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写作 1

《议论文的写作》

(作文训练)

写作目标:

1、把握文的文体特征。

2、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1、 结合所学课文,介绍相关知识,进行作文指导。

2、 训练学生“构思——列提纲——作文”的良好写作习惯。

3、 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 ②开头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是等。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

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书店有卖《论点论据大全》的,你可以买来,选一个专题,写前想清楚,模仿着上面的结构,列好提纲再动笔写。开始写短文,选一个事例,一条名言,连缀成文。 你就用上面的方法试着写吧,一定会成功的。

三、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

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

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

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四、议论文的平行结构

议论文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是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论证某个观点或论题时,将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的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从属于中心论题或观点的,它们之间地位平等,呈平行关系,故称平行结构。依据平行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成如下几类。

(一)分解类。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初语教材中《理想的阶梯》一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并列的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奋斗”一语的分解与具体化: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二)阐述类。论证中平行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某年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平行结构来阐述它的含义: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4、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三)利弊类。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论述主张、做法类的议论文常用此形式,如《学生要不要参加家务劳动》、《课外阅读小议》。

一般来讲,在应试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平行结构,有如下一些好处: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平行结构往 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

闼,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平行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我们可以说,平行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议论中的常见问题

(一)不善于提炼中心论点。

1、病例: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他立志学医,经过勤奋攻读,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巨著《本草纲目》。

②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四次应试都落选,他立志学习,不畏艰难,终于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巨著《聊斋志异》。

③世界语大师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某大学外语系都名落孙山,后立志,利用一切条件发愤自学外语,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语大师”。

中心论点:读罢以上三则材料,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诊断:仔细分析上面的材料以及根据它们提炼出的论点,就知道所提炼的论点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其原因是只从表象中找到了相同点,而每个人对待失败的方法又不尽相同。李时珍失败后是“立志”、“勤奋”;蒲松龄失败后是立志学习,“不畏艰难”;世界语大师苏阿芒失败后是“立志”,并“利用一切条件发愤自学”。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失败后不气馁,“立志”学习。但立志后的具体做法又不一样:李时珍靠“勤奋”,蒲松龄靠“不畏艰难”,苏阿芒靠“利用一切条件”。这些都可以作为分论点进一步展开论证。

上面这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可以这样提炼:读罢以上三则材料,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丧失信心。只要在失败后能立大志,不畏艰难,同时又能利用一切条件去学习,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处方:善于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环节。提炼中心论点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时代气息

这就得十分密切地注意时代的潮流,社会的动向。要抓住与时代有关的事件或问题,从中提炼出与社会潮流合拍、顺应时代发展的论点。

时代经常给一些东西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特色。同学们学习作文,提炼议论文的论点,应该打破过时了的传统观念,具有时代的灵敏感。

(2)要善于捕捉问题

事物本身就是对立的统一体,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事物就向前迈进一步。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问题是要留心,要善于捕捉。有时候,矛盾就在你面前,然而一下子就滑过去了,如果把它抓住,解剖一下,讨论一下,也许就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推动事物向前迈进。当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逮住的。有时候,那些问题只会给你一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如果不对它作进一步的探讨与深思,就会稍纵即逝。比如最佳售票员姜玉琴,碰到一个因逃票未成而恶作剧的青年,“掏出一张五角纸币,特地吐上一口痰,然后揉成一团,递给小姜。这时,小姜冷静地掏出一块手帕,揩掉了纸币上的痰,还微笑地把车票和找头交给恶作剧的青年”。读者很敬佩那位颇有耐心,很讲文明的售票员,心里也不免有点为姜玉琴抱屈,当然也痛恨那恶作剧的青工。可是《过犹不及》这篇作文,抓住了这件事展开讨论,义正词严地提出他的看法:“我们全社会都有责任支持那些跟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先进人物,不应该让那些歪门邪道的人感到文明姑娘是软弱可欺,可以随意施加侮辱的。”这里,作者就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件事的本质:文明不是软弱可欺的,必须与不文明的行为

作坚决的斗争。

对于论题(或论点)只要经常留心,经常思索,捕捉的本领就会不断提高。

(3)要求“新”

如果你写的都是些老生常谈,四平八稳的文章,那将毫无意义,因此,你的论点必须“新”,只有“新”才能吸引人,给人以启迪。所谓“新”,就是发别人所未发。

(二)论点与材料不统一。

1、病例:学习要刻苦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确如此,我国古代的射箭手纪昌,为了打好学射的基础„„就先练基本功。第一步练眼睛长久地睁着不动,直练到连针尖刺到眼边都不眨,才练第二步。随后,每天都找一个细小目标,眼睁睁地盯着,要求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这才去练习射箭。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名射手。还有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从点、横、撇、捺学起,不知经过多少寒冬酷暑,他练完就到池边洗笔,天长日久,竟把池水染黑了。试想,如果他们没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够成为名家吗?

2、诊断:病文开头所引苟子的话是作为中心论点的。纪昌学射与羲之学书则是论据,最后一句是小结。但总起的中心论点是“学贵积累”,纪昌学射这个论据,着眼点却在苦练基本功,羲之学书。兼有苦练基本功和持久、刻苦的意思,与论点不能全部切合。结语反问句来肯定“锲而不舍”,而文题所揭示的却是“学习要刻苦”。“积累”、“基本功”、“刻苦”“持久性”都互有联系,但各属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文中杂出,论点和论据不统一,缺乏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

2、处方:如果要修改这段病文,可以根据原有的材料,把论点统一在“要长期刻苦练好基本功”上,并增强理论论述,文章就有论证的力量了。

任何事例一般都有个主旨,用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时,其主旨与论点一定要完全吻合,水乳交融,切不能形同皮毛或貌合神离。对主旨与论点不完全吻合或相距甚大的材料,在运用时,一定要重新改造,使其主旨与论点完全合拍。例如有位同学论述“天才出于勤奋”这个论点,选用了“牛顿请客”的轶事作为论据。“牛顿请客”反映的是牛顿在科研上专注入迷的精神,如果不加改造,全盘照搬,是不能证明“天才出于勤奋’’这一论点的,所以,对它应作大幅度的剪裁加工,使其主旨变成“牛顿之所以成就卓著,是由于勤奋工作”,这样才能作为证明“天才出于勤奋”这一论点的有用论据。

在议论文中叙述事例时,一字一句都要紧扣论点,突出论点,否则,事例再好,也不能发挥其充分论证论点的作用。如论述“事业成功在于勤奋”这一论点时,有位同学引用了陶 宗仪的材料,他是这样叙述的: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有个叫陶宗仪的人,他在松江时,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著作,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后来经过整理,写成了《辍耕录》这部书。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如果陶宗仪不是坚持不懈地勤勤恳恳地搞业余创作,又哪里有《辍耕录》的问世呢?

