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撰写实例

说明书摘要

发明名称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对称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本线圈用于无线充电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场耦合程度较高,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品质因数较低,提高了电能传输的效率,适用于大功率无线充电,同时该线圈结构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磁场辐射。

摘要附图

100004 1

2010.2

1、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可以用于无线充电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结构关于与所述发射线圈层和所述接受线圈层距离相等的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双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磁介质层和所述接收端磁介质层由功率铁氧体组成,所述功率铁氧体呈长方体。所述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双矩形结构的短边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铁氧体沿着双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等间距排列。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和功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无线充电,目前主要的一个应用是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电池技术瓶颈,相比较于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存在续航时间短、成本高昂等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避开电池的技术问题。通过在地下铺设发射线圈,电动汽车底盘固定接收线圈,电动汽车在停车场或者在道路上行驶时便可以实现充电。

[0003]无线电能传输目前采用的主流方法是将能量通过一对耦合的线圈进行传输。由于线圈之间的存在较大间隙,为松散耦合,耦合系数较低。为了提高能量传输效率,需要提高两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通过设计不同的线圈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目前常见的线圈结构有圆形线圈、矩形线圈、螺线管型线圈等等。普通结构的线圈漏感较大、耦合系数较低,因而传输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电动汽车在充电的过程中,汽车底盘上的接收线圈与铺在地下的发射线圈不容易对齐,容易发生偏移。这种情况下普通结构的线圈传输效率会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能够减少线圈漏感,提高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能够更好的适应两侧线圈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依次固结。

[0007]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依次固结。

[0008]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结构关于与所述发射线圈层和所述接受线圈层距离相等的面对称。

[0009]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由左右两部分线圈按照8字形缠绕组成双矩形结构。

[0010]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磁介质层和所述接收端磁介质层由功率铁氧体组成,所述功率铁氧体呈长方体。所述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双矩形结构的短边方向平行。

[001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功率铁氧体沿着双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等间距排列。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相比于普通线圈结构,本发明采用了双矩形结构。由于双矩形结构的线圈磁场耦合程度较大,因而耦合系数较大,有效提高了线圈的传输效率。等距排列的条形功率铁氧体可以引导线圈下方的磁场沿着功率铁氧体流动,因而减少了漏感,增强了励磁电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传输效率。其次,在线圈的外侧有屏蔽层,有效减少了磁场的辐射。此外,本发明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电能传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磁介质层中的功率铁氧体排列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发射线圈中电流流向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1-电源、102-接收端电路、103-发射线圈、104接收线圈、105-接收端电路、106-负载、1-发射线圈层、2-发射端支撑层、3-发射端磁屏蔽层、4-接收线圈层、5-接收端支撑层、6-接收端磁屏蔽层、7-发射端磁介质层或接收端磁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图1所示的是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一较佳实施实例立体结构图。包括:发射端,从下到上依次为发射端磁屏蔽层3、发射端磁介质层7、发射端支撑层2、发射线圈层1。接收端,从下到上依次为接收线圈层4、接收端支撑层5、接收端磁介质层6、接收端磁屏蔽层7。发射线圈层1由左右两部分按8字形缠绕形成双矩形结构固定在发射端支撑层2上面,发射线圈中电流流向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射端支撑层2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大小与发射线圈层1大小相同。发射端支撑层2与发射端磁屏蔽层3之间是发射端磁介质层7。发射端磁介质层7如图3所示,由等距排列的长方体形状的功率铁氧体固结在发射端支撑层2下面组成。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发射线圈层1双矩形短边方向平行,等距排列的条形功率铁氧体可以引导线圈下方的磁场沿着功率铁氧体流动,因而减少了漏感,增强了励磁电感。发射端磁介质层7下面是发射端磁屏蔽层3,由铝板组成,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接收端结构与发射端结构关于距离发射线圈层1和接收线圈层4相等的面对称,因此接收端结构不再赘述。

[0021]图2所示的是一种基于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电能传输系统示意图,包括:电源101,发射端电路102,线圈发射端103,线圈接收端104,接收端电路105,负载106。其中,电源101供给发射端电路102稳定的电能,发射端电路102将电流转变为高频交流电传输给线圈发射端103,通过磁场耦合线圈接收端104线圈层中感应出高频交流电,从而电能由发射端传输到了接收端,然后电能经过接收端电路105供给负载。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

图2

3

图4

说明书摘要

发明名称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对称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本线圈用于无线充电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场耦合程度较高,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品质因数较低,提高了电能传输的效率,适用于大功率无线充电,同时该线圈结构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磁场辐射。

摘要附图

100004 1

2010.2

1、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可以用于无线充电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结构关于与所述发射线圈层和所述接受线圈层距离相等的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双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磁介质层和所述接收端磁介质层由功率铁氧体组成,所述功率铁氧体呈长方体。所述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双矩形结构的短边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铁氧体沿着双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等间距排列。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和功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无线充电,目前主要的一个应用是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电池技术瓶颈,相比较于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存在续航时间短、成本高昂等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避开电池的技术问题。通过在地下铺设发射线圈,电动汽车底盘固定接收线圈,电动汽车在停车场或者在道路上行驶时便可以实现充电。

