,这种过剩状态使工人无法与处于稀缺状态的资本家竞争,尤其是在资本家控制生产资源的制度下更是如此。

从大历史的角度和全球的角度去看,我们到目前仍然无法看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多数人统治的实例,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无论在名义上是什么样的状态,在实质上我们仍然看到的是少数人控制资源多数人被少数人所控制的状态。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工人地位的改变绝不是所谓的通过工人变身为掌握高技术的工人来改变的,马克思的观点仍然显示出它的正确性,那就是必须改变对资源的所有权控制,不过这种控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绝不是名义上的,而应该是实质意义上的,也就是多数的工人必须成为对资源的实际控制人才能够彻底改变他们的被剥削地位,否则无论如何都只是改善生活待遇而已,并不能够改变获得这一种生活待遇的性质本身。

一些专家所谓的工人地位的下降,忽略了上述实质问题,而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做文章。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工人的地位在政治上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根本的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客观规律并不因此改变。我国工人在经济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这固然和我国长期以来整体的经济状态有关,也同我国工人长期以来一直以奉献为主的价值观念有关,不过这种状态下的工人与我国社会对工人职业的崇尚以及工人相比于其他职业工作者如农民的优越地位,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都处于优势地位的。

然而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工人的上述政治地位在社会大众价值观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虽然在名义上仍然得以保持但却在实际上不为大众所看重,而上述经济地位因为一些新的阶层如私营业主、高级经理、炒股赢家、房地产大亨及炒房赢家的大量出现,其在整体社会中的优越性也不再被凸显甚至成为社会的底层阶级。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地位如何能不“下降”?

因此,工人技术的改善固然有利于改变工人的经济地位,但是这种改善毕竟是少数人范围的改变,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来收,其地位的真正改善还是需要通过落实工人对生产资料的实际控制才有可能。问题是,这显然是另一个问题。 案例二: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经济学家很少能够“家喻户晓”。但一场股市之争,让董辅礽这位年过七旬的知名经济学家格外引人关注。实际上,在这位一头白发的经济学家身上,凝聚着更为广阔而深远的资本市场历史。

“资本创造价值”,董老大声抛出观点:有人说,资本市场不创造价值。这是不对的。 显然,争论还没有平息。轻声的微笑掠过初春寒冷的空气,这其中既有认同的微笑,也有尊重的微笑。世纪财富论坛之后,董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这是同样的问题,董老一年之后的第二次回答。

与之对应的,是一年来期货市场的超常规发展。

案例评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但是这个理论从它一产生就引起了巨大争议,这一争议持久弥长,在今天的中国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个话题的原生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人在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

这些产品是我们购买的,我们因为这些产品有价值所以必须要购买它们,那么它们的价值从何而来呢?马克思的回答是他们来自于劳动尤其是劳动阶级的劳动。这个理论成为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正当性理由,因为马克思说这些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是资本家占有了这些劳动,攫取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劳动的剩余价值,这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把这些被榨取的价值的所有权夺回来,即实行社会主义。

但是,反对者提出了质疑。质疑有很多,非常强有力的质疑包括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如果是,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在哪里?

第二个质疑是如果没有资本的话,工人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又如何创造所谓的劳动价值?如果没有资本运作,企业甚至运转不起来,产品也无法生产出来,工人又如何去创造价值?因此,结论是资本和劳动一起创造劳动价值。既然如此,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就是片面的,既然工人和资本家都创造劳动价值,而且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此之大,甚至大大超过了工人劳动的重要性,那么,虽然无法抹杀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但是资本家所创造的价值远比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多,进而资本家获得大大超过工人工资的收益就显然是在合理不过的了,既然如此,马克思宣称资本家榨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是有问题的,而工人造反要打倒资本家就丧失了合理性。

其实,对这两种质疑的回答完全可以是简明的而且有力的。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劳动价值,并且除了必须生活所得到的工资之外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他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正如马克思所宣称的那样,社会主义并不试图取消资本,而只是要改变资本的所有权属性,同样,社会主义并不试图改变劳动者去创造劳动价值,而只是改变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的所有权属性。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这一部分价值不再属于某个资本家个人所有,也不是回归到创造某个具体的劳动价值的具体的劳动者手中,而是成为全体社会劳动者所有并为全体劳动者谋福利。

