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8

●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选登

关于京津及周边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探析

二(4)班 王天辰 陈 霁 于 露 指导教师 高丽英

调查与探究的基本过程

1.基本思路与方案设计。我们意图通过对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中获取大众对于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认识及态度,并希望以此作为参考来分析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政策。同时,我们先后走访了原唐山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杰和唐山市第一中学校长张萍,并在网上收集近年普通高校招生情况的相关数字、非官方的民意调查及一些有关专家的文章和评论。我们通过众多专家的解释来更深层地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方式,以及它产生的区域差异的社会根源和它引起的社会影响,并结合着相关数据来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探析。最终,我们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希望给我国高考改革一点有益的建议。

2.调查的抽样方式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因为我们需要被调查者对我们所探究的问题有自主且相对客观的认识,能够代表大众的普遍意见,所以我们所进行调查的人群应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每种各发放200份。学生卷:我们在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理科班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高二文科班共发放30份;高三理科班共发放60份,在开滦一中高二文科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高三理科班共发放40份。总计200份,共收回有效卷167份。基于唐山一中和开滦一中均为省重点高中,拥有较高的本科上线率和社会评价,我们希望这两所高中的学生能够代表我们所要了解的所有具有能够专科录取水平以上(主要是本科录取水平)的学生。家长卷:我们在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中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在开滦新闻中心的记者、编辑,印刷厂、电视台和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各行政人员和部分工人中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在唐山学院的教师和一些行政人员中共发放50份。所调查的家长或处在教育界,或处在新闻行业,对于此社会问题会具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和客观、理性的判断。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现状

高考,是中国目前主流的普通高校选拔机制,对于寒窗苦读12载的莘莘学子来说,能否上大学,能否上重点大学,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分水岭,决定他们日后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地位。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对于一种选拔机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公平、公正。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公平、公正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高等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公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考生考上名牌大学,要比京津等地区的考生付出多得多的心血。这无疑使人们质疑普通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为此,我们对京津及周边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差异情况展开了调查,希望了解普通高校招生的现状,民众对此的意见和专家对此的分析。

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尘埃落地,但面对各省,直辖市公布的招生情况,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让我们看到对京津地区的特殊待遇:

注:以上数据来自各地招生网(空格表示缺失相关数据)

或许看起来这三所高校2005年在河北招生人数(总计166人)尚比天津(总计155人)多11人,并无不公平之处。但2005年,河北考生为48万人,而天津考生仅为8万人,相差5倍。所以实际上河北考生竞争压力要大得多。至于北京的优势就更一目了然。那么,对于这种现象,公众的意见是什么?专家的

意见又是什么?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同时,这种现象也已经成为媒体的话题之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普通高校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注:上述资料原载《新京报》,转自人民网。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大众思考

SOHU网对此现象进行了民意调查,到2005年9月30日为止,结果如下:

调查题目:您怎么看高考地域歧视? 但对上面的资料我们并不满意,因为:第一,它不代表基层教育专家的意见;第二,SOHU网的调查没有针对性。因此,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几个问题来了解大众的看法。

下面是我们调查问卷的结果:

1.对于北京录取分数线偏低的现象,你是否认为是对外省考生的歧视?

立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确实是众望所归的当务之急。

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感觉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改革普通高校招生现状,创

2.你认为北京、天津录取分数线偏低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原因,政府的一种解释是京津地区学生素质偏高。但我们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大众对此解释的认同率极低(学生6%,家长2%)。大众对此问题的理解多数定位在了京津地区的地位特殊上。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认为此现象受国情制约,有其合理性的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民众认为此现象不应出现,至少不应再继续下去。渴望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

由“五年之内”的选择率(学生34%,家长39%),足见大众希望此现象能有所改观的迫切心情。但就目前国情分析,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能在五年之内解决的希望颇为渺茫。

5.若政府对解决问题有很大实际困难,你会如何想?

