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村庄

  做一副棺材   我敢和爷爷有了争辩。寒食节到时,爷爷讲介子推,我说介子推真是迂腐至极,被烧死还连累了自己的老母亲,爷爷对我小脑袋突然冒出的观点甚为吃惊。我没有排斥爷爷的教诲,寒食节到了,总要跟随他去坟地祭奠先祖和已亡的故人。   先祖和已亡的故人绝对做不来介子推的境界,他们身份的贵贱与生活的历史以及荣辱都早已销形作骨。   但我对一人受难,连累族人或者家人的做法一直充满恐惧感。   爷爷阶级成分为地主,“文革”中自然没有少挨批斗。我是“地主羔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不让去读书,只好边给生产队放牛边偷偷随爷爷读点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古文。每每到清明上坟时,我会问爷爷曾祖父怎么死的?   “病死的。”   “曾祖父是恶霸地主吗?”   “不是。”   “是汉奸吗?”   “啪!”爷爷一巴掌盖在我头上,痛得我“哇”的一声哭出来。我一直憎恨自己的出生背景,“地主羔子”的帽子像铅一样压在我瘦长的脖子上。电影里的地主几乎没有一个是心善的,我的爷爷没见长得凶煞,他面目清秀,说起话来慢条斯语。我坚信,曾祖父也一定不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地主。   也许爷爷觉得下手重了,就叹口气,“汉奸比恶霸地主要坏上一千倍,做汉奸是辱没祖宗的。你曾祖父是1958年夏天去世的,他是一个书生,知书达理,年轻时被一个县议员相中,这个议员把千金嫁给他。你曾祖父有点钱财就开始置地,家势渐渐大了,庄园里有一批佃户,你曾祖父对佃户非常好,那些所谓的佃户多半是族人里生活潦倒者。没过几年,解放了,我们家就被扣上地主的政治帽子,土地和家产全部充了公……”   我随爷爷跪下,在曾祖父的坟前叩了三个响头。曾祖父的坟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丘,在荒冈与乱坟之间,显得卑微而荒凉。   “你曾祖父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安心接受劳动改造,还被公社树为改造积极分子的典型呢。58年大炼钢铁,建高炉,炼钢铁,赶英超美。村里能砍的大树全被砍光了,公社就组织人去八公山砍松树。你曾祖父见满山都是被砍伐的树木,忍不住吟唱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料想,被人举报,说你曾祖父以诗讽刺革命建设成果,地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贼心不改,于是祸从天降。   “唉,接下来,你曾祖父的脖子被几个贫下中农套上粗绳,麦子堆在打谷场上,让你曾祖父拽着石磙碾麦子,那么大的石磙人哪能拉动啊,这可是牛干的活,几个贫下中农不停地拿鞭子抽打你曾祖父,一个文弱的书生,哪受得了这般折磨,在打谷场上就一命呜呼了。   “几个过去的佃农来帮忙办丧事,大队书记剪手踱步来到门前说,对于阶级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你曾祖父本来死后有一副体面的棺材的,民兵不让棺材下葬,没收了棺材,你曾祖父被抛尸野外。过了整整两天,我夜半用被单和蒲席裹着他腐烂的尸体,偷偷挖个坑,你曾祖父才算落土为安了。”   爷爷的老眼流出混浊的泪。这看似小说的虚构情节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的家世里,这种人世间的苦与悲,让我自幼就难以分辨出时空与现实的连线和交织点。   曾祖父学儒学,是颂《论语》的乡间夫子,没想到,儒家的中、正、平、和,却让他没能有立身立命之地。   爷爷感觉愧疚,一直心神不安,唠叨着,想亲手做一副棺材给他父亲,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开始承包到户了,能够砍伐自家屋前屋后的树了。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没有承包到户前,恪守中庸之道,又凭借一身好手艺躲过了不少无辜的批斗,生产队要做渔船、做犁铧、做水车,自然把爷爷派上用场。我记事时,一次见爷爷和大伯被捆在一起游街,爷爷头上戴顶白纸糊的尖尖的帽子,被人嘲笑着、推打着、辱骂着。原来,爷爷被批斗的原因是有人揭发爷爷在和大伯给生产队做船时偷木料放在牛棚,然后再偷偷转回家做棺材,棺材做了一半,被大队民兵抓个现行。   爷爷读过私塾,懂点之乎者也,更守孝道,然而,爷爷又这般迂腐,为了给曾祖父做一副棺材,竟敢偷用国家树木。   我曾小心地问过爷爷,为何不顾危险,冒那么大的胆子呢。爷爷叹口气,说那阵子啊,一闭上眼睛,就看见曾祖父在他面前立着,诉说在阴间地府可怜啊,孤苦伶仃,连一个睡的棺材都没有。   田地承包一到户,爷爷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佝偻着背脊带着我拿着斧头去砍伐屋后的榆树。我正值发育的年龄,像个小牛犊,有用不完的力气,半晌就砍倒四棵碗口粗的榆树。爷爷对我浑身的蛮力气颇为满意,“娃啊,诗书无用,手艺是金。”“爷爷,做棺材,榆树显得不够料吧?”“这是白榆,已经很精贵了,哪有梓木、楠木啊,古书上有记载的,‘撩复结,乐栌叠施’……”我马上打断爷爷的之乎者也。既然诗书无用,我自然要说爷爷的之乎者比祖母的裹脚布还要臭了。爷爷也没有了脾气,乐呵呵地叫我把白榆推进屋后的池塘里。   爷爷是木匠,木匠用料时,总喜欢把木料沤在水塘里。经过长时间浸泡的木料晒干后就不易变形和折断。白榆在水塘浸泡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到水塘结满菱角时,爷爷叫我下水塘,用麻绳拴住白榆,找几个伙伴把榆树拉上岸。榆树是被捞上岸了,想用白榆做棺材委实很难,爷爷双手没有力气举起斧头,伯伯因长期劳累,得了肝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娃,棺材一定要做好啊,爷爷在攒鸡蛋呢,你去赶集卖,抽空去把尹木匠请过来,他的手艺我放心”。   请来邻村尹木匠父子,尹木匠父子两天就把斜货材料(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货材料)用斧头、锯子和刨做成梯形的棺材了。油漆棺材的活自然是爷爷自己亲手去做了。一个棺材用上五斤桐油漆,那才叫亮锃,五斤桐油得十二元啊,要卖多少鸡蛋才能凑够这个数呢。   棺材做好后,我发觉爷爷脸上干瘪的皱纹舒展了不少。棺材就放在爷爷的床边,爷爷隔三岔五地漆着桐油,时不时挪开棺材盖,俯下身,曲着背,东看看,西望望。从爷爷的眼神里能够看出,他对棺材倾注了极大的情感。爷爷经常翻看他那本老黄历,在推算吉利的日子,想备点酒,给曾祖父再体面下葬一次。   辛酉年,又到了寒食节,爷爷不再讲介子推的故事,他耳朵不好使唤,一个晚上,他耸起耳朵一个劲地听村头老槐树上喇叭筒的声音。村里的喇叭筒反复播放乡书记的广播讲话,说要移风易俗,实行殡葬改革,全乡从现在开始实行火葬制度,让死人让地给活人。全村的人都惊慌得竖起耳朵。夜晚,村子静得怕人,除了犬吠和吃奶孩子的啼哭声,就是村头槐树上大喇叭的喧嚣。   老槐树上喇叭筒嚷闹了两个月,我不清楚爷爷有没有听清什么。夜半,昏暗的煤油灯下,爷爷吧嗒吧嗒不停地吸旱烟,天闷得没有一丝风响,爷爷的手不停地抖动着,黑乎乎的烟袋打着转。爷爷咽口吐沫,绿黄的玉烟嘴露出来,一丝丝白烟像蚯蚓一样从玉烟嘴里蜿蜒而出。我的屁股满是痱子,坐在爷爷身边不停地扇着蒲扇,感到屁股上难言的刺痛,针扎一般,又间或有丝丝的痒意,牙缝都酸酸的,心被痒痛刺痛着、撩拨着。