第二,至于资本是否创造价值,显然不是。资本为工人创造价值提供了条件,即如同工人如果没有地下的煤就无法挖出来,就无法创造劳动价值一样。但是正如煤本身不具有价值一样,资本也不具有价值。那么,难道资本是万恶的,资本家就不应当获得合理的收益吗?决不是。资本如果改变了它的所有权属性,改变了它的占有本不应占有的劳动价值的属性,资本就不是万恶的。资本家也应当获得合理的资本收益。但是资本获得收益的合理性在哪里呢?简单的说,决不是它在于“创造价值”,仅在于对它进行风险补偿。而今天的资本家收益远高于工人获得的工资补偿,决不是因为它的贡献远大于工人,而恰恰在于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所造的资本稀缺性和工人劳动的相对剩余。如此而已。

案例三:杰斐逊的政治哲学

托马斯·杰斐逊(1843-1826)是美国著名的启蒙学者、政治家,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作为美国“革命之父”之一,在美国政治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杰斐逊的民主法律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

二、自由思想

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主张以防止美国的这种蜕变。首先主张三权分立,以

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互相制约。他在为弗吉尼亚起草的宪法草案中就明确规定了此原则。其次,为防止权力膨胀,他还提出国家层层分权的组织原则. 一个国家要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必须提高公民的智力意识,而公民智力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国民教育的提高。只有重视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民主意识,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是否重视国民教育是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他把普及教育作为防止民主政府蜕变为独裁政府的有效手段。

案例评析:

在现代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自由、民主、平等都是值得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去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理念。从这一意义上看,杰弗逊作为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信奉者、追求者和实践者,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赞扬。不过更值得我们去赞扬这位伟人的地方在于,他不懈地为我们辨析自由民主的意义、内涵和实践的途径,给予我们理性的分析,让我们不仅从感性上喜欢自由、民主和平等,更从理性上信服自由、民主和平等。

不过,自由、民主和平等毕竟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受到了西方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政治结构、经济模式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具有很大的西方特色,因为它在西方的自生性,使得它在西方的发展更为顺畅,也更能够为西方社会所接受,符合西方社会的发展逻辑和路径。而对于其他社会、民族和国家而言,受到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在西方社会实践成功的影响,也急切地希望这些理念在本国社会变成现实,惠及本民族。但是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就很容易出现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内涵理解的不同,以及应用上的偏差,再加上现代社会国家间利益斗争的巨大外力影响,使得其他国家在实践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时候,就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顺畅,有的甚至因此会危及本国和本民族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追求方面,就出现了西方国家的强力推广和其他国家的慎重以对的矛盾现象。但是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实践中实践不足性和实践虚假性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批评不在于对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反对,而强调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正的自由、平等是每一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以及人格上的充分自由和平等,真正的民主是人民直接的充分的真正的掌握主动权和管理社会的权力,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和平等都不能够满足马克思主义者的上述要求,马克思主义者特别强调西方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建立的基础是资产阶级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自由、民主和平等显出了相当大的虚假性,形式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在实践中无法掩盖其实质上的不自由、不民主和不平等。

作为学习者,我们必须对上述观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引进和吸收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和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在应用这些理念的时候,结合本国实际并且避免西方实践中的缺陷,以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发展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

第五章

案例一: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几年时间里,大豆作为国内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整个大豆市场和大豆产业已面临被外资控制的局面。据悉,全球四大粮商已控制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跨国粮商不仅从加工环节加以控制,而且还深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环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大豆安全任重道远。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市场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全方位调查。

第1步:借“大豆危机”进入第2步:逐步掌控加工企业第3步:控制全球原料市场第4步:抢期货市场定价权

近期食用油价格大跌,王小语表示,“这明显就是我国定价权和话语权旁落,受制于人的结果。现在只要听说中国要采购大豆,价格就会上涨,之后又会回落。”

国内大豆行业的发展历程,为国内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王小语告诉记者,不仅是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目前也面临出现粮食安全危机的风险。 案例评析:

今天我们似乎很惊讶于国际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攻城略地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摧城拔寨式的占领我们的市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所描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章节就决不会再对此表示任何惊讶了,因为在这些教课书里所进行的相关描述与现实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惊人的一致,充分显示出了“教科书”式的准确性。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垄断资本的教科书式的介绍和评价。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如果我们用这些对垄断资本的评价来参照现实,就会看到我们面对现实所遭遇的心灵痛苦是必然的。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寻求利益的欲望同时打开了灾难丛生的盒子一样,在我们当初引进国际垄断资本的时候,我们也只是以单纯的想法希望引进西方的资金为我所用,虽然我们也预先料想并且试图防范这些国际垄断资本所带来的威胁,但是目前看来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以今天的认识水准来看,我们当初甚至现在都远不如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更深刻,或者更准确的说,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而引进国外垄断资本主义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估计,我们更为担心的是,这些代价的付出目前远远没有结束,在未来我们甚至不敢想象会不会出现这些代价超过了我们的所得,即出现我们曾经在教科书里一再批判和警醒的拉美化现象。

因此,当我们在今天提出这样的前瞻性思考的时候,并不是想去否定我们已经作出的决策和取得的成绩,而是想提醒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提防国际垄断资本所给我们带来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危害,这些危害已经被列宁从理论上给予了充分的论证,也已经被拉美国家从现实中给予了充分的例证,在这样的先例警醒下,如果我们还不能够避免这些危害,那简直就是咎由自取。因此,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予以应对,是我们必须要严肃思考认真对待的.

案例二:美国金融危机缘何殃及全球?

这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美国“感冒”缘何能殃及全世界?这是不少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场危机表明,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仍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简而言之,美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在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紧密联系,是造成金融危机不断扩散的根本原因,而世界其他经济体各自存在的缺陷,则为金融危机的扩散提供了条件。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不久刊登了一篇题为《多瑙河畔的阿根廷》的文章指出,乌克兰、匈牙利、波兰、捷克和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由于西欧金融机构大规模抽逃资金,正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甚至有可能像阿根廷在2001年底那样,因无力偿还外债本息而整个国家宣布破产。

案例评析: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以至于形成一种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再一次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全球化早已不是理想,而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了。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再次思考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样的世界性当中,我们所要思考的绝不应当仅仅是繁荣的美好图景,而更应当思考这些所谓的繁荣图景背后的主宰力量,否则我们必将会为此时的热烈欢呼付出彼时的沉重代价。

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这样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动因,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后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这个动因总结中,第二条特别重要,这就是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化的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和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国家政府正是主导国际全球化进程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相比较而言,其他的企业、民众、政府不过是这场全球化运动中的被动参与者而已,即使这种参与由所谓的主动和被动之分,但是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意愿相比,这些所谓的区分都可以加以忽略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因素,所以全球化就不仅仅是好处的产生,而进一步突出的显现出坏处的产生了。我们在总结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时所讲的那些危害,诸如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等等,这些危害的越来越突出表明我们必须对这种不平衡的、不公平的、危险的全球化予以批判,而不是给予赞扬。那些所谓我们从这种不公平的全球化中受益的声音故意忽略了我们因此受到的巨大损失,过分夸大我们因此获得的利益,这种声音的危害性不仅在于丧失了客观性,更在于使我们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此必须告诉我们必要的真相是:我们获得了一些利益,这些利益是用更大的损失获得的,因为我们处于不公平的全球化当中,因为我们目前更弱小。我们不得不融入目前的全球化,但这只是不得已,我们需要在目前的全球化中尽可能地维护和争取我们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地联合其它发展中国家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全球化秩序。我们的大众不应被前一种声音所忽悠,而应该被后一种声音所警醒。

案例三:亮相国际舞台 2010年, 中国文化这样" 走出去"

推品牌、“一盘棋”、“阵地战”、“两条腿”

2010年12月31日 10: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阵地战”——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全面推进

2010年是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取得大丰收的一年。今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或访问和参观驻外中国文化中心,或为新建的中国文化中心奠基、揭牌,充分显示了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已经投入使用的9个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出色地发挥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阵地作用。各中心利用自身的场地和设施优势,开设语言、舞蹈、戏剧、书法、绘画、武术、太极、中医针灸、手工艺、烹饪等常规培训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驻在国群众参与其中。同时,中国文化中心网站和各中心分站相继上线,提升了驻外文化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对外形象,丰富了信息服务的内涵。