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大众对此现状不满,但仍对政府充满信心,相信政府的能力,认为政府可以克服困难。

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看出,学生和家长社会身份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相似之中存在差异。我们对马杰主任和张萍校长进行采访,希望能够得到更为科学的解释。我们在整理了对专家的采访记录后分别就以上问题做出分析:

由于高校在各省(市)招生计划由高校自行制订,这就无疑会给本地投入更多招生指标,旨在促进本地教育发展和经济进步,减小就业压力等等。在对外省(市)的招生计划中,由于各地教育指导思想不同,学生素质不同,以及人口比例都决定了招生计划会有所差异。京津地区的高校也会有地方保护的倾向。但为什么河北省的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明显比京津地区,甚至说大部分省(市)高出许多呢?这和河北省的教育现状有关。河北省人口众多,教育、就业压力大,教育政策只能倾向于提高升学率以减轻这种压力。由此而形成的社会评价就在无形地影响着省内中学的教学计划。因此,学校和学生们的升学压力都随之上涨,于是都陷入了残酷的升学竞争。在竞争中,河北省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近些年已高出其它大部分省(市)许多。普通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只能水涨船高,变得许多考生看来遥不可及。这就是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张萍校长还忧郁地指出,河北省内这种竞争是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应试教育,造成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但能力较京津地区的学生比就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就会显出工作能力差的缺陷。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原因的探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高考分数线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各高校在不同省份投放招生指标有所

差异。通过走访专家我们分析得出招生指标不同的原因如下:

1.教育理念有很大差异。如上所述,受各地实际条件的限制,各地高校为了提高生源素质,必然会向经济发达,教育思想先进的地区投放更多指标。

2.各地经济、教育状况不同。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先天不足,社会、经济、教育条件差,在国家投入方面也没有其它地区投入大,如果不对这些地区实行高考倾斜政策,就会加深二者的天然鸿沟,拉大二者差距。实际上,将连粉笔、墨水、纸张都保证不了、在危房上课的学生与在现代化教学、计算机和因特网环境下受教育的学生用一个标准和尺度衡量,是不公平的。不仅机会要均等,所有人都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考虑考生在教育条件方面也能受到相同的对待,如果这种条件由于外在原因存在巨大差异,那么就应该对此进行倾斜或补偿。

3.高校布局问题。高校布局,尤其是全国重点院校布局不平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全国重点大学用的是国家财政,但是所在地方政府也有投资,与国家共建。除了投资外,这些重点大学还要占用当地城市公共资源,如用地、用电、用水、交通、信息和生活设施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一个地方对高等教育资源投资越多,也应该获得越多的利益。因此,高校在所在地投放的指标不会由人口来决定,而是会有很大的优惠政策。

归根到底,我国现实的国情才是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国家还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现实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使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我们只有期待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引发的社会问题

1.高考移民。去年高考前夕,江西籍男子康忠光向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一民办中学校长行贿14万余元,非法组织江西100多名移民考生到景洪市参加了高考。其行贿金额之大,移民人数之多让人们在震惊之余,也看到高考移民现象的如火如荼。据统计,2004年,全国查处的高考移民达2900余人,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信息来源:新华网)区域差异造成考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多人心理上的不平衡,而高考移民就是伴随这一情况而出现的。在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上学,然后在录取分数低的地区考试,这成为万千家长和考生的理想选择,但这会给教育管理造成混乱和教育资源被挤占,也进一步突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如办理各种假户口、假证件的活动日益猖獗等。

2.“空壳小城镇”发展趋势。有些移民目的地政府也利用这种不平等现象,出台了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例如以投资、买商品房等条件来换取当地户口,借此来吸引投资,引进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1997年,北京市颁布的一项政策为那些望子成龙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外地人点燃了希望之火。这项政策规定,外地人员在京郊指定的试点小城镇投资25万元至50万元不等,再在当地购买一套住宅,便可获得北京市城镇户口,每户不超过4人(其子女不应超过两人)。这样致使一些家长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或金钱以达到考生移民的目的。其实移民带来的投资未必是好事。有评论指出:片面利用“户口房”拉动投资,有可能造成耕地流失,也将导致农业资源配置出现失调,从而形成一个有后遗症的“空壳小城镇”。实为得不偿失。(评论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3.激化地域矛盾。移民对目标地各方面的冲击都是不言而喻的。2004年,天津8万考生,有1万人为高考移民。天津政府经济收益匪浅,但也不得不在市民的压力下,提出了对移民的限制政策。但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都是国内的发达城市。目前,有很多考生移民到海南、西藏或新疆等边远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无疑挤占了该地区本来就不多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名额。2005年高考前,新疆招生办清退的高考移民达2200人之多。(信息来源:http://news.tom.com)庞大的数字着实令人咂舌。如此多的高考移民,对这些并不发达的地区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目标地发达与否,当地人民均对外来考生挤占本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做法十分不满。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地域矛盾。2005年9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高考移民必将受到应得的制裁。可见,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普通高校招生的公平性。高考移民现象,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最主要产物,在不同人群的眼中有不同的形象。它对我们的社会影响究竟如何我们无法定论。至少,我们认为一个“移民”盛行的社会,对我们年轻一代公平竞争理念的形成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消除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前景及对策

