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渊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科 学研 究 2 2 第2     0年 期 0

[ 摘要] 宪法渊 源并 不单 纯是 以各 种规 范性 的制 定法表 现 出来 。 由于我 们认 为 法的 渊     源就 是制 定 法 ,长期 以来 ,我 国宪法 学界 畸 宪法 的研 究徘 徊 于制度 阐释 ,很 难 有所 突破 。  

要 从 历 史 、思 想和形 式三 方 面时宪 法渊源进 行探 讨 。  

[ 关键词] 宪法 ;渊 源 ;最高 法律 效 力    

[ 中图分类 号]1 2 [ 3 1 文献 标识码 ]A [ 9    文章编号]10 — 79 (02 2 08 0  00 46 20 )0 —07 — 5

对 宪法 渊源 的认 识 , 影 响宪法 学研究 对象 的重要 因素 之一  由于我们 认 为法 的 渊源 就 是 制定  是

法, 长期 以来 , 国宪法学 界对 宪法 的研究 徘徊 于制 度 的 阐释 , 难 有 所 突破 。本 文 结合 当代 对 法 的  我 很 渊源 的理解 和宪 法 产生发 展 的特 点 来探讨 宪法 渊源 , 以达到 扩展 视野 的 目的 。  

宪 法 的历 史渊源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作为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权限的法律 , 早在古希腊就 已产 

生, 由公众 选举 产 生的并 向“ 民大会” 责 的“ 事 会” 公 负 议 以及 由公 众选举 产 生 的、 独立 的 陪审 团是雅典 

民主政治特有的制度_ 。古希腊奉行直接 民主制, 1 j 以公 民大会 为最高机关 , 选任执政官负责执行行  政职务。对这样的体制 , 亚里士多德称其为雅典的“ 宪法” 即规定城邦 的组织特别是政治所决定 的 ,   “ 最高治权 ” 组织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律应以宪法为依据 ,法律实际是 , “ 也应该是根据政体( 宪  法) 来制定 的, 当然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古代罗马 , ”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且得益于古希腊法律思  想和制度 的影响,宪法观念” “ 较希腊更为详密。罗马人对关系国家根本组织的法律尤为重视。普通  的法律 , 行政 长官 即可 变更 , 涉及 国家根本 组织 的法 律 , 但 则需 要 护 民长官 参 加 , 可变 更 。显然 , 才 涉  及城邦或共和国根本制度 的法律较一般法律更重要。但是 , 近代意义的国家在中世纪 以前 , 还没有产  生。同样 , 法律也不是作为一种独特的调整体系或独特 的思想体系而存在 , 往往与社会控制的其他手  段相结合。我们不应夸大古希腊 、 古罗马对近代宪法的贡献。   1 世纪的欧洲 , 1 发生于世俗王权 与教会皇权的权力之争 , 一方面引发了教会内部 的教皇革命 , 近  代意 义 的 国家和法 律才 得 以产生 。在教会 , 与教 皇革命 相 伴生 , 出所

谓 “ 提 圣职 权 ”与 “ 管辖 权 ”的  区分 , 从而厘清了教皇权力的性质和来源 ,明确了其行使权力的前提和限制 ,确立了整个教会作为  共 同体 组 合 以及 僧 侣代 议 的 体 制 。 会 内部 的这 一 系列 制 度 直 接 影 响 了后来 的世 俗 国家 。 一 方  教 另

[ 作者简介] 陶涛 ,四川 大学 法学院讲 师 ,四川 成都

60 6 。 10 4 

7 ・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面 , 权与 皇权 斗 争 的结 果 , 王 导致 了对绝 对权 力 的否定 和权 力限制 思 想 的产生 。王权 与 皇权不 仅 相互 

共存 , 而且 , 其权力的行使 只能在各 自的管辖范围内。“ 任何一种权威都无法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 达  到足以压倒其他权力从而绝对垄断一切 的程度”  这种奇特的现象诱发 了中世纪一系列 区别于普  。

通 法 律 的特别 法 的产虫 , 特别 法 主要调 整世俗 政 权 与教 会 教权 的相 互关 系 。并被 视 为 优 于一 般  这些 法律 和 哪一 方都 不得 随意更 改 的“ 根本法 ” 。世 俗权 力 与宗 教权 力 、 俗权 威 与宗 教 权威 的二 元对 立  世 以及 相互 抗 拒对 方滥 用权 力 和越权 的实践 增进 了后来 权 力分 立 与 限制 理论 的产 生 。另 外 , 中世 纪 的  欧洲 非 常普 遍地 存 在着 限制 国王权 力 的 自治 的城 市法 。这些 城市 法根据 成 文的 “ 许 状” 特 建立  而特  许状 的基本 特征 就 在于在 皇权 与 王权 中确立 了几 乎不可 改变 的市 民 自治 的各项实 体权 利 。伯尔 曼 在  分 析这 些 特许状 时 指出 , 它们 “ 是政府 组织 的特 许状 , 是市 民权 利和 特 权 的特 许 状 , 实 效 上 , 既 又 在 它 

们是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 。_ ”  英 国是近代宪法的发 源地 , 被誉为“ 各国宪法之母” 。近代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法治、 议会主权  等都源 自中世纪的英国。历史上表述英国宪法思想的文件较多, 始于 11 25年的《 大宪章》 即是一例 。  

该宪 章确 立 了 : 1未经 同意 , 国王不得 擅 自征 税 ; 2未经 合法 程序 , 自由 民不 受逮 捕 和监禁 。宪 章反 映 

了君权不是无限的, 国王也要服从法律的思想和原则。随后的不 同时期 , 由等级会议逐渐演变成国会  体制并最终确立了议会 主权 , 国先后颁 布了《 利请愿书》 10 )《 英 权 (68 、权利 法案》 14 ) 2 (6 9 等宪法性文  件, 并于 18 发生 资 产阶级 “ 69年 光荣 革命 ”君 主立 宪制从 此产生 。 ,   12 6 0年 , 百余 名 清教徒 因不 堪 国王詹 姆 士 一世 的虐待 与仇 视 , 相约 乘 “ 五月 花 号”

赴 美洲 创 立  船

殖 民地 。途 中 , 他们仿 照基督 教教会 的“ 教约 ”草拟 了一个 简单 的公 约 , 五 月花 号》 , 即《 公约 , 为 赴 美  作 建 国 的约法 。该公 约经 全体 签字生 效 , 它不 仅是清 教徒 的 自治公 约 , 还是 殖 民地 的基本 法规 。公 约 奠 

定 了人 民主权思想和契约学说理论 , 了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 , 开创 被视为现代成文宪法的渊源 。受  其影响,6 6 13 年在美康涅狄克制定 了《 根本法规》 法规 以权力系建立于人民同意之上为理论基础 , , 规  定成立一个代议政体 , 并强调“ 天赋人权” 等思想 。该法规实际上就是一部现代成文宪法的先例 。随  后, 各殖 民地 提 出并实 践 了一 系列宪法 理论 和 宪政思想 。诞 生 于 18 7 7年 的《 国 宪法 》 是对 上述 各  美 就 殖民地约法和《 独立宣言》 的总结 。它 的问世, 开创了人类宪法史的纪元 , 不仅因为其到现在已有两个  世纪 的历程且继续有效 , 它所确立的成文宪法体制、 宪政思想和宪政文化从其产生之 E l 起就几乎影响  了后 来 所有 的 国家 。  

