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周群锋

[内容提要] 刘亮程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家,1998年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随即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质朴无华,却有饱含了中国乡间千万年的沧桑世事。西部贫瘠的土地培养了他的感情,他的哲学。而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具体体现的哲学观,本文概括为乡土哲学、老庄哲学和诗意哲学。

[关键词] 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乡土哲学 老庄哲学 诗意哲学

一、独特唯美的乡土哲学

刘亮程像所有乡土作家一样,作品中以土地所赋予的思维和语言讲述一切,关于乡土散文的写作中,萧红、沈从文、贾平凹等都早有笔触,但是刘亮程的乡土散文却有其独特的乡土气息,林贤治在谈到《一个人的村庄》时说:“这是一种态度,就像是盐溶解在水里一样,散布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方”。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的乡村,他在西北高原广阔的腹地里劳动作息,西部独特的天山、绿洲、白杨、包括独特的民俗风情、偏远贫困都已被人们所熟知,特别是像刘亮程一样出生与成长在西部的人西部更是有着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但是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关于人们早已熟悉的这些西部形象,我们却少有发现。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从不刻意强调西部的偏远与独特。相反,在其笔下一头牛、一只鸟、一阵风、一片叶、一把锨、一柄犁等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却被刘亮程倾注了独特的感情,并与人类一样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内涵。刘亮程的笔下:“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蒋子丹说:“刘亮程在他的文章里是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终日抗着一把铁锨走在田野上,悠闲时便东张西望,关心着村里的驴和村外的兔,还有忙碌的蚂蚁和离群的飞鸟,以及风中的落叶和太阳下无名的野草。”在刘亮程的乡土哲学中,他呈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一个感性的世界、音色的所在,但是这些感性的事物又绝非肤浅,更非愚昧。这些感性化的乡土事物最能传达人间真情,并且更能传达出许多高深的哲学价值、人文内涵。

村庄是许多作家钟情的写作对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容易读到一些关于村庄的描述,甚至可以看见《一个人的村庄》中所描述的乡村景物与村民,但是这些景物与村民却又很难找到共性,这不仅是由于天下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每个乡土作家笔下的乡间景色都被作家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想,而刘亮程吸引读者的地方就在这里。他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宣扬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因而其笔下的散文便具有了另类的乡土哲学气息。这种哲学起源于古代封闭蒙昧的乡间,同时又保留了自然界最原始与天然的因子。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一个人的村庄》因其独特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像个终日抗着犁头行走在田地里的农夫,不经意间便在田间留下了自己的片片足印,,作为一个乡村里的劳动者和写作者。刘亮程和他笔下的文

字都不是外向和张扬的。相反,他的文字里面有一种内敛、封闭,还有些许忧伤。在低调面前又蕴涵着一种毫不妥协的自信与自尊。

他和他的村庄都独立于权利与纷争之外,他没有改变世界的野心,却有极力维护着自身心灵的纯洁。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读不到达官显贵的身影,也没有为执政者粉饰太平的献媚文字,因为那些事物与人物对刘亮程而言,远远比不上一头牛的失踪、一株草的成长、一阵风的吹起重要。|“一个人可以在他平凡的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重大的事情。”

2006年,刘亮程在回答《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人迎风而立,所有一切都在向你漂移过来。尘土、树叶、云烟„„,人有一种正接近一切的感觉。”刘亮程生活的村庄是离奇的,单纯而明朗,里面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无尽的情趣,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远古部落。刘亮程向展示的乡村是一片荒凉而广阔的西部乡村和封闭而质朴的村民,并以此宣扬了他的乡土哲学。

二 古典清幽的古典哲学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还大量吸纳了老庄哲学中的某些特质,使其作品在自由想像的思维空间下,体现出了老庄哲学的气息。可以说,这是他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体现。他曾多次公开谈到中国古典哲学对他个人创作的影响。

在接受天涯社区的访谈时,他说:“对我创作影响最大的人和作品有庄子,屈原,《山海经》等,早年在乡下读过一本《楚辞集注》,屈原那种漂游于天地间的精神气息,我领悟了一些,后来读庄子。第一次读就觉得熟悉。好像是庄子就是我们村里一个姓庄的老头,他描述的那些风、秋水、山木、死亡„„都在我们村里。我能听懂他说的话。”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的虚构想像、屈原的浪漫飘逸都对其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影响。

