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修订概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刘真福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新近修订完成,今秋使用,后面将逐册修订并面世。

原课本自2001年开始编写和使用,距今已经十多年了。本人作为最早的编写者之一,当时感觉课本面目一新,亮点颇多,与过去课本相比有质的飞跃。但过了若干年再看课本,又深感匆匆不暇、草成遽就,早有修订的必要。目前的修订仍属小幅度,课本架构、主线、板块等一仍旧贯,不过还是大大地提升了课本的质量。总体上本着“理性回归”的原则,在保持课本原有的重视人文内涵、重视语文实践的基础上,增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内容,均衡合理地配置课本的诸要素,更加有效地发挥引导教学和规范教学的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原课本受21世纪初语文教学潮流影响,人文性非常突出,工具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屏蔽,这一直深受语文教学界诟病。这次修订试图扭转这一偏向,在保留和巩固原有人文性的基础上,增添语文工具性内容,真正实现了“两结合”。

首先,更新了单元导语。也许很多师生不太关注单元导语,其实这些篇幅短小的导语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指向,教材编写者非常重视,编写时颇为精心,反复修改。原七上课本单元导语“人文性”倾向明显,工具性目标要么空缺,要么隐晦其辞,唯一可以落到实处的只有“朗读”一项(6个单元中有5个涉及朗读目标)。而修订版的导语则保留人文味浓厚的第一段,同时更换第二段,明确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各单元导语有着这样一些共同特点:1.关注阅读方法;2.重视程序性知识;3.目标表述具体,甚至有数据。只是原第6单元的“要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极其富有新课程特色的目标,即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目标消失了,仅剩“快速阅读”一项具体而微的目标,有些遗憾。

其次,重新设计练习题。这次修订适当增加了题量,每课的题在3—4道之间,个别的课是5道题(〈世说新语〉两则》),也就是说,普遍增加了阅读教学的训练量。另外,在题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开放题减少,新增题都是有训练力度的。例如原课本《春》的练习题:第1道是朗读题,第2道是品味语言题,第3道是探讨比喻修辞方法题。3道题全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大意、分析段落层次和分析写法特点的指向,可以说语文味淡薄。修订后变为4道题,从整体把握到语言品味的语文训练题兼备。

再有,增补语法和修辞知识。原课本语文知识缺乏,这次修订新增了“词义和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喻”“比拟”“夸张”等5篇知识短文,全是一些必要而简明的知识阐述,作为课本的补充内容穿插在各单元,供学生自学,不属于教学内容。

此外,修订后的课本还增补了写作内容,这是新课本的重大变化,后面将详述。

二、调整单元次序,添新文弃旧篇

调整单元和更换课文,是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十多年来各地教学反馈,对七上深难单元的处理,一是取消,二是往后移动。原第1单元(“感悟生命”专题)移到第4单元,第2单元(“理念信念”专题)取消了。取消者,以其课文偏于深难,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抽象意义。至于换课文,原则上每个单元各换一篇,即淘汰难读的、位置不适合的,换成浅近的、位置适合的,例如原课本鲁迅的《雪》换成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文言文换了两篇,《童趣》换成《虽有嘉肴》,《山市》换成《河中石兽》。其中现代文的更换还有一个考虑,是让课本面目稍新一些;文言文是根据新课标推荐篇目更换的。

三、增加写作单元,弥补教材缺失

当代语文课本基本上是以阅读为主线编排的,写作是其附庸,尽管都努力地实现读与写结合,但是结合度仍小,而且结合之后仍是阅读主体、写作附庸。老版课本试图建立“大单元”体系,即在一个人文专题之下,包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语文要素,总名称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阅读课文并列而存在。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只是受当时矫枉过正的教改潮流影响,过度关注语文的“活动性”,忽略了语文的“训练性”,忽略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