二 、 法的 思想渊 源  宪

思想之于宪法 , 是一种根基和依据 , 思想要成为宪法 的渊源必须要有制度上 的坚强表现 和支  但 撑 。宪 法 的思想 渊 源 , 也是宪 法科 学化 、 制度化 和成 文化 的前 提 。学界 之所 以否认 古 希 腊 、 罗 马学  古 者政治法律观念和思想是近代宪法l 源, 渊 就在于他们的思想不仅缺乏民主宪政观念, 更缺乏将其思想 

转演为国家的制度或影响国家的制度 , 所指的“ 宪法” 仅等 同于政治秩序或政治结构 , 宪法与普通法律 

不 仅 没有 进行 实质 的区分 , 与社会 调控 的其 他手 段也没 有 系统地 区别 开来 。晚近 , 学者 在 重新考  法 有 察 中世纪 发生 的教 皇 革命 和其后 建立 起来 的发达 的教会法 之 后 , 提出或许 1 世 纪 以降西方 教会 的内  1

部经验才是了解近代宪政思潮的关键所在。教会 的思想家和学者在研究教会 内部制度和法律时 , 为  了阐释并 证 明教 皇 的至上 权力与 教会 作为 共 同体 的绝 对权 力 间相 互 的协 调关 系 , 发展 并 提 出 了类 似  于近代宪政原则的一些学说并影响 了后来的世俗国家政治制度 。近代以来 的法律观念特别是宪法观  念 , 当一部 分是 从 宗教 中发展甚 至借 用 而来 。在 宪法 观念 中 , 现 为对 自主领 域 的确 认 和保 护 , 相 表 得 

到 了公 开 的认可 : 自由不 在于仅 仅是 参 与的 自由 , 而且 还是 自主 的 自由。生 命 、 等 以及 对 幸 福 的追  平

求、 财产

的保护等就成了理性的人的基本要求。同时, 新教的伦理不仅产生 出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 ,   也奠 定 了其 政 治法 律制 度基础 。特 别是 英 国宪章 、 国宪法 和法 国宪法 中的一些 著 名的权 利条 款 , 美 直  接就出 自 新教 的杰 出人物之手。源 自 宗教传统的平等 、 博爱等观念不仅为近代思想家们所接受且成  为构 筑他们 思 想理 论 的基 石 , 同时 , 与思 想 家们所 提 出的 自由 、 人权 、 会 契约等 观念 一起 形成 了近代  社

7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宪法 的思想 体系 。英 国洛克 的社会 契 约说和 自然法 理 论认 为 , 自然状 态 下 , 类 自由且 平 等 , 又  在 人 但 不 能放 任无 度 , 而是 遵循 着一 种 自然 法 即人类 的理 性 , 自然 法 保护 每 个 人 的天 赋 的平 等权 利 和 自由 。   但 自然 状态 中缺 乏 明文 规定 的法律 , 少执法 的机 构 和保证判 决执 行 的权 力 。于是 , 缺 人们互 相 订立协  议, 联合 起 来进 入社 会并 建立政 府 , 将一 部分 天赋权 力 交 给社 会 , 由社会 委 托 给 立 法机 关或 政 府 。 因 

此, 法律 和政府都来源于“ 社会契约” 而统治者只能按照法律进行统治 , , 否则 , 就违背了人们最初订立 

社 会契 约 的 目的 。洛克 还认 为 , 政 府执法 还不 行 , 须每个 人都 遵守法 律 , 光有 必 在法 律 面前 , 须人人  必

平等。洛克的分权说也对后世资产 阶级的政治和法律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洛克学说 的影响一 

样 , 英 国 , 近 代宪 法学说 构成 重大 影 响的还有 科 克 和戴雪 等 人 的议 会 主权 、 的统 治 理 论 等 。他  在 对 法 们 为英 国最终 确 立君 主立 宪制这 种 宪法体 制奠定 了理 论基 础 。  

在同封建专制主义斗争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自 然法思想 、 人道主义 和改 良主义等形成的 自由主  义思想体系 , 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自由主义在政治上要求维护私有制 , 主张个人的 自   由发展 , 在法律上要求人人平等 , 人人都有参与社会 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权利 ; 并提出实行法治 , 防止国  家的专制。宪法必须包括一整套保障个人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 这些基本权 利保障公 民不受 国家  的干预 , 国家 应 当保 证公 民有 自由发展 的空 间 。在 18 年 的英 国革命 、75年 至 18 而 68 17 7 3年 的美 国  独 立战争 和 18 的法 国大革命 中 , 79年 自由主 义思想 获得 了广泛 的传 播 。18 69年 英 国 的《 利法 案 》  权 、

17 76年美 国 的《 独立宣 言 》 18 、7 9年法 国的

《 权和 公 民权 利宣 言》 人 中均包 含 了 自由主义 的主张 。  

三、 宪法 的形 式渊 源 

宪法 的形 式 渊源是 指宪法 内容借 以存在 的表 现方 式 。从规 范 性 角度 讲 , 宪法 的形 式 渊 源 包括 宪  法典 、 宪法 修 正案 、 法性 法 律 、 宪 宪法判 例 、 宪法惯 例等 。在 中国 , 还包 括普 通 法律 、 政 法 规和地 方性  行

法规 等 。   1 宪 法典  .

宪法典是指由制宪机关制定 并公布实施的法典 , 它是所有成文宪法 国家最重要 、 最基本的宪法渊  源, 是该 国宪法 的核 心 。它 包括 了宪法 的 主要的 基本 的 内容 , 有关 国 家的根 率问 题都 集 中规定 在宪 法  典之中。它既可以一个统一的法律文件的形式来表现 , 也可 由数个法律文件形成结台体形式来表现 。   由两个以上的法律文件组成 的宪法典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屈指可数 。当然 , 宪珐有无一部统一  的成文的法律文件仅仅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别。在不同宪政文化传统的国家 , 事实上都是依照一定 的   原则和制度 , 规范和调整着 国家的根本问题 。无论是单一文件的宪法典还是多个文件 的宪法典 , 都是  宪法最主要的形式渊源。根据各国立宪的实践 , 宪法典都具有两个特性 : 一个是宪法典往往有特定 的   名称 , 以体现其与普通法律 的区别 ; 一个是宪法典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典相抵触。  

2 宪 法修 正案  . 宪法 修 正案是 指 由修 宪机关 , 而不 是制宪 机关 依 照宪法 典 修 改程 序 制定 和通 过 的 与 宪法 典 具有  同等 法律 效 力 的法 律 文件 。一般 说 , 各成 文宪法 国家 , 在 宪法 都具 有 “ 刚性 ” 的特 点 。为 了避免 重新 制 

定宪法带来的弊端和保证宪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的需要 , 各国都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进行了或多或 