刘亮程笔下对自然万物的描述也暗含了老庄哲学中的某些立场观点,他笔下的自然并非传统认识论中的“人化自然”而是不加雕饰的最天然、最本真的转台,是众生平等的自然。

《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锄一锨都具有了非凡的存在价值,它们与人一样重要的存在价值,他们与黄沙梁的村民一样有机会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呼吸黄沙梁的空气,也有机会遭遇黄沙梁的风沙。他可以从一块石砾、一棵树木、一把犁头上发现生命的独特内涵、窥测到人生的哲理所在。而这些哲理正暗合了老子的“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刘亮程说:“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而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超然境界。 刘亮程在像个中国古代玄学家一样,任意行走在黄沙梁,尽管身处荒凉的西部村庄,他实在无法凭一己之力创造出奢华的物质世界,但偏僻的黄沙梁却成了他一块难得的精神圣地。

刘亮程说:“我喜欢在同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地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如果这间房子结实,我就不愿挪窝地住一辈子”;“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块土地上„„,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这

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这也暗合了老子“不出户,知天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处世方式。

生命永远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洋溢着太多的哲学情感,刘亮程——这个总共才上过五年学的农民不知可否潜心钻研过老庄哲学,但《一个人的村庄》中却字里行间洋溢着老庄的玄学意境——清虚、精笃、自然、无为„„

三、睿智思辨的诗性哲学

《一个人的村庄》的语言充满着浓郁的诗性魅力,而诗性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最早见于18世纪意大利美学家维柯所著《新科学》一书,按照维柯论述“诗性”是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共同特征,是原始人类在不能对自然现象作出理性判断和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对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认识以人的形态和情欲为标准加以度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

(一)饱含生命体验的语言表达

1990年代,无论从艺术散文理论建设的日趋成熟,还是从艺术散文作品的数量方面,都标志着当代散文正在走向艺术散文的回归,而艺术散文是在诗性文化的孕育中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艺术散文的发展秉承诗性文化的传统,将艺术散文引向诗性领域。刘亮程的散文体现的正是他对黄沙梁这个村庄的全部生命体验的真实纪录。

李晓华对刘亮程散文诗意的解析时就涉及到了语言:“他对语言的诗化作用,使我们透过当代艺术散文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艺术散文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要适应时代的艺术审美要求。”

《一个人的村庄》中体现出的诗性话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人类在体验自然生命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言语形式,艺术散文使用的这种诗性话语,所以更能深刻地展现人类对自然万物、宇宙生命的感悟。从而提供给读者富有诗性的哲学。在书中刘亮程大量运用黑夜、火、门、等意象,巧妙构思,将无穷的意蕴哲理寓于文中:如 “夜色重又笼罩那片烧草的荒野,村子还是静静的”(《天边大火》);“仿佛风把心中那盏灯吹灭了,天一下子黑到了心里。”(《迷失》);“最辉煌时,我甚至有过一把钥匙,能打开三扇门。”(《没有钥匙的男人》)„„所有这些不仅是作者孤寂生活的艺术体现,也是其个体生命体验在文中的表述。

(二)对时间概念的独到见解

《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对时间的见解并非缘自书本,而是来自于生命本身,一旦形成与纸上便具有了一种厚实的质感和感人的力量;“在一个地方活得久了,你会感到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在其他事物身上飞快地流逝着。这说明,你已跟一个地方的时光混熟了。水土、阳光和空气都熟悉了你,知道你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多活几十年也没多大害处„„许多离开村庄跑世界的人,最终都没有跑回来,他们没有跑回来的时间”(《住多久才算是家》)。现代散文作品中,将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写地如此富有诗性辨析的实在不多见。

在刘亮程的笔下,时空都被叙述成了一种人格化的生命存在,它似乎活了起来,诗

意的语言、睿智的言语不经意间便透过苍凉的文字流露了出来。

[参考文献] „„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周群锋

[内容提要] 刘亮程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家,1998年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随即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质朴无华,却有饱含了中国乡间千万年的沧桑世事。西部贫瘠的土地培养了他的感情,他的哲学。而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具体体现的哲学观,本文概括为乡土哲学、老庄哲学和诗意哲学。