爷爷脊背上也满是痱子,我伸出手给他挠痒时,爷爷的身子僵硬得像根白榆木头,他手中的旱烟还冒着明晃晃的火丝。   爷爷在去世的第二天黑夜,被偷偷下葬,用的是那副白榆棺材,下葬的位置在曾祖父的坟边,没有下葬仪式,几个族人闷着声、瓷着脸,简单掘了一米多深的坑,落下白榆棺材,平了平土匆匆离开。我没有离开,跪在坟地上,给爷爷和曾祖父不停地燃烧纸钱,希望他们有了钱,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买得起水银或者黄金做的寿棺。   那年,我十三岁。   钉木船   套好牛车,带两个后生上路,车里装满咸鱼、芋头和红辣椒,爷爷一行人去寿州赶集,然后去八公山买杉木。我没有去过八公山,听说在春天轻柔的风里,瓦埠湖青青的波纹里能映见五十里外八公山的巉岩与瘦松。   不消几日,牛车装满一截截杉木回到村子里。爷爷把碗口粗的杉木用麻绳拴在一起,吩咐后生把杉木沉在水塘里。杉木三三两两漂浮在水塘,几个后生不停地用铁锹朝尼龙袋里装土,光着身子,在水塘里拽着沉沉的尼龙袋,几只手摁住杉木,几只手把尼龙袋压在杉木上,杉木沉下,杉木浮起,“扑通扑通”的声响在水塘里搅得鸭子心慌,远远躲开。几条鲤鱼冷不丁会在后生们的喘气声中,从水底倏忽跃出水面,再沉沉摔进水里。有时,鲤鱼就“啪”的一声直挺挺摔打在后生们的脊背上,后生忙去抓鱼,压杉木的尼龙袋滑下去,几根杉木浮起……骂声与笑声引来一群孩子和狗。   杉木须在水里沤上半年,这样,杉木才能结实。杉木生在山中,根扎在硬硬的石缝里,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杉木坚硬的木质。现在杉木被泡在冷冷的水里,和厚厚的淤泥睡在一起,以后做成船,再也离不开了水,当一日,杉木的形状和特性以船的样子出现,便是钉木船了。   钉木船是族人必备的生存工具,同犁铧、锄头、灶台和渔网一样,千百年来,承载着族人的喜怒哀乐。   瓦埠湖东岸是诸色砾土,岸若僵蛇蜿蜒,没有尽头也看不到岸的起点,东岸之东为一洼地,是瓦埠湖闭塞之所,形同簸箕状,沿溪水深入,驻足石拱桥,能见洼地多田畦和牛羊,六个村落羼杂于一体,一阵风把一汉子顶上的泛黑的草帽吹落,那顶草帽会正好落在用弯镰勾槐树花的妇人的蓬松的头上。洼地而居,土墙和屋顶常年裹一层层青苔,屋里的物什隐隐有霉味。族人居洼地,洼地者,为水积涝所致,土壤板结,砾土生下高粱、玉米和稻谷的根系,楝树和刺槐的根系连起作物的根系,男男女女的根系和这片洼地上的所有作物、动物纠缠一体,没年没月,生生死死。   千百年来,族人过着农耕和捕鱼的双重生活,地寡人多,妇人们多从事农耕,男性则多数摇晃钉木船行走在风浪之间,在浩淼的瓦埠湖结网捕鱼。   钉木船,月牙般   瓦埠湖里如梭穿   龙王东海有龙宫   瓦埠湖底建宫殿   这是儿时唱的歌谣,可见钉木船在族人生活中的地位了。   钉木船须得老龄杉木做。船是袒船,长三米,宽一米二。以捕鱼为生,最讲究的就是船,篷船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宽阔,船中间有竹篾支撑的棚,棚上基本是青色的毛毡,以便遮蔽风雨和日晒;袒船则要求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船体狭窄,主要用于捕鱼。船是渔民的家和生活的全部,因此,哪家有两条像样的船向来是很荣光和体面的事。爷爷是做船的能手,我见过爷爷和伯伯做船,把碗口粗的老龄杉木斜绑在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上,拉动大锯,明晃晃的锯齿一点点顺着墨线艰难地移动,发出“哼哧、哼哧”的声响。杉木经过春夏秋三季的浸泡,十月农闲时,从水塘一根根捞出杉木,杉木已经变了样子,黑黑的,脏乎乎的,树皮的纹路里粘满螺和贝壳。本是硬硬的泛黄透香的树皮经过水的浸泡,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一种腐烂的气息窜进鼻腔,而一个孩子只消用点力气,就能在几分钟内剥开杉木的树皮。光秃秃的杉木横七竖八在阳光下暴晒,晒了几日,那些变了形的、裂开的杉木就会被排除出去。锯杉木看似笨重的体力活,其实讲究技巧,拉大锯的人,一个要挺起身子在上,一只脚踏在板凳上,另一个就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来一回,一上一下,两个拉锯的人要配合协调,稍有不慎,锯条就会折断。锯杉木简直是一件痛苦而漫长的活计,一根杉木画满墨线,先被锯成两片,两片杉木变成四片……根据杉木和取材的大小,锯也不停地更换着大小。当锯齿锯到捆绑的麻绳时,往往是休息的时辰,松下麻绳,重新捆绑,拉锯的人就会“咕嘟”、“咕嘟”地直起喉咙喝茶,“吧嗒”、“吧嗒”拼命地吸着旱烟。爷爷是很少有闲暇时间的,他会拿起铁锉来回在锯齿间小心地锉动,把每一条锯柄上的藤绳像麻花一样小心翼翼拧紧。我们孩子对这种单调的活计不是多有兴趣,就三三两两去玩耍,兴致来了,伸出胳膊围在打谷场的大槐树下,相互拉着小手,扯破嗓门喊:拉大锯喽,拉大锯喽!   做一条像样的钉木船,选材显得尤其重要。哪一根杉树被挑选去做船的龙骨,要先有一个尺寸,长的杉木被大锯分解,是做龙骨的料还须得在炭火上熏烤,让杉木按照工序变形。“大料”是船的主要结构和用料,被大锯锯下的大料,成板状,大料与大料之间,都是靠铆钉铆上,“铆钉”是经过火熏与桐油浸泡的杉木做成的,大料上每隔三寸有一个小卯眼,五寸就有一个大卯眼。做船时,不同的杉木板通过卯眼和铆钉经过几把斧头的锤打,进行“无缝链接”,“链接”需要力气、感觉、经验和耐心,稍有不慎,十个铆钉断了一个,得拿起斧头和凿子在两块杉木板之间轻轻敲打和撬动,重新开始。杉木经过大锯的分解,再经过破板、刨板、拼板等工序,一条船基本成形了。我最喜欢就是看油船的工序,雏形的船要经过“上底油”、“罩面油”和“打晒油”三种油法方可,桐油散发的清香引来孩子也引来鸡鸭,爷爷怒斥着孩子不要接近,伯伯驱赶鸡鸭,场景甚为热闹。油船必须选择好天气,在七日内没有雨水天,油船方算是吉利。当然,下水更要搬出老黄历,择吉日,放鞭炮,敲铜锣,船头要裹上红绸布,船上摆个几,几上有大盘鸡,有香炉,要敬湖神,下水时还须得有一个孩童,向湖里撒泡童子尿。下水仪式最为隆重,这是我们家族大事,我属羊,农历十月初十生,按照爷爷的老黄历推算,我命合水,命相呈兑卦,水与水相生。在下水仪式上,站在船头向湖撒尿时,平静的湖面突然来一阵旋风,小船蓦地一晃,我一个趔趄摔进湖里,船上的几个香炉也掉进水里,挣扎着上岸,爷爷劈脸来一个巴掌,骂我是一个瘟神,打得我鼻子窜血,抱头委屈地哇哇大哭。   也许撒童子尿我摔进湖里的原因,爷爷从此不让我上船。家族其他孩子能走路就在船上学会结网捕鱼,我一直在岸上生活,放牛度过了童年时光。   福连叔   樊家祠堂在谷场的东边,踞土丘而建,红墙青瓦,四合院型,前三间是前殿,后三间是拜殿,左右为厦房。祠堂为民国初期所建,“文革”时期招致毁坏。后经村民凑份子,于癸亥年秋重新修缮,用于祭拜樊姓先祖之用。   宗祠左边三间厦房,福连叔开了米面加工厂,两台碾米机和一台磨面机成为樊家村的现代化作坊。福连大做过副乡长,在方圆三十里算是有脸面的人,比一般家过的殷实。福连叔承包了村窑厂,一日,从镇上买了三台二手的米面加工设备,拉进祠堂。族人有了异议,祠堂是祭拜祖宗的,这岂不成了他福连一家的财产啊!福连叔鬼精,给几个年长的族人送去瓶装白酒和纸烟,堵一下他们的嘴。福连叔一天晚上踅进我伯伯家,从怀里掏出两瓶酒——大哥,集资建祠堂,俺家可是出了多半的钱啊,搞这个加工厂,能挣啥子钱啊,也图大伙们的方便,俺保证开工后三个月不收一文钱!   伯伯是村里的木匠,生产到户后,农忙之余,做一些锹把、木锨和桌凳,附近几个村子的木匠活基本他揽下了。特别是做棺材的活,一年总能遇上七八回,做棺材需要大料,年纪大了,放锯就没啥力气和准头。福连叔建议伯伯买台电锯:大哥哩,光俺砖厂的架子车就够你做了。