在问卷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表示希望能得到公平对待(尤其是学生),并对政府很少出台相关政策表示不满。有很多家长表示,此事只要政府出面,即可解决。社会上还有呼声,希望能通过增加二级学院、允许一些大学自主招生、地区自主命题以及增加高考次数等方法来缓解这种压力。

下面我们将对几种较典型的建议做出分析:

1.考试权交给高校,录取完全市场化。有学者提出,高校招生指标分配难题源自政府职能错位,不应该由政府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配置。这个领域有效资源配置,要交给通过自然形成的市场来完成。要通过立法程序赋予学校进行教育经营管理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制度安排上保证学校管理者在招生考试、录取等方面拥有决策权。但是一所高校要在全国各地设考点,命制试题,配备考试工作人员,保证试卷运送安全,如何评分等等,将牵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设备等,实施的社会成本较大。

2.统一录取分数线,取消分省指标。有人呼吁取消分省划定指标,实行全国统一试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统一大排名,消除地域歧视,让最有能力者获得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但是统一阅卷、统一评分难以办到。以2004年为例,全国近3000万份试卷,如果这些试卷都运到北京来阅评,北京没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和设施,而且在时间上也不能完成阅评。再者考生答卷需要高度保密,如果各省考生答卷都往北京运,尤其那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答卷千里迢迢运往北京,安全保密的难度较高,时间也难以得到保证。

3.按各地人口平均分配指标。如前所述,由于各地经济、教育状况不同,高校布局不平衡等原因,这一方法也不现实。

究竟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如何消除,我们在探析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们构思的改革方案:

1.招生政策。我们考查了一些提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最终拟定了两种方案。 ◆标准分制度。各省自主命题,考试后,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在考虑试卷难易程度、教育发展现状、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各地前年招生现状等各个因素后,拟定出各省的转化系数,把各省的学生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全国大排名,在学生自主报考的基础上,按分数录取。这种方案可较大程度上的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且可在系数设定上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给予合适的照顾。

◆高校联合招生制度。“211工程院校”联合招生,在计划招生名额的基础上,按1:4的比例向各省发放考试资格名额。各省用统考或各校推荐的方式选出参考人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在学生自主报考的基础上,按分数录取。其他学生参加各省自己的考试,报考本省大学。同时,各高校可较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调剂各省考生资源。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按1:4的比例向各省发放考试资格名额,数目相对富裕,在按考生人数分配的大原则下,对京津等地区进行一定照顾,相对于现在录取名额上的差异,引起的矛盾要缓和的多,而最终靠考试录取,则保证了较大程度上的公平性。(应为西部落后地区保留一些指标,以促进其进步。)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案改革更彻底,也更就有公平性,而第二种方案实行起来,相对阻力要小一些。当然由于社会经济实际差距,高校布局不合理,国民教育体制未建立等不公平的存在,招生政策的公平性只可能是相对的。毕竟,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王磊所说,“完全的机会均等是不现实的,但接近机会平等的可能性是可以做到的。”

2.高校建设。

◆对于高校资源相对紧缺的省,政府应尽快扶植省重点大学,提高其在全国的名次,加大投资,并进一步扩大招生指标。

◆高校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高校资源共享。建立教师互访机制,加强校际联网,改进远程教育,缩小高校间差距。 3.基础教育建设。