[关键词] 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乡土哲学 老庄哲学 诗意哲学

一、独特唯美的乡土哲学

刘亮程像所有乡土作家一样,作品中以土地所赋予的思维和语言讲述一切,关于乡土散文的写作中,萧红、沈从文、贾平凹等都早有笔触,但是刘亮程的乡土散文却有其独特的乡土气息,林贤治在谈到《一个人的村庄》时说:“这是一种态度,就像是盐溶解在水里一样,散布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方”。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的乡村,他在西北高原广阔的腹地里劳动作息,西部独特的天山、绿洲、白杨、包括独特的民俗风情、偏远贫困都已被人们所熟知,特别是像刘亮程一样出生与成长在西部的人西部更是有着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但是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关于人们早已熟悉的这些西部形象,我们却少有发现。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从不刻意强调西部的偏远与独特。相反,在其笔下一头牛、一只鸟、一阵风、一片叶、一把锨、一柄犁等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却被刘亮程倾注了独特的感情,并与人类一样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内涵。刘亮程的笔下:“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蒋子丹说:“刘亮程在他的文章里是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终日抗着一把铁锨走在田野上,悠闲时便东张西望,关心着村里的驴和村外的兔,还有忙碌的蚂蚁和离群的飞鸟,以及风中的落叶和太阳下无名的野草。”在刘亮程的乡土哲学中,他呈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一个感性的世界、音色的所在,但是这些感性的事物又绝非肤浅,更非愚昧。这些感性化的乡土事物最能传达人间真情,并且更能传达出许多高深的哲学价值、人文内涵。

村庄是许多作家钟情的写作对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容易读到一些关于村庄的描述,甚至可以看见《一个人的村庄》中所描述的乡村景物与村民,但是这些景物与村民却又很难找到共性,这不仅是由于天下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每个乡土作家笔下的乡间景色都被作家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想,而刘亮程吸引读者的地方就在这里。他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宣扬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因而其笔下的散文便具有了另类的乡土哲学气息。这种哲学起源于古代封闭蒙昧的乡间,同时又保留了自然界最原始与天然的因子。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一个人的村庄》因其独特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像个终日抗着犁头行走在田地里的农夫,不经意间便在田间留下了自己的片片足印,,作为一个乡村里的劳动者和写作者。刘亮程和他笔下的文

字都不是外向和张扬的。相反,他的文字里面有一种内敛、封闭,还有些许忧伤。在低调面前又蕴涵着一种毫不妥协的自信与自尊。

他和他的村庄都独立于权利与纷争之外,他没有改变世界的野心,却有极力维护着自身心灵的纯洁。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读不到达官显贵的身影,也没有为执政者粉饰太平的献媚文字,因为那些事物与人物对刘亮程而言,远远比不上一头牛的失踪、一株草的成长、一阵风的吹起重要。|“一个人可以在他平凡的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重大的事情。”

2006年,刘亮程在回答《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人迎风而立,所有一切都在向你漂移过来。尘土、树叶、云烟„„,人有一种正接近一切的感觉。”刘亮程生活的村庄是离奇的,单纯而明朗,里面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无尽的情趣,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远古部落。刘亮程向展示的乡村是一片荒凉而广阔的西部乡村和封闭而质朴的村民,并以此宣扬了他的乡土哲学。

二 古典清幽的古典哲学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还大量吸纳了老庄哲学中的某些特质,使其作品在自由想像的思维空间下,体现出了老庄哲学的气息。可以说,这是他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体现。他曾多次公开谈到中国古典哲学对他个人创作的影响。

在接受天涯社区的访谈时,他说:“对我创作影响最大的人和作品有庄子,屈原,《山海经》等,早年在乡下读过一本《楚辞集注》,屈原那种漂游于天地间的精神气息,我领悟了一些,后来读庄子。第一次读就觉得熟悉。好像是庄子就是我们村里一个姓庄的老头,他描述的那些风、秋水、山木、死亡„„都在我们村里。我能听懂他说的话。”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的虚构想像、屈原的浪漫飘逸都对其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影响。

刘亮程笔下对自然万物的描述也暗含了老庄哲学中的某些立场观点,他笔下的自然并非传统认识论中的“人化自然”而是不加雕饰的最天然、最本真的转台,是众生平等的自然。

《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锄一锨都具有了非凡的存在价值,它们与人一样重要的存在价值,他们与黄沙梁的村民一样有机会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呼吸黄沙梁的空气,也有机会遭遇黄沙梁的风沙。他可以从一块石砾、一棵树木、一把犁头上发现生命的独特内涵、窥测到人生的哲理所在。而这些哲理正暗合了老子的“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刘亮程说:“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而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超然境界。 刘亮程在像个中国古代玄学家一样,任意行走在黄沙梁,尽管身处荒凉的西部村庄,他实在无法凭一己之力创造出奢华的物质世界,但偏僻的黄沙梁却成了他一块难得的精神圣地。

刘亮程说:“我喜欢在同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地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如果这间房子结实,我就不愿挪窝地住一辈子”;“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块土地上„„,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这

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这也暗合了老子“不出户,知天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处世方式。

生命永远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洋溢着太多的哲学情感,刘亮程——这个总共才上过五年学的农民不知可否潜心钻研过老庄哲学,但《一个人的村庄》中却字里行间洋溢着老庄的玄学意境——清虚、精笃、自然、无为„„