伯伯想想也在理,去县城买回一台电锯,就搬进了宗祠右边的夏房。   福连叔也不是存心要搞米面加工厂,砖厂够他忙活了。前阵子,村里来了一个道士,看风水、算命,简直神了。福连叔把道士请回家,道士说:你砖厂最近连出三窑夹生砖,对吧?福连叔一惊。你命属木,砖厂五行中,有火有土有水,唯独缺金。道士给福连指点说:金在正东方,你们村子的祠堂就是金啊!道士拉福叔连出门,朝东一指:你看拜殿的正脊和垂脊的衔接处是金形马背,前殿的垂花和龙柱是鎏金色的。   听了道长的指点,福连叔找来电工,装上电机、机体、机架和分离器,择了个吉日,就开工了。三个月免收加工费,福连真的给大伙便宜占了。村里人担来麦子和稻谷,排着长长的队,叽叽喳喳,祠堂一下子热腾起来,惊得瓦檐上的麻雀扑哧飞起。   我看着娘摞下的一尼龙袋的麦子,娘晌午背来麦子,放下就下稻田看水去了。天麻黑时,才轮到我,把麦子倒进八斗里,扛八斗朝面粉机舱口走去,面粉机比我高,够不上,一个趔趄,八斗摔在地上,麦子全撒了,八斗被摔个洞。   你这个熊货,才鸟高,掉进面机里,看不把你锤子给碾个稀巴烂。福连婆娘的话逗得几个村民“嘿嘿”笑起来。   我才不介意福连婆娘的话呢,锤子给碾了就碾了呗。大伯的电锯也安装好了,从福连叔那边接的电,大伯电锯一开,福连那边碾米机就缺相电,福连婆娘不给大伯好脸看,大伯只好妥协,有木料需要电锯锯的,都放在晚上做。   堂哥和伯伯分家三年了,农闲在福连的砖厂打砖坯,堂嫂生了两个女娃,伯伯长吁短叹,说到了堂哥这脉可能要断后了。大伯很喜欢我,说我身子骨弱,脑子倒是机灵。伯伯平时做一些木锨、锄把之类简单的活,会叫我拿碎碗片帮忙刮刮做好的农具的把子。伯伯对电锯用的不怎么熟练,要下料时,一个人不行,就喊我帮他扶住木料。碗口粗的杨树、槐树,先弹上墨线,电锯转动起来,就抱紧木料,放在电锯床上,对准墨线,一点点随电锯的吱吱声向前缓缓移动着。这是危险的活,稍有不慎,会锯断手指和胳膊。伯伯每次下料,都满头大汗,有时候木料大或者潮湿就会被卡住,发出刺耳吱呀声和刺鼻的烧糊味。   伯伯叫上我,准是有大活要做。村子豁嘴爷要伯伯给他打一副榆木棺材。伯伯就给我娘说,让我晚上就住在祠堂里,陪他唠唠话。   开了米面加工厂后,也真奇呢,福连叔砖厂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砖厂停满四村八邻来拉砖的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咚咚咚,石子路上满是拉砖的车冒着的长长黑烟。   米面加工厂由福连的婆娘管着,福连婆娘长得俊俏呢,屁股翘翘的,胸子鼓鼓的,乌黑的辫子松下来,能耷拉到屁股上。福连婆娘嫁给福连三年了,没生娃子,福连娘落下心病,偶尔说点怨言,福连婆娘张口就骂:什么X生的锤子,自己清楚哩!福连大也盼望有个孙子,铁着脸,叫福连去县医院检查,医生说福连是精索静脉曲张,要做手术。做个球手术,传出去,不是丢死人了。福连窝着气,自己浑身蛮力,生儿子是迟早的事,眼下,先挣钱要紧呢。   福连叔再累,晚上也不忘抱紧婆娘折腾一番,婆娘总是放开嗓门咿啊咿啊叫床,村里传开说福连婆娘叫床像叫春的猫。我听过猫叫春的声音,祠堂的屋檐上每晚都有几只猫在叫、在打架。伯伯晚上要回去睡,他不放心院子里的牛,留下我看木料看福连家的碾米机。一只母猫在西厦房的屋脊上喵——呜——喵——呜叫个不停,惹来几只公猫,母猫喵呜喵呜叫得骇人。走到院子里,捡块砖头“呼”一声朝前殿的屋脊上扔去,等我转身,西厦房传来啊哦啊哦的声音,一阵比一阵大。声音像是福连婆娘发出的,我觉得奇怪,天黑没多久,我见福连婆娘锁上厦房的门出去的。屏住气,猫着腰,我小心地朝西厦房窗边走去,屋里很黑,借着星光,隐隐见两个赤裸身子的人在木板凳上做那种羞耻的事。   蹲在窗边,我的心一下子卡在嗓子上,腿嘚嘚抖个不停,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听声音,男的是乡信用社的尹主任。福连开砖厂,找贷款,尹主任没少出力,尹主任也常来村子宣传储蓄知识,村里人都挺熟悉。   遇见了一个天塌下来的大事,第一次看见了男人和女人光着身子黏在一起,胸闷、急促、不安,甚至羞愧起来。我只是一个孩子,搞不懂大人的事就不去想吧。第二天一早,福连婆娘哼着黄梅戏走进祠堂,唱的是《夫妻观灯》——   正哪月十啊五闹哇元宵呀呀子哟,火炮哇连天门哪前绕喂却喂却依喂却喂却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啊锣鼓儿闹嘈嘈哇……   福连婆娘的嗓子真是好听呢,我在手压井旁洗脸,不敢看她。   ——你这娃,睡在这不怕黄鼠狼来把你锤子叼走啊。   我没有吱声,更不敢抬头,好像我倒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去拜殿敬香啊,手洗干净些,不要给先人带去晦气。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一早,要轮流给拜殿里供的祖先牌位敬香。现在,敬香的事由福连婆娘、伯伯和我做了。我洗好手,点燃三炷檀香,长长的几案摆满的一排排松木牌上写上已故族人的名字。我手颤抖着,总觉得自己眼睛不干净,看了不该看的,更不敢多瞧一眼松木牌。   天麻黑,娘催我去祠堂,我磨蹭不想去,转念一想还是去吧,伯伯要是发现福连婆娘的事就麻烦大了,毕竟伯伯和福叔连还没有出五服呢。   没几日,福连叔带了一个矮小的老头回到砖厂,老头是高价请来的烧窑师傅。福连叔要扩建砖厂,自然也请来了尹主任。自从开了米面加工厂,福连叔生意越做越火,砖坯还没有上窑,就被订购一空。福连叔又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拿着罗盘顺砖厂四周走走停停,最后,在堂哥家的麦田停下,对福连叔说:新窑就建这吧。福连叔备了一桌酒肉找来伯伯和堂哥。好说哩,好说哩,伯伯和堂哥点头称好,都是一个祠堂的没出五服的人,能有啥谈不成的事呢。   福连婆娘怀孕了。加工厂的活由福连大看着。村里人都说福连家人财两旺哩,凡是到场地看建窑的人,福连叔总笑嘻嘻迎上去,递上纸烟,请坐下喝茶。我扛着伯伯做好的梯子送到工地,见福连婆娘挺着肚子在送尹主任,尹主任翘腿上了自行车,福连叔赶紧追上去:尹主任,晚上喝两盅再走吧……   豁嘴爷   尤婆家的牛被偷了。   一大清早,尤婆立在村头扯开嗓门骂:骚X生下的孽种,千刀万剐,眼里长疔疮,肚里生蛆……   尤婆左手拿着砧板,右手举着菜刀,骂一声,就有节奏地用菜刀砍着砧板。围观的人不多,豁嘴爷黏在榆树根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尤婆松散着灰白的头发,骂累了,不甘心,索性一屁股坐下,声音喑哑,砧板丢在地上,哒哒哒,菜刀砍下去,地上的尘土浮起一团,消失又浮起。千刀万剐的孬种,下油锅的坯子——尤婆的声音像个破锣。   尤婆又接着骂豁嘴爷——你这个腌臜货,嘴豁到屁股上了,自家的牛都看不住!豁嘴爷白了一眼:让她骂吧,娘个球,她不骂一个乾坤颠倒是不罢休的。豁嘴爷闷声抽着旱烟,上嘴唇从中间分成两块,唇肉痉挛在一起随黄黄的牙齿咬紧旱烟嘴,黑乎乎的烟袋打着转。   被尤婆吵醒,没了睡意。电风扇还在呼呼吹着热风。起了床,草席上留下背脊和屁股的汗印。娘见我起床,马上责怪我昨夜不该叫豁嘴爷来喝酒——这不,你豁嘴爷家的牛被偷了,他要不是在咱家喝酒喝醉了,贼定是不敢去他家的。娘把一簸箕红辣椒端出去晒,踅进屋,被辣椒呛出几行浊泪。   这几年,村子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小偷倒是多了起来。天一麻黑,鸡鸭关进屋子里才算安泰。娘猫着腰,拿扫帚扫着屋里的鸡粪,不停地感叹世风日下。我鼻子满是鸡粪的气味。我劝过娘,既然城里住不习惯,在乡下,更要清闲清闲吧。