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赏析一组有趣的物理中考题

江西赣县田村中学 刘诗枫 (341102) [1**********]

实施《新课标》以来,中考试题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好题. 其中有一些中考题以魔术、广告或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等为题设背景, 考查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 这些例子表面上颇有新奇性和迷惑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事情真伪的兴趣, 培养他们明辨是否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一、反对封建迷信及伪科学

[例1](2003绵阳)从事封建迷信的巫师,常表演双手放入油锅的骗人把戏. 他将双手伸进翻滚的油锅里,而手并没有被烫伤,这是因为 ( )

A . 巫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将他烫伤

B . 油锅里的食用油沸腾时温度不高

C . 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

D . 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 上层是油, 醋沸腾时, 油并没有沸腾

解析:这类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 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反对封建迷信, 揭穿他们的骗人把戏. 题中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没有沸腾. 故选D .

[例2](2003福州)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 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 对此,某班同学开展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

B .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

C .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 .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

解析:人是导体能导电,这毋容置疑. 当人体两端有一定电压时,就会在在人体中形成一定的电流,使人触电. 此人手抓电线,氖管发光,说明他的确是与火线接触. 由于他与大地绝缘,与零线断开,使他身体两端不能形成电压,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故不会触电. 所以应选B .

[例3] (2003安徽) “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 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 这位杀俘虏的将军大惊, 以为是神助战俘, 只好把他们全释放了‥‥”其实, 神灵是没有的,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 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等于其重力

解析:由于人体密度小于海水密度, 人被扔进海里时, 会漂浮在海面上,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浮力应等于其重力. 故选D

二、探究魔术中的物理知识

[例4](2002中考题)有人当场表演“绝技”,他将一块钉有成百上千颗钉子(钉尖朝上,且都在一个平面上)的平木板,放在松软的水平泥地上,自己躺卧其上,一个大力士把一块足有七、八十斤重的大石头平放在他腹部,然后抡起大铁锤使劲砸在石板上,结果石板砸裂了,表演者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

A .表演者的气功起了主要作用

B .大力士砸在石板上的力虽大,但压强却很小

C .石板很重,它的惯性很大,实际上石板撞压腹部的力却很小

D .石板、钉板和表演者的惯性以及人的腹背受力面积都很大,因而减缓了铁锤打击力对腹部的冲击和减小了压强的作用.

解析:气功表演很有吸引力, 同学们早就想一探究竟. 本题以此为题设背景, 更能激起学生探究事情真相的兴趣, 考查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D .

[例5] (2004陕西省)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 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 用镊子夹住两角, 用火点燃, 如图2所示. 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 手帕完好无损. 对这一现象, 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A. 折射魔术, 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 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解析:魔术背后是科学. 本题把热学知识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魔术结合起来, 很有亲近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引导他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题前要明确:棉布的着火点不变, 手帕没烧着,说明火焰的实际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综合考虑, 应选C .

三、分析广告中的不足之处

[例6](2003江西南昌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规律或原理。

甲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广告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题取材来源生活,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迷信权威、能独自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的科学素质. 看懂图片, 再联系相关的物理知识, 是解题的关键. 从图甲中可看出壶中液面比壶嘴低, 这不符合连通器原理. 而茶壶是一个典型的连通器, 但连通器各容器内的液面要保持相平; 而图乙中斜插在水中的调羹看起来是直的, 这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故斜插入水中的调羹看起来应该发生弯折, 故乙图也错了.

[例7] (2003中考题) 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用电5000kWh 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500W 的,也就是0.5kW, 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 ”这位记者错在哪里?

解析:“kWh ”是电能的单位, “5000kWh ”是指电能W . 而“W ”是电功率的单位, “500W

是指电功率P . 这位记者误认为W =10000P , 将二者当成同一类物理量进行倍数比较, 显然是错误的. 实际上,5000kWh=0.5kW×1h ×10000=0.5kW×10000h, 用公式可表示为:W =Pt , 结合题意应为: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让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同时工作1h, 或者说可让1个这样的电吹风工作10000h.

[例8] (2004北京海定区)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 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 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 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

(2)图3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 宣传文字上写着:“事无大小, 必尽全力”.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 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 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

解析:(1)55.6%, 解略.

(2)本题以图片加表格的形式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展示出来, 比同类题更

有创意. 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来越大, 说明有如下

关系: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 物重越大, 效率越高. 宣传画中所用的滑轮

巨大无比, 但提起的皮箱却小得很. 再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关系, 可以作如

下评述:宣传画中滑轮提升物体, 物重很小, 机械效率很低, 不太合理.

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赏析一组有趣的物理中考题

江西赣县田村中学 刘诗枫 (341102) [1**********]

实施《新课标》以来,中考试题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好题. 其中有一些中考题以魔术、广告或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等为题设背景, 考查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 这些例子表面上颇有新奇性和迷惑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事情真伪的兴趣, 培养他们明辨是否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一、反对封建迷信及伪科学

[例1](2003绵阳)从事封建迷信的巫师,常表演双手放入油锅的骗人把戏. 他将双手伸进翻滚的油锅里,而手并没有被烫伤,这是因为 ( )

A . 巫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将他烫伤

B . 油锅里的食用油沸腾时温度不高

C . 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

D . 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 上层是油, 醋沸腾时, 油并没有沸腾

解析:这类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 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反对封建迷信, 揭穿他们的骗人把戏. 题中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没有沸腾. 故选D .