同时,中国文化中心的筹建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5个新阵地已经奠基或动工,有的即将交付使用。目前,中国还与11个国家签署了成立文化中心的协定、备忘录或声明,另有20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正式提出考虑在其驻在地建立中心的建议,有30个国家主动表示邀请中国建立文化中心。

一步步踏实建设的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文化在驻在国深入传播的坚实阵地,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扩大人文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两条腿”——政府交流与文化贸易并行

去年这个时候,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一举收购了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白宫剧院。自今年7月至11月30日,作为驻场演出的舞台剧《功夫传奇》在这个“直销平台”上共演出236场,在美国中部演艺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11月底、12月初,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品牌项目“中华风韵”在美国巡演,实行市场化的宣传和营销,改变了过去以赠票为主的做法。2010年,该公司向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座城市派出展览项目66起,演出项目57起,共演出6000余场,其中商业演出项目占58%以上。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杂技舞台剧《如梦》、超级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和现代舞剧《舞动无界》深受外国观众欢迎,成为文化出口项目中的佼佼者。

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交流协定,和近千个文化团体、文化组织有定期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关系,这成为政府间文化交流的有力保证。当然,只有政府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而且更多地利用商业渠道、市场化运作来推行中国文化,往往更能够突出中国文化固有的亲和力,易为外国群众所接受。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知名文化演出公司在海外实施“本土化”战略,抢占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意味着文化贸易这条“腿”已经迈动起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中国驻外使馆文化处、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的协助下,这些文化企业将进一步适应国际规则,获得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机遇。

案例四::经济全球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案例呈现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 正以水银泄地般的速度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扩展,发达国家不仅已成为主导, 而且更以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载体成为标志,然而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促进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是其凸现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富贫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阻碍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壁垒不断减少。近10年来,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企业成本达到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和载体,跨国公司近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 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同时全球化也使金融资本在全球急剧扩张,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相比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步伐迈得更快,覆盖面更广,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20世纪的最后一年, 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是全球每天新增产出的700倍。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如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一台美国IBM 电脑、一架日本佳能相机,一辆德国大众汽车,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因为它们当中可能包含着全球各地生产的零件。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发达国家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重新调整生产分工,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一国,可以不通过扩大与海外的贸易、投资联系,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出现持续显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有专家论证说上个世纪,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追赶模式,但现在许多国家发现,这样做只能拾人牙慧,步入后尘。尤其在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简单的模仿式追赶,已经不太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迅速摆

脱落后局面。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会,使之有可能利用资本、技术、贸易等多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为自己找到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产生一种“后发效应”,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就在前不久举行世界企业高峰会议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新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用了100年,才分出工业国和欠发达国家,而全球化完成这一进程,只需要20年就够了。”

全球化的“阴暗面”

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平衡发展的,比如,尽管全球对外投资20年来增长了6倍,但70%都是在富裕国家之间,8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20%,而其他100多个穷国却只得到10%。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技术拥有者与技术文盲,有的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的则成为受害者。其实贫富悬殊扩大的过程早已开始,而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则是从90年代初才开始的。之所以那么多人把贫富悬殊扩大归咎于全球化,专家认为至少有两个依据:其一, 贫富差距加速扩大是在全球化开始之后;其二, 信息、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优势。

但不管怎样,近些年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是事实。今年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全球化作了第一次全面的反省。据联合国的数字,过去30年中,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全球化还增加了经济风险的传播。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自不必说,现在美国经济面临衰退,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种衰退是否也将“全球化”?去年,新经济发源地美国出现股市走低,引起了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暴跌,一年内全球股票市值下跌了近1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总产值。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现行国际机构和国际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而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的声音也在提高,其中贫富差距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些与会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已产生了“一个结构化的断层。在断层的一边是有权势者和富有者,另一边是弱势者和穷人”。会议期间人们反复提及的例子是,如今一个瑞士人一天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埃塞俄比亚人全年的收入。

