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ker显微镜操作步骤

HYPERION红外显微镜操作步骤

1- 向MCT检测器中灌满液氮。由于检测器冷却过程中会消耗部分液氮,因此灌满后需等待约5分钟,再次向检测器中灌入液氮。待灌满后将漏斗拔出。(MCT检测器可持续使用约8个小时,如需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则在液氮耗尽之前需重新补加液氮,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在此期间,可以继续对仪器进行相关设置。

2- 按下显微镜面板上的可见光按钮,根据实验类型需要,选择透射模式(按钮图标为两个被水平线隔开的向上箭头)或反射模式(按钮图标为一个被水平线反射的箭头)。

>>>如果OPUS已经打开,则以下三个步骤可略过。

3- 双击桌面上的 OPUS图标,打开OPUS软件。

4- 在OPUS登录窗口选择操作者名称,输入密码。系统默认密码为“OPUS”(注意大写)。点击OK键。

5- 出现关于OPUS窗口。点击OK键。

6- 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调节聚焦旋钮,先粗调,后微调,对样品聚焦。

7- 使用操作杆将样品台移动到一个空位置。完全打开刀口光阑。刀口光阑调节旋钮位于显微镜右侧靠上的位置。

图标,即高级测量。 8- 选择测量菜单下的

9- 如已经将实验参数保存在一个*.XPM文件中(如果没有,你需要建立一个参数文件,详见附件的参数设置部分), 例如Mice.XPM,则只需要做如下几项调整:

i) ii)

在Basic对话框中, 点击 Load按钮,选择*.XPM实验方法文件。然后在Sample name和Sample Form中输入相关信息。 在 Advanced 对话框中:

a. 在File name中输入相关信息。

b. 在Path中直接输入路径,或者将既列路径改为您所需的路径。 c. 点击Save按钮保存已设置的方法文件,根据需要可以覆盖或另

存。

d. 在Data blocks to be saved中勾选Absorbance(或Transmission)

及Single Channel和Background三个数据块。

其它参数无需更改。

iii)

10- 如果液氮已经灌入10分钟以上,在透射模式下,点击Check signal (在此之前,你需要按下显微镜前面板上的红外按钮和透射按钮)。正常状况下,约15-30秒后,将会出现干涉图和信号强度。下列有关同轴聚焦(condenser)的操作步骤只适用于透射模式。

i) 按下前面板的可见模式按钮。 ii) 缓慢关闭刀口光阑,使在目镜中呈现一个正方形,使“+”标记刚好充

满正方形且位于中心。

iii) iv)

v)

按下前面板的红外模式按钮。

旋转同轴聚焦旋钮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轴聚焦的中心调节。调节光阑位于底部。切换到可见观察模式,使用底部的瞳形光阑(大圈用于观测样品;小圈仅用作调节透射同轴聚焦)。调节透射同轴聚焦后面的两个旋钮,使小光圈位于十字中心,同时调节同轴聚焦旋钮,使光圈边缘清晰。

11- 得到最大振幅后,点击Exit 键关闭Measurement 窗口。

12-从工具条中点击(video assisted measurement),或从Measure 下

。 拉菜单选择

13- 在新打开的窗口中,点击Basic对话框。点击Load按钮,选择所建立的实验参数方法。

14- 点击XY Stage对话框

i) 将灰色对话框中相应的X和Y值键入“Move to”空白对话框中。

ii) 点击Calibrate Stage按钮,校正样品台。

iii) 等到样品台停止移动,点击Move to position按钮,这将使样品台

移回样品所在处。

iv) 点击Start video assisted measurement (3D)按钮,在显微镜前面

板上按下可见光按钮。

15- 完全打开刀口光阑,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Mouse Mode项下选择click to move,即可用鼠标移动样品。

16- 在显示图像上右击鼠标,点击snapshot,捕获图像。如果要得到样品更大范围的图像,可以选择Set + scan overview image area,屏幕上方会弹出一个矩形对话框(如图)包括两个按钮:Add region和Overview area now defined.