少 的修 改 。  

宪法的修改有通过修正案进行修改与个别条文修改之分 。前者是指对宪法典中的条文进行修改  时, 被修改的条文公布于宪法典之后 , 但不包括在宪法典之中, 即宪法典 的条文在公布宪法时不作相  应的修订, 以保持其历史的状况 , 修改的宪法条文公布在宪法典之后 , 具有与宪法典相同的法律效力 ;   后 者指 在修 改宪法 时 , 接对 宪法典 中的条 文进 行修 改 , 直 以新 的条文 代替原 有 的条 文 。   宪法修正案是一个 国家的修宪机关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进行 的修改, 采用此种方法修改宪法的   国家大都明确规定或视宪法修正案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 , 是宪法的当然渊源 。例如 , 美国宪法第 5 条  规定 : 不论 哪 种方式 提 出

的修 正案 , 经各 州 四分之 三州 议会 或 四分之 -  ̄ 制 宪会 议 的批 准 , k H 即实 际成  为本宪法的一部分而发生效力。当修正案补充宪法典中所没有规定 的内容时, 修正案作为宪法典新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增 加 的一部 分 而生效 ; 当修正 案修 订宪 法典 中的某 些 条文 , 修 改 的条 文其 原 型 虽 然仍 在宪 法 典 中 , 被   但 因其 已被 修正 案修 改且 依 特别规定 优 于一般 规 定 的原则 , 正 案 的效 力优 于 宪法 典 中被修 改条 文  修 的效力 0 。    J 在 我 国 ,9 5年 、98年 、9 2年宪 法修改 , 17 17 18 采用 全 面修改 的方 式 。 自 18 98年宪法 第 1条 ~2条  修 正案公 布 以后 ,9 3年 、9 9年 先后 公 布 了第 3条 ~l 条 、2条 ~1 宪法 修正 案 , 19 19 1 1 7条 形成 了通 过  修 正 案 的方式 修 改宪法 的惯 例 。但是 , 在公 布 宪法修 正案 文本时 , 国 尚无统一 的作法 与制 度 。将 宪  我

法修正案公布于宪法典正文之后 , 但对被修改的条文, 一些文本作相应的修订 , 一些则不作修订 。这  种情 况 , 待统 一 和规 范 。 有  

3宪 法性 法 律 

所谓 宪法 性 法律 , 不论 是 在成文 宪法 国家还是在 不 成文 宪法 国家 , 首 先 就 是一 种 普 通法 律 , 它 其  效力 与普 通法 律 完全相 同 , 定修改 程序 也 一样 , 制 只是其 内容是 有 关宪法 规范 的规 定 。宪法 性法 律 是  宪法 的重 要形 式 渊源 , 国立 宪的实 践大 多 已采纳 。虽然 宪法性 法 律与 普通法 律 效力 相 同 , 各 制定 修 改 

程序也一样 , 似乎没有必要作 出这样一种 区分, 但这对于宪法所涉范围的完整归纳 、 法典的汇编 与整  理, 以及认识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渊源与宪法性法律都不无意义。如《 国法典 ・ 美 宪法与行政法卷》 ,   不仅列入宪法典 . 而且也包括宪法性法律和关于国会 、 总统 、 政府组织方面的法律 , 这些法律与宪法典  共 同构成美国宪法的渊源。在我国 , 立法实践特别是法律汇编中, 也是把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 的组成  部 分予 以汇集 。我 国的 宪法性 法 律可 以分 为 以下几类 : 一 , 于 公 民基 本 权 利方 面 的法 律 。如 , 第 关 选  举法 、 游行 、 集会 、 社 、 结 示威 法 、 严法 、 戒 工会 法 、 女权 益保 障法 、 妇 未成 年人 保 障法 、 残疾 人保 障 法 、 国  家赔偿 法 等 。第二 , 于 国家及其 权 力方 面的法 律 。如 , 法 、 关 立法 国旗法 、 国徽 法 、 国籍 法 、 领海 及 毗连  区法等。第三 , 关于

国家机构方面的法律。如 , 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国务院组织法 、 民法院组  人 织法 、 法官法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 检察官法 、 代表法 、 全国人大议 事规则 、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事规则  等。第四, 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的法律。如 , 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 、 民族 区域 自治法 、 地方各级人 民   代表 大会 和 地方各 级 人 民政府组 织法 等 。  

4 宪法 眭文件  宪法 性 文件 是近代 立 宪运 动 中产 生 的最早 的 宪法 渊源 , 是 近代 宪法 最 初 的法 律 表 现 形 式 。宪  也

法性文件作为宪法的渊源, 通常是在 国家设有制定成文宪法 的情况下形成的。其制定程序并 不根据  或不完全根据制宪程序制定而来 , 单独从效力角度讲 , 也不如宪法。从某种角度讲 , 其政治属性远远  多于法律属性 , 暂时性 多于稳定性。 由于历史的原 因, 此后制定的成文宪法又直接地确认或者吸收宪  法性 文件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等原则。因此, 宪法性文件成为解释宪法 的历史性文献 例如 ,   美国 《 独立 宣言 》 出的平 等 、 提 自由和天 赋人 权 等原则直 接成 为 后来 的美 国宪法 的指 导 思想 和基本 原 则 ; 法  国的《 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 所确立的原则更是被 以后 的法国宪法特别是第五共和国宪法接受。在我  国 , 4 年通过的《 1 9 9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其性质也是宪法性文件 。《 同纲领》 共 在新 中国  没有制定宪法时不仅起到 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关于国家、 民的基本制度均被  公 后 来 的历 次 宪法所 吸收 。  

5 宪法惯 例 

所 谓宪 法惯 例 , 是指 并无 宪法 的 明文 规定 , 而是 在 长期 的政 治实 践 中逐步 形 成 的 , 以弥 补 或 变更  宪法 内容 的 、 被普 遍 承认 和接 受 的政 治 习惯 和传统 。成 为宪 法惯例 的政 治习惯 和传统 , 不成 文 宪法  在 国家 , 是宪法 的重要 渊源 , 起着 创设 宪 法制度 、 弥补 宪法 立法 空 白的作用 , 是宪法 规 范的 主要 体现 手段  之一并 承载 着许 多 应 由文本 宪法或 宪法 性法 律调 整 的重要 事项 ; 在成 文 宪法 国家 , 的 根本 问题 一  国家 般都 由宪 法典 明文 规 定 , 宪法 喷例存 在和 活动 的范 围大 受 限制 , 由于对 宪 法 典 进 行 了补 充 、 改 和  但 修

发展 , 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 仍然是重要的宪法渊源 , 是宪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惯例不是  法律 , 不会像法律那样在法院得到适用 , 也不具有国家强制保障实施的法律 效力 , 更不具 有宪法典那 

8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样 的最高 法 律效力 。违反 宪法惯 例 的行 为也 不 构成 违宪 。但 宪 法惯 例 是一 种政 治 习惯 和 传统 , 所  它 具有 的政 治 上或 道德上 的拘束力 以及 建立在 人们 普 遍公 认 和 自觉遵 守 的基 础上 , 得 在 各 国的政 治  使 实践 中 , 法惯例 具有 现 实 的政 治效 用 。当然 , 宪 能够 成为宪法 惯 例 的政治 习惯 和传 统必须 要 符合一 定 

