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应成下一步改革主攻目标

环球时报:反腐败应成下一步改革主攻目标

2012-10-12 07:17:53 来源:环球时报

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0套房产经互联网曝光后,当地纪委经初步调查予以证实。这是被互联网揪出的官员涉嫌腐败最新例子。民间普遍相信,有不少官员“经不起查”,类似近期轰动的“表哥”、“房哥”丑闻今后仍有可能随时发生。

改革是近来从大众到精英非常集中谈论的一个词,而且“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及率越来越高。但改革的目标众说纷纭,要求激发更多经济活力、提高社会公平被一些人同改变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混为一谈。

本已有广泛共识的改革,因此像是变成意见对立的领域。一部分人不停地表改革的决心,内容却挺空洞。另一部分人表决心慢了些,被舆论归入了“保守派”。其实对于“必须改革”这个观念,中国人反对的很少。

我们认为下一步改革需要确立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它应具有高度的共识度,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是能够逐步实现的,而且还能有广泛的拉动作用。而最恰当、也最急迫担当这个目标的,就是治理官员腐败。

官员腐败是当前中国政治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度和民众意见最多的之一。对治理腐败中国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即使不热心的人或者既得利益者,也只能附和对治理腐败的支持。

诚然较为集中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有关,而且这种关系甚至可能大于与国家政体之间的关系。但这个道理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被普遍读懂并接受,现实是,治理腐败是中国已经不能拖延,必须在较短时间拿出明显效果的政治领域。

官员腐败迭出即使是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这个特定阶段的制度设计漏洞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对制度进行改革显然是最可为,也最可能见效的途径。

有人将这样的制度改革称为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人认为它不是政改,而属于行政体制改革的范畴。但如何做改革归类或许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样的制度改革必须发生,要触动权力结构,使权力受到更严格限制,监督要真正落实,改革的结果是官员腐败现象必须大幅度降下来。

由于中共长期执政,国家的各种问题都会被一些人想当然或故意与这一政治根基相联系。尽管腐败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但现在国内外都有人以此攻击国家政治制度,消除腐败已是今后维系国家长期政治稳定的关键性战线。

中国今后的很多体制性改革应围绕反腐败展开,官员选拔、履职和接受监督的每一个环节都需与反腐败的目标对接。以往对官员的选拔和监督总体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事实证明这个过程有缺陷,必须让基层群众和舆论参与进来,把相对封闭的体制内反腐变成相对开放的全社会反腐。

实际上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为民众参与反腐败打开了口子,今后需要做的是扩大公众的参与,并使这种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通过改革获得反腐败的实质性进展,将极大加强中国社会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信心,并使各种对中国体制的诋毁失去一个重要借口。中国的整体改革事业将因此变得更从容,也更主动。

治理腐败需要增加公职人员实现合法利益的途径,这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这样的改革配套同样很难。但只要围绕反腐败的改革真正开展起来,就会不停地有“下一步”接上。

环球时报:反腐败应成下一步改革主攻目标

2012-10-12 07:17:53 来源:环球时报

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0套房产经互联网曝光后,当地纪委经初步调查予以证实。这是被互联网揪出的官员涉嫌腐败最新例子。民间普遍相信,有不少官员“经不起查”,类似近期轰动的“表哥”、“房哥”丑闻今后仍有可能随时发生。

改革是近来从大众到精英非常集中谈论的一个词,而且“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及率越来越高。但改革的目标众说纷纭,要求激发更多经济活力、提高社会公平被一些人同改变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混为一谈。

本已有广泛共识的改革,因此像是变成意见对立的领域。一部分人不停地表改革的决心,内容却挺空洞。另一部分人表决心慢了些,被舆论归入了“保守派”。其实对于“必须改革”这个观念,中国人反对的很少。

我们认为下一步改革需要确立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它应具有高度的共识度,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是能够逐步实现的,而且还能有广泛的拉动作用。而最恰当、也最急迫担当这个目标的,就是治理官员腐败。

官员腐败是当前中国政治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度和民众意见最多的之一。对治理腐败中国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即使不热心的人或者既得利益者,也只能附和对治理腐败的支持。

诚然较为集中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有关,而且这种关系甚至可能大于与国家政体之间的关系。但这个道理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被普遍读懂并接受,现实是,治理腐败是中国已经不能拖延,必须在较短时间拿出明显效果的政治领域。

官员腐败迭出即使是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这个特定阶段的制度设计漏洞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对制度进行改革显然是最可为,也最可能见效的途径。

有人将这样的制度改革称为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人认为它不是政改,而属于行政体制改革的范畴。但如何做改革归类或许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样的制度改革必须发生,要触动权力结构,使权力受到更严格限制,监督要真正落实,改革的结果是官员腐败现象必须大幅度降下来。

由于中共长期执政,国家的各种问题都会被一些人想当然或故意与这一政治根基相联系。尽管腐败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但现在国内外都有人以此攻击国家政治制度,消除腐败已是今后维系国家长期政治稳定的关键性战线。

中国今后的很多体制性改革应围绕反腐败展开,官员选拔、履职和接受监督的每一个环节都需与反腐败的目标对接。以往对官员的选拔和监督总体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事实证明这个过程有缺陷,必须让基层群众和舆论参与进来,把相对封闭的体制内反腐变成相对开放的全社会反腐。

实际上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为民众参与反腐败打开了口子,今后需要做的是扩大公众的参与,并使这种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通过改革获得反腐败的实质性进展,将极大加强中国社会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信心,并使各种对中国体制的诋毁失去一个重要借口。中国的整体改革事业将因此变得更从容,也更主动。

治理腐败需要增加公职人员实现合法利益的途径,这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这样的改革配套同样很难。但只要围绕反腐败的改革真正开展起来,就会不停地有“下一步”接上。


相关文章

  • (两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 --代表委员热议"四个全面" 2015年3月10日 07:05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 王新民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3月,5000多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查看


  • "新常态是一场及时雨"
  • 2015-03-08 03:3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国际社会热议两会] "新常态是一场及时雨" --访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马斯洛夫 3月5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查看


  • 把握"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
  • "四个全面"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个全面"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四个方面构成了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中 ...查看


  • 党员第一季度学习计划
  • 环保和市容市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学 习 计 划 组宣科 2011年1月27日 1月20日 学习内容: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查看


  • 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是什么?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主要研究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g ...查看


  • 加强党政机关中党内监督的构想
  • 作者:吴巨平 理论探讨 1996年10期 党政机关是国家的领导和政权机关,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党政干部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在各地.各部门都有重大影响.党政机关能否成功地反腐防变,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 ...查看


  •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qu ...查看


  • 习近平系列讲话
  • 习近平系列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集中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 ...查看


  • 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 作者:董君舒 上海支部生活 2010年04期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带头作了"忠诚.敬业.道德.廉洁"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主题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