陶宗仪的《辍耕录》之所以能够问世,确实靠的是“勤奋”,这则材料是证明“事业成功在于勤奋”的很好的论据,但读完这段文字,却并不感到很有说服力,其原因在于作者叙述时没有重视材料中词句与观点的联系,未能字字句句扣紧论点,论据和论点之间也就缺乏强有力的逻辑联系了。如果做下面这样的修改,效果就好多了。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陶宗仪在松江教书之暇,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还紧张地著作。他凡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七年如一日,辛勤积存的树叶有整整的十余瓮。后来又经过整理、成书。共三十卷,题为《辍耕录》„„

上述文字在修改时添了一些细节,增加了一些词语,而这些“细节”和词语使材料中陶宗仪“勤奋”治学的精神,得到了鲜明而突出的体现。所以用来作为论据,就充分有力多了。

(三)文章论据。只例不论。

1、病例: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片断)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年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诊断:这是很多写议论文的同学常犯的一个毛病,他们以为有了好的事例、材料,就能写好议论文,常常在引出论点之后列举几个例子,便以为大功告成,却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引用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议论文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缺少分析议论,即使论据选择不错,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因为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段例文正是犯了这个毛病,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分析,使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未能融在一起,缺乏说服力。

2、处方:我们先看一看上一段文字的修改稿,看作者是怎样分析议论的: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片断)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作者在列举事例后,由于紧扣论点对论据作了具体的分析议论,使论据很好地为论点服务,所以很具说服力。

可见,对论据分析与不分析,事关议论文是否有说服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作具体分析呢?一般而言,可对论据作“为什么”分析。在分析“为什么”时。可先从正面说,接着再从反面说,只要扣住论点,就算是不错的分析了。也可以对论据的内容作评价,引申归纳等等。具体而言,初学者宜从学习下列几种方法人手,掌握分析议论的方法。

(1)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归纳法”。

(3)阐释分析法

这种分析,就是对引用的理论(名言)作解释,通过正反分析,证明论点的确凿。

运用这种分析方法,一般从阐释概念人手,也可用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物进行评析。如《吕览·察今》作者在叙述了“刻舟求剑”的事例后,评析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就是这种情况。

(4)假设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这种假设分析法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只要运用恰当,不失为常用的一种材料分析法。

(5)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

(6)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材料分析的方法有许多。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最后,需要提一提叙和议(即论据与分析)的三种形式:边叙边议(夹叙夹议)、先议后叙、 先叙后议。

(四)选择论据。顾此失彼。

1、病例:这几天老天不作美,整天大雪,搞得周天寒彻,我的父亲患阑尾炎,经医生诊断需及时开刀。我特地去医院服侍父亲。在路上,我专拣有人走过的“雪道”走,心想,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一定不很滑。然而没走几步,便摔倒在地上,满身是雪,连口袋里的钢笔都摔坏了,蓝墨水把淡蓝色的外套染蓝了。于是横下一条心,闯自己的路,勇敢地在那些没有人走过的雪地上走,另辟蹊径。踏在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声音,身下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谁知道,旧辙要循,新路也不可不拓。

2、诊断:病例一的作者是想通过“雪道”来证明“要另辟蹊径”的观点,但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将“父亲的病情,冬天的雪景,摔倒的情状”写得过详,以致于顾此而失彼。

3、处方:如果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议论文的血肉,论据运用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优劣。议论文论据的运用,关键是要把握好选择论据、表述论据、组织论据这三大环节。

(1)选择论据——尖端

作家秦牧曾经说过:“选材要抓住事物的尖端部分,好比一棵菜,要摘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一般材料只能炒出一般的菜,‘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此话用于论据的选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一个论点确定以后,可以证明它的论据很多,我们是不是“有闻必录”、“拣到篮里就是菜”呢?当然不行,这就需要对占有的材料作一番筛选和挑剔,留下那能“挑大梁”的“尖端”论据。

何谓“尖端”论据呢?第一,它应该准确,能够有效地证明论点,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正中靶心的“十环”材料,而不是与论点无关的“脱靶”材料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擦边”材料。第二,它应该真实,不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更不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第三,它应该典型。“认知度”高,能够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而不是“摘拾小事无关系处”。第四,它应该新鲜,言人所未言之事,举人所未举之例,是“独家新闻”,是“刚出水的活蹦乱跳的鲜鱼”,而不是陈腐的“劳什子”。总之,尖端的论据应该有力度,是从众多材料中挑选出来的最能证明论点的“黄金”材料。

(2)表述论据——浓缩

有了好的布料,还需要有好的裁缝,才能做出漂亮的衣裳,同样,选择了“尖端”的论据,还需要进行得体的表述,才能收到良好的论证效果。议论文论据的表述应该简洁凝炼,有人说,议论文的论据应该像“高度浓缩的压缩饼干”,此话颇有道理,因为议论文运用论据的主要目的是说理议论,阐明道理,所以,它和记叙文中的写人叙事不同。那么,如何表述论据呢?第一,要注意思想性,不求形象性。所举的论据只要能揭示问题的实质,把道理说清楚即可,不需要“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第二,要注重侧面性,不求完整性。一个

材料,隐含着的意义是多重性的,它可以证明这个论点,也可以证明那个论点,因此,我们在叙述论据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紧扣论点,侧重写出某一方面的事实,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总之,我们叙写论据要删枝去叶,高度浓缩和概括。

(3)组织论据——有序

议论文论据的安排要有次序。议论文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反映,这思路主要体现在论据材料的组织上,先用哪个论据,后用哪个论据,我们应该心中有数,不能杂乱无章,信笔驰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组织论据的次序很多,或由古到今,由中到外;或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或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但不管哪种次序都得有序论证论点。

(五)论证手段单一、缺乏力度;论述单薄、平淡无味。

:在议论文中,为了增强论证的力度,常常需要对论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加以论证,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多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假设论证法、诠释法和反证法、归谬法等。

(六)思路不开阔.就事论事。把握不住材料的主旨。

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就事论理,亦即针对材料中提出事件,去评论是非曲直。去分析包含的道理,去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否则就事论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议论型材料作文是检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对此。考生理应从分析材料人手,去提炼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可是,从学生答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只会复述材料,评论材料,就事论事,不会就材料论理。

为什么有学生不会就材料说理呢?主要原因是思路狭窄,对材料不会分析概括,不懂得把握材料主旨并以此作为议论的出发点。这是考试作文的一大误区,也是影响考试作文成绩的重要因素。

