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9月8日,开学第六个工作日,上到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作为家常课,没有特别精心的设计,但是我上完这节课,整个人感觉特别爽!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鉴于第一课时已经进行了生字词的教学,并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所以第二课时我主要抓关键词理解拟人句,体会关键词的妙处,以及理解感悟重点词语隐含的秘密。课的开始,让学生温习了第一课时学习的词语,达到巩固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朗读第二小节诗歌,重点走进第一句话,设疑:老师划出了两个词“准备、送给”,一般情况下谁才说“准备”、说“送给”?生回答“人”。我接着引导:没错,一般情况下人才说准备东西,才说送东西,那么这里就是把植物妈妈当成人来写,这样的句子就叫“拟人句”。让学生重读“准备、送给”,以及第一句诗后,引入本小节第二句诗歌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拟人句。我是直接问,这一句诗是什么句?生非常快地回答是拟人句,我追问,你是从哪写关键词语中知道它是一个拟人句?于是,学生便找出了“孩子们、出发”。一开始我自己没有划“孩子们”的,但是学生们找出了这个词,认为人会更常用“孩子们”这种说法,我细细一想,确实也是。通过抓关键词,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拟人句。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点,这一环节完实现了预期目标。

学习了拟人句,我还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进行了小小拓展,让学生猜想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会去哪里?目的是引入成语“四海为家”的学习。虽说“四海为家”出现在第一小节,但是我认为在第一小节讲解此词不合适,学生没办法直观理解,教师还得费精力去寻找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得不偿失。放在“乘着风纷纷出发”这里则不然,通过学生的猜想,就可以知道这些“孩子们”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定居,很自然就能理解“四海为家”的意思。

第三小节第一句诗抓“穿上”再次理解拟人句。同时让学生找第二句诗的动词,动词的理解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在课堂上渗透。

第四小节把豌豆妈妈和其他妈妈做对比,谁最厉害。让学生抓住“更”这个关键词。这一个小节,我重点抓“蹦着跳着”,简单复习ABAC结构的词语,重点通过词语理解“孩子们”的心情。

这一节课设计的知识点不算多,也不算难,我就是希望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去理解拟人句,理解人物情感,理解句子的意思。一课一得,家常课,我是这么上的。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9月8日,开学第六个工作日,上到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作为家常课,没有特别精心的设计,但是我上完这节课,整个人感觉特别爽!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鉴于第一课时已经进行了生字词的教学,并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所以第二课时我主要抓关键词理解拟人句,体会关键词的妙处,以及理解感悟重点词语隐含的秘密。课的开始,让学生温习了第一课时学习的词语,达到巩固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朗读第二小节诗歌,重点走进第一句话,设疑:老师划出了两个词“准备、送给”,一般情况下谁才说“准备”、说“送给”?生回答“人”。我接着引导:没错,一般情况下人才说准备东西,才说送东西,那么这里就是把植物妈妈当成人来写,这样的句子就叫“拟人句”。让学生重读“准备、送给”,以及第一句诗后,引入本小节第二句诗歌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拟人句。我是直接问,这一句诗是什么句?生非常快地回答是拟人句,我追问,你是从哪写关键词语中知道它是一个拟人句?于是,学生便找出了“孩子们、出发”。一开始我自己没有划“孩子们”的,但是学生们找出了这个词,认为人会更常用“孩子们”这种说法,我细细一想,确实也是。通过抓关键词,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拟人句。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点,这一环节完实现了预期目标。

学习了拟人句,我还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进行了小小拓展,让学生猜想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会去哪里?目的是引入成语“四海为家”的学习。虽说“四海为家”出现在第一小节,但是我认为在第一小节讲解此词不合适,学生没办法直观理解,教师还得费精力去寻找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得不偿失。放在“乘着风纷纷出发”这里则不然,通过学生的猜想,就可以知道这些“孩子们”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定居,很自然就能理解“四海为家”的意思。

第三小节第一句诗抓“穿上”再次理解拟人句。同时让学生找第二句诗的动词,动词的理解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在课堂上渗透。

第四小节把豌豆妈妈和其他妈妈做对比,谁最厉害。让学生抓住“更”这个关键词。这一个小节,我重点抓“蹦着跳着”,简单复习ABAC结构的词语,重点通过词语理解“孩子们”的心情。

这一节课设计的知识点不算多,也不算难,我就是希望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去理解拟人句,理解人物情感,理解句子的意思。一课一得,家常课,我是这么上的。


相关文章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第一单元 识字1 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 .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目标: 1.带领学生在室外(如果有室内,可借助课文插图)观察秋天,读好12个四字词组,了解词义. 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12个四字词组的意思,识字12个,用自己的方法 ...查看


  • 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 篇一: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 园地三教学反思 黄龙镇中心小学 二(1)班 陈 莉 本节课包含"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个版块. 一."我的发现": 感知反义词,并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思品教案(新)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 ...查看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 第一单元(课文) 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2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 第一课 我的一家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 ...查看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标准教案
  • 1-1汉字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学会在语言表达中使用ABB式叠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2.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 认识ABB式叠词,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叠词的作用. 教学准备: ...查看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 第 一 单 元 秋天 考核内容: 22个生字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20个生字,会认40个字.比较"己"和"已"两个字,区别多音字"转"和"行"读音 过 ...查看


  • 秋天识字1
  • 识字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主题设计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这组教材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