◆各省加大教育投资,改进教育理念,实行素质教育,防止学生恶性竞争。 ◆各大学附中扩大招生范围,适当吸收外省优秀中学生。 4.西部加快发展。

◆西部地区应利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加快教育发展。

◆发挥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先导作用。多在落后地区建立高校,以满足本地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要关注本地区的利益发掘,以吸引飞出的凤凰能够“还巢”。

◆根据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推广“教育援藏模式”,即在内地创办西藏学校,帮助西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这一模式可以形成全国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局面。

一个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研究过程的最后,我们发现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更新高校选拔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无论是教育专家的成熟意见,还是我们大众的种种设想,都需要政府的切实关注。在此,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听到大众的呼声,为了普通高校招生能给不同地域的考生以公平的机会,为了更多人才能够更充分地尽其所用做出更多的努力。

心得体会

在经过数月的努力和奋斗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研究报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汗水后,得到的磨练和收获更让我们受益匪浅。

⑴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我们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之下完成的,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彼此的不足,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虚心地听取彼此及指导教师的建议,增强了团队精神,培养了良好的研究态度。

⑵走向社会,磨砺自我。经过采访专业人士、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听取各方意见,我们真实体验到走向社会的感觉。再和各方人士交流时,我们提高了自身素质,锻炼了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⑶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曾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困难,而最令我们苦恼的则是改革方案如何设计,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解决了难题。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将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2005年11月

●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选登

关于京津及周边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探析

二(4)班 王天辰 陈 霁 于 露 指导教师 高丽英

调查与探究的基本过程

1.基本思路与方案设计。我们意图通过对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中获取大众对于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认识及态度,并希望以此作为参考来分析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政策。同时,我们先后走访了原唐山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杰和唐山市第一中学校长张萍,并在网上收集近年普通高校招生情况的相关数字、非官方的民意调查及一些有关专家的文章和评论。我们通过众多专家的解释来更深层地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方式,以及它产生的区域差异的社会根源和它引起的社会影响,并结合着相关数据来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探析。最终,我们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希望给我国高考改革一点有益的建议。

2.调查的抽样方式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因为我们需要被调查者对我们所探究的问题有自主且相对客观的认识,能够代表大众的普遍意见,所以我们所进行调查的人群应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每种各发放200份。学生卷:我们在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理科班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高二文科班共发放30份;高三理科班共发放60份,在开滦一中高二文科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高三理科班共发放40份。总计200份,共收回有效卷167份。基于唐山一中和开滦一中均为省重点高中,拥有较高的本科上线率和社会评价,我们希望这两所高中的学生能够代表我们所要了解的所有具有能够专科录取水平以上(主要是本科录取水平)的学生。家长卷:我们在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中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在开滦新闻中心的记者、编辑,印刷厂、电视台和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各行政人员和部分工人中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在唐山学院的教师和一些行政人员中共发放50份。所调查的家长或处在教育界,或处在新闻行业,对于此社会问题会具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和客观、理性的判断。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现状

高考,是中国目前主流的普通高校选拔机制,对于寒窗苦读12载的莘莘学子来说,能否上大学,能否上重点大学,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分水岭,决定他们日后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地位。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对于一种选拔机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公平、公正。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公平、公正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高等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公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考生考上名牌大学,要比京津等地区的考生付出多得多的心血。这无疑使人们质疑普通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为此,我们对京津及周边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差异情况展开了调查,希望了解普通高校招生的现状,民众对此的意见和专家对此的分析。

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尘埃落地,但面对各省,直辖市公布的招生情况,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让我们看到对京津地区的特殊待遇:

注:以上数据来自各地招生网(空格表示缺失相关数据)

或许看起来这三所高校2005年在河北招生人数(总计166人)尚比天津(总计155人)多11人,并无不公平之处。但2005年,河北考生为48万人,而天津考生仅为8万人,相差5倍。所以实际上河北考生竞争压力要大得多。至于北京的优势就更一目了然。那么,对于这种现象,公众的意见是什么?专家的

意见又是什么?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同时,这种现象也已经成为媒体的话题之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普通高校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注:上述资料原载《新京报》,转自人民网。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大众思考

SOHU网对此现象进行了民意调查,到2005年9月30日为止,结果如下:

调查题目:您怎么看高考地域歧视? 但对上面的资料我们并不满意,因为:第一,它不代表基层教育专家的意见;第二,SOHU网的调查没有针对性。因此,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几个问题来了解大众的看法。

下面是我们调查问卷的结果:

1.对于北京录取分数线偏低的现象,你是否认为是对外省考生的歧视?