国际论坛上现在对全球化问题大致有三种立场。保守的看法认为,全球化为各国创造了新机遇和挑战,目前全球化运行很好,只是缺乏完善。改革派认为,贫富扩大和金融动荡表明,全球经济应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但对全球化的最初原则不应产生疑问。而反对派则拒绝接受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会造成危害。在发达国家内部,也有人反对全球化,但其中有人是出于公平和环境意识,有人则是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竞争,认为全球化对他们个人没有好处。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认为,全球化过程当然有赢家也有输家,但是赢家一定比输家多。为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撑全球化,应当尽最大努力来提高全球化进程的平常性和有效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表示:“整个世界带

着有史以来最悬殊的贫富差距进入了新世纪。”从这个角度上看,要让经济全球化造福整个人类,就要使之更具人性,给穷国以希望。

案例讨论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案例点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安全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决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尽可能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争取做经济全球化的“赢家”。

二、案例用途: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论、价值观

三、案例内容:

在展开案例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一下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包括赢利方面) :

1) 商业广播电视:私人所有,本身是一种企业实体,以盈利为目标,受政府控制相对较松,由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主要功能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的商品;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收入、节目出售收入、客户挂牌节目、有线广播的收视费等;美国ABC ,NBC ,CBS ,FOX ,日本NTV ,TBS ,香港TVB ,ATV 。

2) 公营广播电视:国家所有,但对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由独立机构代管,为文化公共事业,以服务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体现公众言论自由的民主权利;收入来源主要有执照费、国家财政拨款、少量广告收入;英国BBC ,日本NHK 。

3) 国营广播电视:国家垄断经营,代表官方立场,作为执政党的宣传工具,负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等责任,接受政府相关机构管理;经费主要有财政拨款和广告收益;我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依照这一模式。 中国的电视台还没有分具体的商业和公营电视台类型,所以所有的电视台都想通过提高收视率来增加收入。收视率高说明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很多的人

在收看,就好像网站一样,点击率高就说明他的来访量或会员量大,那样播放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广告单位愿意在电视台多作广告,电视台的收入也就会高了。

收视率是各媒体电视台吃饭的保障,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各媒体电视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在节目中希求获取观众即时而廉价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认同,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迎合和制造某些低级趣味,甚至假造收视率,各种状况不断发生。

为了提高收视率,各种选秀节目更是本着人们对情感世界的主观意识出发,制造了很多吸引眼球的看点。如《中国达人秀》出位的选手,不是断臂钢琴王子、先天断指钢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综合症武术高手;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冠军由双腿残疾乐观生活的选手获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一位小儿麻痹症选手因讲述收养孤儿的身世获得晋级;深圳卫视“金钟奖”一位白化病选手靠说出自己的故事赢得评委鼓掌„„如此煽情,作为电视台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审美?什么样的价值观?歌唱选秀卫冕的选手唱歌并不动听,舞蹈选秀出位的选手动作也并不标准,不知道这是不是脱离了选秀的初衷?

比选秀节目更恶劣的是,情感节目竟然为收视率雇人演戏骗观众。有媒体披露,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节目中许峰夫妻的不孝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也激怒了观众。但是,节目播出后,在愤怒的人们对“许峰”进行“人肉搜索”的同时,“许峰”主动找到媒体,爆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一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这位苏姓“许峰”扮演者承认,他不是本地人,只是一名来石的务工人员,节目中“妻子”、“父亲”也都是节目制作方花钱请来的临时演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媒体电台做出这样骗局,获取了满意的收视率!