娘是闲不住的,唠叨说鸡鸭就像娃子,看到它们,心里就踏实点——这小偷准来报复你豁嘴爷的,你豁嘴爷有把火铳,去年腊月,三个贼来偷来运家的羊,你豁嘴爷碰见了,拿起火铳,呯呯两枪,把贼给吓跑了。   昨下午在回村路上,正好在村口碰上豁嘴爷。向阳?你是向阳娃子么?是我。我忙递去纸烟。豁嘴爷从娘肚子里冒出来就是兔子嘴,上嘴唇裂开如两瓣豆芽瓣,人精明却一直讨不到老婆,快打一辈子光棍时,二十年前一场大水,邻村的尤婆男人被淹死了,生活没了着落,就拉一个七岁大的娃睡进豁嘴爷的炕上。   豁嘴爷在村子里没啥地位,老的喊他豁嘴,小的也喊他豁嘴。小时候在村子里伙同一群娃子常戏弄豁嘴爷——豁嘴,豁嘴,麻雀没腿;豁嘴,豁嘴,老鸹是贼!豁嘴爷捡起土坷垃打来,娃们也用土坷垃回击。村里年长的见状就羞豁嘴爷——娃他爷,多大辈数啊,还和娃儿们疯!   在村口遇见,豁嘴爷说他上了电视呢,今晚镇上电视台有他节目,然后,嚷着要到我家喝酒。   豁嘴爷在二十年前就上了大电视台,一时间成了十里八乡的新闻人物呢。那年夏季,村子发大水,屋子和庄家全被淹了,洪水退后三个月了,眼看要过冬,县里救济迟迟不到位,十几个村子的村民挨家挨户凑份子,在上访信上签字、摁手印,几十号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去省城上访,半路被警车拦下劝回。上访没有成功,经过记者内参,据说引起高层重视,批评了县领导,于是县领导着手去救灾,去三个受灾最重的村子临时搭了几顶帐篷,给每家每户发了一箱方便面。县里落实救灾那会儿,一群领导去了樊家村,抬着一袋大米,走进豁嘴爷的帐篷,记者啪啪拍照,领导把一沓十元钞票塞进豁嘴爷的粗糙的手里,握住豁嘴爷的手嘘寒问暖,豁嘴爷唯唯诺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豁嘴爷老实巴交的样子在电视台上晃了足足有两分钟,特写镜头自然是接过领导的慰问金,沧桑的脸上流着激动的泪水。村里人骂豁嘴爷良心被狗给吃了,骂归骂,自己受灾还要自己救,能指望谁呢,也就是那年,村子里的年轻人用尼龙袋子装满衣被和干粮,呼啦啦像一阵风跑到上海和广东打工去了。   豁嘴爷说今晚上了镇上电视台有他节目,我调侃问他是不是县长、镇长找他来了解民意了。豁嘴爷呵呵一笑,娃到晚上就知道了。   我叫娘杀一只鸡,说豁嘴爷要过来讨酒喝。   新闻联播过后,镇电视台开始播放本镇新闻,杨镇长讲话讲了二十分钟,无非是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的事。全镇70%人口都外出务工,地得有人种吧,路和渠得有人修吧,计划生育要管吧,你们不要怪我讲脏话,不讲脏话,讲人话能起作用?——杨镇长在电视里黑着脸。豁嘴爷边呷口酒边嘿嘿笑,妈的巴子,小公鸡现在啄老公鸡的眼了,娃你看看,地主的孙子现在都当镇长了,过去他爷爷游街挨批斗,被民兵打断腿,还是俺背回他家炕上的。豁嘴爷半斤白酒下肚了,翻起陈年旧事来。   ——文件规定,镇级单位不给设电视台,咱们镇上咋还有啊。   ——你这娃,白在外面走了,俺问你啥叫文件规定?   豁嘴爷已醉眼朦胧了,娃,一会到俺的节目了。   果然,电视台在播放韩剧,韩剧刚播片头马上插播广告,一家保健药酒厂的广告片。广告片开始挺催情:悲凉的二胡拉起,破陋的屋子里,豁嘴爷睡在木板床上,大热的天,身上罩着厚厚的被子。广告片解说,豁嘴爷中风后瘫痪在床上,和老伴相依为命,家徒四壁,没有钱医治,老伴尤婆快哭瞎了眼。二胡的调子越来越悲悯,一会慢慢缓和下来。解说人说XX药酒厂家得知情况后,一行人到了樊家村豁嘴爷的家。画面上是XX药酒厂工作人员慰问豁嘴爷的镜头,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对豁嘴爷说,:老人家,放心养病吧,我们的药酒会给您带来健康!然后,画面是豁嘴爷每日喝药酒的镜头,接着,是豁嘴爷开始下床的镜头,再接着,是豁嘴爷下地劳动的镜头,最后是一段广告词,XX药酒,是农民兄弟贴心窝的健康之友!   广告播了十分钟,每集韩剧结束,马上又插播。广告说的有名有姓啊,镇上樊家村,豁嘴爷也是确有其人,自然广告的可信度大了。放下酒杯,我疑惑起来:爷你什么时候中风的?豁嘴爷哈哈大笑:你这娃啊,还在外面做生意呢,什么脑筋啊,俺哪有中风啊,厂家找托,找到俺,给俺说要先装病,要放点风声出去。   哦,难怪电视镜头上,豁嘴爷拿出很多病历和药品,说自己到各大医院求医,没有效果,在陷入绝境时,是药酒伸来健康之手!   我对豁嘴爷的言行很是厌恶,一种说不清的厌恶,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咋还要为几个臭钱出卖人格。豁嘴爷大概看出我的神情——娃,厂家给了俺3000元,3000元可不是小数目啊!虽说如今种地不要交税了,可是,娃子你算算啊,那一丁点地由它长,长金子生银蛋又能有多少啊!化肥、农药、种子哪样不贵!俺骨头是贱,二十年前,俺不骨头贱,不上电视出点名,领导不把俺树为救灾典型,你尤婆能跟俺过么!唉,人老了,自己能挣点得一点。这个药酒的广告词就是省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配的音呢,那些有身份的人都到处做广告,说的比俺还天花乱坠,坑害了多少人,谁来问呢!俺折腾半年不才得这点钱……   豁嘴爷把旱烟锅朝鞋底磕磕,冷眼看着尤婆,弯腰拾起一块土坷垃,一群鸭子伸长脖子钻进路边的稻田里,嘘,他朝稻田扔去。我一早被尤婆的骂声吵醒,顺村子转悠三圈,一根烟的功夫,我就知道村子里住着我娘,来运婆娘,豁嘴爷,尤婆,拐五一家,老石匠和两个孙女,还有为偷生娃子来躲计划生育的翠娥和她瘫在炕上的大。   哒哒哒,菜刀砍下去,地上的尘土浮起一团,消失又浮起。快到晌午了,尤婆还在咒骂偷牛贼。我又点燃一根烟,从东到西在村子里转悠,一群鸡,一群鸭,一头母驴,七只羊,四条狗,槐树和榆树上飞起的老鸹和麻雀不好数,六个烟筒冒出白白的烟,烟直直的,连着白晃晃的天。   责任编辑 何冰凌

  做一副棺材   我敢和爷爷有了争辩。寒食节到时,爷爷讲介子推,我说介子推真是迂腐至极,被烧死还连累了自己的老母亲,爷爷对我小脑袋突然冒出的观点甚为吃惊。我没有排斥爷爷的教诲,寒食节到了,总要跟随他去坟地祭奠先祖和已亡的故人。   先祖和已亡的故人绝对做不来介子推的境界,他们身份的贵贱与生活的历史以及荣辱都早已销形作骨。   但我对一人受难,连累族人或者家人的做法一直充满恐惧感。   爷爷阶级成分为地主,“文革”中自然没有少挨批斗。我是“地主羔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不让去读书,只好边给生产队放牛边偷偷随爷爷读点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古文。每每到清明上坟时,我会问爷爷曾祖父怎么死的?   “病死的。”   “曾祖父是恶霸地主吗?”   “不是。”   “是汉奸吗?”   “啪!”爷爷一巴掌盖在我头上,痛得我“哇”的一声哭出来。我一直憎恨自己的出生背景,“地主羔子”的帽子像铅一样压在我瘦长的脖子上。电影里的地主几乎没有一个是心善的,我的爷爷没见长得凶煞,他面目清秀,说起话来慢条斯语。我坚信,曾祖父也一定不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地主。   也许爷爷觉得下手重了,就叹口气,“汉奸比恶霸地主要坏上一千倍,做汉奸是辱没祖宗的。你曾祖父是1958年夏天去世的,他是一个书生,知书达理,年轻时被一个县议员相中,这个议员把千金嫁给他。你曾祖父有点钱财就开始置地,家势渐渐大了,庄园里有一批佃户,你曾祖父对佃户非常好,那些所谓的佃户多半是族人里生活潦倒者。没过几年,解放了,我们家就被扣上地主的政治帽子,土地和家产全部充了公……”   我随爷爷跪下,在曾祖父的坟前叩了三个响头。曾祖父的坟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丘,在荒冈与乱坟之间,显得卑微而荒凉。   “你曾祖父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安心接受劳动改造,还被公社树为改造积极分子的典型呢。58年大炼钢铁,建高炉,炼钢铁,赶英超美。村里能砍的大树全被砍光了,公社就组织人去八公山砍松树。你曾祖父见满山都是被砍伐的树木,忍不住吟唱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料想,被人举报,说你曾祖父以诗讽刺革命建设成果,地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贼心不改,于是祸从天降。   “唉,接下来,你曾祖父的脖子被几个贫下中农套上粗绳,麦子堆在打谷场上,让你曾祖父拽着石磙碾麦子,那么大的石磙人哪能拉动啊,这可是牛干的活,几个贫下中农不停地拿鞭子抽打你曾祖父,一个文弱的书生,哪受得了这般折磨,在打谷场上就一命呜呼了。   “几个过去的佃农来帮忙办丧事,大队书记剪手踱步来到门前说,对于阶级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你曾祖父本来死后有一副体面的棺材的,民兵不让棺材下葬,没收了棺材,你曾祖父被抛尸野外。过了整整两天,我夜半用被单和蒲席裹着他腐烂的尸体,偷偷挖个坑,你曾祖父才算落土为安了。”   爷爷的老眼流出混浊的泪。这看似小说的虚构情节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的家世里,这种人世间的苦与悲,让我自幼就难以分辨出时空与现实的连线和交织点。   曾祖父学儒学,是颂《论语》的乡间夫子,没想到,儒家的中、正、平、和,却让他没能有立身立命之地。   爷爷感觉愧疚,一直心神不安,唠叨着,想亲手做一副棺材给他父亲,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开始承包到户了,能够砍伐自家屋前屋后的树了。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没有承包到户前,恪守中庸之道,又凭借一身好手艺躲过了不少无辜的批斗,生产队要做渔船、做犁铧、做水车,自然把爷爷派上用场。我记事时,一次见爷爷和大伯被捆在一起游街,爷爷头上戴顶白纸糊的尖尖的帽子,被人嘲笑着、推打着、辱骂着。原来,爷爷被批斗的原因是有人揭发爷爷在和大伯给生产队做船时偷木料放在牛棚,然后再偷偷转回家做棺材,棺材做了一半,被大队民兵抓个现行。   爷爷读过私塾,懂点之乎者也,更守孝道,然而,爷爷又这般迂腐,为了给曾祖父做一副棺材,竟敢偷用国家树木。   我曾小心地问过爷爷,为何不顾危险,冒那么大的胆子呢。爷爷叹口气,说那阵子啊,一闭上眼睛,就看见曾祖父在他面前立着,诉说在阴间地府可怜啊,孤苦伶仃,连一个睡的棺材都没有。   田地承包一到户,爷爷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佝偻着背脊带着我拿着斧头去砍伐屋后的榆树。我正值发育的年龄,像个小牛犊,有用不完的力气,半晌就砍倒四棵碗口粗的榆树。爷爷对我浑身的蛮力气颇为满意,“娃啊,诗书无用,手艺是金。”“爷爷,做棺材,榆树显得不够料吧?”“这是白榆,已经很精贵了,哪有梓木、楠木啊,古书上有记载的,‘撩复结,乐栌叠施’……”我马上打断爷爷的之乎者也。既然诗书无用,我自然要说爷爷的之乎者比祖母的裹脚布还要臭了。爷爷也没有了脾气,乐呵呵地叫我把白榆推进屋后的池塘里。   爷爷是木匠,木匠用料时,总喜欢把木料沤在水塘里。经过长时间浸泡的木料晒干后就不易变形和折断。白榆在水塘浸泡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到水塘结满菱角时,爷爷叫我下水塘,用麻绳拴住白榆,找几个伙伴把榆树拉上岸。榆树是被捞上岸了,想用白榆做棺材委实很难,爷爷双手没有力气举起斧头,伯伯因长期劳累,得了肝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娃,棺材一定要做好啊,爷爷在攒鸡蛋呢,你去赶集卖,抽空去把尹木匠请过来,他的手艺我放心”。   请来邻村尹木匠父子,尹木匠父子两天就把斜货材料(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货材料)用斧头、锯子和刨做成梯形的棺材了。油漆棺材的活自然是爷爷自己亲手去做了。一个棺材用上五斤桐油漆,那才叫亮锃,五斤桐油得十二元啊,要卖多少鸡蛋才能凑够这个数呢。   棺材做好后,我发觉爷爷脸上干瘪的皱纹舒展了不少。棺材就放在爷爷的床边,爷爷隔三岔五地漆着桐油,时不时挪开棺材盖,俯下身,曲着背,东看看,西望望。从爷爷的眼神里能够看出,他对棺材倾注了极大的情感。爷爷经常翻看他那本老黄历,在推算吉利的日子,想备点酒,给曾祖父再体面下葬一次。   辛酉年,又到了寒食节,爷爷不再讲介子推的故事,他耳朵不好使唤,一个晚上,他耸起耳朵一个劲地听村头老槐树上喇叭筒的声音。村里的喇叭筒反复播放乡书记的广播讲话,说要移风易俗,实行殡葬改革,全乡从现在开始实行火葬制度,让死人让地给活人。全村的人都惊慌得竖起耳朵。夜晚,村子静得怕人,除了犬吠和吃奶孩子的啼哭声,就是村头槐树上大喇叭的喧嚣。   老槐树上喇叭筒嚷闹了两个月,我不清楚爷爷有没有听清什么。夜半,昏暗的煤油灯下,爷爷吧嗒吧嗒不停地吸旱烟,天闷得没有一丝风响,爷爷的手不停地抖动着,黑乎乎的烟袋打着转。爷爷咽口吐沫,绿黄的玉烟嘴露出来,一丝丝白烟像蚯蚓一样从玉烟嘴里蜿蜒而出。我的屁股满是痱子,坐在爷爷身边不停地扇着蒲扇,感到屁股上难言的刺痛,针扎一般,又间或有丝丝的痒意,牙缝都酸酸的,心被痒痛刺痛着、撩拨着。爷爷脊背上也满是痱子,我伸出手给他挠痒时,爷爷的身子僵硬得像根白榆木头,他手中的旱烟还冒着明晃晃的火丝。   爷爷在去世的第二天黑夜,被偷偷下葬,用的是那副白榆棺材,下葬的位置在曾祖父的坟边,没有下葬仪式,几个族人闷着声、瓷着脸,简单掘了一米多深的坑,落下白榆棺材,平了平土匆匆离开。我没有离开,跪在坟地上,给爷爷和曾祖父不停地燃烧纸钱,希望他们有了钱,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买得起水银或者黄金做的寿棺。   那年,我十三岁。   钉木船   套好牛车,带两个后生上路,车里装满咸鱼、芋头和红辣椒,爷爷一行人去寿州赶集,然后去八公山买杉木。我没有去过八公山,听说在春天轻柔的风里,瓦埠湖青青的波纹里能映见五十里外八公山的巉岩与瘦松。   不消几日,牛车装满一截截杉木回到村子里。爷爷把碗口粗的杉木用麻绳拴在一起,吩咐后生把杉木沉在水塘里。杉木三三两两漂浮在水塘,几个后生不停地用铁锹朝尼龙袋里装土,光着身子,在水塘里拽着沉沉的尼龙袋,几只手摁住杉木,几只手把尼龙袋压在杉木上,杉木沉下,杉木浮起,“扑通扑通”的声响在水塘里搅得鸭子心慌,远远躲开。几条鲤鱼冷不丁会在后生们的喘气声中,从水底倏忽跃出水面,再沉沉摔进水里。有时,鲤鱼就“啪”的一声直挺挺摔打在后生们的脊背上,后生忙去抓鱼,压杉木的尼龙袋滑下去,几根杉木浮起……骂声与笑声引来一群孩子和狗。   杉木须在水里沤上半年,这样,杉木才能结实。杉木生在山中,根扎在硬硬的石缝里,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杉木坚硬的木质。现在杉木被泡在冷冷的水里,和厚厚的淤泥睡在一起,以后做成船,再也离不开了水,当一日,杉木的形状和特性以船的样子出现,便是钉木船了。   钉木船是族人必备的生存工具,同犁铧、锄头、灶台和渔网一样,千百年来,承载着族人的喜怒哀乐。   瓦埠湖东岸是诸色砾土,岸若僵蛇蜿蜒,没有尽头也看不到岸的起点,东岸之东为一洼地,是瓦埠湖闭塞之所,形同簸箕状,沿溪水深入,驻足石拱桥,能见洼地多田畦和牛羊,六个村落羼杂于一体,一阵风把一汉子顶上的泛黑的草帽吹落,那顶草帽会正好落在用弯镰勾槐树花的妇人的蓬松的头上。