的条件 , , 如 反复惯行 、 持续发生 、 不变且明晰 、 的确信 , j 法 b 等。英 国是不成文宪法 国家 , 存在着大量  的宪法 惯例 , 它们 是英 国宪法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英 国宪政 体 制 中 的许 多基 本 规 则都 是 由宪 法 惯例 来 

创 立或 以宪法惯 例 的形 式发挥 作用 的 。如 , 王统 而不治 或 临朝不理 政 、 英 首相 由下 院多 数党 领袖 担任 

并组 阁、 责任内阁制等。在美国, 虽然有成文的宪法典 , 但在宪政实践 中也有大量的宪法惯例 , 主要  有 : 一, 第 创设性 的宪法 惯例 , 如违 宪审查 制 、 政党 制度等 ; 二 , 更性 的宪 法惯例 , , 第 变 如 选举 人 团选举  总统 、 总统制 度 的变 化 、 统职 权 的长期 演 化 等。 副 总  

在我 国 ,中国共产 党在 领导 广大人 民进 行 革命和建 设 的实 践中 同样 会 形成一 整套 行 之有效 的政  “ 治传统 和政 治 习 惯 , 些 政 治传 统 和 习惯 , 一 定 意 义 上 来 说 正 是 我 们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的 宪 法 惯  这 在 例” 。这些 宪 法惯例 主要 有 :  J 第一 , 于提 出宪法修 改 建议 方 面 的惯 例 。宪 法 第 6 关 4条规 定 , 国人  全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以上的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 / 可以提出关于修改宪法的议案 。   但在历次修宪的实践中 , 都是由中共中央首先提出修改宪法 的建议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再   会提 出修改 宪法 的议案 , 二 , 于人 民政 协方 面 的惯例 。宪法 没 有 明文 规 定人 民政 协 的法 律 地 位 、 第 关  

性质、 职能等 , 在实践 中 , 成 了人 民政 协参 政议政 , 但 形 以及 每 年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和 中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 议 全 国委员 会 同时举 行 、 国政 协委 员列 席全 国人 大会 议 。 全   6 宪法 判例  . 宪法判 例是 法 院对 具 体 案件所作 出的 、 以援 引作 为 以后 审理 同类 案件 依 据 的涉及 有 关 宪法 内  可

容和制度的司法判决 。宪法判例作为宪法渊源, 其特点是 : 第一 , 宪法判例的内容 主要是对宪法 立法 

在 适 用规则 方 面的发 展 , 以及 对宪法 立 法 旨意的解 释

和 推定 ; 二 , 第 宪法 判例 的效 力不 是法定 的 , 拘  其 束 力 随宪法 判 例 的推 陈 出新 而变化 ; 三 , 第 宪法判 例在适 用上 具 有灵 活 性 。在英 美 法 系 , 例 法 是 正  判 式 的法律 渊源 , 同样 , 法判 例也是 宪法 的渊源 。涉 及有 关 宪 法 内容 和 制度 方 面 的争议 , 宪 特别 是 对 公 

民基本权利保障方面的案例 , 由普通法院进行审理并作 出裁决 , 形成宪法判例 , 为下级法院和政治实  践所尊重 , 因而具有拘束力。当然这种拘束力从理论上讲 , 只适 用于本案件的诉讼 当事人 , 对其他人  没有 法律 效力 , 因为 权力分 立理论 使得 法 院无权 干涉立 法 机关 和行政 机关 的活 动 , 不能单 方 面宣 布 国  会 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机关的法规 、 决定违宪而无效 。但实际上 , 根据 “ 遵从前例” 的原则 , 上级法 院的   判决下级法院应遵守 , 因而使得违宪 的法律、 法规被法院拒绝适用实 际被废止 , 而将判决 的拘束力  从 扩 展到政 治实 践 。在 大 陆法系 , 法律 渊源 的主要 形式 是 制 定法 , 般 都 没 有参 照 或适 用 判例 , 一 很难 形  成 判例法 。但近来 , 由于 出现两 大法 系 的趋 同 , 美 法 系大量 出现 制 定法 , 大 陆 法 系开 始 借 鉴 判例  英 而

的作用 , 因而一些 大 陆法 系 国家开始 出现判例 法 。像 法 国的行 政法 主要就 是 由判 例法构 成 , 制定法  与

样具有正式法律渊源的地位 和作用。但总的来说 , 大陆法系 国家没有真正将判例演变为法律 , 因  此, 宪法 判 例 的渊源 形式 和作 用十 分有 限 。此 外 , 为宪法 的形式 渊 源 的还 有 宪 法解 释 、 际条 约 和  作 国 协定等 。在我 国 , 宪法 除 了上 述形 式 渊源之外 , 还应 当包括 涉 及有 关 宪 法 内容 的行 政 法规 、 方 性 法  地

规、 自治 条例等 。  

[ 参考 文献]   [ ][ ]萨 拜 固 .政 治学 说 史 [ 1 美 M] 商 务 印 书 馆 ,  

1 8  96

l 9 .( ) 97 1 .  

[ ]谢 瑞 智 5

19 . 9 3 

宪法 太辞典 【 M] 台 湾 中 华 出 版 社 ,  

【 ]王广 辉 .宪 法 为 根本 法 之 演 进 [ ] 法 学 研 究 , 2 J  

2 0 ,( ) 0 0 2 

【 ]董 和平 ,韩太 元 ,李 树忠 .宪法学 [ 6 M] 法律 出  法律与革命 r   中 国太百科全 书  . M]

舨 社 ,20 . 0 0 

[ ][ ]伯尔曼 3 美

出版 社 ,19 . 93 

[ ]周伟 .论 宪 法 的 渊 源  J 西南 民族 学 院学 报 , 4 ]  

( 责任编 辑 :何 进平)  

8 ・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科 学研 究 2 2 第2     0年 期 0

[ 摘要] 宪法渊 源并 不单 纯是 以各 种规 范性 的制 定法表 现 出来 。 由于我 们认 为 法的 渊     源就 是制 定 法 ,长期 以来 ,我 国宪法 学界 畸 宪法 的研 究徘 徊 于制度 阐释 ,很 难 有所 突破 。  

要 从 历 史 、思 想和形 式三 方 面时宪 法渊源进 行探 讨 。  

[ 关键词] 宪法 ;渊 源 ;最高 法律 效 力    

[ 中图分类 号]1 2 [ 3 1 文献 标识码 ]A [ 9    文章编号]10 — 79 (02 2 08 0  00 46 20 )0 —07 — 5

对 宪法 渊源 的认 识 , 影 响宪法 学研究 对象 的重要 因素 之一  由于我们 认 为法 的 渊源 就 是 制定  是

法, 长期 以来 , 国宪法学 界对 宪法 的研究 徘徊 于制 度 的 阐释 , 难 有 所 突破 。本 文 结合 当代 对 法 的  我 很 渊源 的理解 和宪 法 产生发 展 的特 点 来探讨 宪法 渊源 , 以达到 扩展 视野 的 目的 。  