[例2](2003福州)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 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 对此,某班同学开展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

B .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

C .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 .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

解析:人是导体能导电,这毋容置疑. 当人体两端有一定电压时,就会在在人体中形成一定的电流,使人触电. 此人手抓电线,氖管发光,说明他的确是与火线接触. 由于他与大地绝缘,与零线断开,使他身体两端不能形成电压,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故不会触电. 所以应选B .

[例3] (2003安徽) “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 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 这位杀俘虏的将军大惊, 以为是神助战俘, 只好把他们全释放了‥‥”其实, 神灵是没有的,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 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等于其重力

解析:由于人体密度小于海水密度, 人被扔进海里时, 会漂浮在海面上,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浮力应等于其重力. 故选D

二、探究魔术中的物理知识

[例4](2002中考题)有人当场表演“绝技”,他将一块钉有成百上千颗钉子(钉尖朝上,且都在一个平面上)的平木板,放在松软的水平泥地上,自己躺卧其上,一个大力士把一块足有七、八十斤重的大石头平放在他腹部,然后抡起大铁锤使劲砸在石板上,结果石板砸裂了,表演者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

A .表演者的气功起了主要作用

B .大力士砸在石板上的力虽大,但压强却很小

C .石板很重,它的惯性很大,实际上石板撞压腹部的力却很小

D .石板、钉板和表演者的惯性以及人的腹背受力面积都很大,因而减缓了铁锤打击力对腹部的冲击和减小了压强的作用.

解析:气功表演很有吸引力, 同学们早就想一探究竟. 本题以此为题设背景, 更能激起学生探究事情真相的兴趣, 考查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D .

[例5] (2004陕西省)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 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 用镊子夹住两角, 用火点燃, 如图2所示. 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 手帕完好无损. 对这一现象, 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A. 折射魔术, 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 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解析:魔术背后是科学. 本题把热学知识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魔术结合起来, 很有亲近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引导他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题前要明确:棉布的着火点不变, 手帕没烧着,说明火焰的实际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综合考虑, 应选C .

三、分析广告中的不足之处

[例6](2003江西南昌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规律或原理。

甲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广告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题取材来源生活,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迷信权威、能独自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的科学素质. 看懂图片, 再联系相关的物理知识, 是解题的关键. 从图甲中可看出壶中液面比壶嘴低, 这不符合连通器原理. 而茶壶是一个典型的连通器, 但连通器各容器内的液面要保持相平; 而图乙中斜插在水中的调羹看起来是直的, 这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故斜插入水中的调羹看起来应该发生弯折, 故乙图也错了.

[例7] (2003中考题) 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用电5000kWh 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500W 的,也就是0.5kW, 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 ”这位记者错在哪里?

解析:“kWh ”是电能的单位, “5000kWh ”是指电能W . 而“W ”是电功率的单位, “500W

是指电功率P . 这位记者误认为W =10000P , 将二者当成同一类物理量进行倍数比较, 显然是错误的. 实际上,5000kWh=0.5kW×1h ×10000=0.5kW×10000h, 用公式可表示为:W =Pt , 结合题意应为: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让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同时工作1h, 或者说可让1个这样的电吹风工作10000h.

[例8] (2004北京海定区)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 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 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 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

(2)图3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 宣传文字上写着:“事无大小, 必尽全力”.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 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 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

解析:(1)55.6%, 解略.

(2)本题以图片加表格的形式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展示出来, 比同类题更

有创意. 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来越大, 说明有如下

关系: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 物重越大, 效率越高. 宣传画中所用的滑轮

巨大无比, 但提起的皮箱却小得很. 再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关系, 可以作如

下评述:宣传画中滑轮提升物体, 物重很小, 机械效率很低, 不太合理.


相关文章

  •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贯彻和体现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
  • --专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隋笑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将"具有世界眼光"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提到全党面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日前接受记 ...查看


  •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33344
  • 参与这次的教育教学大赛,对于我来说,感觉收获特别大,它并不在于我自己讲的这节课,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与我听的那些节课,除了数学课以外,我还听了很多其他学科的课,像语文,品德,音乐,体育等等,每节课都对我来说都很有启发,很有借鉴意义,它们能够让我 ...查看


  • 眼光作文讲评
  • 眼光作文讲评 对于命题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审导语或者引述材料:本题前面的导语部分主要是对¡°眼光¡±字典义的解释,我们必须对它作全面了解: (2)审清作文标题,确定写作方向: 1. 视线. 2. 观察事物的能力; 观 ...查看


  • 六德乡教育支部党建学习材料
  • 六德乡教育党支部党建知识学习材料 一."六个表率": 勤于学习,做科学发展的推动者: 善于实践,做解放思想的开拓者: 敢于突破,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勇于探索,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忠于职守,做以身作则的带头者: 修身养 ...查看


  • 实践科学发展观
  • 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教学党总支第三期党校 朱 峰 一.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一个动作,而一定是一种发展观,"科学&qu ...查看


  • 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心得体会
  • 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心得体会 当前,XX 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新跨越宏伟目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只有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才能 ...查看


  • 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视野
  •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现代综合性.开放性.全局性思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成功运用, 不仅 ...查看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主观教条主义
  • (2015-01-19 16:31:44) 转载▼ 标签: 辩证唯物主义 主观教条主义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主观教条主义 [再修订稿] 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西方几个发达国家兴起,那么俄国和中国要不要搞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查看


  •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末位淘汰"制
  •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末位淘汰"制 袁海生 "末位淘汰"制 ----- 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卓越的前总裁杰克· 韦尔奇(Jack Welch)所创立的一种管理制度.为了治疗通用电气公司的"大企业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