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GDP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 中部省会第2位

[导读]长沙市统计局:,“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全市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上升至第6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稳居第2位。

记者昨日从长沙市统计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上升至第6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稳居第2位。

综合实力 人均GDP五年净增4.9万元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加快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全市综合实力大步跨越,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增速领先全国、全省,走在省会城市前列。

长沙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11年至2015年分别为5619.33亿元、6399.91亿元、7153.13亿元、7824.81亿元和8510.13亿元;经济增速保持省会城市前列,2011年至2015年分别为14.5%、13.0%、12.0%、10.5%和9.9%,分别居第7、第7、第6、第3和第7位,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长沙人均GDP稳步提高,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6.644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1.5443万元,五年人均水平净增4.9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0.3%。

城市发展 全市城镇化率达74.38%

五年来,长沙坚持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着力构建“一江两岸、东提西拓、南延北进”的城市发展框架,区域经济形成多点支撑,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城市面貌和品质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长沙通过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了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地铁、城铁、磁悬浮、过江隧道、湘江枢纽、城市路网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十二五”期间长沙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47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13.3%,其中亿元以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155.8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84.8%。

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272.39平方公里提升至2015年336.25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704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43万人,同时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城镇经济快速增长的双重作用下,城区人口聚集能力增强,“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74.38%,比2010年提高6.7个百分点。

着力优化区域结构,雨花区、芙蓉区等城区发展走前全省和中部城区前列,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名大幅前移,分列第8位、28位和39位,区域发展日趋均衡。湘江新区发展加快,对全市经济增长引领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湘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5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5个百分点。

民生改善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1%

五年来,长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精心实施40余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小康稳步推进。长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13年的90.6%提升到2015年的96.1%,实现程度稳居全省第1。

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战略,出台收入倍增计划,最低工资标准逐年上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015年长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860元,比2010年净增12046元,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961元和23601元。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9,比2010年缩小0.45,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储蓄和生活品质逐步提升,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4352.63亿元,比2010年增加2180.54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速达14.9%;2014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庭汽车数量分别达239辆和30.5辆,比2010年增长加121辆和16.5辆。

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十二五”期间,长沙共完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34项,涵盖新增就业、新增租赁住房、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社区等方面。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0.1万人。(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中国封闭小区开放式?6成受访者担心不安全

热点:2月长沙土地成交额涨105%

元宵长沙最美的夜景

市场:地铁5号沿线楼盘大揭秘

日本最新车库让人佩服

推荐:党报三问房价会不会降?

国外的街区制是什么样

[导读]长沙市统计局:,“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全市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上升至第6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稳居第2位。

记者昨日从长沙市统计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上升至第6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稳居第2位。

综合实力 人均GDP五年净增4.9万元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加快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全市综合实力大步跨越,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增速领先全国、全省,走在省会城市前列。

长沙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11年至2015年分别为5619.33亿元、6399.91亿元、7153.13亿元、7824.81亿元和8510.13亿元;经济增速保持省会城市前列,2011年至2015年分别为14.5%、13.0%、12.0%、10.5%和9.9%,分别居第7、第7、第6、第3和第7位,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长沙人均GDP稳步提高,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6.644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1.5443万元,五年人均水平净增4.9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0.3%。

城市发展 全市城镇化率达74.38%

五年来,长沙坚持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着力构建“一江两岸、东提西拓、南延北进”的城市发展框架,区域经济形成多点支撑,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城市面貌和品质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长沙通过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了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地铁、城铁、磁悬浮、过江隧道、湘江枢纽、城市路网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十二五”期间长沙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47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13.3%,其中亿元以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155.8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84.8%。

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272.39平方公里提升至2015年336.25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704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43万人,同时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城镇经济快速增长的双重作用下,城区人口聚集能力增强,“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74.38%,比2010年提高6.7个百分点。

着力优化区域结构,雨花区、芙蓉区等城区发展走前全省和中部城区前列,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名大幅前移,分列第8位、28位和39位,区域发展日趋均衡。湘江新区发展加快,对全市经济增长引领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湘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5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5个百分点。

民生改善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1%

五年来,长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精心实施40余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小康稳步推进。长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13年的90.6%提升到2015年的96.1%,实现程度稳居全省第1。

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战略,出台收入倍增计划,最低工资标准逐年上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015年长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860元,比2010年净增12046元,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961元和23601元。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9,比2010年缩小0.45,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储蓄和生活品质逐步提升,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4352.63亿元,比2010年增加2180.54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速达14.9%;2014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庭汽车数量分别达239辆和30.5辆,比2010年增长加121辆和16.5辆。

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十二五”期间,长沙共完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34项,涵盖新增就业、新增租赁住房、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社区等方面。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0.1万人。(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中国封闭小区开放式?6成受访者担心不安全

热点:2月长沙土地成交额涨105%

元宵长沙最美的夜景

市场:地铁5号沿线楼盘大揭秘

日本最新车库让人佩服

推荐:党报三问房价会不会降?

国外的街区制是什么样


相关文章

  • 长沙旅游市场分析
  •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特大城市.铁路京广复线贯通南北,湘赣.湘黔.石长线 连接东西:公路京珠高速.106.107.319国道与省道.县道构成网络,四通八达:水运长沙港 ...查看


  • 长沙市概况
  • 长沙市概况 一.城市概况 长沙,湖南省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大城市之一,中南地区.华中地区城市, 别称星城,古称潭州.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查看


  • 合肥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 合肥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11年07月13日 作 者: 吴利林 陈 卫 闫建明 根据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全省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审计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审企„2010‟64号)的统一部 ...查看


  • 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_王益民
  • DOI:10.16582/j.cnki.dzzw.2014.12.001 2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14年第12期(总第144期) 研究报告 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 王益民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查看


  • 中西部主要城市经济竞争力排行榜
  • 中西部主要城市经济竞争力总排名 评分规则:单项经济指标最高的城市记为100分,其他城市按照所占比例获取相应的百分值:十项经济指标单项分数之平均分为最后排名依据:平均分第一名折算为100分,其他城市依据其平均分所占第一名分值之比例折算成百分制 ...查看


  • 御泰项目招商手册文案定案)
  • 御 泰 广 场 献给有商业眼光的您 P2:大美宁乡,大好'钱'景 (1).宁乡隶属湖南省会长沙,定位"省会次中心"."长沙后花园"."大河西先导区"等,且宁乡有着"幸富安 ...查看


  • 关于两型社会的资料
  •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 ...查看


  • 全国空气质量绩效评估报告
  • 前言 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空气质量作为基本公共物品,需要评估供给状况和服务水平,以及政府管理的状况. 我国有668个城市,地级以上城市有32 ...查看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责任编辑:肖学盛 2015.4.7星期二 美术编辑:程亮 深度报道07 长江中游城市群 发展规划获批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