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质点 1. 定义:

2.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 定义: 参考系的选取: 三.坐标系: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

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 、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 、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刻: 时间间隔: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 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 早上6 h起床 D.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 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 路程: 位移:

2. 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位移: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注意:1. 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 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可能等于零,但路程一定不为零。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标量和矢量

1. 标量: 2. 矢量: 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 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3、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

的是( )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 3

D .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时间的比值。 2.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 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 cm/s 4. 性质: 矢量:大小: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5.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

①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和位移相对。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②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注意: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6. 速率(标量): 平均速率=s/t 平均速度=x/t 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2、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3、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 .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4、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 .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 .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 .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 .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7、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t

=1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t =2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t =2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t =4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的平均速度是

121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中间的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位移3333

1

v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1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 )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1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

v =

1

km/s。

3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质点 1. 定义:

2.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 定义: 参考系的选取: 三.坐标系: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

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 、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 、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刻: 时间间隔: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 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 早上6 h起床 D.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 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 路程: 位移:

2. 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位移: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注意:1. 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 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可能等于零,但路程一定不为零。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标量和矢量

1. 标量: 2. 矢量: 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 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3、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

的是( )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 3

D .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时间的比值。 2.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 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 cm/s 4. 性质: 矢量:大小: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5.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

①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和位移相对。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②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注意: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6. 速率(标量): 平均速率=s/t 平均速度=x/t 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2、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3、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 .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4、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 .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 .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 .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 .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7、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t

=1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t =2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t =2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t =4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的平均速度是

121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中间的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位移3333

1

v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1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 )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1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

v =

1

km/s。

3


相关文章

  •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数学部分 高一数学(新课标人教A 版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课时 单元 内 容 重 点 难 点 第01次 第 一 章 集 合 与 函 数 的 概 念 1.1.1 ...查看


  • 必修二教学反思
  •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反思 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通过一学期的 ...查看


  •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1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多下功夫.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校备课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 学的特点和规 ...查看


  • 高一物理必修1进度表及教学计划-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 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鲁科版< ...查看


  • 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知识点归纳
  • 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质点:为了研究方便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但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 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 ...查看


  • 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1]
  • 高一物理第一章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 .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 .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 .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 .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2.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 ...查看


  • 致高一新同学的一封信
  • 致高一新同学的一封信 [ 作者:高一年级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5821    更新时间:2009-7-3    文章录入:bgs ] 亲爱的高一新同学:    首先祝贺你们经过拼搏奋斗,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初中的学习生活, ...查看


  •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
  • 高一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 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C.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 ...查看


  • 必修二5-9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习题)导学案
  • 小组化个别辅导高效课堂 学科导学案 班级: 高一(____) 班级: 高一(____) 姓名: 姓名:___________ 主备人: 审核人: 主备人:张永 审核人:高一物理组 2010编写日期 :2010-3-17 实际教学日期 总课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