宪 法 的历 史渊源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作为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权限的法律 , 早在古希腊就 已产 

生, 由公众 选举 产 生的并 向“ 民大会” 责 的“ 事 会” 公 负 议 以及 由公 众选举 产 生 的、 独立 的 陪审 团是雅典 

民主政治特有的制度_ 。古希腊奉行直接 民主制, 1 j 以公 民大会 为最高机关 , 选任执政官负责执行行  政职务。对这样的体制 , 亚里士多德称其为雅典的“ 宪法” 即规定城邦 的组织特别是政治所决定 的 ,   “ 最高治权 ” 组织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律应以宪法为依据 ,法律实际是 , “ 也应该是根据政体( 宪  法) 来制定 的, 当然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古代罗马 , ”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且得益于古希腊法律思  想和制度 的影响,宪法观念” “ 较希腊更为详密。罗马人对关系国家根本组织的法律尤为重视。普通  的法律 , 行政 长官 即可 变更 , 涉及 国家根本 组织 的法 律 , 但 则需 要 护 民长官 参 加 , 可变 更 。显然 , 才 涉  及城邦或共和国根本制度 的法律较一般法律更重要。但是 , 近代意义的国家在中世纪 以前 , 还没有产  生。同样 , 法律也不是作为一种独特的调整体系或独特 的思想体系而存在 , 往往与社会控制的其他手  段相结合。我们不应夸大古希腊 、 古罗马对近代宪法的贡献。   1 世纪的欧洲 , 1 发生于世俗王权 与教会皇权的权力之争 , 一方面引发了教会内部 的教皇革命 , 近  代意 义 的 国家和法 律才 得 以产生 。在教会 , 与教 皇革命 相 伴生 , 出所

谓 “ 提 圣职 权 ”与 “ 管辖 权 ”的  区分 , 从而厘清了教皇权力的性质和来源 ,明确了其行使权力的前提和限制 ,确立了整个教会作为  共 同体 组 合 以及 僧 侣代 议 的 体 制 。 会 内部 的这 一 系列 制 度 直 接 影 响 了后来 的世 俗 国家 。 一 方  教 另

[ 作者简介] 陶涛 ,四川 大学 法学院讲 师 ,四川 成都

60 6 。 10 4 

7 ・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面 , 权与 皇权 斗 争 的结 果 , 王 导致 了对绝 对权 力 的否定 和权 力限制 思 想 的产生 。王权 与 皇权不 仅 相互 

共存 , 而且 , 其权力的行使 只能在各 自的管辖范围内。“ 任何一种权威都无法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 达  到足以压倒其他权力从而绝对垄断一切 的程度”  这种奇特的现象诱发 了中世纪一系列 区别于普  。

通 法 律 的特别 法 的产虫 , 特别 法 主要调 整世俗 政 权 与教 会 教权 的相 互关 系 。并被 视 为 优 于一 般  这些 法律 和 哪一 方都 不得 随意更 改 的“ 根本法 ” 。世 俗权 力 与宗 教权 力 、 俗权 威 与宗 教 权威 的二 元对 立  世 以及 相互 抗 拒对 方滥 用权 力 和越权 的实践 增进 了后来 权 力分 立 与 限制 理论 的产 生 。另 外 , 中世 纪 的  欧洲 非 常普 遍地 存 在着 限制 国王权 力 的 自治 的城 市法 。这些 城市 法根据 成 文的 “ 许 状” 特 建立  而特  许状 的基本 特征 就 在于在 皇权 与 王权 中确立 了几 乎不可 改变 的市 民 自治 的各项实 体权 利 。伯尔 曼 在  分 析这 些 特许状 时 指出 , 它们 “ 是政府 组织 的特 许状 , 是市 民权 利和 特 权 的特 许 状 , 实 效 上 , 既 又 在 它 

们是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 。_ ”  英 国是近代宪法的发 源地 , 被誉为“ 各国宪法之母” 。近代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法治、 议会主权  等都源 自中世纪的英国。历史上表述英国宪法思想的文件较多, 始于 11 25年的《 大宪章》 即是一例 。  

该宪 章确 立 了 : 1未经 同意 , 国王不得 擅 自征 税 ; 2未经 合法 程序 , 自由 民不 受逮 捕 和监禁 。宪 章反 映 

了君权不是无限的, 国王也要服从法律的思想和原则。随后的不 同时期 , 由等级会议逐渐演变成国会  体制并最终确立了议会 主权 , 国先后颁 布了《 利请愿书》 10 )《 英 权 (68 、权利 法案》 14 ) 2 (6 9 等宪法性文  件, 并于 18 发生 资 产阶级 “ 69年 光荣 革命 ”君 主立 宪制从 此产生 。 ,   12 6 0年 , 百余 名 清教徒 因不 堪 国王詹 姆 士 一世 的虐待 与仇 视 , 相约 乘 “ 五月 花 号”

赴 美洲 创 立  船

殖 民地 。途 中 , 他们仿 照基督 教教会 的“ 教约 ”草拟 了一个 简单 的公 约 , 五 月花 号》 , 即《 公约 , 为 赴 美  作 建 国 的约法 。该公 约经 全体 签字生 效 , 它不 仅是清 教徒 的 自治公 约 , 还是 殖 民地 的基本 法规 。公 约 奠 

定 了人 民主权思想和契约学说理论 , 了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 , 开创 被视为现代成文宪法的渊源 。受  其影响,6 6 13 年在美康涅狄克制定 了《 根本法规》 法规 以权力系建立于人民同意之上为理论基础 , , 规  定成立一个代议政体 , 并强调“ 天赋人权” 等思想 。该法规实际上就是一部现代成文宪法的先例 。随  后, 各殖 民地 提 出并实 践 了一 系列宪法 理论 和 宪政思想 。诞 生 于 18 7 7年 的《 国 宪法 》 是对 上述 各  美 就 殖民地约法和《 独立宣言》 的总结 。它 的问世, 开创了人类宪法史的纪元 , 不仅因为其到现在已有两个  世纪 的历程且继续有效 , 它所确立的成文宪法体制、 宪政思想和宪政文化从其产生之 E l 起就几乎影响  了后 来 所有 的 国家 。  

二 、 法的 思想渊 源  宪

思想之于宪法 , 是一种根基和依据 , 思想要成为宪法 的渊源必须要有制度上 的坚强表现 和支  但 撑 。宪 法 的思想 渊 源 , 也是宪 法科 学化 、 制度化 和成 文化 的前 提 。学界 之所 以否认 古 希 腊 、 罗 马学  古 者政治法律观念和思想是近代宪法l 源, 渊 就在于他们的思想不仅缺乏民主宪政观念, 更缺乏将其思想 

转演为国家的制度或影响国家的制度 , 所指的“ 宪法” 仅等 同于政治秩序或政治结构 , 宪法与普通法律 

不 仅 没有 进行 实质 的区分 , 与社会 调控 的其 他手 段也没 有 系统地 区别 开来 。晚近 , 学者 在 重新考  法 有 察 中世纪 发生 的教 皇 革命 和其后 建立 起来 的发达 的教会法 之 后 , 提出或许 1 世 纪 以降西方 教会 的内  1