洼地而居,土墙和屋顶常年裹一层层青苔,屋里的物什隐隐有霉味。族人居洼地,洼地者,为水积涝所致,土壤板结,砾土生下高粱、玉米和稻谷的根系,楝树和刺槐的根系连起作物的根系,男男女女的根系和这片洼地上的所有作物、动物纠缠一体,没年没月,生生死死。   千百年来,族人过着农耕和捕鱼的双重生活,地寡人多,妇人们多从事农耕,男性则多数摇晃钉木船行走在风浪之间,在浩淼的瓦埠湖结网捕鱼。   钉木船,月牙般   瓦埠湖里如梭穿   龙王东海有龙宫   瓦埠湖底建宫殿   这是儿时唱的歌谣,可见钉木船在族人生活中的地位了。   钉木船须得老龄杉木做。船是袒船,长三米,宽一米二。以捕鱼为生,最讲究的就是船,篷船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宽阔,船中间有竹篾支撑的棚,棚上基本是青色的毛毡,以便遮蔽风雨和日晒;袒船则要求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船体狭窄,主要用于捕鱼。船是渔民的家和生活的全部,因此,哪家有两条像样的船向来是很荣光和体面的事。爷爷是做船的能手,我见过爷爷和伯伯做船,把碗口粗的老龄杉木斜绑在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上,拉动大锯,明晃晃的锯齿一点点顺着墨线艰难地移动,发出“哼哧、哼哧”的声响。杉木经过春夏秋三季的浸泡,十月农闲时,从水塘一根根捞出杉木,杉木已经变了样子,黑黑的,脏乎乎的,树皮的纹路里粘满螺和贝壳。本是硬硬的泛黄透香的树皮经过水的浸泡,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一种腐烂的气息窜进鼻腔,而一个孩子只消用点力气,就能在几分钟内剥开杉木的树皮。光秃秃的杉木横七竖八在阳光下暴晒,晒了几日,那些变了形的、裂开的杉木就会被排除出去。锯杉木看似笨重的体力活,其实讲究技巧,拉大锯的人,一个要挺起身子在上,一只脚踏在板凳上,另一个就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来一回,一上一下,两个拉锯的人要配合协调,稍有不慎,锯条就会折断。锯杉木简直是一件痛苦而漫长的活计,一根杉木画满墨线,先被锯成两片,两片杉木变成四片……根据杉木和取材的大小,锯也不停地更换着大小。当锯齿锯到捆绑的麻绳时,往往是休息的时辰,松下麻绳,重新捆绑,拉锯的人就会“咕嘟”、“咕嘟”地直起喉咙喝茶,“吧嗒”、“吧嗒”拼命地吸着旱烟。爷爷是很少有闲暇时间的,他会拿起铁锉来回在锯齿间小心地锉动,把每一条锯柄上的藤绳像麻花一样小心翼翼拧紧。我们孩子对这种单调的活计不是多有兴趣,就三三两两去玩耍,兴致来了,伸出胳膊围在打谷场的大槐树下,相互拉着小手,扯破嗓门喊:拉大锯喽,拉大锯喽!   做一条像样的钉木船,选材显得尤其重要。哪一根杉树被挑选去做船的龙骨,要先有一个尺寸,长的杉木被大锯分解,是做龙骨的料还须得在炭火上熏烤,让杉木按照工序变形。“大料”是船的主要结构和用料,被大锯锯下的大料,成板状,大料与大料之间,都是靠铆钉铆上,“铆钉”是经过火熏与桐油浸泡的杉木做成的,大料上每隔三寸有一个小卯眼,五寸就有一个大卯眼。做船时,不同的杉木板通过卯眼和铆钉经过几把斧头的锤打,进行“无缝链接”,“链接”需要力气、感觉、经验和耐心,稍有不慎,十个铆钉断了一个,得拿起斧头和凿子在两块杉木板之间轻轻敲打和撬动,重新开始。杉木经过大锯的分解,再经过破板、刨板、拼板等工序,一条船基本成形了。我最喜欢就是看油船的工序,雏形的船要经过“上底油”、“罩面油”和“打晒油”三种油法方可,桐油散发的清香引来孩子也引来鸡鸭,爷爷怒斥着孩子不要接近,伯伯驱赶鸡鸭,场景甚为热闹。油船必须选择好天气,在七日内没有雨水天,油船方算是吉利。当然,下水更要搬出老黄历,择吉日,放鞭炮,敲铜锣,船头要裹上红绸布,船上摆个几,几上有大盘鸡,有香炉,要敬湖神,下水时还须得有一个孩童,向湖里撒泡童子尿。下水仪式最为隆重,这是我们家族大事,我属羊,农历十月初十生,按照爷爷的老黄历推算,我命合水,命相呈兑卦,水与水相生。在下水仪式上,站在船头向湖撒尿时,平静的湖面突然来一阵旋风,小船蓦地一晃,我一个趔趄摔进湖里,船上的几个香炉也掉进水里,挣扎着上岸,爷爷劈脸来一个巴掌,骂我是一个瘟神,打得我鼻子窜血,抱头委屈地哇哇大哭。   也许撒童子尿我摔进湖里的原因,爷爷从此不让我上船。家族其他孩子能走路就在船上学会结网捕鱼,我一直在岸上生活,放牛度过了童年时光。   福连叔   樊家祠堂在谷场的东边,踞土丘而建,红墙青瓦,四合院型,前三间是前殿,后三间是拜殿,左右为厦房。祠堂为民国初期所建,“文革”时期招致毁坏。后经村民凑份子,于癸亥年秋重新修缮,用于祭拜樊姓先祖之用。   宗祠左边三间厦房,福连叔开了米面加工厂,两台碾米机和一台磨面机成为樊家村的现代化作坊。福连大做过副乡长,在方圆三十里算是有脸面的人,比一般家过的殷实。福连叔承包了村窑厂,一日,从镇上买了三台二手的米面加工设备,拉进祠堂。族人有了异议,祠堂是祭拜祖宗的,这岂不成了他福连一家的财产啊!福连叔鬼精,给几个年长的族人送去瓶装白酒和纸烟,堵一下他们的嘴。福连叔一天晚上踅进我伯伯家,从怀里掏出两瓶酒——大哥,集资建祠堂,俺家可是出了多半的钱啊,搞这个加工厂,能挣啥子钱啊,也图大伙们的方便,俺保证开工后三个月不收一文钱!   伯伯是村里的木匠,生产到户后,农忙之余,做一些锹把、木锨和桌凳,附近几个村子的木匠活基本他揽下了。特别是做棺材的活,一年总能遇上七八回,做棺材需要大料,年纪大了,放锯就没啥力气和准头。福连叔建议伯伯买台电锯:大哥哩,光俺砖厂的架子车就够你做了。伯伯想想也在理,去县城买回一台电锯,就搬进了宗祠右边的夏房。   福连叔也不是存心要搞米面加工厂,砖厂够他忙活了。前阵子,村里来了一个道士,看风水、算命,简直神了。福连叔把道士请回家,道士说:你砖厂最近连出三窑夹生砖,对吧?福连叔一惊。你命属木,砖厂五行中,有火有土有水,唯独缺金。道士给福连指点说:金在正东方,你们村子的祠堂就是金啊!道士拉福叔连出门,朝东一指:你看拜殿的正脊和垂脊的衔接处是金形马背,前殿的垂花和龙柱是鎏金色的。   听了道长的指点,福连叔找来电工,装上电机、机体、机架和分离器,择了个吉日,就开工了。三个月免收加工费,福连真的给大伙便宜占了。村里人担来麦子和稻谷,排着长长的队,叽叽喳喳,祠堂一下子热腾起来,惊得瓦檐上的麻雀扑哧飞起。   我看着娘摞下的一尼龙袋的麦子,娘晌午背来麦子,放下就下稻田看水去了。天麻黑时,才轮到我,把麦子倒进八斗里,扛八斗朝面粉机舱口走去,面粉机比我高,够不上,一个趔趄,八斗摔在地上,麦子全撒了,八斗被摔个洞。   你这个熊货,才鸟高,掉进面机里,看不把你锤子给碾个稀巴烂。福连婆娘的话逗得几个村民“嘿嘿”笑起来。   我才不介意福连婆娘的话呢,锤子给碾了就碾了呗。大伯的电锯也安装好了,从福连叔那边接的电,大伯电锯一开,福连那边碾米机就缺相电,福连婆娘不给大伯好脸看,大伯只好妥协,有木料需要电锯锯的,都放在晚上做。   堂哥和伯伯分家三年了,农闲在福连的砖厂打砖坯,堂嫂生了两个女娃,伯伯长吁短叹,说到了堂哥这脉可能要断后了。大伯很喜欢我,说我身子骨弱,脑子倒是机灵。伯伯平时做一些木锨、锄把之类简单的活,会叫我拿碎碗片帮忙刮刮做好的农具的把子。伯伯对电锯用的不怎么熟练,要下料时,一个人不行,就喊我帮他扶住木料。碗口粗的杨树、槐树,先弹上墨线,电锯转动起来,就抱紧木料,放在电锯床上,对准墨线,一点点随电锯的吱吱声向前缓缓移动着。这是危险的活,稍有不慎,会锯断手指和胳膊。伯伯每次下料,都满头大汗,有时候木料大或者潮湿就会被卡住,发出刺耳吱呀声和刺鼻的烧糊味。   伯伯叫上我,准是有大活要做。村子豁嘴爷要伯伯给他打一副榆木棺材。伯伯就给我娘说,让我晚上就住在祠堂里,陪他唠唠话。   