为了迅速帮助学生跳出“就事论事”的怪圈,我们在复习指导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去探求各类材料的内蕴。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多数本身只是现象而已,或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而它的精髓则多隐寓在这些现象所反映的实质上。因此,教会学生探求各类材料中隐寓的实质的方法,就可以力避就事论事的简单思维,而迅速把握提供的材料的主旨。

文学性材料(包括寓言故事、诗词歌曲、散文小说等),其蕴涵的哲理一般总是通过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体现出来,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从揣摩材料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等人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悟出材料的真谛。例如,“树木”与“树人”,二者相似,所以常见以树喻人。因此,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到“树人难、毁人易”的类比关系,并以此立意谈论“人才的培养与爱护”。

事例性材料(包括历史典故,名人逸事,现实事例等),其包含的道理多数渗透在人物的经历之中,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情节的归纳和人事的描述人手,总结其成败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例如,达·芬奇学画蛋,目的是藉此练功力、练毅力和打基础,终成大器。由此可总结出诸如“过硬的本领来自勤学苦练”、“伟大的成就源于不懈的努力”等话题,切准材料,生发说理。

图画材料,其深刻含义是寄托于对静态画面的动态想象与联想的拓展之中的,可在把握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以人物神情的捕捉为突破口,揣摩其内心世界,进而悟出面中意。《挖井》通过“挖井者”这儿掘几下,那儿掘几下,浅尝辄止的举止神情,不难看出个中之因:既缺信心,又缺毅力,同时也无科学态度。由此我们就可悟出命题者的意图,是以反面教材告诫人们:想取得成功,信心、毅力和科学态度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立意,既准确又完整,避免一味强调持之以恒的片面性。

总之,掌握了不同材料隐含精髓的规律,对我们排除干扰,通过透视现象而探求“材

料”的实质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教会学生因事说理的方法。

因事说理在文中的表现形式有好几种,主要的是述事评理和借事论理。

(1)述事评理。写这种评述性的文章一定要明确“述事”是手段,“评理”是目的。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一点,作文中“述”与“评”平分秋色,甚至“述”重于“评”。这样的文章就不是评述,而是介绍性文字了。“福建省有一位老干部,工资很高却十分节俭。离休时将一万多元存款连同利息一起送给国家,请求组织将这些钱用于教育事业。他说,交了这些钱,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这个故事的主旨无需多说,因为比较明显,可是少数同学写评论时却照搬了材料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最后用了不到200字粗粗作一评论。这种“述”重“评”轻,根底不深的文章,怎么能将道理说透呢?

(2)借事论理。即从某一事物出发,抓住一点,生发开去,引出议论,得出结论。《×××启示》之类的文题,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议论文。要写好这种议论文,深刻领会被引申事物的意思显得极为重要。生活是复杂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将生活中的甲事物与乙事物进行联系时,一定要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反点。有一个同学为了评少数青年人盲目崇拜外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借蒲松龄笔下的“罗刹海市人”颠倒美丑、以丑为美的事例进行议论,就很有针对性,引申也十分成功。因为它突出了甲乙事物的相似之处,告诉人们如何对待外国的东西,教育人们要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很有现实意义。

(七)不明白记叙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1、病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解放前已被美国聘为终身教授,他已把家眷接到美国定居下来。在那里,有优厚的待遇,有优裕的生活,也有搞研究的优越条件。但他一直眷恋祖国,每当他登台作学术报告或发表论文后受到同行的赞扬时,他越加触发百感交集的心理:“呵,我站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人!”

当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他按捺不住那喜悦得要跳出胸口的心:祖国啊,贫穷的影子遮不住你永恒的魅力,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代替神圣的精神渴求,学术研究虽然崇高,献给祖国才有意义。所以他领着全家,突然巧妙地登上一艘邮轮,义无反顾,直扑祖国怀抱。 回国后,他的许多著作相继出版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叮嘱他:“你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你要为我们的国家多培养出一些学生来。”几十年来,华罗庚发扬“人梯”精神,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诊断:在议论文中,常常需要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论据不外乎包括摆事实、讲道理两个方面,而摆事实就需要记叙这一表达方式。不过议论文中的记叙与一般记叙文中的记叙是有区别的,在记叙文中,讲究记叙要素的清楚的交代,讲究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的叙写,讲究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讲究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的描写,讲究细节的真实。而议论文中运用记叙时,记叙事实必须概括,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因为它只是辅助手段,是用来支撑议论的。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使议论行文拖沓,结构松散,论证乏力。上段例文是用来作为“不贪图享乐”的例证的,但却没有抓住叙述的侧重点,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为中心论点服务。

3、处方:在写议论文时,必须抓住议论文中的记叙的特点:

(1)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

(2)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到的事实,叙写时要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

议论中的记叙应做到:

(1)叙述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

议论文中的记叙,要受观点的制约。记叙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为论点服务。例如《想

和做》一文,为了论证“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观点,文章就叙述了学游泳的事例:“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这样的记叙,用来说明“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是十分一致的。

(2)对记叙的事例耍辨别真伪

议论文中所记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所谓“真”,就是指符合论点的事例;所谓“伪”,就是指不符合论点的事例。有一位同学写的议论文《骄者必败》,引用了很多事例,来证明论点。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巴黎公社失败,希特勒为苏联红军所败等等。我们把这些事例仔细思考一下,鉴别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事例并不是都能说明“骄者必败”的论点的。历史上的项羽、曹操,他们都是由于骄傲,在某种场合下失败了,所以这些事例是符合论点的,是“真”的。但另外几则事例放在这里是不够妥当的。希特勒的失败,是由于他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它是违背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非正义战争,他的必然失败,并非由于骄傲。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外部敌人的过于强大,也并非由于骄傲。而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脱离实际,所以败给秦国,主要的也不是由于骄傲。这些事例都不能用来证明“骄者必败”的论点,所以这些材料是“伪”的。“真”的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是有句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伪”的事例,则不但无助于突出论点,而且会出现自相矛盾、歪曲原意的不良作用。

(3)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记叙的角度

一个事例,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论点。论点不同,材料叙述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像《黄生借书说》中,作者扣紧了黄生家贫时借书不得的心情和“通籍”后购书而不读的情形,通过对比,用很短的篇幅,就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

(4)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记叙的详略

议论文中的记叙,总体来说,都是简略的。但相对而言。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必须交代清楚,这要看阅读对象,要从环境、时代等实际情况出发。如果这个材料读者比较熟悉,就可从略;读者不熟悉的内容,就要交代清楚。例如《什么是知识一文,叙述马克思参加革命实践创造革命理论的情况,是大家不甚熟悉的,作者用了165个字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这些事迹。而在《论各尽所能》一文中写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事情就发生在眼前,所以只用一句话,一笔带过。