部经验才是了解近代宪政思潮的关键所在。教会 的思想家和学者在研究教会 内部制度和法律时 , 为  了阐释并 证 明教 皇 的至上 权力与 教会 作为 共 同体 的绝 对权 力 间相 互 的协 调关 系 , 发展 并 提 出 了类 似  于近代宪政原则的一些学说并影响 了后来的世俗国家政治制度 。近代以来 的法律观念特别是宪法观  念 , 当一部 分是 从 宗教 中发展甚 至借 用 而来 。在 宪法 观念 中 , 现 为对 自主领 域 的确 认 和保 护 , 相 表 得 

到 了公 开 的认可 : 自由不 在于仅 仅是 参 与的 自由 , 而且 还是 自主 的 自由。生 命 、 等 以及 对 幸 福 的追  平

求、 财产

的保护等就成了理性的人的基本要求。同时, 新教的伦理不仅产生 出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 ,   也奠 定 了其 政 治法 律制 度基础 。特 别是 英 国宪章 、 国宪法 和法 国宪法 中的一些 著 名的权 利条 款 , 美 直  接就出 自 新教 的杰 出人物之手。源 自 宗教传统的平等 、 博爱等观念不仅为近代思想家们所接受且成  为构 筑他们 思 想理 论 的基 石 , 同时 , 与思 想 家们所 提 出的 自由 、 人权 、 会 契约等 观念 一起 形成 了近代  社

7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宪法 的思想 体系 。英 国洛克 的社会 契 约说和 自然法 理 论认 为 , 自然状 态 下 , 类 自由且 平 等 , 又  在 人 但 不 能放 任无 度 , 而是 遵循 着一 种 自然 法 即人类 的理 性 , 自然 法 保护 每 个 人 的天 赋 的平 等权 利 和 自由 。   但 自然 状态 中缺 乏 明文 规定 的法律 , 少执法 的机 构 和保证判 决执 行 的权 力 。于是 , 缺 人们互 相 订立协  议, 联合 起 来进 入社 会并 建立政 府 , 将一 部分 天赋权 力 交 给社 会 , 由社会 委 托 给 立 法机 关或 政 府 。 因 

此, 法律 和政府都来源于“ 社会契约” 而统治者只能按照法律进行统治 , , 否则 , 就违背了人们最初订立 

社 会契 约 的 目的 。洛克 还认 为 , 政 府执法 还不 行 , 须每个 人都 遵守法 律 , 光有 必 在法 律 面前 , 须人人  必

平等。洛克的分权说也对后世资产 阶级的政治和法律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洛克学说 的影响一 

样 , 英 国 , 近 代宪 法学说 构成 重大 影 响的还有 科 克 和戴雪 等 人 的议 会 主权 、 的统 治 理 论 等 。他  在 对 法 们 为英 国最终 确 立君 主立 宪制这 种 宪法体 制奠定 了理 论基 础 。  

在同封建专制主义斗争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自 然法思想 、 人道主义 和改 良主义等形成的 自由主  义思想体系 , 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自由主义在政治上要求维护私有制 , 主张个人的 自   由发展 , 在法律上要求人人平等 , 人人都有参与社会 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权利 ; 并提出实行法治 , 防止国  家的专制。宪法必须包括一整套保障个人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 这些基本权 利保障公 民不受 国家  的干预 , 国家 应 当保 证公 民有 自由发展 的空 间 。在 18 年 的英 国革命 、75年 至 18 而 68 17 7 3年 的美 国  独 立战争 和 18 的法 国大革命 中 , 79年 自由主 义思想 获得 了广泛 的传 播 。18 69年 英 国 的《 利法 案 》  权 、

17 76年美 国 的《 独立宣 言 》 18 、7 9年法 国的

《 权和 公 民权 利宣 言》 人 中均包 含 了 自由主义 的主张 。  

三、 宪法 的形 式渊 源 

宪法 的形 式 渊源是 指宪法 内容借 以存在 的表 现方 式 。从规 范 性 角度 讲 , 宪法 的形 式 渊 源 包括 宪  法典 、 宪法 修 正案 、 法性 法 律 、 宪 宪法判 例 、 宪法惯 例等 。在 中国 , 还包 括普 通 法律 、 政 法 规和地 方性  行

法规 等 。   1 宪 法典  .

宪法典是指由制宪机关制定 并公布实施的法典 , 它是所有成文宪法 国家最重要 、 最基本的宪法渊  源, 是该 国宪法 的核 心 。它 包括 了宪法 的 主要的 基本 的 内容 , 有关 国 家的根 率问 题都 集 中规定 在宪 法  典之中。它既可以一个统一的法律文件的形式来表现 , 也可 由数个法律文件形成结台体形式来表现 。   由两个以上的法律文件组成 的宪法典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屈指可数 。当然 , 宪珐有无一部统一  的成文的法律文件仅仅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别。在不同宪政文化传统的国家 , 事实上都是依照一定 的   原则和制度 , 规范和调整着 国家的根本问题 。无论是单一文件的宪法典还是多个文件 的宪法典 , 都是  宪法最主要的形式渊源。根据各国立宪的实践 , 宪法典都具有两个特性 : 一个是宪法典往往有特定 的   名称 , 以体现其与普通法律 的区别 ; 一个是宪法典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典相抵触。  

2 宪 法修 正案  . 宪法 修 正案是 指 由修 宪机关 , 而不 是制宪 机关 依 照宪法 典 修 改程 序 制定 和通 过 的 与 宪法 典 具有  同等 法律 效 力 的法 律 文件 。一般 说 , 各成 文宪法 国家 , 在 宪法 都具 有 “ 刚性 ” 的特 点 。为 了避免 重新 制 

定宪法带来的弊端和保证宪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的需要 , 各国都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进行了或多或 

少 的修 改 。  

宪法的修改有通过修正案进行修改与个别条文修改之分 。前者是指对宪法典中的条文进行修改  时, 被修改的条文公布于宪法典之后 , 但不包括在宪法典之中, 即宪法典 的条文在公布宪法时不作相  应的修订, 以保持其历史的状况 , 修改的宪法条文公布在宪法典之后 , 具有与宪法典相同的法律效力 ;   后 者指 在修 改宪法 时 , 接对 宪法典 中的条 文进 行修 改 , 直 以新 的条文 代替原 有 的条 文 。   宪法修正案是一个 国家的修宪机关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进行 的修改, 采用此种方法修改宪法的   国家大都明确规定或视宪法修正案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 , 是宪法的当然渊源 。例如 , 美国宪法第 5 条  规定 : 不论 哪 种方式 提 出