17- 使用操作杆移动样品,也可以在显示图像上右击鼠标,用鼠标控制样品位置。

i) ii) iii) iv)

将您需要扫描的样品范围的最顶端移动到显示窗口内,点击Add region按钮。

移动操纵杆,将您需要扫描的样品范围的最右端移动到显示窗口内,再次点击Add region按钮。 同法可对样品的底端和左端进行操纵。 最后点击Overview area now defined按钮。

18- 现在软件将在计算机屏幕右侧的窗口显示Overview Image。整个过程根据扫描区间的大小,需要数秒钟到数分钟。

19-整个过程计算机自动完成,最终在右侧窗口显示overview image全图。

20- 在全视图(屏幕右侧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Mouse mode – No action,否则无论你的鼠标在Overview Image点到哪儿,显示图像就会移动到你所点击的地方。

21- 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左键拖拉Overview Image和显示图像之间的灰色分隔条来放大全视图。

22- 在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 – Image to file来保存图

像。

23- 下面进行测量区域mapping的设置。

i) 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右击鼠标,选择Measurement

Spots/Grid…菜单中的Define rectangular grid,定义mapping的矩形区域。

ii) 找到你要做mapping的样品区域,将鼠标移到该区域的左上角,

向右下角拖拉鼠标,选定你期望的区域。

iii)

将弹出一个小窗口。点击向上箭头增加Number of grid positions in X直到Delta X值接近50微米或您期望的步长。

iv)

v)

同样,设定Number of grid positions in Y直至Delta Y值接近您所期望的步长。

单击OK后,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出现您所定义的测量点。

24- 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菜单中的Image to file,可以保存已经定义好测量点的全景图Overview Image以及测量点的缩放图。

25- 也可以只保存测量点,在全景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菜单中的Measurement positions来导出测量点。这个操作可以保证在同一位置上精准的重复前面的实验,而无需24步操作,只需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Import菜单中的Measurement positions,然后在选择已保存的文件来导入测量点。

26-单击鼠标左键拖拉Overview Image和显示图像之间的灰色分隔条来缩小全视图Overview Image尺寸。

27- 使用操作杆移动到一个空白区域(反射用铝镜做背景,透射用空气做背景)。

28- 关闭刀口光阑至50 microns(。

29- 按下显微镜前控制板上的红外按钮,切换到红外光。

30- 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tarting Measurement菜单中的Collect background at current position,采集背景。你也可以选择Keep current position as background来定义一个点为背景测量点。

31- 这时,你可以观测屏幕右下角的绿色状态条中的测量进度,当绿条中显示

Video measurement时,则背景采集完毕。

32- 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tarting Measurement菜单中的Measure marked positions,测量标记的位置。

33- 扫描结束后,点击屏幕右上角下面的退出键),关闭测量窗口(注意:不是OPUS窗口)。

34- 退出测量窗口后,你的文件名将会出现在window list窗口中(屏幕左侧),文件下方会有几个数据块。点击文件名,然后左file菜单中选择save file来保存文件。

35- 双击AB数据块,可以浏览所采集的光谱图。

参数设置

以下为显微镜测试参数设置,以供参考。

1- 基本设置

测量参数:当第一次设置参数时,点击“调入”键并选择“Scope2-

transmission.XPM”,它将调用OPUS文件夹下的XPM文件夹中的文件。如果想使用反射模式,就选择Scope2-reflection.XPM

操作者名称:你的名字,但也可以不填。

样品名称:鼠1,鼠2,等

样品形态:例子中老鼠肝脏的具体形态(液、固态等)

路径: 在这里不能被改变,若要改变需在“高级设置”中改变

文件名:在这里不能被改变,若要改变需在“高级设置”中改变

2- 高级设置

文件名:输入相关文件名。

路径:“…”按钮允许浏览并选择你想要保存的路径。

分辨率:4 cm-1

样品扫描时间:128次

背景扫描时间:128次

(样品和背景的扫描时间根据实际信号强弱而定)

保存数据从:4000cm-1—600cm-1

结果谱图:Absorbance(透射模式),或Reflectance(反射模式)

要保存的数据块:选择Absorbance和Background

*如果参数已设置完毕,就可以选择保存到新的文件*.XPM,如“Mice.XPM”。

3- 光学设置(一般无需更改)

光源设置:Globar(中红外)

分束器:KBr

光阑设置:12mm

测量通道:外部右侧

检测器设置:MCT IRScope;450;0.9

扫描速度:7:20.0 KHz(55,Vertex,Tensor型仪器值要略小于该值)

