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二单元

八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 , ”。《核舟记》

5.《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 。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 , 。

7.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8.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名句很多,请写出有关其中某个节日的名句: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4分)

9.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憎恶(zâng) 琐屑(xiâ) 涎水(xián) 疮疤(chuāng)

B.诘问(jiã) 惦记(diàn) 胡同(tîng) 凹凼(dà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尴尬(gāng)

D.颓唐(tuí) 糟糕(zāo) 骷髅(kū) 伛偻(yǔ)

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C.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由我校承办的“师陶杯”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C.前几 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约年龄在30岁左右。

D.在全国连续发生几起校园安全事故后,各地中小学纷纷建立和完善了校园 安全工作机制。

14.下面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的“苦”。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的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的代价。

C、《背影》一文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而且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佳句。

D、《背影》的作者朱自清说他写本文是因他离家太久,为思念父母而写,文中所写不是真实的事。

15.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3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 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 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 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16.综合实践。(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7-18题。(5分)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18.写出这首诗的主旨句,并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19-21题。(6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9、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分)

20、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1、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23-27题。(7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抓b揪c攀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a放b缩c抬d拿);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a倾b倒c放d

侧),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2、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哪三个动词?请从括号中选择一个最好的,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2分)

23、“„„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及其颜色,有何作用?(2分)

24、读了这段话,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想说的话。(50字左右)(3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8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

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6、下列句子中的文 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面山而居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8、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火柴天堂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

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私聊!”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

两周她只练到 15 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 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 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晌才回道,“看造化吧!”

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渐渐发现,传

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 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而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可我不能表现得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我还想用QQ 视频看看她。“不,不要!你会吃惊

的。”“不会 ,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

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想更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

火柴嘛,还要我保护呢!”

“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

29、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3分)

30、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均限用两个字)。(4分) → → →

3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简要分析一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3 分)

32、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并对此简要分析。 (3

分)

五、作文(50分)

33、步入初中一年有余,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实验二中八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题

1、老大徒伤悲 2、孤帆天际看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①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中秋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略 10、BD 11、A 12、A 13、D 14、D 15、C

16、⑴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ě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

⑵①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②受“诽 ”词义和读音的影响。

⑶①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结合。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音水平

17、D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发奋图强,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9、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20、文中用了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21、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给分)

22、“攀”、“缩”、“倾”、描绘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桔子时的艰难情景,形象而突出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23、颜色渲染了一中凄凉的气氛,“布”充分体现了父亲的穷苦,家境的困窘,呼应了开头,同时,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24、略

25、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

26、C

27、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

28、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29、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习惯。

30、 迷恋 厌倦 厌恶 彻悟。

31、“小火柴”,是一个尊重孩子、很有教育方法的开明母亲。

32、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

33、略

八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 , ”。《核舟记》

5.《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 。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 , 。

7.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8.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名句很多,请写出有关其中某个节日的名句: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4分)

9.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憎恶(zâng) 琐屑(xiâ) 涎水(xián) 疮疤(chuāng)

B.诘问(jiã) 惦记(diàn) 胡同(tîng) 凹凼(dà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尴尬(gāng)

D.颓唐(tuí) 糟糕(zāo) 骷髅(kū) 伛偻(yǔ)

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C.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由我校承办的“师陶杯”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C.前几 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约年龄在30岁左右。

D.在全国连续发生几起校园安全事故后,各地中小学纷纷建立和完善了校园 安全工作机制。

14.下面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的“苦”。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的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的代价。

C、《背影》一文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而且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佳句。

D、《背影》的作者朱自清说他写本文是因他离家太久,为思念父母而写,文中所写不是真实的事。

15.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3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 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 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 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16.综合实践。(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7-18题。(5分)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18.写出这首诗的主旨句,并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19-21题。(6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9、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分)

20、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1、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23-27题。(7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抓b揪c攀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a放b缩c抬d拿);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a倾b倒c放d

侧),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2、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哪三个动词?请从括号中选择一个最好的,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2分)

23、“„„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及其颜色,有何作用?(2分)

24、读了这段话,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想说的话。(50字左右)(3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8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

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6、下列句子中的文 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面山而居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8、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火柴天堂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

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私聊!”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

两周她只练到 15 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 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 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晌才回道,“看造化吧!”

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渐渐发现,传

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 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而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可我不能表现得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我还想用QQ 视频看看她。“不,不要!你会吃惊

的。”“不会 ,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

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想更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

火柴嘛,还要我保护呢!”

“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

29、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3分)

30、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均限用两个字)。(4分) → → →

3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简要分析一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3 分)

32、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并对此简要分析。 (3

分)

五、作文(50分)

33、步入初中一年有余,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实验二中八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题

1、老大徒伤悲 2、孤帆天际看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①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中秋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略 10、BD 11、A 12、A 13、D 14、D 15、C

16、⑴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ě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

⑵①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②受“诽 ”词义和读音的影响。

⑶①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结合。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音水平

17、D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发奋图强,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9、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20、文中用了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21、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给分)

22、“攀”、“缩”、“倾”、描绘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桔子时的艰难情景,形象而突出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23、颜色渲染了一中凄凉的气氛,“布”充分体现了父亲的穷苦,家境的困窘,呼应了开头,同时,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24、略

25、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

26、C

27、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

28、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29、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习惯。

30、 迷恋 厌倦 厌恶 彻悟。

31、“小火柴”,是一个尊重孩子、很有教育方法的开明母亲。

32、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

33、略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3-2014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查看


  •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总结报告
  •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总结报告 吴雅琴 执笔 一 .导言 本课题于1999年被批准为校级课题后,语文组全体同仁即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中去,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教材的不同文体,在初高中各个年级开展实验研究 ...查看


  • 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25
  • 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八年级 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 ...查看


  • 新教材新在哪里_粤教版高中_语文_简介
  • 到2007年以前逐渐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新教材新 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下面分别 作点介绍. 一.新的课程安排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是编成6册,一个学期--粤教版高中<语文>简介 学习1册.粤教版高中<语 ...查看


  • 二学期语文计划八年级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约踏上了语文学习之旅.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将合学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新学期伊始特制订语文教学计划 ...查看


  •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板块教学例谈
  • 课改以来的小语教材,往往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制教学单元,构成一个在人文主题方面具有共同特色的相对统一的教学单元.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q ...查看


  • 五程序单元教学法
  • 作者:邓玲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08期 1993年秋季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编写的大纲和教科书,在突出素质教育方面倾注了很大的心力. 从大纲来说集中表现在四点:1. 把思想教育 ...查看


  • 高中语文课程目录
  • 第一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死水 赞美 3 *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 4 *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修订概述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刘真福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新近修订完成,今秋使用,后面将逐册修订并面世. 原课本自2001年开始编写和使用,距今已经十多年了.本人作为最早的编写者之一,当时感觉课本面目一新,亮点颇多,与过去课本相比有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