的修 正案 , 经各 州 四分之 三州 议会 或 四分之 -  ̄ 制 宪会 议 的批 准 , k H 即实 际成  为本宪法的一部分而发生效力。当修正案补充宪法典中所没有规定 的内容时, 修正案作为宪法典新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增 加 的一部 分 而生效 ; 当修正 案修 订宪 法典 中的某 些 条文 , 修 改 的条 文其 原 型 虽 然仍 在宪 法 典 中 , 被   但 因其 已被 修正 案修 改且 依 特别规定 优 于一般 规 定 的原则 , 正 案 的效 力优 于 宪法 典 中被修 改条 文  修 的效力 0 。    J 在 我 国 ,9 5年 、98年 、9 2年宪 法修改 , 17 17 18 采用 全 面修改 的方 式 。 自 18 98年宪法 第 1条 ~2条  修 正案公 布 以后 ,9 3年 、9 9年 先后 公 布 了第 3条 ~l 条 、2条 ~1 宪法 修正 案 , 19 19 1 1 7条 形成 了通 过  修 正 案 的方式 修 改宪法 的惯 例 。但是 , 在公 布 宪法修 正案 文本时 , 国 尚无统一 的作法 与制 度 。将 宪  我

法修正案公布于宪法典正文之后 , 但对被修改的条文, 一些文本作相应的修订 , 一些则不作修订 。这  种情 况 , 待统 一 和规 范 。 有  

3宪 法性 法 律 

所谓 宪法 性 法律 , 不论 是 在成文 宪法 国家还是在 不 成文 宪法 国家 , 首 先 就 是一 种 普 通法 律 , 它 其  效力 与普 通法 律 完全相 同 , 定修改 程序 也 一样 , 制 只是其 内容是 有 关宪法 规范 的规 定 。宪法 性法 律 是  宪法 的重 要形 式 渊源 , 国立 宪的实 践大 多 已采纳 。虽然 宪法性 法 律与 普通法 律 效力 相 同 , 各 制定 修 改 

程序也一样 , 似乎没有必要作 出这样一种 区分, 但这对于宪法所涉范围的完整归纳 、 法典的汇编 与整  理, 以及认识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渊源与宪法性法律都不无意义。如《 国法典 ・ 美 宪法与行政法卷》 ,   不仅列入宪法典 . 而且也包括宪法性法律和关于国会 、 总统 、 政府组织方面的法律 , 这些法律与宪法典  共 同构成美国宪法的渊源。在我国 , 立法实践特别是法律汇编中, 也是把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 的组成  部 分予 以汇集 。我 国的 宪法性 法 律可 以分 为 以下几类 : 一 , 于 公 民基 本 权 利方 面 的法 律 。如 , 第 关 选  举法 、 游行 、 集会 、 社 、 结 示威 法 、 严法 、 戒 工会 法 、 女权 益保 障法 、 妇 未成 年人 保 障法 、 残疾 人保 障 法 、 国  家赔偿 法 等 。第二 , 于 国家及其 权 力方 面的法 律 。如 , 法 、 关 立法 国旗法 、 国徽 法 、 国籍 法 、 领海 及 毗连  区法等。第三 , 关于

国家机构方面的法律。如 , 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国务院组织法 、 民法院组  人 织法 、 法官法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 检察官法 、 代表法 、 全国人大议 事规则 、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事规则  等。第四, 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的法律。如 , 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 、 民族 区域 自治法 、 地方各级人 民   代表 大会 和 地方各 级 人 民政府组 织法 等 。  

4 宪法 眭文件  宪法 性 文件 是近代 立 宪运 动 中产 生 的最早 的 宪法 渊源 , 是 近代 宪法 最 初 的法 律 表 现 形 式 。宪  也

法性文件作为宪法的渊源, 通常是在 国家设有制定成文宪法 的情况下形成的。其制定程序并 不根据  或不完全根据制宪程序制定而来 , 单独从效力角度讲 , 也不如宪法。从某种角度讲 , 其政治属性远远  多于法律属性 , 暂时性 多于稳定性。 由于历史的原 因, 此后制定的成文宪法又直接地确认或者吸收宪  法性 文件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等原则。因此, 宪法性文件成为解释宪法 的历史性文献 例如 ,   美国 《 独立 宣言 》 出的平 等 、 提 自由和天 赋人 权 等原则直 接成 为 后来 的美 国宪法 的指 导 思想 和基本 原 则 ; 法  国的《 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 所确立的原则更是被 以后 的法国宪法特别是第五共和国宪法接受。在我  国 , 4 年通过的《 1 9 9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其性质也是宪法性文件 。《 同纲领》 共 在新 中国  没有制定宪法时不仅起到 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关于国家、 民的基本制度均被  公 后 来 的历 次 宪法所 吸收 。  

5 宪法惯 例 

所 谓宪 法惯 例 , 是指 并无 宪法 的 明文 规定 , 而是 在 长期 的政 治实 践 中逐步 形 成 的 , 以弥 补 或 变更  宪法 内容 的 、 被普 遍 承认 和接 受 的政 治 习惯 和传统 。成 为宪 法惯例 的政 治习惯 和传统 , 不成 文 宪法  在 国家 , 是宪法 的重要 渊源 , 起着 创设 宪 法制度 、 弥补 宪法 立法 空 白的作用 , 是宪法 规 范的 主要 体现 手段  之一并 承载 着许 多 应 由文本 宪法或 宪法 性法 律调 整 的重要 事项 ; 在成 文 宪法 国家 , 的 根本 问题 一  国家 般都 由宪 法典 明文 规 定 , 宪法 喷例存 在和 活动 的范 围大 受 限制 , 由于对 宪 法 典 进 行 了补 充 、 改 和  但 修

发展 , 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 仍然是重要的宪法渊源 , 是宪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惯例不是  法律 , 不会像法律那样在法院得到适用 , 也不具有国家强制保障实施的法律 效力 , 更不具 有宪法典那 

8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样 的最高 法 律效力 。违反 宪法惯 例 的行 为也 不 构成 违宪 。但 宪 法惯 例 是一 种政 治 习惯 和 传统 , 所  它 具有 的政 治 上或 道德上 的拘束力 以及 建立在 人们 普 遍公 认 和 自觉遵 守 的基 础上 , 得 在 各 国的政 治  使 实践 中 , 法惯例 具有 现 实 的政 治效 用 。当然 , 宪 能够 成为宪法 惯 例 的政治 习惯 和传 统必须 要 符合一 定 

的条件 , , 如 反复惯行 、 持续发生 、 不变且明晰 、 的确信 , j 法 b 等。英 国是不成文宪法 国家 , 存在着大量  的宪法 惯例 , 它们 是英 国宪法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英 国宪政 体 制 中 的许 多基 本 规 则都 是 由宪 法 惯例 来 

创 立或 以宪法惯 例 的形 式发挥 作用 的 。如 , 王统 而不治 或 临朝不理 政 、 英 首相 由下 院多 数党 领袖 担任 

并组 阁、 责任内阁制等。在美国, 虽然有成文的宪法典 , 但在宪政实践 中也有大量的宪法惯例 , 主要  有 : 一, 第 创设性 的宪法 惯例 , 如违 宪审查 制 、 政党 制度等 ; 二 , 更性 的宪 法惯例 , , 第 变 如 选举 人 团选举  总统 、 总统制 度 的变 化 、 统职 权 的长期 演 化 等。 副 总  