三、睿智思辨的诗性哲学

《一个人的村庄》的语言充满着浓郁的诗性魅力,而诗性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最早见于18世纪意大利美学家维柯所著《新科学》一书,按照维柯论述“诗性”是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共同特征,是原始人类在不能对自然现象作出理性判断和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对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认识以人的形态和情欲为标准加以度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

(一)饱含生命体验的语言表达

1990年代,无论从艺术散文理论建设的日趋成熟,还是从艺术散文作品的数量方面,都标志着当代散文正在走向艺术散文的回归,而艺术散文是在诗性文化的孕育中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艺术散文的发展秉承诗性文化的传统,将艺术散文引向诗性领域。刘亮程的散文体现的正是他对黄沙梁这个村庄的全部生命体验的真实纪录。

李晓华对刘亮程散文诗意的解析时就涉及到了语言:“他对语言的诗化作用,使我们透过当代艺术散文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艺术散文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要适应时代的艺术审美要求。”

《一个人的村庄》中体现出的诗性话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人类在体验自然生命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言语形式,艺术散文使用的这种诗性话语,所以更能深刻地展现人类对自然万物、宇宙生命的感悟。从而提供给读者富有诗性的哲学。在书中刘亮程大量运用黑夜、火、门、等意象,巧妙构思,将无穷的意蕴哲理寓于文中:如 “夜色重又笼罩那片烧草的荒野,村子还是静静的”(《天边大火》);“仿佛风把心中那盏灯吹灭了,天一下子黑到了心里。”(《迷失》);“最辉煌时,我甚至有过一把钥匙,能打开三扇门。”(《没有钥匙的男人》)„„所有这些不仅是作者孤寂生活的艺术体现,也是其个体生命体验在文中的表述。

(二)对时间概念的独到见解

《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对时间的见解并非缘自书本,而是来自于生命本身,一旦形成与纸上便具有了一种厚实的质感和感人的力量;“在一个地方活得久了,你会感到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在其他事物身上飞快地流逝着。这说明,你已跟一个地方的时光混熟了。水土、阳光和空气都熟悉了你,知道你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多活几十年也没多大害处„„许多离开村庄跑世界的人,最终都没有跑回来,他们没有跑回来的时间”(《住多久才算是家》)。现代散文作品中,将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写地如此富有诗性辨析的实在不多见。

在刘亮程的笔下,时空都被叙述成了一种人格化的生命存在,它似乎活了起来,诗

意的语言、睿智的言语不经意间便透过苍凉的文字流露了出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刘亮程简介
  • 刘亮程,38岁,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本书首版后 ...查看


  • 推荐书目初中语文
  • 暑 假 七年级 1 作 业语文 一.<初中语文晨读晚练>晨读与晚练间隔开进行,并背诵. 二.每天坚持阅读名篇佳作,并摘抄或读书笔记200字以上.必读:<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查看


  • 我所知道的刘亮程--张辉
  • 采访刘亮程,我是约了他很长时间,我的听众您别误会,不是刘亮程拒绝,而是他一直待在乡下,我们没法见面.终于见到他的时候,他又准备第二天飞北京了.出于时间的安排,我和他约在他的住处附近.在南湖小区门口,当一个约40岁出头的男子向我走来时,我知道 ...查看


  • [今生今世的证据]
  •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习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体会作者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评点的方法阅读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 ...查看


  • 温州中学语文推荐书目
  • 温州中学高一段推荐书目(语文) [前言] 高尔基曾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当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美德.当我们因为喧嚣而浮躁,因为途行而疲惫,因为挫折而困顿.也许一本书.一段话都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反思.前行的勇气.值此温中求学伊始,高 ...查看


  • 高中语文作文试题及例文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老禅师微微一 ...查看


  • ?手不释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早晨,时候到了人会自己醒来
  • ▼ 对于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 他们这样说-- @古越君 这本书读完以后,忽然想到豆瓣上林先生的一句话:比沉默更沉默,比死更像死.如果有哪本散文从我少年时代一直到成年甚至会到更年长的时候仍然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一定是这本. 刘亮程 在我二 ...查看


  • 高三阅读书目
  • 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三语文组 高三语文阅读推荐书目 哲学.美学: 童年的消逝(关于童年历史) 城堡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吴念真合集) 人生哲思录(周国平) 烙印(教育子女) 傅雷家书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爱的教育 哈佛家训 ...查看


  • 黄沙梁故事
  • 黄沙梁作为新疆移民文化的缩影,其价值恰在于它完整展示了百年来中原与新疆难分难解的联系 1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大部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覆盖.在沙漠的南缘,玛纳斯河静静地流淌,一个叫做黄沙梁的村子就坐落玛纳斯河畔.靠近沙漠的地方. 在这个看着太阳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