[0003]无线电能传输目前采用的主流方法是将能量通过一对耦合的线圈进行传输。由于线圈之间的存在较大间隙,为松散耦合,耦合系数较低。为了提高能量传输效率,需要提高两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通过设计不同的线圈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目前常见的线圈结构有圆形线圈、矩形线圈、螺线管型线圈等等。普通结构的线圈漏感较大、耦合系数较低,因而传输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电动汽车在充电的过程中,汽车底盘上的接收线圈与铺在地下的发射线圈不容易对齐,容易发生偏移。这种情况下普通结构的线圈传输效率会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能够减少线圈漏感,提高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能够更好的适应两侧线圈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依次固结。

[0007]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依次固结。

[0008]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结构关于与所述发射线圈层和所述接受线圈层距离相等的面对称。

[0009]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由左右两部分线圈按照8字形缠绕组成双矩形结构。

[0010]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发射端磁介质层和所述接收端磁介质层由功率铁氧体组成,所述功率铁氧体呈长方体。所述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双矩形结构的短边方向平行。

[001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优选的,所述功率铁氧体沿着双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等间距排列。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相比于普通线圈结构,本发明采用了双矩形结构。由于双矩形结构的线圈磁场耦合程度较大,因而耦合系数较大,有效提高了线圈的传输效率。等距排列的条形功率铁氧体可以引导线圈下方的磁场沿着功率铁氧体流动,因而减少了漏感,增强了励磁电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传输效率。其次,在线圈的外侧有屏蔽层,有效减少了磁场的辐射。此外,本发明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电能传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磁介质层中的功率铁氧体排列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用于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发射线圈中电流流向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1-电源、102-接收端电路、103-发射线圈、104接收线圈、105-接收端电路、106-负载、1-发射线圈层、2-发射端支撑层、3-发射端磁屏蔽层、4-接收线圈层、5-接收端支撑层、6-接收端磁屏蔽层、7-发射端磁介质层或接收端磁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图1所示的是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一较佳实施实例立体结构图。包括:发射端,从下到上依次为发射端磁屏蔽层3、发射端磁介质层7、发射端支撑层2、发射线圈层1。接收端,从下到上依次为接收线圈层4、接收端支撑层5、接收端磁介质层6、接收端磁屏蔽层7。发射线圈层1由左右两部分按8字形缠绕形成双矩形结构固定在发射端支撑层2上面,发射线圈中电流流向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射端支撑层2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大小与发射线圈层1大小相同。发射端支撑层2与发射端磁屏蔽层3之间是发射端磁介质层7。发射端磁介质层7如图3所示,由等距排列的长方体形状的功率铁氧体固结在发射端支撑层2下面组成。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发射线圈层1双矩形短边方向平行,等距排列的条形功率铁氧体可以引导线圈下方的磁场沿着功率铁氧体流动,因而减少了漏感,增强了励磁电感。发射端磁介质层7下面是发射端磁屏蔽层3,由铝板组成,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接收端结构与发射端结构关于距离发射线圈层1和接收线圈层4相等的面对称,因此接收端结构不再赘述。

[0021]图2所示的是一种基于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的电能传输系统示意图,包括:电源101,发射端电路102,线圈发射端103,线圈接收端104,接收端电路105,负载106。其中,电源101供给发射端电路102稳定的电能,发射端电路102将电流转变为高频交流电传输给线圈发射端103,通过磁场耦合线圈接收端104线圈层中感应出高频交流电,从而电能由发射端传输到了接收端,然后电能经过接收端电路105供给负载。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

图2

3

图4


相关文章

  •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能
  •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律师技能 主讲人:权鲜枝 引言 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交流专利申请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经验,今天时间比较有限,我就直接进入讲座内容. 主要内容: 一.申请专利前需考虑的问题 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 ...查看


  • 专利申请说明书
  • 专利申请说明书 一.概述 专利申请说明书,简称专利说明书,是对专利内容进行清楚.完整.详细的说明,提交专利机构审核.鉴定的书面材料.它由国家专利局统一制作,有各种专利请求书的表格式样.专利申请说明书是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所必须提交的一种技术文 ...查看


  • 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撰写权利要求书_刘书芝
  • 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撰写权利要求书 Drafting Claims from the viewpoint of Patent Agent 刘书芝 作者单位: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撰写权利要求书 ...查看


  • 怎样申请专利
  • 怎样申请专利 1.专利的一般原则 ①.请求原则:必须有人提出专利申请,专利局方能受理: ②.书面原则:提交的各种手续,应以书面的形式办理:并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申请文件必须参照专利局规定的统一格式的表格. ③.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 ...查看


  • 发明专利写作技巧
  • 发明专利撰写技巧 (20-1)"发明的背景":应简明扼要地一一概述以下方面: 1.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及主要用途. 2.国内外已有哪些与本发明技术内容类同或用于与本发明相同目的的相关技术.对于设备发明应附结构图:方法发明 ...查看


  • 王景林国际专利战:专利权人的一系列败诉案例
  • 国际专利战:专利权人的一系列败诉案例 王景林 [摘要]本文以发达国家专利战中体现出的教训为例,首次试图从反面介绍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经验,并且分析了国际上因为专利文本本身存在瑕疵,或因为不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把专利作为商业经营武器打压竞争对手但 ...查看


  • 如何撰写高质量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_李珊珊
  • http://www.hxtb.org化学通报2016年第79卷第2期·183· 檾檾殧 檾檾檾檾檾檾殧 檾檾殧 知识介绍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意识到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 ...查看


  • 32.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1
  • 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案例 2004年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6286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本决定涉及专利局于2003年5月7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闪存盘手表"的02238276.3号实用新型专利权 ...查看


  • 创造性判断案例解析
  • 选择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2003年12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第4040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涉及一项名称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第96110530.5号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的申请日为1996年7月12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