样品信号增益:自动

背景信号增益:自动

转换设备后的延迟:0

测量前的延迟:0

4- 采样(一般无需更改)

最高采样频率限制:8000

最低采样频率限制:0

干涉图大小:(14218 点)

FT大小:(16K)

低通滤波器:1;16 KHz (12639 cm-1)

采样模式:Double-sided: Forward-Backward

相关模式:no

5- FT(一般无需更改)

相位分辨率:32

相干涉图点数:(1777)

相位校正模式:Mertz

去趾函数:Norton-Beer Medium

填零因子:2

干涉图大小:(14218 点)

FT大小:16K

(√)检查“FT之前进行干涉图非线性校正”

6- 显示

(√)检查“测量前显示单次扫描”

Y轴的值应在1.1(顶)—0.1(底)

X轴的值应在4000(左)—650(右)——中带MCT检测器。

7- 背景

不需改变这里的参数

8- 检查信号

在参数设置过程中不需进行此步操作。只需在运行实验之前检查一下信号。

9-上述参数设置完毕后,重新回到“高级设置”选项,点击“保存”。在此例中,将被保存于“Mice.XPM”的文件中。

HYPERION红外显微镜操作步骤

1- 向MCT检测器中灌满液氮。由于检测器冷却过程中会消耗部分液氮,因此灌满后需等待约5分钟,再次向检测器中灌入液氮。待灌满后将漏斗拔出。(MCT检测器可持续使用约8个小时,如需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则在液氮耗尽之前需重新补加液氮,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在此期间,可以继续对仪器进行相关设置。

2- 按下显微镜面板上的可见光按钮,根据实验类型需要,选择透射模式(按钮图标为两个被水平线隔开的向上箭头)或反射模式(按钮图标为一个被水平线反射的箭头)。

>>>如果OPUS已经打开,则以下三个步骤可略过。

3- 双击桌面上的 OPUS图标,打开OPUS软件。

4- 在OPUS登录窗口选择操作者名称,输入密码。系统默认密码为“OPUS”(注意大写)。点击OK键。

5- 出现关于OPUS窗口。点击OK键。

6- 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调节聚焦旋钮,先粗调,后微调,对样品聚焦。

7- 使用操作杆将样品台移动到一个空位置。完全打开刀口光阑。刀口光阑调节旋钮位于显微镜右侧靠上的位置。

图标,即高级测量。 8- 选择测量菜单下的

9- 如已经将实验参数保存在一个*.XPM文件中(如果没有,你需要建立一个参数文件,详见附件的参数设置部分), 例如Mice.XPM,则只需要做如下几项调整:

i) ii)

在Basic对话框中, 点击 Load按钮,选择*.XPM实验方法文件。然后在Sample name和Sample Form中输入相关信息。 在 Advanced 对话框中:

a. 在File name中输入相关信息。

b. 在Path中直接输入路径,或者将既列路径改为您所需的路径。 c. 点击Save按钮保存已设置的方法文件,根据需要可以覆盖或另

存。

d. 在Data blocks to be saved中勾选Absorbance(或Transmission)

及Single Channel和Background三个数据块。

其它参数无需更改。

iii)

10- 如果液氮已经灌入10分钟以上,在透射模式下,点击Check signal (在此之前,你需要按下显微镜前面板上的红外按钮和透射按钮)。正常状况下,约15-30秒后,将会出现干涉图和信号强度。下列有关同轴聚焦(condenser)的操作步骤只适用于透射模式。

i) 按下前面板的可见模式按钮。 ii) 缓慢关闭刀口光阑,使在目镜中呈现一个正方形,使“+”标记刚好充

满正方形且位于中心。

iii) iv)

v)

按下前面板的红外模式按钮。

旋转同轴聚焦旋钮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轴聚焦的中心调节。调节光阑位于底部。切换到可见观察模式,使用底部的瞳形光阑(大圈用于观测样品;小圈仅用作调节透射同轴聚焦)。调节透射同轴聚焦后面的两个旋钮,使小光圈位于十字中心,同时调节同轴聚焦旋钮,使光圈边缘清晰。