开了米面加工厂后,也真奇呢,福连叔砖厂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砖厂停满四村八邻来拉砖的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咚咚咚,石子路上满是拉砖的车冒着的长长黑烟。   米面加工厂由福连的婆娘管着,福连婆娘长得俊俏呢,屁股翘翘的,胸子鼓鼓的,乌黑的辫子松下来,能耷拉到屁股上。福连婆娘嫁给福连三年了,没生娃子,福连娘落下心病,偶尔说点怨言,福连婆娘张口就骂:什么X生的锤子,自己清楚哩!福连大也盼望有个孙子,铁着脸,叫福连去县医院检查,医生说福连是精索静脉曲张,要做手术。做个球手术,传出去,不是丢死人了。福连窝着气,自己浑身蛮力,生儿子是迟早的事,眼下,先挣钱要紧呢。   福连叔再累,晚上也不忘抱紧婆娘折腾一番,婆娘总是放开嗓门咿啊咿啊叫床,村里传开说福连婆娘叫床像叫春的猫。我听过猫叫春的声音,祠堂的屋檐上每晚都有几只猫在叫、在打架。伯伯晚上要回去睡,他不放心院子里的牛,留下我看木料看福连家的碾米机。一只母猫在西厦房的屋脊上喵——呜——喵——呜叫个不停,惹来几只公猫,母猫喵呜喵呜叫得骇人。走到院子里,捡块砖头“呼”一声朝前殿的屋脊上扔去,等我转身,西厦房传来啊哦啊哦的声音,一阵比一阵大。声音像是福连婆娘发出的,我觉得奇怪,天黑没多久,我见福连婆娘锁上厦房的门出去的。屏住气,猫着腰,我小心地朝西厦房窗边走去,屋里很黑,借着星光,隐隐见两个赤裸身子的人在木板凳上做那种羞耻的事。   蹲在窗边,我的心一下子卡在嗓子上,腿嘚嘚抖个不停,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听声音,男的是乡信用社的尹主任。福连开砖厂,找贷款,尹主任没少出力,尹主任也常来村子宣传储蓄知识,村里人都挺熟悉。   遇见了一个天塌下来的大事,第一次看见了男人和女人光着身子黏在一起,胸闷、急促、不安,甚至羞愧起来。我只是一个孩子,搞不懂大人的事就不去想吧。第二天一早,福连婆娘哼着黄梅戏走进祠堂,唱的是《夫妻观灯》——   正哪月十啊五闹哇元宵呀呀子哟,火炮哇连天门哪前绕喂却喂却依喂却喂却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啊锣鼓儿闹嘈嘈哇……   福连婆娘的嗓子真是好听呢,我在手压井旁洗脸,不敢看她。   ——你这娃,睡在这不怕黄鼠狼来把你锤子叼走啊。   我没有吱声,更不敢抬头,好像我倒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去拜殿敬香啊,手洗干净些,不要给先人带去晦气。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一早,要轮流给拜殿里供的祖先牌位敬香。现在,敬香的事由福连婆娘、伯伯和我做了。我洗好手,点燃三炷檀香,长长的几案摆满的一排排松木牌上写上已故族人的名字。我手颤抖着,总觉得自己眼睛不干净,看了不该看的,更不敢多瞧一眼松木牌。   天麻黑,娘催我去祠堂,我磨蹭不想去,转念一想还是去吧,伯伯要是发现福连婆娘的事就麻烦大了,毕竟伯伯和福叔连还没有出五服呢。   没几日,福连叔带了一个矮小的老头回到砖厂,老头是高价请来的烧窑师傅。福连叔要扩建砖厂,自然也请来了尹主任。自从开了米面加工厂,福连叔生意越做越火,砖坯还没有上窑,就被订购一空。福连叔又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拿着罗盘顺砖厂四周走走停停,最后,在堂哥家的麦田停下,对福连叔说:新窑就建这吧。福连叔备了一桌酒肉找来伯伯和堂哥。好说哩,好说哩,伯伯和堂哥点头称好,都是一个祠堂的没出五服的人,能有啥谈不成的事呢。   福连婆娘怀孕了。加工厂的活由福连大看着。村里人都说福连家人财两旺哩,凡是到场地看建窑的人,福连叔总笑嘻嘻迎上去,递上纸烟,请坐下喝茶。我扛着伯伯做好的梯子送到工地,见福连婆娘挺着肚子在送尹主任,尹主任翘腿上了自行车,福连叔赶紧追上去:尹主任,晚上喝两盅再走吧……   豁嘴爷   尤婆家的牛被偷了。   一大清早,尤婆立在村头扯开嗓门骂:骚X生下的孽种,千刀万剐,眼里长疔疮,肚里生蛆……   尤婆左手拿着砧板,右手举着菜刀,骂一声,就有节奏地用菜刀砍着砧板。围观的人不多,豁嘴爷黏在榆树根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尤婆松散着灰白的头发,骂累了,不甘心,索性一屁股坐下,声音喑哑,砧板丢在地上,哒哒哒,菜刀砍下去,地上的尘土浮起一团,消失又浮起。千刀万剐的孬种,下油锅的坯子——尤婆的声音像个破锣。   尤婆又接着骂豁嘴爷——你这个腌臜货,嘴豁到屁股上了,自家的牛都看不住!豁嘴爷白了一眼:让她骂吧,娘个球,她不骂一个乾坤颠倒是不罢休的。豁嘴爷闷声抽着旱烟,上嘴唇从中间分成两块,唇肉痉挛在一起随黄黄的牙齿咬紧旱烟嘴,黑乎乎的烟袋打着转。   被尤婆吵醒,没了睡意。电风扇还在呼呼吹着热风。起了床,草席上留下背脊和屁股的汗印。娘见我起床,马上责怪我昨夜不该叫豁嘴爷来喝酒——这不,你豁嘴爷家的牛被偷了,他要不是在咱家喝酒喝醉了,贼定是不敢去他家的。娘把一簸箕红辣椒端出去晒,踅进屋,被辣椒呛出几行浊泪。   这几年,村子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小偷倒是多了起来。天一麻黑,鸡鸭关进屋子里才算安泰。娘猫着腰,拿扫帚扫着屋里的鸡粪,不停地感叹世风日下。我鼻子满是鸡粪的气味。我劝过娘,既然城里住不习惯,在乡下,更要清闲清闲吧。娘是闲不住的,唠叨说鸡鸭就像娃子,看到它们,心里就踏实点——这小偷准来报复你豁嘴爷的,你豁嘴爷有把火铳,去年腊月,三个贼来偷来运家的羊,你豁嘴爷碰见了,拿起火铳,呯呯两枪,把贼给吓跑了。   昨下午在回村路上,正好在村口碰上豁嘴爷。向阳?你是向阳娃子么?是我。我忙递去纸烟。豁嘴爷从娘肚子里冒出来就是兔子嘴,上嘴唇裂开如两瓣豆芽瓣,人精明却一直讨不到老婆,快打一辈子光棍时,二十年前一场大水,邻村的尤婆男人被淹死了,生活没了着落,就拉一个七岁大的娃睡进豁嘴爷的炕上。   豁嘴爷在村子里没啥地位,老的喊他豁嘴,小的也喊他豁嘴。小时候在村子里伙同一群娃子常戏弄豁嘴爷——豁嘴,豁嘴,麻雀没腿;豁嘴,豁嘴,老鸹是贼!豁嘴爷捡起土坷垃打来,娃们也用土坷垃回击。村里年长的见状就羞豁嘴爷——娃他爷,多大辈数啊,还和娃儿们疯!   在村口遇见,豁嘴爷说他上了电视呢,今晚镇上电视台有他节目,然后,嚷着要到我家喝酒。   豁嘴爷在二十年前就上了大电视台,一时间成了十里八乡的新闻人物呢。那年夏季,村子发大水,屋子和庄家全被淹了,洪水退后三个月了,眼看要过冬,县里救济迟迟不到位,十几个村子的村民挨家挨户凑份子,在上访信上签字、摁手印,几十号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去省城上访,半路被警车拦下劝回。上访没有成功,经过记者内参,据说引起高层重视,批评了县领导,于是县领导着手去救灾,去三个受灾最重的村子临时搭了几顶帐篷,给每家每户发了一箱方便面。县里落实救灾那会儿,一群领导去了樊家村,抬着一袋大米,走进豁嘴爷的帐篷,记者啪啪拍照,领导把一沓十元钞票塞进豁嘴爷的粗糙的手里,握住豁嘴爷的手嘘寒问暖,豁嘴爷唯唯诺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豁嘴爷老实巴交的样子在电视台上晃了足足有两分钟,特写镜头自然是接过领导的慰问金,沧桑的脸上流着激动的泪水。村里人骂豁嘴爷良心被狗给吃了,骂归骂,自己受灾还要自己救,能指望谁呢,也就是那年,村子里的年轻人用尼龙袋子装满衣被和干粮,呼啦啦像一阵风跑到上海和广东打工去了。   豁嘴爷说今晚上了镇上电视台有他节目,我调侃问他是不是县长、镇长找他来了解民意了。