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11 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导言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夜间在空中飞行。“雷达”是利用极短的

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这两种事物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科学家又是怎

样揭开这一生物之谜的呢?

一 、预习课文我知道

(一)生字新词。

biān fú sè yíng rùi

( )( ) 堵( ) ( )光 敏( )

bǔ ài ling dāng

( )乳 障( ) ( )( )

我认为书写这些字词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二)我能分清双胞胎,并用它们组词

捕( ) 蝇( ) 避( )

哺( ) 绳( ) 僻( )

蚊( ) 塞( ) 锐( )

纹( ) 赛( ) 悦( )

(三)理解词语。

横七竖八:

敏锐:

摹仿:

证明:

这些词语中我会用 写一句话。

(四)我知道了以下问题的答案。

1、本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

2.“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

上得到启示的?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

的理解。

5、我还知道了这些内容。

6、我还有一些问题不大明白。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训练反馈

预习了课文。交流了学习成果,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学到的内容吧。

1、看拼音写词语

bīan fú( )都是昼伏夜出,出来时目的只有

一个,即bǔ zhuō( )食物。它们主

要吃wén zi( )、cāng ying( )、

蟑螂、fēi é( )等,是实实在在的“益兽”。

2、照样子填上适当词语。

反复(研究) 反复( ) 反复( ) 反复( )

改变(方向) 改变( ) 改变( ) 改变( )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不仅、、、、、、还、、、、、、

即使、、、、、、也、、、、、、

(1)、(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的避开。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读一读。

(1)、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六总结反思

1、这些题目老师出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2、这些问题我做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3、我做的不够好的问题是:

------------------------------------------------------------------------------------------------------------------------------------------------------------------------------------------------------------------------------------------------------

4、今后我要这样做:

第二课时

一、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小组合作探究)

1、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次试验?

2、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3、每次试验分别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4、每次结果证明了什么?

5、科学家在这几次不同的试验中证明了什么?

6、比较下面的句子那个更科学。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

来探路的。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

的。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科学?为什么?

7、蝙蝠是怎样口耳配合起来夜行探路的?

8、我能画出示意图。

9我还有一些问题不大明白。

二、展示交流

1、自由展示。

可以是自己积累的词语佳句,可以是疑难问题。

2、固定问题展示。

(1)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科学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

付出艰苦的努力的?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的语句

画出来后仔细研读。

(3)、看第6自然段,蝙蝠是怎么探路的?与飞机比较,然后

画出示意图

(4)、为什么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5)、学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总结

四、总结反思

1、这些题目老师出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2、这些问题我做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3、我做的不够好的问题是:

---------------------------------------------------------------------------------

五、拓展延伸

我要利用--------------------方法,找一找人们还从哪些

生物的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

11 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导言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夜间在空中飞行。“雷达”是利用极短的

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这两种事物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科学家又是怎

样揭开这一生物之谜的呢?

一 、预习课文我知道

(一)生字新词。

biān fú sè yíng rùi

( )( ) 堵( ) ( )光 敏( )

bǔ ài ling dāng

( )乳 障( ) ( )( )

我认为书写这些字词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二)我能分清双胞胎,并用它们组词

捕( ) 蝇( ) 避( )

哺( ) 绳( ) 僻( )

蚊( ) 塞( ) 锐( )

纹( ) 赛( ) 悦( )

(三)理解词语。

横七竖八:

敏锐:

摹仿:

证明:

这些词语中我会用 写一句话。

(四)我知道了以下问题的答案。

1、本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

2.“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

上得到启示的?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

的理解。

5、我还知道了这些内容。

6、我还有一些问题不大明白。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训练反馈

预习了课文。交流了学习成果,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学到的内容吧。

1、看拼音写词语

bīan fú( )都是昼伏夜出,出来时目的只有

一个,即bǔ zhuō( )食物。它们主

要吃wén zi( )、cāng ying( )、

蟑螂、fēi é( )等,是实实在在的“益兽”。

2、照样子填上适当词语。

反复(研究) 反复( ) 反复( ) 反复( )

改变(方向) 改变( ) 改变( ) 改变( )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不仅、、、、、、还、、、、、、

即使、、、、、、也、、、、、、

(1)、(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的避开。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读一读。

(1)、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六总结反思

1、这些题目老师出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2、这些问题我做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3、我做的不够好的问题是:

------------------------------------------------------------------------------------------------------------------------------------------------------------------------------------------------------------------------------------------------------

4、今后我要这样做:

第二课时

一、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小组合作探究)

1、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次试验?

2、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3、每次试验分别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4、每次结果证明了什么?

5、科学家在这几次不同的试验中证明了什么?

6、比较下面的句子那个更科学。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

来探路的。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

的。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科学?为什么?

7、蝙蝠是怎样口耳配合起来夜行探路的?

8、我能画出示意图。

9我还有一些问题不大明白。

二、展示交流

1、自由展示。

可以是自己积累的词语佳句,可以是疑难问题。

2、固定问题展示。

(1)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科学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

付出艰苦的努力的?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的语句

画出来后仔细研读。

(3)、看第6自然段,蝙蝠是怎么探路的?与飞机比较,然后

画出示意图

(4)、为什么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5)、学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总结

四、总结反思

1、这些题目老师出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2、这些问题我做的( )

A 不好 B、可以 C、不错

3、我做的不够好的问题是:

---------------------------------------------------------------------------------

五、拓展延伸

我要利用--------------------方法,找一找人们还从哪些

生物的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


相关文章

  • [蝙蝠和雷达]
  • 情趣与智趣的交相辉映--<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6-03 21:35:55)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名师课堂实录 罗才军 聚焦课题,引发阅读期待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42页,一起读读今天我们 ...查看


  • 26蝙蝠和雷达
  • 26蝙蝠和雷达 自读自悟做中理解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 ...查看


  • 11蝙蝠和雷达教案
  • 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案 学校:安平小学 主备人:黄冬梅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审核领导:梁宁霞 第( )课时总( )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横七竖八" ...查看


  •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执 教:侯丽 地 点:安乐小学 执教班级:三年级 时 间: 年 月 日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部分生回答:认识. ...查看


  • 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1
  • <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蝙蝠的特殊本领与雷达的工作原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了解仿生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把握课文 ...查看


  • 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 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学器具,它由电磁波往返时间,测得阻波物的距离.假如你问雷达是谁发明的?在芬克的雷达机械中说,"雷达的发明,不能专归于某一位科学家,乃是许多无线电学工程师努力研究,加以调准而成."在战时 ...查看


  • [蝙蝠和雷达]优秀说课稿(定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单位:金和镇仙坡小学 教师:赵锐芬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金和镇仙坡小学的赵锐芬.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 下 ...查看


  • 赏析罗才军的[蝙蝠和雷达]
  • 情趣和智趣的交相辉映 --赏析罗才军的<蝙蝠和雷达> 一.聚焦话题,引发阅读期待 1.读课题,指导识字(形声字)"蝙蝠" 2.当场写字:蝙蝠 3.图片介绍:蝙蝠 4.图片介绍:雷达 5.设置悬念:蝙蝠和雷达怎 ...查看


  •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一: 科学家是如何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的?学生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后总结出主要靠做试验.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起来探路的.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从而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查看


  •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1
  • 蝙蝠和雷达 ----------执教者:李富祥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这篇课文了吧? 那大家看到屏幕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蝙蝠, 师:你了解有关它的知识吗? 生:它是一种哺乳动物,习惯在夜里飞行,捕食 生:雷达 生:它是一种探测装置,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