立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确实是众望所归的当务之急。

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感觉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改革普通高校招生现状,创

2.你认为北京、天津录取分数线偏低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原因,政府的一种解释是京津地区学生素质偏高。但我们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大众对此解释的认同率极低(学生6%,家长2%)。大众对此问题的理解多数定位在了京津地区的地位特殊上。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认为此现象受国情制约,有其合理性的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民众认为此现象不应出现,至少不应再继续下去。渴望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

由“五年之内”的选择率(学生34%,家长39%),足见大众希望此现象能有所改观的迫切心情。但就目前国情分析,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能在五年之内解决的希望颇为渺茫。

5.若政府对解决问题有很大实际困难,你会如何想?

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大众对此现状不满,但仍对政府充满信心,相信政府的能力,认为政府可以克服困难。

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看出,学生和家长社会身份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相似之中存在差异。我们对马杰主任和张萍校长进行采访,希望能够得到更为科学的解释。我们在整理了对专家的采访记录后分别就以上问题做出分析:

由于高校在各省(市)招生计划由高校自行制订,这就无疑会给本地投入更多招生指标,旨在促进本地教育发展和经济进步,减小就业压力等等。在对外省(市)的招生计划中,由于各地教育指导思想不同,学生素质不同,以及人口比例都决定了招生计划会有所差异。京津地区的高校也会有地方保护的倾向。但为什么河北省的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明显比京津地区,甚至说大部分省(市)高出许多呢?这和河北省的教育现状有关。河北省人口众多,教育、就业压力大,教育政策只能倾向于提高升学率以减轻这种压力。由此而形成的社会评价就在无形地影响着省内中学的教学计划。因此,学校和学生们的升学压力都随之上涨,于是都陷入了残酷的升学竞争。在竞争中,河北省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近些年已高出其它大部分省(市)许多。普通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只能水涨船高,变得许多考生看来遥不可及。这就是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张萍校长还忧郁地指出,河北省内这种竞争是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应试教育,造成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但能力较京津地区的学生比就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就会显出工作能力差的缺陷。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原因的探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高考分数线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各高校在不同省份投放招生指标有所

差异。通过走访专家我们分析得出招生指标不同的原因如下:

1.教育理念有很大差异。如上所述,受各地实际条件的限制,各地高校为了提高生源素质,必然会向经济发达,教育思想先进的地区投放更多指标。

2.各地经济、教育状况不同。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先天不足,社会、经济、教育条件差,在国家投入方面也没有其它地区投入大,如果不对这些地区实行高考倾斜政策,就会加深二者的天然鸿沟,拉大二者差距。实际上,将连粉笔、墨水、纸张都保证不了、在危房上课的学生与在现代化教学、计算机和因特网环境下受教育的学生用一个标准和尺度衡量,是不公平的。不仅机会要均等,所有人都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考虑考生在教育条件方面也能受到相同的对待,如果这种条件由于外在原因存在巨大差异,那么就应该对此进行倾斜或补偿。

3.高校布局问题。高校布局,尤其是全国重点院校布局不平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全国重点大学用的是国家财政,但是所在地方政府也有投资,与国家共建。除了投资外,这些重点大学还要占用当地城市公共资源,如用地、用电、用水、交通、信息和生活设施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一个地方对高等教育资源投资越多,也应该获得越多的利益。因此,高校在所在地投放的指标不会由人口来决定,而是会有很大的优惠政策。

归根到底,我国现实的国情才是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国家还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现实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使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我们只有期待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引发的社会问题

1.高考移民。去年高考前夕,江西籍男子康忠光向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一民办中学校长行贿14万余元,非法组织江西100多名移民考生到景洪市参加了高考。其行贿金额之大,移民人数之多让人们在震惊之余,也看到高考移民现象的如火如荼。据统计,2004年,全国查处的高考移民达2900余人,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信息来源:新华网)区域差异造成考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多人心理上的不平衡,而高考移民就是伴随这一情况而出现的。在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上学,然后在录取分数低的地区考试,这成为万千家长和考生的理想选择,但这会给教育管理造成混乱和教育资源被挤占,也进一步突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如办理各种假户口、假证件的活动日益猖獗等。