做到以上几点,议论文中的叙述就可以既简要,又清楚,而且有用。

(八)写读后感。不联系实际谈感受。

1、病例:以己之短,学人之长

《鸟的评说》讲的是鸟儿们说他人之短的事,各种鸟儿不顾自己的缺陷,一味地说着他人的缺点。现实生活中人不也是如此吗?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强,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嘲笑别人的短处,却不知道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我看,应该多看看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做到以己之短学人之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可被借鉴和需要借鉴别人的地方,如果我们能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我们就能成为强者。我国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在研究微积分时,虚心接受当时还毫无名气的陈景润的指正,重新深入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华罗庚虚心学习别人的例子告诉我们,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而去学别人的长处,不可以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

与华罗庚相反,牛顿在研究光的本性时却未能接受惠更斯的波动说,结果丧失了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机会,把人类的物理史推迟了近百年。我们应该好好分析这个大科学家的

失策,失在何处?以伟绩自骄,不承认别人研究的强处,一味地认为自己行,结果失去良机。牛顿惨痛的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以己之短学人之长的道理的重要。

社会上,那些指责你指责他人的人,其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而总以己之长说人之短,互相攻击,一个不服一个,结果谁也没有改变得好一点。如果能以己之短而学人之长,就能成为当今社会的强者。

2、诊断:这篇读后感,中心明确,内容也比较集中,首尾呼应,结构也较完整。但未能结合人们思想观念或思想方法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作分析、解剖,因此给人以肤浅的感觉。另外,题目用词不当,易引起误解。

3、处方:写读后感,一定要针对自身实际,有感而发。

要针对自身实际,有感而发,即选取“感点”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发出真情实感——真实而感人。如学过《曹刿论战》之后,写读后感,一个同学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谈,命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读有感》;另一个同学则从学习的角度来谈,命题为《我们要学会观察——读有感》。很显然,前一个同学肯定写不好,因为中学生所了解的军事知识有限,不符合其生活实际;而后一篇则是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可以说深有体会,肯定能写好。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有些同学将“自己”置身事外,如写书评一样,面面俱到,又“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二是本无真情实感,却惯用言过其实之词,什么“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体会特深”、“好好感动”等等,堆砌词藻,华而不实,实为左道旁门,必须摒除。以上两点可以说是确立“感点”的指导原则,下面谈谈具体方法。

(1)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内涵。确立“感点”。

如同给材料作文通过分析材料来确立观点一样,读后感的“感点”的确立是源于原文,即“感点”是读原文后产生的个人见解,绝不可偏离原文的内涵,去随意地曲解或作片面地 理解,必须从整体上来把握原文,仔细阅读、全面理解,准确概括,从中确立“感点”。

如阅读寓言,写读后感:

花与卫士

刺枝向玫瑰花说:“花呀,看你开得多美,有了你,人们把我都一起赞美了。”玫瑰花回答说:“刺枝呀,看你长得多么锋利威武,如果没有你,我们早被偷花人全摘光了。”分析寓言中“刺枝”与“玫瑰花”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谦虚,赞美对方。因此,我们可以确立“感点”为:“谦虚待人,多看别人的优点”或“谦虚是美德”。

(2)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感点”。

有些文章中有关键性词语,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关键性词语,确立“感点”。例如: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于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在仕于中山者,宿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清之。谓人日:“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日:“是予之糟液。”

这个故事中的鲁人求方不得而窃糟,自以为得“方”。那么,“糟”为何物?即酿酒之废料,糟粕也。我们主张“拿来主义”,但要坚持“挑选”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鲁人做得恰恰相反,取其糟粕。显然,“窃糟”一词暗示着故事的主旨,抓住“窃糟”一词,也就抓住了确立“感点”的关键。

(3)感悟原文的深层内涵。

在诗歌、寓言等形象生动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阅读时,一定要做到透过现象深入分析,把握其深层内涵,确立“感点”。

(4)体现时代气息,力求“感点”新颖。

与一般给材料议论相同,阅读材料往往也是可以多角度来选取“感点”的。这时,我们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感应时代的脉膊,从材料中挖掘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观点,使读

者体味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增加文章的社会效益。如寓言《滥竽充数》,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确立“感点”:

①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可以确立为:不懂装懂,冒充内行的行为要不得。

②从齐宣王的角度,可确立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了解实际,必受蒙蔽。 ③从齐缗王的角度,可确立为:做领导工作必须深入实际,开创新局面,知人善任。 以上三个角度只要我们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只有角度③最富于现实意义,其中的“开创新局面,,是承前打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的“铁饭碗”而来的,与当今社会的改革十分“合拍”。

六、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靠母亲做佣人、送报纸读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替母亲洗过脚吗?”“没有。”青年如实回答。总经理说:“明天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今天回去一定要给你的母亲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了。第二天青年如约来公司。他对总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少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总经理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明天你来上班吧!”

要求:

1、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 先构思列提纲,然后作文。

4、 不少于700字。

提示: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就事论理,亦即针对材料中提出事件,去评论是非曲直。去分析包含的道理,去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否则就事论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如在这则材料中,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母亲只是一个背景人物,不能从母亲这个角度选取切入点,只能从总经理和青年入手,而例一所选论点是“艰苦奋斗”,偏离了材料中心。例二虽然抓住了原材料的这样一句话“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并由此入手选取“社会教育”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这仍不是材料的主旨,行文中事例分析不透辟,有的事例如周总理的事显得牵强,不典型。有位同学从青年入手提出了勿忘母亲的观点,行文中由日本到中国,由具体的母亲想到抽象的祖国母亲,思路开阔,立意深远,写的非常好。

第二课时

当 堂 作 文

教学反思:

《议论文的写作》

(作文训练)

写作目标:

1、把握文的文体特征。

2、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1、 结合所学课文,介绍相关知识,进行作文指导。

2、 训练学生“构思——列提纲——作文”的良好写作习惯。

3、 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 ②开头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是等。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

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书店有卖《论点论据大全》的,你可以买来,选一个专题,写前想清楚,模仿着上面的结构,列好提纲再动笔写。开始写短文,选一个事例,一条名言,连缀成文。 你就用上面的方法试着写吧,一定会成功的。

三、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

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

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

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四、议论文的平行结构

议论文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是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论证某个观点或论题时,将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的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从属于中心论题或观点的,它们之间地位平等,呈平行关系,故称平行结构。依据平行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成如下几类。