此次修改再次“矫枉”,归于正中。就是说让写作部分独立出来,既脱离综合性学习,又与阅读并列。但不完全独立,每一个写作专题都与阅读专题保持一致。全册共6个写作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构成。导引部分,既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话语,又有写作技法的提示,所引写作范例都来自单元的课文;实践部分,都设3道写作题,小作文和大作文兼备,供师生自由选择训练,3题不要求全做,可以选做。全册阅读专题和写作专题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1.本册写作单元专题设置的依据,一是此一学段的学生理应具备的写作态度、写作技法等,二是与阅读的互动关联。2.本册写作单元涉及面广,大体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写作的原则(第1、2单元),一是写作的技法(第3—6单元)。3.读与写相关联,如第5单元拟环保宣传提纲、写自然事物的作文,与此单元学科谱文章相呼应;第6单元写故事、根据要求写想象作文,与此单元学想象文章相呼应。

不过要提醒,这些写作单元难易程度不一,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可能第3单元方便操作,第4、第5单元难操作;虽说读与写有关联,但是二者仍有一定的疏离,如第3单元“文从字顺”的写作目标与“自然美景”的阅读目标没有必然联系;再有,第6单元的“发挥联想和想象”,提到“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反向联想”4个概念,其难度可能超出了学生认知水平。

使用本册的写作教材时,希望老师们加强读与写的紧密联系,不要等到上写作课时,才援引课文的范例,而要在上阅读课时就引入后面写作的原则、技法等。另外,道理好明白,技能难形成,建议老师们丰富写作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策略指导,例如第4单元专题是“突出中心”,这是初中生作文的高难技能之一,学生学了本专题未必在作文时做到突出中心,还需要老师精心辅导,做一些扶正纠偏的工作。

写作从综合性学习当中剥离出来,原来的综合性学习就变得更加纯粹。由原来的6次活动,减为现在的3次。篇幅变小的同时,目标、任务也更加显豁,不再提示写作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也退出了课本。课本没有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否妥当还可有待实践检验,不过老师们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摘自《语文学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刘真福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新近修订完成,今秋使用,后面将逐册修订并面世。

原课本自2001年开始编写和使用,距今已经十多年了。本人作为最早的编写者之一,当时感觉课本面目一新,亮点颇多,与过去课本相比有质的飞跃。但过了若干年再看课本,又深感匆匆不暇、草成遽就,早有修订的必要。目前的修订仍属小幅度,课本架构、主线、板块等一仍旧贯,不过还是大大地提升了课本的质量。总体上本着“理性回归”的原则,在保持课本原有的重视人文内涵、重视语文实践的基础上,增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内容,均衡合理地配置课本的诸要素,更加有效地发挥引导教学和规范教学的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原课本受21世纪初语文教学潮流影响,人文性非常突出,工具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屏蔽,这一直深受语文教学界诟病。这次修订试图扭转这一偏向,在保留和巩固原有人文性的基础上,增添语文工具性内容,真正实现了“两结合”。

首先,更新了单元导语。也许很多师生不太关注单元导语,其实这些篇幅短小的导语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指向,教材编写者非常重视,编写时颇为精心,反复修改。原七上课本单元导语“人文性”倾向明显,工具性目标要么空缺,要么隐晦其辞,唯一可以落到实处的只有“朗读”一项(6个单元中有5个涉及朗读目标)。而修订版的导语则保留人文味浓厚的第一段,同时更换第二段,明确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各单元导语有着这样一些共同特点:1.关注阅读方法;2.重视程序性知识;3.目标表述具体,甚至有数据。只是原第6单元的“要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极其富有新课程特色的目标,即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目标消失了,仅剩“快速阅读”一项具体而微的目标,有些遗憾。

其次,重新设计练习题。这次修订适当增加了题量,每课的题在3—4道之间,个别的课是5道题(〈世说新语〉两则》),也就是说,普遍增加了阅读教学的训练量。另外,在题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开放题减少,新增题都是有训练力度的。例如原课本《春》的练习题:第1道是朗读题,第2道是品味语言题,第3道是探讨比喻修辞方法题。3道题全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大意、分析段落层次和分析写法特点的指向,可以说语文味淡薄。修订后变为4道题,从整体把握到语言品味的语文训练题兼备。

再有,增补语法和修辞知识。原课本语文知识缺乏,这次修订新增了“词义和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喻”“比拟”“夸张”等5篇知识短文,全是一些必要而简明的知识阐述,作为课本的补充内容穿插在各单元,供学生自学,不属于教学内容。