11- 得到最大振幅后,点击Exit 键关闭Measurement 窗口。

12-从工具条中点击(video assisted measurement),或从Measure 下

。 拉菜单选择

13- 在新打开的窗口中,点击Basic对话框。点击Load按钮,选择所建立的实验参数方法。

14- 点击XY Stage对话框

i) 将灰色对话框中相应的X和Y值键入“Move to”空白对话框中。

ii) 点击Calibrate Stage按钮,校正样品台。

iii) 等到样品台停止移动,点击Move to position按钮,这将使样品台

移回样品所在处。

iv) 点击Start video assisted measurement (3D)按钮,在显微镜前面

板上按下可见光按钮。

15- 完全打开刀口光阑,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Mouse Mode项下选择click to move,即可用鼠标移动样品。

16- 在显示图像上右击鼠标,点击snapshot,捕获图像。如果要得到样品更大范围的图像,可以选择Set + scan overview image area,屏幕上方会弹出一个矩形对话框(如图)包括两个按钮:Add region和Overview area now defined.

17- 使用操作杆移动样品,也可以在显示图像上右击鼠标,用鼠标控制样品位置。

i) ii) iii) iv)

将您需要扫描的样品范围的最顶端移动到显示窗口内,点击Add region按钮。

移动操纵杆,将您需要扫描的样品范围的最右端移动到显示窗口内,再次点击Add region按钮。 同法可对样品的底端和左端进行操纵。 最后点击Overview area now defined按钮。

18- 现在软件将在计算机屏幕右侧的窗口显示Overview Image。整个过程根据扫描区间的大小,需要数秒钟到数分钟。

19-整个过程计算机自动完成,最终在右侧窗口显示overview image全图。

20- 在全视图(屏幕右侧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Mouse mode – No action,否则无论你的鼠标在Overview Image点到哪儿,显示图像就会移动到你所点击的地方。

21- 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左键拖拉Overview Image和显示图像之间的灰色分隔条来放大全视图。

22- 在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 – Image to file来保存图

像。

23- 下面进行测量区域mapping的设置。

i) 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右击鼠标,选择Measurement

Spots/Grid…菜单中的Define rectangular grid,定义mapping的矩形区域。

ii) 找到你要做mapping的样品区域,将鼠标移到该区域的左上角,

向右下角拖拉鼠标,选定你期望的区域。

iii)

将弹出一个小窗口。点击向上箭头增加Number of grid positions in X直到Delta X值接近50微米或您期望的步长。

iv)

v)

同样,设定Number of grid positions in Y直至Delta Y值接近您所期望的步长。

单击OK后,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出现您所定义的测量点。

24- 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菜单中的Image to file,可以保存已经定义好测量点的全景图Overview Image以及测量点的缩放图。

25- 也可以只保存测量点,在全景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Export菜单中的Measurement positions来导出测量点。这个操作可以保证在同一位置上精准的重复前面的实验,而无需24步操作,只需在全景图Overview Imag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Import菜单中的Measurement positions,然后在选择已保存的文件来导入测量点。

26-单击鼠标左键拖拉Overview Image和显示图像之间的灰色分隔条来缩小全视图Overview Image尺寸。

27- 使用操作杆移动到一个空白区域(反射用铝镜做背景,透射用空气做背景)。

28- 关闭刀口光阑至50 microns(。

29- 按下显微镜前控制板上的红外按钮,切换到红外光。

30- 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tarting Measurement菜单中的Collect background at current position,采集背景。你也可以选择Keep current position as background来定义一个点为背景测量点。

31- 这时,你可以观测屏幕右下角的绿色状态条中的测量进度,当绿条中显示

Video measurement时,则背景采集完毕。

32- 在显示图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tarting Measurement菜单中的Measure marked positions,测量标记的位置。

33- 扫描结束后,点击屏幕右上角下面的退出键),关闭测量窗口(注意:不是OPUS窗口)。

34- 退出测量窗口后,你的文件名将会出现在window list窗口中(屏幕左侧),文件下方会有几个数据块。点击文件名,然后左file菜单中选择save file来保存文件。