(一)分解类。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初语教材中《理想的阶梯》一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并列的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奋斗”一语的分解与具体化: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二)阐述类。论证中平行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某年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平行结构来阐述它的含义: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4、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三)利弊类。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论述主张、做法类的议论文常用此形式,如《学生要不要参加家务劳动》、《课外阅读小议》。

一般来讲,在应试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平行结构,有如下一些好处: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平行结构往 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

闼,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平行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我们可以说,平行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议论中的常见问题

(一)不善于提炼中心论点。

1、病例: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他立志学医,经过勤奋攻读,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巨著《本草纲目》。

②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四次应试都落选,他立志学习,不畏艰难,终于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巨著《聊斋志异》。

③世界语大师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某大学外语系都名落孙山,后立志,利用一切条件发愤自学外语,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语大师”。

中心论点:读罢以上三则材料,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诊断:仔细分析上面的材料以及根据它们提炼出的论点,就知道所提炼的论点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其原因是只从表象中找到了相同点,而每个人对待失败的方法又不尽相同。李时珍失败后是“立志”、“勤奋”;蒲松龄失败后是立志学习,“不畏艰难”;世界语大师苏阿芒失败后是“立志”,并“利用一切条件发愤自学”。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失败后不气馁,“立志”学习。但立志后的具体做法又不一样:李时珍靠“勤奋”,蒲松龄靠“不畏艰难”,苏阿芒靠“利用一切条件”。这些都可以作为分论点进一步展开论证。

上面这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可以这样提炼:读罢以上三则材料,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丧失信心。只要在失败后能立大志,不畏艰难,同时又能利用一切条件去学习,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处方:善于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环节。提炼中心论点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时代气息

这就得十分密切地注意时代的潮流,社会的动向。要抓住与时代有关的事件或问题,从中提炼出与社会潮流合拍、顺应时代发展的论点。

时代经常给一些东西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特色。同学们学习作文,提炼议论文的论点,应该打破过时了的传统观念,具有时代的灵敏感。

(2)要善于捕捉问题

事物本身就是对立的统一体,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事物就向前迈进一步。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问题是要留心,要善于捕捉。有时候,矛盾就在你面前,然而一下子就滑过去了,如果把它抓住,解剖一下,讨论一下,也许就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推动事物向前迈进。当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逮住的。有时候,那些问题只会给你一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如果不对它作进一步的探讨与深思,就会稍纵即逝。比如最佳售票员姜玉琴,碰到一个因逃票未成而恶作剧的青年,“掏出一张五角纸币,特地吐上一口痰,然后揉成一团,递给小姜。这时,小姜冷静地掏出一块手帕,揩掉了纸币上的痰,还微笑地把车票和找头交给恶作剧的青年”。读者很敬佩那位颇有耐心,很讲文明的售票员,心里也不免有点为姜玉琴抱屈,当然也痛恨那恶作剧的青工。可是《过犹不及》这篇作文,抓住了这件事展开讨论,义正词严地提出他的看法:“我们全社会都有责任支持那些跟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先进人物,不应该让那些歪门邪道的人感到文明姑娘是软弱可欺,可以随意施加侮辱的。”这里,作者就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件事的本质:文明不是软弱可欺的,必须与不文明的行为

作坚决的斗争。

对于论题(或论点)只要经常留心,经常思索,捕捉的本领就会不断提高。

(3)要求“新”

如果你写的都是些老生常谈,四平八稳的文章,那将毫无意义,因此,你的论点必须“新”,只有“新”才能吸引人,给人以启迪。所谓“新”,就是发别人所未发。

(二)论点与材料不统一。

1、病例:学习要刻苦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确如此,我国古代的射箭手纪昌,为了打好学射的基础„„就先练基本功。第一步练眼睛长久地睁着不动,直练到连针尖刺到眼边都不眨,才练第二步。随后,每天都找一个细小目标,眼睁睁地盯着,要求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这才去练习射箭。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名射手。还有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从点、横、撇、捺学起,不知经过多少寒冬酷暑,他练完就到池边洗笔,天长日久,竟把池水染黑了。试想,如果他们没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够成为名家吗?

2、诊断:病文开头所引苟子的话是作为中心论点的。纪昌学射与羲之学书则是论据,最后一句是小结。但总起的中心论点是“学贵积累”,纪昌学射这个论据,着眼点却在苦练基本功,羲之学书。兼有苦练基本功和持久、刻苦的意思,与论点不能全部切合。结语反问句来肯定“锲而不舍”,而文题所揭示的却是“学习要刻苦”。“积累”、“基本功”、“刻苦”“持久性”都互有联系,但各属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文中杂出,论点和论据不统一,缺乏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

2、处方:如果要修改这段病文,可以根据原有的材料,把论点统一在“要长期刻苦练好基本功”上,并增强理论论述,文章就有论证的力量了。

任何事例一般都有个主旨,用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时,其主旨与论点一定要完全吻合,水乳交融,切不能形同皮毛或貌合神离。对主旨与论点不完全吻合或相距甚大的材料,在运用时,一定要重新改造,使其主旨与论点完全合拍。例如有位同学论述“天才出于勤奋”这个论点,选用了“牛顿请客”的轶事作为论据。“牛顿请客”反映的是牛顿在科研上专注入迷的精神,如果不加改造,全盘照搬,是不能证明“天才出于勤奋’’这一论点的,所以,对它应作大幅度的剪裁加工,使其主旨变成“牛顿之所以成就卓著,是由于勤奋工作”,这样才能作为证明“天才出于勤奋”这一论点的有用论据。

在议论文中叙述事例时,一字一句都要紧扣论点,突出论点,否则,事例再好,也不能发挥其充分论证论点的作用。如论述“事业成功在于勤奋”这一论点时,有位同学引用了陶 宗仪的材料,他是这样叙述的: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有个叫陶宗仪的人,他在松江时,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著作,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后来经过整理,写成了《辍耕录》这部书。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如果陶宗仪不是坚持不懈地勤勤恳恳地搞业余创作,又哪里有《辍耕录》的问世呢?