此外,修订后的课本还增补了写作内容,这是新课本的重大变化,后面将详述。

二、调整单元次序,添新文弃旧篇

调整单元和更换课文,是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十多年来各地教学反馈,对七上深难单元的处理,一是取消,二是往后移动。原第1单元(“感悟生命”专题)移到第4单元,第2单元(“理念信念”专题)取消了。取消者,以其课文偏于深难,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抽象意义。至于换课文,原则上每个单元各换一篇,即淘汰难读的、位置不适合的,换成浅近的、位置适合的,例如原课本鲁迅的《雪》换成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文言文换了两篇,《童趣》换成《虽有嘉肴》,《山市》换成《河中石兽》。其中现代文的更换还有一个考虑,是让课本面目稍新一些;文言文是根据新课标推荐篇目更换的。

三、增加写作单元,弥补教材缺失

当代语文课本基本上是以阅读为主线编排的,写作是其附庸,尽管都努力地实现读与写结合,但是结合度仍小,而且结合之后仍是阅读主体、写作附庸。老版课本试图建立“大单元”体系,即在一个人文专题之下,包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语文要素,总名称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阅读课文并列而存在。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只是受当时矫枉过正的教改潮流影响,过度关注语文的“活动性”,忽略了语文的“训练性”,忽略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

此次修改再次“矫枉”,归于正中。就是说让写作部分独立出来,既脱离综合性学习,又与阅读并列。但不完全独立,每一个写作专题都与阅读专题保持一致。全册共6个写作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构成。导引部分,既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话语,又有写作技法的提示,所引写作范例都来自单元的课文;实践部分,都设3道写作题,小作文和大作文兼备,供师生自由选择训练,3题不要求全做,可以选做。全册阅读专题和写作专题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1.本册写作单元专题设置的依据,一是此一学段的学生理应具备的写作态度、写作技法等,二是与阅读的互动关联。2.本册写作单元涉及面广,大体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写作的原则(第1、2单元),一是写作的技法(第3—6单元)。3.读与写相关联,如第5单元拟环保宣传提纲、写自然事物的作文,与此单元学科谱文章相呼应;第6单元写故事、根据要求写想象作文,与此单元学想象文章相呼应。

不过要提醒,这些写作单元难易程度不一,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可能第3单元方便操作,第4、第5单元难操作;虽说读与写有关联,但是二者仍有一定的疏离,如第3单元“文从字顺”的写作目标与“自然美景”的阅读目标没有必然联系;再有,第6单元的“发挥联想和想象”,提到“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反向联想”4个概念,其难度可能超出了学生认知水平。

使用本册的写作教材时,希望老师们加强读与写的紧密联系,不要等到上写作课时,才援引课文的范例,而要在上阅读课时就引入后面写作的原则、技法等。另外,道理好明白,技能难形成,建议老师们丰富写作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策略指导,例如第4单元专题是“突出中心”,这是初中生作文的高难技能之一,学生学了本专题未必在作文时做到突出中心,还需要老师精心辅导,做一些扶正纠偏的工作。

写作从综合性学习当中剥离出来,原来的综合性学习就变得更加纯粹。由原来的6次活动,减为现在的3次。篇幅变小的同时,目标、任务也更加显豁,不再提示写作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也退出了课本。课本没有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否妥当还可有待实践检验,不过老师们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摘自《语文学习》)


相关文章

  • 初一语文教材鲁迅[风筝]被删是正常调整
  • 初一语文教材鲁迅<风筝>被删是正常调整 近日有媒体爆料,今年5月出版的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意味着人教版教材彻底没有了鲁迅作品.网友纷纷热议此事,有网友认为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 ...查看


  • [征稿启事]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 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经典作品<晋祠>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给我们一代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之后,又有<觅渡><把栏杆拍遍><夏感>等三十余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主要特色
  • 使用建议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 写在前面: 韦卫受学校派遣,于12月10-11日,在王伟主任带领下和七八年级九位语文老师去薛城,参加"2009年北师大版全国初中语文研讨课大赛"活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WPS转)_部分2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1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2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3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4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5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查看


  • 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 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林州市市直振林学校 呼江利 新学期即将开始,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将更换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我个人觉得认为,新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贯穿整 ...查看


  • 人教版2016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成都市天一学校 张健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