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及编者郭茂倩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的分类及版本

《乐府诗集》是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後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纂的。

《乐府诗集》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後人的拟作列于後面﹐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

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在《宋书‧乐志》中﹐仅载了曹操的拟作﹐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就远不如古辞明显﹐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後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後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後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後人有过影响的乐曲﹐都作了说明。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後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

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一些缺点。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调﹐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而书中所录“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显然是杜甫的诗。

关于此书的分类﹐近代学者也曾有过争论﹐如书中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的界线﹐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清商”乃汉魏时的“清商三调”﹐郭茂倩把“吴声歌”﹑“西曲歌”称为“清商曲辞”﹐而把汉魏的“清商三调”归入“相和歌辞”是承袭了南宋郑樵《通志》之误。黄节不同意梁说﹐他认为汉代“清商曲”已散佚﹐魏晋“清商三调”中包含有“相和歌”十一曲﹐至于隋唐以後﹐魏晋“清商曲”的曲调亦已不传﹐所以郑樵所列“清商”﹐只录晋以後的南方民歌(《〈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歌三调之所本》及《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

《乐府诗集》的版本﹐有明末汲古阁刊本﹐清翻刻本和《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刊残本﹐所缺卷帙﹐用元刊本和旧抄本配补。今通用1980年中华标点校勘本。

《乐府诗集》的编者

一次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是哪个朝代的人,学生有说南朝宋的,有说北宋的,有说南宋的,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上述几种说法都有,甚至教科书中的说法都不相同。

下面是几种广泛发行的权威文献的不同说法:

人教版试用修订本初一语文教材(2000年4月第1版)《木兰诗》中有一则注释为:“选自南朝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2001年12月第1版)《木兰诗》中有一则注释为:“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在《乐府诗集》条目下是这样写的:“编者郭茂倩。南宋后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

1989年版的《辞海》中《乐府诗集》条云:“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茂倩,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元丰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

看了以上材料就会明白学生为什么会众说纷纭了。那么给我们留下这样一部文学珍宝的郭茂倩到底生活在哪个朝代?这是一个有必要辨明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郭茂倩是宋代人而不是南朝宋人。这是因为《乐府诗集》中辑录了大量唐人的作品。《乐府诗集》卷一正文收录《天马歌》,署名“唐·李白”;《天马辞》,署名“唐·张仲素”。卷四中又有隋、唐各种郊庙歌辞。卷五、六、七全是唐代郊庙歌辞。随后的各卷中,李白、杜甫、白居易、张籍、聂夷中、顾况、陆龟蒙、李贺、韩愈、柳宗元、王维、韦应物、元稹、王昌龄、刘禹锡等唐人的作品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乐府诗集》中明确标明作者为唐人的作品大概有2000首左右。唐朝的历史为公元618年至907年,而由刘裕建立的南朝宋为公元420至479年。唐朝是在南朝宋灭亡近200年后建立起来的,《乐府诗集》的编者收录了唐代人的作品,显然他应该生活在唐代之后。说他是南朝宋人,肯定是错误的。

宋代分为北宋与南宋,郭茂倩是北宋人还是南宋人呢?《大百科全书》说他

是南宋后期人,《辞海》则说他是北宋人,《大百科全书》与《辞海》孰是孰非?笔者认为说郭茂倩是“南宋后期人”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宋郭茂倩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李心传所编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共二百卷,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共36年的史事。此书中记载郭茂倩的事迹,说明他南宋初年在世。南宋从1127年到1279年共经历了152年,如果说郭茂倩是南宋后期人,那他至少活了一百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二,任渊《山谷诗集注》卷九《壮戏作竹枝词三章和之》注中有“近世郭茂倩《乐府》”之语。任渊是南宋初期的人,他的注说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南宋初期已经成书。同为南宋初年人的吴曾、程大昌在其所著《能改斋漫录》及《演繁露》中均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由此可以看出南宋初年此书已较流行,《乐府诗集》的刊行当在此之前。另外,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河山沦陷,朝廷偏安,风雨飘摇,处此乱世之中,恐无暇编书,故可以推出《乐府诗集》当编成于北宋末年之前。要完成这样一部考据精博,学术价值很高的巨作,必将经过长期的收集整理以及学术修养的厚积薄发,绝不是毛头少年所能胜任,以常理推之当为郭茂倩不惑之年所为,就是说,《乐府诗集》成书时,郭茂倩四十岁左右,那么郭茂倩就当生于北宋中期。

据《四库全书》卷一五二苏颂所撰《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载,郭茂倩“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这和上文推断的他生于北宋中期并不矛盾。《辞海》的说法概源于此,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如果以一个人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的朝代来确定他所处的朝代,那就可以得出结论:郭茂倩是北宋人。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的分类及版本

《乐府诗集》是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後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纂的。

《乐府诗集》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後人的拟作列于後面﹐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

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在《宋书‧乐志》中﹐仅载了曹操的拟作﹐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就远不如古辞明显﹐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後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後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後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後人有过影响的乐曲﹐都作了说明。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後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

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一些缺点。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调﹐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而书中所录“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显然是杜甫的诗。