35- 双击AB数据块,可以浏览所采集的光谱图。

参数设置

以下为显微镜测试参数设置,以供参考。

1- 基本设置

测量参数:当第一次设置参数时,点击“调入”键并选择“Scope2-

transmission.XPM”,它将调用OPUS文件夹下的XPM文件夹中的文件。如果想使用反射模式,就选择Scope2-reflection.XPM

操作者名称:你的名字,但也可以不填。

样品名称:鼠1,鼠2,等

样品形态:例子中老鼠肝脏的具体形态(液、固态等)

路径: 在这里不能被改变,若要改变需在“高级设置”中改变

文件名:在这里不能被改变,若要改变需在“高级设置”中改变

2- 高级设置

文件名:输入相关文件名。

路径:“…”按钮允许浏览并选择你想要保存的路径。

分辨率:4 cm-1

样品扫描时间:128次

背景扫描时间:128次

(样品和背景的扫描时间根据实际信号强弱而定)

保存数据从:4000cm-1—600cm-1

结果谱图:Absorbance(透射模式),或Reflectance(反射模式)

要保存的数据块:选择Absorbance和Background

*如果参数已设置完毕,就可以选择保存到新的文件*.XPM,如“Mice.XPM”。

3- 光学设置(一般无需更改)

光源设置:Globar(中红外)

分束器:KBr

光阑设置:12mm

测量通道:外部右侧

检测器设置:MCT IRScope;450;0.9

扫描速度:7:20.0 KHz(55,Vertex,Tensor型仪器值要略小于该值)

样品信号增益:自动

背景信号增益:自动

转换设备后的延迟:0

测量前的延迟:0

4- 采样(一般无需更改)

最高采样频率限制:8000

最低采样频率限制:0

干涉图大小:(14218 点)

FT大小:(16K)

低通滤波器:1;16 KHz (12639 cm-1)

采样模式:Double-sided: Forward-Backward

相关模式:no

5- FT(一般无需更改)

相位分辨率:32

相干涉图点数:(1777)

相位校正模式:Mertz

去趾函数:Norton-Beer Medium

填零因子:2

干涉图大小:(14218 点)

FT大小:16K

(√)检查“FT之前进行干涉图非线性校正”

6- 显示

(√)检查“测量前显示单次扫描”

Y轴的值应在1.1(顶)—0.1(底)

X轴的值应在4000(左)—650(右)——中带MCT检测器。

7- 背景

不需改变这里的参数

8- 检查信号

在参数设置过程中不需进行此步操作。只需在运行实验之前检查一下信号。

9-上述参数设置完毕后,重新回到“高级设置”选项,点击“保存”。在此例中,将被保存于“Mice.XPM”的文件中。


相关文章

  • VERTEX7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VERTEX7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           仪器简介: VERTEX70是Bruker公司集30年的红外光谱仪的制造经验,于2004年推出的全数字化红外光谱仪,该仪器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使得Bruker公 ...查看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仪器分析综述 系别: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09食品2 姓名:欧阳凡 学号:091304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前言 随着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新一代的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及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 ...查看


  • 聚吡咯纳米线的制备及其酸碱响应活性
  • 摘 要:通过模板辅助的电化学沉积原位生长方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纳米线阵列结构.这种纳米线具有均匀的直径与长度,并且可以控制聚吡咯沉积过程中通过氧化铝模板的总电荷数量,来调控聚吡咯纳米线的沉积长度.更为重要的是,在微观纳米尺度上,我们采 ...查看


  •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
  •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介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于北京大学.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始建于1991年.在1993年向国内外放, 并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 ...查看


  • 左旋氧氟沙星合成的新工艺研究
  • 第19卷第5期 高 校 化 学 工 程 学 报 No.5 V ol.19 2005 年10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ct. 2005 文章编号:10 ...查看


  •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 ...查看


  • 含羧基中药成分荧光标记方法的建立及优化_刘春叶
  • 1656(2012)07-1030-06文章编号:1004- 含羧基中药成分荧光标记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刘春叶 1,2* 121 ,苗延青,卫引茂,杨转转 (1.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2.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 ...查看


  •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打印)
  •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 学习目标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操作方法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学习绘制显微图 二.制作简单装片 1.继续练习使用显微镜 2.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动. ...查看


  •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课堂实录
  •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课堂实录 鄌郚镇中学 赵德坤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教学实录 鄌郚镇中学 一.新课的导入: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 细胞很微小,用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的,这就要借助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