2.“空壳小城镇”发展趋势。有些移民目的地政府也利用这种不平等现象,出台了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例如以投资、买商品房等条件来换取当地户口,借此来吸引投资,引进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1997年,北京市颁布的一项政策为那些望子成龙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外地人点燃了希望之火。这项政策规定,外地人员在京郊指定的试点小城镇投资25万元至50万元不等,再在当地购买一套住宅,便可获得北京市城镇户口,每户不超过4人(其子女不应超过两人)。这样致使一些家长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或金钱以达到考生移民的目的。其实移民带来的投资未必是好事。有评论指出:片面利用“户口房”拉动投资,有可能造成耕地流失,也将导致农业资源配置出现失调,从而形成一个有后遗症的“空壳小城镇”。实为得不偿失。(评论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3.激化地域矛盾。移民对目标地各方面的冲击都是不言而喻的。2004年,天津8万考生,有1万人为高考移民。天津政府经济收益匪浅,但也不得不在市民的压力下,提出了对移民的限制政策。但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都是国内的发达城市。目前,有很多考生移民到海南、西藏或新疆等边远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无疑挤占了该地区本来就不多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名额。2005年高考前,新疆招生办清退的高考移民达2200人之多。(信息来源:http://news.tom.com)庞大的数字着实令人咂舌。如此多的高考移民,对这些并不发达的地区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目标地发达与否,当地人民均对外来考生挤占本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做法十分不满。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地域矛盾。2005年9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高考移民必将受到应得的制裁。可见,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普通高校招生的公平性。高考移民现象,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最主要产物,在不同人群的眼中有不同的形象。它对我们的社会影响究竟如何我们无法定论。至少,我们认为一个“移民”盛行的社会,对我们年轻一代公平竞争理念的形成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消除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的前景及对策

在问卷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表示希望能得到公平对待(尤其是学生),并对政府很少出台相关政策表示不满。有很多家长表示,此事只要政府出面,即可解决。社会上还有呼声,希望能通过增加二级学院、允许一些大学自主招生、地区自主命题以及增加高考次数等方法来缓解这种压力。

下面我们将对几种较典型的建议做出分析:

1.考试权交给高校,录取完全市场化。有学者提出,高校招生指标分配难题源自政府职能错位,不应该由政府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配置。这个领域有效资源配置,要交给通过自然形成的市场来完成。要通过立法程序赋予学校进行教育经营管理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制度安排上保证学校管理者在招生考试、录取等方面拥有决策权。但是一所高校要在全国各地设考点,命制试题,配备考试工作人员,保证试卷运送安全,如何评分等等,将牵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设备等,实施的社会成本较大。

2.统一录取分数线,取消分省指标。有人呼吁取消分省划定指标,实行全国统一试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统一大排名,消除地域歧视,让最有能力者获得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但是统一阅卷、统一评分难以办到。以2004年为例,全国近3000万份试卷,如果这些试卷都运到北京来阅评,北京没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和设施,而且在时间上也不能完成阅评。再者考生答卷需要高度保密,如果各省考生答卷都往北京运,尤其那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答卷千里迢迢运往北京,安全保密的难度较高,时间也难以得到保证。

3.按各地人口平均分配指标。如前所述,由于各地经济、教育状况不同,高校布局不平衡等原因,这一方法也不现实。

究竟普通高校招生区域差异如何消除,我们在探析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们构思的改革方案:

1.招生政策。我们考查了一些提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最终拟定了两种方案。 ◆标准分制度。各省自主命题,考试后,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在考虑试卷难易程度、教育发展现状、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各地前年招生现状等各个因素后,拟定出各省的转化系数,把各省的学生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全国大排名,在学生自主报考的基础上,按分数录取。这种方案可较大程度上的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且可在系数设定上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给予合适的照顾。