陶宗仪的《辍耕录》之所以能够问世,确实靠的是“勤奋”,这则材料是证明“事业成功在于勤奋”的很好的论据,但读完这段文字,却并不感到很有说服力,其原因在于作者叙述时没有重视材料中词句与观点的联系,未能字字句句扣紧论点,论据和论点之间也就缺乏强有力的逻辑联系了。如果做下面这样的修改,效果就好多了。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陶宗仪在松江教书之暇,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还紧张地著作。他凡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七年如一日,辛勤积存的树叶有整整的十余瓮。后来又经过整理、成书。共三十卷,题为《辍耕录》„„

上述文字在修改时添了一些细节,增加了一些词语,而这些“细节”和词语使材料中陶宗仪“勤奋”治学的精神,得到了鲜明而突出的体现。所以用来作为论据,就充分有力多了。

(三)文章论据。只例不论。

1、病例: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片断)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年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诊断:这是很多写议论文的同学常犯的一个毛病,他们以为有了好的事例、材料,就能写好议论文,常常在引出论点之后列举几个例子,便以为大功告成,却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引用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议论文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缺少分析议论,即使论据选择不错,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因为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段例文正是犯了这个毛病,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分析,使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未能融在一起,缺乏说服力。

2、处方:我们先看一看上一段文字的修改稿,看作者是怎样分析议论的: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片断)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作者在列举事例后,由于紧扣论点对论据作了具体的分析议论,使论据很好地为论点服务,所以很具说服力。

可见,对论据分析与不分析,事关议论文是否有说服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作具体分析呢?一般而言,可对论据作“为什么”分析。在分析“为什么”时。可先从正面说,接着再从反面说,只要扣住论点,就算是不错的分析了。也可以对论据的内容作评价,引申归纳等等。具体而言,初学者宜从学习下列几种方法人手,掌握分析议论的方法。

(1)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归纳法”。

(3)阐释分析法

这种分析,就是对引用的理论(名言)作解释,通过正反分析,证明论点的确凿。

运用这种分析方法,一般从阐释概念人手,也可用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物进行评析。如《吕览·察今》作者在叙述了“刻舟求剑”的事例后,评析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就是这种情况。

(4)假设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这种假设分析法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只要运用恰当,不失为常用的一种材料分析法。

(5)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

(6)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材料分析的方法有许多。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最后,需要提一提叙和议(即论据与分析)的三种形式:边叙边议(夹叙夹议)、先议后叙、 先叙后议。

(四)选择论据。顾此失彼。

1、病例:这几天老天不作美,整天大雪,搞得周天寒彻,我的父亲患阑尾炎,经医生诊断需及时开刀。我特地去医院服侍父亲。在路上,我专拣有人走过的“雪道”走,心想,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一定不很滑。然而没走几步,便摔倒在地上,满身是雪,连口袋里的钢笔都摔坏了,蓝墨水把淡蓝色的外套染蓝了。于是横下一条心,闯自己的路,勇敢地在那些没有人走过的雪地上走,另辟蹊径。踏在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声音,身下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谁知道,旧辙要循,新路也不可不拓。

2、诊断:病例一的作者是想通过“雪道”来证明“要另辟蹊径”的观点,但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将“父亲的病情,冬天的雪景,摔倒的情状”写得过详,以致于顾此而失彼。

3、处方:如果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议论文的血肉,论据运用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优劣。议论文论据的运用,关键是要把握好选择论据、表述论据、组织论据这三大环节。

(1)选择论据——尖端

作家秦牧曾经说过:“选材要抓住事物的尖端部分,好比一棵菜,要摘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一般材料只能炒出一般的菜,‘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此话用于论据的选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一个论点确定以后,可以证明它的论据很多,我们是不是“有闻必录”、“拣到篮里就是菜”呢?当然不行,这就需要对占有的材料作一番筛选和挑剔,留下那能“挑大梁”的“尖端”论据。

何谓“尖端”论据呢?第一,它应该准确,能够有效地证明论点,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正中靶心的“十环”材料,而不是与论点无关的“脱靶”材料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擦边”材料。第二,它应该真实,不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更不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第三,它应该典型。“认知度”高,能够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而不是“摘拾小事无关系处”。第四,它应该新鲜,言人所未言之事,举人所未举之例,是“独家新闻”,是“刚出水的活蹦乱跳的鲜鱼”,而不是陈腐的“劳什子”。总之,尖端的论据应该有力度,是从众多材料中挑选出来的最能证明论点的“黄金”材料。

(2)表述论据——浓缩

有了好的布料,还需要有好的裁缝,才能做出漂亮的衣裳,同样,选择了“尖端”的论据,还需要进行得体的表述,才能收到良好的论证效果。议论文论据的表述应该简洁凝炼,有人说,议论文的论据应该像“高度浓缩的压缩饼干”,此话颇有道理,因为议论文运用论据的主要目的是说理议论,阐明道理,所以,它和记叙文中的写人叙事不同。那么,如何表述论据呢?第一,要注意思想性,不求形象性。所举的论据只要能揭示问题的实质,把道理说清楚即可,不需要“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第二,要注重侧面性,不求完整性。一个

材料,隐含着的意义是多重性的,它可以证明这个论点,也可以证明那个论点,因此,我们在叙述论据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紧扣论点,侧重写出某一方面的事实,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总之,我们叙写论据要删枝去叶,高度浓缩和概括。

(3)组织论据——有序

议论文论据的安排要有次序。议论文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反映,这思路主要体现在论据材料的组织上,先用哪个论据,后用哪个论据,我们应该心中有数,不能杂乱无章,信笔驰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组织论据的次序很多,或由古到今,由中到外;或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或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但不管哪种次序都得有序论证论点。

(五)论证手段单一、缺乏力度;论述单薄、平淡无味。

:在议论文中,为了增强论证的力度,常常需要对论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加以论证,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多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假设论证法、诠释法和反证法、归谬法等。

(六)思路不开阔.就事论事。把握不住材料的主旨。

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就事论理,亦即针对材料中提出事件,去评论是非曲直。去分析包含的道理,去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否则就事论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议论型材料作文是检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对此。考生理应从分析材料人手,去提炼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可是,从学生答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只会复述材料,评论材料,就事论事,不会就材料论理。

为什么有学生不会就材料说理呢?主要原因是思路狭窄,对材料不会分析概括,不懂得把握材料主旨并以此作为议论的出发点。这是考试作文的一大误区,也是影响考试作文成绩的重要因素。

为了迅速帮助学生跳出“就事论事”的怪圈,我们在复习指导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去探求各类材料的内蕴。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多数本身只是现象而已,或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而它的精髓则多隐寓在这些现象所反映的实质上。因此,教会学生探求各类材料中隐寓的实质的方法,就可以力避就事论事的简单思维,而迅速把握提供的材料的主旨。

文学性材料(包括寓言故事、诗词歌曲、散文小说等),其蕴涵的哲理一般总是通过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体现出来,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从揣摩材料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等人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悟出材料的真谛。例如,“树木”与“树人”,二者相似,所以常见以树喻人。因此,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到“树人难、毁人易”的类比关系,并以此立意谈论“人才的培养与爱护”。