关于此书的分类﹐近代学者也曾有过争论﹐如书中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的界线﹐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清商”乃汉魏时的“清商三调”﹐郭茂倩把“吴声歌”﹑“西曲歌”称为“清商曲辞”﹐而把汉魏的“清商三调”归入“相和歌辞”是承袭了南宋郑樵《通志》之误。黄节不同意梁说﹐他认为汉代“清商曲”已散佚﹐魏晋“清商三调”中包含有“相和歌”十一曲﹐至于隋唐以後﹐魏晋“清商曲”的曲调亦已不传﹐所以郑樵所列“清商”﹐只录晋以後的南方民歌(《〈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歌三调之所本》及《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

《乐府诗集》的版本﹐有明末汲古阁刊本﹐清翻刻本和《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刊残本﹐所缺卷帙﹐用元刊本和旧抄本配补。今通用1980年中华标点校勘本。

《乐府诗集》的编者

一次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是哪个朝代的人,学生有说南朝宋的,有说北宋的,有说南宋的,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上述几种说法都有,甚至教科书中的说法都不相同。

下面是几种广泛发行的权威文献的不同说法:

人教版试用修订本初一语文教材(2000年4月第1版)《木兰诗》中有一则注释为:“选自南朝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2001年12月第1版)《木兰诗》中有一则注释为:“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在《乐府诗集》条目下是这样写的:“编者郭茂倩。南宋后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

1989年版的《辞海》中《乐府诗集》条云:“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茂倩,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元丰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

看了以上材料就会明白学生为什么会众说纷纭了。那么给我们留下这样一部文学珍宝的郭茂倩到底生活在哪个朝代?这是一个有必要辨明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郭茂倩是宋代人而不是南朝宋人。这是因为《乐府诗集》中辑录了大量唐人的作品。《乐府诗集》卷一正文收录《天马歌》,署名“唐·李白”;《天马辞》,署名“唐·张仲素”。卷四中又有隋、唐各种郊庙歌辞。卷五、六、七全是唐代郊庙歌辞。随后的各卷中,李白、杜甫、白居易、张籍、聂夷中、顾况、陆龟蒙、李贺、韩愈、柳宗元、王维、韦应物、元稹、王昌龄、刘禹锡等唐人的作品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乐府诗集》中明确标明作者为唐人的作品大概有2000首左右。唐朝的历史为公元618年至907年,而由刘裕建立的南朝宋为公元420至479年。唐朝是在南朝宋灭亡近200年后建立起来的,《乐府诗集》的编者收录了唐代人的作品,显然他应该生活在唐代之后。说他是南朝宋人,肯定是错误的。

宋代分为北宋与南宋,郭茂倩是北宋人还是南宋人呢?《大百科全书》说他

是南宋后期人,《辞海》则说他是北宋人,《大百科全书》与《辞海》孰是孰非?笔者认为说郭茂倩是“南宋后期人”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宋郭茂倩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李心传所编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共二百卷,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共36年的史事。此书中记载郭茂倩的事迹,说明他南宋初年在世。南宋从1127年到1279年共经历了152年,如果说郭茂倩是南宋后期人,那他至少活了一百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二,任渊《山谷诗集注》卷九《壮戏作竹枝词三章和之》注中有“近世郭茂倩《乐府》”之语。任渊是南宋初期的人,他的注说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南宋初期已经成书。同为南宋初年人的吴曾、程大昌在其所著《能改斋漫录》及《演繁露》中均引郭茂倩《乐府诗集》,由此可以看出南宋初年此书已较流行,《乐府诗集》的刊行当在此之前。另外,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河山沦陷,朝廷偏安,风雨飘摇,处此乱世之中,恐无暇编书,故可以推出《乐府诗集》当编成于北宋末年之前。要完成这样一部考据精博,学术价值很高的巨作,必将经过长期的收集整理以及学术修养的厚积薄发,绝不是毛头少年所能胜任,以常理推之当为郭茂倩不惑之年所为,就是说,《乐府诗集》成书时,郭茂倩四十岁左右,那么郭茂倩就当生于北宋中期。

据《四库全书》卷一五二苏颂所撰《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载,郭茂倩“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这和上文推断的他生于北宋中期并不矛盾。《辞海》的说法概源于此,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如果以一个人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的朝代来确定他所处的朝代,那就可以得出结论:郭茂倩是北宋人。


相关文章

  • [上山采蘼芜]研究摭谈
  • 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认为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序>中说"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道出了< ...查看


  • 初中文言文常识
  • 文言文 一.<论语>六则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裁主要有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 ...查看


  • _木兰抱杼嗟_版_木兰歌_为北朝本色民歌说献疑_与龚延明先生商榷
  • /木兰抱杼嗟0版5木兰歌6为北朝本色民歌说献疑 )))与龚延明先生商榷 何水英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摘 要:现存5木兰歌6有以/唧唧复唧唧0开头和以/木兰抱杼嗟0开头两个版本.通过两诗比较,龚延明先生认为前者为唐人对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1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 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 >.< >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 ...查看


  • 初中文学常识
  • 初中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 ...查看


  • 2015古代文学试题库(二)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1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 平湾&g ...查看


  • 浅析花木兰人物形象的历史演变
  • 摘要:花木兰这一众人皆知的形象最早见于<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孝女"的形象.但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花木兰的形象也在慢慢演变,从替父从军的"孝女"演变成为现代版"女英雄" ...查看


热门内容