◆高校联合招生制度。“211工程院校”联合招生,在计划招生名额的基础上,按1:4的比例向各省发放考试资格名额。各省用统考或各校推荐的方式选出参考人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在学生自主报考的基础上,按分数录取。其他学生参加各省自己的考试,报考本省大学。同时,各高校可较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调剂各省考生资源。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按1:4的比例向各省发放考试资格名额,数目相对富裕,在按考生人数分配的大原则下,对京津等地区进行一定照顾,相对于现在录取名额上的差异,引起的矛盾要缓和的多,而最终靠考试录取,则保证了较大程度上的公平性。(应为西部落后地区保留一些指标,以促进其进步。)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案改革更彻底,也更就有公平性,而第二种方案实行起来,相对阻力要小一些。当然由于社会经济实际差距,高校布局不合理,国民教育体制未建立等不公平的存在,招生政策的公平性只可能是相对的。毕竟,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王磊所说,“完全的机会均等是不现实的,但接近机会平等的可能性是可以做到的。”

2.高校建设。

◆对于高校资源相对紧缺的省,政府应尽快扶植省重点大学,提高其在全国的名次,加大投资,并进一步扩大招生指标。

◆高校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高校资源共享。建立教师互访机制,加强校际联网,改进远程教育,缩小高校间差距。 3.基础教育建设。

◆各省加大教育投资,改进教育理念,实行素质教育,防止学生恶性竞争。 ◆各大学附中扩大招生范围,适当吸收外省优秀中学生。 4.西部加快发展。

◆西部地区应利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加快教育发展。

◆发挥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先导作用。多在落后地区建立高校,以满足本地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要关注本地区的利益发掘,以吸引飞出的凤凰能够“还巢”。

◆根据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推广“教育援藏模式”,即在内地创办西藏学校,帮助西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这一模式可以形成全国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局面。

一个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研究过程的最后,我们发现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更新高校选拔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无论是教育专家的成熟意见,还是我们大众的种种设想,都需要政府的切实关注。在此,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听到大众的呼声,为了普通高校招生能给不同地域的考生以公平的机会,为了更多人才能够更充分地尽其所用做出更多的努力。

心得体会

在经过数月的努力和奋斗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研究报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汗水后,得到的磨练和收获更让我们受益匪浅。

⑴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我们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之下完成的,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彼此的不足,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虚心地听取彼此及指导教师的建议,增强了团队精神,培养了良好的研究态度。

⑵走向社会,磨砺自我。经过采访专业人士、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听取各方意见,我们真实体验到走向社会的感觉。再和各方人士交流时,我们提高了自身素质,锻炼了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⑶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曾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困难,而最令我们苦恼的则是改革方案如何设计,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解决了难题。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将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2005年11月


相关文章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制度汇编
  • ********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管理制度汇编 版本号:1.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制度汇编 为了规范********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 ...查看


  • 邱小鹰:享受成长的快乐
  • 作者:邱小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57    更新时间:6/10/2006 作者简介:邱小鹰,1969年12月出生,1987年毕业分配进入泉州师范附属小学任教至今,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首批学员(小学品德). ...查看


  • 高三研究性学习计划
  • 高三研究性学习计划 高三英语组 第一阶段(1课时):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 2.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掌握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教师活动:1.讲述 ...查看


  • 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结题报告撰写格式和要求
  • 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结题报告撰写格式和要求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大荔中学化学课题组] 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从背景.现状和基础(或说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个方面去思考的. 1.背景:即我们所面对的发展了的教育形势.新 ...查看


  • 重庆市高企和产品有关优惠政策汇编
  • 一.高新技术企业 (一)税收 1.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重 庆市地方税务局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长 ...查看


  •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 日前,就<行政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重点课题的组织和研究工作.课题内容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记者专访了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 问:< ...查看


  • 财经技术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2013--2016 海职●欧鼎联办中专 三 年 发 展 规 划 二○一三年九月 目 录 一.基础与现状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政教工作 (四)教学工作 (五)教研工作 (六)后勤服 ...查看


  • 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 校本课程<邓州历史名人故事>的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邓州历史名人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赵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基础教 ...查看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成果汇编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成果汇编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植物产品加工 紫红薯色素提取新工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邮政编码:330045联 系 人:上官新晨 电话传真:0791-38138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