为了提升收视率,电视剧情节“重口味”开始比着升级,台词也编得越来越“以虐雷人”,其激烈程度似乎愈演愈烈。有电视剧采访记者因为看了太多电视剧片花,笑称现在的电视剧,如果把所有的同类题材片花串在一起,看上去肯定是一场群殴戏。现实生活家庭剧剧情中,男女主角似乎不打得鸡飞狗跳,就不算精彩大戏,历数近年走红的家庭剧,从《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到《裸婚时代》、《婚姻保卫战》、《你是我的兄弟》,哪一个情节没有激烈“对打”,哪个角

色没有声嘶力竭的吵架,哪部剧没有扇耳光的情节,好像没有这些剧情,就“没有戏剧冲突”,以致有观众喊“吃不消”、“雷不起”。上个月在浙江卫视开播的《国色天香》,号称爱情剧,男二号凌虐女主角不说,甚至还有将女主角杀害后尸体泡在香水罐里的情节;《新西游记》中化作美女的孙悟空与变身猪头的八戒在床上出现的画面,让观众大呼,“这不是人兽恋么,太重口味了,受不了”;新《还珠》皇宫里吻戏不断不说,还给小燕子整出一个第三者,让“还珠迷”伤心不已;新《水浒传》场景台词都穿越,硬生生把古装剧变成了穿越剧„„中国的电视没有分公共电视台和电视台,以上所有节目的观众都可以是全国人民,然而当这些镜头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出现在少年儿童的眼前,潜移默化中,又会给祖国的接班人们带来怎样的价值观?!

湖南卫视一举拿下全国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冠军。那时,湖南卫视有许多好看的节目,如《晚间》、《谁是英雄》、《真情》等,《谁是英雄》开办之初,各类奇人怪技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勇往直前》这个节目中,刺激的外景挑战让人大呼过瘾,收视率因此一路飙升!可后来,高手献艺的场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星、艺人玩起游戏来了,节目完全变了味,叫人叹息不已!同时,湖南卫视还成为了偶像剧的专用播放平台,多是富家子女的爱情故事,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但对于观看电视剧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唤起了他们想过奢华生活和甜美爱情的欲望!作为湖南最主要的新闻媒体,湖南卫视本应在协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好下一代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它却长期以与教育精神截然相反的电视剧来迎合年轻观众的胃口!长此以往,在年轻一代中形成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消极思想该由谁来买单?

对于各媒体电视争先抢夺战的罪魁祸首——收视率,对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连续四次指责电视媒体,虽然该篇文章并未指出是那些卫视存在“收视率”造假的问题,但收视率造假的现象却浮出水面。近几年来逐渐淡出银屏的崔永元坦言,目前国内的收视率测算并不准确:“在日本,这么小一块土地,人口这么少,电视受众有限的情况下,他的数据样本是12500多才能达到正负5的数据。而我们中国有12亿人在看电视,至少要有12.5万的样本,才可以达到正负5的数值,而我们实际的样本却只有6000多。这虽然得到了大多人的肯定和支持,但这种现象却没有收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而制止。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为了获取利益,各媒体电视做出的行为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对人们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绝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一个严重的思想阻碍!

四、案例总结(同学们根据案例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四至五个问题)

案例总结是对案例的细致分析和对问题的全面解答。在总结中,要使同学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和魅力,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信仰。

1. 为什么各媒体电视要抢夺收视率?

电视媒体抢夺收视率,就如材料中所讲一样,各电视台的收视率越高,那么电视台播放的广告效益就越高,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电视台的收入也就越高。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论述,收视率是作为各媒体电视台获取利益的砝码,只有获取了更多的收视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各媒体电视台想尽花招吸引观众的眼球,抢夺收视率,大打出手。

2. 为什么感人的故事、虚假的演绎和雷人的场面会吸引观众的眼球?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使得大多数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由此迫切的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持。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人间真情的减少,人们意识到枯燥的生活中缺少了温暖和激情,于是人们开始在媒体中开始寻找一些触动人心的故事和场面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各界媒体借此就纷纷上演了各种感人故事和雷人场面,甚至制造虚假演绎来提高收视率,最终满足各媒体负责人对物质的需求。

3. 如今的电视媒体发展到这样的状况,很多人认为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有的人认为是各种媒体现象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且具有辩证关系。

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电视媒体的发展多元化,出现了众多更能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表象,如唤起人们的同情心,重口味和奢侈爱情。同时,由于电视媒体这

个影响重大的传播渠道,向更多的人们传达了这种表象,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因此,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