事例性材料(包括历史典故,名人逸事,现实事例等),其包含的道理多数渗透在人物的经历之中,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情节的归纳和人事的描述人手,总结其成败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例如,达·芬奇学画蛋,目的是藉此练功力、练毅力和打基础,终成大器。由此可总结出诸如“过硬的本领来自勤学苦练”、“伟大的成就源于不懈的努力”等话题,切准材料,生发说理。

图画材料,其深刻含义是寄托于对静态画面的动态想象与联想的拓展之中的,可在把握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以人物神情的捕捉为突破口,揣摩其内心世界,进而悟出面中意。《挖井》通过“挖井者”这儿掘几下,那儿掘几下,浅尝辄止的举止神情,不难看出个中之因:既缺信心,又缺毅力,同时也无科学态度。由此我们就可悟出命题者的意图,是以反面教材告诫人们:想取得成功,信心、毅力和科学态度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立意,既准确又完整,避免一味强调持之以恒的片面性。

总之,掌握了不同材料隐含精髓的规律,对我们排除干扰,通过透视现象而探求“材

料”的实质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教会学生因事说理的方法。

因事说理在文中的表现形式有好几种,主要的是述事评理和借事论理。

(1)述事评理。写这种评述性的文章一定要明确“述事”是手段,“评理”是目的。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一点,作文中“述”与“评”平分秋色,甚至“述”重于“评”。这样的文章就不是评述,而是介绍性文字了。“福建省有一位老干部,工资很高却十分节俭。离休时将一万多元存款连同利息一起送给国家,请求组织将这些钱用于教育事业。他说,交了这些钱,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这个故事的主旨无需多说,因为比较明显,可是少数同学写评论时却照搬了材料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最后用了不到200字粗粗作一评论。这种“述”重“评”轻,根底不深的文章,怎么能将道理说透呢?

(2)借事论理。即从某一事物出发,抓住一点,生发开去,引出议论,得出结论。《×××启示》之类的文题,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议论文。要写好这种议论文,深刻领会被引申事物的意思显得极为重要。生活是复杂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将生活中的甲事物与乙事物进行联系时,一定要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反点。有一个同学为了评少数青年人盲目崇拜外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借蒲松龄笔下的“罗刹海市人”颠倒美丑、以丑为美的事例进行议论,就很有针对性,引申也十分成功。因为它突出了甲乙事物的相似之处,告诉人们如何对待外国的东西,教育人们要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很有现实意义。

(七)不明白记叙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1、病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解放前已被美国聘为终身教授,他已把家眷接到美国定居下来。在那里,有优厚的待遇,有优裕的生活,也有搞研究的优越条件。但他一直眷恋祖国,每当他登台作学术报告或发表论文后受到同行的赞扬时,他越加触发百感交集的心理:“呵,我站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人!”

当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他按捺不住那喜悦得要跳出胸口的心:祖国啊,贫穷的影子遮不住你永恒的魅力,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代替神圣的精神渴求,学术研究虽然崇高,献给祖国才有意义。所以他领着全家,突然巧妙地登上一艘邮轮,义无反顾,直扑祖国怀抱。 回国后,他的许多著作相继出版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叮嘱他:“你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你要为我们的国家多培养出一些学生来。”几十年来,华罗庚发扬“人梯”精神,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诊断:在议论文中,常常需要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论据不外乎包括摆事实、讲道理两个方面,而摆事实就需要记叙这一表达方式。不过议论文中的记叙与一般记叙文中的记叙是有区别的,在记叙文中,讲究记叙要素的清楚的交代,讲究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的叙写,讲究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讲究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的描写,讲究细节的真实。而议论文中运用记叙时,记叙事实必须概括,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因为它只是辅助手段,是用来支撑议论的。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使议论行文拖沓,结构松散,论证乏力。上段例文是用来作为“不贪图享乐”的例证的,但却没有抓住叙述的侧重点,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为中心论点服务。

3、处方:在写议论文时,必须抓住议论文中的记叙的特点:

(1)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

(2)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到的事实,叙写时要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

议论中的记叙应做到:

(1)叙述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

议论文中的记叙,要受观点的制约。记叙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为论点服务。例如《想

和做》一文,为了论证“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观点,文章就叙述了学游泳的事例:“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这样的记叙,用来说明“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是十分一致的。

(2)对记叙的事例耍辨别真伪

议论文中所记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所谓“真”,就是指符合论点的事例;所谓“伪”,就是指不符合论点的事例。有一位同学写的议论文《骄者必败》,引用了很多事例,来证明论点。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巴黎公社失败,希特勒为苏联红军所败等等。我们把这些事例仔细思考一下,鉴别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事例并不是都能说明“骄者必败”的论点的。历史上的项羽、曹操,他们都是由于骄傲,在某种场合下失败了,所以这些事例是符合论点的,是“真”的。但另外几则事例放在这里是不够妥当的。希特勒的失败,是由于他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它是违背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非正义战争,他的必然失败,并非由于骄傲。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外部敌人的过于强大,也并非由于骄傲。而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脱离实际,所以败给秦国,主要的也不是由于骄傲。这些事例都不能用来证明“骄者必败”的论点,所以这些材料是“伪”的。“真”的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是有句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伪”的事例,则不但无助于突出论点,而且会出现自相矛盾、歪曲原意的不良作用。

(3)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记叙的角度

一个事例,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论点。论点不同,材料叙述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像《黄生借书说》中,作者扣紧了黄生家贫时借书不得的心情和“通籍”后购书而不读的情形,通过对比,用很短的篇幅,就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

(4)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记叙的详略

议论文中的记叙,总体来说,都是简略的。但相对而言。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必须交代清楚,这要看阅读对象,要从环境、时代等实际情况出发。如果这个材料读者比较熟悉,就可从略;读者不熟悉的内容,就要交代清楚。例如《什么是知识一文,叙述马克思参加革命实践创造革命理论的情况,是大家不甚熟悉的,作者用了165个字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这些事迹。而在《论各尽所能》一文中写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事情就发生在眼前,所以只用一句话,一笔带过。

做到以上几点,议论文中的叙述就可以既简要,又清楚,而且有用。

(八)写读后感。不联系实际谈感受。

1、病例:以己之短,学人之长

《鸟的评说》讲的是鸟儿们说他人之短的事,各种鸟儿不顾自己的缺陷,一味地说着他人的缺点。现实生活中人不也是如此吗?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强,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嘲笑别人的短处,却不知道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我看,应该多看看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做到以己之短学人之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可被借鉴和需要借鉴别人的地方,如果我们能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我们就能成为强者。我国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在研究微积分时,虚心接受当时还毫无名气的陈景润的指正,重新深入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华罗庚虚心学习别人的例子告诉我们,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而去学别人的长处,不可以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

