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及其实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及其实质

作者:邵龙宝

来源:《江汉论坛》2015年第04期

摘要: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民族,其信仰主要表现为对“道”的力量的膜拜。中国人的信仰是在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框架当中的一种内在超越的人文信仰。士大夫注重学理的阐发,讲中庸之道和内圣外王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而老百姓则信奉“积善余庆,积恶余殃”、“坏事莫为,善事多行”、“头上三尺有神灵”烧香磕头拜菩萨。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的信仰遭遇蜕变和阵痛,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和传统人之为人的做人信仰的失落。信仰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的三重合奏。当下,重塑信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中国元素,将“仁爱”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注重“五位一体”、制度建设与心性人格建构的互动。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5)04-0052-05

一、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及其成因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人对终极价值的肯定、持有和关怀,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执着的探究”。当下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和传统人之为人的做人信仰的失落。一些人“仰”无所谓愧不愧于天,“俯”也无所谓怍不怍于人,这种信仰迷惘、价值困惑和道德衰退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警觉。党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人心”、“道心”和文化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其实质是对社会信仰重建的引领。

剖析信仰问题的成因:其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主体发展的空间增大了、机会增多了、诱惑也加大了,加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收入差别扩大,人的意义世界的追寻就成了问题。一些人把金钱和权力等当作人生目的,使得对幸福这种人生至善目的的追求被异化。这实际上是“人是目的”的自我异化现象,这种情况正在泛化,人们对此却缺乏自觉的意识。其二,权力腐败是问题之症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主观心理上对腐败的认知远比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更要严重得多。官本位与权力至上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几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有的腐败官员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假公济私、欺压百姓,他们的内心良知是这样被自己欺骗的:倘若谁要是反对他们的腐败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及其实质

作者:邵龙宝

来源:《江汉论坛》2015年第04期

摘要: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民族,其信仰主要表现为对“道”的力量的膜拜。中国人的信仰是在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框架当中的一种内在超越的人文信仰。士大夫注重学理的阐发,讲中庸之道和内圣外王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而老百姓则信奉“积善余庆,积恶余殃”、“坏事莫为,善事多行”、“头上三尺有神灵”烧香磕头拜菩萨。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的信仰遭遇蜕变和阵痛,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和传统人之为人的做人信仰的失落。信仰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的三重合奏。当下,重塑信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中国元素,将“仁爱”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注重“五位一体”、制度建设与心性人格建构的互动。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5)04-0052-05

一、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及其成因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人对终极价值的肯定、持有和关怀,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执着的探究”。当下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和传统人之为人的做人信仰的失落。一些人“仰”无所谓愧不愧于天,“俯”也无所谓怍不怍于人,这种信仰迷惘、价值困惑和道德衰退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警觉。党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人心”、“道心”和文化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其实质是对社会信仰重建的引领。

剖析信仰问题的成因:其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主体发展的空间增大了、机会增多了、诱惑也加大了,加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收入差别扩大,人的意义世界的追寻就成了问题。一些人把金钱和权力等当作人生目的,使得对幸福这种人生至善目的的追求被异化。这实际上是“人是目的”的自我异化现象,这种情况正在泛化,人们对此却缺乏自觉的意识。其二,权力腐败是问题之症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主观心理上对腐败的认知远比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更要严重得多。官本位与权力至上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几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有的腐败官员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假公济私、欺压百姓,他们的内心良知是这样被自己欺骗的:倘若谁要是反对他们的腐败行


相关文章

  •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 ...查看


  • 迷信与信仰
  • 迷信与信仰 张华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很容易将迷信与信仰相混同,在个人进行信仰抉择时,倾向于走向迷信的误区.特别是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剧烈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变革和分化引发了人们的"信仰危机".本文试图从迷信与信仰的概念着手, ...查看


  • 党的三大历史经验及创新
  • 作者:吴青萍(岳阳市委史志办副主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是对传统文明的革命性演进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运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一党领导执政方式三大法宝①[①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近 ...查看


  •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目 录 综述 一.政策方针指引,维护宪法最高权威的基础性措施 (一)坚决维护和贯彻落实宪法有关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各项规定 (二)健全完善保证宪法实施的各项法律制度,监督纠正各种形式的违宪违法现象,维护国家法制 ...查看


  • 西方新闻自由的发展历史及其价值
  •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 研究路径概述 所谓价值者,其内在已经假设主体对其目标有明确认识,客体价值的论述即是它与这一目标关系的展开.故而欲探讨西方新闻自由历史发展的价值,势必先要探求时代对于传媒业发展前景所达成的共识,历史发展之价值 ...查看


  •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复习资料[1]
  • 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复习资料 (二) <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简单运用)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 ...查看


  •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1
  •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 ...查看


  •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查看


  • 2014届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 2014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