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现状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两者不能单独出现,人们一旦出现需求,便会有随之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媒体现象出现,而媒体信息的传播则使得人们产生新的需求和思想观念,因此两者具有统一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之所以发生变化则是由于现有的现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新的媒体表象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又发生变化,因此两者又存在相互排斥的对立性。如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电视媒体的现状又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 该案例反映了当前电视媒体怎样的价值观?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如果把收视率看做客体,将电视媒体看做主体,那么当作为客体的收视率能够满足电视媒体的需要时,收视率对于电视媒体就有价值,满足电视媒体需要的收视率越高收视率的价值也就越高。在现行的制度下,收视率决定了一个电视媒体的大部分经济收入,决定着一个电视媒体的发展前景,所以,收视率能够满足电视媒体最迫切的经济需要和发展需要,它对于电视媒体的价值很高,而一个电台应有的责任等并不能给它带来它所需要的效益,不能满足它的需要,所以价值不高。

5. 中国该怎样发展娱乐媒体事业?

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娱乐媒体事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是不会由于人类的意识而改变的。但是并不是说,对于各娱乐媒体单位为了提高收视率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甚至假造收视率这种现象,我们就完全不用理会,相反,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从这些现象中发现娱乐媒体事业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认识,指导我们更好的发展娱乐媒体事业。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发展娱乐媒体事业的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它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失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 转基因植物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学家们相继开始进行地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转基因植物大都具有对害虫、病毒、除草剂、逆境等的抗性,因而人类获益匪浅,特别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更快、更新发展,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除农作物、花卉的品种改良外,还可以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糖类物质、抗体、疫苗、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及工业用酶等。如科学家们认为香蕉最适合生产培植疫苗,将来孩子们可以不必为打预防针而哭泣,吃个香蕉就可以了。这样的事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尚未定论,人们担心转基因植物会不会导致超级毒草和致病力更强的病毒的产生,是否含过敏源等问题,因此不时听到欧洲人拒绝接受转基因产品的消息。

相关知识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案例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案例分析: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讲,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新的抗逆境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这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需求,而且还给人们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难题,更应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开拓好转基因植物的市场,从根本上提高国民在吃穿方面的生活质量,这是主流。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时应充分注意到它的安全性、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兴利除弊,使之很好地为人类造福。


相关文章

  • 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重点
  • 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各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基本知识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货币的出现与商品交换紧密相连,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2.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们的劳 ...查看


  • 2012-2013思修说课稿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老师,我叫 .我今天所说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 ...查看


  • 2012年财务管理各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公式汇总表
  • 2012年中级职称<财务管理>各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公式归纳 1/50 第一部分 各章节知识点思维图 前 言 教材结构: 八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个基础:两大环节:五大主题 . [思维导图]--重点推 荐的学习工具 2 / 5 ...查看


  • 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结构的几个问题
  • [内容提要]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与结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创新的话题.历代法律史学家建构的 法律史学科体系,向我们展示了法律史学研究的真谛.法律具有调整社会.控制社会的 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社会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内容.法律史学以法律制度史和 ...查看


  • 美学原理大纲
  •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 学 大 纲 (第x 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 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 ...查看


  •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各章分值分布
  •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各章分值分布,近几年基本一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改投资[2012]24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各部 ...查看


  • 软件工程论文各章节中常见的模型图表
  • 论文各章节中常见的模型图表 1. 需求分析相关章节: ● 公司组织结构图 ● 用例图(业务用例图.系统用例图) ● 活动图.业务流程图 ● 状态图 ● 分析类图 ● DFD 图 ● ERD 图(只表明实体关系,不关注细节) ● 网络拓扑图. ...查看


  • [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
  • <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 一.课程地位与性质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设置,旨在追溯中国法律制度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进化历程,描述中国传统法制和近现代法制变 ...查看


  • 市场营销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 市场营销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注意课件上补充的但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注意没有专题讲解的需要大家自学的内容! 一. 理解市场及其相关概念(见课件) 市场营销学产生的时间.国家,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简称AMA. p2 1912年,赫杰特齐撰写了世界上 ...查看


  • 工程项目投资各章案例分析题
  • 工程项目投资各章案例分析题 一.第二章 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 案例1 拟由某日本公司引进全套工艺设备和技术,在我国某港口城市内建的项目,建设期2年,总投资11800万元.总投资中引进部分的合同总价682万美元.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等均由国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