豁嘴爷呵呵一笑,娃到晚上就知道了。   我叫娘杀一只鸡,说豁嘴爷要过来讨酒喝。   新闻联播过后,镇电视台开始播放本镇新闻,杨镇长讲话讲了二十分钟,无非是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的事。全镇70%人口都外出务工,地得有人种吧,路和渠得有人修吧,计划生育要管吧,你们不要怪我讲脏话,不讲脏话,讲人话能起作用?——杨镇长在电视里黑着脸。豁嘴爷边呷口酒边嘿嘿笑,妈的巴子,小公鸡现在啄老公鸡的眼了,娃你看看,地主的孙子现在都当镇长了,过去他爷爷游街挨批斗,被民兵打断腿,还是俺背回他家炕上的。豁嘴爷半斤白酒下肚了,翻起陈年旧事来。   ——文件规定,镇级单位不给设电视台,咱们镇上咋还有啊。   ——你这娃,白在外面走了,俺问你啥叫文件规定?   豁嘴爷已醉眼朦胧了,娃,一会到俺的节目了。   果然,电视台在播放韩剧,韩剧刚播片头马上插播广告,一家保健药酒厂的广告片。广告片开始挺催情:悲凉的二胡拉起,破陋的屋子里,豁嘴爷睡在木板床上,大热的天,身上罩着厚厚的被子。广告片解说,豁嘴爷中风后瘫痪在床上,和老伴相依为命,家徒四壁,没有钱医治,老伴尤婆快哭瞎了眼。二胡的调子越来越悲悯,一会慢慢缓和下来。解说人说XX药酒厂家得知情况后,一行人到了樊家村豁嘴爷的家。画面上是XX药酒厂工作人员慰问豁嘴爷的镜头,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对豁嘴爷说,:老人家,放心养病吧,我们的药酒会给您带来健康!然后,画面是豁嘴爷每日喝药酒的镜头,接着,是豁嘴爷开始下床的镜头,再接着,是豁嘴爷下地劳动的镜头,最后是一段广告词,XX药酒,是农民兄弟贴心窝的健康之友!   广告播了十分钟,每集韩剧结束,马上又插播。广告说的有名有姓啊,镇上樊家村,豁嘴爷也是确有其人,自然广告的可信度大了。放下酒杯,我疑惑起来:爷你什么时候中风的?豁嘴爷哈哈大笑:你这娃啊,还在外面做生意呢,什么脑筋啊,俺哪有中风啊,厂家找托,找到俺,给俺说要先装病,要放点风声出去。   哦,难怪电视镜头上,豁嘴爷拿出很多病历和药品,说自己到各大医院求医,没有效果,在陷入绝境时,是药酒伸来健康之手!   我对豁嘴爷的言行很是厌恶,一种说不清的厌恶,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咋还要为几个臭钱出卖人格。豁嘴爷大概看出我的神情——娃,厂家给了俺3000元,3000元可不是小数目啊!虽说如今种地不要交税了,可是,娃子你算算啊,那一丁点地由它长,长金子生银蛋又能有多少啊!化肥、农药、种子哪样不贵!俺骨头是贱,二十年前,俺不骨头贱,不上电视出点名,领导不把俺树为救灾典型,你尤婆能跟俺过么!唉,人老了,自己能挣点得一点。这个药酒的广告词就是省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配的音呢,那些有身份的人都到处做广告,说的比俺还天花乱坠,坑害了多少人,谁来问呢!俺折腾半年不才得这点钱……   豁嘴爷把旱烟锅朝鞋底磕磕,冷眼看着尤婆,弯腰拾起一块土坷垃,一群鸭子伸长脖子钻进路边的稻田里,嘘,他朝稻田扔去。我一早被尤婆的骂声吵醒,顺村子转悠三圈,一根烟的功夫,我就知道村子里住着我娘,来运婆娘,豁嘴爷,尤婆,拐五一家,老石匠和两个孙女,还有为偷生娃子来躲计划生育的翠娥和她瘫在炕上的大。   哒哒哒,菜刀砍下去,地上的尘土浮起一团,消失又浮起。快到晌午了,尤婆还在咒骂偷牛贼。我又点燃一根烟,从东到西在村子里转悠,一群鸡,一群鸭,一头母驴,七只羊,四条狗,槐树和榆树上飞起的老鸹和麻雀不好数,六个烟筒冒出白白的烟,烟直直的,连着白晃晃的天。   责任编辑 何冰凌


相关文章

  • 图书封面.封底用语,怎样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 图书出版后,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扩大作者和图书影响,免不了要写一些封面.封底.勒口.腰封用语,而这一任务大都由责任编辑.作者.专家.名家来完成,但一般由责任编辑来主导. 这些用语如果实事求是.目的明确.内涵丰富,如果特色鲜明.卖点突出.对比巧 ...查看


  • 骑桶者教案
  • 骑桶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造成悲剧的环境因素和骑桶者的形象意义,领悟小说的内涵. 2. 通过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真实的有机结合,探究荒诞虚构背后的真实. [教学重难点] 分析骑桶者的形象,探究荒诞虚构背后的真实. [教 ...查看


  • 生命是什么诗歌
  • 篇一:生命是一场遇见 作者:古茶树 一滴水遇见了大海的辽阔 一朵白云遇见天空的怀抱 一朵花遇见另一朵花的爱恋 一个灵魂遇见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生命是一场遇见 我遇见了你,开始跋涉 一场跋涉就是一场抵达 一场抵达是为了另一场抵达 我带着使命感走 ...查看


  •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周群锋 [内容提要] 刘亮程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家,1998年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随即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质朴无华,却有饱含了中国乡间千万年的沧桑世事.西部贫瘠的 ...查看


  • 土地上的声音
  • 夏小芹 有一种声音,只要我静下心来,就能感觉到故乡的气息.现在如果让我虚构一种动听的声音,那一定是来自于土地上的声音. 这么多年,故乡的一切风物和声音依然一直纠缠在我的梦里.是从什么时候越来越让我如此眷恋着土地上的声音?或许离开乡村太久的缘 ...查看


  • 中国乡村研究1-8辑目录
  • <中国乡村研究>第1-8辑目录 <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目录 秦 晖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 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刘志伟 边缘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湾社区 李怀印 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 ...查看


  •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 ...查看


  • 返乡日记成功开启"黑农村时代"了吗?
  • 春节过后,各大媒体来势汹汹,大家都很快开启了工作模式.第一波集体来袭的稿件却都惊人的相似--地点在农村.主角都是普通小人物.感情色彩偏灰暗. 一句话概括--我的回乡见闻就是:哎--咱们村怎么都变成这个鬼样子了!为什么节后见闻型稿件会集中爆发 ...查看


  • 略论[聊斋志异]中的灾异现象描写
  • 略论<聊斋志异>中的灾异现象描写 刘秀娟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市 400715) Liu Xiuju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