在我 国 ,中国共产 党在 领导 广大人 民进 行 革命和建 设 的实 践中 同样 会 形成一 整套 行 之有效 的政  “ 治传统 和政 治 习 惯 , 些 政 治传 统 和 习惯 , 一 定 意 义 上 来 说 正 是 我 们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的 宪 法 惯  这 在 例” 。这些 宪 法惯例 主要 有 :  J 第一 , 于提 出宪法修 改 建议 方 面 的惯 例 。宪 法 第 6 关 4条规 定 , 国人  全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以上的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 / 可以提出关于修改宪法的议案 。   但在历次修宪的实践中 , 都是由中共中央首先提出修改宪法 的建议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再   会提 出修改 宪法 的议案 , 二 , 于人 民政 协方 面 的惯例 。宪法 没 有 明文 规 定人 民政 协 的法 律 地 位 、 第 关  

性质、 职能等 , 在实践 中 , 成 了人 民政 协参 政议政 , 但 形 以及 每 年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和 中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 议 全 国委员 会 同时举 行 、 国政 协委 员列 席全 国人 大会 议 。 全   6 宪法 判例  . 宪法判 例是 法 院对 具 体 案件所作 出的 、 以援 引作 为 以后 审理 同类 案件 依 据 的涉及 有 关 宪法 内  可

容和制度的司法判决 。宪法判例作为宪法渊源, 其特点是 : 第一 , 宪法判例的内容 主要是对宪法 立法 

在 适 用规则 方 面的发 展 , 以及 对宪法 立 法 旨意的解 释

和 推定 ; 二 , 第 宪法 判例 的效 力不 是法定 的 , 拘  其 束 力 随宪法 判 例 的推 陈 出新 而变化 ; 三 , 第 宪法判 例在适 用上 具 有灵 活 性 。在英 美 法 系 , 例 法 是 正  判 式 的法律 渊源 , 同样 , 法判 例也是 宪法 的渊源 。涉 及有 关 宪 法 内容 和 制度 方 面 的争议 , 宪 特别 是 对 公 

民基本权利保障方面的案例 , 由普通法院进行审理并作 出裁决 , 形成宪法判例 , 为下级法院和政治实  践所尊重 , 因而具有拘束力。当然这种拘束力从理论上讲 , 只适 用于本案件的诉讼 当事人 , 对其他人  没有 法律 效力 , 因为 权力分 立理论 使得 法 院无权 干涉立 法 机关 和行政 机关 的活 动 , 不能单 方 面宣 布 国  会 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机关的法规 、 决定违宪而无效 。但实际上 , 根据 “ 遵从前例” 的原则 , 上级法 院的   判决下级法院应遵守 , 因而使得违宪 的法律、 法规被法院拒绝适用实 际被废止 , 而将判决 的拘束力  从 扩 展到政 治实 践 。在 大 陆法系 , 法律 渊源 的主要 形式 是 制 定法 , 般 都 没 有参 照 或适 用 判例 , 一 很难 形  成 判例法 。但近来 , 由于 出现两 大法 系 的趋 同 , 美 法 系大量 出现 制 定法 , 大 陆 法 系开 始 借 鉴 判例  英 而

的作用 , 因而一些 大 陆法 系 国家开始 出现判例 法 。像 法 国的行 政法 主要就 是 由判 例法构 成 , 制定法  与

样具有正式法律渊源的地位 和作用。但总的来说 , 大陆法系 国家没有真正将判例演变为法律 , 因  此, 宪法 判 例 的渊源 形式 和作 用十 分有 限 。此 外 , 为宪法 的形式 渊 源 的还 有 宪 法解 释 、 际条 约 和  作 国 协定等 。在我 国 , 宪法 除 了上 述形 式 渊源之外 , 还应 当包括 涉 及有 关 宪 法 内容 的行 政 法规 、 方 性 法  地

规、 自治 条例等 。  

[ 参考 文献]   [ ][ ]萨 拜 固 .政 治学 说 史 [ 1 美 M] 商 务 印 书 馆 ,  

1 8  96

l 9 .( ) 97 1 .  

[ ]谢 瑞 智 5

19 . 9 3 

宪法 太辞典 【 M] 台 湾 中 华 出 版 社 ,  

【 ]王广 辉 .宪 法 为 根本 法 之 演 进 [ ] 法 学 研 究 , 2 J  

2 0 ,( ) 0 0 2 

【 ]董 和平 ,韩太 元 ,李 树忠 .宪法学 [ 6 M] 法律 出  法律与革命 r   中 国太百科全 书  . M]

舨 社 ,20 . 0 0 

[ ][ ]伯尔曼 3 美

出版 社 ,19 . 93 

[ ]周伟 .论 宪 法 的 渊 源  J 西南 民族 学 院学 报 , 4 ]  

( 责任编 辑 :何 进平)  

8 ・ 2  


相关文章

  • 依宪治国需要形式合理的宪法
  • 作者:周永坤 法学 2015年11期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提出"依宪治国"的治国方略以来,"依宪治国"就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初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依宪治国"的内涵.意义等方 ...查看


  • 论法律渊源的界分
  • 摘 要 佩岑尼克将法的渊源区分为必须的法源.应当的法源和可以的法源,这一法源的三分法可以有效的弥补将法源区分为正式法源与非正式法源的二分法的不足,有助于我们解决日渐复杂的法源的多样性问题. 关键词 法律渊源 必须的法源 应当的法源 可以的法 ...查看


  • 法理学试题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据法的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 ...查看


  • [外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
  • <外国法制史>各章习题 导 论 1.试述东西方奴隶制法的异同. 2.试述东西方封建制法的异同. 3.试述西方两大法系的历史发展,比较两者的特点 . 4.20世纪以后世界各主要国家法律的发展概况. 5.在人类社会中,法律最早产生在 ...查看


  • 2014年司法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
  • 2014年司法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 第一节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基本要求: 了解:先秦法制主要内容.秦汉律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司法制度. 理解:法制思想.出礼人刑,秋冬行刑,八议.五服制罪. 熟悉:汉代亲亲得相 ...查看


  •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极其重要 第九章 英国法 一.法律渊源 (一)普通法 形成: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统一司法机构的建立 1.普通法院制度 民事诉讼高等法院(私人民事案件) 僧侣贵族\ 御前会议 御前会议 ↑ 王座法院(刑事和国王民事案件) 高 ...查看


  • 第一讲_行政法基本概念及原则
  • 第一章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行政权的趋势 一.行政 行政法,顾名思义是与行政有关的法,所以要了解行政法,首先应了解行政法上的行政指的是什么. 行政,通常的涵义为"执行"."管理",是组织的一种职 ...查看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宪法学考试大纲(公安学)
  • 博 联 教 育 专注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7,八年辅导经验 博联教育张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宪法学考试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宪法学考试大纲,由博联教育提供. 一.宪法概述 (一)近现代意义的宪法 ...查看


  • 法律基本概念 1
  • 民警任职(晋升)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之三--执法规范化应用第二部分执法规范化应用第二部分(法律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 )2.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