与华罗庚相反,牛顿在研究光的本性时却未能接受惠更斯的波动说,结果丧失了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机会,把人类的物理史推迟了近百年。我们应该好好分析这个大科学家的

失策,失在何处?以伟绩自骄,不承认别人研究的强处,一味地认为自己行,结果失去良机。牛顿惨痛的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以己之短学人之长的道理的重要。

社会上,那些指责你指责他人的人,其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而总以己之长说人之短,互相攻击,一个不服一个,结果谁也没有改变得好一点。如果能以己之短而学人之长,就能成为当今社会的强者。

2、诊断:这篇读后感,中心明确,内容也比较集中,首尾呼应,结构也较完整。但未能结合人们思想观念或思想方法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作分析、解剖,因此给人以肤浅的感觉。另外,题目用词不当,易引起误解。

3、处方:写读后感,一定要针对自身实际,有感而发。

要针对自身实际,有感而发,即选取“感点”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发出真情实感——真实而感人。如学过《曹刿论战》之后,写读后感,一个同学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谈,命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读有感》;另一个同学则从学习的角度来谈,命题为《我们要学会观察——读有感》。很显然,前一个同学肯定写不好,因为中学生所了解的军事知识有限,不符合其生活实际;而后一篇则是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可以说深有体会,肯定能写好。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有些同学将“自己”置身事外,如写书评一样,面面俱到,又“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二是本无真情实感,却惯用言过其实之词,什么“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体会特深”、“好好感动”等等,堆砌词藻,华而不实,实为左道旁门,必须摒除。以上两点可以说是确立“感点”的指导原则,下面谈谈具体方法。

(1)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内涵。确立“感点”。

如同给材料作文通过分析材料来确立观点一样,读后感的“感点”的确立是源于原文,即“感点”是读原文后产生的个人见解,绝不可偏离原文的内涵,去随意地曲解或作片面地 理解,必须从整体上来把握原文,仔细阅读、全面理解,准确概括,从中确立“感点”。

如阅读寓言,写读后感:

花与卫士

刺枝向玫瑰花说:“花呀,看你开得多美,有了你,人们把我都一起赞美了。”玫瑰花回答说:“刺枝呀,看你长得多么锋利威武,如果没有你,我们早被偷花人全摘光了。”分析寓言中“刺枝”与“玫瑰花”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谦虚,赞美对方。因此,我们可以确立“感点”为:“谦虚待人,多看别人的优点”或“谦虚是美德”。

(2)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感点”。

有些文章中有关键性词语,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关键性词语,确立“感点”。例如: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于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在仕于中山者,宿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清之。谓人日:“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日:“是予之糟液。”

这个故事中的鲁人求方不得而窃糟,自以为得“方”。那么,“糟”为何物?即酿酒之废料,糟粕也。我们主张“拿来主义”,但要坚持“挑选”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鲁人做得恰恰相反,取其糟粕。显然,“窃糟”一词暗示着故事的主旨,抓住“窃糟”一词,也就抓住了确立“感点”的关键。

(3)感悟原文的深层内涵。

在诗歌、寓言等形象生动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阅读时,一定要做到透过现象深入分析,把握其深层内涵,确立“感点”。

(4)体现时代气息,力求“感点”新颖。

与一般给材料议论相同,阅读材料往往也是可以多角度来选取“感点”的。这时,我们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感应时代的脉膊,从材料中挖掘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观点,使读

者体味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增加文章的社会效益。如寓言《滥竽充数》,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确立“感点”:

①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可以确立为:不懂装懂,冒充内行的行为要不得。

②从齐宣王的角度,可确立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了解实际,必受蒙蔽。 ③从齐缗王的角度,可确立为:做领导工作必须深入实际,开创新局面,知人善任。 以上三个角度只要我们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只有角度③最富于现实意义,其中的“开创新局面,,是承前打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的“铁饭碗”而来的,与当今社会的改革十分“合拍”。

六、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靠母亲做佣人、送报纸读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替母亲洗过脚吗?”“没有。”青年如实回答。总经理说:“明天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今天回去一定要给你的母亲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了。第二天青年如约来公司。他对总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少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总经理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明天你来上班吧!”

要求:

1、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 先构思列提纲,然后作文。

4、 不少于700字。

提示: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就事论理,亦即针对材料中提出事件,去评论是非曲直。去分析包含的道理,去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否则就事论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如在这则材料中,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母亲只是一个背景人物,不能从母亲这个角度选取切入点,只能从总经理和青年入手,而例一所选论点是“艰苦奋斗”,偏离了材料中心。例二虽然抓住了原材料的这样一句话“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并由此入手选取“社会教育”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这仍不是材料的主旨,行文中事例分析不透辟,有的事例如周总理的事显得牵强,不典型。有位同学从青年入手提出了勿忘母亲的观点,行文中由日本到中国,由具体的母亲想到抽象的祖国母亲,思路开阔,立意深远,写的非常好。

第二课时

当 堂 作 文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名家谈写作
  • 怎样写作文(1-26)总汇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1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2 小学生作文技法详解(总目录)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不同职业的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长辈亲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自己 写事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作记叙文要特别讲究& ...查看


  • 浅谈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 浅谈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作者:徐扬辉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9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42-01 对 ...查看


  • 科技论文写作和学术报告
  • 科技论文写作和学术报告清华大学 于歆杰内容提要• 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的类型 – 科技论文的结构 – 科技论文的几个关 键部分 – 科技论文的几个注 意点 – 科技论文的署名. 投稿和发表 – 学位培养的三大论 文• 学术报告– 学术报 ...查看


  •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刍议
  • 一.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一直是对高中生语文掌握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对他们来讲是非常大的. 如何选出正确的论点,并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有机地组合起来,把文章变得血肉丰满,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 ...查看


  • 高院开设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的思考
  • 2008年12月第6期 高教论坛H igher Education Forum Dec. 2008. No 6 高院开设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的思考 张 菊, 朱孝峰, 邝海沙 1 2 2 (1. 中山大学 肿瘤防治中心 癌症! 杂志编辑部, ...查看


  • 毕业设计过程记录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电气工程系 1 2 班 机电你一体化的发展与应用 号 级 机电 指导教师 顺序号 第 1 次 学生姓名 系 部 ...查看


  •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
  • 篇一:关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反思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王智斌 2013.7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比起初中 学生生活阅历进一步成熟,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了更多素材,写好议论文应该不是难事. 尤其必修三四册后 ...查看


  •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亚兵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2期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教学重点之一.老师们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 ...查看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转载]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 ...查看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1
  •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将文章分为记事.叙事.解释.议论(论辩)等类别[①].叶圣陶.夏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